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地资源现状与保护

合集下载

天麻栽培技术

天麻栽培技术

天麻栽培技术一、引言天麻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具有神经保护、抗炎、抗氧化等多种功效。

因此,天麻的栽培技术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天麻的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二、选地1.土壤要求天麻喜欢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适宜的土壤PH值为6.5-7.5,有机质含量在2%-3%之间。

2.气候要求天麻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

同时,天麻对光照要求较高,在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阳光。

三、施肥1.基肥在种植前应进行基肥施用,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

可使用有机肥和化学肥料混合施用。

每亩用有机肥2000-3000公斤,复合肥100-150公斤。

2.追肥在天麻生长期间,应及时进行追肥。

可选用复合肥或尿素、磷酸二铵等化肥进行追肥。

每亩用量为复合肥50-75公斤,尿素15-20公斤,磷酸二铵30-40公斤。

四、灌溉天麻对水分要求较高,但不能过度灌溉,以免引起根部腐烂。

一般来说,每隔10天左右浇一次水即可。

在干旱季节和高温季节需要增加浇水次数。

五、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1)白粉病:喷洒50%多菌灵可有效控制。

(2)根腐病:在种植前应进行土壤消毒,并注意排水。

(3)叶枯病: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有效控制。

2.虫害防治(1)蚜虫:喷洒50%敌敌畏乳油可有效控制。

(2)红蜘蛛:喷洒40%氧化乐果可有效控制。

(3)叶甲:喷洒40%敌百虫可有效控制。

六、采收和加工天麻的采收时间一般为秋季,当地面上的叶子开始枯黄时即可采收。

采收后应及时清洗和晒干,以便于保存和加工。

天麻的加工方式有多种,如切片、研粉等,根据不同的用途选择不同的加工方式。

七、总结天麻的栽培技术涉及到选地、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

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应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调整和改进。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管理,才能获得更好的产量和质量。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资源与保护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资源与保护

中药行业中的中药材资源与保护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药行业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中药材作为中药的主要原料,其资源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中药材资源的现状、保护措施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中药材资源的现状中药材作为中药的原料,其种类繁多,覆盖了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多个领域。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资源消耗的加剧,中药材资源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首先,中药材种植面积受到限制。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中药材的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导致这些中药材的产量下降。

例如,野生人参、天麻等珍贵中药材的采集量持续减少。

其次,中药材资源面临过度开发的问题。

由于国内外市场对中药的需求量大,一些企业过度开发中药材资源,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例如,山茱萸、何首乌等中药材的野生种群已经濒临灭绝。

再次,中药材质量安全存在问题。

由于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追求利润,采用了劣质或者虚假的中药材进行加工和销售,对患者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二、中药材资源的保护措施为了解决中药材资源的问题,保护中药材资源势在必行。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药材资源保护措施。

首先,完善中药材资源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中药材资源的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中药材的经营、加工和销售过程的监管,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其次,加大对中药材资源的科研力度。

通过对中药材的种植技术、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提高中药材资源的利用率和质量,避免资源的浪费。

再次,推广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开展中药材种植示范项目,推广科学的中药材种植技术,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减少野生种群的采集压力。

此外,加强中药材资源的宣传教育工作也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宣传和教育引导公众正确认识中药材资源的重要性,增加对中药材保护的关注度和理解,推动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中药材资源的未来展望中药材资源的保护是中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未来,我们应当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动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贵州乌蒙山区野生天麻性状及原生境调查

贵州乌蒙山区野生天麻性状及原生境调查

贵州乌蒙山区野生天麻性状及原生境调查
杨丽丽;刘海;郑治洪;刘筱;吴明开
【期刊名称】《农技服务》
【年(卷),期】2022(39)10
【摘要】探清贵州乌蒙山区野生天麻资源现状,为建立野生天麻资源原生境保护提供依据,采用访谈、线路调查、样方调查等方法,实地调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野生天麻分布、长势及其生境情况。

结果表明:在毕节市七星关区阿市乡木柆村天然林地发现3处野生天麻资源。

天麻为新生1年龄,块茎的长、宽、厚分别为10~15 cm、3~6 cm、2~3 cm,茎长0.85~1.58 m,穗长为14~40 cm,硕果授粉率为
6.38%~18.75%;生境分布有30种植物,分属于26科29属,其中,种子植物29种,蕨类植物1种;种子植物中草本6种、藤本植物5种、灌木4种、乔木15种。

【总页数】4页(P75-78)
【作者】杨丽丽;刘海;郑治洪;刘筱;吴明开
【作者单位】贵州省现代中药材研究所;贵州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贵州省木通属野生果树生境及其群落调查
2.江苏省野生大豆资源分布、表型性状及种群生境调查报告
3.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兜兰的生境调查
4.贵州茂
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蜜源植物调查及区系分析5.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野生百合属植物资源分布及生境调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天麻产业发展交流发言材料

天麻产业发展交流发言材料

天麻产业发展交流发言材料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向各位介绍天麻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天麻,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材之一,被誉为“中药之王”。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天麻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我国天麻种植面积居全球第一,产量和销售额也位居世界前列。

天麻的主要产区集中在我国的贵州、湖南、四川等地,这些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土壤条件,为天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天麻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与行业的积极推动。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对天麻产业的财政投入、完善天麻种植技术培训和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支持。

这些政策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天麻产业的发展,并且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

同时,天麻产业也积极响应国家的“健康中国”战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我们得以不断改良品种,提高种植技术,优化加工工艺,以确保天麻产品的质量和有效成分的稳定性。

现在的天麻制品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药材,而是衍生出了多种高附加值的产品,如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等,这为天麻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同时,我们也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

天麻产品以其独特的功效和品质逐渐获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可。

我们与一些国家的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通过技术引进、品牌推广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市场开拓工作,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力争将天麻产品输出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

虽然天麻产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天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尤为重要,天麻的生长周期较长,生长过程中需要精心的管理和保护。

我们需要加强对天麻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防止天麻种植规模过大导致资源枯竭的问题。

此外,天麻产业链的完善度也需要提高,加强各个环节的合作与协调,推动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未来,天麻产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正确处理天麻产业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

正确处理天麻产业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
未引
起麻农 、麻企和地方政府 的足够重视 。时至今 日,这

生理活性物质含量高 , 是中国天麻 中一颗璀灿 的明珠 ,
现象依然突出。发展天麻产业给森林资源保护带来 的问题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 : 1 . 缺乏长远 的天麻产业发展和森林资源保护协调
调查研 究 / Y U N N A N F O R E S T R Y
正确处理天麻产业发展与森林 资源保护的关系
口 袁朝 会
彝 良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乌蒙山腹地 ,乌蒙
山在境 内绵延千里 ,北下的冷空气和南上的暖湿气流 在这里交汇 ,形成独特的 “ 明准静止锋”气候 ,雾霭
二 、天麻生产给森林资源保护带来的 问题
麻也必须种植在林 隙、灌木丛或草丛中。一方面 ,人 工种植天麻也需要森林荫蔽 、 凉爽 、 湿润 的环境条件;
另一方面人工种植天麻还需要树木作菌材。特别是大 面积种植生产天麻 ,更是需要 大量的树木作菌材。 天麻生产对森林资源的依赖是必须的,离开了森
后, 天麻人工种植便迅速在天麻产区推广 。 与此同时 ,
应用源远流长 ,无论是从历史 的考证 ,还是近代对天
麻的研究 ,都是公认的质量最为优秀的地道药材 ,是 中国天麻 的代 表。2 0 0 4 年彝 良天麻 获 国家地理标志 产品认证 , 彝 良也因此而获得 “ 中国天麻之 乡”、 “ 世 界天麻原产地”的美誉 。 天麻 的生存完全依赖于森林的存在 , 植被是天麻 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条件 。野生天麻多生活于林隙、 林边 、灌木丛 中,这是因为在这些地方 ,植物不仅为 天麻 的生长提供了荫蔽、凉爽、湿润的环境条件 ,而 且一些植物的根、枯枝落叶、树皮碎屑,也为天麻生 长所必须的萌发菌和蜜环菌的生长提供 了营养源 ,萌 发菌和蜜环菌 的良好生长又为天麻的生长发育提供 了 营养源 。 人工种植天麻 ,也离不开森林资源。人工种植天

《中医药——天麻药材》国际标准原文

《中医药——天麻药材》国际标准原文

《中医药——天麻药材》国际标准原文天麻(学名:Gastrodia elata),又称天麻、黑头菌、真天麻、驴蹄草,是一种古老而重要的中草药材。

天麻主要产于中国的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陕西等地,也有一些分布在日本、朝鲜和俄罗斯东北地区。

天麻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配方中,用于治疗头痛、眩晕、风湿病等。

天麻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属于兰科植物,在中国被称为“地下蒲公英”。

它的茎状花序呈长长的像蒲公英一样,但它不是蒲公英属的植物,而是一个独立的属。

天麻的茎长约20-60厘米,根茎肥厚,外形像驴蹄,故得名驴蹄草。

它的叶片呈倒卵状披针形,花呈淡黄绿色到淡黄褐色。

天麻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中,它的根茎部分具有药用价值。

天麻在中医药理论中的应用历史悠久。

中医认为,天麻具有疏风定痉、祛风除湿、平肝主痛的功效。

它主要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癫痫等症状。

天麻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天麻素、天麻酮、天麻甙等。

这些成分具有镇痛、抗炎、抗衰老、抗抑郁等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天麻还具有其他多种药理活性。

研究发现,天麻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另外,天麻还可以改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对预防老年痴呆症具有一定的作用。

天麻还具有抗氧化、镇静和降压的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天麻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在中医药中,天麻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

常用的中药配方中,常见的有“疏风片”“治疗片”“定风痉片”等。

此外,天麻还可以用于外用,制成天麻油来治疗风湿病和腰腿疼痛等。

天麻在中医药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

然而,天麻的采集和保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天麻的药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它的采集量大大超过了天然资源的可持续供应。

为了保护天麻资源,一些地区已经禁止采摘天麻,并在入口处设置了检查站,对违法采挖天麻的行为进行查处。

此外,一些研究机构和大学也进行了天麻的人工种植研究,以替代野生天麻资源。

小草坝乡培植天麻产业的对策及思考

小草坝乡培植天麻产业的对策及思考
三、制约小草坝天麻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是天麻生产的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相互制约。天麻栽培需要大量的密环菌等真菌,密环菌的发展又要靠大量的阔叶树作为菌材,天麻生产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性较大。二是天麻营销市场的情况,部分商贩以次充好,假冒小草坝天麻,影响了小草坝天麻的声誉。三是种植技术粗放。不少麻农还在用过去的老办法种天麻,即“砍伐一片,火烧一片、种植一片”的种植方法,对生态造成严重破坏。怎样节省菌材,寻找天麻菌材的替代物,既保质量又能提高单产的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四是科研机构不健全,科技力量及产品开发能力弱。五是小草坝天麻种植基本上是群众的自发行为,管理分散。因缺乏有性繁殖育种基地提供优良菌种,因菌材质量问题或连续引种致使天麻产生严重变异、退化现象;因种植天麻开荒毁林,造成水土流失、自然生态被破坏;因缺乏天麻规范化种植科技推广、指导人员,各地不能根据各自不同条件实施种植,影响了天麻的高产、稳产;市场开发能力弱,没有形成一个产销量较大的天麻拳头品种。
(四)严格执行规划管理和天麻种植许可证制度。一是对适宜区进行总体规划,非规划区严禁种植。二是严格天麻种植许可证制度。凡新种植天麻的农户必须书面申请并经村民小组、村委会逐级签署审核意见,持县林业部门对申请人新造菌材林的验收报告,到乡镇政府申报审批,实行证本管理。
(五)严格规范种植,实行典型引路。一是坚持林麻间种、适度稀植和林下种植的原则。二是强化典型示范,建立以小草坝为中心的30个仿野生天麻种植示范点,建立天麻样板示范基地1万亩。
一、小草坝天麻产业发展现状
小草坝是天麻之乡,全乡六个村都有天麻分布,尤其是野生天麻分布广、质地优、市场供不应求,经济效益可观。由于天麻资源优势日趋转化为经济优势,部分农民解决了温饱,部分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部分农民因生产、经营天麻走上小康道。到2008年,天麻种植已达300万塘以上,可采鲜天麻300万斤以上,实现产值9000万元,天麻人工种植已覆盖3900户农户,面积6137亩,产值1300万元,种植农户户均增加收入3000元,人均增加收入738元。初步走出了一条依托资源、发挥优势,培育支柱的路子。但由于长期大量挖采使野生天麻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产量逐年减少。

汉中中药种植天麻基地

汉中中药种植天麻基地

汉中中药种植天麻基地汉中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中药种植基地,其中种植天麻的产量也非常丰富。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汉中中药种植天麻基地的情况。

首先,天麻,学名杜仲(Cirsium japonicum),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之一,也是四川、陕西、湖南等地的特色中药材之一。

而汉中作为陕西省的一个重要农业产区,拥有适合天麻生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因此成为种植天麻的理想地点。

汉中中药种植天麻基地的土壤肥沃,气候条件适宜。

汉中地处于暖温带过渡到亚热带的气候区域,拥有四季分明的特点。

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这种气候特点十分适合天麻生长。

而天麻对土壤的要求相对较高,首先它需要排水良好的土壤,并且对酸性土壤适应性强。

汉中地区有许多山坡区,土壤排水通畅,有利于天麻生长繁殖。

而且,汉中的土壤酸度适中,适合天麻的生长发育。

此外,汉中中药种植天麻基地还致力于保护和研究天然资源。

天麻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料,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同时也是汉中地区的一种特色植物资源。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一资源,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天麻的保护力度,并提供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他们积极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加强对天麻生长环境的保护和监控,避免过度采挖和滥伐,保护天麻的生物多样性。

此外,汉中中药种植天麻基地还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

他们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提高天麻的种植和生产效率。

比如,通过优选种植品种,改进栽培技术,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等方法来提高产量和质量。

此外,中药产业也注重科研和技术创新,推动天麻及其他中药材的精深加工和产品研发,实现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汉中中药种植天麻基地也注重与周边地区和企业的合作。

通过不同地区和企业间的合作,共享资源和信息,实现互利共赢。

这不仅有利于中药产业的发展,也有助于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总体来说,汉中中药种植天麻基地以其适宜的气候条件、肥沃的土壤以及科学技术的应用,成为中国重要的天麻生产基地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资源论文
:钱登美
专业:11级中药2班
学号:
天麻的资源现状与保护
[摘要]:天麻物种奇特珍贵,是主产于我国的传统常用名贵中药,由于天麻生存机制独特且保护机制欠缺,使原本丰富的天麻种质资源处于濒危状态,本文简述了采取"开发与管理并重,集中与分散结合,保护与培育并举"的措施,规天麻资源保护。

利用栽培及采挖的方法,保护森林及其生态环境,从而及时拯救天麻种质资源,确保天麻资源永续利用。

[关键词]:天麻;种质资源;保护措施
天麻(学名:Gastrodia elata Bl.),又名赤箭、合离草、神草、明天麻、定风草、白龙皮等,是兰科天麻属多年生异养草本植物,依靠同化侵入其体的萌发菌和蜜环菌等获得营养其球茎具有很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是主产于我国的传统常用名贵中药,
也是创汇的重要药材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出口和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尽管中国植物种质资源平台项目建设构建了较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但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及利益驱动再加上天麻生存机制独特且保护机制欠缺使原本丰富的天麻种质资源处于濒危状态,因此只有站在国家长远利益的高度尽快建立健全保护机制,及时拯救濒危的天麻种质资源才能确保天麻资源可持续利用。

1、天麻种质资源简介
所谓种质资源,是指携带优质遗传物质(种质) 的材料,又称遗传资源或基因资源,俗称品种资源。

1.1 天麻的自然分布
我国天麻属植物已发现有5 个种,即天麻、原天麻、细天麻、南天麻、疣天麻;天麻主要产于、、、、、等地。

原天麻主要产于、。

细天麻主要产于地区。

南天麻主要产于地区南部等地。

疣天麻主要产于中部。

我国具有得天独厚的天麻种质资源,是世界上野生天麻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东起地区,西至,南起,北至阴凉湿润的一些山区林地均有野生天麻分布,尤以长江中游两岸的山区天麻自然生长较多。

1.2天麻野生资源现状
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的野生天麻资源量比较丰富,很少有人采挖。

到90年代期间,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外来流动人口的急剧增长,我国各类野生药用植物资源都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天麻这种名贵药材(以前每kg只需40元就能买到,而在这短短的10余年间价格上涨到300元),由于高额利润的诱惑,人们对天麻疯狂采挖,可以说是灭绝式的。

现在的察隅、波密、林芝等生长天麻的地方都成了潦荒地。

要想采挖一点天麻是比较困难的,即使能采挖到也要踏破“铁鞋”。

1.3 天麻的栽培品种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开始研究将野生天麻进行人工驯化,迄今已逾半个世纪,研究者曾根据天麻花及花茎的颜色、块茎的形状、块茎含水量等不同特点将天麻划分为5个类型,即红天麻、乌天麻、绿天麻、黄天麻、白花天麻。

其中乌天麻、绿天麻是驯化后的珍稀优良栽培品种。

下面简要介绍乌天麻、绿天麻的特征:乌天麻主要分布在1500~2400米的半山区、高寒山区,其生长期较长,块茎大,但分生力差,不耐旱,种子发芽率及无性繁殖系数都不及红天麻,产量较低,乌天麻外形较好(短粗、肥厚),天麻素含量较高,块茎含水量小,商品坚实,质量好,售价较高,大多用于出口创汇。

绿天麻,植株较高大,一般高1—1.5米;根状茎长椭圆形或倒圆锥形,节较密,节上鳞片状鞘多,单个最大重量达600
克,含水量在70%左右。

茎淡蓝绿色。

花淡蓝绿色至白色。

花期6––7月,产东北至西南诸省区。

其块茎肥大、种子发芽率高、繁殖率高、产量高。

1.4天麻种质资源濒危原因
导致天麻种质资源濒危的原因主要有二点:
第一,天麻生存机制独特。

天麻属兰科多年生异养植物,无根无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其种子的萌发有赖紫萁小菇等真菌的配合,营养物质是靠蜜环菌分解木材等有机质供给,天麻球茎具有很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是主产于我国的传统常用名贵中药,在由自养型绿色植物演变为异养型真菌寄生植物的进程中,其发生了从外部形态到生理生化等方面的一系列遗传变异和选择,从而形成了对蜜环菌既有特殊依赖又具有控制能力,并且建立了对蜜环菌进行反寄生的生活方式和机制的天麻物种,野生天麻的生存完全依赖于森林中蜜环菌的存在,只有在森林的覆盖下,蜜环菌和天麻才能得到良好的生长发育,如此独特的生存机制既加快了天麻种质资源濒危的速度,又加大了对天麻种质资源的保护难度。

第二,天麻保护机制缺失。

2000 年版《中华人民国药典》收载的77多种药材有近一半来自野生,其中天麻、冬虫夏草人参等常用名贵药用植物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但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及利益驱动,使得人们采挖野生天麻的积极性
日盛,生产者只重视当年产量和直接经济效益,而对保护天麻种质资源并形成特色精品,促进天麻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缺乏长远认识政府各职能部门与科研机构企业及药农协调联动的机制尚未形成,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有待建立,这些因素导致保护工作措施不力,有的天麻主产区甚至随意栽培,毁林种麻或乱采滥挖野生天麻,严重破坏森林及其生态环境平衡导致天麻病虫成灾、品质变劣、种性退化、抗性减弱、产量下降,使天麻栽培用材后继无路,原本丰富的野生天麻种质资源日渐稀少,天麻产业难于为继,历史上主产天麻的“汴京东西州郡”一带的野生天麻已近绝迹。

2、天麻种质资源保护措施
药学博士博导崇仁说,一个物种一个基因可以推动一项产业的发展乃至影响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运,因此应站在国家长远利益的高度开发与管理并重,集中与分散、结合保护与培育并举、规保护与利用及栽培采挖的方法保护森林及其生态环境,及时拯救濒危天麻种质资源,促进天麻产业可持续发展。

2.1联动保护
认真贯彻国家资源管理办法,建立政府各职能部门(农林、卫生、科技、工商、技监等部门)相关科研机构,企业及药农协调联动的保护机制,加强宣传教育管理,增强全民保护意识,建立专业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加大科技投入,编制保护规划,建
立野生资源保护区,加强野生资源区域化控制管理,建立天麻种植基地等。

2.2集中保护
在天麻种质资源分布集中的地域,建立原产地自然保护区或树木园等人工保护园区,进行就地或迁地活体保存利用现有的人工种质资源库或新建专用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按照国家种质库(圃),管理细则,建立天麻种质资源统一编号制度和优异种质资源评审,登记制度,对天麻种子,球茎等活性材料进行低温,低湿保存对天麻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共享和利用等各项工作进行规,借鉴发达国家,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建立种质资源基因库,从基因水平对物种进行研究,保存及利用,为今后通过基因工程手段重新构建濒危或已灭绝的物种或品种提供依据。

2.3生态保护
天麻的生存依赖于森林的存在,据本草纲目记载,时珍当年足迹所致的山林几乎都有天麻生长,而今因森林遭受破坏,面积逐年缩小而使得野生天麻已不多见,这说明天麻的生产发展与林业的生产发展息息相关,也就是说,要保护天麻资源,首先要保护好森林资源及其生态环境,天麻生产应纳入林业规划之中,作为林业多种经营的一个项目来统筹安排,要大力营造天麻菌材林要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用以天麻栽培要特别注意发展,天麻
生产与植树造林相结合,确保自然生态平衡要避免大面积过于集中的栽培天麻而导致毁林种麻的局面出现寻求速生菌材,代料栽培天麻等途径也可促进天麻栽培的可持续发展。

2.4育种保护
在实施保护,,对种质资源进行提纯复壮的同时,大力推广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良品种,严把种源关,当前,天麻有性繁殖技术已成熟,杂交天麻新品种亦育出,应用天麻良种工厂化快繁工艺流程在人工气候室经6个,即可批量培养出达到移栽标准,无病虫害,形态饱满,整齐度一致的有性或杂交优质白,米麻种,因此在生产上要大力推广有性天麻种和杂交天麻种,特别是要大力推广种植鄂天麻1号,鄂天麻2号杂交优良新品种有性和杂交天麻种经无性繁殖2代3代后,要坚决弃之不用,将红天麻,乌天麻,黄天麻和绿天麻分别连年自交纯化,以备育种所需。

2.5栽培保护
实施半野生化栽培,分别选择上述天麻栽培品种适生区域的林地,用作天麻半野生化栽培区并严格加以保护,保护区的树桩或活树旁挖穴排放菌材并栽入天麻种,让其在野生条件下生长,以复壮和丰富天麻自然资源。

2.6采挖保护
有效控制对野生天麻资源的采挖,改进采挖技术,如菇农经
过培训颁证上岗,让有经验的药农于早春箭麻出苗阶段用小铲挖出箭麻,尽量避免破坏白麻,米麻与蜜环菌的关系,则能数年连续采挖,确保野生天麻种质资源持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