训诂学复习资料全

训诂学复习资料全
训诂学复习资料全

贰练习题

学号成绩

一、填空

1、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之学被叫做小学,又叫做汉学或朴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三个分支学科。

2、训诂发生于先,始盛于汉,极盛于__清代____;训诂之为学是由__《尔雅》____建立的,而第一个提出“训诂学”这一名称的学者则是___黄侃_____。

3、作为术语,“训”、“诂”二字单称最早见于____《尔雅》______一书;而二字连言则最早见于《毛传》一书,此书的全称是《____诗故训传_______》;“训诂”复语在__汉__代已经用得很普遍。

4、“谓”这一术语的基本作用是_______解释具体义_____________;段玉裁认为用来“义隔而通之”的术语是“_犹___”;标志被释词属于名词的术语是“__所以____”;“之言”、“之为言”这两个术语的作用是___声训_____。

5、《说文》:“天,颠也。”这一训释,从训诂构成看,属于___声训_____,而从训释方式看,则属于___直训(语词式)_____。

6、训诂学的本体即研究对象是___训诂_____;而训诂学的任务,按黄侃的话说,是“__________论其法式,明其义例__________,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

7、“自”、“止”、“之”、“孔”、“各”、“天”、“朱”、“武”、“叔”、“特”等十字的本义分别是__鼻、足、到…去、囟门、来到、头(首、)、树桩、征伐、拾取、牛父(公牛)。

8、《墨子》“野于饮食”,《左传》“室于怒而市于色”,这两个语句的辞例是___倒文____;《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的辞例是___对文____;《论语·述而》“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孟子·离娄》“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这两处语句的辞例是___变文_____;《论语·乡党》“迅雷风烈必变”,《子·主术训》“疾风而波兴,木茂而鸟集”,这两处语句的辞例是____变文____;《礼记·玉藻》“大夫不得造车马”,《史记·仓公列传》“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性情暴如雷”,这三处语句的辞例是___复文_____。

9、____《尔雅》____、《说文》、《方言》、___《释名》_____是成书于两汉的四大辞书,其中《方言》的全名是《________輏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____》,著者是__扬雄____。

10、“三礼注”的著者是东汉的大训诂家__玄____;所谓“《史记》三家注”是指__裴骃____的《史记集解》、守节的《____史记正义______》和司马贞的《____史记索隐______》;唐代__颜师古____的《汉书注》、陆德明的《______经典释文____》、善的《_____文选注_____》、孔颖达的《_____五经正义______》、释玄应和释__慧琳____的《一切经音义》等,都是重要的训诂著作;所谓“段王之学”的“段王”是指_____段玉裁____王念_________,所谓“王氏四种”是指_____《广雅疏证》_______、《读书杂志》、______《经义述闻》______、《经传释词》这四部书;清代训诂大家很多,如着有《_____古书疑义举例(或“群经平议”或“诸子平议”)_________》的俞樾、着有《__________》和《墨子间诂》的___诒让_____。

二、名词解释

1. 训诂:

所谓“训诂”,也叫“训故”、“故训”、“解故”等,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训诂”连用,最早见于春秋时期鲁国人毛亨注释《诗经》的书,书名叫《诗故训传》,“故”、“训”、“传”是三种注解古文的方法。训诂合用始见于汉朝的典籍。

1.2.2“训”、“诂”、“训诂”的字面意义和字面形式

字面意义就是普通的词汇意义,概念、术语意义通常都是由词汇意义经过专门化、单纯化而形成的,所以了解相应的词汇意义是理解概念涵义的基础。

古人的上述解说,《尔雅》、《说文》讲的都是字面意义。“训”,《尔雅》解释为“道”,应该读为“导”,就是《说文》的“说教”。“说教”,段玉裁注解为“说释而教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解释并且传授给别人。“诂”,《说文》解释为“故言”,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古语、古代汉语。“训诂”,根据《尔雅》、《说文》,的解释,“训”和“诂”组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解释古语。这和术语的涵义已经很接近了。因此,孔颖达、段玉裁、澧都是由解释字面意义进而阐述概念涵义的。

“训诂”的字面形式,也就是写法、组合、次序,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而是有一个相当长的形成过程。最初是单称分说的,始见于《尔雅》的篇名“释诂”、“释训”。组合为复语,最早见于《毛传》,全称是“诗故训传”,“诂”写作“故”,而且还与“传”并列使用。《尔雅》草创于战国末、定于汉初,《毛传》是西汉初的著作,大约到西汉末,出现了“训

诂”这个字面形式1。这个过程大约历经100年。就是“训诂”出现之后,学者们也时常使用之前的形式,上述马瑞辰的解说就是针对这种现象的。

1.2.3 今人的定义

上引古人的解说,是后人认识“训诂”涵义的基础,尤其是郭璞和澧的论说,指出训诂产生的原因是语言的时空特点即时代性和地域性,为后人定义“训诂”提供了基本依据。下面是今人对于“训诂”的一些定义:

这种工作——顺释故言的工作便叫作“训诂”或“训诂”。2

训诂的任务是解释语言。3

以扫除古代文献中语言文字障碍为实用目的一种工具性的专门工作,叫做训诂。4

训诂就是解释疏通古代的语言。5

解读古书的词句。6

在古、今人的这些论述中,黄侃的定义,居于古今,承前启后:既深得《尔雅》、《方言》的精髓,继承郭璞、澧等观点的精华,融通古人精神,确定了训诂的基本容;又具有发展的前瞻性,特别提示了用来解释语言的“语言”即训诂语言这一新元素,丰富了训诂学的容。

现在,我们把以黄侃为代表的古人、今人的有关论述概括为一个定义:训诂就是用今语解释古语、用通语解释方言。

1.2.4 我们的定义

上面这个定义是训诂学迄今为止的理论结晶,但是并不是终结,关于“训诂”定义的理论探讨,看来还有拓展的空间。因为有不少训诂材料的事实,用这个定义解释不了。比如:例1《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

例2《释名》:“腕、宛也,言可宛屈也。”

例3《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疏不熟为馑。”

例4《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玄注:“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例5《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毛传》:“水中可居者曰洲。”

例6《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1如扬雄《答刘歆书》:“蜀人有严君平、临邛有林闾翁孺者,深好训诂,犹见輶轩之使所奏言。”又如《汉书·扬雄传》:“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

2齐佩瑢《训诂学概论》第6页,中华书局,1984。

3洪诚《训诂学》第4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4陆宗达《训诂简论》第2页,北京出版社,1980.

5郭在贻《训诂学》第2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6赵振铎《训诂学纲要》第4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例7《诗·墉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毛传》:“天谓父也。”

例8《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章句:“美人谓怀王也。”

例9《说文·玉部》:“珣,读若宣。”

例10《礼记·明堂位》:“天子皋门。”玄注:“皋之言高也。”

例11《诗·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毛传》:“思,辞也。”

例12《诗·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玄笺:“毋,禁辞。”

这些例子都不是用今语释古语或用通语释方言的:例1、2是推求语源的,例3、4 是辨析同义词的,例5、6是界定词义的,例7、8是讲解词的言语义的,例9、10是指出本字的,例11、12是指明虚词的。

显然,已有的定义还不能概括训诂的全部容,而定义中“解释”一词的概括度也不够。有的学者可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比如郭在贻定义里“疏通”两个字,不是不经意的,可能是想弥补“解释”的概括度;陆宗达用“扫除…障碍”来表示,用意在回避“解释”这个字眼。不过靠弥补、回避可能无法彻底解决问题,要彻底解决问题,恐怕还得在问题的根本上作探讨。

这个根本就是定义与事物的关系。事实上,任何一个定义都只能揭示相应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特点,换言之,同一事物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止一个的定义的。“训诂”这一事物也是如此。已有的“训诂”定义是从语言的时空性角度对训诂容进行描写的,而语言除了时空性,还有其它特性,比如形、音、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语言的时空性往往是通过形、音、义关系曲折而隐蔽地表现出来的,所以训诂也往往着眼于揭示形、音、义关系的曲折性和隐蔽性,上述12个例子,总的来说,就是揭示形、音、义的种种关系的。从这个角度,我们把“训诂”定义为:表述古代汉语的形、音、义关系。

如果说已有定义是一个描写性定义,那么我们这个定义可以叫做解释性定义。我们认为,这两个定义从不同角度揭示“训诂”的涵,各有各的价值,它们应该共存互补,而不是互相否定。实际上,还可以从训诂语言的角度考察“训诂”,将“训诂”定义为“用元语言表述对象语言”,这将在《训诂的语言》一章讨论。由于这个定义与已有定义有很大不同,特作以下说明:

(一)定义里用“表述”,而不用“解释”,是因为并非所有的训诂都以解释为目的。比如熙《释名》:“日,实也。”“日”本来很好懂,熙这么一说,反而不好懂了,所以熙这一条训诂的目的显然不是“解释”。《说文》一书这样的例子也俯拾皆是,如上举例1“木,冒也”这样的训诂,如果被看作解释,那是有问题的。善国批评许慎说:“以冒训木,已犯了声训

的附会,后世经传里面,大约没有把‘木’训为‘冒’的吧!”7其实推源并非“解释”,雍长说得很好,声训(推源)“不是为了解释词的所指义”。8实际上使用“表述”并不是我们的创造,而是王宁首先使用的,她说:“训释是对词义的表述。”9我们认为“表述”一词很赅备,既能包括“解释”,又能包括“解释”以外的容,是很合适的训诂定义的理论语言。

(二)我们在定义里用“古代汉语”作限定,是因为:首先,训诂属于语言学围,毛、以来的传注,有许多不属于语言学围的容,我们认为不应列在训诂学研究对象里面;其次,训诂属于古代而非现代的汉语的研究。

(三)我们说“形、音、义关系”,把“形”即字形也包含了,而字形并不是语言要素。这是因为古代汉语的材料毫无例外的都是文献书面语言,都是用汉字记录的;而汉字的基本特性又恰恰是表意文字,即字形具有表义作用,因此汉语的意义与汉字形体便有了普遍而深刻的关系,训诂也就必然地要表述形、义关系。

尽管我们就“训诂”的定义问题作了新的探讨,但是这个定义仍然存在问题。主要有这样两点:1、形、音、义三者在这个定义里似乎具有同等的并列地位,而事实上训诂是以意义为本位的,即以解决语言意义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2、语言意义不仅仅是词义,还有短语、句子、句群乃至篇章的意义,因此训诂实际上也要考虑语法、修辞与语言意义的关系,这一点,这个定义未能涵盖。我们期待能有更理想的定义,这里不揣浅陋,抛砖引玉而已。

2.注疏: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对一切古书的注解,狭义专指对儒家经典的注解。以使用狭义为多。就狭义而言,又有总称和分指的区别。分指为“注”和“疏”:注是汉古注,是对儒家经典的首度注解;疏是唐宋义疏,是对儒家经典的二度注解及对汉古注的再注解。疏有一个不成文的原则,叫“疏不破注”或“疏不驳注”,所以有一定的保守性。总体而言,“注”重训诂而“疏”重义理。“注疏”还是统称,“注”的别名有“故训传”、“传”、笺”、“注”、“集解”、“解诂”、“章句”等等,不一而足,统称则为“注”;“疏”也有叫做“正义”的。

3.许:指东汉的许慎和玄,是两汉最有成就的训诂学家。许慎著有《说文解字》,是“小学家”训诂的代表;玄今传《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合称“三礼注”,是经学家训

诂的代表。

4.造意:《说文》对汉字形体构造意图的解说。如“塵,鹿行扬土也。”其中“鹿行”就是造意,以说明“从鹿”(古字从三鹿)。再如“状,犬形也。”“犬”也是造意。造意不是字义、词义,上面二例,塵的意义是“扬土”、状的意义是“形”,作为文字学著作,《说文》说明造意自有必要,有助于字形分析,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把字义和造意相混淆。

5.浑言:与“析言”相对,段玉裁注《说文》大量使用,以说明同义词的解说情况。浑言就是浑统而言,指《说文》解说同义词重其同,如“疾,病也”。析言是分析而言,指《说文》解说同义词重其别,如“病,疾加也”。

后人沿用,以说明同义词的使用情况。

段氏之前,唐代以来,注疏家常用“对文(对言)”、“对”和“散文(散言)”、“散”,段氏之后逐渐趋于使用“浑言”、“析言”。

6.四声别义:四声指声调,古人注解往往以改读声调来区别字义,故称。如《诗》“君子好逑”,陆德明《经典释文?毛诗音义》:“好,呼报反。”读去声,意思就是爱好的好。由于词义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所以区别词义的同时也区别了词性,只不过古人没有词性的观念罢了。

7.纂集:训诂的三种基本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是把散在各书的注释按一定条理汇集起来,这样可以集树木为森林,从而发现一些规律;另外也可以供学者作为资料库。辞书就是在纂集方法的基础上编成的。

8.谓:古书里常见的训诂用语之一,主要用来注释字词文本里的具体义。如《礼记·曲礼》:“问丧于夫子乎?”玄注:“丧,谓仕失位也。”“士失位”就是“丧”在这里的具体义。不过有时候“谓”也用于一般的释义。

9.直训:训诂的两大方式之一,用一个词直接注释一个词,也有人叫语词式。如《楚辞·九歌·国殇》:“车错毂兮短兵接。”王注:“错,交也。”直训由容不同可以分为单训、互训、递训、同训等。

10.本义:一个字形体结构显示而且有古书用例证明的意义。如《诗·七月》“九月叔苴”,毛传释为“拾取”,而“叔”从“又”即手,“拾取”是手的动作,所以是“叔”的本义。确定一个字的本义,可据以确定通假和引申,因此受到训诂学家的重视。

现代词汇学有时用本义表示基本义。

11.改字:也叫换字、易字,就是破通假,注释时写出本字,与文本的通假字不同,所以叫改字。如果从读音角度说,通假字应该读本字的音,所以也叫“读破”、“破读”、“改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