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学期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例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来获取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多种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
例如,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等方式将废物排出。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例如,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猎豹发现猎物后会迅速追击。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子代与亲代之间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这就是遗传;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就是变异。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调查的一般方法(1)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2)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3)调查过程要如实记录。
(4)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2)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3)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空气等。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关系。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例如,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以适应干旱的环境;海豹皮下厚厚的脂肪可以保暖,适应寒冷的环境。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蚯蚓的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
四、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1)生物部分: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大多数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七班级学生只有通过反复地复习、思考,才能逐步全面、深刻地领悟其中生物知识深奥的含义。
这是整理的七班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七班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一)练习使用显微镜一、1. 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
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其两面是不同的: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三、显微镜的使用P37-38 的图要掌握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七班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二)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生物的分类(根据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根据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根据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沟通▲对比实验(P15)▲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生物间关系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上)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第一章 认识生物实验:巴斯德实验假设: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源于空气。
步骤:1、把肉汤分别注入两个烧瓶里。
A 是普通烧瓶,瓶口竖直向上;B 是瓶口拉长呈S 型的曲颈瓶。
两个瓶的瓶口都是敞开的。
2、把A 、B 两个烧瓶内的肉汤煮沸,杀死其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3、肉汤放凉后,在自然环境下观察肉汤的变化,三天后,A 烧瓶里的肉汤就出现了微生物,肉汤浑浊变酸;B 烧瓶里不但没有微生物,而且直到4年后,曲颈瓶里的肉汤仍然新鲜如初,没有出现微生物。
4、把B 曲颈瓶的长颈打断,使瓶口能竖直接触空气,肉汤不久也变酸了。
结论:空气中的微生物可以使肉汤变酸。
注意:1、加热的目的;2、曲颈的作用; 认识生物不变酸变酸第二章严整的生命结构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目镜筒镜筒(连接目镜与物镜)转换器(调换物镜)物镜(放大物像)载物台反光镜(反射光线)聚光镜镜座(支持)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镜臂(连接)倾斜关节镜柱(连接)普通光学显微目镜:放大物像观察细胞结构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目的要求:学会制作临时装片,认识植物细胞结构;学会画细胞结构图。
材料用具:显微镜、稀碘液、清水、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洋葱。
方法步骤:1、制作临时装片。
A、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B、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C、把洋葱鳞片叶向内折断,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表皮撕取一块薄膜;D、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地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平;E、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F、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 ~ 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2、观察细胞结构。
A、把制成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B、选择你最满意的一个细胞画出来,注明结构名称。
实验二、观察动物细胞的结构目的要求:学会制作临时装片,认识动物细胞结构;学会画细胞结构图。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一、生物的特征和分类1.生物的定义和特点–生物的组成和特征–细胞理论和细胞的结构–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2.生物的分类–生物的分类方法–分子分类法和形态分类法–生物分类的意义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的分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2.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3.细胞的功能–细胞的营养功能–细胞的呼吸功能–细胞的排泄功能三、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遗传的基本概念–物质遗传和信息遗传–遗传的作用和意义2.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的遗传定律–随性状的分离和组合3.DNA与基因–DNA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突变和突变的影响4.进化的基本概念–进化的证据和理论–进化的机制和影响–自然选择和适应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生态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生态环境和生物圈2.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生态系统的层次和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3.生物群落和生态因子–生物群落的定义和特点–生态因子的种类和作用4.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平衡的破坏和保护五、生物的生长与发育1.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生长和发育的概念和联系–细胞分裂和组织器官的发育2.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植物的有性和无性繁殖–植物的形态变异和适应3.动物的生长和发育–动物的生殖方式–动物的发育类型和特点六、组织器官与人体健康1.组织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不同组织的特点和功能–人体器官的互相配合2.人体的维持稳态–内环境的稳定性和调节–消化、呼吸和排泄系统的功能3.疾病的预防与健康生活方式–常见疾病的原因和预防–健康生活方式的意义和方法七、植物与人类生活1.植物的重要性–植物对环境和生物圈的影响–植物的资源利用2.重要农作物和园艺植物–主要农作物的特点和种植–园艺植物的种类和栽培3.植物的保护与绿化–生态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城市绿化和生态修复以上为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帮助同学们回顾和掌握生物的基本概念、遗传与进化、生态系统、生长与发育、组织器官与人体健康、植物与人类生活等内容。
七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认识生物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基本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有遗传变异的特性⑦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2.根据生物的共同特征判断生物和非生物如生物有:动物、病毒和植物非生物有:珊瑚、钟乳石、恐龙骨骼、机器人、火山喷发等(二)调查周围环境中的生物: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二、了解生物圈(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科学探究:(1)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基本方法:观察(3)常用方法:调查(4)探究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在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都是十分重要,还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并重复实验以减少误差。
实验时,一般保持原有状态的组叫对照组,人为改变条件的组叫实验组(如鼠妇见光的一组就是实验组)。
具体的例子分析:(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个自然想象是由于温度因素造成的(2)夏天,大雨过后由于土壤里空气稀少,因此蚯蚓会爬出地面呼吸空气。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①捕食关系:老虎吃野猪,兔子吃草②竞争关系:水稻和杂草,兔子和羊,③合作关系:蚂蚁般家,蜜蜂都在酿蜜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仙人掌的叶变刺;北极熊的脂肪厚,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竹节虫形态像竹子(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能够防风固沙;蚯蚓松土(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什么是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生命的世界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里,它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 10千米,向下 10千米。
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
3、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生长和繁殖、新陈代谢等。
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根据以上特征可以区分生物和非生物4、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生存空间等。
(2)生物因素:生物对生物的影响。
关系有:捕食、竞争、互助、共生关系。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相对性。
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这三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
如:绿色植物可以降低温度、增加大气湿度、调节气候等;蚯蚓还可松土;蝗虫啃食庄稼等。
6、细胞的结构:细胞膜:保护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细胞核:有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细胞壁:植物细胞的最外层,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线粒体:能量转换器,将化学能转换成各种形式的能;叶绿体:能量转换器,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液泡:有细胞液,有不同的味道和色素。
7、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动物细胞比植物少: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9、细胞分裂:(1)分裂规律:一个细胞一次分裂以后,产生的细胞个数为2 个。
(2)分裂的特点:先是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经过复制而数量倍增,并且平均分到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保证了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再质平分和形成膜。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第二章、探索生命1、科学活动的内容:包括观察、调查、实验、查阅文献资料、相互交流等2、生物学的发展历程:(1)描述性生物学阶段:如:林奈与生物分类(2)进化性生物学阶段:如: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3)实验生物学阶段:如:哈维与血液循环的发现(4)分子生物学阶段:美国的沃森与英国的克里克发现了dna 双螺旋结构3、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和生态的科学。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一章: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其中,遗传多样性是造成物种多样性的一个主要原因。
2、生物都具有以下特征:①生长②繁殖③新陈代谢(例如:人每天要吃食物,同时又要以排汗、排便等方式排泄体内废物)④应激性(生物对外界的反应)。
这些特征中,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活动。
3、生物生活在一定环境中,既受环境影响,又能反过来影响和改变环境。
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例如:水稻在农田这一环境中,受阳光、水、温度、害虫、杂草等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就是生态因素;其中,水、阳光等是非生物因素,害虫、杂草等是生态因素)4、生物适应环境的本领多种多样:①保护色(例如:北极熊的体色与周围雪的颜色相似)②拟态(例如:竹节虫的外形像竹节)③警戒色(例如:胡蜂和毒蛇身上鲜艳的斑纹)5、生物学家通过观察、调查、分类、实验等方法研究生物,其中,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6、实验法研究一般包括以下步骤;①发现并提出问题②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③作出假设④设计实验方案⑤实施实验并记录⑥分析实验现象⑦得出结论。
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要遵循两个原则:①单一变量原则②对照原则。
例:探究光对豌豆生活的影响,光这个因素就是这个实验的变量,也就是设置的两组实验除了光照条件不同(一组有光,另一组无光,形成对照,)其它条件都必须相同。
第二章:1、法国学者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一名词。
林奈被称为“分类学之父”。
达尔文创建了生物进化论。
哈维用实验法发现了血液循环。
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阶段。
2、人类基因组就是人体细胞内全部DNA的总和。
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进一步破译人体细胞内全部DNA所含的遗传信息,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多种生命现象,才能进一步探究人类生、老、病、死等生命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
七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生物与生命1.什么是生物学?-生物学的定义与研究领域-生物学在生活中的应用2.生命的特征-生命的共同特征-生命与非生命的区别3.生物的组成-细胞理论与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与类型4.生物的分类-生物多样性与分类的意义-分类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生物分类系统的层次与命名方法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膜-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的渗透性与透性的调节2.细胞核-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核的重要性与遗传物质DNA3.高尔基体、内质网与线粒体-高尔基体的结构与功能-内质网的结构与功能-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高尔基体、内质网与线粒体在细胞中的作用4.精细结构与细胞器-液泡、核糖体、微丝、微管等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器在细胞中的作用第三单元: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1.细胞的自养与异养-自养和异养的定义2.细胞的分裂-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有丝分裂的步骤与特点3.细胞的新陈代谢-细胞呼吸与发酵的区别-细胞的呼吸过程与能量释放-细胞的发酵过程与应用4.细胞的物质运输-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区别与机制-细胞内物质运输的方式与重要性第四单元:植物细胞的结构1.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的独特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共同特征2.组织器官与植物体-组织器官的定义与种类-植物体的层次结构与功能分工3.植物生长的基本规律-植物生长过程的特点-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与因素4.植物细胞的增殖与区分-植物细胞的再生能力-组织培养与植物的繁殖以上提纲仅包含七年级上册生物的部分重点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复习。
如需进一步了解每个单元的详细内容,建议参考教材及相关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