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科技大学测量学实习报告.

苏州科技大学测量学实习报告.
苏州科技大学测量学实习报告.

苏州科技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交通工程

测量学实习报告

组号J03

班级交通1111

时间2013.7.4---2013.7.14

学号1120111114

姓名倪勇_______

指导教师严勇_______

同组成员姓名周鑫,胡佳静,陆瑶,

邓超文,虞喧

目录

第一章前言

一.实习时间 (3)

二.实习目的与意义 (3)

三.实习要求 (3)

四.实习任务 (3)

第二章区域概况及现有资料

一、测区概况 (4)

二、现有资料 (4)

第三章踏勘选点

一、选点要求 (4)

二、构造控制网 (4)

第四章控制测量

一、高程控制测量 (5)

二、平面控制测量 (6)

第五章碎步测量

一、方格网绘制及控制点展绘 (7)

二、碎步测量 (8)

三、地形图测绘 (9)

第六章测设

一.测绘要求 (9)

二.测设方案设计 (9)

第七章小结与心得 (10)

第一章前言

一、实习时间安排:

2013年7月4日至7月14日

实习动员+踏勘选点:0.5天

水准测量:1天

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1天

平面控制测量:1天

数据计算:0.5天

碎部测量:4天

测设:1天

总结(整理实习数据):1天

二、实习目的与意义:

1、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内容;

2、进一步锻炼实际操作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的方法技能和工具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3、培养科学素养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4、加强同学自身及同学之间的组织协调能力。

三、实习要求

要求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了解其检验和校正的方法;掌握测绘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作业能力;学习和掌握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四、实习任务

1、小组上交成果及资料:

指定实习范围的一幅标准图幅的1:500地形,大小为4*4格,对应实地面积200*200m,要测出图幅范围0.5—1cm。

2、个人上交成果:

实习报告一份,包括测量记录计算表,测设数据计算表等。

第二章区域概况及现有资料

一、测区概况

测区地理位置:江苏省苏州市苏州科技学院江枫校区之内。具体地物包括一教二教之间的花圃,二教及其西南侧的阶教,八角楼,二教东侧的马路,停车廊,大池塘,大礼堂,医务室,和食堂等建筑物和其周边地物在内

二、现有资料

已知控制点12的坐标(65180.032,52890.543)高程3.263m

第三章踏勘选点

一、选点要求:

1、相邻点之间应能通视;

2、便于量距以及观测周围地物;

3、点位应选在便于保存之处,点位稳固,保持一周或二周;

4、边长均匀,点位足数,6-7个自选点;

5、油漆做标记,点的编号为三位:及班号、组号、点号,字体小巧工

整清晰,字头朝北。十字标记要纤细,便于对中。

6、设计闭合或附和导线,选点完毕后应会出选点略图。

二、构造控制网

1、我们这次实习采用的是闭合导线网。采用的比例尺为1:500

2、我们选择的区域以二教为中心,为了方便作图,我们将控制点分别

选取在4条道路上,确定了已知点BM.A(即控制点12)后,共选取了9个控制

点构成控制网。

3、平面控制网的定位与方向

a、边长与方位角。在已知点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可以得到由已知

点确定的边的方位角;因为在测量时,为了方便计算,小组统

一测量了前进方向边与边之间的右角,以右角公式计算,通过测量的数

据,可以在平面控制网表格中将所有的边的方位角计算出来;检核无误后,

计算下一步;

b、坐标增量。通过上面计算的边长方位角以及两点之间的距离,运

用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转换和计算公式,在平面控制网表格中计算出所有点

之间的坐标增量。要注意的是,在平面控制网中,横纵坐标与数学直角坐标

系是不一样的,计算不能将两者颠倒。最后通过坐标增量,可以计算出所有

自选点的坐标,在图纸上绘出,这样就可以把平面控制网确定下来;

4、高程控制

通过双面尺法,从已知点开始,可以测量出连续点之间的高差,由这些

连续高差以及已知点的高程可以计算出所有点的高程,图纸上点位确定高程

后,高程控制网形成。

5、检验

1)平面控制网的检验主要是通过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确定误差来

对比允许误差。要强调的是闭合导线还要注意检查已知边与第一条边之间的

夹角,这是唯一在数据上不能体现出来的可能存在的错误的地方。

2)高程控制网的检验可以通过高差闭合差的计算来确定,注意计算

不要失误;

3)全部检验完以后,在坐标格网上把点绘制出来,控制网形成。

第四章控制测量

一、高程控制测量

1·仪器、工具及资料准备:水准仪1台(包括脚架),水准尺2根,记录板及测量手薄;

2·要求:

1)精度要求:红黑互差应不大于3mm,注意零点差;高差闭合差要

小于12n mm;

测量要求:在水准路线间进行双面尺法读数,各个测点必须连测到已

知高程的控制点上。

2)计算要求:外业观测结束,结果合格后在规定的表格上进行高程平

差计算,要分配闭合差。

3·原理(方法):双面尺法

利用水准仪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两点之间的

高差,从而由已知点的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求出待测点的高程。用双面尺

法进行水准测量时,仪器高度不变,观测顺序遵循“后前前后,黑黑红红”

的原则,分别读取黑、红两面的两次高差。对于等外水准测量,进行常数

改正后(即红面高差应加或减100mm后,再与黑面高差相比较),高差之

差应小于3mm,若合则即取两次高差平均值作为每一测站的最后高差。

4·数据计算方法

设水准测量的进行方向为从A至B,A称为后视点,a为后视读数;B称为

前视点,b称为前试读数。如果已知A点的高程HA,则B点的高程为:HB=H A+HAB H A+ a=H B+ b H A=H B+ a-b

B点的高程也可以通过水准仪的视线高程Hi 来计算,即

Hi=H A +a H B=Hi-b

5·计算检核:闭合导线的高差和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因

此利用该式可进行计算正确性的检核。

6·闭合水准路线的成果检测:理论上各测段高差之和等于零,实际上不会,

存在高差闭合差,其不应该大于容许值,若高差闭合差超出此范围,表明

成果中有错误存在,则要重返工作。

7·实习安排:

时间:15:00—18:30

人员:测量者:周鑫

竖尺人:倪勇,邓超文,虞喧

记录人:胡佳静

计算验核者:陆瑶

二、平面控制测量

1、经纬仪的安置

包括对中和整平两个内容

安置方法:

1)用三角架架腿对中

使架头大致水平,架头中心大致对准测站标志,先在适当位置踩实一条架腿,两手分别握另外两条架腿,在移动架腿的同时,从光学对中器的目镜中观察,使对中器的十字丝中心对准测站标志为止。

2)用三角架腿粗平

伸缩三角架的架腿,在移动架腿的同时,使基座圆水准泡居中,使照准部大致水平。

3)脚螺旋精平,平移基座精确对中

4)照准部大体水平后,可旋动脚螺旋使照准部水准管气泡居中,使照准部精确水平,检查仪器是否对中,如不对中,则平移基座,精确对中,在调脚螺旋进行照准部精平,如此反复直到精确对中和照准部精确水平为止。

2、水平角测量

1)水平角作业要求:

测回数一个,半侧回归零差18″,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24″,盘左盘右较差不能超过40″导线方位角闭合差f<=40√n(n为测站数),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不大于1/2000。测水平角的测角中误差不能超过40″,若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则需重测。

2)测回法测水平角

①经纬仪安置好后,先将经纬仪竖盘放在盘左位置,松开水平制动扳扭,转动照准部,使望远镜大致瞄准BM.1点上的标杆,然后,拧紧水平制动扳扭,用微动螺旋使望远镜精确的瞄准BM.1点(一般瞄准标杆的底部)读取水平读盘读书a1,记入水平角观测记录手簿内

②松开水平制动扳扭,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用上述方法精确瞄准BM.2点,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1,记录,即完成半个测回。

③倒转望远镜,使竖盘位于盘右位置,这次用望远镜先精确瞄准BM.2点,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2,记录

④松开水平制动扳扭,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用望远镜精确瞄准BM.1点,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2,记录。完成一个测回。

3、距离测量

1)实验辅助原理:

直线定向:当地面上两点相距较远时,用卷尺一次(一测段)不能量完,需在两点连线方向上标定若干点,使其位于直线上,在本实验中,主要用经纬仪定线。

2)实验步骤:

步骤一现在点A点处放上水准尺,人站于点B点处;

步骤二在A点和B点之间竖立铁花杆,在A点处瞄准B点处的水准尺,使铁花杆在一条直线上;

步骤三用钢尺各量距,并记录,并进行返测。

3)成果整理:

为了防止错误和提高丈量精度,需要进行往返测量。

K=|D往-D返|/1?2(D往+D返)=1?m

备注:K为相对误差,在相对平坦地区,相对误差K不应大于1/2000

第五章碎部测量

一、方格网绘制及控制点展绘

1、要求:

1)在坐标格网尺在聚酯薄膜的毛面上绘制坐标格网,精度的要求是小方格的边长为0.2mm,小方格的对角线为0.2mm,大方格的对角线为0.3mm。

2)坐标格网线旁边地形图图式要求加注坐标值。展绘控制点,并要求加注点号和高程。

2、心得

方格网我们实习第一天下午就绘制完成,虽然是简单的4*4 方格,但由于有精度要求,所以我们花了很多时间绘制。

二、碎部测量

用经纬仪测绘法,将仪器安置在控制点上,以地物为单位,依次测各碎步特征点

1、要求:

1)碎步与测站点相距较近时,可用皮尺量距,经纬仪定角,较远时以视距测量法确定距离,但要注意观测技巧,如将望远镜尽量保持水平等;

2)一般情况下,每一幢建筑物需要加注一个有代表性的点的高程,道路每隔一段距离要加注一个点的高程;

3)测角度时,只用盘左,测半个测绘;

2、碎部测量

(1)碎部点的选择

碎部点就是地物地貌的特征,对于地物,碎部点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

(2)经纬仪测绘法

观测时先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绘图板安置于测站旁,用经纬仪测定碎部点的方向与已知方向间的夹角,测站点至碎部点的距离和碎部点的高程,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和比例尺八碎部点的位置展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再对照实地描绘地形。

操作步骤如下:

1)安置仪器。安置仪器于测站点,测定竖盘指标差,量取仪器高i,填入手簿。

2)定向。找准一控制点,作为零方向,设置水平度盘读数为零。

3)立尺。立尺员依次将尺立在地物,地貌特征点上。

4)观测。转动照准部,瞄准点1点的标尺,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又读上丝和下丝读数,计算视间距;再读中丝读数,竖盘读数。若在测定的测站点上无法看到地物遮蔽的部分,则需要定一个支导线,再将仪器架在支导线点上进行测量,以便准确测出地物的状况。

5)记录。将所测读数依次填入手簿。

6)计算。按视距测量公式方法用计算器计算出碎部点的水平距离,高差和高程。

7)展绘碎部点。

三、地形图测绘

要求:

1)碎部测量时应注意随算随绘的原则,及时连线,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并重测。不允许在室外观测,室内绘图,更不允许先在白纸上绘草图然后在转绘在图纸上。

2)绘图必须规范,严格按照图式要求进行,切忌弄虚作假。

第六章测设

一、测设要求

1、在已经测绘完成的地形图上空白之处设计一矩形建筑物或延伸的管线中心线;

2、要求有四个待定点,总长大于100m;

3、要求用钢尺,在图上解析确定出点的设计坐标,根据附近的至少两个已知点,计算出设计数据;采用极坐标法测设出待定点,打桩或标记处这些点,让指导老师检查。

4、检核,理论值与实际值<5cm。

二、测设方案设计

1、测设的基本工作:

测设(放样),即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在施工作业面上标定出来,以便据此施工。点位的放样是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其基本工作包括设计长度的测设设计水平角的测设和设计高程的测设,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设计点位的测设设计坡度的测设以及铅垂线的测设。

2、测设的原理: 极坐标法

3、设计方案:

在两个已知的控制点范围以内找出四个测设点A,B,C,D,构成一边长大约100米的矩形。在其中一个点安置经纬仪,瞄准另外一点的铁架,此时经纬仪水平角置零,顺时针方向分别测出A,B ,C,D点的水平角度。用钢尺大略测量出测设点A,B,C,D距控制点的距离。再有测的实地数据与在图上的角度距离做检测,是否符合标准。

第七章小结与心得

就测量本身而言,这是我们第一次进行大范围多任务的测量。而且对精度要求很高,平时上的实验课,我们还可以打打酱油偷偷懒,将就速度,对精度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是这次的测量需要我们有整体的思想,在测量前需要统筹规划,第一天的选点,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不过在摸索中进步,后面几天的测量,大家都是有序的进行,不再觉得那么仓促,那么无序。对于仪器的使用也不再那么陌生了。对于测量学,我们也有了较深的切身体会。刚开始我们计划的并是不很好,在进行水准高程测量时出现了很多失误,所以进程很缓慢,总是要重复一项工作但是我们在不断摸索中熟悉了测绘工作,到后来稳步进展。

就团队而言,这是大家第一次这么长时间的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而努力,即使作为同班同学,也很少有这种机会。作为一个团队,我们分工明确,六个人各司其职,有着不同任务,并进行合理的时间安排,来加快进度,并且保证测量数据精确性。虽然,有时候会有部分组员开始懈怠,开始抱怨天气,但是,我们会互相加油鼓劲,互相激励着,互相督促着。因为个小组任务难度不同,因此导致有些人任务比较难,有些人任务比较简单,但是,那些任务重的人并没有任何怨言,都互相帮助着,共同认真的完成这次的测绘工作。有很强的凝聚能力,各个小组都是一个优秀的团队。

而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次的测量实习,对自己绝对是一次不小的挑战。作为一成员,虽然责任不是很重,但我也是认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刚开始的时候,我虽然做足了准备,参考了好多资料,可是真正到实习的时候,还是觉得不知道干什么,感觉还是有点不知所措。所以必须在实践中摸索怎么做,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是考验我的时候。在测量的时候,我负责选控制点,以及需要进行碎部测量的点,并且,协助他们进行测量,保证大家有条不紊进行测量工作。

最后,在整个实习中,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尽心尽力,为实习都做出了最大的努力,我为我是这小组的一份子而感到骄傲,同时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指导。

7月5日天气下雨测站点12 12A

今天算是测量学实习正式的第一天。我们今天早上在老师给定的区域内勘点,确定我们组的测站点和转点并用油漆标示。我们在找到待测的测站点和转点后,便兴致勃勃的开始动工了。我们选定了12点作为第一个测站点。下午,我们按老师的安排先测高程。我们先把水准仪整平,使气泡在水准管中央,然后调整视差。往测还算顺利,基本上很少误差超限的,胡佳静在记录数据,陆瑶在一旁帮她验算她算。发现错误时,女生们就毫不留情的让我们重测,直到在误差范围内。当我们测好往测后,我们在食堂整理数据,突然得知消息说还要返测,在我们印象中往测返测只在治导线中要这样做,我们是闭合导线,我们觉得他应该是听错了,正好我们在讨论的时候看到了测量学老师,我们便追出去问,结果,真的是要返测。哎,本来以为可以收工了,结果又得测,我们一直测到晚上,天黑,整平,读数都不好做,我们便拿出手机,打开灯光,在微弱的光线中,我们完成了高程测量。我们回到宿舍问了一下其他人的情况,我们组算是领先了,虽然在下雨,天气条件不好,但是看到现在这个结果也很开心。

7月6日天气下雨

今天是测量学实习的第二天。本来看和昨天的进度还不错,原以为我们可以用一天的时间完成控制测量,结果今天却是状况连连。我们先在12点处测量A点的角度,把经纬仪对中整平,经纬仪确实比水准仪要麻烦,除了对中整平还得看一下左右的增大变小,先盘左由左边点起,再盘右。我们组读数还算都没什么大问题,一般都在误差范围内,但是最让人头疼的是量距离,要用经纬仪定线,要拿钢尺的同学配合,有时,为了定一条线,往往要很久,因为我们今天测的路段上老有车辆过来,有时候我们遇到车就得让,怕尺被压坏,所以定线往往要做很多次,而且有的点选得不怎么好,测距时有障碍物挡住了我们的测距。我们测12点的内角时,发现在1点处的花杆被树叶挡住了完全看不到,我们在后悔昨天没选好点的同时也在想方法,我们想不如就麻烦一点增设一个TP2的转点,但我们但是怕会影响高程,还要在测一下转点处的高程,于是就去问了老师,老师说只要用不到那个点,那个店的高程是可以不用测的,于是我们便增设了一个转点。在测量距离的时候我们老有误差,有一回是读错了,反正我们一上午就测了2段距离,两个点。我们都觉得太难受了,测了半天就测了2个点,我们在八角楼那里估计还得再增设一个点,加起来就10个点了。照这种速度,我们估计得在10天之后完成了。下午,我们

休息到2点多又去测了,这次我们测边算比中午要快了,我们也感觉到精度不够,但是重测的次数没有上午多了,对精确度的要求也变小了,因为我们觉得要被别的组甩在后面了,后来我们看其他组用红绳定线,我们也就去买了红绳用,定线确实比经纬仪定的要快,但是有时线会动,测得数据总会误差比较大,但也有误差比较小的。还没算数据,也许会在误差范围内,不需要重测吧。在测第四个点的内角时,发现经纬仪没电了,本来想叫同学先拿到宿舍充一小时再拿过来用的,结果他说这个必须冲4小时才能用,哎,今天内角也就没测完。今天我们组落后了。

7月7日天气阴

我们早上把从点4到TP1点的内角都测了,对于经纬仪的测量工作,我们组还是比较好的,大概上午9点多就测好了,陆瑶和胡佳静就去了食堂整理数据,看看数据的误差,我们男生则回宿舍休息会了。大概中午的时候我们就去给老师检查,一开始,我们的高程的误差分配遇到问题,我们把小数点也拿去分配了,实际上是不要的,分配的是整数,先按测站数分配出整数,多余的给高差值大的那组,最后,我们终于分配好了。中间,我们由于数据中有算错的,导致误差前后不吻合,胡佳静拿去给老师看的时候,老师说超限了,重测。但是,我坚信我们数肯定没有超限,肯定是中间的数据算错了,于是,我开始一个个数据的检查,检查出来却是算错了。高差的误差确实在范围内。我们带着我们的数据回到宿舍休息到了下午3点多,我们又到二教前去把TP1到12点和6点的距离重测了一遍,因为昨天急于求成,就随便测了,那个误差,连我们自己都看不下去了,认认真真的测了几遍,直到误差在合理范围内。之后我们就进行了碎部测量,经纬仪定在TP2 处,测了几个点,我们组留了三个人在测量,去了三个人去开会,在会上,我们每组组长都要汇报自己的误差,但是我们组的距离误差没算好。

7月8日天气晴

我们组今天就在7点处进行昨天没做完的碎部测量,陆瑶负责记录数据,胡佳静和周鑫负责画图,邓超文负责撑伞(平时读数都是邓超文,和周鑫),我负责读数,虞宣负责扶尺。后来胡佳静在画控制点的路线画好后,发现线闭不合。我发现画图的时候,还没对误差进行分配,还没算相对误差T,要算完后在误差范围内再分配。于是我们就去算误差,发现误差严重超限,后来,我们听说如果误差大的话

也有可能是角出错了,角一旦出错,对于长度的影响还挺大的。于是我们就拿去给老师看,老师帮我们检查后,说我们的角度没错,就是距离错了,要重测,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我们深深的觉得量距离是最烦的,我们真心不想再重测了,老师说我们一定是量距时操作不规范,在有坡度的地方要用铅垂,把尺放在铅垂线上上下移动找到数值最小的数,对于长距离一定要分几段测。我们带着老师的要求去和我们组的男生说,今天中午为了赶进度,我们中午没有睡觉,直接把之前不认真量,想投机的几段重量了一遍,我们组的男生很辛苦,我们在太阳下,对中整平,摆铅垂线,拉尺,女生今天也忘记带伞了,所以我们拉尺的是在烈日下进行的,陆瑶和胡佳静两个人还算好可以找一个树荫下躲住,但是我们逃都逃不掉,因为拉尺不能移位置,而且为了精确我们按照老师的要求严格测量。反复测量后我们算了一下,黄天不负苦心人,我们终于在误差范围内了,想想真不容易,之前为了快,就不按规矩来,就像投机取巧,结果,还得反复翻工,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最后还是害了自己,而且如果随便放过误差的话,累积起来很容易超限,还是得重测。所以我终于理解了老师在动员大会上说的严谨两个字,严谨对于我们来说真的很重要,无论是测量还是计算上,回想起昨天我们的高差误差的计算,也是如此,一个算错超限了,就得重测。所以,对于每一给环节我们都得认真严谨,中间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错就会影响所有。算好个个坐标后,女生把点标在图上,发现画出来的相对位置和理论位置大不相同,换了的方向,于是我们拿去问老师,老师检查后发现是我们横纵坐标弄反了,哎,书本知识没弄清,结果又做了无用功,我们拿着数据回去重新计算了一遍,把点画到图上去了,这次终于对了。后来我们在6号点进行碎部测量,因为早上在7点处测量时,没有测量仪器高度,结果那些点全作废了。后来我们测到了晚上7点多,包括画图。今天总共测了将近50个点,进度算是还行了,终于赶上别人了,慢慢来会比较快。

7月9日天气晴

今早我们把昨天在测站点6点处剩下的点测了一下,不过我们用经纬仪测了J10墙角的一个点。那个点几乎要接近5好测站点了,后来在画图时,发现明显有偏差,想了想应该是距离太远了,经纬仪测短距离时距离才会准,距离一远误差就大了,对于一些相邻较近的点只要用皮尺就行了,在二教和J3之间的那个石碑,我们在5点处是看不全的,所以我们设了一个转点,然后对里面的地物逐个测量。我们按照老师说的边测边算边绘的方法,所以那个点有问题在图上马上

就显现,出错了就重测,直到和相对位置接近。晚上老师给我们开会,在会上我直到了所有图示要朝正北方向画,然后又强调了其他的一些注意事项。

7月10日天气晴

我们已经在5号点测量了在画J3的时候阶梯的地方老是有问题,于是我们决定先用经纬仪确定点,然后再量距来确定J3 ,在画二教的时候,我们发现,无论我们怎么量怎么画,二教的外边始终不在该有的距离,不在与3号点的相对位置处,大家检查了半天,才发现3号测站点与转点的相对距离不一致而且相差的很远,于是我们拿出原始的坐标数据,看了一下坐标,果然是测站的的坐标画错了,本来是0.7CM,结果画成了7CM,相差大了,难怪怎么画都画不出来,我们当时要找不出问题的话,都快奔溃了,想放弃了,还好,我们找到了,这让我不禁又想起之前的严谨两个字,无论是测量还是其他事,我们都要做到认真严谨的对待每一个过程,否则就会有隐患存在。尤其是我们工科生,严谨两个字更为重要。

7月11日天气晴

我们今天早上把二教和大礼堂那一段测掉了,陆瑶拿着之前我们组测的数据输入电脑里用Excel算,然后再发给我们每个人把数据重新写在记录纸上。

7月12日天气晴

今天唯一感觉心情愉悦的就是,不用那么早就起床了。但我们今天仍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测设。人物虽然简单,但我们吸取了之前的教训,认真对待,严谨操作,最终我们用了2个多小时将测设完成了,剩下了的时间,大家一起整理数据,准备迎接暑假的开始。

桂林理工大学工程测量学常考试题

第一章 1.工程测量学定义: 定义1. 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进行测量工作的学科.( 大众化易于理解) 定义2.研究工程、工业和城市建设以及资源开发各个阶段所进行的地形和有关信息的采和处理、施工放样、设备安装、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测等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对测量和有关的信息进行管理和使用的学科。(更具体、准确、范围更大) 定义3.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地面、地下、水下、空中)中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更加概括、抽象、严密和科学) (1)工程测量学主要包括以工程建筑为对象的工程测量和以机器设备为对象的工业测量两大部分。 (2)工程测量学按工程建设阶段划分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工程测量按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三个阶段分为“工程勘测”、“施工测量”和“安全监测”,这三个阶段对测绘工作有不同的要求。 2.简述工程测量学的主要内容 1)地形图测绘(测图) 2)工程控制网布设(布网) 3)施工放样技术和方法(放样) 4)工程的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监测) 5)工程测量的仪器(仪器) 6)工程测量学中的误差及测量平差理论(数据处理) 7)大型精密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测量,工业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测和控制 8)工程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3. 工程测量的通用仪器:水准仪、经纬仪、陀螺经纬仪、全站仪和GPS接收机 用途:测方向、角度、距离、高差、坐标差等几何量。 4.专用仪器:机械式、光电式及光机电(子)多传感器集成式仪器或测量系统。 主要特点是:高精度、自动化、遥测和持续观测 基准线测量或准直测量仪器:有正锤、倒锤及垂线观测仪、引张线仪、各种激光准直仪、铅直仪(向下、向上)、自准直仪以及尼龙丝或金属丝准直测量系统等。 5工程建设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有哪些? 主要是提供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另外还要为工程,水文地质勘探以及水文测验等进行测量。对于重要的工程区的稳定性监测。 6工程建设施工建设阶段的测量工作有哪些? 建立施工控制网,工程建筑物定线放样,施工质量控制,工程竣工测量、变形观测以及设备的安装测量等。 7工程建设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工作有哪些? 工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建立工程进管理、维护信息系统。 第二章

苏州科技大学教务处

苏州科技大学教务处 苏科教通[2018] 89 号 关于做好2019年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 根据《苏州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和《苏州科技大学本科生团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的要求,2019年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工作应在本学期18周(2019年1月4日)前完成。为加强对毕业设计(工作)工作的规范管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并结合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要求,现就2019年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工作安排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各学院应按照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和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细则(若有修改,应报备实践教学科)的有关要求,成立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和若干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制定本届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工作计划,明确各自的职责,并对本学院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协调和管理。 二、关于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基本原则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必须符合《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部署和基本要求》的精神和要求,尤其是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毕业论文,更应顺应形势,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选题应坚持各民族团结稳定鼓劲、弘扬正能量。任何宣扬宗教极端思想、可能引起民族和宗教冲突为研究内容、或对我党关于民俗或宗教理论产生误解或歧意的研究题材,均不能作为毕业论文选题。除此以外,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还应把握以下原则: 1、原则性:“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如果确因题目较大需要多位学生参与完成,则必须在内容上作独立区分,并对每位学生提出质和量的要求以及协作要求;多个学生合做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含团队),应有副标题或序号加以区分。同时,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近三届不得有重复 2、科学性:选题应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到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3、综合性:选题应能达到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4、实践性:选题应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求结合科学研究、工程或实际类题目以及结合教师科研项目的题目总数≥80%,同时工科类各专业从事设计类型题目的人数必须大于本专业应届毕业人数的80%;文科选题应注重反映解决社会、经济、文化中

工程测量学试题库160题(附答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工程测量学试题库(附答案) 1. ( D)处处与铅垂线垂直。 A.水平面 B.参考椭球面 C.铅垂面 D.大地水准面 2. 地球的长半径约为( A)千米。 A.6371 B.6400 C.6378 D.6356 3. 在测量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C)。 A.x轴,向东为正 B.y轴,向东为正 C.x轴,向北为正 D.y轴,向北为正 4. 对高程测量,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是( D)。 A. 在以1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 B. 在以2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 C. 不论多大距离都可代替 D. 不能代替 5. 在以( B)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距离测量。 A.5 B.10 C.15 D.20 6. 在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表示什么方向?(C)。 A.东西 B.左右 C.南北 D.前后 7. 测定点的坐标的主要工作是( C)。 A.测量水平距离B.测量水平角 C.测量水平距离和水平角D.测量竖直角 8. 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就是确定该点的平面坐标和( A )。 A.高程B.方位角 C.已知坐标D.未知点坐标 9. 高斯投影属于( C)。 A.等面积投影B.等距离投影 C.等角投影D.等长度投影

10. 在测量直角坐标系中,横轴为( C)。 A. x轴,向东为正 B. x轴,向北为正 C. y轴,向东为正 D. y轴,向北为正 11. 在测量坐标系中,Y轴向(D)为正。 A、北 B、南 C、西 D、东 12. 假设的平均的静止海平面称为(D)。 A、基准面 B、水准面 C、水平面 D、大地水准面 13. ( B)的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 A. 竖直角 B. 高程 C. 水平距离 D. 水平角 14.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B)。 A.测图 B.测设 C.用图 D.识图 15. 大地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A)交。 A、正 B、平行 C、重合 D、斜 16. A、B两点,HA为115.032m,HB为114.729m,则hAB为(A)。 A、-0.303 B、0.303 C、29.761 D、-29.761 17. 建筑施工图中标注的某部位标高,一般都是指(B)。 A、绝对高程 B、相对高程 C、高差 18. 水在静止时的表面叫( B)。 A. 静水面 B. 水准面 C. 大地水准面 D. 水平面 19. ( B)的投影是大地水准面。 A. 竖直角 B. 高斯平面坐标 C. 水平距离 D. 水平角 20. 我国目前采用的高程基准是(D)。 A.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B.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C.黄海高程系统 D.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21. 地面上有一点A,任意取一个水准面,则点A到该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为(D)。 A.绝对高程 B.海拔 C.高差 D.相对高程

工程测量学试题库160题(附答案)..

工程测量学试题库(附答案) 1. ( D )处处与铅垂线垂直。 A.水平面 B.参考椭球面 C.铅垂面 D.大地水准面 2. 地球的长半径约为( A )千米。 A.6371 B.6400 C.6378 D.6356 3. 在测量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C )。 A.x轴,向东为正 B.y轴,向东为正 C.x轴,向北为正 D.y轴,向北为正 4. 对高程测量,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是( D )。 A. 在以1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 B. 在以2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 C. 不论多大距离都可代替 D. 不能代替 5. 在以( B )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距离测量。 A.5 B.10 C.15 D.20 6. 在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表示什么方向?(C)。 A.东西 B.左右 C.南北 D.前后 7. 测定点的坐标的主要工作是( C )。 A.测量水平距离B.测量水平角 C.测量水平距离和水平角D.测量竖直角 8. 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就是确定该点的平面坐标和( A )。 A.高程B.方位角 C.已知坐标D.未知点坐标 9. 高斯投影属于( C )。 A.等面积投影B.等距离投影 C.等角投影D.等长度投影 10. 在测量直角坐标系中,横轴为( C )。 A. x轴,向东为正 B. x轴,向北为正 C. y轴,向东为正 D. y轴,向北为正 11. 在测量坐标系中,Y轴向(D)为正。 A、北 B、南 C、西 D、东 12. 假设的平均的静止海平面称为(D)。 A、基准面 B、水准面 C、水平面 D、大地水准面

13. ( B )的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 A. 竖直角 B. 高程 C. 水平距离 D. 水平角 14.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B)。 A.测图 B.测设 C.用图 D.识图 15. 大地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A)交。 A、正 B、平行 C、重合 D、斜 16. A、B两点,HA为115.032m,HB为114.729m,则hAB为(A)。 A、-0.303 B、0.303 C、29.761 D、-29.761 17. 建筑施工图中标注的某部位标高,一般都是指(B)。 A、绝对高程 B、相对高程 C、高差 18. 水在静止时的表面叫( B )。 A. 静水面 B. 水准面 C. 大地水准面 D. 水平面 19. ( B )的投影是大地水准面。 A. 竖直角 B. 高斯平面坐标 C. 水平距离 D. 水平角 20. 我国目前采用的高程基准是(D)。 A.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B.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C.黄海高程系统 D.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21. 地面上有一点A,任意取一个水准面,则点A到该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为(D)。 A.绝对高程 B.海拔 C.高差 D.相对高程 22. 地面某点的经度为85°32′,该点应在三度带的第几带?( B ) 。 A.28 B.29 C.27 D.30 23. 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读数小,前视点B读数大,则( D )。 A.A点比B点低 B.A、B可能同高 C.A、B的高程取决于仪器高度 D.A点比B点高 24. 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尺读数为2.713m,B尺读数为1.401,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视线高程为( D )m。 A.13.688 B.16.312 C.16.401 D.17.713 25. 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A )。 A.A点比B点低 B.A点比B点高 C.A点与B点可能同高 D.A、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26. 水准仪的分划值越大,说明( B )。 A. 圆弧半径大 B. 其灵敏度低 C. 气泡整平困难 D. 整平精度高 27. DS1水准仪的观测精度( A )DS3水准仪。

工程测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工程测量学考试试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 分) 1 、测量的基本工作有 )、()和()。 ( 2 、平面控制测量包括 )、()和()。 ( 3 、水平面、()和()是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4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有踏勘进点、()、()、 )和()。 ( 5、闭合导线计算步骤有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和()。 6 、测量学的任务是测图、()和()。 7 、水准路线分为闭合水准路线、()和()。 二、名词解释(每个2 分,共10 分) 1 、水准面: 2 、地形图: 3 、水平角: 4 、方位角: 5 、相对误差: 三、判断题(每题1 分,共10 分) 1 、测量工作必须遵守“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2 、平面控制测量分为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 3 、水准面与大地水准面的特性相同。() 4 、观测竖直角时经纬仪不需要对中。() 5 、水准仪能测出高差和平距。() 6 、等高线可以通过各种地物。()

7、地形图是采用地物符号和地貌符号表示的。) 8 、视距测量不能测定仪器至立尺点间的平距和高差。() 9 、直线定线和直线定向方法是不相同。() 10 、采用经纬仪重转法(正倒镜取中法)来延长直线可以消除仪器的竖轴倾斜误差和横轴倾斜误差的影响。() 四、简答题(每题5 分,共10 分) 1、简述经纬测图法的方法步骤。 2 、简述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不同点: 五、计算题(共50 分) 1、已知XA=300.000m , YA=300.000m ; AB 边方位向91° 06' 16, AP 边长为D=85.365m, B =42 ° 32' 26 求P 点的坐标。(10 分) 2、见下图所示,已知BM点高程80。368m ,需要测设P的高程为79。80m ,求岀前视应读数b应, 并说明测设方法。 3 、试完成下表水平角测量计算(10 分) 4 用钢尺往、返丈量A、B 两点的水平距离,其结果为179.96 5 米和180.025 米,计算AB 两点的水平距离 DAB 和丈量结果的精度(相对误差)K 。(10 分) 5.下图为一条等外闭合水准路线,已知数据和观测结果注于图上,试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和高程计算。(10 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20 分) 1 、测量的基本工作有(水平角测角)、(水平距离测量)和(高差测量)。 2、平面控制测量包括(导线测量)、(三角测量)和(GPS测量)。 3 、水平面、(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工程测量学习题

《工程测量学》习题 习题表示供学生复习是需要完成的练习题。习题分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和少量计算题。学完每章后,可以对照习题在书上和指导书上完成。 名词解释所列的名词属于应该掌握的基本概念或基本知识,一般都可以直接在书本上查到,看书时可在书上标出来。 填空题属于应该掌握的基本概念,一般都也可以在书本上找到,可以直接回答在该指导书上,我们编排时尽量考虑空出的大小。 选择题在于考察读者的对知识掌握的程度,需要真正的理解,一般来说,难度要大一些。选择题也可以直接回答在指导书上。 计算题不多,但很重要,根据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待提高,所列计算题是应该在课外独立做的练习。 2.1 第1章 2.1.1名词解释 FIG;Engineering Surveying;Engineering Geodesy;纵向结构体系;横向结构体系;相邻课程;专用仪器 2.1.2填空题 1. 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包括地面、地下、水下、空中)中______ 几何实体的______ ___和抽象几何实体的______ __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 工程测量学主要包括以______ __为对象的工程测量和以______ _ 为对象的______ __两大部。 3. 工程测量按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三个阶段分为______ __、______ __和______ __。 4. 工程测量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模拟或数字的______ __的获取与表达;______ __ __ 及数据处理;建筑物的______ __;大型精密设备的______ ____ 测量;工业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测和控制;工程变形及与工程有关的各种灾害的______ ____________;工程测量专用仪器的研制与应用;______ __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等。 5. ____ _ 在《史记》中对夏禹治水有这样的描述:“陆行乘车,______ __,泥行乘撬,山行乘撵(jú),左准绳,____ _ 、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苏州科技大学课程评估方案

苏州科技大学课程评估方案 本方案依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的精神以及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2010,本科)》,在总结2009年以来我校两次课程评估经验的基础上,对《苏州科技学院课程评估方案(试行)》进行修改而成。 一、课程评估目的 课程评估是校内教学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规范课程管理,促进课程建设与改革,有效提高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课程评估原则 1、坚持目标、过程、条件综合考虑的原则; 2、坚持教、学、管综合考虑的原则; 3、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定量为主的原则; 4、坚持导向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兼顾的原则。 三、课程评估对象 评估对象为所有面向全日制本科生开设的课程。 课程评估分为校级课程评估和学院课程评估。校级课程评估对象原则上为必修课程。其它课程由学院自行组织评估。 四、校级课程评估的组织实施 1、课程评估工作由评估建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2、课程评估每两年组织一次,在秋季学期进行。评估课程通过学校指定和学院自主申报来确定。学校指定是指课程建设后需要以课程评估结题的课程和学校认为重要课程。评估过程包含申报、自评、专家考察评估、形成评估结论四阶段组成。主要程序如下: (1)评建办确认当年学校指定的评估课程;学院向评建办申报当年拟参评课程;评建办初审后公布当年所有指定和自主申报参评课程名单。 (2)学院按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对当年参评课程组织自评,形成自评报告,提交评建办。(3)评建办根据自评情况组织专家考察评估。专家组通过查看材料、听课、座谈交流等方式对自评结果核查、质疑。学院提供相关的课程建设材料。

工程测量学试题1

工程测量学试题2 一、名词解释(10个名词,每个2分,共20分) 双金属标:是一种精密水准测量标志,是利用膨胀系数不同的两根金属管(钢管、铝管)制成的深埋双金属管标,可以不测温度,通过测量两根金属管的高差并进行改正来消除由于温度变化对标志高程产生的影响。 建筑方格网:布置成正方形或矩形格网形式的施工控制网称为建筑方格网。 多余观测分量:矩阵(QvvP)主对角线上的元素ri为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它反映控制网发现观 测值中粗差的能力。 灵敏度:在给大地显著水平α0和检验功效β0下,通过对周期观测的平差结果进行统计检验,所能发 现的变形位移向量的下界值。 归化法:先采用直接放样法定出待定点的粗略位置,再通过精密测量和计算归化到精确位置的放样方法。 变形体的几何模型:参考点、目标点及其它们之间的连接称为变形体的几何模型倒垂线法:倒垂线法是利用钻孔将垂线(直径0.8~1.0mm的不锈钢丝)一端的连接锚块深埋到基岩之中,从而提供了在基岩下一定深度的基准点,垂线另一端与一浮体葙连接,垂线在浮力的作用下备拉紧,始终可以回复到铅直的位置上兵静止于该位置,形成一条铅直基准线。从而测得沿倒垂线上各点相对于铅直基准线的偏距。 准直测量:偏离基准线垂直距离或到基准线所构成的垂直基准面的偏离值称偏距(或垂距),测量偏距的过程称准直测量。 深泓点:河床最深点。 悬带零位:当陀螺马达不转动并且灵敏部下放时,陀螺灵敏部受悬挂带和导流丝的扭力作用而产生摆动的平衡位置称为悬带零位(也称无扭位置)。 二、对错判断题(只回答对或错,10问,每问1分,共10分) (1) 边角网平差中,边、角的权是无单位的。() (2) 地面网中的边长测量方法是相同的,所以边长的精度都相等。() (3) 对于一个确定的工程控制网来说,观测值的可靠性与精度有关。() (4) 铁路的线路粗测和定测都要做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 (5) GPS RTK 能用于施工放样。() (6) 两井定向与导线测量无关。() (7) 曲线桥梁桥墩中心与线路中心线一致。() (8) 无定向导线的多余观测数为零。()

测量学试题及详细答案

第一章绪论 1、概念: 水准面、大地水准面、高差、相对高程、绝对高程、测定、测设 2、知识点: (1)测量学的重要任务是什么?(测定、测设) (2)铅垂线、大地水准面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基准线、基准面) (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异同。 (4)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高程起算面是否有关?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绝对高程的高程起算面分别是什么? (5)高程系统 (6)测量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7)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一、名词解释: 1.简单: 铅垂线:铅垂线是指重力的方向线。 1.水准面: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地物:测量上将地面上人造或天然的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貌:将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形: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2.中等: 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测定即测绘:是指使用测量仪器与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测设又称施工放样,是把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

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特征点:特征点是指在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地貌的轮廓线上选择一些能表现其特征的点。 3.偏难: 变形观测:变形观测是指对地表沉降、滑动和位移现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面上建筑物的变形、倾斜和开裂等现象进行精密的、定期的动态观测,它对于地震预报、大型建筑物和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和安全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水准面:由于水面可高可低,因此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高程:地面点的高程是从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也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用H表示,如A点的高称记为H A。 高差:地面上两点间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绝对高程 H :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简称高程、海拨、正高。 相对高程 H′: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假定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测量工作的基本步骤:技术设计、控制测量、碎部测量、检查和验 收测绘成果 二、填空题 1.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对高程;地面点到铅垂距 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大地水准面,假定水准面 2.通过海水面的称为大地水准面。平均,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要素是、和高程。距离,角度

工程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1、提高点位平面放样精度的措施有很多,请列举三种措施盘左盘右分中法、归化法放样,采用高精度的全站仪; 2、线路断链分为长链和短链两种类型,产生线路断链的基本原因主要有外业断链和内业 断链; 3、隧道贯通误差分为横向贯通误差,纵向贯通误差,高程贯通误差; 4、隧道洞内控制测量一般采用单导线、导线环、交叉导线(4、主副导线)等导线形式。1.导线控制点补测和位移方法可采用(交合法,导线测量法),位移和补测的导线点的高程 可用(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测定 2。当路基填挖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后,会出现导线点之间或导线点与线路中线之间不通视的情况,可以选择通视条件好的地势(自由设站)测站,测站坐标可以按(交合法)或 (导线测量法)确定。 3。隧道洞内施工时以(隧道中心)为依据进行的,因此需要根据(隧道中线)控制隧道掘进方向。 4。路基横断面的超高方式:(线路中线,分隔带边缘线,线路内测)等。 5。曲线隧道洞内施工时需要注意(线路中线)与隧道结构中心线的不同,因此需要根据(隧道结构中心 线)控制隧道掘进方向。 6。要建立路基三维模型,需要从(线路平面中心线,线路纵断面,线路横断面)等三个角度去建立。根据设计资料提供的(路基横断面、设计纵断面)等资料,并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可以绘制任意路基横断面设计线,再利用全站仪(对边测量)测量方法可以得到该路基横断面。 7。导线控制点的补测和位移方法可采用(交会法、导线法),移位和补测的导线点的高程 可用(水准测 量和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测定。 8。当路基填挖到一定高度和深度后,会出现导线点之间或导线点与线路中线点之间不通视情况,可以选 择通视条件良好的地势(自由设站)测站,测站坐标可以按(交会法或导线法)方法确定。9。列出两种提高桥涵结构物平面点位放样精度的方法有(角度分中法放样、归化法放样)10。路基施工施工时,列出三种电位高程放样的方法(水准放样法、GPS 高程放样法、三 角高程放样法) 简答题 1。简述全站仪进行横断面地面线复测的方法: 自由设站,采集横断面地面线特征点三维坐标,路基横断面自动带帽。 2。简述线路断链产生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路段分区段设计,线路改线。 3。简述计算机软件在路桥施工测量技术中作用和地位: 内业计算简单化,规范化,高效率,减少错误发生,内业计算的发展方向。 4。简述全站仪确定线路横断面方向的方法: (1)计算给定桩号的中桩坐标及距离为2 米的边桩坐标(2)将全站仪架设在横断面附近的某一控制点上(3)坐标放样法放样出中边桩,根据放样的中边桩可以确定横断面的方向

工程测量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测量学 2、测定 3、测设 4、工程测量学 5、水准面 6、水平面 7、大地水准面 8、高程 9、相对高程 10、高差 11、高程测量 12、水准测量 13、视准轴 14、视差 15、水准点 16、附合水准路线17、闭合水准路线 18、支水准路线 19、高差闭合差 20、水平角 21、竖直角 22、竖盘指标差 23、距离测量 24、直线定线 25、直线定向 26、方位角 27、坐标方位角 28、象限角 29、系统误差 30、偶然误差 31、相对误差 32、容许误差 33、控制测量 34、平面控制测量 35、高程控制测量 36、导线测量 37、附合导线 38、闭合导线 39、支导线 40、坐标正算 41、坐标反算 42、三角高程测量 43、地物 44、地貌 45、地形 46、地形图 47、地形图的比例尺 48、比例尺精度 49、比例符号 50、地物注记51、等高线 52、等高距 53、等高线平距 54、山脊线 55、山谷线 56、地性线 57、鞍部 58、基本等高线 59、施工测量 60、极坐标法 二、填空题: 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以及确定地面点的的科学。主要内容分为和两个部分。 2、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3、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 4、水准仪由、和三部分构成。 5、经纬仪的安置主要包括______与_______两项工作。 6、角度测量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 7、水平角的观测常用的方法有和。 8、导线测量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三种导线布置形式,它的外业工作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9、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与两类。 10、光学经纬仪主要由、和三部分构成。 11、水平角的观测常用的方法有和。 12、高程测量可用、和等方法。 13、以作为标准方向的称为坐标方位角。 14、在同一竖直面内, 与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15、控制测量分为和两种。 16、精密量距时对距离进行尺长改正,是因为钢尺的与不相等 而产生的。 17、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和。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46969

建筑工程测量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2.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工作是高程测量、水平角度测量、距离测量。 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两条相互垂直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以南北方向为X轴, 以东西方向为Y轴。 5.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经度、纬度和绝对高程。 6.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高差。 7.在测量中国,将地表面当平面对待,指的是在100平方千米范围内时,距离测量数据不 至于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 8.测量学的分类,大致可分为大地测量学、普通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地图 绘制学。 9.地球是一个旋转的椭球体,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概值为6371Km 10.我国的珠穆朗玛峰顶的绝对高程为8848.13m。 11.地面点的经度为该点的子午面与首子午面所夹的二面角。 12.地面点的纬度为该点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所组成的角度。 13.测量工作的程序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14.测量学的任务是测定和测设。 15.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方向。 16.由坐标纵轴线北端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17.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的公式为D=D+△L d +△L t +△L h 。 18.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0°-360°。 19.确定直线方向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用目估法或经纬仪法把许多点标定在某一已知直线 上的工作为直线定线。 20.距离丈量是用相对误差来衡量其精度的,该误差是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来表示。 21.用平量法丈量距离的三个基本要求是尺子要拉平、标杆要立直且定线要直、对点投点和 读数要准确。 22.直线的象限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锐角,并要标注所在象限。 23.某点磁偏角为该点的磁北方向与该点的真北方向的夹角。 24.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180°。 25.地面点的标志,按保存时间长短可分为临时性标志和永久性标志。 26.丈量地面两点间的距离,指的是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27.森林罗盘仪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望远镜、罗盘盒和基座。 28.某直线的方位角为123°20′,则它的正方位角为303°20′。 29.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的项目有圆水准器的检校、十字丝横丝垂直与仪器竖直轴、水准管 轴平行于仪器竖轴。 30.水准仪主要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几何关系为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圆水准管轴平行于竖 轴、十字丝中丝垂直于竖轴。 31.由于水准仪校正不完善而剩余的i角误差对一段水准路线高差值的影响是后视距和与前 视距和之差的大小成正比。 32.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为fh=∑h i -(h 8 -h A ). 33.水准仪的主要轴线有圆水准器轴、仪器竖轴、望远镜视准轴、水准管轴。 34.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高程,在同一转点上,既有本站前视读数,又有下站后

工程测量学试卷及答案.pdf

山东科技大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工程测量学》试卷( A 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6分) 1.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项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2.将设计的抽象的几何实体放样(或称测设)到实地上去,成为具体几何实体所采用的测量方法和技术称为施工放样。 3.将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称为工程摄影测量。 4.线路在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称为线路测量。 5.直接依据静止的水平面来测定两点(或多点)之间的高差,则称为液体静力水准测量。 6.变形监测是对被监视的对象或物体(简称变形体)进行测量以确定其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7.在施工之前必须进行中线的恢复工作和对定测资料进行可靠性和完整性检查,这项工作称为线路复测。 8.贯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掘进工作面在预定地点彼此接通的工程。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3分) 1.工程控制网按用途划分,可分为:测图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变形监测网;安装控制网。 2.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有:精度准则、可靠性准则、灵敏度准则和费用准则。 3.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4.线路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分初测和定测两个阶段。 5.水利工程平面控制网一般按两级布设,即基本网和定线网,其精度应根据工程的大小和类型确定。 6.变形监测网由参考点、目标点组成。参考点应位于变形体外。 7.变形监测按区域大小可分为全球性的变形监测、区域性的变形监测、工程的变形监测。 8.放样点位的常用方法包括极坐标法、全站仪坐标法、交会法和直接坐标法。(任写三种)

工程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 按用途划分,工程控制网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GPS载波相位测量中,GPS接收机间求一次差可消除___________误差,削弱___________误差、___________误差和___________误差;通过在GPS接收机与卫星间求二次差,可以消除___________;在GPS接收机、卫星和观测历元间求三次差,可以消除___________。 (3) 激光跟踪仪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五部分。 (4) 水下地形测量时,水下地形的起伏是看不见的,不像陆地上地形测量那样,可以选择__________进行测绘,而只能用___________法或____________法比较均匀地布设一些测点。另外,水下地形的测量内容不如陆上那样多,一般只要求用__________ 或________ 表示水下地形的变化即可。 (1 测图控制网、施工(测量)控制网、变形监测网、安装(测量)控制网 (2)星钟电离层折射对流层折射卫星星历测站间相对钟差改正误差整周未知数(3)角度测量部分距离测量部分跟踪部分控制部分支撑部分 (4)地形特征点测深线法散点法等高线等深线 1.根据已知水准点的分布情况和实际需要,水准路线一般可布设成附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和支水准路线。 2.地形图测量包括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和高程控制测量。 3.点的高程测量的方法主要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 4. 地面上,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称为水准面。 5. 在常规测量中,确定地面点的基本测量工作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和高程测量。 6.在碎部点测绘点的平面位置,根据地形条件和控制点的布设,可采用: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交会法。 7. 测量的基本原则是:在布局上:“先整体,后局部;在工作方法上:“先控制,后碎部”;在精度上:“从高精度到低精度”。 8.测量上常用的高程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基准线是铅垂线。 9.确定平面点位的常用测量方法分为: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方向交会、距离交会。 10.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 二、选择题 (1)自20世纪50年代发起组织了一个每隔3~4年举行一次的“工程测量国际学术讨论会”,由( B、E 、F )等三个国家发起召开,主要用(A、B )进行交流。 1)A 英国 B 德国 C 法国 D 匈牙利 E 瑞士 F 奥地利G 意大利H 波兰 2)A 英语 B 德语 C 法语 (2)工程测量专用仪器可以观测( B C E F H I )等几何量。 A 方位角 B 偏距 C 位移 D 水平角 E 倾斜度 F 垂距 G 高程 H 扰度 I 距离变化 J 高度角 (3)影响液体静力水位测量精度且不能有效消除的因素是(A C E G): A 液面到标志高度量测误差; B 连通管倾斜; C 测量点的温度差影响; D 大气湿度影响; E 连通管中液体残存气泡;F零点差;G 液体蒸发影响。

工程测量学试题

工程测量学A卷 注: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 一、填空题(每空2分,10个空,共20分) 1.水准管上2mm弧长所对圆心角称为水准管的分划值,其值越小,则精度越高。 2.根据已知水准点的分布情况和实际需要,水准路线一般可布设成附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和支水准路线。 3. 地形图测量包括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4. 点的高程测量的方法主要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 5. 地面上,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称为水准面。 6. 在常规测量中,确定地面点的基本测量工作是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和高程测量。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你选定 的答案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中。本类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 共40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A )。 A、A点比B点低 B、A点比B点高 C、A点与B点可能同高 D、A点、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2. 高斯投影属于(C )。 A.等面积投影B.等距离投影 C.等角投影D.等长度投影 3.在各种工程的施工中,把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上标定出来的工作称为( B )。 A.测定 B.施工放样 C.监测 D.变形观测 4. 地形图基本应用内容是( C )。 A.在图上按设计线路绘制纵断面图、在图上按限制坡度选线、确定汇水面积、平整场地 中的土石方估算 B.在图上确定一直线的长度和方向、确定图上某点的高程、在图上按设计线路绘制纵断面 图、在图上按限制坡度选线 C.在图上确定一点的坐标、在图上确定一直线的长度和方向、确定图上某点的高程、确 定图上某直线的坡度 D.在图上确定一点的坐标、在图上确定一直线的长度和方向、确定汇水面积、平整场地中的土石方估算 5. 在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C )。 A. X轴,向东为正 B. Y轴,向东为正

工程测量题库答案

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一)测量学基础知识(1-120题) 1.假定水准面 2.平均水准面 3.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 4.两条互相垂直线的交点南北方向的纵轴东西方向的横轴 5.经度纬度 6.高差 7.100平方千米 8.大地测量学普通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 9.6371 10.8848.13 11.首子午面二面 12.赤道平面 13.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14.测绘和测设 15.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方向 16.坐标纵轴线北端 17. 18.0°或360° 19.直线定向直线定线 20.相对 1 分数 21.尺子要拉平标杆要立直且定线要直对点投点和读数要准确 22.锐 23.磁北真北 24.180° 25.临时性标志永久性标志 26.水平 27.望远镜罗盘盒基座 28.303°20′ 29.圆水准器的检校十字丝环的检校水准管的检校 30.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十字丝横丝垂直与仪器竖轴水准管轴平行于仪器视准轴 31.后视距和与前视距和之差的大小 32. 33.圆水准器轴仪器竖轴望远镜视准轴水准管轴 34.传递高程本站前视读数下站后视读数

35.竖轴铅垂视线水平 36.零点切线 37.目标清晰 38. 39.A点 B点 40. 41.望远镜水准器基座 42.法线 43.望远镜微倾螺旋 44.水准路线长度测站数 45.物镜对光目镜对光 46.BM 47.双面尺变换仪器高 48.往返 49.偏大 50.尺垫 51.大致相等大致相等 52.小大 mm数 53.复诵划掉重记 54.校核与调整 55.3.628m 56.240.000m 57.0 100m 58.i角误差、地球曲率的影响、大气折光的影响以及望远镜对光调焦透镜运行的误差 59.+300m -300m 60.-0.32m -0.55m +0.23m 61.对中整平 62.视线水平线 63.260°00′24″ 64.视准轴水准管轴横轴竖轴 65.水平度盘水平使仪器竖轴铅直中心测站 66.横轴 67.居中 68.平行 90度 69.LL⊥VV CC⊥HH HH⊥VV 十字丝纵丝HH 光学对中器视准轴与竖轴重合 70.视线指标 90°或90°的整数倍 71.指标差

工程测量学试卷及答案Word版

工程测量学试卷(A)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19分) 1.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确定平面点位的常用测量方法分为、、、。 2. 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 3. 观测水平角与竖直角时,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或减少、、的影响。 4.地面上同一点的方向与方向之间的夹角叫磁偏角,方向与方向的夹角叫子午线收敛角。 5.用6″级经纬仪按测回法测量某一角度,欲使测角精度达到±5″,则测回数不得少于。 6. 小三角网的布设形式有、、、和。 二、选择题(每题2分,计12分) 1. 适用于广大区域确定点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的坐标是()。 A)地理坐标系 B)平面直角坐标系 C)高斯-克吕格坐标系 D)都可以 2. 水准测量中,调节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 A) 竖轴竖直 B)视准轴水平 C)十字丝横丝水平 D)十字丝竖丝竖直 3.经纬仪视准轴检校是为了满足()。 A) LL⊥VV B) HH⊥VV C)CC⊥LL D)CC⊥HH 4. 已知直线AB的真方位角为48°50′15″,A点的磁偏角为δ=-2′45″。 该直线磁方位角为()。 A) 48°53′00″ B) 48°50′15″ C) 48°47′30″ D) 48°55′45″ D)N/2倍; 5. 解算一条导线至少须有的已知数据是()。 A) 两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一个点的坐标 B) 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一个点的坐标 C) 两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两个点的坐标 D) 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两个点的坐标 6.下列选项中,不是测设最基本的工作的选项是()。 A) 水平距离 B) 水平角度 C) 高程 D) 坡度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计12分) 1. 水准点:

山东理工大学工程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山东理工大学2015年12级测绘工程工程测量学试题 (答案详解)

一、名词解释 1、工程测量学: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2、DTM:DTM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 3、DEM:DEM是DTM的一个子集,由一系列地面x,y位置及其相联系的高程z所组成。 4、竣工图:也称工程现状图,是使设计、施工和生产管理人员掌握工程内部现有全部建(构)筑物的平面和高程位置关系,设计要素的现状以及场地地形、地物的情况,形成详细的工业竣工现状图和有关数据资料。 5、建筑测绘:就是通过对实际建筑对象的现场调查、测量,用建筑平、立、剖面图的形成原理,将实测对象及其数据加以分析整理后,用平、立、剖面图表达出来。 6、工程放样:是将图纸(或计算机)所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形状、大小与高低,在实地标定出来,以作为施工的依据。 7、线路纵断面测量:测定线路中线上所有桩点(中桩)的地面高程并绘制纵断面图,供纵断面设计使用。 8、线路横断面测量:测定线路中线桩两侧一定范围的地面起伏形状,并绘制横断面图供路基断面设计、路基土石方量计算或路基边坡放样使用。 9、缓和曲线:缓和曲线直线与圆曲线之间的一段过渡曲线。 10、贯通误差:相向开挖的两条施工中线上,具有贯通面里程的中线点不重合,两点连线的空间线段称为贯通误差。 11、联系测量:将地面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传递到地下,使地上下能采用同一坐标系统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12、建筑物挠度:是指建(构)筑物或其构件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上的弯曲值。 二、填空题 1、工程建设分为: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管理三个阶段。 2、测绘资料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其主要的质量标准为:地形图的精度、比例尺、测绘内容的取舍。 3、建立DEM的几种插值算法:①线性内插;②双线性内插;③加权平均法;④移动曲面拟合;⑤多重曲面法 4、建筑物测绘的基本步骤:观察对象;勾勒草图;实测对象;记录数据;分析整理;绘制成图 5、工程控制网按用途分类有:测图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变形监测网、安装(测量)控制网。 6、工程控制网的质量标准:控制网的精度、可靠性、费用、灵敏度等标准。 7、工程控制网的总体精度标准包括:特征量有QX矩阵的迹(A标准)、QX矩的阵行列式的值(D标准)、QX矩阵的最大特征值(E标准)、QX矩阵的最大特征根与最小特征根(C标准)。 8、工程控制网的局部精度标准主要有:点位精度、相对精度、函数精度。 9、进行网的设计时考虑的两个原则:最大原则(费用一定,网的质量最好)、最小原则(网的质量准则满足要求,费用最小)。 10、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一般分为四类:零类设计(基准设计)、一类设计(图形设计)、二类设计(权设计)、三类设计(加密设计)。 11、放样的两种方法: 直接法、归化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