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化学平衡知识点汇总

化学平衡知识点汇总

化学平衡知识点汇总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的状态。

这个比例通常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来描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反应浓度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改变,但是反应仍会发生。

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最基本的一个概念,在各种化学反应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化学平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平衡常数平衡常数(Kc)是化学平衡过程中生成物和反应物在平衡时浓度的比例,即Kc=[C]^c[D]^d/[A]^a[B]^b。

其中,a、b、c和d分别代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数值不同。

2. 平衡常数与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常数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有关,与化学反应动力学无关。

因此,平衡常数不能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反应中的速率,只能反映它们在达到化学平衡时的浓度比例。

平衡常数大于1时,表示反应的正向生成物比反应物多;平衡常数小于1时,表示反应的反向生成物比反应物多。

当平衡常数等于1时,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相等,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对于可逆反应,平衡常数可以通过反应方程式来确定,而不能通过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中的摩尔比和化学计量数来确定。

4. 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平衡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因为温度升高,热力学上有利于可逆反应的正向反应进一步进行。

但是,不同反应的平衡常数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程度不同。

在温度上升时,有些反应从反向反应向正向反应移动更有利,因此其平衡常数增加;而有些反应则从正向反应向反向反应移动更有利,因此其平衡常数减小。

5. 马斯哈方程式马斯哈方程式可以描述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比例,为Kc=[C]^c[D]^d/[A]^a[B]^b,在反应中,Kc是不变的。

根据马斯哈方程式,可将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关系转化为反应物和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计算出反应物的浓度、生成物的浓度和有害物质的浓度。

6. 平衡浓度平衡浓度是指在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

高中化学知识点—化学平衡

高中化学知识点—化学平衡

高中化学知识点—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研究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浓度或压力的动态平衡态的一个重要概念。

了解化学平衡的基本原理对理解化学反应的方向性以及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至关重要。

一、化学平衡的定义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当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或气压)不再发生变化。

在化学平衡下,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以相同的速率进行,但不一定是以相等的量进行。

这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的比值称为平衡常数(Kc)。

二、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常数(Kc)可以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间的比值来计算。

对于一般的反应:aA + bB = cC + dD,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 =[C]^c[D]^d / [A]^a[B]^b,其中方括号表示物质的浓度。

三、平衡常数的意义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反应的方向性的一个重要参数。

当Kc > 1时,平衡位置偏向生成物一侧,反向反应相对较弱;当Kc < 1时,平衡位置偏向反应物一侧,正向反应相对较弱;当Kc = 1时,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速率相等,平衡位置处于中性态。

四、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1. 浓度变化: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会导致平衡位置向生成物一侧移动,反之亦然。

2. 压力变化:对于气相反应,增加总压力会导致平衡位置向物质摩尔数较少的一侧移动。

但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相等时,压力变化对平衡位置的影响较小。

3. 温度变化:增加温度会促进吸热反应,而减少温度会促进放热反应。

这是因为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热量可以看作是一种能量,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能量差。

4. 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置。

五、Le Chatelier原理Le Chatelier原理是用来描述化学平衡系统对外界扰动的应对方式。

它表明,当一个封闭系统处于平衡态时,如果受到扰动,系统将会通过变化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以及平衡位置的移动来抵消这种扰动,以维持新的平衡态。

高中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1. 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的容器内,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明显变化的状态。

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但是反应仍然在进行。

2. 平衡状态下,正向反应的速率等于反向反应的速率,正向反应和反向反应达到动态平衡。

3. 平衡常数(K)描述了反应在特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正向反应和反向反应中各个组分的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二、平衡常数1. 平衡常数K是在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比的一个指标。

2. 平衡常数可以通过平衡反应的速率常数得到,对于一般的平衡反应aA + bB ⇌ cC + dD,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C]^c [D]^d / [A]^a [B]^b。

3. 平衡常数K与反应进行的速率无关,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有关。

4. 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压强、催化剂等无关。

5. 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达到10^12数量级,也可以非常小,接近零。

三、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 温度温度对反应平衡常数K值的影响是显著的,通常而言,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大;反之,反应温度越低,平衡常数越小。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与与温度的关系通过Gibbs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来解释。

2. 浓度改变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导致平衡移动到反向或正向。

通常来说,增加反应物的浓度会导致反应向正向移动以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反之,减少反应物的浓度会导致反应向反向移动以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3. 压力对于气相反应,改变反应物分子的压力会影响平衡的位置。

通常来说,增加压力会导致反应向物质分子数量较少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力则会导致反应向物质分子总数较多的方向移动。

4. 添加催化剂催化剂可以加速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但催化剂对平衡常数K无影响。

四、化学平衡的应用1. 工业生产在工业反应中,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合理利用化学平衡来提高产品的产率。

2. 环境化学通过对环境中各种物质的化学平衡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环境中的化学反应过程。

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

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

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化学反应的正向和逆向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状态。

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或压力保持恒定,但反应仍然在进行。

以下是一些关于化学平衡的知识点的总结。

1. 平衡常数(K):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平衡状态的一个量,它的值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物质浓度或气体压力的比例。

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在正向方向上偏向生成物;反之,平衡常数越小,说明反应在逆向方向上偏向反应物。

2. 反应商(Q):反应商是在任意反应条件下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或压力比值。

当反应商等于平衡常数(Q=K)时,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当反应商小于平衡常数(Q3. 影响平衡的因素:化学平衡受到温度、浓度或压力、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改变这些因素,可以改变反应的正向和逆向速率,从而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置。

4. 改变浓度或压力:通过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或压力,可以影响平衡位置。

加入更多的反应物会使反应偏向生成物,而加入更多的生成物则会使反应偏向反应物。

这是基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的。

对于气体反应,增加压力会使反应偏向物质量较少的一侧,而减小压力则会使反应偏向物质量较多的一侧。

5. 温度的影响:改变温度可以改变平衡常数的值。

在一些反应中,增加温度会使平衡常数增大,反应偏向生成物;而在其他反应中,增加温度会使平衡常数减小,反应偏向反应物。

这是因为反应的平衡常数受到温度的影响,不同反应具有不同的温度依赖性。

6. 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是一种可以加速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

催化剂对反应的速率没有影响,但可以降低反应物质的活化能。

催化剂的存在可以改变化学平衡状态的时间尺度,但不能改变化学平衡位置。

综上所述,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重要的概念之一。

了解化学平衡的基本知识和影响因素对于理解和控制化学反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实际应用中涉及平衡反应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浓度、压力和温度等条件,来控制反应的平衡位置和速率,以满足实际需求。

化学平衡知识点总归纳

化学平衡知识点总归纳

化学平衡知识点总归纳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反应物相互转化为生成物的反应过程达到一种稳定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或压力不再发生明显变化的状态。

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达到动态平衡的特殊情况,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1.正向反应速率和反向反应速率相等:在化学平衡状态下,正向反应和反向反应之间的速率相等,意味着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速率等于生成物转化为反应物的速率。

这是化学平衡得以维持的必要条件。

2.可逆反应:化学平衡是可逆反应的一种特殊情况。

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会发生正向反应和反向反应,反应可以在正向和反向之间自由进行。

3.守恒性:在化学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物质量、总电荷量和总物质的摩尔数都保持不变。

这是因为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正向和反向反应同时进行,并且速度相等,使得总物质量、总电荷量和总物质的摩尔数保持不变。

4.平衡常数:平衡常数是反应物浓度或气体压力的函数,用于描述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相对浓度或压力关系。

在化学平衡状态下,平衡常数保持不变,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或压力的比例也不再发生变化。

化学平衡的知识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平衡常数和平衡表达式:化学平衡可以用平衡常数表示。

平衡常数K是在给定温度下,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比值的一个固定值。

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以根据反应方程式得到。

2. 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平衡位置可以受到温度、压力(或摩尔浓度)、物质的添加和去除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平衡系统受到外界扰动时,系统会通过改变平衡位置来减小扰动。

3.平衡常数和平衡位置之间的关系:平衡常数与平衡位置有密切的关系。

随着平衡位置向正向或反向移动,平衡常数的值也会改变。

当平衡常数大于1时,平衡位置偏向生成物一侧;当平衡常数小于1时,平衡位置偏向反应物一侧。

4.涉及平衡的反应类型:包括气体的平衡反应、溶液的平衡反应和固体的平衡反应。

不同类型的反应对于平衡的影响机制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原则和定律是相同的。

化学平衡知识点总归纳

化学平衡知识点总归纳

第1讲 化学反应速率考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1.表示方法: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 或生成物浓度的 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及单位v =ΔcΔt,单位为 或 。

3.规律:同一反应在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可能 ,但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这些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的 之比。

4。

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方法:由于同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数值可能 ,所以比较反应的快慢不能只看数值的大小,而要进行一定的转化. (1)看 是否统一,若不统一,换算成相同的单位。

(2)换算成 物质表示的速率,再比较数值的大小。

(3)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 的比值,即对于一般反应aA +bB===cC +dD ,比较错误!与错误!,若错误!>错误!,则A 表示的反应速率比B 的大。

考点二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主要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3.理论解释——有效碰撞理论 (1)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 ①活化分子:能够发生 的分子。

②活化能:如图图中:E1为,使用催化剂时的活化能为 ,反应热为。

(注:E2为逆反应的活化能)③有效碰撞:活化分子之间能够引发的碰撞。

(2)活化分子、有效碰撞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气体反应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不参与反应)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恒容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物质浓度(活化分子浓度 )→反应速率 .2.恒压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物质浓度(活化分子浓度)→反应速率。

考点三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多种,在探究相关规律时,需要控制其他条件 ,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探究这一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变量探究实验因为能够考查学生对于图表的观察、分析以及处理实验数据归纳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因而在这几年高考试题中有所考查.解答此类试题时,要认真审题,清楚实验目的,弄清要探究的外界条件有哪些。

然后分析题给图表,确定一个变化的量,弄清在其他几个量的情况下,这个变化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进而总结出规律。

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

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

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物和反应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后的状态。

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不再改变,但反应仍在进行。

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1. 反应速率的相互制约: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之间发生相互碰撞并形成产物,反应速率取决于反应物浓度。

当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时,产物与反应物浓度之间将建立一个平衡,并保持恒定。

2. 动态平衡: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过程,指在反应物和产物浓度不再变化的情况下,反应仍然进行,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速率等于产物转化为反应物的速率。

化学平衡的标志:1. 反应速率不再改变: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不再改变,反应速率不再提高或降低。

2. 可逆反应:化学反应可以进行正向和逆向两个方向的转化。

平衡状态下,正向反应速率等于逆向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的平衡常数:1. 平衡常数:平衡常数(K)是描述化学反应系统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产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它的大小决定了反应的进行方向和倾向性。

平衡常数等于正向反应的浓度乘积与逆向反应浓度乘积的比值,取决于温度。

2. 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平衡常数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导致平衡常数的增大或减小;反应物或产物浓度的变化也会改变平衡常数的数值。

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式:1. 影响平衡常数的移动方式:通过改变反应物或产物的浓度,可以影响平衡的移动方向,使反应向产物方向移动或向反应物方向移动。

2. 改变浓度对平衡的影响:增加反应物浓度、减少产物浓度或减少反应物浓度、增加产物浓度,都会导致反应偏离平衡,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1. 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通常会导致平衡常数的增大,反应向生成热量较大的方向移动。

2. 压力的影响:对涉及气体的反应,改变压力会改变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分布,但对于涉及气体和溶液的反应,改变压力的影响较小。

3. 浓度的影响:增加反应物浓度将使反应向产物方向移动,减少反应物浓度将使反应向反应物方向移动。

4. 催化剂的影响: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不会改变平衡常数。

高中化学平衡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平衡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平衡的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平衡的知识1化学平衡的移动1.化学平衡的移动(1)定义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体系,条件改变,引起平衡状态被破坏的过程。

(2)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温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2)浓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压强:对于反应前后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4)催化剂:由于催化剂能同时同等程度地增大或减小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故其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无影响。

3.勒夏特列原理在密闭体系中,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温度、压强或浓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高中化学平衡的知识2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外界条件的变化对速率的影响和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在一定条件下,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外界因素会影响可逆反应的速率,但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只有当v正≠v逆时,平衡才会发生移动。

2.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平衡移动影响的几种特殊情况(1)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平衡无影响。

(2)当反应混合物中不存在气态物质时,压强的改变对平衡无影响。

(3)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无变化的反应,压强的改变对平衡无影响。

但增大(或减小)压强会使各物质的浓度增大(或减小),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或浅)。

(4)恒容时,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时,应视为压强的影响,增大(减小)浓度相当于增大(减小)压强。

(5)在恒容容器中,当改变其中一种气态物质的浓度时,必然会引起压强的改变,在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和物质的转化率、体积分数变化时,应灵活分析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化学平衡4.1本章重点与难点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对定温、定压、定反应进度的化学反应方向限度的判据。

不同反应体系的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表达。

各种反应体系标准平衡常数K θ和经验平衡常数K 的表达式及相互间变换。

平衡等温式()ln ()r m G T RT K T θθ∆=-的意义与应用,热力学标准态的()r m G T θ∆的测定方法。

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Van't Hoff 方程的定积分式、不定积公式及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的计算。

压力、惰性气体对气相反应平衡移动的影响和组成变化的计算。

固体化合物分解压的概念与计算。

溶液(或熔体)反应中的()r m G T θ∆的计算。

生化标准态的()r m G T θ∆与()K T θ的意义。

非理想体系之化学平衡常数(包括"杂平衡常数")的表达及有关计算。

同时平衡计算原则及方法。

4.2基本要求明确化学反应平衡面临的问题以及应用热力学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与局限性。

理解判据化学反应方向限度所涉及的物理量;如,()T P G ξ∂∂,r m G θ∆,B B v μ∑等的由来、意义及其彼此间的联系。

掌握化学反应平衡的条件和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在判据反应方向限度上的具体应用。

掌握各种理想系统的平衡常数表达形式与演化。

掌握平衡等温式()ln ()r m G T RT K T θθ∆=-之意义,尤其应区别()r m G T θ∆与()K T θ的实质状态,并熟悉()r m G T θ∆测定方法。

熟悉标准平衡常数、实验平衡常数及平衡组成的定义、计算及它们相互间的逻辑关联。

掌握非理想体系(高压气体或混合物,液态混合物及溶液)之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以及逸度、活度的意义与求法。

掌握化学反应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Van't Hoff 方程的不定积分式、定积分式及其应用。

理解温度、压力、惰性气体存在及物料配比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并掌握固体化合物分解压概念与计算。

了解耦合反应平衡和同时反应平衡的意义与处理方法。

理解生化标准态〔符号θ〕意义以及生化标准态的摩尔反应 Gibbs 函数变 ()r m G T θ∆与标准平衡常数()K T θ的概念和应用。

4.3 基本内容化学平衡是研究化学反应体系的平衡问题,主要包括: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问题;各种状态反应的平衡常数表示式;各种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4.3.1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封闭体系,发生一化学反应:B B dG=-SdT +VdP+m dn ∑ ('=0)W等T ,P ,T,P B BdG =m dn∑aA + dD → gG + hH等T , P ,,T P BBBB dG dn d μνμξ==∑∑∑=⎪⎪⎭⎫ ⎝⎛∂∂=∆BB PT m r G G μνξ,()()D A H G d a h g μμμμ+-+= m r G ∆ :等T,P 反应的自由能随反应进度ξ 的变化或当1mol d ξ=时,引起反应自由能的变化当0<∆m r G ,()()D A H G d a h g μμμμ+<+ 反应物化学势高,反应向右进行自发反应; 当0>∆m r G ,()()D A H G d a h g μμμμ+>+ 产物化学势高,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当0=∆m r G ,产物与反应物化学势相等,体系达平衡或可逆过程 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等T ,P 下,,r m B B T PG G νμξ⎛⎫∂∆== ⎪∂⎝⎭∑0<∑B Bμν,自发进行;0=∑B B μν,平衡,可逆说明:νB 反应计量系数,产物为“+”, 反应物为“-”化学反应的自由能降低原理封闭系,'=0W ,化学反应 D E →0D E t n n οο=DD D t tn n n οξ==由集合公式: B BG nμ=∑D DE E G n n μμ=+=(ln)(ln )D E D D E E P P n RT n RT P P οοθθμμ+++ =lnln D E D D E E D EP P n n n RT n RT P P οοοθθμμ++⋅+⋅ =lnln ln ln )D D E E D E D D E E P Pn n n RT n RT n RT y n RT y P P οοθθμμ++⋅+⋅+⋅+⋅ =(,)(,)(ln ln )D D E E D D E E n T P n T P RT n y n y οομμ+++=mi ()(,)(,)D D E x n T P T P G οθθθξμξμ-++∆mi (ln ln )x D D E E G RT n y n y θ∆=+设n 1mol D ο=D E D mix G G θθθθμξμμ⎡⎤=+-+∆⎣⎦G —ξ作图5-1若没有mixGθ∆,E D θθμμ< 产物自由能最低 图5-1实际存在0(1,1)mixD E G y y θ∆<⋅<⋅<利用,()0T P Gξ∂=∂,可求出最低点m 的ξ 图5-1 说明:a )自由能最低点不是产物E ,而是在,()0T P Gξ∂=∂ b )平衡时,反应物和产物都存在 c )mixGθ∆的存在,使体系的自由能降低d )物理意义:在无限大量的体系中发生一个单位反应的自由能增量 f )化学反应的方向:∑B Bμν≤0化学反应的限度:,0T PG ξ⎛⎫∂= ⎪∂⎝⎭时, 产率最大4.3.2 化学反应等温式化学反应等温式 ln r m r m PG G RT Q θθ∆=∆+ 化学平衡等温式 ln r m PG RT K θθ∆=- 实际气体: ln r m r m fG G RT Q θθ∆=∆+ ln r m f G RT K θθ∆=- θmr G ∆与f K θ关系: 当等T ,P 平衡时, θθff m r Q K G ==∆,0 ln r m r m fG G RT Q θθ∆=∆+ ln ()r m f B B G RT K T θθθνμ∆=-=∑ 理气:ln r m r m P G G RT Q θθ∆=∆+ ln r m PG RT K θθ∆=- 说明:1)f K 与f K θ的区别f K 为经验平衡常数,有单位;f K θ为平衡常数,无单位。

存ln r m fG RT K θθ∆=- 2)f K θ代表反应限度的量; 3)判断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等T ,P ,0f f r m Q K G θθ<⋅∆< 正向自发进行,0f f r m Q K G θθ>⋅∆> 逆向进行;,0f f r m Q K G θθ=⋅∆= 平衡,可逆4)m r G ∆与θm r G ∆的区别m r G ∆:判断反应方向的物理量;θm r G ∆:判断反应限度的物理量a )等T ,P 0<∆m r G 表示热力学上是可以自发进行的b )ln r m fG RT K θθ∆=-化学反应平衡式仅在标态下:θm r G ∆可以判断反应方向 5)m r G ∆,θm r G ∆,θfK 为不同的反应状态 ln r m f G RT K θθ∆=- 仅数值相等 三个等T,P 反应,处在不同状态的 m r G ∆,θm r G ∆,θf KD (P D )−−−→−∆mr GP T ,,E (P E ) (1)ΔG 1↓ ↓ΔG 2D (P θ)−−−→−∆θθmr G P T ,,E (P θ) (2)ΔG 3↓ ↓ΔG 4D (P ’D )−−−−→−=∆0,','m r G P T E (P ’E ) (3) 设为理想气体反应:由(1)(2)反应12r m r m G G G G θ∆=∆+∆+∆1lnDP D P DP G V dP RT P θθ∆==⎰ m r G ∆/ln ln /E r m r m PD P P G RT G RT G P Pθθθθθ=∆+=∆+ 由(2)(3)反应 '34r m r m G G G G θ=∆=∆+∆+∆;0'=∆m r G 平衡''3ln DP DD P P G V dP RT Pθθ∆==⎰''/ln ln /E r m P D P P G RT RT K P Pθθθθ∆=-=- ln r m r m P G G RT Q θθ∆=∆+ ln r m r m PG G RT Q θθ∆=∆+ ln r m PG RT K θθ∆=- 反应(1)为未平衡反应;反应(2)为标态下的反应;反应(3)为平衡态反应4.3.3 平衡常数及表示式平衡常数1)化学平衡:a )-+=νν宏观上反应物和产物浓度不随时间变化b )外界条件改变时,原有平衡被破坏转移到另一平衡 2)平衡常数()ln r m B B fG T RT K θθθνμ∆==-∑ d D a A hH g G RTf P f P f P f P f eK B B )()()()(θθθθμνθθ=∑=-等T P ,)(T B θμ为常数,()f K T θ也为常数3)平衡常数的测定和计算测定方法:a )化学法:测定平衡浓度b )物理法:测定与平衡浓度相关物质的物理性质,计算平衡浓度,如:折光率,电导率等计算方法:利用θB m f G ,∆;ln r m fG RT K θθ∆=- 理想气体的平衡常数:X C P K K K ,,θθθP K :ln r m B B P G RT K θθθνμ∆==-∑ νθθθθθθ∆-==)()()()()(P K PP P P P P P P K P d D a A hH g G Pνθθ∆-=)(P K K P P K P 经验平衡常数,单位:νθ∆-)(P说明:a )θμB (T ),)(),(T K T K P Pθb )标态θP P B = ln r m PG RT K θθ∆=- RT C V RT n P K B B B C ==:θ;θθθθP RTC C C P P B B = νθθθθ∆=)()(P RTC K T K C Pνθ∆=)(PRT K C ),(P T K X B B PX P = νθθθ∆=)()(P P K T K X Pνθνθθθθ∆∆==)()()(PPK P RTC K T K X C Pνν∆∆==P K RT K T K X C P )()(当0=∆ν时,X C P K K T K ==θθ)( X C P K K T K ==)(非理想气体的平衡常数θf K ,θP Kθf K : ln r m B B f G RT K θθθνμ∆==-∑ B B B Pf γ= ()()()()()()()()()()()()g h g h g hG G G G H H H H g h G H f a da d a d a d A D A A D D A D A D f P P f P P P P P P P P K f f P P P P P P P P P P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θγγγγγγγγ=== γθθK K K P f = ),(),,(),(P T K P T K T K P f θθγθ∴ ln r m PG RT K θθ∆=-(理想气体)ln fRT K θ=-(低压实气) ln fRT K θ=-(高压实气)ln p RT K θ≠-(高压实气)理想液体混合物反应的K X (T ,P )*(,)ln r m B B X G T P RT K θνμ∆==-∑XK (T ,P ),P 影响小,X K (T )d Da A hHg G X X X X X K = x m r B m f K G G ⇒∆⇒∆θθ,说明:标态X B =1aA (X A =1)−−→−∆θmr G gG (X G =1) 稀溶液反应平衡常数:),(P T K X ),(P T K m θ ),(P T K C θ浓标: X m C 标态: X B =1 m B =m θ=1 C B =C θ=1θμB : θμX B , θμm B , θμC B ,θm r G ∆: θm r G ∆ θm m r G ,∆ θCm r G ,∆ ∏=B B X BX K ν ∏=BB mBmm K νθθ)(∏=BB C BCC K νθθ)( θθθxm r m r B m f G G G ,,∆⇒∆⇒∆ 1)非电解质稀液反应:),(P T K C θθm m r G ,∆,θCm r G ,∆需利用θm r G ∆计算 '',(,)ln r m C B B CG T P RT K θθνμ∆∆==-∑ aA (C θ) + dD (C θ)−−−−→−∆θθCm r G P T ,,, gG (C θ) + hH (C θ) A G ∆ D G ∆ G G ∆ H G ∆aA ('A C 饱和)+dD ('D C饱和)gG ('G C 饱和)+hH ('H C饱和)'A G ∆ 'D G ∆ 'G G ∆ 'HG ∆ aA (1A X =)+dD (A X =1)−−−→−∆θθmr G P T ,,gG (A X =1)+hH (A X =1) 说明:a )B (纯)→B ('B C 饱和)→B (B C C θ=)b )B (B C C θ=)的θB m f G ,∆不可查,不能计算θCm r G ,∆c )饱和溶解度可查2)电解质稀液反应:),(P T K m θ3)实际溶液(,)ln B B B T P RT a θμμ=+;*(,)ln r m B B aG T P RT K θθνμ∆==-∑ (,)a K T P θ ,aC C K K K θθγ= ,()()()()g hG H g h g h G H G H a Ca d a d d A D A DA D C C a a C C K C C a a C Cθθθθθγγγγ== ,a X X K K K γ= ,am m K K K θθγ= ),(P T K a θ,),,(C P T K γ ),,(C P T K C θ,),,(m P T K mθ,),,(X P T K X 不是平衡常数 复相反应浓标:1B X =,θP P B =,θC C B =,θm m B = 体系参加反应的物态不同(g ,l ,s ) ——复相反应 体系达多相平衡:为平衡常数Kθ杂ln r m G RT K θθ∆=-杂标态:纯物质或理液:1B X =; 理想气体:θP P B =; 实际气体:θP f B =;稀溶液:1B X =,θC C B =,θm m B =;实际溶液:1B α=4.3.4温度T 对平衡常数的影响由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2()[]r m r m PG H T T T θθ∆∂∆=-∂ ln r m G RT K θθ∆=- 2ln ()r m P H K T RT θθ∆∂=∂ ——范特霍夫方程说明:a )标态:θP P B = 1B X = θC C B = θm m B =K θ: θPK X K θC K θm K θm r G ∆: θm r G ∆ θm r G ∆ θC m r G ,∆ θmm r G ,∆ θmr H ∆: θm r H ∆ θm r H ∆ 'θm r H ∆ "θm r H ∆ θmr H ∆与m r H ∆区别在压力,理气r m r m H H θ∆=∆ b )吸热 0r m H θ∆>, T ↑,↑θK 有利正向反应放热 0r m H θ∆<, T ↑,↓θK 有利逆向反应定量计算1)当0)(,0=∂∆∂=∆P m r P TH C θ或θmr H ∆为常数 θm r H ∆与T 无关, 211211ln ()r m H K K R T T θθθ∆=-或ln r m H K C RT θθ∆=-+ 1ln ~K T θ作图, r m H Rθ∆=-斜率 可求θm r H ∆ 截距=C C 的物理意义: r m r m r mG H T S θθθ∆=∆-∆ ln r m r m r m G H S K RT RT R θθθθ∆∆∆-==-+ r m S C Rθ∆=可求θm r S ∆ 2)当0,(),ln ()P r m C H T K f T θθ∆≠∆=应用1)理想气体(低压实气)2ln ()r m P P H K T RT θθ∆∂=∂ ()P X P K K Pθνθ∆= ln ln lnP X PK K Pθθν=+∆ 2ln ln ()()0r m P XP P H K K T T RTθθ∆∂∂=+=∂∂ 2ln ()r m XP H K T RTθ∆∂=∂ ()P C RTC K K P θθθνθ∆= ln ln ln ln P C RC K K T Pθθθθνν=+∆+∆2ln ln ()()C r mP P P K H K T T T RT θθθν∂∆∂∆=+=∂∂ 2ln ()C r m P K U T RTθθ∂∆=∂ 2)溶液理想混合物(纯液,固相反应)2ln ()r m P H K T RT θθ∆∂=∂ 电解质溶液反应: ,2ln ()r m mm P H K T RT θθ∆∂=∂ 非电解质溶液反应: ,2ln ()r m CC P H K T RTθθ∆∂=∂ θm m r H ,∆,θC m r H ,∆设计溶解平衡,由饱和溶解度计算4.3.5其它影响因素浓度(分压)的影响 当改变浓度时,θK 不变,但发生平衡移动 压力影响1)理想气体(或低压实气)(),(),(,)P C X K T K T K T P θθ,ln r mP G RT K θθ∆=- ln ln ()()0C P T T K K P P θθ∂∂==∂∂,()P X P K K Pθνθ∆=, ln ln ln ln P X K K P P θθνν=+∆-∆ln ln ()()0P X T T K K P P P θν∂∂∆=+=∂∂,ln ()r m X T V K P P RTν∆∂∆=-=-∂ ν∆:产物与反应物的计量系数之差m r V ∆:产物与反应物的摩尔体积变化说明:当m r V ∆(或ν∆)< 0, P ↑, x K ↑,对反应分子数减小的反应有利2)实际气体(高压)只有)(T K fθ,而),(),,(P T K P T K C P θθ ln r m f G RT K θθ∆=-,()f P X P K K K K K Pθθνγγθ∆==,()f X K T K X θ→→ 3)凝聚相反应:()mT m G V Pθγθγ∂∆=∆∂,ln r m G RT K θθ∆=-,ln ()r m T V K P RTθθ∆∂=-∂说明:a )θP P 100<不考虑P 的影响,θP P 100>考虑P 的影响b ) 0r m V ∆<,P ↑,x K ↑有利正向,0r m V ∆>,P ↑,x K ↓有利逆向,0r m V ∆=,P 对x K 无影响惰性气体的影响惰性气体:不参加化学反应的气体,合成氨反应中,甲烷为惰性气体以总压P 不变为前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