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冷库苹果贮藏病害情况的调查报告
浅谈苹果贮藏病害

浅谈苹果贮藏病害第一类是致病菌在果实生长期侵入,采摘时尚未表现出症状,带有病菌的果实,在贮藏期逐渐表现出典型危害状。
此类病害一般在贮藏30天内陆续出现。
苹果轮纹烂果病、苹果炭疽病、苹果霉心病、苹果疫腐病都属于此类病害。
防治此类病害是在生长期,而不是在贮藏期,果实实行套袋生产对这些病害都有良好的预防效果(霉心病除外),而在采果后用药处理,则收获不大。
第二类是生理病害。
病因复杂,常见的有:①苦痘病。
发生原因与果实中钙、氮的含量及氮、钙的比例过大关系密切。
当果实中钙离子浓度低于110ppm时,果实呼吸速率增加,原生质及液泡膜崩解、果肉组织松软、外部表现凹陷斑点。
氮、钙比大于10则发生,达到30时严重发生。
防治苦痘病采用以下方法:增施有机肥,适量施速效氮肥,按该品种正常采收期采收;幼果期每2周叶面补充1次钙,如氨基酸钙100倍,共补充4-6次;果实入库前用2%氯化钙溶液浸渍,控制窖内温度不高于2℃,并保持良好通透性,对发生严重品种应高接抗病品种。
②水心病(蜜病、玻璃病)。
发生原因是由梨糖醇代谢受阻及钙素少。
防治办法基本与防治苦痘病相同,并注意补充磷肥。
③褐烫病(虎皮病)。
苹果贮藏后期发生,发生原因众说不一,已知未成熟的富士、金冠发生较重。
偏施氮肥、多雨年份、采收过早、窖温过高及通风不良易发生。
防治方法主要是增施有机肥,不偏施氮肥,适时采收;贮藏后期防止窖温过高,保持窖内通风良好。
④果肉褐变。
气调贮藏时,当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氧气浓度过低时发生。
各品种对二氧化碳的忍耐力差异很大。
防治方法:气调贮藏时,要严格按苹果品种控制气体比例,一般氧气不低于3%,二氧化碳不高于10%。
第三类是与果实伤口(机械损伤、虫伤)关系极大的病害。
①青霉病致病菌主要经伤口侵入,病果和健果接触,菌丝可侵入健果。
病菌产生果胶酶和毒素,很快使果肉软腐,病菌在0℃条件下仍能缓慢生长,塑料袋袋装果发生多。
预防方法:采摘、分级、搬运、贮藏过程中,避免碰伤、刺伤、挤压伤,对伤果要捡出;果库事先要用1%硫酸铜或福星2000倍、世高1000倍灭菌;果库温度控制在0℃-2℃;经常检查,发现烂果及时清除。
果品贮藏病害:苹果、梨的青、绿霉病

果品贮藏病害:苹果、梨的青、绿霉病汇报人:日期:•引言•苹果青霉病•苹果绿霉病•梨青霉病•梨绿霉病目•研究展望与结论录01引言背景介绍•本研究旨在探讨苹果、梨的青、绿霉病的发病规律、病原菌鉴定及防治方法,为果品贮藏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以提高果品贮藏效果和经济效益。
研究目的和意义02苹果青霉病症状识别030201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病原菌及生物学特性发病规律影响因素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防治方法防治苹果青霉病首先要防止果实受伤,避免机械伤、虫伤、病伤等;其次,在采收、贮藏、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防治措施在贮藏期间对果实进行化学处理,如用特克多、抑霉唑等杀菌剂进行浸果或喷果。
防治方法与措施03苹果绿霉病症状识别果实表面出现青绿色或蓝绿色霉层,初期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点,逐渐扩展成大块霉斑。
病斑表面质地较硬,有明显的界限,颜色较深。
病果内部组织腐烂,质地变软,有异味。
病原菌及生物学特性病原菌为青霉菌属(Penicillium),常见有灰绿青霉(P. griseofulvum)和岛青霉(P. islandicum)。
青霉菌为真菌界中一大类腐生菌,分布广泛,常引起食品、果蔬等发生霉变。
青霉菌生长迅速,在温度、湿度适宜条件下容易繁殖,产生大量孢子,传播速度快。
苹果绿霉病多发生在果实贮藏期间,病原菌主要通过伤口侵入果实,如机械损伤、虫伤等。
影响因素湿度是影响苹果绿霉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湿度大、温度适宜(15~25℃)的环境有利于病原菌繁殖和传播。
果实在采摘、运输过程中受到的机械损伤也会增加病害的发生风险。
发病规律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VS采后处理果实采摘后应及时进行预处理,如清洗、打蜡等,以减少病原菌的附着;对有伤口的果实进行热处理或化学处理,杀死病原菌。
采前防治加强果园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合理使用农药,防治虫伤和机械损伤;适时采收,避免过熟采摘。
贮藏管理保持贮藏库内干燥、通风良好;定期检查贮藏果实是否有病害发生,及时处理有病变的果实;适当提高贮藏温度,以抑制病原菌繁殖。
苹果贮藏期病害及防治方法

2023-11-05•苹果贮藏期病害概述•苹果贮藏期病害的病原与症状•苹果贮藏期病害的防治方法•苹果贮藏期病害的防治实践•苹果贮藏期病害防治的挑战与展望目录01苹果贮藏期病害概述主要分布在温暖、潮湿的地区,如美国东南部、地中海沿岸等。
苹果炭疽病苹果腐烂病苹果青霉病广泛分布在全球苹果产区,特别是老树、弱树和受伤的树。
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但一般在冷凉、潮湿的环境中发生。
03病害种类与分布0201病害会导致苹果软化、腐烂,从而降低果实硬度。
降低果实硬度病害会导致苹果风味变差,有时还会产生异味。
影响风味病害会导致苹果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损失。
降低营养价值病害对苹果品质的影响病害发生的原因环境条件湿度、温度和氧气浓度等环境条件适宜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树体状况树体衰弱、受伤或感染其他疾病时,容易感染贮藏期病害。
采收和贮藏因素采收不当、贮藏环境不良等,均可能导致病害的发生。
02苹果贮藏期病害的病原与症状病原细菌某些细菌也会引起苹果贮藏期病害,如溃疡病菌、软腐病菌等。
病原真菌苹果贮藏期病害主要由病原真菌引起,这些真菌通常在苹果采摘前就已经潜伏在果实上。
其中,以腐烂病菌、炭疽病菌、轮纹病菌等最为常见。
病原病毒苹果树病毒也会在贮藏期引起苹果病害,如花叶病毒、锈果病毒等。
病原种类与特点果实表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心凹陷,病斑边缘呈深褐色,果肉腐烂。
腐烂病果实表面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病斑中部凹陷,呈深褐色,边缘淡褐色,有同心轮纹。
炭疽病果实表面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病斑中部凹陷,呈浅褐色或深褐色,边缘有淡褐色晕圈。
轮纹病症状识别与诊断病原传播途径与繁殖方式病原真菌和细菌可以通过风雨传播,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果实。
风雨传播昆虫传播接触传播繁殖方式某些病原真菌和病毒可以通过昆虫传播,如蚜虫、粉虱等。
病原真菌和细菌也可以通过果实与果实之间的接触传播。
病原真菌和细菌通常以菌丝体或孢子的形式在果实表面或土壤中越冬,并在适宜条件下萌发繁殖。
苹果贮藏期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该企业的苹果贮藏期病害发病 率得到了有效控制,果实品质得到了保障,客户满意 度提高。
某地区苹果贮藏期病害综合防治实践总结
实践总结
该地区在苹果贮藏期病害防治方面,注重从多个方面入 手。首先,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禁止使用高毒、高 残留农药;其次,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提高果树的抗 病能力;再次,加强贮藏期管理,确保果实品质和安全 ;最后,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果农的病害防 治意识和技能。
如菌根菌、芽孢杆菌等。
生物农药
03
利用生物农药来防治病害,如井冈霉素、春雷霉素等,具有安
全、高效、环保等优点。
04
苹果贮藏期病害防治实践与案 例分析
某果园病害防治经验分享
经验分享
该果园在苹果贮藏期病害防治方面,采取了 多种措施,包括采前防治、采后处理以及贮 藏期管理等环节。其中,采前防治主要通过 定期喷洒农药,减少果实携带病菌量;采后 处理则通过清洗、杀菌等步骤,减少病菌侵 入;贮藏期管理则通过定期检查、通风透气 等措施,防止病害蔓延。
褐腐病
症状
果实表面出现圆形、褐色、凹陷病斑,病斑周围呈深色,病斑下果肉呈海绵状,有苦味。
病原菌
褐腐菌(Monilinia fructicola)。
青霉病
症状
果实表面出现圆形、绿色病斑,病斑周 围呈深色,病斑下果肉呈海绵状,有霉 味。
VS
病原菌
青霉菌(Penicillium italicum)。
软腐病
的变化情况。
开展病原菌与寄主之间的互作机 制研究,揭示病害发生的内在原
因。
发展绿色防控技术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病害,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果树病害——苹果贮藏期病害的药剂防治实验

参考文献2
苹果贮藏期病害的防治药剂筛选 [J]. 植物保护学报, 2019, 46(06): 1235-1242.
参考文献3
苹果贮藏期病害防治研究进展[J]. 园 艺学报, 2018, 45(05): 885-894.
06
附录
实验材料
苹果品种
富士、红星、嘎啦等。
药剂种类
咪鲜胺、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等。
实验设备
显微镜、培养皿、天平、喷雾器等。
实验方法
药剂处理
将药剂按照一定浓度配制成溶液,对苹果进 行喷雾处理。
贮藏环境
将苹果置于恒温恒湿的条件下进行贮藏。
对照组设置
设置未处理的苹果作为对照组。
观察记录
定期观察苹果病害发生情况,记录数据。
数据分析
数据整理
将观察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发病率、 病情指数等指标。
藏。
4. 定期观察果实的发病情况 ,记录病斑数量、大小和症
状。
04
05
5.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药剂防
治效果。
03
实验结果
药剂防治对苹果贮藏期病害的效果
药剂防治对苹果贮藏期病害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降低病害发生率,减 轻病害程度。
不同药剂对不同病害的防治效果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具体病害选择合适的 药剂。
01
果农应加强苹果采收前和贮藏期间的病害防治意识,及时采取 措施预防病害的发生。
02
在选择药剂时,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质量可靠的药剂,并按
照说明书正确使用,避免产生药害和耐药性。
果农应注重苹果采收和贮藏技术,提高苹果品质和耐贮性,降
03
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苹果贮藏期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措施
采收前喷药预防
在苹果采收前,喷洒保护性杀菌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等, 减少病原菌的侵染。
贮藏期熏蒸处理
使用硫磺、磷化铝等药剂进行贮藏环境的熏蒸处理,杀死病原菌, 防止病害的发生。
贮藏期定期检查和喷药
定期检查贮藏的苹果,发现有病害发生时,及时喷洒治疗性杀菌剂 ,如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控制病害的发展。
分类
根据病原菌的不同,苹果贮藏期 病害可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 和生理病害等。
病害发生原因及危害
发生原因
苹果贮藏期病害的发生与采收前后的环境条件、果园管理、果实品质等因素密 切相关。如采收时天气潮湿、果园湿度大、果实损伤等都可能导致病原菌的入 侵。
危害
苹果贮藏期病害会导致果实腐烂、品质下降,甚至失去食用价值,给果农带来 经济损失。同时,病果还可能成为传染源,对其他健康果实造成威胁。
通过应用防治技术,贮藏苹果的病害发生率明显 下降,提高了苹果的贮藏品质和时间。
病原菌数量减少
经过化学或生物防治处理后,贮藏苹果中的病原 菌数量明显减少,进一步证明了防治技术的有效 性。
贮藏品质改善
经过防治技术处理后,贮藏苹果的硬度、糖度、 酸度等品质指标得到改善,提高了苹果的食用口 感和营养价值。
05
04
苹果贮藏期病害防治技术应用 与效果评估
技术应用方案设计
物理防治技术
通过控制贮藏环境温度、湿度、 气体成分等物理因素,抑制病原
菌的生长和繁殖。
化学防治技术
使用杀菌剂对苹果进行表面消毒, 杀死病原菌,减少病害的发生。
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对病 原菌进行拮抗或抑制,从而控制病 害的发生。
苹果贮藏期间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苹果贮藏期间主要病害及其防治作者:宋素智柴全喜来源:《果农之友》2014年第10期由于我国苹果产量在逐年增加,而鲜销和加工的比例较小,因此,在苹果果实采摘后大部分果实需要进行贮藏保存。
在果实贮藏甚至生长期间,如果管理和预防措施不到位,就会导致一些病害的发生,造成果实腐烂和经济损失。
现将苹果果实贮藏期间发生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苹果虎皮病1.1 症状苹果虎皮病又称褐烫病、晕皮,是苹果贮藏后期的一种生理病害,症状主要表现在果实上。
主要特征是果皮现晕状不规则褐变。
发病初期,果面产生不规则淡黄褐色斑块,表面平展或果点周围略生起伏,此时褐变只局限在近表皮的亚表皮细胞中,后褐变危及果肉细胞,病部颜色变为褐色至暗褐色,病皮稍凹陷,严重的病皮可成片撕下,果肉松软,略带酒味,易遭真菌感染,出窖后病果易变质腐烂。
有的发病初期即变褐色,稍凹陷,并具有微小突起,病果呈干缩状,较坚实,果皮不易剥下。
病部多先发生在果实阴面未着色部分,严重时波及着色部分连成大片似烫伤,影响外观。
1.2 病因对于该病发生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定论。
有研究证明,果实中水溶性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PPO)是虎皮病发生的先决条件;也有认为虎皮病的发生是贮藏后期窖温过高,通风不良,挥发性物质——酯积累过多,果实吸收了酯致使新陈代谢失调或产生“自毒”作用所致;还有认为偏施氮肥,特别是前中期氮肥过多致使果实采收早或成熟度不足导致虎皮病发生。
近年又有人研究证明a-法呢烯氧化物即共轭三烯是虎皮病的致病物质。
1.3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虎皮病的发生与品种、栽培技术及贮藏环境有关。
晚熟品种采收晚如红玉、旭、元帅、红星等基本不发病,青香蕉、印度、未成熟的富士、金冠发病较重;国光发病最重。
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或气候条件不同,发病率也不同。
该病的发生与果皮中钙的含量有关,果皮中钙含量高的发病率高,这与苦痘病恰恰相反。
偏施氮肥,多雨年份或浇水过多发病重。
采收过早,果实成熟度低,表面蜡质和角质层未充分形成,水分蒸发快,易萎蔫,发病重。
果树病害——苹果贮藏期病害的药剂防治实验

果树病害——苹果贮藏期病害的药剂防治实验苹果贮藏期病害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轮纹病、腐烂病、霉心病、青霉病、黑斑病等,本实验以苹果青霉病或苹果轮纹病为例,掌握利用药剂防治果实贮藏期病害的方法,并通过实验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1.健康成熟苹果60个,搪瓷盘12个2.恒温培养箱(生化培养箱)、天平、显微镜3.大烧杯、小烧杯、量筒、酒精灯、玻棒、接种针等4.无菌水、70%酒精等5.50%多菌灵wp(可湿性粉剂)、90%疫霜灵wp、40%大生m-45wp、40%乙霉威wp6.标签、浆糊、大张滤纸等7.苹果轮纹病菌菌种和苹果青霉病菌菌种各1管三、实验方法1.药剂的保护作用实验(1)表面消毒。
每组取20个苹果,用清水将苹果洗净,再用70%酒精表面消毒,然后无菌水冲洗。
(2)药液配置。
将50%多菌灵、90%疫霜灵、40%大生m-45分别配成500倍药液。
(3)药剂浸果。
苹果消毒后按5个一组分成4组,其中一组为对照(在清水中浸泡),另外3组分别在上述药液中浸泡1min,取出待用。
(4)将苹果青霉病菌或轮纹病菌配成一定浓度的孢子悬浮液(显微镜下镜检其浓度)。
(5)用直的接种针蘸取孢子悬浮液,在苹果表面针刺,针眼深度5mm,5个针眼一组。
(6)苹果接种后,按组分别放置到搪瓷盘或保湿盆中,于25℃培养箱中培养;分别在3d、5d和10d时测量苹果接种部位的病斑大小。
计算出药剂的保护效果,保护效果用抑制率表示。
对照病斑直径—处理病斑直径抑制率(%)=—————————————————×100%对照病斑直径不同药剂处理后对苹果贮藏期病害防治效果调查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库苹果贮藏病害情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按照果库存储形式,分为大型气调库和一般冷库两大类。
一、大型气调库调查。
调查于4月17~19日在陕西华圣果业公司气调库进行。
苹果采收于洛川县京兆乡的出口注册果园,入库时间为XX 年10月22~27日。
贮存温度设定为0~1℃,相对湿度90%~95%,贮藏期6个月。
苹果出库时,按照设计调查方案,将病果分为以下几类:侵染性病害引起的腐烂、霉心病、生理性病害、伤果腐烂、机械损伤及其他病害。
调查结果:在气调贮存条件下,库存果的总体伤、病果实平均损耗为%;在伤病损耗中:浸染性病害的损耗占%;生理性病害的损耗占%;机械损伤造成的腐烂性病害占%;未腐烂的机械损伤占%。
二、一般小型冷库出库病害进行调查。
5月26日对渭南富德冷库进行调查,调查当天出库原料果实4t,其中腐烂果80kg,腐烂损失率为%。
富德库是一个小贮量约150t的个体冷库,该冷库管理比较粗放。
据公司人员讲病果损失率一般在4%左右,最长贮藏8~9个月,随着时间的延长,病果损失率也随之增多,个别年份病果损失率高达8%左右。
三、苹果贮藏中主要病害类型及症状表现。
1、侵染性病害
(1)轮纹病:其症状为,以苹果皮孔为中心生成水渍状褐色小斑点,形成同心轮纹,并向四周扩展,病斑呈淡褐色或褐色,并有茶褐色粘液溢出,烂果不凹陷,果形不变,有酒糟味,后期病部生黑色粒点。
(2)炭疽病:其症状为,果实发病初期,在果面上出现淡褐色圆形小病斑,病斑迅速扩大,呈现褐色或深褐色,并甫果皮向果实内部呈漏斗状腐烂,果肉变褐色,有轻微苦味;随着病斑的扩大,病部果面凹陷,并生出黑色呈同心轮纹状排列的小粒点。
(3)霉心病:果实解剖后发现,果实心室多呈现三种症状,即黑褐色霉心型、红褐色心腐型和褐变型。
(4)疫腐病:其症状为,果实表面产生不规则、深浅不匀的暗红色病斑,边缘不清晰似水渍状。
有时病斑部分与果肉分离,表面呈白腊状。
果肉变褐腐烂后,果形不变呈皮球状,有弹性,失水后干缩成僵果。
在病果开裂或伤口处,可见白色绵毛状菌丝体。
(5)青霉病:其症状为,受害部位腐烂,呈淡褐色,略有臭味,患病部中央是白色,后呈青绿色。
一般入库果实特别是机械损伤的果实均有受此病菌感染的可能,病果和健果接触,菌丝可侵入健果。
病菌产生果胶酶和毒素,很快使
果肉软腐,病菌在0°c条件下仍能缓慢生长,塑料袋袋装果发生较多。
(6)霉腐病:其症状为,果实从心室开始受害,并逐渐向外扩展霉烂。
病果果心变褐,充满灰色或粉红色霉状物。
当果心霉烂严重时,果实梗部可见水渍状的不规则湿腐斑块,并彼此相联,最后全果腐烂,果肉变苦。
2、生理性病害
(1)苦痘病:其症状为,病果皮下果肉首先变褐,干缩成海绵状,逐渐在果面上出现圆形稍凹陷的变色斑,病斑在黄色或绿色品种上为暗绿色,在红色品种上为暗红色。
病斑接近圆形,四周有深红色和黄绿色晕圈,随后病部干缩下陷,变成暗褐色。
剖开病部,可见皮下的坏死果肉组织呈半圆形或圆锥形,深度为2-3mm或更深,食之有苦味。
储藏后期,病部因腐生菌为害而变色腐烂。
(2)虎皮病:其症状为,果皮呈晕状不规则褐变。
发病的初期果皮变为淡黄色。
果面平坦或果点周围略有突起,或呈现不规则斑块,以后颜色逐渐变深呈褐色或暗褐色,病部微凹陷。
一般仅限于果皮表面,果皮下六七层细胞变为褐色,不深入果肉。
背阴部发病较多。
病重果的果肉发绵,略带酒味,病部果皮可成片撕下,病果易受病原菌侵染腐烂。
(3)衰老褐变病:其症状有两种,一种是果肉粉绵、变软,内部变成干而易碎的粉质状,后期变成褐色,果皮及
外部果肉破裂;另一种是果肉褐变,果肉变为浅褐色,受病部分界限不明显,果肉不变粉绵且果皮不破裂。
(4)二氧化碳和缺氧伤害:二氧化碳伤害分为果实外部伤害和内部伤害两种。
外部伤害发生在贮藏前期,病变组织界限分明,呈黄褐色,下陷起皱;内部伤害果肉、果心局部组织出现褪色小斑块,最后病变部分的果肉失水成干褐色空腔,食之味苦,整果风味变淡,并伴有轻微发酵味。
二者相同处是受害果硬度均不减。
缺氧伤害主要是果皮木栓化,果肉至果心组织坏死,并有浓烈的发酵味。
小结: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对苹果贮存企业存在的果实腐烂及损耗情况归纳如下:一是果实储存过程中,其腐烂性损耗浸染病害占总损耗的%,机械伤损耗占25%;二是大型冷库贮存企业,库房的消毒和温湿度管理比较细致,库存质量好,库存损耗低于1%;三是小型冷库缺乏技术人员的配备和必要的温湿度监测,温湿度管理随意性大,果实脱水比较多,库存损耗一般在2%左右。
四是不管是大型冷库还是小型冷库对于病果都是采取丢弃的方式处理,没有对病因进行分析,也没有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