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试行版)
技术成熟度9个等级划分

技术成熟度9个等级划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技术成熟度9个等级划分技术成熟度水平1:遵守并报告了基本原则技术成熟度水平最低。
科学研究开始转化为应用研究与开发(R&D)。
示例可能包括对技术基本特性的书面研究。
辅助信息包括已发表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确定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并提及了谁,何时何地。
技术成熟度水平2:制定技术概念和/或应用发明开始。
一旦遵循了基本原理,就可以发明出实际应用。
应用程序是推测性的,可能没有证据或详细的分析来支持这些假设。
例子仅限于分析研究。
支持信息包括概述正在考虑的应用程序并提供分析以支持该概念的出版物或其他参考。
技术成熟度水平3:分析和实验关键功能和/或概念特征证明开始积极的研发。
这包括分析研究和实验室研究,以物理验证该技术各个元素的分析预测。
示例包括尚未集成或具有代表性的组件。
支持信息包括为测量目标参数而进行的实验室测试结果,以及与关键子系统的分析预测进行比较的结果。
提及执行这些测试和比较的人员,地点和时间。
技术成熟度水平4:实验室环境中的组件和/或试验板验证将基本技术组件集成在一起,以确保它们可以一起工作。
与最终系统相比,这是相对“低保真度”。
示例包括在实验室中集成“临时”硬件。
支持信息包括已考虑的系统概念以及测试实验室规模面包板的结果。
并提及谁进行了这项工作以及何时进行。
文档提供了面包板硬件和测试结果与预期系统目标的差异的估计。
技术成熟度水平5:相关环境中的组件和/或试验板验证面包板技术的保真度大大提高。
基本技术组件与合理可行的支持元素集成在一起,因此可以在模拟环境中进行测试。
例子包括组件的“高保真”实验室集成。
支持信息包括测试实验室面包板系统的结果,并在模拟操作环境中与其他支持元素集成在一起。
“相关环境”与预期的运营环境有何不同测试结果与预期相比如何遇到什么问题(如果有)面包板系统是否经过精制以更接近预期的系统目标技术就绪级别6:相关环境中的系统/子系统模型或原型演示在相关环境中测试了远远超出TRL 5的代表性模型或原型系统。
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

技术成熟度等级区分及定义(试行版)等定义详尽说明级提出基本提出应用该技术的基来源理,或沿用已有原理,作为提出应用1原理假想的基础。
鉴于基来源理,提出或许确立了可用于实质应用的假想,可是还没有进行实验或许详尽的剖析支持这些假想。
在该等级,所提出应用说起技术的应用依旧是拥有谋利性的。
在逻辑或推理上拥有开2假想展工艺技术试验或研究的可能性,可是还没有进行实验或许详细的剖析和商讨,最后的工艺技术应用仍拥有随机性,实现过程仍可能存在还没有预计到的重要阻碍。
进行试验或详尽的剖析,考证应用假想的可行性。
开始展开研究和开发活动,此中包含采纳理论研究和实验室研究初步考证达成观点应用假想的可行性或许是技术各独立部分的剖析展望。
在该等和应用设3级,可确立知足工艺技术指标要求的研究方案,并拥有在实验想的可行室展开考证工作的可行性,可达到单项或少部分重点技术指标性考证的要求,试验结果仍存在必定的不确立性,不存在重要的原理性技术阻碍。
以试片或经过试片或试验件,对产品或重点技术进行试验考证,为持续试验件为开发的可行性供给初步判断。
在该等级,在实验室环境下,对4载体达成工艺试验结果的成功率拥有相当的掌握,实现结果可复现并全实验室环部重点性技术指标已靠近实质要求,部分重点性技术指标已达境考证到实质要求。
经过典型件,在中传神度模拟环境中,对产品或重点技术进行以典型件试验考证,大多数功能和技术指标基本知足实质要求。
在该等为载体完5级,技术的成熟度有显着提升,所提出的技术在更靠近实质的成有关环模拟环境中进行了试验考证,并已拥有必定的适应性和稳固性,境考证大多数功能和技术指标基本知足实质要求,并能够经过改良方法进一步提升。
以缩比件经过缩比件(含1:1 件),在高传神度模拟使用环境中,对产为载体完6品或重点技术进行试验考证,所有功能和技术指标知足要求,成有关环而且具备在进行真切生产环境下展开工程应用考证的可行性。
境考证以工程样经过工程样机,在尽可能靠近实质使用的环境中,对产品或关机为载体键技术进行试验考证。
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

等级
定义
详细说明
1
提出基本原理
提出应用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或沿用已有原理,作为提出应用设想的基础。
2
提出应用设想
基于基本原理,提出或者确定了可用于实际应用的设想,但是还没有进行实验或者详细的分析支持这些设想。在该等级,所提及技术的应用仍旧是具有投机性的。在逻辑或推理上具有开展工艺技术试验或研究的可能性,但是还没有进行实验或者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最终的工艺技术应用仍具有随机性,实现过程仍可能存在尚未估计到的重大障碍。
3
完成概念和应用设想的可行性验证
进行试验或详细的分析,验证应用设想的可行性。开始开展研究和开发活动,其中包括采用理论研究和实验室研究初步验证应用设想的可行性或者是技术各独立部分的分析预测。在该等级,可确定满足工艺技术指标要求的研究方案,并具有在实验室开展验证工作的可行性,可达到单项或少部分关键技术指标的要求,试验结果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不存在重大的原理性技术障碍。
8
以实际产品为载体完成使用环境验证
技术完工并且经过测试验证,在实际使用环境中,产品或关键技术达到稳定状态,没有出现明显问题。在该等级,不再有大的研发需求,在实际使用环境中的测试验证没有出现明显的问题,全部关键技术指标已可达到,可完全满足生产要求。
9
完成使用任务
产品或关键技术已投入生产使用,技术指标全部满足要求,具备稳定的生产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
通过典型件,在中逼真度模拟环境中,对产品或关键技术进行试验验证,大部分功能和技术指标基本满足实际要求。在该等级,技术的成熟度有显着提高,所提出的技术在更接近实际的模拟环境中进行了试验验证,并已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大部分功能和技术指标基本满足实际要求,并可以通过改进方法进一步提高。
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试行版)之欧阳法创编

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试行版)等级定义详细说明1 提出基本原理提出应用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或沿用已有原理,作为提出应用设想的基础。
2 提出应用设想基于基本原理,提出或者确定了可用于实际应用的设想,但是还没有进行实验或者详细的分析支持这些设想。
在该等级,所提及技术的应用仍旧是具有投机性的。
在逻辑或推理上具有开展工艺技术试验或研究的可能性,但是还没有进行实验或者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最终的工艺技术应用仍具有随机性,实现过程仍可能存在尚未估计到的重大障碍。
3 完成概念和应用设想的可行性验证进行试验或详细的分析,验证应用设想的可行性。
开始开展研究和开发活动,其中包括采用理论研究和实验室研究初步验证应用设想的可行性或者是技术各独立部分的分析预测。
在该等级,可确定满足工艺技术指标要求的研究方案,并具有在实验室开展验证工作的可行性,可达到单项或少部分关键技术指标的要求,试验结果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不存在重大的原理性技术障碍。
4 以试片或试验件为载体完成实验通过试片或试验件,对产品或关键技术进行试验验证,为继续开发的可行性提供初步判断。
在该等级,在实验室环境下,对工艺试验结果的成功率具有相当的把握,实现结果可复现并全部关键性技术指标已室环境验证接近实际要求,部分关键性技术指标已达到实际要求。
5 以典型件为载体完成相关环境验证通过典型件,在中逼真度模拟环境中,对产品或关键技术进行试验验证,大部分功能和技术指标基本满足实际要求。
在该等级,技术的成熟度有显著提高,所提出的技术在更接近实际的模拟环境中进行了试验验证,并已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大部分功能和技术指标基本满足实际要求,并可以通过改进方法进一步提高。
6 以缩比件为载体完成相关环境验通过缩比件(含1:1件),在高逼真度模拟使用环境中,对产品或关键技术进行试验验证,全部功能和技术指标满足要求,并且具备在进行真实生产环境下开展工程应用验证的可行性。
证7 以工程样机为载体完成典型使用环境验证通过工程样机,在尽可能接近实际使用的环境中,对产品或关键技术进行试验验证。
技术成熟度9个等级

技术成熟度9个等级【实用版】目录1.技术成熟度的定义2.技术成熟度的等级划分3.各个等级的特点4.如何评估和提高技术成熟度5.技术成熟度的重要性正文【技术成熟度的定义】技术成熟度是指某一项技术从诞生到成熟,所经历的一系列发展阶段。
这些阶段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都标志着技术在某一方面的进步。
技术成熟度的评估可以帮助企业、政府以及研究机构了解技术的发展状况,从而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技术成熟度的等级划分】技术成熟度通常分为 9 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概念、演示、原型、试验、量产、成熟、商品化、普及、衰退。
1.概念:技术还处于想法阶段,没有实际产品或原型。
2.演示:技术已经转化为实际产品或原型,但仅能展示基本功能。
3.原型:技术已经形成初步的产品原型,功能相对完善,但可能存在一些缺陷。
4.试验:技术已经进入试验阶段,产品经过一定程度的测试和验证。
5.量产:技术已经可以大规模生产,产品质量和性能得到保证。
6.成熟:技术性能和可靠性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7.商品化:技术已经成为商品,可以在市场上销售并获得利润。
8.普及: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行业标准或主流技术。
9.衰退:技术逐渐被新技术取代,市场份额逐渐减少。
【各个等级的特点】各等级之间有明显的特点和区别。
从概念到演示,技术开始从理论转化为实际;从演示到原型,技术进一步完善和成熟;从原型到试验,技术经过一定程度的测试和验证;从试验到量产,技术具备大规模生产的条件;从量产到成熟,技术性能和可靠性不断提高;从成熟到商品化,技术开始实现商业化运作;从商品化到普及,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行业主流;从普及到衰退,技术逐渐被新技术取代。
【如何评估和提高技术成熟度】评估技术成熟度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的实际应用、市场前景、技术进步、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
企业、政府和研究机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技术成熟度:1.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研究水平。
2.强化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技术成熟度13个等级划分

技术成熟度等级(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TRL)是对技术成熟程度进行度量和评测的一种标准。
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标准,目前比较通用的做法是分成9级,但也有划分为13个等级的情况。
针对13个等级的划分,具体如下:1. 第1级:报告级。
发现新现象、新问题、新需求并提出报告,例如调研报告、需求报告等。
2. 第2级:方案级。
提出了满足需求或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如研究方案、实施方案等。
3. 第3级:仿真级。
核心技术概念模型仿真验证成功,例如虚拟或实物仿真概念模型等。
4. 第4级:功能级。
实验室内关键功能指标测试达到预期目标,如实验室、实物功能模型等。
5. 第5级:初样级。
功能样品、图纸+工艺设计、测试通过,提出功能测试的指标、测试报告等。
6. 第6级:正样级。
功能样机演示测试合格,工艺验证可行,提出性能测试指标、测试报告等。
7. 第7级:环境级。
工程样机系统运行、例行环境试验合格,例如现场实验或例行试验报告等。
8. 第8级:产品级。
小批试产合格,生产条件完备,工艺成熟,可以交付使用的产品等。
9. 第9级:系统级。
实现大批量商业化生产,产品质量合格,例如产品第一次实际应用等。
接下来的四个等级主要关注技术的市场推广和盈利情况:10. 第10级:销售级。
取得第一笔销售收入,销量≥盈亏平衡点数量的30%,例如合同、发票等。
11. 第11级:盈亏级。
项目年度总收益-项目年度运营成本≥0,开始年度盈利,例如合同、发票、收款凭证等。
12. 第12级:利润级。
项目累计总收益≥项目全部累计总投入的30%到50%,例如合同、发票、财报等。
13. 第13级:回报级。
项目累计总收益-项目全部累计总投入(研发投入+生产投入+运营投入)≥0,例如合同、发票、财报、统计等。
请注意,这13个等级仅是一种可能的划分方式,实际应用中可能有所不同。
另外,在评估技术的成熟度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等级划分标准,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应用。
技术成熟度等级1-9通用

完X成概念和应用设想的可行性验证
进行试验或详细的分析,验证应用设想的可行性。开始开展研究和开发活动,其中包括采用理论研究和实验室研究初步验证应用设想的可行性或者是技术各独立部分的分析预测。在该等级,可确定满足工艺技术指标要求的研究方案,并具有在实验室开展验证工作的可行性,可达到单项或少部分关键技术指标的要求,试验结果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不存在重大的原理性技术障碍。
技术成熟度等级1-9通用(总2页)
产学研培育基金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
等级
定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详细说明
1
提X出基本原理
提出应用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或沿用已有原理,作为提出应用设想的基础。
2
提X出应用设想
基于基本原理,提出或者确定了可用于实际应用的设想,但是还没有进行实验或者详细的分析支持这些设想。在该等级,所提及技术的应用仍旧是具有投机性的。在逻辑或推理上具有开展工艺技术试验或研究的可能性,但是还没有进行实验或者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最终的工艺技术应用仍具有随机性,实现过程仍可能存在尚未估计到的重大障碍。
8
以X实际产品为载体完成使用环境验证
技术完工并且经过测试验证,在实际使用环境中,产品或关键技术达到稳定状态,没有出现明显问题。在该等级,不再有大的研发需求,在实际使用环境中的测试验证没有出现明显的问题,全部关键技术指标已可达到,可完全满足生产要求。
9
完X成使用任务
产品或关键技术已投入生产使用,技术指标全部满足要求,具备稳定的生产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
4
以X试片或试验件为载体完成实验室环境验证
通过试片或试验件,对产品或关键技术进行试验验证,为继续开发的可行性提供初步判断。在该等级,在实验室环境下,对工艺试验结果的成功率具有相当的把握,实现结果可复现并全部关键性技术指标已接近实际要求,部分关键性技术指标已达到实际要求。
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版.docx

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试行版)等定义详细说明级提出基本提出应用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或沿用已有原理,作为提出应用设想的基1原理础。
基于基本原理,提出或者确定了可用于实际应用的设想,但是还没有进行实验或者详细的分析支持这些设想。
在该等级,所提及技术的应用仍提出应用2旧是具有投机性的。
在逻辑或推理上具有开展工艺技术试验或研究的可设想能性,但是还没有进行实验或者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最终的工艺技术应用仍具有随机性,实现过程仍可能存在尚未估计到的重大障碍。
进行试验或详细的分析,验证应用设想的可行性。
开始开展研究和开发完成概念活动,其中包括采用理论研究和实验室研究初步验证应用设想的可行性和应用设或者是技术各独立部分的分析预测。
在该等级,可确定满足工艺技术指3想的可行标要求的研究方案,并具有在实验室开展验证工作的可行性,可达到单性验证项或少部分关键技术指标的要求,试验结果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不存在重大的原理性技术障碍。
以试片或通过试片或试验件,对产品或关键技术进行试验验证,为继续开发的可试验件为行性提供初步判断。
在该等级,在实验室环境下,对工艺试验结果的成4载体完成功率具有相当的把握,实现结果可复现并全部关键性技术指标已接近实实验室环际要求,部分关键性技术指标已达到实际要求。
境验证5以典型件通过典型件,在中逼真度模拟环境中,对产品或关键技术进行试验验证,为载体完大部分功能和技术指标基本满足实际要求。
在该等级,技术的成熟度有成相关环显着提高,所提出的技术在更接近实际的模拟环境中进行了试验验证,境验证并已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大部分功能和技术指标基本满足实际要求,并可以通过改进方法进一步提高。
以缩比件通过缩比件(含1:1 件),在高逼真度模拟使用环境中,对产品或关键为载体完6技术进行试验验证,全部功能和技术指标满足要求,并且具备在进行真成相关环实生产环境下开展工程应用验证的可行性。
境验证以工程样通过工程样机,在尽可能接近实际使用的环境中,对产品或关键技术进机为载体行试验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义
详细说明
1
提出基本原理
提出应用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或沿用已有原理,作为提出应用设想的基础。
2
提出应用设想
基于基本原理,提出或者确定了可用于实际应用的设想,但是还没有进行实验或者详细的分析支持这些设想。在该等级,所提及技术的应用仍旧是具有投机性的。在逻辑或推理上具有开展工艺技术试验或研究的可能性,但是还没有进行实验或者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最终的工艺技术应用仍具有随机性,实现过程仍可能存在尚未估计到的重大障碍。
通过全部功能和技术指标满足要求,并且具备在进行真实生产环境下开展工程应用验证的可行性。
7
以工程样机为载体完成典型使用环境验证
通过工程样机,在尽可能接近实际使用的环境中,对产品或关键技术进行试验验证。在该等级,工程样机尽可能接近实际生产要求,对产品或关键技术进行试验验证,全部功能和技术指标满足要求,并且具备在实际使用环境中进行测试和验证的可行性。
3
完成概念和应用设想的可行性验证
进行试验或详细的分析,验证应用设想的可行性。开始开展研究和开发活动,其中包括采用理论研究和实验室研究初步验证应用设想的可行性或者是技术各独立部分的分析预测。在该等级,可确定满足工艺技术指标要求的研究方案,并具有在实验室开展验证工作的可行性,可达到单项或少部分关键技术指标的要求,试验结果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不存在重大的原理性技术障碍。
8
以实际产品为载体完成使用环境验证
技术完工并且经过测试验证,在实际使用环境中,产品或关键技术达到稳定状态,没有出现明显问题。在该等级,不再有大的研发需求,在实际使用环境中的测试验证没有出现明显的问题,全部关键技术指标已可达到,可完全满足生产要求。
9
完成使用任务
产品或关键技术已投入生产使用,技术指标全部满足要求,具备稳定的生产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
4
以试片或试验件为载体完成实验室环境验证
通过试片或试验件,对产品或关键技术进行试验验证,为继续开发的可行性提供初步判断。在该等级,在实验室环境下,对工艺试验结果的成功率具有相当的把握,实现结果可复现并全部关键性技术指标已接近实际要求,部分关键性技术指标已达到实际要求。
5
以典型件为载体完成相关环境验证
通过典型件,在中逼真度模拟环境中,对产品或关键技术进行试验验证,大部分功能和技术指标基本满足实际要求。在该等级,技术的成熟度有显著提高,所提出的技术在更接近实际的模拟环境中进行了试验验证,并已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大部分功能和技术指标基本满足实际要求,并可以通过改进方法进一步提高。
6
以缩比件为载体完成相关环境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