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地质毕业实习

河海大学地质毕业实习
河海大学地质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报告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地质三班

姓名:李海

学号:1109020317

指导老师:杨老师,朱老师,严工

实习一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实习

实习地点:南京市浦口某工地现场

实习单位:江苏省工程地质勘察院

指导老师:严工,杨凤根老师,朱旭芬老师。

进入场地,我们首先看到这是一个拆迁重建的工地,地貌单元为岗地,对于拆迁的场地,严工介绍勘察中要着重注意老基础深度,以便于提供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案,同时为岗地,要注意是否有冲沟发育。

老师讲解后,我们着重看了钻孔过程及钻孔编录,场地每2 4 米布置一钻孔,角点额外布置。双桥静力触探试验及其曲线分析。双桥曲线图中,纵坐标深度(m ),纵坐标为阻应力(M p a )。实线为锥尖阻力,虚线为侧壁摩阻力。虚线和实线偏差大一般是粉质粘土,虚线和实线较吻合,一般是淤泥质粉粘,虚线和实线相互交错,一般是粉砂,曲线规律不明显,往往是有杂质。

场地中次生土较多,上部黄色为主,下部变为灰色,原因是下部地下水的浸泡作用,使得土中有机质积累而变为灰色土。

后来到附近另一工地观察了表面看起来差不多,实际底部包括了漫滩和岗地两个地貌单元的场地,场地漫滩区钻孔较深才能见到基岩,岗地区很浅就能见到基岩。场地植被丛生,可以根据植被的情况估判地下土的性质,如老土因为已经密实固结,植被长势一般不如新土好。

最后严工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华宁工程地质勘查软件的应用以及工程勘察报告的编写。由衷的感谢!

总结

一个文明部落往往有必要的居住区,公共设施,必要的交通路线和枢纽,各样工厂和大量建筑物,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以下简称工民建勘察)就是在这些建筑物施工前期进行地形地貌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结构以及动力地质作用等方面条件的勘察和分析评价,为施工选择合适的场地并提供相关对策和建议。

工民建勘察服务的一般是房屋建筑、高层建筑、大型公用建筑、工业厂房及烟囱、水塔、电视电讯塔等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系。

分类

高度(m)

层数

对建筑物结构起控制作用的荷载

低层建筑

3 ~6

1 ~2

竖向荷载

多层建筑

9 ~12

3 ~7

竖向荷载与水平荷载

高层建筑

24 ~60

8 ~20

水平荷载

超高层建筑

>6 0

>2 0

水平荷载

工业建筑主要包括专供生产用的各种厂房和车间,其特征是:

1. 跨度大而复杂,一般跨度为9~12m,大者达3 0m ;

2. 边墙高度大,一般可达20~30m,高的可达4 0 m ;

3. 基础荷载大,承重墙、框架墙、柱和地面的静荷载都很大;

4. 基础埋置较深,常设地下室,以深基础为主。

民用建筑按其用途可分为住宅建筑和公共事业建筑,其特点是:

跨度不大而结构简单,基础的荷载较小,且以静荷载为主,很少考虑动荷载和偏心荷载,基础埋深不大,以浅基础为主。

按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将其划分为简单的,中等的和复杂的三类:

1. 简单的场地

地形平坦,地貌单一;地质构造及地层结构简单,岩土体强度高而岩性均匀,土体压缩性变化较小;无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地下水埋深大且对基础无不良影响;

2. 中等复杂的场地

地形有起伏,地貌单元较多;地层种类较多,岩土体性质变化较大,或在一般地基压缩层计算深度内,基岩面起伏较大;局部有不良的物理地质现象;地下水埋藏较浅且对基础可能有不良影响;

3. 复杂的场地

地形起伏大,地貌单元多;地层结构复杂,岩土体性质变化大且不均匀,或在地基压缩层计算深度内,基岩面起伏大或有断裂存在;场地内有对振动敏感的地层;不良的物理地质现象发育;地下水埋深小于基础砌置深度,且对基础有不良影响。

按建筑物的重要性、工程规模大小和特点、荷重大小及安全等方面,建筑工程可分为三级:

一级(重要工程):荷重较大的建筑、大于30层的住宅及公用建筑;

二级(一般工程):7~30层的住宅及公用建筑;

三级(次要工程):6层以下的的住宅及公用建筑。

工民建勘察针对的建筑一般是浅基础建筑,作用于基础上力主要是静力荷载,主要勘察内容有:

1) 地形地貌,地貌单元(漫滩,阶地,岗地,山地等),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物理地质现象(滑坡,潜在滑坡,泥石流,塌陷等);

2) 水文地质条件;

3) 地基承载力,地基特性,地层特征,持力层以及地基稳定性。

工民建勘察常用勘察方法有:

1) 钻孔。钻孔可以直接揭露地下地层,并获得样本做各项室内试验。

2) 荷载试验。包括动力荷载和静力荷载,常采用双桥静力触探试验,既可以获得地基承载力参考值,又可以根据记录曲线进行地层划分,岩性判断,持力层识别等。

3) 抽水试验。获得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地层水文地质参数。

4) 室内试验。室内试验是将钻探过程中获得的岩层或土层样品进行土工试验,包括抗剪,压缩,固结,渗透,颗粒分析,含水量,密度等试验。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一般有:

1) 区域稳定性问题。区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地震和新构造运动,在新开发地区选择建筑场址时,更应注意。在强震区兴建房屋建筑与构筑物时,应着重于场地地震效应的分析与评价。

2) 斜坡稳定性问题。在斜坡地区兴建建筑物时,斜坡的变形和破坏危及斜坡上及其附近建筑物的安全。建筑物的兴建,给斜坡施加了外荷载,增加了斜坡的不稳定因素,可能导致其滑动,引起建筑物的破坏。

3) 地基稳定性问题。研究地基稳定性是房屋建筑与构筑物工程勘察中的最主要任务。地基稳定性包括地基强度和变形。

4) 建筑物的配置问题。各建筑物的用途和工艺要求不同,它们的结构、规模和对地基的要求不一样。在满足建筑物对气候和工艺方面的条件下,工程地质条件是建筑物配置的主要决定因素。配置问题包括:选择较优的持力层、确定合适的基础类型、提出合理的基础砌置深度。

5) 地下水的侵蚀性问题。混凝土是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的建筑材料,当混凝土基础埋置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必须考虑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问题;大多数地下水不具有侵蚀性,但当地下水中某些化学成分( 如HCO3-、SO42-、C l-、侵蚀性C O2 等) 含量过高时,会对混凝土产生分解性侵蚀、结晶性侵蚀及复合性侵蚀。

6) 地基的施工条件问题。修建房屋建筑与构筑物基础时,一般都需要进行基坑开挖工作,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地基的施工条件不仅会影响施工期限和建筑物的造价,而且对基础类型的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勘察报告编写。主要包括:

1) 工程概况;

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3)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4) 结论与建议;

5) 附表(包括钻孔的主要地层数据表,钻孔原位测试成果表,土工试验成果总表,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参数统计表);

6) 附图(平面布置图,工程地质柱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

补充:画地质图时,由于以钻孔数据构成体系是以点带面的模型,因此各点之间的连接

线宜用直线,避免出现较大误差。

实习二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实习

实习地点: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

指导老师:杨凤根老师,朱旭芬老师

实习经过

首先来到下水库区的二期工程探洞,岩性主要是灰色、紫红色侏罗系熔结凝灰岩,硬度大,岩层厚,构造简单。然后沿河道往下进行水质监测测量。测量主要要素是:水温,P H ,电导率,矿化度(TDS ),溶解氧。以下是摘录的几个控制点数据:

位置

温度(℃)

电导率(μs/㎝)

矿化度(ppm )

溶解氧(mg╱L )

PH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二期工程探洞口

20

189.4

100.05

8.19

8.8

探洞沿河下走2 00米混凝土桥边

20

71.7

37.2

9.33

8.82

沿河下走近村庄的堆石坝蓄水电站

20

71.9

33.7

10.23

8.96

之后参观了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厂房和下水库,期间在老师的讲解下了解工程概况,工程结构及工程勘察内容,体会工程的浩大及其建设的工程地质依据。

工程概况

工程区位于天目山区中部的大溪河段上,附近以搁天岭最高。为河谷深切,山峰尖棱,地形陡峭,山体厚实,竹木茂盛地貌。天目山是浙北的主要山脉,峰峦起伏,气势雄伟,大溪河发源于临安---安吉两县交界附近,全长约30 千米,河流流向北东,最终流入太湖。上水库位于大溪左岸的一条大冲沟沟源处的洼地,下水库河道坡降4 0 ‰,较长且深的冲沟3 条。工程区在大地构造上处在扬子准地台钱塘台褶皱带中的武康----湖州隆褶皱带范围内,受区域性断裂控制和影响,SN~NNE向次级或次级小断层比较发育。第四纪以来本区构造运动以区域性差异升降活动为主,属相对稳定地块,历史外围地震对场区的影响烈度不超过V 度。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均小于V I 度。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安吉县境内。电站以其独特的山区风貌,优越的地理位置,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享誉海内外。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雄伟壮观,堪称世纪之作,是我国目前已建和在建的同类电站单个厂房装机容量最大、水头最高的一座;也是亚洲最大、名列世界第二的抽水蓄能电站,电站主要设备均从国外引进。电站枢纽主要包括上水库和下水库、输水系统、中央控制楼和地下厂房等部分组成。

电站下库位于海拔3 50 米的半山腰,是由大坝拦截太湖支流西苕溪而成。有"两岸青山出平湖"之美称,当地人称"龙潭湖"。主厂房是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的心脏。在天荒坪电站上下水库间的大山中凿有长达2 2 公里的洞室群,大小洞室45 个,构成电站主、副厂房区。整个地下厂房全长2 00米,宽2 2 米,高4 7 米,6 台30 万千瓦机组一字排开,构成壮观的地下厂房景观。

电站上水库位于海拔9 08米的高山之巅,是利用天荒坪和搁天岭两座山峰间的千亩田洼地开挖填筑而成,并有主坝和四座副坝及库岸围筑,整个上水库呈梨形。平均水深4 2.2米,库容量8 85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西湖。

电站枢纽主要包括上水库和下水库、输水系统、中央控制楼和地下厂房等部分组成。因为地势开阔,气候宜人,上水库也因此被称为天篁湖。整个上水库是利用天荒坪与搁天岭山峰间的洼地挖填而成,呈梨形状,也像一个巨大的运动场,蓄水之后,碧波荡漾,湖面面积达2 8 公顷,是一个昼夜水位高低变幅达2 9 米多的动态湖泊,形似"天池",具有极大观赏性。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自2 000 年全部建成投产以来,采用新型管理模式,电站各项经济技术指标逐年提高,针对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电站在华东电网担任调峰填谷和事故备用的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增加了中央和地方的税收收入,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为在华东地区建设和运行管理大型抽水蓄能电站积累了丰富的经。

上水库(坝)区工程地质条件

上水库(坝)区位于南天目山东南部,大溪河左支沟源洼地,两岸山脊天坪和搁天岭高程分别为9 30.19 米和9 73.01米,库内原始地形开阔,谷底宽6 0~70米,沟底高程8 80~845米,沟周围有垭口,垭口地面高程分别为北副坝8 47.00米,东副坝8 74.44米,西副坝8 91.30米,西南副坝8 99.00米,皆低于正常蓄水位9 05.20米。库盆内地形较完整,冲沟不发育。

岩性主要分布侏罗系上统黄尖组第二段上部及第三段中部酸性火山岩类,为流纹质角砾熔凝灰岩,层凝灰岩,辉石安山岩等,并穿插有后期侵入的煌斑岩脉。流纹质角砾熔凝灰岩分布于东库岸、北库岸及西库岸一带,层凝灰岩分布于西库岸主坝右坝肩一带,辉石安山岩分布于西库岸山顶一带。

地质构造为一向西岸倾斜的单斜构造,火山岩的流层产状为N10°~20°W/SW, ∠8~25°。Ⅱ、Ⅲ级结构面较发育,结构面走向以NNW 和NNE 为主,均为陡倾断层,库坝区Ⅳ级机构面也较发育。

下水库(坝)区工程地质条件

下水库(坝)区位于大溪中游峡谷河段,正常蓄水位344.5米时,水库全长1800米,为V 字型河谷,两岸山体相对高差6 00~700米,谷坡陡峭,谷底高程228~350米,少量冲沟深切,右岸大坞里沟常年有水,其他沟间歇有水。

岩性主要为劳村组第一段的流纹质熔结凝灰岩,流纹斑岩和安山玢岩以及侵入的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煌斑岩,灰绿玢岩,英安玢岩等。

坝址区有断层裂隙发育,Ⅰ、Ⅱ、Ⅲ级结构面共计15 条以上,裂隙、断层主要走向SN 至NNE 或NNW,陡倾为主。

地表少见风化层,地下水出露点仅在又坝肩高程2 76 米处沿断层流出,水量小。

地下厂房工程地质条件

厂房位于大溪左岸雄厚山体内,上覆岩石厚度160~200米,厂房纵轴线走向N30°W,主要分布含砾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岩石新鲜,坚硬,均质,构造简单,岩体完整,ⅢⅣ级结构面少量发育。硐室位于地下水位和相对隔水层以下,两硐室在开挖中的初始地下水出露点不多见,仅结构面有少量滴水。

实习感受

除了领略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的雄伟壮观,绮丽风光外,更让人感受到,工程地质勘察与一个浩大的工程的密切联系。谢谢指导老师的带领与指导!

地理科学考研学校排名

地理学的综合排名的学校依次是: A+ 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 A (14个)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新疆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B+(26个)河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中南大学,青海师范大学 B (26个)成都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长安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福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宁夏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长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鲁东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山西大学,河海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宁波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学院,吉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聊城大学 C (18个)华南农业大学,海南师范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重庆交通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华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延边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南昌大学,西南林学院,曲阜师范大学 自然地理学专业的学校排名依次是: A+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 A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新疆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B+(18个)首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河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B(17个)广州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鲁东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山西大学,云南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长安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C(11个)广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海南师范学院,重庆交通学院,聊城大学,吉林师范大学 人文地理学专业的学校排名依次是: A+ 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A 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 B+(16个)辽宁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宁夏大学,河北师范大学 B(15个)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 C(10)浙江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延边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南昌大学,曲阜师范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校排名依次是:A+ 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A 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B+(18个)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同济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 B(17)新疆大学,长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河海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长安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学院,湖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 C(11个)云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西南林学院,江西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山东可见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河海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及模版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规范(附模板)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对已进行的各教学环节的综合、深化和扩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基本规范认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作业。 一、基本规范的内容 1、论文内容基本要求: (1)概念准确,层次清楚,内容正确,格式规范; (2)字体工整,字迹清楚,行文流畅,无错别字; (3)学生在做论文过程中要查阅一定数量的期刊和报告等文献资料,外文译文必须是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相关的内容,并在论文中参考引用; (4)参考文献在论文中一定要引注,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要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GB7714-87)。 2、图纸、图表要求: (1)图表布局合理,图面整洁,线条粗细均匀,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准确,使用工程字书写,要统一为SI制; (2)图纸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绘制; (3)工程图纸作为论文的附件资料,可另册装订与毕业设计(论文)一起存档。 3、软件课题要附学生参与编制的软件开发有关文档、软硬件资料(如设计说明书、使用说明书、测试分析报告等)和有效的程序软盘,并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资料,同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手册、译文一起存档;硬件课题对于仪器所测得的曲线等要有必要的曲线图或照片。 4、译文要求: 用词恰当,准确表达原意,行文流畅;中文译文用毕业设计(论文)用纸书写,译文和外文原文装订成册,与毕业设计(论文)一起上交,作为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考核的一部分。 5、论文书写和字数要求: 论文用A4纸打印,理工科类论文不少于1.5万字,经管及人文社科类论文不少于1万字(其中外语类不少于5千字)。 6、论文装订顺序: (1)封面 (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3)中文摘要(不少于400字);

河海大学毕业设计

目录 第一章调洪演算 (4) 1.1 洪水调节计算 (4) 1.1.1 绘制洪水过程线 (4) 1.1.2 洪水过程线的离散化 (5) 1.1.3 时段内水位的试算 (5) 1.1.4 方案最高水位和最大下泄流量的计算 (6) 1.1.5 调洪演算方案汇总 (6) 1.2 防浪墙顶高程计算 (7) 第二章防浪墙计算 (9) 2.1 防浪墙尺寸设计 (9) 2.2 防浪墙荷载分析 (9) 2.2.1 完建情况 (9) 2.2.2 校核洪水位情况 (13) 2.2.3 结果分析 (17) 2.3 防浪墙配筋计算 (17) 2.3.1 墙身配筋计算 (17) 2.3.2 底板配筋计算 (18) 2.4 抗滑稳定计算 (19) 2.4.1 完建工况 (19) 2.4.2 非常运用工况(校核洪水位情况) (19) 2.5 抗倾覆计算 (20) 第三章坝坡稳定计算 (20) 3.1 坝体边坡拟定 (20) 3.2 堆石坝坝坡稳定分析 (20) 3.2.1 计算公式 (20) 3.2.2 计算过程及结果 (22) 第四章复合土工膜强度及厚度校核 (23) 3.1 0.4mm厚土工膜 (23) 3.2 0.6mm厚土工膜 (24) 第五章坝坡面复合土工膜稳定计算 (25) 5.1混凝土护坡与复合土工膜间抗滑稳定计算 (25) 5.2复合土工膜与下垫层间的抗滑稳定计算 (25)

5.1 最大断面设计 (26) 5.2 趾板剖面的计算 (26) 第六章副坝设计 (28) 6.1 副坝顶宽验算 (28) 6.2 强度和稳定验算 (29) 6.2.1 正常蓄水位情况 (29) 6.2.2 校核洪水位情况 (31) 第七章施工组织设计 (33) 7.1 拦洪高程 (33) 7.1.1 隧洞断面型式、尺寸 (33) 7.1.2 隧洞泄流能力曲线 (33) 7.1.3 下泄流量与上游水位关系曲线 (34) 7.1.4 计算结果 (35) 7.2 堆石体工程量 (36) 7.2.1 计算公式及大坝分期 (36) 7.2.2 计算过程 (37) 7.2.3 计算结果 (39) 7.3 工程量计算 (39) 7.3.1 堆石坝各分区工程量 (39) 7.3.2 趾板工程量 (40) 7.3.3 混凝土面板工程量 (41) 7.3.4 副坝工程量 (41) 7.3.5 防浪墙工程量 (42) 7.4 堆石体施工机械选择及数量计算 (42) 7.4.1 机械选择 (42) 7.4.2 机械生产率及数量计算 (42) 7.5 混凝土工程机械数量计算 (45) 7.5.1 混凝土工程施工强度 (45) 7.5.2 混凝土工程机械选择 (46) 7.6 导流隧洞施工 (46) 7.6.1 基本资料 (46) 7.6.2 开挖方法选择 (46) 7.6.3 钻机爆破循环作业项目及机械设备的选择 (47) 7.6.4 开挖循环作业组织 (47)

河海大学工程力学教学条件

河海大学工程力学教学条件 1. 教学平台 工程力学专业拥有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力学基地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品牌专业建设以来2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结构力学)。 2. 精品课程 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理论力学,弹性力学及有限单元法,结构力学,水力学(品牌专业建设前被评)。 3. 教材建设 面向21世纪工程力学系列教材”(包括静力学基础、动力学基础、材料力学、结构静力学、结构动力学、弹性力学和计算力学共7本)——河海大学出版社(获河海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 《理论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弹性力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理论力学课堂教学系统与素材库》——高等教育出版社; 《力学创新与妙用——开发创造力》——高等教育出版社; 《力学建模导论》——科学出版社; 《细观力学》——科学出版社; 《有限单元法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 《理论力学》——中国电力出版社; 《材料力学》——中国电力出版社; 《材料力学习题解答》——中国电力出版社; 《工程优化—原理、算法及实施》——机械工业出版社; 《工程力学》(少学时)——机械工业出版社; 《工程力学》(多学时)——机械工业出版社; 《工程力学学习指导与解题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 《工程优化—原理、算法及实施》——机械工业出版社; 《有限元法与软件的工程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工程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结构动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现代工程设计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 《材料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材料力学》——河海大学出版社; 《力学实验》——河海大学出版社; 《结构力学》——河海大学出版社。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立体化教材体系——高等教育出版社(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奖); 4.实践基地 校外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实践基地共6个(其中江都水电站、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

(完整版)河海大学水资源规划及利用复习知识点

河海大学水资源规划与利用复习资料 一、 水资源特点:流动性,可再生性,多用途性,公共性,利与害的两重性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满足几个部门的需要,并且将除水害和兴水利结合起来统筹解决,这种开发水资源的方式,称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防洪与兴利矛盾:疏浚河道有利于防洪、航运等,但降低了河水位,可能不利于自流灌溉引水;若筑堰抬高水位引水灌溉,又可能不利于泄洪,但却降低了水电站的水头,使所发电能减少。 二 1水资源评价的涵义与任务 水资源评价是对某一地区或流域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开发利用条件、开发利用现状和供需发展趋势作出的分析估价。它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水资源的基础工作,为水利规划提供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 水资源评价的内容: 水资源评价的背景与基础水资源数量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水资源综合评价 2、中国水资源评价分区 10个一级区——按流域水系划分,以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 80个二级区——一级区以下划分二级区,基本保持河流水系完整性; 3、水平年、典型年和系列法 ●水平年 基准年:为现状情况,又称现状水平年,是指进行水资源评价工作的现状情况,以某一年为标准——力求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近期水平年:为近期情况,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5~10年——要求有一定的精度——供需分析时应进行平衡的调整 中期水平年:为远景情况,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15~20年——精度要差一些——供需分析时也可不作调整平衡 远期水平年:一般为基准年以后的30~50年——精度将会更差一些——仅侧重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宏观分析 ●典型年法 典型年法又称代表年法 首先根据对已有水文气象资料进行频率分析的成果,确定平水年和枯水年等不同典型年的雨情和水情,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各水平年的水资源供需情况进行分析 我国规定,平水年保证率P=50%,枯水年保证率P=75%,特枯水年保证率P=90%(或95%)典型年选择 一般选水利年或水文年,合理确定年总水量和年内分配 同一年各分区的保证频率不同时——上、中、下游或各分区的协调 降雨和径流的频率不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确定:供水主要靠河川径流、而且有较强水库调蓄能力的情况,也应按径流系列选择;河川径流供水相对较少且调节能力差的区域,应按降雨系列选择 ●系列法 系列法,又称为水资源供需平衡动态模拟法——根据所选的水文气象系列,通过逐年逐时段

地理学考研学校

学科大类:理学 一级学科: 地理学 其它二级学科 070500地理学 070501自然地理学 070502人文地理学 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070520 自主设至专业 一级地理学开设学校 全国招收0705 地理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信息,共找到105个研究生招生机构招生此专业 二级学科 1)地理学开设学校 本专业点击排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河海大学 新疆大学 北京大学

2)自然地理科学: 070501 自然地理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信息,共找到66个研究生招生机构招生此专业, 在结果中查询单位类别: ·安徽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州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湖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中山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长安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 ·鲁东大学(烟台师范学院) 南京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 3)人文地理 070502人文地理学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信息.共找到57个研究生招生机构招生此专业, ·安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 ·广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河南.. ·河南大学·湖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南昌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宁夏大学·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 ·延边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

河海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毕业设计38~68m水头150MW水电站

摘要 本设计根据提供的原始资料对38~68m水头150MW水电站水电站的机电部分进行初步设计,设计内容包括四个部分:水轮机的选型、调节保证计算及调速设备的选择、辅助设备系统设计以及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水轮机选型设计是整个设计的关键,根据原始资料,初步选出两种水轮机型号,共有20个待选方案。根据模型综合特性曲线选出3个较优方案,再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及平均效率的计算,选出最优方案。最终选出的最优方案水轮机型号为HL260/D74,两台机组,转轮直径4.1m,转速136.4r/min,平均效率90.4%。计算最优方案进出水流道的主要尺寸及厂房的主要尺寸,绘制厂房剖面图。 调节保证计算首先选取导叶直线关闭时间,暂取7s。对设计水头和最高水头甩全负荷两种工况进行计算,使相应的ξ和β值不超过规程规定的数值,本设计ξmax=30~50%、βmax<45%。由于本电站布置型式为单机单管,只要对一台机组甩全负荷进行计算。选取的接力器直径600mm,调速器为DT —150,油压装置为YZ—8。 辅助设备分别对油、气、水三大系统进行计算,水系统包括技术供水、消火和生活供水、检修排水、渗漏排水四部分。气系统主要对厂内高压和低压气系统进行计算,并选择相应储气罐和空气压缩机。绘制水、气系统图各一份。 电气一次部分对接入系统和主接线进行设计,本设计中送电电压等级220KV ,两回路,送电导线型号LGJ-240。主接线设计包括对发电机电压侧、送电电压侧、近区负荷侧及厂用自用电侧四部分考虑。并拟定短路点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选择配套的电气设备。发电机出口侧选用 —120000/220*,送电电压侧选用外桥接线,近区负荷侧采用发电单元接线,主变型号为SSPL 1 机电压直配架空线供近区负荷,按过电压保护的要求进行校核。自用电负荷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整个毕业设计将综合运用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制图、专业英语、水轮机及水轮机调节等专业课知识,在设计过程中培养了我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设计:崔原浩

河海大学工程水文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1-1 水资源的定义,我国地表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1-2 通过哪些工程措施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1-3 工程水文学的任务是什么,在本专业中有什么作用。 1-4 工程水文学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水循环及径流形成 2-1 水循环包括哪些要素,与水资源有什么关系。 2-2 如何量算流域面积、河流长度、河流纵比降。 2-3 某流域面积为793km2,多年平均流量Q=26.4m3/s,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980mm。试求多年平均径流总量W(104m3),多年平均径流深R(mm),多年平均径流模数M(m3/s/km2)及多年平均径流系数α。 2-4 如在上题的流域上兴建一座水库,从而增加水面面积△F=24km2,当地多年平均 =1220mm。蒸发皿折算系数采用0.83。问建库后该流的水面蒸发量(蒸发皿读数)E 皿 域的流量增加还是减少。建库后多年平均流量为多少。 2-5 北方的河流上修建水库和南方的河流上建库对径流的影响哪一个大。为什么。2-6 写出任一时段的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式,说明各符号的意义不同时段(多年、年、一次雨)的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式中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为什么不同。 2-7 试述流速仪测流的操作步骤及适用条件。 2-8 试述实测流速推算断面流量的方法、步骤。 2-9 已知某测流断面,起点距和测点流速如图2-1所示,岸边系数α=0.7,计算相应水位,断面面积,断面流量。 表2-1 流速仪测流,断面流量计算表

图2-1 2-10 为什么要建立水位流量关系,如何延长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 第三章 降雨径流分析 3-1 写出计算流域(面)平均雨量的方法、公式及适用条件。 3-2 图3-1中有四个雨量站,用垂直平分法求面雨量可以连成三角形ABC 、BDC ,也可连成三角形ADC 、ABD ,哪一种连法比较好,面雨量成果有无不同。 图3-1 雨量站点分布图 3-3 为什么一次降雨总量大于对应的径流深,而一次径流过程历时一般大于降雨历时。 3-4 什么叫蓄满产流,判别蓄满产流与超渗产流主要依据是什么。 3-5 在我国南方湿润地区产流计算中采用什么扣损方案,其中参数(P 、R 、Pa 、E m 、I m 、K )如何确定及计算。 3-6 计算某流域1960年6月13~14日的流域平均降水量P 、前期影响雨量Pa 和相应的径流深R ,成果填入表3-4的洪号3 中。 (1)求6月13~14日的流域平均降水量P (资料见表3-2,表中A 、B 、C 、三个 雨量站的面积权重各为20%、50%、30%)。 (2)求6月13~14日降雨开始时的Pa 值。(资料见表3-2,I m =100mm ,K =0.92)。

地理专业高校排名

地理学的综合排名的学校依次是: A+ 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 A (14个)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新疆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B+(26个)河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中南大学,青海师范大学 B (26个)成都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长安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福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宁夏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长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鲁东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山西大学,河海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宁波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学院,吉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聊城大学 C (18个)华南农业大学,海南师范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重庆交通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华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延边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南昌大学,西南林学院,曲阜师范大学 自然地理学专业的学校排名依次是: A+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 A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新疆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B+(18个)首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河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B(17个)广州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鲁东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山西大学,云南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长安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C(11个)广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海南师范学院,重庆交通学院,聊城大学,吉林师范大学

河海大学水环境规划论文

夏热冬冷地区湖泊湿地型城市水环境规 划—武汉四新地区 1四新地区水环境概述 1.1四新地区区位 “武汉新区”位于武汉三镇之一的汉阳,由长江、汉江和外环线(京珠高速公路)合围形成“两江一路”的天然扇形区域,涵盖汉阳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全部及蔡甸区和汉南区的一部分,规划面积368 km 2,建设用地160km2,规划人口100万。 武汉四新地区的范围中心区域,具体为:东启长江,西至318国道,南接三环线,北至二环线,规划总面积15. 33公顷(不含江滩公园99. 26公顷)。 新一轮武汉城市总体规划对四新地区的功能定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四新是城市副中心,依托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整装和相关机械制造产业,积极发展服务区域的国际博览、科技展览和汽车贸易等专业性公共中心职能,并布局服务四新组团的商业、文教卫体等综合性服务功能。 1.2四新地区气候特点 武汉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夏热冬冷、四季分明。夏季最长为135天,冬季次之为110天,春秋季各为60天。年均气温17. 70C, 1月最低,月平均气温3. 00C, 7月最高,月均达28. 80C。年月气温平均值差达25. 80C,大于同纬度的杭州、成都等地,显示出武汉气候的大陆性。武汉市市

区盛夏闷热,白天气温常在3 70C左右,夜间也常保持在30 0C左右,极端最大气温为41. 30C,素有“火炉”之称。 武汉市风向明显地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冬季以北风和东北,偏北风为主,夏季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2. 7米/秒,最大风速10. 0米/秒(北风),静风频率为10%。在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居民活动剧增的影响下,武汉三镇(武昌、汉口和汉阳)城区己经形成明显的城市的“热岛效应”。据相关资料统计,2003年7月23口一8月3口,武汉市20时的相对湿度高达50%一80%,并且4项温度记录刷新了历史记载:日最低气温32. 3 0C;日最低气温≥300C持续时间:10d;日平均气温35. 80C;日平均气温≥330C持续时间:10d。 通过对武汉市多年典型气象条件的分析,可以得出其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和南风;冬季则以北风和东北风为主。而武汉主城周边地区湖泊洽以南部和东部地区为最。长江、汉水为武汉市内天然风道,因此,缓解武汉市城市热岛效应的最现实途径,是结合城市内外天然的江河湖泊,通过对城市空间形态的调整,结合城市水廊道的建设,建构基于夏季主导风向的城市广义通风道系统,将自然风引入城市,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1.3四新地区水环境特征 武汉新区的水系资源主要由两江——长江与汉江,六湖——月湖、莲花湖、墨水湖、龙阳湖、三角湖、北太子湖和南太子湖,以及其他湖泊——后官湖、万家湖、汤湖、西北湖和烂泥湖,另外还包括后官湖和诛山湖的一部分加之琴断口小河、朱家老港、朱家新港、墨竹港、

水文学及水资源

水文学及水资源(081501)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学科门类:工学(08)一级学科:水利工程(0815) 河海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创建于1952年。1981年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 位授予权。1988年、2002年、2007年连续三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4年被批准设立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年被批准设立水资源 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现有教师7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 教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与科技创新团队一个,教授28人,副教授2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4人。本学科设置了水文物理规律模拟及水文预报等7个研究方向。 2000年以来主持与承担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和直接 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800余项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奖5项,部省级科技奖50多项。学科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特色显著,基础雄厚,在国内处于领 先地位,在国际上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生就业部门主要有科研院所、高等学 校、流域管理机构、勘测设计部门、环境保护和地矿部门等。 一、培养要求 培养面向现代化,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学风严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创 新精神,在水文学及水资源科学方面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水文物理规律模拟及水文预报 (Watershed Hydrological Simulation and Forceasting)2.水文不确定性理论与应用(Theory of Hydrological Uncertainty and Application)3.水资源规划与管理(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4.地下水数值模拟及开发利用(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Groundwater )5.水信息理论与技术(Theory and techniques of hydroinformatics) 6.生态水文与水环境保护(Ecohydrology and 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7.应用水文气象(Applied Hydrometeorology ) 三、学分要求 总学分为3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为18学分,非学位课程为9学分,教学环节3学分。 四、课程设置

国内哪些高校的研究生招生有自然地理学

国内哪些高校的研究生招生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这三个专业且比较容易考上? (0705) 地理学(共10个一级学科招生单位,有一级学科博士点)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 (070501) 自然地理学(共49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B)、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B)、山东师范大学、烟台师范学院、河南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B)、广州大学、西南师范大学(B)、贵州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新疆大学(B)、新疆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重庆交通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聊城大学、长安大学、湖北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海南师范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070502) 人文地理学(共50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B)、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B)、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西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B)、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北师范大学(B)、青海师范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延边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华侨大学、南昌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广州大学 (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共49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河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B)、安徽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B)、山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B)、长江大学、中南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西南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东华理工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云南大学、西南林学院、青海师范大学 注:B是指有博士点的 数学不好不碍事,只要不是太差就行,好好努力,是在不行就考自然地理学或人文地理学,不过个人还是建议考地理信息系统,就业前景要比那两个好一些!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 河海大学毕业设计

河海大学部门文件 河海教务〔2017〕 10 号 关于印发《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资料提交标准》的通知 各学院: 为切实做好审核评估整改工作,改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系统中存在的提交内容不完整、论文评阅稿缺乏痕迹、教师评语简单敷衍等问题,明确选题、指导、评阅、答辩各个环节相关材料提交要求,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评价质量,特制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资料提交标准》,请各学院及相关教师遵照执行。 附件:《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资料提交标准》 教务处 2017年3月27日

附件: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资料提交标准 一、选题任务书 指导教师在第七学期申报课题时,需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提出明确的要求。指导教师要从综合运用知识、研究方案的设计、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应用文献资料、数据分析处理、图纸质量、技术或观点创新等方面详细说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内容,按毕业设计(论文)的各个环节(文献检索与阅读、方案论证与设计、撰写报告等)拟订工作进度,列出部分推荐参考文献。 二、周进展记录 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后,学生应每周登录“河海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填报周进展记录(合计至少12次,中期检查后要至少完成6条周进展记录),不得集中填报。 三、指导日志 指导教师应及时在网上审核学生填报的周进展记录,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布置下一周的工作要求,并在系统中填写指导日志(合计至少10次,中期检查之前要至少填报5条记录)。 四、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一般在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到第6-7周时开展,学生要详细填报已完成任务的主要内容、是否符合任务书要求进度、尚需完成任务的主要内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学生填报后,指导教师需及时审核中期检查报告,认真填写指导教师意见,内容确切、具体,电子签名清晰。 五、教师评语 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要认真审阅,从选题及综合训练程度、从学生的完成情况、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应用文献资料能力、

河海大学(已有09试题)

河海大学 水资源环境学院 地理信息系统2005——2006,2008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2004 自然地理学2004——2005,2007——2008 水文学原理2000,2002——2008 水力学2000,2002——2009 水文地质学2004——2005 水文统计2005 工程水文学2005 有机化学2000——2008 生态学2005 地下水水文学2005——2006 地下水动力学2008 硅酸盐物理化学2000 城市规划原理2006 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水力学2000,2002——2009 材料力学2000——2003,2005——2009 理论力学2000——2005 流体力学2001——2008 水文学原理2000,2002——2008 工程水文学2005 交通学院、海洋学院 水力学2000,2002——2009 材料力学2000——2003,2005——2009 流体力学2001——2008 普通化学2005 普通物理2000——2001,2003——2004(其中2000——2001年称“物理”)理论力学2000——2005 硅酸盐物理化学2000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2006,2008 交通工程基本理论2004 交通工程基础理论2005 交通流理论2006——2008 数理方程2007 土木工程学院 材料力学2000——2003,2005——2009 理论力学2000——2005

结构力学2000,2002,2004——2008 水力学2000,2002——2009 测量平差2002——2008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2007 C程序设计语言2000——2001 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2000 PASCAL语言程序设计2001 计算机原理2002 地下水水文学2005——2006 地下水动力学2008 工程物探2008 钢结构2000,2002 钢筋混凝土结构2000,2002 工程地质学2004 构造地质学2007——2008 土力学2002 岩石力学2002 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专业复试(含土力学、岩石力学)2004——2005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水力学2000,2002——2009 有机化学2000——2008 环境微生物学2005 硅酸盐物理化学2000 电气工程学院 电路2000,2002——2009 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2000,2004——2007 自动控制原理2000,2002,2005——2007 微机原理及应用2000,2002 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 电路2000,2002——2009 数据结构1998,2000——2001 数据结构及程序设计2002——2007 C程序设计语言2001 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2000 PASCAL语言程序设计2001 计算机原理2002 通信原理2000,2002,2004——2005,2008 信号与线性系统2000,2002 离散数学2000,2004——2007 商学院

河海大学本科毕业设计中期报告(参考模板)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中期报告 毕业设计题目: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专业年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二〇〇八年三月 中国南京

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电系统可靠性的影响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配电系统处于电力系统的末端,是向用户分配电能和供给电能的重要环节,包括配电变电所、高低压配电线路及接户线在内的整个配电网络及其设备。所谓配电系统可靠性,实质上就是研究直接向用户供给电能和分配电能的配电系统本身及其对用户供电能力的可靠性[1]。供电可靠性指标是供电企业对用户的供电能力和企业自身设备健康状况、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在我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供电可靠性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因此提高供电系统供电可靠率的研究是保证供电质量,实现电力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和改善电力工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城市网络建设和改造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分布式发电(DG—distributed generation)技术以其独有的环保性和经济性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配电网是单电源的辐射状系统,DG的接入改变了原有配电网的结构,使之成为多电源的网状网络,配电网中各支路的潮流不再是单方向地流动,因此,DG的引入将会给整个电网带来深刻的影响。除了各种形式的DG技术本身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外,从DG与传统电网连接的角度,必须针对含有DG的电网规划与运行方式、继电保护、安全及可靠性、对控制中心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进行能源结构调整过程中,已经把DG技术放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上。在我国,充足保障电力供应对经济的持续发展必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已建中央电站及电网的基础上,大力发展DG技术将是我国电力系统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传统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2.1.1 解析法 故障后果分析法[1]是利用元件的可靠性数据,建立故障模式后果表,然后逐个分析各个故障事故及后果,最后综合形成可靠性指标,只适用于较简单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对带有复杂分支馈线的系统,由于故障模式太多,直接使用FMEA法有一定困难。文献[2,3]提出了利用网络等值法对复杂网络进行等效简化的方法,其主要思路是将带子馈线的问题通过等值转化为不带子馈线的问题,然后用FMEA法求解等值后的可靠性指标。文献[4,5]提出基于最小路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算法,但当系统复杂时,花费时间长。文献[6]提出的故

弹性力学试卷及答案

一、概念题(32分) 1、 如图所示三角形截面水坝,其右侧受重度为γ的水压力作用,左侧为自 由面。试列出下述问题的边界条件 解:1)右边界(x=0) 1 1 2)左边界(x=ytg β) 1 1 由: 2 2 2、何谓逆解法和半逆解法。 答:1. 所谓逆解法,就是先设定各种形式、满足相容方程的应力函 数,利用公式求出应力分量,然后根据应力边界条件考察在各种形状的弹性体上,这些应力分量对应于什么样的面力,从而得知设定的应力函数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4 2. 所谓半逆解法,就是针对所要求解的问题,根据弹性体的边界形状与受力情况,假设部分或全部应力分量为某种形式的函数,从而推出应力函数,然后考察该应力函数是否满足相容方程,以及原来假设的应力分量和由这个应力函数求出的其余应力分量,是否满足应力边界条件和位移单值条件。如果相容方程和各方面的条件都能满足,就可得到正确解答;如果某一方面不能满足,就需要另作假设,重新考察。 4 3、已知一点的应力状态,试求主应力的大小及其作用的方向。 200,0,400x y xy MPa MPa σστ===- 解:根据公式122x y σσσσ+=± 2 和公式11tan x xy σσατ-=,求出主应力和主应力方向: 2 2000512.31312.322MPa σσ+==- 2 512200tan 0.7808,3757'11400 αα-==-=- 2 4、最小势能原理等价于 以位移表示的平衡微分 (3) 方程和 应力 (3) 边界条件,选择位移函数仅需满足 位移 (2) 边界条件。 二、图示悬臂梁,长度为l , 高度为h ,l >>h ,在梁上边界受均布荷载。试检验应力函数 523322ΦAy Bx y Cy Dx Ex y =++++ 能否成为此问题的解?,如果可以,试求出应力分量。(20分) 000y x x xy x σγτ=-===() () cos ,cos cos ,cos()2sin l n x m n y βπ ββ====+=-() () () () x y l m x xy s s l m xy y s s f f σττσ+=+=???? ?( ) ()() () cos sin 0 cos sin 0 x xy s s xy y s s σβτβτβσβ-=+=?????

(完整版)河海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编号: 审定成绩: 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移动机器人的环境勘测与绘图

专业年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姓名吴来斌 指导教师郭老师 评阅人 二○一四年五月

摘要 移动机器人的环境勘测与绘图 移动机器人环境勘测与绘图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超声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在移动机器人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机器人探测环境的能力。利用传感器采集到的大量数据可以进行环境地图的创建。 本文主要研究在上位机中如何处理观测数据的问题。本文介绍的环境勘测主要是采用1个超声波传感器和6个红外传感器协同工作,超声波传感器的数据用来进行地图创建,红外传感器主要辅助机器人进行有效的避障。采用了NI公司的Lab WindowsCVI虚拟仪器软件建立环境地图,并进行数据处理。 由于超声传感器本身存在测距误差、散射角度大、镜像点多等问题,因此在数据处理时,通过C语言算法对数据点进行有效控制,去除大量不确定数据。在直线走廊、L形墙角、U形环境等实验条件下进行了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测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对环境仿真程度比较逼真。【关键词】移动机器人环境勘测地图创建 Lab WindowsCVI

ENVIRONMENT EXPLORATION AND MAP BUILDING BY MOBILE ROBOT Abstract Environment exploration and map building by mobile robot is a the robot research field. Ultrasonic sensor and infrared sensor are used by mobile robot and they increase robot’s ability of environment exploration. Using a lot of data gathered by sensors, we can build the environment map. This paper research data in the PC. In this paper , single ultrasonic sensor cooperated with 6 infrared sensors to explore the environment. The data by ultrasonic sensor is used for map building, and infrared sensors is angle, mirror image. so in the data process, we control the data point by C arithmetic and delete lots of uncertainty data. In the experiments of beeline aisle, encoignure of L shape, U form, we collect environment data and do the test of data treatment. Form these experiments, we achieve the purpose. 【Key words】mobile robot environment exploration map building LabwindowsCV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