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讲课教案
高中化学硝酸微课教案人教版

高中化学硝酸微课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
1. 了解硝酸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硝酸的制备方法和化学反应。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硝酸的定义、制备方法、化学反应。
难点:硝酸与金属的反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利用化学实验室装置展示硝酸的颜色、腐蚀性和气味。
2. 提问:硝酸是一种什么性质的酸?有哪些应用领域?
二、探究硝酸的定义和性质
1. 讲解硝酸的定义以及其分子式。
2. 分析硝酸的化学性质,如腐蚀性、氧化性等。
三、硝酸的制备方法
1. 介绍硝酸的制备方法,包括实验室和工业上的制备方法。
2. 分析制备硝酸时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四、硝酸的化学反应
1. 讲解硝酸与金属的反应,并进行实验展示。
2. 分析硝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如硝酸铅的沉淀反应。
五、总结与应用
1. 总结硝酸的相关知识点。
2. 提出相关问题,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六、作业
1. 完成相关练习题。
2. 撰写关于硝酸的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硝酸的定义、性质和化学反应。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实验技能。
化学教案-硝酸-教学教案

化学教案-硝酸-教学教案硝酸物理性质:1. 纯硝酸是无色油状液体, 开盖时有烟雾, 挥发性酸.2. M.p. -42℃, b.p. 83℃. 密度: 1.5 g/cm3, 与水任意比互溶.3. 常见硝酸a%= 63%-69.2% c= 14-16mol/L. 呈棕色(分析原因) 发烟硝酸.化学性质:1. 强腐蚀性: 能严重损伤金属、橡胶和肌肤, 因此不得用胶塞试剂瓶盛放硝酸.2. 不稳定性: 光或热4HNO3 ===== 4NO2 + O2 + 2H2O所以, 硝酸要避光保存.3. 强酸性: 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 具有酸的通性.4. 强氧化性: 浓度越大, 氧化性越强.[实验] 在两支试管里分别盛有铜片, 向两支试管理再分别加入浓硝酸和稀硝酸.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 2H2O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 4H2OAg + 2HNO3(浓) == AgNO3 + NO2 ↑+H2O3Ag + 4HNO3(稀) == 3AgNO3 + NO ↑+ 2H2O硝酸能与除金、铂、钛等外的大多数金属反应.通常浓硝酸与金属反应时生成NO2, 稀硝酸(6mol/L)则生成NO.钝化反应: 常温下浓硝酸可使铁、铝、铬(都可呈+3价金属化合物)表面形成具有保护性的氧化膜而钝化. 而稀硝酸则与它们反应.Fe + 4HNO3(稀) == Fe(NO3)3 + NO + 2H2O王水: 1体积浓硝酸与3体积浓盐酸的混合溶液.可溶解金、铂.Au + HNO3 + 4HCl == HauCl4 + NO + 2H2OM + HNO3(12∽14mol/L) JNO2为主.M + HNO3(6∽8mol/L) JNO为主M + HNO3(约2mol/L)JN2O为主, M较活泼.M + HNO3(2mol/L) JNH4+为主(M活泼)M + HNO3还可能有H2产生(M活泼)C + 4HNO3(浓) == CO2 ↑+ 4NO2↑ + 2H2O (实验演示)H2S + 8HNO3(浓) == H2SO4 + 8NO2↑ + 4H2O3H2S + 2HNO3(稀) == 3S + 2NO + 4H2O (冷)SO2 + 2HNO3(浓) == H2SO4 + 2NO23SO2 + 2HNO3(稀) + 2H2O == 3H2SO4 + 2NOH2S、SO2以及S2-、SO32-都不能与硝酸共存.1. 硝酸的制法:(3) 再将NO2与空气的混合气通入吸收塔. 由塔顶喷淋水, 水流在塔内填充物迂回流下. 塔底导入的NO2和空气的混合气, 它们在填充物上迂回向上. 这样气流与液流相逆而行使接触面增大, 便于气体吸收.从塔底流出的硝酸含量仅达50%, 不能直接用于军工、染料等工业, 必须将其制成98%以上的浓硝酸. 浓缩的方法主要是将稀硝酸与浓硫酸或硝酸镁混合后, 在较低温度下蒸馏而得到浓硝酸, 浓硫酸或硝酸镁在处理后再用.尾气处理: 烧碱吸收氮的氧化物, 使其转化为有用的亚硝酸盐(有毒)即”工业盐”.NO + NO2 + 2NaOH == 2NaNO2 + H2O。
硝酸的教案——精选推荐

硝酸的教案篇一:硝酸教案第三节硝酸(第一课时)授课教师广西柳州高中吕婷课的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易溶于水、挥发性)。
2、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强氧化性和强酸性)。
3、了解王水的性质和硝酸的主要用途。
4、常见仪器的组合应用,简单实验设计。
过程与方法1、通过硝酸强氧化性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推理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探究能力,分析、综合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案应用,把高效课堂的意识落实到具体的学生活动中,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与价值观1、通过浓硝酸和浓硫酸;浓硝酸和稀硝酸的对比和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2、通过硝酸的用途让学生对化学为提高人类生活作出的贡献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3、通过化学史上的典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硝酸的强氧化性教学难点硝酸强氧化性知识点的应用教学方法学案导学;问题探究式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平台和辅助软件;自己设计的实验装置设计说明本节课是一次关于高效课堂和学案导学的实践探究。
硝酸性质和用途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新闻事件和课堂实验分别是本节课学生学习过程的两条途径。
通过对新闻材料的分析和学案导学学生可以自己完成对物理性质的学习和理解,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硝酸化学性质的学习过程中,首先对新闻材料进行分析引出硝酸具有不稳定性,并对酸的通性复习回顾,再探究硝酸的特性——强氧化性,培养学生从普遍性到特殊性这一认识事物规律的辩证思维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知识探究硝酸的强氧化性并结合实验探究解决生活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从理论认识上升到实验探究,并最终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程序篇二:硝酸的性质教案硝酸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了解类比浓的硫酸的强氧化性,掌握浓、稀硝酸的氧化性,能够正确书写反应方程式;3、掌握硝酸的热不稳定性,写出其分解反应的方程式。
第八章硝酸教案三

第八章硝酸教案三高三《氮族元素》复习教案(三)【教学内容】硝酸【教学目标】1.硝酸的物理性质。
2.并能灵活运用硝酸的化学性质。
【知识讲解】一、物理性质纯净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大。
因为它的晶体为分子晶体,所以它的熔沸点较低。
因为硝酸分子为强极性分子,所以它能以任意比溶于水。
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大约是69%。
98%以上的浓硝酸叫“发烟硝酸”。
浓硝酸为挥发性酸,打开瓶盖露置于空气中,瓶口上方观察到白雾。
二、化学性质硝酸溶于水发生完全电离:HNO3=H++NO3-,常用浓硝酸中,硝酸也是以离子形成存在于水溶液中,因此硝酸具有酸的通性。
硝酸是一种强酸,除具有酸的通性外还有它本身的特性。
1.的不稳定性4e4HNO3 △2H­2O+4NO2↑+O­2↑或光照硝酸的浓度越大越易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光越强分解越快。
为了防止硝酸的分解,必须把它盛在棕色瓶里密封贮放在黑暗而且温度低的地方。
常用浓硝酸略带黄色,是因为少部分硝酸分解而产生的NO2气体溶解在硝酸中的缘故。
如果将浓硝酸加热分解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再溶于水时,该混合气可被水完全吸收,无残留气体。
这是因为收集到的气体中=4:1溶于水时,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恰好均被完全吸收。
2.的氧化性硝酸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不论稀硝酸还是浓硝酸都有氧化性。
硝酸越浓氧化性越强。
同浓度的硝酸温度越高氧化性越强。
硝酸能氧化除Pt、Au之外的绝大多数金属,还能氧化许多非金属(如碳、硫、磷),及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如H2S、Na2SO3、SO2、HBr、HI、Fe2+、Sn2+,松节油、锯未等)。
如:铜、汞、银等不活泼金属与浓硝酸剧烈反应,一般认为生成硝酸盐和二氧化氮而与稀硝酸反应通常需加热,产生金属硝酸盐和一氧化氮,在反应中硝酸均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①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②上述两反应均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Cu+4H++2NO3-=Cu2++2NO2↑+2H2O3 Cu+4H++2NO3-=2Cu3++2NO↑+4H2O值得注意的是切不可以还原产物的价态来判断硝酸氧化性的强弱,必须肯定浓硝酸氧化性强于稀硝酸氧化性。
高中化学硝酸教案人教版

高中化学硝酸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硝酸的性质、结构和制备方法;2.掌握硝酸的应用领域和危害;3.掌握硝酸与金属的反应,以及硝酸的还原反应;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硝酸的制备方法和性质;2.硝酸与金属的反应和还原反应。
三、教学内容:1.硝酸的性质和结构:(1)硝酸是一种强酸,具有腐蚀性和氧化性;(2)硝酸的分子式为HNO3,结构为O=N-OH。
2.硝酸的制备方法:(1)硝酸的实验室制备方法:硫酸和硝酸钠的反应;(2)硝酸的工业制备方法:氮气与氧气在高温高压下的催化合成。
3.硝酸的应用领域和危害:(1)硝酸在农业、化工、医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2)硝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和毒性。
4.硝酸与金属的反应:(1)硝酸与金属的反应产生氮氧化物和水;(2)硝酸与不同金属的反应速度和产物有所不同。
5.硝酸的还原反应:(1)硝酸能够发生还原反应,将NO3-还原为氮气;(2)硝酸的还原反应通常是由金属还原剂或还原性有机物引发的。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结合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硝酸的性质和结构;2.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操作,深入理解硝酸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3.课堂讨论,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五、教学评价:1.形成性评价:课堂讨论、实验操作和课堂答题等;2.总结性评价:期末考试、实验报告撰写等。
六、教学反思:1.要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2.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硝酸的性质和应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实际操作需根据教学情况做出调整。
《硝酸》的教案的教学设计

《硝酸》的教案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准确描述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硝酸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3.掌握硝酸的安全使用方法。
二、教学重点:1.学生对硝酸的化学性质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硝酸试剂、试管、酒精灯等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讲师从安全意识出发,提问学生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可能接触到的化学物品,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先从硝酸的外观、颜色、透明度、稠度等一系列物理性质入手,让学生在观察中更深入地认识硝酸。
接着,通过实验展示硝酸的化学性质——与金属的反应、与碱的反应、产生氧化剂、红外光谱的特点等,让学生全面了解硝酸的性质,加深对硝酸的认识。
讲师先介绍硝酸的历史和重要性,然后从硝酸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两个方面做介绍。
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硝酸的化学制备、硝酸的真空蒸销和阳极氧化法等几种方法,应用方面介绍硝酸在化学、生物、医疗、环保、制冷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为了避免学生因接触硝酸而发生化学伤害,讲师向学生详细介绍硝酸储存的要求、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等,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如何安全使用硝酸。
学生可以针对国内外发生的硝酸事故进行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关注安全问题。
5.实验演示(20分钟)讲师进行硝酸与金属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硝酸与金属反应的情况。
此外,讲师也可以展示硝酸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实验过程,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硝酸的性质的认识。
6.课堂小结(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硝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应用及安全使用方法,加深学生对硝酸的了解。
六、教学评价:1.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讨论的次数及质量。
2.通过实验确认学生对硝酸的理解程度。
3.在学生的讨论中是否出现对于硝酸安全使用的情况的学习对生活的启示。
4.对学生避免错误的知识掌握进行指导。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硝酸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硝酸教案
课题:硝酸
教学内容:硝酸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目标:
1. 了解硝酸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掌握硝酸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
3. 了解硝酸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硝酸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
2. 硝酸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1. 实验用玻璃器皿和试剂。
2. PowerPoint课件。
3. 硝酸相关的实验操作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硝酸的结构式和化学式,引导学生了解硝酸分子的构成和基本性质。
二、理论讲解(15分钟)
1. 硝酸的制备方法:通过硫酸和硝酸铅的反应制备硝酸。
2. 硝酸的性质: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和强腐蚀性。
3. 硝酸的反应特点:硝酸在与金属反应时会产生气体,与碱反应会生成盐和水。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硝酸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硝酸的性质和反应特点。
四、讨论和总结(10分钟)
结合实验结果,让学生分享实验中的观察和体会,总结硝酸的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五、课堂练习(10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题和思考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硝酸的实际应用。
教学反馈: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疑惑,及时回答并进行指导。
【教案结束】。
高中化学硝酸试讲教案

高中化学硝酸试讲教案学科:化学年级:高中课时:1教学内容:硝酸教学目标:1. 了解硝酸的定义、性质和用途。
2. 掌握硝酸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3. 能够进行硝酸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硝酸的定义、性质、制备方法和使用。
难点:硝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机理的理解。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试剂瓶、量瓶、试管、烧杯等。
2. 实验试剂:浓硝酸、稀硝酸等。
3. 教学媒体:投影仪、板书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硝酸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化工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你知道硝酸是如何制备的吗?硝酸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二、讲解(20分钟)1. 第一部分:硝酸的定义和性质。
- 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无机酸,通常为无色液体,但也有红色或黄色的浓硝酸。
- 硝酸具有强腐蚀性和毒性,必须小心操作。
2. 第二部分:硝酸的制备方法。
- 硝酸的主要制备方法是通过硝酸氧化金属或非金属,或通过硝酸铵的加热分解等方法。
3. 第三部分:硝酸的用途。
- 硝酸广泛用于化工生产、医药制造和实验室研究等领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实验操作:制备硝酸银。
2. 实验步骤:将硝酸和银离子反应,生成硝酸银。
3. 实验效果: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白色,说明硝酸银生成。
四、讲解(15分钟)1. 第四部分:硝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机理。
- 硝酸与金属反应产生氮氧化物和相关盐类。
- 硝酸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类和水。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整个课程内容,强调硝酸的重要性和用途。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提高对硝酸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反馈:1. 反馈学生对硝酸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收集学生的问题和意见,为下节课的教学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硝酸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性、不稳定性、强氧化性);复习氧化
还原反应的概念,深入理解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能力培养:通过探究硝酸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
学习硝酸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提高学
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科学思想:在浓硝酸与稀硝酸的对比学习中,渗透“量变质变”规律和尊重客观实际、讲
求实事求是的原则的教育。
科学品质:通过介绍硝酸的用途和我国硝酸工业的情况,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方法:利用实验的手段,使学生学会硝酸的特性——强氧化性;通过讨论、分析、
对比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浓硝酸的氧化性大于稀硝酸的氧化性;利用分析演绎的方式,使学
生掌握硝酸与碳的反应。
重点、难点硝酸的不稳定性和氧化性,硝酸与金属的反应。
二、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用已学知识解释农村的一句谚
语:“雷雨发庄稼”。
【强调】“雷”与“发”的关系。
【投影】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讨论后,一名代表发言,大家
评价。
(N2→NO→NO2→HNO3→
硝酸盐)。
为学习硝酸的制法做
铺垫。
给学生具体而完整的形象
记忆。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的内容是硝酸。
【板书】第三节硝酸
【讲叙】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不
仅可以制氮肥,还可以做染料、炸药等。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我国生产硝酸的企业遍及祖国大地,规模较
大的有吉林、大连、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
南京、上海染料化工厂,四川、淮南化工总厂等。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硝酸的性质。
了解国情,激发学生
兴趣。
【板书】一、硝酸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引入】请用自己实验桌上的药品(一瓶浓
硝酸、一瓶水)和仪器(烧杯、玻璃棒)探究硝
酸的物理性质。
【指导阅读】查硝酸的密度,熔、沸点。
查
常用浓硝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发烟硝酸”。
每两人一组,进行观色
态,闻气味;掂轻重(同水比);
打盖观雾;与水混合放热。
由
一名学生综合概括,得出结
论: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
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比水
重,能溶于水。
看课本,自学。
请一名
学生口述:纯硝酸的密度:
给学生探索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阅
读能力、查数据能力、口
头表达能力、综合概括能
力和评价能力。
学会对比,找特殊点,
强化记忆。
【导入】比较一下硝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
找出其不同点:
1.5027g/cm3,沸点83℃,凝
固点-42℃。
能以任意体积比
溶解于水。
常用浓硝酸的质量
分数大约是69%。
质量分数为
98%以上的浓硝酸在空气里
由于硝酸的挥发而产生“发
烟”现象,通常叫做发烟硝酸。
【导入】在化学性质上,浓硫酸的特点是具
有强氧化性,硝酸是否也如此呢?下面我们学习
硝酸的化学性质。
【板书】(二)化学性质
【设疑】硝酸能与不活动的金属铜反应吗?产生疑问。
激发学习兴趣。
【演示】铜和浓硝酸的反应。
观察现象,由学生得出
结论。
现象:①产生红棕色气
体。
②溶液由无色变为绿色。
③铜在不断溶解。
结论:铜和浓硝酸常温
下反应剧烈。
推测产物,试写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装置的改进:①可以
做到使反应随时发生,随
时停止。
②有毒的NO2气
体用碱液吸收,防止污染
空气。
③对学生进行环保
教育。
【板书】
【再设疑】大家回忆,实验室能否用稀硝酸
制取氢气?而稀硝酸能否与不活泼的铜反应?
【演示】铜和稀硝酸的反应。
实验开始实验停止实验无色
【验证假说】将产生的无色气体从U型管
事放入分液漏斗中。
【板书】
3Cu+8HNO3=3Cu(NO3)2+2NO↑+4H2O
【评价】通过订正上述两个化学方程式,请
学生归纳得出,硝酸的化学性质除了为了红棕
色。
配平化学方程式,判断
反应类型;标电子转移方向和
数目并请一名大家评价。
回忆实验室制H2,判断、
得出结论:不能用稀HNO3。
产生新的疑问。
观察现象:①产生无色
气体。
②溶液由无色变为蓝
色。
③铜在不断的溶解。
提出假说:如果此无色
气体是NO的话,验证的方法
是,遇空气变为红棕色,原因
是2NO+O2→2NO2。
结论:此无色气体是
NO。
因为:此气体遇空气变
为了红棕色。
总结:铜和稀硝酸反应
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气体和
水。
由一名学生板演化学方
程式。
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
概念,提高学生书写化学
用语的技能。
教给学生提出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
训练学生的综合能
力。
【板书】1.酸性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
2.强氧化性硝酸的氧化性很强,常见金属
中,除金、铂以外,其余全可被其氧化。
【引导】由于硝酸的浓度不同,反应产物就
不同,这说明了什么规律呢?
量变质变规律。
教育。
【演示】将锌片插入一盛有少量浓硝酸的烧
杯中,有红棕色气体放出,立即拿出,用水冲洗。
再将铝条、铁钉放入浓硝酸中。
【介绍】王水的成分: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
合物,其体积比为1∶3。
氧化能力极强,可溶解
金和铂。
观察现象:无明显变化。
结合铝、铁常温下遇浓H2SO4
发生钝化的现象判断铝、铁遇
浓HNO3发生了钝化。
以实验的方法学习钝
化。
【引入】请大家用已学知识,推测浓硝酸能
否与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评价】评价后,告诉学生结论。
【板书】
四人一组讨论。
结论:可以。
原因是:
硫酸可以氧化单质碳等,所以
浓硝酸也应该能氧化碳单质
等。
【展示】利用一瓶久置而发黄的浓硝酸的样
品,进行提问。
【启发】如果是有NO2生成,那么硝酸的
分解产物还必应有什么物质生成?
分析,讨论发黄的原因
是什么?
结论:可能有NO2产生,
由于NO2溶于硝酸而变黄。
分析:在HNO3中,由于
氢元素和氮元素都处于最高
价,又因NO2的生成,是氮元
素的化合价降低了,所以只能
是HN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升高,因此,可能有氧气生成。
【评价】对学生的分析做出评价后,给出答
案。
【板书】3.不稳定性。
【提问】①硝酸应如何贮存?
②用氧化还原的观点,分析硝酸的特性是什
么?原因是什么?
回答:避光、阴凉处。
硝酸的特性是强氧化性
和不稳定性。
共同的特
点是由于+5价氮元素得电子,
被还原为低价态氮的化合物
的缘故。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
力。
从现象到本质,抓本
质的东西——物质的组成
和结构。
【课堂练习】
1.工业上如何贮存和运输大量的浓硝酸?
2.如何洗净一支内壁镀银的试管?
3.能否用加热硝酸的方法制取硝酸酐(N2O5)?
答:铝槽车。
稀HNO3洗涤。
不能,硝酸受热分解的
产物不是N2O5。
及时反馈,利教利学、
当场演示营造良好的学习
氛围。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硝 酸
一、硝酸的物理性质
色、态、味、挥发性、密度、熔沸点 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1. 酸的通性 2. 硝酸的不稳定性
4HNO 3=======4NO 2↑+O 2↑+2H 2O
3. 硝酸的强氧化性 (1)与金属的反应
Cu+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3Cu+8HNO 3(稀)====3Cu(NO 3)2+2NO↑+4H 2O 浓HNO 3可使Fe 、Al 钝化 (2)与非金属的反应
4HNO 3(浓)+C====2H 2O+4NO 2↑+CO 2↑ 三、硝酸的制法 1. 实验室制法
NaNO 3(s)+H 2SO 4(浓)=====NaHSO 4+HNO 3 2. 工业制法
(1)4NH 3+5O 2====4NO+6H 2O
(2)2NO+O 2====2NO 2
(3)3NO 2+H 2O====2HNO 3+NO △
或光照
微热
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