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电容器导学案1

合集下载

《电容 电容器》 导学案

《电容 电容器》 导学案

《电容电容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电容的概念,知道电容的定义式和单位。

2、了解电容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

3、理解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因素,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知识梳理(一)电容1、定义:电容器所带电荷量 Q 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U 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

2、定义式:\(C =\frac{Q}{U}\)3、单位:法拉(F),常用的单位还有微法(\(\mu F\))和皮法(\(pF\))。

\(1 F = 10^{6} \mu F = 10^{12} pF\)(二)电容器1、构造:由两个彼此绝缘又相互靠近的导体组成。

2、工作原理(1)充电: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充电后电容器两极板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

(2)放电: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

(三)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因素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 =\frac{\epsilon S}{4\pi kd}\),其中\(\epsilon\)为电介质的介电常数,\(S\)为极板的正对面积,\(d\)为极板间的距离,\(k\)为静电力常量。

2、电容器的电容是由电容器本身的结构决定的,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无关。

三、重难点突破(一)对电容定义式的理解1、电容\(C =\frac{Q}{U}\)是比值定义法,\(C\)的大小与\(Q\)、\(U\)无关。

例如,一个电容器的电容是\(1\)法拉,即使它不带电,其电容仍然是\(1\)法拉。

2、电容\(C\)反映了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大小。

电容越大,表明电容器在相同的电势差下能够容纳的电荷量越多。

(二)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1、充电过程(1)电流方向:电源正极流向电容器的正极板。

(2)电荷量变化:电容器所带电荷量逐渐增加。

(3)电场强度: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逐渐增强。

(4)能量转化:电能转化为电场能。

2、放电过程(1)电流方向:电容器的正极板流向负极板。

(2)电荷量变化:电容器所带电荷量逐渐减少。

高一化学必修1-2导学案 (1)

高一化学必修1-2导学案 (1)

1.8电容器与电容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电容器的概念以及常用的电容器。

2.理解电容的概念及其定义式【重点难点】1.电容的概念的理解。

2.电容的定义式的意义。

【预习内容】1.两个相距很近的平行金属板中间夹上一层绝缘物质,就组成一个最简单的电容器,叫做___________.实际上,任何两个__________________ 又_______________ 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2.电容器________________与电容器________________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表达式C=,国际单位制中单位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_ ,符号________________.常用较小单位lμF=________F,l pF=________F.电容是表示电容器____ ____ 的物理量.【探究学习】一、电容器问题一、电容器是一种用来做什么的仪器?它的基本构造如何?问题二、通过自主学习你了解到最简单的电容器叫什么名字?试说说它的基本构造?它带电有哪些特点?板间场强有哪些特征?问题三、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1)把电容器的两极板分别与与电池组的两极相连,会出现怎样的现象?电容器的电荷量、板间电压、板间电场强度各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一过程直到什么时候结束?(2)把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极板接通,会出现怎样的现象?电容器的电荷量、板间电压、板间电场强度各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一过程直到什么时候结束?问题四、电容器储存电荷的方式:充电后的电容器两个极板上,带电有什么特征?由于两极板相对且靠得很近,正负电荷互相吸引。

电容器以这种方式储存电荷。

问题五、在电路图中,电容器的符号如何?问题六:常用电容器从构造上看,可分为那两类?常用的固定电容器那些?问题七.请说出你对电容器额定电压与击穿电压的认识;你认为电容器上标的是哪一个电压?二、电容问题一.如何比较水容器盛水的本领的大小?类比水容器,来谈谈电容器的作用,并写出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式,以及电容的单位。

了解电容器;导学案

了解电容器;导学案

第一章第七节了解电容器导学案班级:姓名:【重点知识】1.知道电容器的概念,认识常见的电容器,熟悉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2.理解电容的概念及定义方法,掌握电容的定义、公式、单位,并会应用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决定式.并能用其讨论分析有关问题4.了解静电现象,知道静电的应用和危害.【难点知识】会应用电容的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用电容决定式讨论分析有关问题【预习导学】一、电容器1.结构:由两个彼此又相距很近的导体组成.2.带电量:电容器一个极板带电量的.(2)电容器的带电量为两极板所带电量的绝对值之和.()(3)电容器充、放电时,两极板之间有电流.()二、电容[问题设计]实验室有甲、乙两只电容器,通过实验测得甲、乙两只电容器在不同电压下所带的电荷量数值如下表:通过分析数据发现,两只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与电压有怎样的关系?各自的电荷量与电压的比值是否不变?两电容器的电荷量与电压的比值是否相同?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 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的比值2.定义式 或C =ΔQ ΔU),定义方法: 法.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 符号:F,.更小的单位还有 和 .换算关系:1 F = μF = pF.4.物理意义:表示电容器容纳 的物理量.5.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想一想]能否根据电容公式C =Q U得出“电容器的电容与它所带电荷量成正比,与极板间的电势差成反比”的结论?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问题设计]平行板电容器由两块平行放置的金属板组成.进行如下实验:(1)如图所示,保持Q 和d 不变,增大(或减少)两极板的正对面积S ,观察电势差U (静电计指针偏角)的变化,依据C =Q U ,分析电容C 的变化.(2)如图所示,保持Q 和S 不变,增大(或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d ,观察电势差U (静电计指针偏角)的变化,依据C =Q U ,分析电容C 的变化.(3)如图所示,保持Q 、S 、d 不变,插入电介质,观察电势差U (静电计指针偏角)的变化,依据C =Q U,分析电容C 的变化.1.电容的决定因素电容C 与两极板间的相对介电常数εr 成 ,跟极板的正对面积S 成 ,跟极板间的距离d 成 .2.电容的决定式C =εr S 4πkd ,εr为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当两极板间是真空时:εr =1,其他任何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r 都大于1.[判一判] 3.(1)其他条件不变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随极板正对面积的增大而增大.( )(2)其他条件不变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随极板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3)任何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都大于1.( )四、常用电容器1.分类⎩⎪⎨⎪⎧ 按电介质分:空气电容器、聚苯乙烯电容器、陶瓷电 容器、电解电容器等.按电容是否可变分:可变电容器、固定电容器.2.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和击穿电压(1)额定电压:电容器能够 时的电压.(2)击穿电压:电介质被 时在电容器两极板上的极限电压,若电压超过这一限度,则电容器就会损坏.【典型例题及方法】题型1 对电容器及电容的理解例题1 (单选)下列关于电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容器简称电容B .电容器A 的电容比B 的大,说明A 的带电荷量比B 多C .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1 V 时电容器需要带的电荷量D .由公式C =Q /U 知,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成反比,与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成正比例题2一个平行板电容器,使它每板电荷量从Q 1=30×10-6 C 增加到Q 2=36×10-6 C 时,两板间的电势差从U 1=10 V 增加到U 2,求:(1)这个电容器的电容多大?(2)U 2为多少?(3)如要使两极板电势差从10 V 降为U 2′=6 V ,则每板需减少多少电荷量?针对训练1有一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为3 V ,现使它的电荷量减少3×10-4 C ,于是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降为原来的13,此电容器的电容是多大?若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全部放掉,电容器的电容是多大?题型2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例3(单选)如图所示,A 、B 为平行板电容器的金属板,G 为静电计,开始时开关S 闭合,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 .若开关S 闭合,将A 、B 两极板靠近些,指针张开角度将变小B .若开关S 闭合,将A 、B 两极板正对面积变小些,指针张开角度将不变C .若断开开关S 后,将A 、B 两极板靠近些,指针张开角度将变大D .若断开开关S 后,将A 、B 两极板正对面积变小些,指针张开角度将不变处理方法:解决电容器问题的方法:三个公式(C =εr S 4πkd .C =Q U E =U d)、两个不变(U,Q ). 一般步骤总结:针对训练2(单选)如图所示,先接通开关S 使电容器充电,然后断开开关S.当增大两极板间距离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 、电容C 、两板间电势差U 、电容器两极板间场强E 的变化情况是( )A .Q 变小,C 不变,U 不变,E 变小B .Q 变小,C 变小,U 不变,E 不变C .Q 不变,C 变小,U 变大,E 不变D .Q 不变,C 变小,U 变小,E 变小针对训练3(多选)如图所示,是一个由电池、电阻R 与平行板电容器组成的串联电路,在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的过程中( )A .电阻R 中没有电流B .电容器的电容变小C .电阻R 中有从a 流向b 的电流D .电阻R 中有从b 流向a 的电流针对训练4(多选)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 、B 与电池两极相接,一个带正电的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开关S ,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夹角为θ,那么( )A .保持开关S 闭合,带正电的A 板向B 板靠近,则θ增大B .保持开关S 闭合,带正电的A 板向B 板靠近,则θ不变C .开关S 断开,带正电的A 板向B 板靠近,则θ增大D .开关S 断开,带正电的A 板向B 板靠近,则θ不变。

电容器(导)学案

电容器(导)学案

1.4电容器【学习目标】1.知道电容器的概念及平行板电容器的主要构造。

2.理解电容器电容的概念及其定义式C=Q/U ,并能运用进行有关的计算。

3.理解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kdS C r πε4=并能运用进行动态分析。

学习重点:电容反映了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大小,定义式为C =QU学习重点: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决定式为C =εrS4πkd【学习过程】学习任务1:电容器认识: 电容器是什么元件?怎么构成的?探究: 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怎样?什么叫电容器的带电量?电容器的充电、放电:充电过程:放电过程:结论: 电容器是储存电荷的电学元件,充放电的过程就是电场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所以电容器也是能量中转器。

学习任务2:电容思考: 不同的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不同,如何区别它们?类比: 圆柱型水杯容器的储水观察课本P29图1.8-3,1.水位每升高1CM ,比较两容器的储水量2.那个储水本领大,如何反映其储水本领?=水量Q 横截面积S 水位差h电容: 定义: 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 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

定义式: C=Q/U单位: 法拉(简称“法”、符号F )常用单位:微法(μF ) 皮法(pF )1F=106μF =1012 pF说一说: 1F 的含义辨析: 根据电容定义式C=Q/U 可知:电容C 与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 成正比,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成反比,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检测: 如图是描述对给定的电容器充电时电荷量Q 、电压U 、电容C 之间相互关系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问题: 电容反映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与所带电荷量Q 或所加的电压U均无关。

那么电容器的电容到底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学习任务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探究: 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的因素是什么?具体是什么关系?观察课本P30的演示实验说明: 静电计是在验电器的基础上制成的,用来测量电势差。

把它的金属球与一个导体相连,把它的金属外壳与另一个导体相连,从指针的偏转角度可以量出两个导体之间的电势差U 。

电容器的电容导学案

电容器的电容导学案

学案 1第八节《电容器的电容》第课时一、电容器.构造:1的两个_______,就构成一个电容器.符号而又彼此2.功能:(1)充电:把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就能使两个极板上带上____________,这个过程叫做电容器充电.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极板带电,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极板带电。

(2)放电:用导线把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接通,两个极板上的________就会________,电容器失去了电荷,这个过程叫做放电.3.带电荷量Q:是指一个极板所带电量的绝对值.二、电容1.定义:电容器的带电量Q与两极板电压U的比值,叫电容器的电容.★2.定义式:C=____________3.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间电压为1V时电容器需要带的电荷量。

,1 F=1 C/V。

1 F=________4.单位:国际单位制:法拉。

符号:FμF=______pF.★5.物理意义:表示6.标矢量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探究实验一:电容器的带电量Q与其两极板电压U的关系Q/16 Q/8 Q/4 Q/2 Q Q电荷量电压U/V根据实验填好数据表格,并在坐标纸上作出Q与U的图象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实验探究二: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极板正对面积、间距、电介质的关系方案一:静电计测电压,电量一定时,根据电压大小可定性判断电容大小 ,C U , 越小,静电计的偏转角度越大说明电势差大;SQ1、保持和d不变,2、保持Q和S不变, d越大,静电计偏转角度越大,说明电势差,C .3、保持Q、d、S都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板,静电计的偏转角度减小,说明电势差U ,电容C .方案二:万用电表直接测电容1、保持距离d和介质不变,改变面积S,记录数据,并作图40 32 24 16 8 S正对面积C/nF电容与正对面积S________:保持距离d和介质不变,电容C结论1,记录数据,并作图、保持正对面积S和介质不变,改变距离d2 1d 2d 3d 4d 5d 6d 距离d C/nF电容和介质不变,电容S2结论:保持面积d________C与距离不变,改变介质,记录数据d和距离S、保持正对面积3.玻璃空气介质C/nF电容_____________不变,电容C与电介质3:保持面积S和距离d结论★决定式:C=____________,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四、常用电容器________电容器.1.从构造上看:可分为________电容器和额定电压:电容器的外壳上标的是工作电压,也称为额定电压.2.击穿电压,加在电容器上的电压若超过这个值,电介质会被击穿,电容器会损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击穿电压额定电压________五、课堂练习:)1(单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另一极带电-Q,则此电容器不带电A、电容器一极带电+QB、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越高,电容越小C、电容器所带的电荷越多,电容就越大、电容器所带电荷增加一倍,则两极间的电压也一定增加一倍 D( (多选)2、下列哪些措施可以使电介质为空气的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变大些) 使两极板靠近些 A.增大两极板的正对面积B.C. 把两极板的距离拉开些D. 在两极板间放入云母六、课堂小结:1、电容器定义充电:使电容器两极板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的过程。

电容器的电容导学案

电容器的电容导学案

《电容器的电容》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电容器的构造和常用电容器。

2、知道电容器充电和放电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3、掌握电容器的电容。

4、经历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因素的实验探究过程,掌握理解决定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学习过程一、电容器1.定义: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隔很近的导体,组成一个电容器。

2、电容器的作用:3.电容器的充、放电(1)、充电电容器两板分别接在电池两端,两板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的过程(2)、放电充了电的电容器的两板用导线相连,使两板上正、负电荷中和的过程总结:注意:电容器充电后,任意一个极板带电量的绝对值叫电容器的带电量,用“Q”表示。

二、电容器的电容(C)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2、定义式:3、物理意义:。

4、单位:常见电容器,一般是几十pF 到几千μF 之间类比理解:5、对电容的理解:( 1)、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特点( 2)、与水容器对比理解水容器H S V H VS =电容器U C Q U QC =C 取决于电容器自身结构而与是否带电无关。

类比:水桶的储水能力在设计好后就确定了,与是否使用无关。

例1.对电容C =Q/U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容器充电荷量越大,电容增加越大B .电容器的电容跟它两极所加电压成反比C .电容器的电容越大,所带电荷量就越多D .对于确定的电容器,它所充的电荷量跟它两极板间所加电压的比值保持不变例2、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为Q =4×10-8C ,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为U =2V ,则该电容器的电容为 ;如果将其放电,使其所带电荷量为原来的一半,则两板间的电压为 ,两板间电场强度变为原来的 倍,此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 。

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1、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⑴改变平行板两极板的距离d (电量Q 、正对面积S 保持不变时)现象:⑵改变平行板两极板的正对面积S (电量Q 、距离d 保持不变时)现象:⑶、两极板间插入绝缘介质(保持Q 、S 、d 不变)现象:2. (1)、结论:(2)、公式例3.(2012·福州高二检测)如图1-6-2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A 与一灵敏的静电计相接,极板B 接地。

1.8电容器导学案

1.8电容器导学案

课题 《电容器 电容》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电容器以及常用的电容器。

2、理解电容的定义式C =UQ ,并会进行有关的计算。

3、通过演示实验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什么因素有关。

一、自学1.电容器定义:在电路中的符号:分类 :使用注意事项:2.电容:物理意义:定义: 公式C= 。

单位:1F= μF ,= PF 。

(电容器的电容由电容器本身因素决定,与外界因素带电量,两极电势差无关。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 。

二、新课讲授:(一)、电容器:电容器充电:①充电电流,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电流强度由大到小;②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加;③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升高;④电容器中电场强度增加;当电容器充电结束后,电容器所在电路中无电流,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与充电电压相等;是电源的 转化为电容器的 的过程.电容器放电:①放电电流:电流方向是从正极板流出,电流强度是由大变小;②电容器上电荷量减小;③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降低;④电容器中电场强度减弱是 转化为 的过程.(二)电容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电容器定义式:解释:C=Q/U可知推论:C=提示:①电容器是一种电路元件,电容是一个物理量,它表征了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②电容器的带电荷量是一个极板上电荷量的绝对值.③电容C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本章学过的电场强度E、电势φ,都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电容C=Q/U,但不能说电容C与Q成正比、与U成反比.电容C由电容器本身的性质决定,与Q、U的大小无关.④加在电容器两极上的电压不能超过某一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电介质将被击穿,电容器损坏.这个极限电压称为击穿电压.电容器工作时的电压应低于击穿电压.电容器上一般都标明电容器的电容和额定电压.额定电压是指电容器长期工作时所能承受的电压,比击穿电压要低.(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探究1、提出问题:2、猜想:3、平行板电容器的A板与静电计相连,B板和静电计金属壳都接地.若充电后保持电容器带电量不变,试指出下列三个图所示的情况下,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变化情况.①②③①正对面积减小时,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则电容器的电容;②板间距离增大时,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则电容器的电容;③插入电介质时,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度,则电容器的电容。

电容器的电容(导学案)含答案

电容器的电容(导学案)含答案

电容器的电容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电容器的概念和平行板电容器的主要构造.2.理解电容的概念及其定义式.3.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并能用其讨论有关问题.【自主预习】一、电容器1.电容器:储存电荷和电能的装置.任何两个彼此_____又相距很近的________,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2.电容器的充放电(1)充电:把电容器的两极板分别与电池组的两极相连,两个极板分别带上等量的_______电荷的过程,充电过程中,由电源获得的________储存在电容器中.(2)放电:用导线把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极板接通,两极板上的电荷________的过程,放电过程中,________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二、电容1.定义: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_________的比值.2.定义式:_________3.单位:电容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符号为F,常用的单位还有微法和皮法,1 F=106 μF=1012 pF.4.物理意义:电容器的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_____时电容器需要带的电荷量.三、平行板电容器1.结构:由两个平行且彼此_______的金属板构成.2.电容的决定因素:电容C与两极板间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r成_______,跟极板的正对面积S成______,跟极板间的距离d成_______3.电容的决定式:C=εr S4πkd,εr为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当两极板间是真空时:C=S4πkd,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四、常用电容器1.分类:从构造上看,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类.2.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和击穿电压:(1)额定电压:电容器能够_________________时的电压.(2)击穿电压:电介质不被__________时在电容器两极板上的极限电压,若电压超过这一限度,则电容器就会损坏.【自主预习参考答案】一、1.绝缘、导体,2.(1)异号、电能、.(2)中和,电场能.二、1.电势差U .2.C =Q U. 3.法拉,4.1_V .三、1.绝缘.2.正比,正比,反比.四、1.固定电容器、可变电容器.2.(1)长期正常工作.(2)击穿.【问题探究】一、电容器 电容【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把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对电容器进行充电,该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当把电容器两极相接,对电容器进行放电,该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2)当电容器的带电荷量增加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如何变化?带电荷量Q 和板间电势差U 的比值是否发生变化?【答案】 (1)充电过程中电源内的化学能转化为电容器内的电场能;放电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场能转化为电路的内能.(2)增大 不变【知识深化】1.电容器的充电过程,电源提供的能量转化为电容器的电场能;电容器的放电过程,电容器的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2.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中,电路中有充电、放电电流,电路稳定时,电路中没有电流.3.C =Q U是电容的定义式.电容器的电容决定于电容器本身,与电容器的电荷量Q 以及电势差U 均无关. 【例1】(多选)下列关于电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容是反映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B .电容器A 的电容比B 的大,说明A 的带电荷量比B 多C .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1 V 时电容器需要带的电荷量D .由公式C =Q U知,若电容器两极间电压为10 V ,极板带电荷量为2×10-5 C .则电容器电容大小为5×105 F 【答案】 AC【解析】 电容反映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大小,A 对.电容器A 的电容比B 的大,只能说明电容器A 容纳电荷的本领比B 强,与带电多少无关,B 错;电压为10 V ,电荷量为2×10-5 C 时,电容C =Q U=2×10-6 F ,D 错. 【例2】有一充电的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为3 V ,所带电荷量为4.5×10-4 C ,此电容器的电容是多少?将电容器的电压降为2 V ,电容器的电容是多少?所带电荷量是多少?【答案】 1.5×10-4 F 1.5×10-4 F 3×10-4 C【解析】 C =Q U =4.5×10-43F =1.5×10-4 F. 电容器电压降为2 V 时,电容不变,仍为1.5×10-4 F .此时所带电荷量为Q ′=CU ′=1.5×10-4×2 C =3×10-4 C.二、平行板电容器【实验探究:课堂观察视频】平行板电容器由两块平行放置的金属板组成.利用平行板电容器进行如下实验:(1)如图所示,保持Q 和d 不变,减小两极板的正对面积S ,观察电势差U (静电计指针偏角)的变化,依据C =Q U,分析电容C 的变化.(2)如图所示,保持Q 和S 不变,增大两极板间的距离d ,观察电势差U (静电计指针偏角)的变化,依据C =Q U,分析电容C 的变化.(3)如图所示,保持Q 、S 、d 不变,插入电介质,观察电势差U (静电计指针偏角)的变化,依据C =Q U,分析电容C 的变化.【答案】 (1)实验结论:S 减小,电势差U 增大,电容C 减小.(2)实验结论:d 增大,电势差U 增大,电容C 减小.(3)实验结论:插入电介质,电势差U 减小,电容C 增大.【知识深化】1.C =Q U 与C =εr S 4πkd的比较 (1)C =Q U 是电容的定义式,对某一电容器来说,Q ∝U 但C =Q U不变,反映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大小; (2)C =εr S 4πkd 是电容的决定式,C ∝εr ,C ∝S ,C ∝1d,反映了影响电容大小的因素. 2.平行板电容器动态问题的分析方法抓住不变量,分析变化量,紧抓三个公式:C =Q U 、E =U d 和C =εr S 4πkd3.平行板电容器的两类典型问题(1)平行板电容器始终连接在电源两端:电势差U 不变.由C =εr S 4πkd ∝εr S d可知C 随d 、S 、εr 的变化而变化. 由Q =UC =U ·εr S 4πkd,可知,当U 不变时,Q 也随d 、S 、εr 的变化而变化. 由E =U d ∝1d可知,当U 不变时,E 随d 的变化而变化. (2)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切断与电源的连接:电荷量Q 保持不变.由C =εr S 4πkd ∝εr S d可知C 随d 、S 、εr 的变化而变化.由U =Q C =4πkdQ εr S ∝d εr S可知,当Q 不变时,U 也随d 、S 、εr 的变化而变化. 由E =U d =Q Cd =4πkQ εr S ∝1εr S可知,E 随S 、εr 的变化而变化,而与d 无关. 【例3】(多选)如图所示,用静电计可以测量已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现使B 板带正电,实验中,电荷量不变,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增大两极板之间的距离,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B .将A 板稍微上移,静电计指针张角将变大C .若将玻璃板插入两板之间,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D .若将A 板拿走,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变为零【答案】 AB【解析】 电容器上所带电荷量一定,由公式C =εr S 4πkd 得,当d 变大时,C 变小.再由C =Q U得U 变大;当A 板上移时,正对面积S 变小,C 变小,U 变大;当插入玻璃板时,C 变大,U 变小;当将A 板拿走时,相当于使d 变得更大,C 更小,故U 应更大,故选A 、B.【题后反思】静电计的使用静电计是在验电器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静电计由相互绝缘的两部分组成,静电计与电容器的两极板分别连接在一起,则电容器上的电势差就等于静电计上所指示的电势差U ,U 的大小就从静电计的刻度读出,可见,静电计指针偏角的变化表征了电容器两极板电势差的变化.【例4】(多选)如图所示,两块较大的金属板A 、B 相距为d ,平行放置并与一电源相连,开关S 闭合后,两板间恰好有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油滴处于静止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将A 向左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仍然静止,G 表中有b →a 的电流B .若将A 向上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向下加速运动,G 表中有b →a 的电流C .若将A 向下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向上加速运动,G 表中有b →a 的电流D .若将S 断开,则油滴将做自由落体运动,G 表中无电流【答案】 AB【解析】 由于油滴处于静止状态,所以q U d=mg .若将A 向左平移一小段位移,则电容C 变小,电压U 不变,则Q =CU 变小,所以电流由b →a ,此时油滴仍静止,选项A 正确.若将A 向上平移一小段位移,电容C 变小,电压U 不变,则Q 变小,所以电流由b →a ,此时q U d<mg ,油滴向下加速运动,所以选项B 正确.若将A 向下平移一小段位移,电容C 变大,电压U 不变,则Q 变大,所以电流由a →b ,此时q U d>mg ,油滴向上加速运动,所以选项C 错误.若将S 断开,由于电容器的电荷量不变,则电压U 不变,油滴仍处于静止状态,选项D 错误.【课堂练习】1.(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容器是储存电荷和电能的容器,只有带电时才称电容器B .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C .固定电容器所充电荷量跟加在两极板间的电压成正比D .电容器的电容跟极板所带电荷量成正比,跟极板间电压成反比【答案】BC【解析】电容器是储存电荷和电能的容器,不论是否带电均是电容器,故A 错误;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故B 正确;根据Q =CU 可知,固定电容器所充电荷量跟加在两极板间的电压成正比,选项C 正确;电容器的电容跟极板所带电量无关,与两极板间的电压无关,故D 错误.2.某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 ,带电量为Q ,相距为d ,今在板间中点放一个电量为q 的点电荷,则它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为( )A.2kQq d 2B.4kQq d 2C.Qq CdD.2Qq Cd【答案】C【解析】由电容的定义式C =Q U 得,板间电压为U =Q C .板间场强大小为E =U d.点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大小为F =qE ,联立得到F =Qq Cd. 3.(多选)如图所示各图描述的是对给定的电容器充电时其电荷量Q 、电势差U 、电容C 之间相互关系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CD【解析】电容器的电容是由电容器本身决定的,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 的大小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的大小无关,不能认为C 与Q 成正比,与U 成反比,故D 正确,A 、B 错误.而C 图表示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与极板间的电势差成正比,其比值为电容器的电容,故C 正确.4.如图所示,电源A 两端的电压恒为6 V ,电源B 两端的电压恒为8 V ,当开关S 从左扳到右时,通过电流计的电荷量为1.2×105 C ,则电容器的电容约为 ( )A .2×10-5 FB .1.5×10-6 FC .6×10-6 FD .8.6×10-7 F【答案】D【解析】当开关S 接左边时,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所带电荷量Q =CU A ,当开关S 扳到右边时,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所带电荷量Q ′=CU B ,该过程中通过电流计的电荷量ΔQ =Q +Q ′=C (U A +U B )=1.2×10-5 C ,解得电容约为8.6×10-7 F ,选项D 正确.5.(多选)平行金属板A 、B 组成的电容器,充电后与静电计相连,如图所示,要使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A板向上移动B.B板向右移动C.A、B板之间插入电介质D.使两极板带的电荷量减小【答案】AB【解析】由公式C=εr S4πkd和U=QC得U=4πkdQεr S.电容器充电后,与静电计相连,电容器带电荷量Q几乎不变,A板上移,两板的正对面积S减小,U增大,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A正确;B板向右移,d增大,U增大,指针张角变大,B正确;A、B板之间插入电介质,U减小,指针张角变小,C错误;Q减小,U减小,指针张角变小,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电容器静电与新技术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电容器的概念和平行板电容器的主要构造.2.理解电容的概念及其定义式,并能用来进行有关计算.3.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并能用其讨论有关问题.
一、识别电容器
电容器由两个互相靠近、彼此绝缘的导体组成,导体间可以填充绝缘物质(电介
质).
二、电容器的充放电
使电容器的两极板上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的过程叫充电,每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称为电
容器所带的电荷量.电容器充电后,两极板间存在电场,从电源获得的能量储存在电场中,称为电场能.使电容器两极板上的电荷中和的过程叫放
电.
三、电容器的电容及决定因素
1.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跟它的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的比值叫做这个电容器的电容,用公式表Q示为C=.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的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符号是F.
U612 pF.
=μF=1010 1 F2.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与两平行板正对面积S成正比,与两
εS r,式中k为静=极板间的距离d成反比,并与板间插入的电介质有关.公式表达式为C
kd4π电力常量,ε是一个常数,称为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电介质不同,ε的大小也不同.rr四、静电与新技术
1.在静电除尘装置中,高压电源的正、负极分别接到金属圆筒和管心的金属线上,它们之
间有很强的电场,使附近的气体分子被电离,电子在向着金属圆筒正极运动的过程中,附在空气中的尘埃上,使尘埃带负电,从而被吸附到金属圆筒上.
2.防止静电危害
防止静电灾害的基本原则是:控制静电的产生,把产生的静电迅速引走以避免静电的积累.通过工艺控制可以减少因摩擦而产生的静电.避免静电积累的常用方法有静电接地、增加湿度、.
非导电材料的抗静电处理等
一、电容器的电容
[问题设计]
实验室有甲、乙两只电容器,通过实验测得甲、乙两只电容器在不同电压下所带的电荷量数值如下表:
电荷量(C)
(V)电压甲乙
44--310×102×144--×2 ×1010 6444--10×1096×3通过分析数据发现,两只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与电压有怎样的关系?各自的电荷量与电压的比值是否不变?两电容器的电荷量与电压的比值是否相同?
答案电荷量与电压成正比,每只电容器的电荷量与电压的比值不变,不同的电容器,这个比值不同.
[延伸思考]
ΔQQ能否根据公式C=得出C与Q成正比,与U成反比?能否把电容的定义式写成C=?
ΔUU答案电容是电容器本身的一种属性,大小由电容器自身的构成情况决定,与电容器是否带ΔQ电、带多少电荷量均无关.能把电容的定义式写成C=.
ΔU[要点提炼]
ΔQQ1.定义式:=(或C,定义方法:比值定义法.ΔUU2.物理意义: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储存电荷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1 V所需要带的电荷量.电容C由电容器自身的构造决定,与Q、U无关(填Q“有关”或“无关”),所以不能根据C=,就认为C与Q成正比,与U成反比.U二、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问题设计]
平行板电容器由两块平行放置的金属板组成.利用平行板电容器进行如下实验:
(1)如图1所示,保持Q和d不变,增大(或减少)两极板的正对面积S,观察电势差U(静电Q 计指针偏角)的变化,依据C=,分析电容C的变化.
U.
图1
(2)如图2所示,保持Q和S不变,增大(或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d,观察电势差U(静电计Q指针偏角)的变化,依据C=,分析电容C的变化.U
图2
(3)如图3所示,保持Q、S、d不变,插入电介质,观察电势差U(静电计指针偏角)的变化,Q
依据C=,分析电容C的变化.U
图3
答案(1)实验结论:S增大,电势差U减小,电容C增大.
(2)实验结论:d增大,电势差U增大,电容C减小.
(3)实验结论:插入电介质,电势差U减小,电容C增大.
[要点提炼]
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两平行极板正对面积S成正比,与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成正r εS r,两板间为真空时相对介电常数ε==比,与极板间距离d成反比,其表达式为C1,r kd4π 1.
都大于ε其他任何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rεSQ r仅适用于平行=板电容器.C=.2C适用于所有电容器;kd4πU三、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问题设计所示,电容器充电后保持和电源相连,此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4如
图.1.
图4
(1)当两极板的正对面积S增大时,电容器的C、Q、E如何变化?
(2)当两极板间距d增大时,电容器的C、Q、E如何变化?
εSQ r答案(1)根据C=,S增大时,C增大.根据C=得Q=CU,所以Q增大,电场强度kd4πUUE=不变.dεSU r(2)根据C=,d增大时,C减小,由于Q=CU,所以Q减小,
电场强度E=减小.kd4πd2.在图4中,电容器充电后和电源断开,此时电容器的带电荷量不变.
(1)当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增大时,电容器的C、U、E将如何变化?
(2)当两极板间距d增大时,电容器的C、U、E将如何变化?
εSQU r答案(1)根据C=,S增大时,C增大,由于U=,所以U减小,电场强度E=减
kd4πCd小.
εSQUQQ r(2)根据C=,d增大时,C减小,由于U=,所以U增大,电场强度E===
ε4πkdSdCdC r d·kd4π4πkQ=,所以E不变.εS r[要点提炼] 1.分析方法:抓住不变量,分析变化量.其理论依据是:
Q(1)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式C=;UU(2)平行板电容器内部是匀强电场,E=;dεS r. (3)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C=kd4π2.两种典型题型电压不变时:若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连,这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是不变的,以此不(1)变量出发可讨论其他量的变化情况.极板上的电荷量保持不变,这时电容器两电荷量不变时:(2)若电容器在充电后与电源断
开,在此基础上讨论其他量的变化.
一、对电容器及电容的理解.
4-,此电容器的4.5×10C例1有一充电的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为3 V,所带电荷量为电容是多少?将电容器的电压降为2 V,电容器的电容是多少?所带电荷量是多少?
Q解析由C=可求电容.U4-10×4.5Q4-F.
1.5×10C==F=3U4-10×′=CU′=1.5电容器电压降为2 V时,电容不变,仍为1.5×10 F.此时电荷量为Q44--C.
3×10×2 C=444---C
103×10×F1.5答案×10F1.5例2(双选)对于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两极板的间距加大,电容将增大
B.将两极板平行错开,使正对面积减小,电容将增大
C.在下极板的内表面上放置一面积和极板相等、厚度小于极板间距的陶瓷板,电容将增大D.在下极板的内表面上放置一面积和极板相等、厚度小于极板间距的铝板,电容将增大
解析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有:(1)随正对面积的增大而增大;(2)随两极板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3)在两极板间放入电介质,电容增大.据上面叙述可直接得出C选项正确;对D 选项,实际上是减小了两极板间的距离.所以本题正确选项应为C、D.
答案CD
二、平行板电容器的两类典型问题
例3(双选)如图5所示,用静电计可以测量已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现
使B板带正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5
A.增大两极板之间的距离,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
B.将A板稍微上移,静电计指针张角将变大
C.若将玻璃板插入两板之间,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
D.若将A板拿走,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变为零
εSQ r,当d变大时,C变小.再由C=得C解析电容器上所带电荷量一定,由公式=U kd4πU 板上移时,正变大;当A板拿走时,变小,积对面SCU变大,变大;当插入玻璃板时,也变小,UCA变小;当将 B.
、A应更大,故选U更小,故C变得更大,d相当于使答案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