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第九届中小学(幼儿园)特级教师(名教师)跨区域带徒学员名单

合集下载

宁波市第九届中小学(幼儿园)特级教师(名教师)跨区域带

宁波市第九届中小学(幼儿园)特级教师(名教师)跨区域带
江东区实验小学
郭昶
黄远国
余姚东风小学
姚军
镇海区九龙湖中心学校
王徐
慈溪市碧海学校
杨春丽
龚可爱
慈溪阳光实验学校
王佩佩
奉化市莼湖镇校
蒋桂芳
奉化市尚田镇校
张晨瑛
钱立群
江北区中城小学
丁玲
奉化市锦溪小学
葛林高
奉化市居敬小学
周步新
卓旭浩
奉化市岳林中心小学
施翼玲
江东区第二实验小学
张惠娜
镇海区庄市中心学校
柴冬青
杨波
江东区中心小学
伊阳
林娜
江东区黄鹂小学
曹娟飞
余姚市实验学校
张颖颖
鄞州区下应街道东南小学
沈百军
何朝勇
奉化市锦屏中心小学
徐红芳
余姚市花园小学
葛爱华
宁海县实小集团城西校区
朱志明
施劲松
慈溪市阳光实验学校
岑红波
镇海区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
方巧娟
奉化市莼湖镇校




乐伟国
俞东
海曙区外国语学校
陈亚飞
宁波市实验小学
梅莹儿
慈溪市周巷镇中心小学
何丽萍
江东区新城第一实验学校
邬贤波
奉化市裘村镇校
张敏华
李秀蕾
奉化市舒家小学
徐莺莺
宁波市实验小学
罗柳红
慈溪市桥头镇中心小学
励汾水
胡幼芬
奉化市居敬小学
叶晶晶
慈溪阳光实验学校
沈晨芸
宁波市实验小学
金感芳
刘充
鄞州区堇山小学
周彦
宁波市惠贞书院
史莉萍
江东区朱雀小学

王爱春

王爱春

师 徐 , 州 市 中小 学 师 德 先 进 个 人 , 曾获 徐 州 市 、 邳 州 市 优 质 课 评 比 一 等

奖 ,先 后 主 持 省 、 市 级 科 研 课 题 4 项 。 发 表 论 文 2 0 余篇 在 。 江 苏 省 “ 教海
l
一 探航’,征文评 比活动 中连续 5 次获奖。 教学感悟 :厕 鼠 鑫国酗 舒 、 审察铷创瑞 哟 夙勘 寄擒杂冬响
年 8 月担任 清浦 区 教研 室小 语 教研 员 ,现 任 清浦 区 盐 河镇 中心 小 学 第一 校长 。 执 教 的《海 天 骄 子 》《秦兵 马俑 》获得 市级 赛 课 一 等 奖 、 《二 泉 映 月 》获 省级 赛 课
等 奖 一 。

学感悟


毋霭舀婶
。铪
பைடு நூலகம்
为舀 绝盼





钍 蟹噬。 厕建砖 巽
让互乐
工 作 单位 :江 苏 省 邳 州 市 明 德 实 验 学 校 小 学 部
个 人 简 介 :杜互 东 ,男 , 1 9 7 0 年 1 0 月 生 , 中共 党 员 。 江 苏 省 邳 州 市
明,德 实 验 学校小 学 部校 长 , 中学 高级 教 师 徐 , 州 市 青年 名教 师 , 邳 州 市 名
铝 磐蒎 蟹丛妙 国 乐命2
三兰渣 蔷
工 作 单位 :江 苏 省通 州市骑 岸初级 中学 个人 简介 :王 爱 春 。男 , 1 9 7 5 年 2 月 出生 , 中共 党 员 。 通 州市 首批 十佳 青
年教师 、通 州市学科带头 人 、 通 州市教 育科研 先进 个人 、通 州市名师培养对 象 , 国标本江 苏版 美术教 材 教 师 用 书编 写 组 成 员 。 曾获得 全 国 中小 学幼 儿 园教 师 优质课大赛二 等奖 ,江 苏省美 术 说 课及 课 件 比赛 中学组 二 等 奖 ,省 录 象课 南通 市选拔赛一 等奖 、 通 州市美术优课评 比一 等奖。

宁波市中小学幼儿园特级教师名教师跨区域带

宁波市中小学幼儿园特级教师名教师跨区域带
伊阳
林娜
江东区黄鹂小学
曹娟飞
余姚市实验学校
张颖颖
鄞州区下应街道东南小学
沈百军
何朝勇
奉化市锦屏中心小学
徐红芳
余姚市花园小学
葛爱华
宁海县实小集团城西校区
朱志明
施劲松
慈溪市阳光实验学校
岑红波
镇海区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
方巧娟
奉化市莼湖镇校




乐伟国
俞东
海曙区外国语学校
陈亚飞
宁波市实验小学
梅莹儿
慈溪市周巷镇中心小学
毛永波
宁波市明楼中学
鲍伟玲
象山县文峰学校城南校区
郑乐安
李晶
宁波市第十九中学
陈红
鄞州区邱隘实验中学
谢小芸
镇海仁爱中学
朱银银
余姚市舜水中学
白露
王琳
宁波十五中学实验校区
朱鑫妙
宁波市第七中学
龚瑾
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
初中
科学
叶镇源
夏丹丹
宁波市江北区实验中学
厉辉
慈溪市逍林初级中学
杨喜军
镇海区立人中学
冯华荣
镇海区澥浦中学
施建艇
宁波市惠贞书院
李奇挺
余姚市江南新城小学
沈技峰
宁波市实验小学
林锡江
王浩
奉化市江口镇校
戴海燕
大榭开发区第一小学
邬建平
宁波市惠贞书院
何亚东
宁波市江东区中心小学
钟恒炳
邵辉
鄞州区姜山镇中心小学
徐海宾
鄞州区云龙镇王笙舲小学
蔡绪光
北仑区郭巨小学
王高峰
慈溪市文棋小学
中小学

幼儿园特级教师,一线缘何难得一见

幼儿园特级教师,一线缘何难得一见

32EDUCATOR评价机制有待完善在教师队伍建设与教育改革中,特级教师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78年,特级教师制度建立,它是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所特设的既具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

制度公布之后,各地相继开展了特级教师的评选工作,以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而今,历经40多年的探索以及实践,各地遴选特级教师的条件也有所差别。

以福建省2022年特级教师评选工作为例,评选条件除了“师德的表率、育人的典范、教学的专家”之外,还增加了“教研的行家、示范的榜样”,并提出,“城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应有在农村学校任(支)教1年或薄弱学校任(支)教3年以上的经历”等。

2023年度上海市特级教师评选工作中则提出,申报特级教师一般应具有 2 所学校任教经历或 1 年以上的交流轮岗工作经历。

遴选条件之外,各地的特级教师水平存在某些差异。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教授武建芬表示,以浙江省为例,作为学科建设的领头人,特级教师不仅辐射本省,有些还辐射到省外乃至全国,形成了灵活的流动机制,但也有一些地区的特级教师“默默无闻”,影响力不大。

以前,幼儿园特级教师屈指可数,而今,随着政策的调整以及几十年的积累与沉淀,再加上各个地区进行资源、师资调配,特级教师的比例在逐渐增加,专业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

“这些特级教师‘身怀绝技’,有各自的特色与闪光点,专业水平很高。

当然,有的特级教师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偏科’的情况,比如,有的特级教师在科学领域非常出彩,有的特级教师擅长社会领域,还有的特级教师在音乐和语言两大领域造诣很深。

”武建芬表示,一个显著特点是,更多的特级教师擅长语言领域或者音乐领域,而科学领域和美术领域的特级教师较少。

同时,特级教师的分布也不均衡。

以杭州为例,各个区之间的特级教师数量不平衡,有的区2-3个,而有的区则一个也没有,值得重视。

在特级教师的评选规定中,评选的重点是在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教师。

然而,一些幼儿园的特级教师目前并不教学,甚至多数已评上的特级教师常年远离教学一线。

2016学年教师获奖汇总

2016学年教师获奖汇总

2016学年教师获奖汇总一、综合类荣誉1、宁波市(2015-2016年)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李永康郑颖2、2014—2016年度江北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李晶3、2016学年度江北区优秀教师:于波、宋浩祺、徐青、彭士心、王莲芬、王越雅、应依儿、施建艇重点工作推进:刘宏中、王霞、徐晓露、张昭容4、2016学年度江北区优秀班主任:赵春博、毛露天妤、冯亚红、王月初、阮超力、刘秀、吴海红5、2017年宁波市教育局局级优秀教师:吴蓉6、宁波市百优名班主任:王咪芳许娜芳二、课题获奖1、李永康、周伟、杨士清承担的《基于历史素养提升的高中历史教学的路径选择与策略研究》获2015年度宁波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2、宁波市第七届德育专项个人课题获奖二等奖:吴蓉《高中名著启智艺术管理实践研究》三等奖:王先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高中教师职业现状分析》蔡斌峰《家校共育策略研究》3、2015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李永康、周伟、杨士清承担的《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崔丽霞、田静、朱展、吴海红承担的《以理读单为特征的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研究4、杨云生、李永康(执笔)、张敏芳、周伟、梁玉萍承担的《文化视域下的高中课程设计与课堂改革研究》获宁波市第十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5、杨云生、李永康、刘愔颖、张敏芳、周伟、雷迎春承担的《文化视域下的普通中学课程设计与课堂改革研究》获浙江省第七届教研课题成果二等奖。

6、田静承担的《基于TBL的生本阅读教学模式研究》获宁波市第一届中小学(幼)课程与教学专项个人课题二等奖。

三、优质课、基本功等获奖1、2016年宁波城区高中数学说题比赛一等奖:周超艳二等奖:董晓立三等奖:王如意2、周超艳老师在宁波城区区域教研“新高考、新问题、新对策”论坛中荣获一等奖。

3、2016年宁波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获奖名单:二等奖:周彦毛露天妤4、江北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比武结果二等奖:陈璐三等奖:马露娜5、吕万霞荣获江北区中小学教师美术书法比赛三等奖。

关于评选宁波市中小学第四批名教师、

关于评选宁波市中小学第四批名教师、

关于评选宁波市第六批中小学名教师和第二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首席教师的通知各县(市)区教育局,大榭开发区社会发展保障局,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宁波国家高新区教育局,宁波杭州湾新区社会事务和农村工作局,各直属学校(单位):为深入实施“名师工程”,加快我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培养,根据《关于规范市名师等项目评选工作的通知》(甬教人…2002‟179号)精神,经研究,决定在2014年上半年评选宁波市第六批中小学名教师和第二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首席教师。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推荐范围及对象(一)名教师在本市从教满3年,年龄在50周岁以下(1964年1月1日后出生)的中小学(含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教学研究机构的在编在岗教师,中等职业学校(含成人教育学校)在编在岗文化课教师。

(二)专业首席教师在本市从教满3年,年龄在50周岁以下(1964年1月1日后出生)的中等职业学校(含教学研究机构)在编在岗的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

二、评选条件(一)名教师1.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热爱学生,热爱学校;关心集体,善于团结协作,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具有全局观念;严于律己,作风正派,品德品行堪为师生表率。

2.中学教师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高级教师职务;小学(幼儿园)教师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高级教师职务(特别优秀者须具有一级教师职务);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

3. 根据《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甬教人…2008‟166号)要求,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城镇义务段学校教师,无农村学校工作经历的,须具有相应的全职支教1年或在近5年内兼职支教480课时的经历;有农村学校工作经历的,要求其在近5年内具有兼职支教240课时的经历。

支教工作中的表现和实绩将作为评选的依据之一。

4. 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满工作量,申报学科与实际任教学科必须一致,任教本学科一般应满5年以上;对于担任学校领导职务的推荐人选每周教学课时应不少于正常工作量的三分之一;近5年年度考核均在合格以上。

中小学教师定期交流轮岗实施办法

中小学教师定期交流轮岗实施办法

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实施办法根据《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省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推进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为建立相对稳定、流动有序、公平合理、资源共享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推进市义务教育区域优质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特制订本办法。

一、交流轮岗工作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全市教育一盘棋的指导思想,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提升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区域优质均衡发展,积极发挥各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教育品牌的美誉度。

持续推行内部“局管校用”的学校教师管理制度,推动各学段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和常态化。

以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缩小校际差距,解决择校问题,构建各学校同步、优质、均衡、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二、交流轮岗工作原则1.科学合理。

遵循义务教育发展规律以及校长教师成长规律。

创新管理模式,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校长教师合理流动。

2.公开规范。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规范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程序和办法,严肃纪律,加强监督。

3.以人为本。

尊重校长教师主体地位,引导其积极支持、主动参与交流,保障其合法权益。

4.促进发展。

保持和发扬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发挥骨干校长、教师引领作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三、交流轮岗的范围和比例(一)交流轮岗范围:1.在义务教育阶段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任职)满6年及以上的在编在岗校长、副校长及其他校级干部和教师(以下简称校长教师)。

2.距离法定退休年龄5年内的教师(以当年年底为准)原则上可不参与交流。

因患重大疾病正在治疗,或正在怀孕、哺乳期,不宜交流轮岗的,凭本人申请和县级以上医院证明(怀孕、哺乳期除外),可不参加当年的交流。

承担学校重大教科研项目和特色课程的骨干教师,经批准,可暂缓交流,但延长时间一般至多不得超过2年。

(二)交流轮岗比例:1.学校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应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含特级教师、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师等)交流轮岗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

宁波全职支教教师可享受生活补贴

宁波全职支教教师可享受生活补贴

宁波全职支教教师可享受生活补贴为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进一步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促进城乡教师共同提高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宁波市教育局日前明确,支教期间,省内全职支教教师可享受每月500元的生活补贴;县域内全职支教教师,如受援学校享受农村生活费补贴的,可按受援学校教师同等待遇给予相应的农村生活费补贴;各县(市)、区教育局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支教生活费和交通补贴的项目和标准。

支教所需的各种补贴经费按我省有关文件要求列支。

同时,鼓励各县(市)、区通过下派支教、上挂培养的方式,促进教师流动。

我市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同时鼓励各地组织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民办中小学教师参加支教。

需要参加支援农村教育的城镇教师主要指市级、县级政府所在地城区义务段学校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教师和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高等师范院校及有师范生培养任务的其他高校教师。

城乡学校之间、城镇强弱学校之间实行集团化办学或结成城乡教育共同体的,教师由城镇学校派往乡镇学校、强校派往弱校工作并达到规定时限,可视作完成支教任务。

县域内支教是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主要形式。

有农村教育任务的县(市)、区首先须安排城镇教师到本区域农村学校支教;没有农村教育任务或农村教育任务较少的市、区可安排教师到本区域内相对薄弱学校、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支教,也可与其他县(市)、区协作建立跨区域结对支教关系。

跨县域支教由县(市)、区教育局提出意向,宁波市教育局在全市区域内统筹安排,建立长期稳定的县际或校际对口支援关系。

由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的国内、省内支教工作,同时纳入支教政策范围。

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可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市级学科骨干、名教师、省特级教师及其他骨干教师参加支教工作。

今后,全市特级教师带徒时,每位特级教师所带学徒中至少应有1名农村学校骨干教师。

结合宁波市农村中小学“百千万”师训工程,我市将每年组织安排名师及其他骨干教师向农村送教活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可组织开展相应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海中学
刘少龙
鄞州高级中学
任富强
柴汛汛
宁波中学
许娜芳
宁波市惠贞书院
杨琦辉
鄞州区正始中学
杨 林
邵行行
北仑中学
周 燕
宁波二中
叶松华
宁波市效实中学
袁湛江
王亚云
鄞州中学
王永辉
鄞州区正始中学
阮晶金
宁波外国语学校
陈尚余
欧惠惠
象山三中
胡能军
镇海中学
徐淑芳
宁波市效实中学
周良华
赵 晟
宁波市四明中学
田桂娟
象山中学
辜成艳
职高
机械
乐崇年
任峰
北仑职业高级中学
邓德成
宁波职教中心学校
王姬
方意琦
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黄寒青
宁海一职高
应龙泉
朱莉
宁海县高级职业技术中心学校
勾成
北仑职业高级中学
职高
美术
张炎
汪维娟
奉化市职教中心
徐为琴
宁海一职高
姜璟
宁波职教中心学校
职高
外贸
陆梦青
俞晓霞
宁海一职高
张小英
鄞州职高
陈蓉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
职高
心理
史基尔
宁波四中
陈洪发
胡雷光
慈溪市浒山中学
罗展宏
鄞州区姜山中学
毛姣燕
鄞州区正始中学
赵喜平
陈荣明
鄞州区姜山城南中学
王森淼
鄞州区高级中学
张丽丽
余姚中学
裘建浩
李旭峰
鄞江中学
赵 俊
奉化中学
陈群超
余姚中学
邵守灿
胡巍娜
慈溪中学
张 珍
余姚二中
吴京谷
镇海中学
高中
生物
赵沛荣
周伟香
北仑区泰河中学
戚谢红
余姚中学
张 涛
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
周 蓉
宁波市效实中学
胡圆圆
宁波二中
俞欢欢
宁波市李惠利中学
单卫平
叶 舒
象山中学
王 岚
鄞州区姜山中学
郑朝霞
宁波市效实中学
王爱娣
陈丹琼
余姚中学
陈 鸯
鄞州区鄞江中学
陈 璐
余姚七中
武 敏
汪建辉
宁海知恩中学
王淑娅
宁波二中
李晓芳
宁波四中
周道义
温红娟
鄞州高级中学
韩蓉蓉
余姚中学
毛鸿燕
奉化市武岭中学
高中
政治
张家如
张春英
邬建平
宁波市惠贞书院
何亚东
宁波市江东区中心小学
钟恒炳
邵 辉
鄞州区姜山镇中心小学
徐海宾
鄞州区云龙镇王笙舲小学
蔡绪光
北仑区郭巨小学
王高峰
慈溪市文棋小学
中小学
美术
骆建钧
何 炜
宁波市慈湖中学
封 君
北仑区明港中学
黄晓玲
镇海区实验小学
王 娟
鄞州区东湖小学
周 伟
江东外国语实验小学
小学
品德
周汉斌
郑丹丹
宁波市江北区红梅小学
王明儿
奉化市居敬小学
茅燕琴
宁波市实验小学
胡 维
镇海区精英小学
屠亚萍
励 艳
鄞州区东湖小学
王 芬
北仑区九峰小学
叶永莉
宁波市白鹤小学
卢 俊
余姚三七市镇中心小学
边佳楣
阮华舫
江北区实验小学
张慧君
余姚市世南小学
贺舞燕
余姚市子陵中学
王咪芳
宁波市惠贞书院
冯剑峰
慈溪市庵东初中
初中
英语



史 霄
宁波市东恩中学
李耀凤
北仑区灵山学校
俞位芬
江北区慈城中学
朱丹丹
余姚市三七市镇初级中学



沈淑琼
奉化市奉港初中
孙岳奇
余姚市阳明中学
王 京
镇海区蛟川书院
葛莹莹
鄞州实验中学



褚仲良
宁波市十五中学
金 烨
高新区外国语学校
贾玉毳
大榭开发区大榭中学
周金芬
北仑区顾国和外国语学校
初中
思品
杨翠玉
何 锋
宁波市蓝青学校
郑 燕
宁波市实验学校
毛永波
宁波市明楼中学
鲍伟玲
象山县文峰学校城南校区
郑乐安
李 晶
宁波市第十九中学
陈 红
鄞州区邱隘实验中学
谢小芸
镇海仁爱中学
朱银银
余姚市舜水中学
白露
王 琳
宁波十五中学实验校区
朱鑫妙
宁波市第七中学
龚 瑾
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
朱志明
施劲松
慈溪市阳光实验学校
岑红波
镇海区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
方巧娟
奉化市莼湖镇校




乐伟国
俞 东
海曙区外国语学校
陈亚飞
宁波市实验小学
梅莹儿
慈溪市周巷镇中心小学
王颖敏
奉化市滕头小学
张蓓蕾
王宜鸣
镇海区中心学校
沈一琼
宁波市东海实验学校
谢琇卿
江北中心小学
李佳琦
高新区实验学校
张正菲
许维维
余姚市临山镇中心小学
叶晶晶
慈溪阳光实验学校
沈晨芸
宁波市实验小学
金感芳
刘 充
鄞州区堇山小学
周 彦
宁波市惠贞书院
史莉萍
江东区朱雀小学
金晓润
吴 莹
江东区中心小学
朱林辉
余姚市长安小学
沈晓敏
镇海区实验小学
小学
数学
刘永宽
吴信达
鄞州区云龙镇王笙舲小学
陈 闽
镇海区精英小学
徐霞霞
江北区中心小学
林良富
徐 宾
江北区洪塘中心小学
叶玉梅
鄞州区石碶街道宸卿小学
朱银奇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
张裕生
陆益军
余姚四职校
惠科科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
祝朝映
马飞波
奉化市职教中心
黄双男
象山县石浦中学
职高财会
张建强
陈秀波
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职高
电工
电子
陈雅萍
叶伟花
奉化市职教中心
马浓柯
鄞州职高
林如军
马君
鄞州四明职高
王禹
慈溪职高
职高
服装
谢一
陈玉红
奉化市职教中心
严பைடு நூலகம்燕
宁海一职高
殷吟
北仑职业高级中学
谭丽萍
鄞州区鄞江镇中心初级中学
沈建军
张佳音
镇海蛟川书院
董海峰
慈溪市实验中学
白向丽
宁波兴宁中学
赵萌芽
余姚市舜水中学
干红姿
孙洁莹
宁波市第七中学
谭伟强
北仑区芦江书院
卓静敏
鄞州区姜山镇中心初级中学
王燕琼
宁波市李兴贵中学
初中
数学
郑 瑄
鲁玲莉
宁波外国语学校
郭 斌
东钱湖中心中学
范锦君
奉化市剡溪中学
黄建栋
余姚市肖东中学
陈晓英
宁波市鄞州中学
范钻侠
慈溪中学
周建涛
镇海区蛟川书院
杨 峰
镇海骆驼实验学校
季梅娣
何海兰
鄞州区五乡中学
黄 杰
余姚市第二中学
张文超
北仑区梅山中学
缪小波
江北区洪塘中学
沈 斌
童海军
宁海县潘天寿集团华山校区
施建艇
宁波市惠贞书院
李奇挺
余姚市江南新城小学
沈技峰
宁波市实验小学
林锡江
王 浩
奉化市江口镇校
戴海燕
大榭开发区第一小学
初中
科学
叶镇源
夏丹丹
宁波市江北区实验中学
厉 辉
慈溪市逍林初级中学
杨喜军
镇海区立人中学
冯华荣
镇海区澥浦中学
薛瑞芬
沙琦波
宁波市第七中学
焦 越
北仑区松花江中学
罗小飞
慈溪新世纪实验学校
李 骏
宁波市第十五中学
俞建雄
余 勇
北仑区顾国和中学
俞 马
鄞州区姜山镇实验初级中学
周绍杰
宁海跃龙中学
钟燕娜
奉化市剡溪中学
初中
历史
丁敏方
贺舟波
北仑区泰河中学
庄志辉
奉化市高级中学
叶贤俊
象山中学
郭拯
周 亮
慈溪市慈吉中学
胡科杰
慈溪市浒山中学
徐姣芳
北仑中学
黄国龙
张洪明
北仑区明港中学
谢 添
宁波中学
胡岳建
宁海中学
高中
化学
邱争光
王云霞
象山中学
董葵娜
奉化中学
叶乾席
鄞州区同济中学
周千红
王 冬
宁海中学
任燕红
宁波二中
李维波
慈溪中学
包朝龙
周彩琴
余姚二中
印滢斐
林 娜
奉化市实验中学
袁铭灿
象山县林海学校
姚 放
宁波市三江中学
陈露寅
奉化市岳林中心小学
单森权
姚直元
宁海县潘天寿小学教育集团潘天寿校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