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水肿急救流程
临床医学输液反应应急演练背景角色、预防措施、发热反应、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护理措施和流程图

发生输液反应应急演练背景、角色分配、现场布置用品、预防措施及发热反应、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护理措施和演练流程图演练背景护士A在巡视病房过程中发现患者输液时出现畏冷、寒战。
角色分配护士长、医生、护士A、护士B、患者、家属。
现场布置级用物病房内、急救车。
演练进行旁白:护士正在巡视病房,发现患者输液时出现畏冷、寒战。
护士A:你怎么了,阿姨?患者:我好冷!护士A:嗯,你别紧张,我马上通知医生(为患者加盖被)。
旁白:护士A停止输液。
护士A:(按呼叫器)5床患者出现寒战,可能是输液反应。
旁白:护士B、医生推着急救车迅速赶到病房。
护士A立即更换了输液器,更换生理盐水 250ml静滴,护士B测体温,血压100/60mmHg,脉搏110次/分,呼吸26次/分。
医生:(检查患者)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 25mg。
旁白:护士A复述医嘱并执行。
护士A:阿姨,你刚才出现了输液反应,我们更换了液体和输液器,肌内注射了抗过敏的药物,等会儿就好些的。
护士B:复测体温39℃。
医生:物理降温,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旁白:护士行物理降温。
旁白:护士A复测体温38.2℃,血压100/60mmHg,脉搏100次/分,呼吸24次/分。
护士A:阿姨,你的体温38.2℃,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患者:感觉没有刚才冷。
护士A:阿姨,我们现在更换了另外的治疗液体,你不要紧张。
如果有什么不适,请及时呼叫我们。
旁白:阿姨点头表示理解。
17:00 复测体温37℃,患者未诉不适。
护士A封存液体和输液器,整理用物,书写护理记录。
护士A:护士长,刚刚5床出现输液反应,已经进行了处理,现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护士长:将保留的输液器和药液送药剂科,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分别送检,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单并上报。
预防措施及主要准备1.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确认过敏试验结果。
2.严格“三查八对,一注意”(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八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时间、剂量、用法、批号。
急性肺水肿46例临床急救体会

于前额 部 , 极少 发生 于枕部 。随着 神经监 护 的发展 , 临床表
现轻 、 病情发展较缓 慢的患者 , 可在颅 内压监 护和 c T动态扫
[ 2 ] 樊拥军 , 王永照 , 冯军峰 , 等.1 1 7例 老年人 慢性硬脑 膜下血 肿
的诊治( 4 ) : 2 1 3 - 2 1 5 . [ 3 ] 梁玉敏 , 张光霁. 慢性 硬脑膜下血肿钻孔 引流术后 并发症及其 防治.中华创伤杂志 , 1 9 9 5 , 1 1 ( 4 ) : 2 5 1 - 2 5 3 .
・
1 00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 0 1 4年 1 月第 8卷第 2期
C h i n J M o d D r u g A p p l , J a n 2 0 1 4, V o 1 . 8 。 N o . 2
别是 在颅内主要静脉经过之处 , 以免 因颅 内压增高 而导致静 脉 嵌顿 , 导致严 重脑 水肿或静脉破裂 出血 。
括老年患者 的头部有 外伤 或者 是 同时长 时间服 用 阿司 匹林 类的药物导致的 。硬脑膜下血肿对 患者 的危 害非 常大 , 一 定 要认 真检查 , 采 取手术 治疗 方法 , 以让 患者 尽早 的康 复 出院 为宗 旨, 减少并 发症 发生为 目标 。本 院对硬脑膜下 血肿 患者 采取的手术治疗 , 术 后患者恢复 良好 , 顺利 出院 , 无 并发症 发 生。因此本院对硬脑 膜下 血肿 患者实 施 的治疗 措施 是科 学 有效的 , 是值得 推广的。
的线索 。慢性硬脑 膜下 血肿 患者 , 往 往 出血 缓慢 , 无 明显 的
临床症 状 , 不 易被 发现 , 因此 一定 要注 意 患者是 否 头晕 、 头 痛, 四肢乏力 。很 大一部 分患 者对 于头痛 不重 视 , 直 至出
急救绿色通道流程

公安民警因公致伤、致病急救绿色通道流程制定本流程目的:系统的规范公安民警因公致伤、致病的接诊、分诊、检查、诊断、抢救全程医疗服务行为,使因公致伤、致病的公安民警得到及时、规范、高效、周到的医疗服务。
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风险。
一、管理范畴需要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人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6小时)危及病人生命。
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一)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眼外伤、气道异物、急性中毒、电击伤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
(二)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
二、急诊抢救绿色通道(一)院外急救按“急诊院前抢救制度”进行必要的处理,尽快转运回医院,在转运过程中告知医院要求会诊的医生、仪器设备、药物的准备。
(二)院内抢救1、病人到达急诊科,分诊护士将病人送入抢救室,并在5分钟内完成病人合适体位的摆放、吸氧、开通监护仪进行监护并完成第一次生命体征监测(T、P、R、Bp)、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叉配血标本)备用,建立病人抢救病历。
2、首诊医生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下达抢救医嘱、下达会诊医嘱、下达检查医嘱、下达手术医嘱。
所有医嘱可下达口头医嘱,由护士记录并复述,医生确认后执行。
抢救后6小时内由抢救医生完成急诊抢救病历和补记口头医嘱。
3、专科医生在到达急诊科进行会诊时,急诊医生负责和专科医生就病人的情况进行口头沟通,专科医生应对病人进行快捷有效的查体,并向急诊科医生说明专科处理意见,确定转专科诊治病人,由急诊科医生负责将病人转送到专科医生指定的场所,如手术室、病区。
4、经急诊科外科医生评估,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施行抢救手术的病人,如肝、脾破裂、大出血等,在快速做好术前准备的同时,急诊科医生通知专科医生直接到手术室,并电话通知手术室做好急救手术准备。
急诊科操作规程

急诊科操作规程过敏性休克处理的标准操作规程1、保持安静,禁食,尽量不搬动,采取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或作气管插管)吸氧2-4升/分。
注意保暖。
2、立即终止致敏药物进入体内。
3、立即肌内注射0.1%肾上腺素0.5-1毫升,严重者可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0.5-1毫升(加5%葡萄糖40毫升稀释),10-15分钟可重复。
4、如系肌注药物所致可暂时结扎注射部位以上肢体以减缓致敏药物吸收。
5、肌内注射抗组胺药物如异丙嗪25毫克。
6、病情较重或发展较快者应立即静脉推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5-10毫克或(和)静脉滴注5%葡萄糖500毫升加考的松200-400毫克,以后视病情酌情用量。
7、如有喉头水肿阻碍呼吸或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应立即作气管切开术以保持呼吸通畅。
8、补充血容量是治疗过敏性休克的基本措施。
首先尽快静脉输入平衡盐液(即乳酸钠林格氏液)或低分子右旋糖酐。
输液速度强调先快后慢,用量应先多后少,以尽快改善微循环,逆转休克,尤其是最初1-2小时,一般心肾功能良好者,可于最初2小时内输液750-1000毫升,心脏疾患者,输液量宜减少,速度减慢,必要时应用强心药。
输液过程密切注意血压、脉搏、尿量、心功能变化情况。
必要时作中心静脉压测定,以调节输液速度。
9、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在治疗病因、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血压仍不稳定时,应选用加压药物。
过敏性休克多属温性休克(低阻型休克),其基本病理生理是微循环的扩张,因此选用血管收缩剂为宜,如阿拉明、甲氧胺等。
10、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及时给予纠正,必要时选用抗生素预防合并感染。
药物性哮喘处理的标准操作规程1、一般治疗:立即停用引起喘促的药品,卧床休息或半卧位;持续低流量吸氧,必要时吸痰。
2、西医治疗①轻中度哮喘治疗根据病情选用下列药品A.喘康速气雾剂或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吸入。
B.口服:硫酸舒喘灵2~4mg,每日3~4次博力康尼2.5~~5mg,每日3次氨茶碱0.1g,每日3次②中重度哮喘治疗,在轻中度的用药基础上另选用下列药品5%~10%G.S或5%G.N.S 1500~2000ml/日,静滴。
急性肺水肿应急预案培训小结

急性肺水肿应急预案培训小结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健康和安全问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应急预案知识,不仅能够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也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有效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最近,我参加了一次关于急性肺水肿应急预案的培训活动,深受启发,现在将我的所学所得进行整理和分享。
首先,我了解到急性肺水肿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呼吸急促、胸闷、咳嗽等。
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氧气供应不足,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一旦发现这些症状,我们应该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其次,我学习了几种应对急性肺水肿的应急措施。
首先是保持冷静,尽量避免过度激动或恐慌,因为这可能会加重病情。
然后,我们需要采取深呼吸和咳嗽的方式,尽可能地将积聚在肺部的液体排出体外。
此外,我们还需要调整体位,通常选择半坐半卧的姿势可以有助于改善呼吸。
最后,我们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人员的到来。
这次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预防总是优于治疗。
因此,我会积极参加各种健康教育活动,提高自己的健康素养,减少生活中可能引发急性肺水肿的风险因素,如戒烟、限制酒精摄入等。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
力,能够影响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掌握急性肺水肿的应急预案知识。
总的来说,这次的急性肺水肿应急预案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我明白了生命的可贵和健康的珍贵,更明确了自己在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应对策略。
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好自我防护和应急准备,就一定能够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氯氮平致急性肺水肿患者的急救护理

1 1 一般资料 .
一
5例均符合 C MD一3精神分裂症 诊断 , C 单
应用氯氮平治疗 。其 中男性 3例 , 女性 2例 , 年龄 1. 4 一 5 7
人员探视 , 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 ②对高热患者行 酒精擦浴 、 冰 袋、 冰帽进行物 理降温 , 防惊 厥 , 预 对低 体温者予保 温处理 ; ③保持患者皮肤 清洁干燥 , 时清 洁患者皮 肤 , 及 为其更换 衣 物、 被褥 , 增加 患者 的舒适 感 ; 做好 口腔护理 , ④ 用沾有生理
上半月
第 1 期 1
【 护
理】
氯 氮 平 致 急 性 肺 水 肿 患 者 的 急 救 护 理
陈 蕾
( 孝感市康复医院 , 湖北 孝感 420 ) 30 0
【 要】 目的 : 摘 探讨对氯 氮平致急性肺水肿患 者的 急救护理, 提出有效护理 措施。方法 : 例氯氮平致急性肺水肿患者的急救护理 对5
盐水 的棉球为 患者 清洁 口腔 , 免棉球 落入其 气道 中; 注 避 ⑤ 意调 整患者静脉输液 的滴速 , 不宜过快 , 2 3 以 0— O滴/ i m n为
宜。⑥ 由于患者发病期 间出现谵妄躁动现象 , 防止各类导 为
பைடு நூலகம்
管脱 落及患者 发生 坠床等情况 , 可选用合 适的约束带将其保
护性 约束 于床 , 注意松紧应适度 , 保持肢体处于 功能位置 , 定 时巡视 , 及时更换患者卧位 , 防止局部组织过度受压 。 2 4 心理护理 . 本组 5例均 为住 院治疗 患 者急性发作 时 , 患者及其 家属对于 突发疾病 变化 深感意 外 , 精神紧张 , 焦虑
[ 中图分类号 ] R 7 .4 4 37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06 (0 8 l —12 0 3 9 2 0 ) 1 2 6— 2
急诊绿色通道流程及管理制度

急诊绿色通道流程及管理制度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一、急救绿色通道抢救范围:所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或预知可能将发生损害生命的各类着急、危、轻患者。
包含但不局限于以下疾病:(一)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眼外伤、气道异物、急性中毒、电击伤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
(二)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小操劳过度、休克、轻微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不幸、昏迷不醒、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
(三)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
二、绿色通道医护人员应当具有高度责任心和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
对步入绿色通道患者,各类医护人员应当提供更多方便快捷、高效率的服务。
三、急诊科设有24小时专职导(分)诊人员,包括护士和急救员,随时准备接收急危重患者入急诊抢救室抢救。
值班护士立即准备好所需抢救设备和备用抢救药品。
四、对绿色通道救治的患者,值守医师必须认同家属的知情权,及时知会病情及变化,根据病情发给病重或病危通告,并恳请书面盖章。
五、为保证抢救及时,对绿色通道抢救患者的各类有创操作,遵循生命权高于知情同意权原则,值班医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
六、救治病历应当由有关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书写完备并得当保管。
七、急诊科值守医护人员及其他有关工作人员必须对着急危重患者全力救治,严禁以任何理由扯皮、晚点患者的用药。
八、遇重大抢救必须报告科主任,白天同时报告医务科(夜间、节假日报告总值班),确保绿色通道畅通,下列情况下必须汇报:(一)轻微工伤、关键性交通事故、牵涉法律纠纷的患者,大批中毒、法定传染病或灾情患者。
(二)病情危重需开通绿色通道,但无家属、无治疗费患者。
(三)重大手术、重大脏器切除、截肢患者。
九、对各临床专业科室的要求:(一)全院临床科室必须对门诊患者提供更多7×24小时服务;医院各专业临床科室医师在收到急诊科应答后,必须10分钟内赶往急诊科,严禁晚点;(二)对于需要住院的患者,各临床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推诿;涉及多个专业、多个科室的患者,需住院时要以第一诊断专业科室首先收住;(三)患者在检查、中转途中须存有有关专业医师全程护送。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范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范一、急诊绿色通道定义急诊绿色通道指医院在为畅达急危重症患者急救流程、拯救患者生命而设置的畅达的诊断过程,该通道的全部工作人员,应付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供给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断服务。
二、急诊绿色通道救治范围各样危重症需马上急救患者;“三无”人员(患者无姓名、无家眷、无经费)。
需要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患者指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 6 小时)内危及病人生命。
分类以下:(一)创伤急救绿色通道:急性创伤惹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碎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眼外伤、气道异物、急性中毒、电击伤等及其余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重度休克、急性颅脑损害。
(二)心脑血管绿色通道: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弱竭、急性脑卒中、各样昏倒。
(三)妇产科绿色通道: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
(四)其余危及患者生命的绿色通道: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严重哮喘连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
(一)院前急救急诊科工作人员接到院前急救电话后,咨询病员数目及病情,如为成批病人,马上报紧迫诊科主任协调全科力量做好急救准备,急诊科力量不足时报告医务部或医院总值班,启动成批病员急救方案。
急诊科接电话后马上( 3 分钟内)派出医护人员和救护车,医务人员初步判断病情,予现场急救,必需时转总医院院内办理。
转运前应先与急诊科电话联系,做好绿色通道启动准备工作。
(二)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连接1.急诊科与“ 120”患者转接流程:急诊科接市120急救中心电话后做好接诊准备→两方交接(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纪、单位、受伤经过、诊断、处理状况、当前病情)并署名→交接完成。
2.如为患者自行入急诊科,接诊医师判断患者病情需启动急诊绿色通道时,上报所在专业二线班及急诊科主任,如为工伤需同时上报医务部(非上班时间报总值班)。
3.接诊科室遇成批患者时,应马上报告医务部(或医院总值班)、主管院长,动员全院力量急救,各有关科室医务人员一定无条件听从医院指挥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