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筑节能技术与节能材料期末复习资料全
建筑节能要点归纳习题及答案

《建筑节能》内容概要课程大纲:1、建筑节能基本知识;2、建筑节能规范与标准、材料与热工设计计算3、围护结构节能设计;4、供热节能设计5、制冷节能设计;6、其他建筑节能方法;第一讲建筑节能基本知识一、基本概念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
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其主要指标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布局要有利于自然通风,绿化率不低于35%;建筑间距应保证每户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在大寒日能获得满窗日照2小时等。
建筑能耗包括建材生产能耗、建筑施工能耗和建筑使用能耗,其中建筑使用能耗占80-90%。
建筑使用能耗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炊事燃料、家用电气、热水供应等。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可持续建筑循环利用能源、水和材料,并且通过更好的选址、设计、施工、操作、维护和拆除体系,建立完整的建筑物生命周期。
最大限度地使建筑物发挥其使用效率,尽量减少并最终消除建筑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消极影响。
它包含技术、生态、政策及哲学思想4个方面的可持续,它适应的规模从小到大分别为建筑、小区与城市、区域、全球。
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建筑节能技术考试内容

1.1.5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1)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大气环保的需要3)宜人的建筑热环境的需要1.3.5中国建筑节能的目标和任务:(1)新建建筑节能(2)既有建筑节能改造(3)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3、体形系数:定义为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之比,即单位建筑体积所占有的外表面积,其中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面积4、采暖居住建筑的能耗构成:1)建筑耗热量主要由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构成,73%-77%;2)通过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耗热量,23%-27%5、建筑节能的基本原理是:最大限度争取得热,最低限度的向外散热。
6、2.4.1影响空调负荷的主要因素1)围护结构的热阻和蓄热性能应采用热阻较大,蓄热能力较小的轻质围护结构,以及内保温的构造有利于节能。
2)房间朝向和蓄热能力无论围护结构热阻和蓄热能力如何,顶层及东西向房间的空调负荷都大于南北向房间。
因此将空调房间避开顶层设置以及减少东西向空调房的设计。
3)窗墙比,窗户遮阳和空气渗透情况提高窗户的遮阳性能,加强气密性。
7、空调建筑得热三种途径:1)太阳辐射通过窗户进入室内构成太阳辐射得热2)围护结构传热得热3)门窗缝隙空气渗透得热8、根据空调建筑物夏季得热途径,总结出以下节能设计要点:1)空调建筑应尽量避免东西朝向或东西向窗户,以减少太阳直射得热2)空调房应集中布置,上下对齐。
温湿度要求相近的空调房间宜相邻布置3)空调房间应避免布置在转角处,有伸缩缝处及顶层。
必须布置在顶层时应有良好的隔热措施4)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空调建筑外表面积宜尽可能小,表面宜采用浅色,房间净高宜降低。
5)外窗面积应尽量减小,向阳或东西向窗户,宜采用热反射玻璃、反射阳光镀膜和有效的遮阳构建。
6)外窗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中规定的3及水平7)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符合节能标准中规定的要求8)间歇使用的空调建筑,其外围护结构内侧和内围护结构宜采用厚重材料。
建筑节能复习题及参考复习资料

建筑节能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影响材料导热系数的两个主要参数是密度和含水率。
2、见证取样送检是施工单位在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见证下,按照有关规定从施工现场随机抽查试样,送至有见证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活动。
3、依据《建筑构件稳态热阻传递性质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GB/T13475-2008,标定热箱法的试件最小尺寸是 1.5m×1.5m 。
4、JGJ144-2004试件制备、养护和状态调节中规定:温度为10~25℃,相对湿度不应低于50%,试样养护时间应为 28 d。
5、浙江省属于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的哪一个地区夏热冬冷。
6、《建筑保温砂浆》(GB/T 20473-2006)中堆积密度规定:Ⅰ型应不大于 250 kg/m3,Ⅱ型应不大于350 kg/m3。
7、GB/T8484-2008,规定了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现有一樘窗的传热系数K值为2.6W/(m2·K),它对应的保温性能分级为 5 级。
8、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的内容分为见证取样检测和专项检测。
9、承担专项检测的现场检测,现场检测人员不得少于 2 个。
10、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资质,并在其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
11、依据GB/T13475-2008,试件的状态调节,为减少试件中热流受到所含水份的影响,建议试件在测量前调节到气干状态。
12、《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32-2009)外窗窗口气密性能应在受检外窗几何中心高度处室外瞬时风速不大于 3.3 m/s的条件下进行。
13、JGJ/T 132-2009《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中定义的室内活动区域是:由距地面或楼板面 700 mm和 1800 mm,距内墙内表面300mm,距离外墙内表面或固定的采暖空调设备600mm的所有平面所围成的区域。
14、检测技术人员经过岗前培训和考核,取得岗位证书,方可从事检测工作。
建筑材料期末考试重点

建筑材料期末考试重点第一篇:建筑材料期末考试重点项目3二、简述题1.简述气硬性胶凝材料和水硬性胶凝材料的区别。
答: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并保持、发展强度;水硬性胶凝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
2.建筑石膏与高强石膏的性能有何不同?答:建筑石膏晶体较细,调制成一定稠度的浆体时,需水量较大,因而强度较低;高强石膏晶粒粗大,比表面积小,需水量少,硬化后密实度大,强度高。
3.建筑石膏的特性如何?用途如何?答:建筑石膏的特性:表观密度小、强度较低;凝结硬化快;孔隙率大、热导率小;凝固时体积微膨胀;吸湿性强、耐水性差;防火性好。
建筑石膏主要用于室内抹灰及粉刷,制作石膏板等。
4.生石灰在熟化时为什么需要陈伏两周以上?为什么在陈伏时需在熟石灰表面保留一层水?答:因为生石灰中含有一定量的过火石灰,过火石灰的结构致密,熟化极慢,当这种未充分熟化的石灰抹灰后,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继续熟化,体积膨胀,致使墙面隆起、开裂,严重影响施工质量,为了消除这种危害,因此需要陈伏两周以上。
陈伏时表面保留一层水可防止石灰碳化。
5.石灰的用途如何?在储存和保管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答:用途:配制石灰砂浆和石灰乳;配制灰土和三合土;制作碳化石灰板;制作硅酸盐制品;配制无熟料水泥;作为干燥剂;作为静态破碎剂。
储存生石灰要注意防水防潮,而且不宜久存,最好运到后即熟化为石灰浆,变储存期为陈伏期。
另外要注意安全,将生石灰与可燃物分开保管,以免引起火灾。
6.水玻璃的用途如何?答:用途主要有:涂刷或浸渍材料;加固地基;修补裂缝、堵漏;配制耐酸砂浆和耐酸混凝土;配制耐热砂浆和耐热混凝土等项目4二、名词解释1.水泥的凝结和硬化水泥的凝结:水泥浆逐渐失去塑性的过程。
水泥的硬化:水泥石强度不断发展的过程。
2.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浆体硬化后体积变化的稳定性。
3.混合材料是指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为了改善水泥的性能,增加水泥品种,提高水泥产量,降低水泥成本所掺入的人工材料或工业废料。
建筑节能技术复习题2012

建筑节能技术复习题汇总1 建筑能耗的概念广义的说,建筑能耗包括建造过程中的能耗和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两部分构成。
狭义的建筑能耗是指建筑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每年消耗的商品能源的总和,包括采暖、通风、空调、热水、照明、电气、厨房炊事等方面的用能。
2 建筑节能的含义与广义的建筑能耗相对应,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材料生产、房屋建筑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合理地使用、有效地利用能源,以便在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能耗,以达到提高建筑舒适性和节省能源的目标。
与狭义的建筑能耗相对应,建筑节能是指提高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效率,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炊事、家用电器和热水供应等的效率。
3 采暖度日数(HDD18)heating degree day based on 18℃一年中,当某天室外日平均温度低于18℃时,将低于18℃的度数乘以1天,并将此乘积累加。
4 空调度日数(CDD26)cooling degree day based on 26℃一年中,当某天室外日平均温度高于26℃时,将高于26℃的度数乘以1天,并将此乘积累加5我国建筑节能的任务:在保证使用功能、建筑质量和室内环境符合小康目标的前提下,制定科学又切实可行的节能指标体系,采取各种有效的节能技术与管理措施,降低新建建筑面积的能耗,同时对既有的建筑物进行有计划的节能改造,达到提高居住舒适性、节约能源和改善环境的目的。
6 建筑节能的目标:我国建筑节能的两个阶段:从2006年起到2010年,全面启动建筑节能和推广绿色建筑,平均节能率达到50%。
第二阶段的目标从2010年起到2020年进一步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平均节能率要达到65%,东部地区要达到更高的标准。
7开展建筑节能的意义1)建筑节能是改善空间环境的重要途径(1)建筑节能可改善大气环境煤炭的使用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分别占飞灰排放的70%、二氧化硫排放90%、二氧化碳排放的70%和氮氧化物排放的67%。
(完整版)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期末复习题

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第一章绪论建筑节能的含义:建筑节能是指提高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效率,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炊事、家用电器和热水供应等的能源效率。
建筑节能的意义:①提高了建筑物在使用期间的能源利用效率②减少CO2的排放,降低大气污染③是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提高居住水平的必由之路。
常用的建筑能耗:采暖,空调,照明。
降低建筑能耗可采取的措施:①确定建筑节能工作的主要对象,找出工作重点②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引导并促进建筑节能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③重点开发建筑节能技术,构建节能技术创新机制④建立科学的能源利用评价体系⑤提高全民节能意识⑥完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
怎样理解建筑节能的气候适应性原理:建筑节能的气候适应性起源于建筑的气候适应性,在一种气候条件下节能成功的建筑在另一种气候条件下不一定适应。
①建筑起因于气候②建筑热工性能与气候密不可分③建筑设备的性能和能耗大小与气候紧密相关第二章建筑节能气候学建筑节能设计气候主要要素: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和湿度、风等。
太阳常数:在大气层上界的太阳辐射能,随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以及太阳的活动情况而变化,其范围为 1.8~2.0卡/厘米2·分,平均值为 1.97卡/(厘米2·分),此值称为太阳常数。
绝热降温和绝热升温:高度的变化也会使气温变化。
当一起团上升的时候,气压陡高处下降,气团膨胀而变冷:反之,当气团下降时,则因压缩而升温,属于绝热降温和绝热升温过程。
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约为1℃/hm。
温度直减率:在自由大气中,空气温度随高程增加而降低,直至同温层的高度。
这种降低称为温度直减率。
随着季节与昼夜时间而改变,平均值约为0.6℃/hm。
在同一地区内,风的分布与特性取决于若干全球性和地区性的因素。
其主要的决定性因素是:气压的季节性的全球分布,地球的自转,陆,海加热和冷却的日变化,以及该地区的地形与其周围的环境。
热岛现象:由于城市地面覆盖物不同于自然原野,密集的城市人口的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热量,造成城市内的温度高于郊区温度,温度分布复杂。
建筑节能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建筑节能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通过哪些方式来减少能源消耗?A. 增加能源供应B. 优化能源利用C. 减少能源浪费D. 以上都是答案:D2. 绿色建筑设计中,下列哪项不是节能措施?A. 使用高效节能的建筑材料B. 增加建筑物的自然采光和通风C. 增加建筑物的外墙厚度D. 采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答案:C3. 建筑物的热桥效应是指什么?A. 建筑物内部的热量通过墙体传递到外部B. 建筑物内部的热量通过地面传递到外部C. 建筑物内部的热量通过屋顶传递到外部D. 建筑物内部的热量通过门窗传递到外部答案:A4. 在建筑节能领域,下列哪项技术不属于被动式建筑技术?A. 地源热泵B. 太阳能热水系统C. 建筑外遮阳D. 空调系统答案:D5. 建筑物的节能设计中,下列哪项不是提高窗户节能性能的措施?A. 使用双层或三层玻璃B. 增加窗户的面积C. 采用低辐射涂层D. 使用气密性良好的窗框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答案:建筑节能对于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能源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节能设计和施工,可以显著降低建筑物的运行成本,同时促进可持续发展。
2. 描述建筑节能的三大基本原则。
答案:建筑节能的三大基本原则包括:(1)减少能源需求,通过优化建筑设计,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冷热损失;(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系统,如高效空调、照明系统等;(3)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 解释什么是建筑的“被动式设计”。
答案:被动式设计是一种建筑设计理念,它通过优化建筑物的自然采光、自然通风、保温隔热等自然条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主动能源系统(如空调、暖气)的依赖,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4. 列举并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建筑节能技术。
建筑材料期末复习提要

建筑材料期末复习提要建筑材料期末复习提要建筑材料是电大土建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考试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
试题的类型主要是: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及计算题。
本课程所涉及的建筑材料种类繁多,每一类建筑材料从原材料、生产、运输、验收、应用等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同学们在期末复习之际,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要掌握有关建筑材料的性质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计算。
2、对于每一种材料来说,掌握材料的技术性质是学习本门课程的中心环节。
不但要掌握材料性质的内容,还要掌握决定材料性质的基本因素,影响材料性质的外界因素,以及各主要技术性质间的相互关系。
要在掌握材料性质的基础上了解材料的使用要点。
学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本课程的重点章节是:建筑材料基本性质、水泥、混凝土、建筑金属材料、沥青材料。
次重点章节是:气硬性胶凝材料、建筑砂浆、烧结制品和熔融制品、木材。
一般了解的章节是:石材、合成高分子材料。
建筑材料的功能分类与常用品种是全书在应用方面的总结,以加强建筑材料与工程应用的联系,同时也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简要归纳与复习。
第一章建筑材料基本性质1、了解材料的两种组成类型,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学组成的表示方法。
2、了解材料结构的三个层次、六种宏观结构的类型及特征,无定形材料与晶体材料之间性质的差异,微观结构下不同晶体的性质特征。
3、了解孔隙形成的原因、类型及其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4、重点掌握体积密度、密度及表观密度的定义、公式及其测定方法。
5、掌握孔隙率、开口孔隙率与闭口孔隙率的定义、公式及计算方法。
6、掌握堆积密度、空隙率的定义与计算公式。
7、掌握亲水性、憎水性、吸水性的概念。
重点掌握质量吸水率、体积吸水率、水饱和度的定义、计算式及其对材料性质的影响。
8、掌握材料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其对材料的影响。
9、掌握导热性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导热系数的物理意义,影响材料导热系数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基础知识一围护结构:指建筑及房间各面的为围挡物分不透明和透明两部分:不透明围护结构,如墙,屋顶和楼板透明围护结构,有窗户,天窗和阳台门按是否同室外空气直接接触,可分为外围护结构和围护结构:外围护结构指同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围护结构,如外墙,屋顶,外门和外窗围护结构指不同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围护结构,如隔墙,楼板,门和门窗二不同地区节能设计要求:严寒地区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温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寒冷地区满足冬季保温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夏热冬冷地区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温夏热冬暖地区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要求,一般可不考虑冬季保温温和地区部分地区应考虑冬季保温,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三名词解释:绝热材料:指导热系数一般小于0.23W/(mK)通常绝热材料是一种质松,多孔,导热系数小的材料保温材料:指导热系数小于0.14W/(mK)高效保温材料:指导热系数小于0.05W/(mK)建筑保温材料:指用于建造节能系统的各种保温隔热材料,主要有屋面、墙面保温材料及节能门窗【重点:区别保温与隔热】--1)定义上的不同:保温指冬天为防止由室向室外传热,从而使室保持适当温度的能力。
隔热指夏天为隔离太阳辐射能和室外高温影响,从而使表面温度保持适当水平的能力。
--2)传热过程不同:保温指冬季传热过程,通常按稳定性传热考虑,同时考虑不稳定传热的一些影响。
隔热指夏天传热过程,通常以24h为周期的周期性传热来考虑--3)评价指标不同保温性通常用传热系数值或者传热阻值来评价隔热性通常用夏季室外设计温度条件下(即较热天气)围护结构表面最高温度值来评价--4)构造措施不同保温,采用保温材料围护结构,屋顶复合构造或直接采用复合墙体隔热,采用能反射太阳辐射能的材料与围护结构,屋顶复合构造第二章:节能建筑墙体及其节能材料一:节能墙体设计方式: 1)外墙自保温 2)外墙保温3)外墙夹芯保温 4)外墙外保温4)相对于2)的优势: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寿命;基本消除“热桥”影响使墙体潮湿情况得到改善有利于室温保持稳定便于旧建造物进行节能改造可以避免装修队保温层的破坏增加房屋使用面积二:名词解释:1)热桥(也称冷桥)--建筑围护结构中的一些部位,在室外温差的作用下,形成热流相对密集,表面温度较低的区域,这些部位成为传热较多的桥梁有时也可称为冷桥,通常指处于外墙和屋面等防护结构中的钢梁混凝土或金属梁,柱,肋等部位2)导热系数--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h,通过1m2面积传递的热量,用λ表示,单位为W/(mk)影响λ因素:材料组成结构,密度,含水率,温度材料含水率,温度低,λ较小非晶体结构密度较低,λ较小3)热阻--R是表现围护结构本身或某层结构阻抗传热能力的物理量。
在稳定状态下,热阻是以与热流方向垂直的物体两表面温度差除以热流密度。
单位为m2k/W。
【重点】单一材料层热阻等于材料层厚度除以材料导热系数 R=δ/ λ复合层:R=δ1/ λ1+....+δn/ λn(δ1.....δn:各材料层的厚度;λ1......λn各材料的热导率) (120页)4)传热系数--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度为1度(K,℃),1h通过1m2面积传递的热量,用k表示,单位为W/(m2k)【重点】热阻R是传热系数k的倒数 R=1/K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越小,或热阻R越大,保温性能越好单一材料的保温性能以导热系数λ衡量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以传热系数k衡量三:常用有机节能墙体材料1)聚氨酯泡沫塑料:按所用原料不同,可分为聚酯和聚醚两大类。
经发泡反应制成,又有软质和硬质之分。
聚醚型泡沫塑料柔软、回弹性好,在耐水解、电学性能方面优于聚酯泡沫。
聚酯型泡沫塑料拉伸强度高,耐油、耐溶剂与耐氧化性好,其力学性能、耐温性、耐油性优于聚醚。
【重点】:以A组分料(白料)和B组分料(黑料)混合反应形成的具有防水和保温隔热等功能的硬质泡沫塑料,称为聚氨酯硬质泡沫,简称聚氨酯硬泡。
常见工艺:喷涂法浇注法粘贴法干挂法抹面胶浆:用于形成保温层之外抹面层的材料,称为抹面胶浆。
胶粘剂:用于聚氨酯硬泡保温板与基层墙体之间粘结的材料,称为胶粘剂。
2)酚醛树脂泡沫塑料(粉泡):特点:1绝热性 5抗老化性2耐化学腐蚀性 6阻燃性3吸声性 7抗火焰穿透性4吸湿性3)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四常用无机节能墙体材料(一)无机纤维建筑保温材料1)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2)玻璃棉及其制品(二)无机多孔状保温材料1)膨胀珍珠岩2)膨胀蛭石3)泡沫玻璃制品(七项特点)38页4)泡沫水泥制品5)泡沫石棉制品6)硅酸钙保温材料7)轻质保温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体积密度小;比强度高;易于加工等优点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轻质;高强;抗震性能好石膏空心砌块-吸声;防火;抗震性能好【加气混凝土的性能】碳化、干湿循环和长期强度--1)加气混凝土自然碳化时二氧化碳的浓度极低(0.03%),抗压强度下降很小,在一般空气情况下,加气混凝土的长期强度一般并不降低。
2)在自然条件下,加气混凝土制品出现的收缩裂缝现象,主要是由于干湿循环引起制品的胀缩而产生的应力不均匀所致。
所以在加气混凝土外墙面进行饰面处理,对于提高制品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抗冻性:加气混凝土的抗冻性和制品的含湿率有关当重量含湿率在30% ~35%以下时,加气混凝土是一种完全抗冻的材料。
盐析:矿渣砂加气混凝土的盐析较重,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的盐析较轻。
对加气混凝土进行饰面和憎水处理,有利于防止盐析。
五复合节能墙体材料(一)GRC【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混凝土】复合保温墙板-外墙外保温板-墙保温板【考点:上述两者的技术性能比较--P44页表2-9】(二)聚苯乙烯泡沫混凝土保温板(三)金属面夹芯板:1)金属面聚苯乙烯夹芯板2)金属面岩棉夹芯板两者-- 金属面夹芯板芯材不能与面材直接黏结,必须使用黏结剂-- 一般用高强聚氨酯胶做胶黏剂-- 为提高防火性能,也可使用改性酚醛树脂。
六建筑保温涂料:根据建筑隔热涂料隔热机理和隔热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类--阻隔性隔热涂料;【材料性能决定因素--材料热导率,越小越好】反射隔热涂料;辐射隔热涂料;七建筑保温砂浆:(一)无机保温砂浆:1)夏冷冬冷地区--不宜用,一般采用有机的;2)夏热冬冷地区--可用,且应用广泛;3)夏热冬热地区--只能用,不能用有机的;传统无机保温砂浆--1)膨胀珍珠岩保温砂浆【膨胀珍珠岩分类:膨胀珍珠岩的应用大致可分为无定型产品和定型产品。
--无定型产品主要为膨胀珍珠岩散料和涂料--定型产品则包括膨胀珍珠岩胶结制品和烧结制品。
根据所用黏结剂及其他辅助材料的不同,膨胀珍珠岩可包括水泥膨胀珍珠岩制品、水玻璃膨胀珍珠岩制品、沥青膨胀珍珠岩制品、憎水珍珠岩制品、磷酸盐膨胀珍珠岩制品、石膏珍珠岩制品以及一些新型绝热制品。
如木质素珍珠岩板材、镁质珍珠岩板材、水泥】【珍珠岩以SiO2为主成分】【种膨胀珍珠岩绝热制品产品分类按产品密度分为--200号、250号、300号按产品有无憎水性分为--普通型、憎水型(用Z表示)按用途分为--建筑用膨胀珍珠岩(用J表示);设备及管道、工业炉窑用膨胀珍珠岩按制品形状可分为--平板(用P表示)、弧板形(用H表示)和管壳(用G表示)等级按质量分为--优等品(用A表示)和合格品(用B表示)】--2)膨胀蛭石保温砂浆【主份记住前三个】【膨胀蛭石砂浆--以膨胀蛭石为主体材料,以水泥、水灰、石膏等为胶结材料,加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调剂而成。
其原料的质量要求:水泥一般选用强度为32.5普通硅酸盐水泥石膏应细腻洁白,不得含有未熟颗粒,已冻结风化的石膏不能使用膨胀蛭石颗粒的粒径应在10mm以下,以1.2 ~5mm为主】第三章节能建筑门窗技术与节能材料(一)影响节能因素:1)通过门窗框扇材料及玻璃传导的热损失2)门窗框扇材料及玻璃的辐射热损失3)门窗缝隙造成的空气对流热损失4)窗框比及朝向(二)节能要求:P64页【考点】【节能指标:保温性能;隔热性能;获取性能;气密性能;采光性能;凝露性能】(三)节能门窗的设计技术:1)选好窗框型材材料和断面形状;2)合理选好镶嵌玻璃,提高玻璃质量;3)选用低传导间隔层;4)提高门窗的密闭性能,减少对流损失;5)设置温度阻尼区6)控制窗墙面积比7)窗框比8)窗型(四)遮阳体系及其节能技术--1)固定遮阳系统:(四种)P77页图3-8【考点】【77-79也图3-8;3-9;3-10】【在固定遮阳系统设计中,洞口的朝向是主要决定因素】2)可调节遮阳系统:(四种)推拉式;收回式;折叠式;旋转式;3)植物遮阳系统(五)窗框材料【常用材料的特性比较】(P83页表3-11)1)木门窗2)塑料门窗3)金属门窗4)玻璃钢型材门窗【90-91页有两考点:玻璃钢型材门窗的特点七项;与铝合金和塑料门窗比较的优势八项】5)复合型门窗(五)镶嵌材料(玻璃):【有关的热工学参数】1)玻璃表面辐射率【4和7要详背P95页】2)可见光投射比3)可见光反射比4)太直接投射比5)太直接反射比6)紫外线投射比7)太阳能总投射比8)遮阳系数9)相对增热量10)传热系数【控制镀膜玻璃】:是一种能把太阳的辐射热反射和吸收的玻璃。
按照玻璃整个光通量的吸收系数A与反射系数B的大小,可分为热反射玻璃和吸热玻璃。
S=A/B S>1,吸热玻璃S<1,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Low-E玻璃)】Low-E玻璃选用--有选择降低Se,全面改善玻璃节能特性高透型Low-E玻璃,遮阳系数Se ≥0.5,对透过的太阳能衰减较少。
适用以采暖为主的北方地区。
遮阳型玻璃, Se <0.5,对透过的太阳能衰减较多。
适用与空调制冷的南方地区。
第四章屋面节能技术(一)屋面保温隔热材料选择原则(六项)【前三略答,后三详答】P135-136页--【一般将热导率小于或等于0.05W/m.k的称为高效保温隔热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通常是指热导率小于0.14W/(m.k)的材料】--【绝热材料多指热导率小于0.23W/m.k】(二)屋面保温层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上部时,保温层的上面应做保护层;--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下部时,保温层的上面应做找平层;--屋面坡度较大时,保温层应采取防滑措施;--吸湿性保温材料不宜用于封闭式保温层。
--架空屋面宜在通风较好的建筑物上采用,不宜在寒冷地区采用。
【保温层的上面采用卵石保护层时,保护层与保温层之间应铺设隔离层;】(三)种植屋面施工要点:防水层宜采用刚柔结合的防水方案,柔性防水层应是耐腐蚀、耐霉烂、耐穿刺性能好的涂料或卷材,最佳方案应是涂膜防水层和卷材防水层复合;第七章相变材料(一)相变材料定义:相变材料,又称潜热储能材料,是利用物质发生相变时需要吸收(或放出)大量热量的性质来储存或放出热量,进而调整材料周围环境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