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中间产品检测计划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产品的检验及试验计划

产品的检验及试验计划

产品的检验及试验计划
一、目的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需要制定完善的产品检验和试验计划。

本计划的目的是对产品从原材料、零部件入库检查到成品出厂检验的各个过程进行检验和试验,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保证产品的质量。

二、检验项目
1. 原材料检验:对主要原材料的类型、性能指标、规格等进行物理化学检验,符合产品设计参数。

2. 零部件检验:对关键零部件的尺寸公差、形状、性能等进行试验,检查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3. 成形检验:对成形加工过程(如铸造、模塑等)产品的外形尺寸、内部结构等进行抽查检验。

4. 装配检验:采样检查装配质量,查看是否按要求组装,未出现质量问题。

5. 外观与尺寸检验:随机抽查成品,检查表面质量与尺寸公差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6. 性能试验:选择性试样进行性能指标试验(如强度、耐久等),取得试验报告。

7. 包装与储存检验:检验包装和储存方式是否保证产品完好无损。

三、检验方法及频率
1. 原材料100%入库检验。

2. 关键零部件5%抽样检验。

3. 成形过程10%抽查检验。

4. 装配过程1%抽样检验。

5. 成品10%随机抽验。

6. 性能试验产品批量1%试验频率。

7. 包装储存方式不定期检查。

四、记录与追踪
所有检验项目记录在检验登记簿中,异常产品记入不合格品登记表予以追踪,及时整改措施。

定期总结检验情况,指导后续生产。

以上为本产品检验与试验计划,计划实施保证产品质量的合格率。

计划在生产实施中如遇问题,及时修改完善。

原材料送检计划范文

原材料送检计划范文

原材料送检计划范文一、引言原材料的质量对于产品的最终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需要制定原材料送检计划,对原材料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达到产品要求的质量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原材料送检计划的制定过程和注意事项。

二、制定原材料送检计划的目的1.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产品质量的要求;2.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中的质量问题;3.降低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经济损失;4.保障产品的良好声誉。

三、原材料送检计划的制定过程1.明确送检的原材料类型首先需要明确要送检的原材料类型,例如钢材、塑料、化工原料等,这些原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质量标准,需要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和检测设备。

2.确定检验的指标和要求根据产品设计和质量标准,明确所需检验的原材料的指标和要求,包括外观、尺寸、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指标和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3.选择检验方法和设备根据原材料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和设备。

不同的原材料可能需要不同的检验方法,例如光学显微镜、拉力试验机、质谱仪等。

4.制定检验计划和流程根据原材料的特性和要求,制定具体的检验计划和流程。

确定每批原材料的抽样数量和抽样点,以及检验的顺序和方法。

同时,制定检验记录表格和报告模板,以便进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5.确定检验频率和样品数量根据原材料的重要性和供应商的信誉度,确定原材料的送检频率和样品数量。

重要的原材料应进行更频繁的检验,并增加抽样数量,以降低质量风险。

6.建立供应商的评价体系建立供应商的评价体系,根据其提供的原材料质量情况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排名。

对于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要及时通知供应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注意事项1.原材料的送检应在原材料到货后尽快进行,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2.检验设备应进行定期的校验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3.检验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正确的检验知识和技能;4.检验结果应进行记录和保存,以备后续的追溯和分析;5.对于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要及时通知供应商并协商解决办法。

材料检测计划

材料检测计划

材料检测计划一、引言。

材料检测是产品质量控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原材料的检测,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原材料质量问题而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材料检测计划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至关重要。

二、目的。

本材料检测计划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符合产品制造的要求,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三、范围。

本计划适用于所有涉及原材料采购的生产制造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的采购、接收、存储和使用等环节。

四、检测内容。

1. 原材料外观检测,对原材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形状、表面是否有异物等。

2. 物理性能检测,对原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如强度、硬度、密度等。

3. 化学成分检测,对原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确保符合产品制造的要求。

4. 可溶性物质检测,对原材料中的可溶性物质进行检测,以确保不会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5. 微生物检测,对易受微生物污染的原材料进行微生物检测,以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五、检测方法。

1. 外观检测,采用肉眼观察和比对标准样品的方式进行检测。

2. 物理性能检测,采用相应的物理性能测试设备进行检测。

3. 化学成分检测,采用化学分析仪器进行检测。

4. 可溶性物质检测,采用相应的溶解度测试方法进行检测。

5. 微生物检测,采用微生物培养和计数法进行检测。

六、检测频率。

1. 对于常规原材料,每批次进货时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2. 对于特殊原材料,根据产品制造要求和供应商的信誉度确定检测频率。

七、检测记录。

对每次原材料检测的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检测时间、检测人员、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等。

八、检测责任。

由专门的质量检测人员负责原材料检测工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九、检测结果处理。

1. 对于合格的原材料,及时进行入库并标注检测合格标识。

2. 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立即通知供应商并要求退换货,同时对相关产品进行追溯和处理。

十、改进建议。

定期对材料检测计划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确保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原材料检验计划范文

原材料检验计划范文

原材料检验计划范文一、背景介绍原材料是指用于生产过程中所需物料的原始物质,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

为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必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原材料检验计划。

本文将对原材料检验计划进行详细阐述。

二、目的和原则1.合理性原则:设计一个符合实际情况并具有可行性的检验计划,避免过度或不足的检验工作。

2.系统性原则:根据产品生产的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检验,确保每一批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可靠。

3.统一性原则:制定统一的检验标准和检测方法,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三、检验项目和方法1.检验项目检验项目根据原材料的不同特性和产品生产要求而确定,主要包括外观检验、理化指标检验、功能性能检验等方面。

具体项目可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进行具体制定。

2.检验方法检验方法应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进行选择,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目视检查、质量检验设备检验、化学分析、物性分析、功能性能测试等。

四、检验频率和样品数量1.检验频率检验频率根据原材料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来确定,一般来说,原材料的检验频率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产品使用状态、原材料使用频次、季节性变化等。

2.样品数量样品数量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原材料的批量、检验的对象和检验方法的要求等多个方面。

一般来说,适当增加样品数量可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五、检验标准检验标准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产品质量标准进行制定,并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制定检验标准时,应考虑到原材料适应产品的特性和使用环境,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六、检验流程1.样品采集样品采集应遵循科学、规范、公正的原则进行,确保采样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可靠性。

2.样品送检样品送检应按照计划进行,并确保样品的安全和真实性。

3.检验记录和报告检验结果应按照检验计划要求进行记录和报告,并做好相应的归档工作。

七、质量控制1.引进优质原材料供应商和建立供应链管理体系。

工程原材料中间产品检测计划规程

工程原材料中间产品检测计划规程

工程原材料中间产品检测计划规程中间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原材料经过一些化学或物理变化生成的中间产物。

对于工程生产中的中间产品,为保证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必须进行全面的检测。

下面就对工程原材料中间产品检测计划的规程进行的详细阐述。

一、检测项目针对工程原材料中间产品,必须进行以下检测项目:1.成分分析:根据产品生产工艺,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方法,对中间产品主要成分进行分析测试。

通常包括元素分析、有机物测定、杂质检测以及其他特殊分析。

2.纯度分析:针对中间产品关键中间体,进行纯度分析,确保产品符合生产要求,最终达到产品质量标准。

3.质量指标分析: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针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指标,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测试。

通过对产品的粘度、吸水率、比重等指标进行检测,确保中间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4.性能检测:针对产品的主要性能参数,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方法,对产品进行性能检测。

如强度、稳定性、耐腐蚀性、抗氧化性等性能参数。

二、检测频率为确保工程原材料中间产品质量、整个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及稳定性,必须设立检测频率。

各生产车间应根据生产需要和生产规模,确定中间产品的检测频率,以保障后续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

通常,中间产品的检测频率应遵循以下原则:1.针对生产车间进行环境影响风险评估;2.中间产品在生产流程中所占的比例;3.关键生产环节的检测项目;4.检测频率的调整应根据生产环境和其他变动因素进行适当调整。

三、检测机构和设备针对中间产品的检测应由专业检测机构进行监测,同时需要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检测流程和计划。

通常,中间产品的检测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检测机构认证的要求;2.具备完善的检测设备和条件,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检测机构应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中间产品检测流程,确保产品检测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四、检测结果处理针对中间产品的检测结果,应建立完善的检测结果处理流程,确保检测结果充分利用。

原材料质量抽检计划

原材料质量抽检计划

原材料质量抽检计划一、引言原材料质量对于生产制造业来说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为了保障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我们制定了原材料质量抽检计划。

本计划将详细说明原材料抽检的目的、范围、方法和频率,并确保所有的原材料供应商按照规定提供合格的原材料。

二、目的本计划的目的是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可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风险,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可靠性。

通过抽检,我们可以及时发现不合格原材料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并向供应商传达我们对原材料质量的要求。

三、范围本计划适用于所有原材料,包括但不限于:1. 原材料A:规格、型号、产地等详细要求;2. 原材料B:检测项目、检测方法等详细要求;3. 原材料C:抽检频率、样品数量等详细要求。

四、抽检方法本计划将采用以下抽检方法:1. 随机抽检:通过随机数或抽签等方式,从每批原材料中抽取样品进行检测;2. 定期抽检: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对原材料进行抽检;3. 不定期抽检:在特定情况下,对某些原材料进行抽检,例如供应商变更、产品投诉等;4. 偶发抽检: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对相关原材料进行抽检。

五、抽检频率抽检的频率将根据原材料的重要性、使用频率、供应商的信誉度等因素进行确定。

一般而言,高重要性和高风险的原材料将会有更高的抽检频率。

六、样品数量样品数量应根据原材料的特性、生产规模等因素进行确定。

抽检过程中应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并确保样品数量符合统计学要求。

七、抽检结果处理根据抽检结果,对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理方式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停止使用:对于严重不合格的原材料,立即停止使用,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解决;2. 重新抽检:对于轻微不合格的情况,可以重新抽检,在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3. 降低使用比例:对于质量存在一定问题但不影响整体生产的情况,可以适量降低其使用比例;4. 供应商管理: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并要求其改进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

原材料中间产品检测计划

原材料中间产品检测计划

原材料中间产品检测计划
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对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进行科学、准确的检测,可以有效预防产品质量问题和风险隐患。

本文将讨论原材料和中间产品检测计划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检测方法与步骤。

首先,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检测计划对于产品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最终性能和安全性。

通过对原材料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测,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避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故障或失效。

此外,对中间产品进行检测可以帮助企业掌握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状况,及时调整生产参数,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其次,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检测计划有助于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一些原材料可能含有有害物质或者农药残留,如果这些物质进入到产品中,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风险。

通过对原材料的检测,可以及早发现有害物质的存在,避免其进入产品中。

同时,对中间产品的检测也可以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原材料与中间产品的检测计划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检测目标和标准:制定明确的检测目标和标准,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确定需要检测的项目和限量。

例如,可以检测原材料的成分、有害物质、农药残留、微生物等指标;对中间产品可以检测其物化性质、成分含量、杂质等。

2.检测方法和设备: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和设备进行检测。

对于一些常见的指标,可以使用标准的分析方法进行检测;对于一些特殊的指标,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研究和改进现有方法,或者借鉴相关领域的检测方法。

同时,需要确保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及时进行维护和校准。

原材料、中间产品检测计划

原材料、中间产品检测计划

原材料、中间产品检测计划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xx工程项目经理部年月日1、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检验和试验对本工程使用的工程材料,由厂家提供质保书,按设计、施工规范进行抽样检验。

原材料检验程序如下:(1)本工程使用的钢材、水泥、砂、石、止水等材料按照设计和有关规范的要求,取样送到建设单位认可的检测单位进行检验和试验。

主要送检项目包括:a、钢筋、水泥、砂、碎石等材料常规化验项目;b、砼配合比试验;1)水泥①选用水泥的标号应与设计标号相符。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所采用的水泥其标号不小于设计标号。

②水泥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测报告,并应对品种、标号、包装、数量、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为确保质量,承包人对每批运进工地的水泥,必须抽样进行品质复验(每200t同品种同标号水泥为一取样单元,不足200t 也作为一取样单元,应从20个不同部位水泥中等量取样,混合均匀作为样品,总数不少于20kg),并将复查试验成果资料报监理部审批。

③水泥的品质(氧化镁及三氧化硫的含量、烧失量、细度、安定性、强度等)指标,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及部颁有关标准的规定。

2)块石①砌体所用的块石,必须质地坚硬,石质均匀,无风化剥落和裂纹。

②严禁采用风化岩、石灰岩作为砌筑石料,如发现风化岩、石灰岩石料进入砌体,必须立即拆除。

③用作砌体的块石,块厚大于20cm,上下两面大致平行、平整,无边角、薄边。

④砌体镶面应一律采用粗块石,主面石块最小长度(宽度)不小于300mm,其外露面应平整美观。

⑤进入砌筑面的石料需经过浸水或冲洗处理,其表面应呈湿润状态。

⑥表面附有黄皮、斑锈的石料需凿除干净方准用于砌筑。

石料表面附着油污、泥浆者必须清洗干净,油污无法清除的石料不准用于砌筑。

3)粗骨料(碎石)①用作骨料或反滤料的碎(砾)石,要求质地坚硬,其抗压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②对含有碱活性骨料、黄锈和钙质结核等粗骨料,应进行专门试验论证,确认其对砼质量无有害影响时,将试验论证资料报监理部审批后,方可使用;③根据设计要求,粗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应小于15 %,含泥量小于2%,其它品质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粗骨料的品质要求④骨料应按组成的不同粒径分别堆存,严禁相互混杂及混入泥土;装卸时粒径大于40㎜的粗骨料净落差不应大于3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材料、中间产品检测计划
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xx工程项目经理部
年月日
1、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检验和试验
对本工程使用的工程材料,由厂家提供质保书,按设计、施工规范进行抽样检验。

原材料检验程序如下:
(1)本工程使用的钢材、水泥、砂、石、止水等材料按照设计和有关规范的要求,取样送到建设单位认可的检测单位进行检验和试验。

主要送检项目包括:
a、钢筋、水泥、砂、碎石等材料常规化验项目;
b、砼配合比试验;
1)水泥
①选用水泥的标号应与设计标号相符。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所采用的水泥其标号不小于设计标号。

②水泥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测报告,并应对品种、标号、包装、数量、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为确保质量,承包人对每批运进工地的水泥,必须抽样进行品质复验(每200t同品种同标号水泥为一取样单元,不足200t 也作为一取样单元,应从20个不同部位水泥中等量取样,混合均匀作为样品,总数不少于20kg),并将复查试验成果资料报监理部审批。

③水泥的品质(氧化镁及三氧化硫的含量、烧失量、细度、安定性、强度等)指标,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及部颁有关标准的规定。

2)块石
①砌体所用的块石,必须质地坚硬,石质均匀,无风化剥落和裂纹。

②严禁采用风化岩、石灰岩作为砌筑石料,如发现风化岩、石灰岩石料进入砌体,必须立即拆除。

③用作砌体的块石,块厚大于20cm,上下两面大致平行、平整,无边角、薄边。

④砌体镶面应一律采用粗块石,主面石块最小长度(宽度)不小于300mm,其外露面应平整美观。

⑤进入砌筑面的石料需经过浸水或冲洗处理,其表面应呈湿润状态。

⑥表面附有黄皮、斑锈的石料需凿除干净方准用于砌筑。

石料表面附着油污、泥浆者必须清洗干净,油污无法清除的石料不准用于砌筑。

3)粗骨料(碎石)
①用作骨料或反滤料的碎(砾)石,要求质地坚硬,其抗压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②对含有碱活性骨料、黄锈和钙质结核等粗骨料,应进行专门试验论证,确认其对砼质量无有害影响时,将试验论证资料报监理部审批后,方可使用;
③根据设计要求,粗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应小于15 %,含泥量小于2%,其它品质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粗骨料的品质要求
④骨料应按组成的不同粒径分别堆存,严禁相互混杂及混入泥土;装卸时粒径大于40㎜的粗骨料净落差不应大于3m。

⑤取样和检验方法按SD105-82和有关标准执行。

4)细骨料
①细骨料(砂)应质地坚硬、清洁、颗粒级配良好,最小颗粒不得小于
0.25mm。

②根据设计要求,细骨料采用中粗砂(河砂),其细度模数应在2.3~3.7范围内,含泥量小于5%。

③砂中有活性骨料时,必须进行专门试验论证,确认对砼质量无有害影响时,报监理部审批后方可使用。

④严禁以石粉作为砂料的代替料。

尤其是用作反滤层的砂料,必须严格掌握质量要求。

⑤砂的其他品质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砂的质量技术要求
5)钢筋
钢筋砼结构用的钢筋应符合热扎钢筋主要性能要求,对进场的工程结构及构件用钢筋,必须进行检验和交货验收;对不同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的钢筋,应分别验收、堆存,不得混杂,并设置明显标识。

钢筋宜堆置库(棚)内,露天堆置应垫高加盖,避免锈蚀和污染。

对进场钢筋的出厂产品合格证书、出厂材质检验单及钢筋的厂家、等级、牌号、规格、数量、进场时间等以书面形式报送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应组织进行必要的检查。

2、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质量检验方法
1)原材料、中间产品质量检验方法
2)成品质量检验计划
成品质量检验计划,主要针对重要分部工程砼单元取样,抗压强度检测,同一等级砼的试样数量,按下表的规定进行;试件须取自同一盘砼;
砼龄期试件取样表
根据本工程特点,以一个砼单元工程为单位,对各单元砼质量进行检测,试件取样数量以上表为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