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生花卉种质资源调查综述

合集下载

玫瑰野生种质资源评价及其与栽培种质亲缘关系

玫瑰野生种质资源评价及其与栽培种质亲缘关系

玫瑰野生种质资源评价及其与栽培种质亲缘关系玫瑰野生种质资源评价及其与栽培种质亲缘关系本研究在对我国野生玫瑰种质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从形态学、生理学、植物化学、孢粉学及分子生物学5个层面,系统地研究了我国野生玫瑰当前的资源状况,弄清了野生玫瑰基本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变异,并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部分玫瑰野生种质资源和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

主要结论如下:1.对山东东部沿海、辽宁南部沿海以及吉林珲春地区3个野生玫瑰自然分布区域进行了实地调查。

基本查清了当前我国野生玫瑰的分布区域及资源现状,并对其形态特征及变异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统计分析,同时调查了伴生植物,并分析了其濒危原因。

2.利用CIRAS-2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和FMS-2型调制式荧光仪研究了野生玫瑰的光合特性,并与玫瑰栽培品种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珲春野生玫瑰’P_n日变化为单峰曲线,‘牟平野生玫瑰’和‘紫枝玫瑰’P_n 日变化为不显著的双峰曲线,‘苦水玫瑰’P_n日变化则为典型的双峰曲线;野生玫瑰的P_n最高值明显高于玫瑰栽培品种,表现出显著的高光合效率特性;‘珲春野生玫瑰’、‘紫枝玫瑰’和‘苦水玫瑰’都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休”,而‘牟平野生玫瑰’没有“午休”;‘紫枝玫瑰’P_n的降低主要是非气孔因素所致,而‘珲春野生玫瑰’、‘牟平野生玫瑰’和‘苦水玫瑰’P_n的降低则受气孔和非气孔因素的共同影响。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表明,4个玫瑰种质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光抑制,野生玫瑰比玫瑰栽培品种对高光强敏感,中午光抑制程度较重,但却比玫瑰栽培品种能更有效地利用上午的光能进行光合碳同化,而玫瑰栽培品种对下午光能的利用率比野生玫瑰高;PSⅡ反应中心的可逆失活和有效的非辐射能量耗散是玫瑰叶片防御光破坏的主要保护机制。

3.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了不同产地野生玫瑰鲜花的芳香成分,并对其香气进行了比较。

中国野生花卉种质资源调查综述

中国野生花卉种质资源调查综述

中国野生花卉种质资源调查综述
林夏珍;赵建强
【期刊名称】《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1(018)004
【摘要】对近20 a来我国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的分区及专类调查进行了分述.陕西、浙江、安徽、云南、西藏和新疆等省(区)对所在地的野生花卉进行了种类、分布、生境及观赏特性的调查研究.专类调查主要集中在兰科Orchidaceae、高山花卉、
百合科Liliaceae、观赏蕨类、水生观赏植物及野生观果树种等方面.最后提出了我国野生花卉种质资源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参59
【总页数】4页(P441-444)
【作者】林夏珍;赵建强
【作者单位】浙江林学院园林系,浙江临安,311300;浙江省永嘉县瓯北镇人民政府,
浙江永嘉,3251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9;S68
【相关文献】
1.抚顺市早春野生花卉种质资源 [J], 张倬睿;李楠;张世辉
2.中国北方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J], 郑健;张彦广;刘冬云
3.金寨大别山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特点研究 [J], 杨彬彬;傅玉兰
4.我国超级“生物种质银行”建成运行——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是首个国
家级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J],
5.秦岭宝鸡段野生特色花卉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J], 段雯蓓;李让乐;李建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野生牡丹的保护利用研究

中国野生牡丹的保护利用研究

中国野生牡丹的保护利用研究中国野生牡丹的保护利用研究牡丹是中国特有的花卉之一,被誉为“国花”。

中国的牡丹种类丰富,分布广泛,但由于人类活动、生境破坏和非法采摘等原因,野生牡丹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威胁。

为了保护和利用中国的野生牡丹资源,进行野生牡丹的保护利用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理解野生牡丹的生态特点和种群状况是保护利用的基础。

野生牡丹分布于多种生境中,包括山地、丘陵、草地等。

不同生境下的野生牡丹种群数量、密度和分布方式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地理环境的调查研究非常必要。

通过对野生牡丹的生长环境进行明确和评估,可以为其保护和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其次,建立野生牡丹的保护区和人工培育基地是有效保护野生牡丹的途径之一。

野生牡丹的保护区应尽可能涵盖种类丰富、数量多的野生牡丹分布区域。

在保护区内,应加强巡逻管理,防止盗挖、滥采行为的发生。

同时,建立人工培育基地,通过采取种植和繁殖工艺,培育出更多的野生牡丹苗木,可以有效降低对野生资源的依赖,满足市场需求。

第三,野生牡丹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市场对野生牡丹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如何在保护野生牡丹的同时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方面,可以开展野生牡丹的观赏和旅游开发,通过合理的景区规划和管理,将野生牡丹打造成旅游景点,吸引更多的游客观赏和学习。

另一方面,还可以开展野生牡丹的科研和开发,推动牡丹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开发牡丹花卉洗护产品、牡丹药材等,将其商业价值最大化。

最后,加强教育宣传是保护利用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公众对野生牡丹的认知程度较低,普遍存在对野生植物的保护意识不足的现象。

因此,应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大众普及野生牡丹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增强公众对保护野生牡丹的关注和参与。

综上所述,中国野生牡丹的保护利用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生态学、保护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只有加强野生牡丹的保护和利用,才能保护好这一珍贵的中国特有植物资源,同时也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和利益最大化。

国内花卉研究情况汇报材料

国内花卉研究情况汇报材料

国内花卉研究情况汇报材料花卉是园艺植物中的一大类,其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花色艳丽,香气扑鼻,是人们喜爱的观赏植物。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园艺植物的热爱,花卉产业在国内得到了迅猛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内花卉研究的情况,本文将对国内花卉研究情况进行汇报。

一、国内花卉资源丰富。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地形复杂,这为花卉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据统计,中国花卉品种繁多,约有1.5万种,占世界花卉种类的1/10以上。

其中,玫瑰、牡丹、兰花等传统名花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喜爱,而随着近年来对新品种的开发和引进,越来越多的新品种也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

二、国内花卉研究取得显著成就。

近年来,国内花卉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花卉新品种的培育方面,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在花卉生长调控、病虫害防治、花卉栽培技术等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例如,通过对花卉的生长习性和生理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成功培育出了适应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新品种,为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国内花卉研究存在的问题。

尽管国内花卉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花卉新品种的培育周期长,投入大,成功率低,需要更多的科研人员和资金的支持。

其次,花卉产业的发展不够均衡,一些地方花卉产业发展滞后,科研力量薄弱,需要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支持力度。

此外,花卉产业在市场营销、品牌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瓶颈。

四、国内花卉研究未来发展方向。

为了更好地推动国内花卉研究的发展,我们需要加强科研力量的支持,鼓励更多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参与花卉研究,加大对花卉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力度。

同时,需要加强花卉产业的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提高花卉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此外,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引进更多的国外先进技术和品种,推动国内花卉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总之,国内花卉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只有不断加强科研力量的支持,推动花卉产业的转型升级,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推动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

野生花卉的概况及在园林中的开发和应用

野生花卉的概况及在园林中的开发和应用

野生花卉的概况及在园林中的开发和应用摘要:中国有着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文中综述了各省及各生态分类区域野生花卉的资源现状、保护和利用情况,以及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并就中国野生花卉资源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野生花卉种质资源园林绿化野生花卉是构成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研究和培育花卉新品种的重要种源和进行园林绿化的优秀材料。

中国有着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在园林景观造景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应对其进行充分调查并通过引种驯化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

野生花卉是指现在仍在原产地处于天然自生状态的观赏植物,它们是地方天然风景和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f21野生花卉资源是人类文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对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建设的水平。

我国野生花卉分布区域广.、品种多,在城市园林绿化、美化中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野生花卉景观是一个区域自然风景的重要组成,具有观赏价值高、应用范围广、管理粗放的特点,同时在水土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

将其作为各个城市园林绿化的有益补充,是一个城市或地区植物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该区域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关于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野生花卉的引种、繁育工作也在积极的进行着,将其引人到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中,将进一步推动地域性园林景观特色的构建。

1.野生花卉概况1.1野生花卉简介野生花卉是构成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研究和培育花卉新品种的重要种源和进行园林绿化的优秀材料。

野生花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在充分保护资源的前提下进行的。

包括引种和开发利用2个方而。

对于分布广泛、适应性强、栽培容易的观赏植物。

可直接应用于城乡园林绿化、香化、美化。

或室内盆栽、插花等观赏;对于暂时不能直接利用的优秀植物资源。

应对其进行引种驯化和栽培改良后投放市场。

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

一些珍稀濒危的花卉种质资源得到了保护。

野生花卉引种繁殖及开发利用综述

野生花卉引种繁殖及开发利用综述

在连 年发 生乡 村 , 推广 药 剂拌 种 技术 。每 lOg 要 O k
种子用 5% 0 辛硫磷乳油 10 10 兑水 5g 0~ 5g k ,用喷雾器 均 匀拌 于种 子上 , 并堆 闷 8 1 小 时 , 干播 种 。另 外 , ~2 晾
禁止“ 人为 捕蛇 ” 在过 渡 阶段 , 于农作物 灌浆 期开 始 。 可 投施 老 鼠毒 饵 ,例 如第 2 抗 凝 血 杀 鼠剂—— 溴 敌 隆 代
响 : 径切 能加 快 水分 及 可溶 性 养 分 向上 运输 速度 , ① 这 对 扦 插水 分平 衡 和 养分 的取得 都极 为有 利 ,对 维持 细
胞 的连续 性 膨压 状 态 ,以保 证 插穗 生 存 和生根要 比平
211种 籽法 在 野 生 花卉 种 子 成熟 期 及 时 采 种 , .. 采种
经 1~0 0 3 d即 可 生 根 。
园林观赏角度分为观花植物 、 观果植物 、 观叶植物 、 垂 直绿 化植 物和 地被 植 物 。野生 花 卉 植 物有 一 部分 可直 接用于城乡园林绿化 、 香化 、 美化 , 或室内盆栽、 插花等 观赏;另一部分可通过引种驯化 、栽培改 良后投放 市
我国地 大 物博 ,自然 资源 丰 富 , 物种 类 繁 多 , 植 野
生 花卉 资源 丰 富 , 据不 完 全 调 查统 计 :我 国 J 东 省 可 l 【 J
供城 乡园林 绿化 的野 生花 卉 品种 40多种 川, 0 河北 省有 野生 花卉 25种[, 兴安 岭 中南 部 有 野 生花 卉 约 20 7 2大 1 5
后可 以立 即播 种 , 可 以次 年早 春播 种 。 种 繁殖 有利 也 播 于保护 种 质资 源 , 挖走 原 有母 株 , 于携 带 、 输 , 不 便 运 扩

中国野生花卉种质资源调查综述

中国野生花卉种质资源调查综述

中国野生花卉种质资源调查综述中国野生花卉种质资源调查综述1分区调查从17世纪起,英法俄美就分别派员来华采集和引种我国的野生花卉,其足迹几乎踏遍整个中国。

我国自己进行调查采集野生花卉的工作是近年才开始的。

中科院植物所、各地植物园及有关单位先后在所在地相似的较大地理范围内,开展了野生花卉的种类、分布、生境及观赏特性的调查研究,对各地资源的现状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意见。

周家琪、赵祥云、袁力等分别对陕西火地塘、太白山和秦巴山区等地进行了系统的野生花卉调查。

其中太白山有珍稀特有观赏植物紫斑牡丹Paeonia papaveracea,秦岭蔷薇Rosa tsinglingensis,羽叶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金背杜鹃Rhododendron dementinae ssp.aureodorsle,秦岭龙胆Gentiana apiata,美丽芍药P.mairei和太白乌头Aconitum taipeicum。

杭州植物园从1981年至1983年对浙江省的野生花卉资源进行了调查,指出反映浙江省野生花卉资源比较集中而丰富的科是木兰科Magnoliaceae,蔷薇科Ros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百合科Liliaceae和兰科Orchidaceae。

此外,唐正良、车泉生、李根有、王金荣等分别对浙江海岛、西天目山、浙江泰顺和浙江武义的野生园林植物进行了报道。

姚连芳、戴启全、田朝阳等分别对河南省的太行山区、大别山区和蒿山等地的野生花卉进行了调查。

安徽省完成了黄山野生花卉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江西主要在庐山进行了观赏植物资源多样性及开发利用的探索。

武全安主编的《中国云南野生花卉》几乎襄括了云南省全部的主要野生花卉植物资源,收集云南野生花卉89科237属475种。

徐风翔等对西藏野生花卉资源分布及适应性作了探索。

吴铁明等对湖南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探。

王磊分析了新疆野生花卉资源及开发利用的前景。

兰科花卉野生资源调查研究进展

兰科花卉野生资源调查研究进展
家族 , 全世 界约有 80属 , 2 0 0 近 500种 。全世界 所有野 生兰科植物均被列入“ 濒危 野生动植物物种 国际贸易公 约” 的保护范 围, 生物进化 的角度来看 , 从 绝大多数 兰科 植物种类正处在进化和特化 的活跃期 , 兰科植物 的保护
在某 种 程 度 上 意 味 着 对 地 球 生 物 多 样 性 未 来 的保 护 。
苞 杓 兰 ( brop in m) 广 布 红 门 兰 ( rhs C ad lha u 、 O ci cuu )二 叶红 门兰 ( da ta 及 少 花 虾 脊 兰 ( aa — h sa 、 Q inh ) C ln
园林 观赏价值 的有 1 __王文君 等对 河南省 野生兰 2种l ; 】 6 科花卉资源状况进行 了调查『 黄学文介绍 了大兴安岭 2 ; 2 2种野生 兰科花 卉l ; 晓钢等 通过 对九 顶 山区野生 2 喻 。
优的保护 , 是一个较为合理 、 科学和高效的保护策略 。 ] 生物多样性保 护优先地 区量化判 定是 区域 生物多 样性评价研究的热点 之一 。孙学 刚等以甘肃省 1 个 主 1
要天然林 区作为优先保护 区判定 的基本地理单元 , 以兰
科植物的区系丰 富度 、 有性和 等级性作 为评价指 标 , 特 运用 区系互补性原理确定最 低保护区组合及优先序 , 确 定 了甘肃省兰科植物物种 多样性保 护的关键地区L 。 3 ] 云南省具有 十分 丰富 的野生 兰花 资源,共有 兰科
架林区是一个野生兰科植 物资源极其 丰富的基 因库 , 具 有极大的科研和保护价值口 。
中 国兰 科 植 物 具 有 附 生 与 地 生 种 类 数 目大 致 相 同 的 特点 , 时 是 世 界 上 地 生 兰 科 植 物 种 类 最 丰 富 的 地 同 区 。 因此 地 生 兰 科 植 物 的 保 护 是 中 国 兰 科 植 物 保 护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野生花卉种质资源调查综述
中国野生花卉种质资源调查综述
1分区调查
从17世纪起,英法俄美就分别派员来华采集和引种我国的野生花卉,其足迹几乎踏遍整个中国。

我国自己进行调查采集野生花卉的工作是近年才开始的。

中科院植物所、各地植物园及有关单位先后在所在地相似的较大地理范围内,开展了野生花卉的种类、分布、生境及观赏特性的调查研究,对各地资源的现状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意见。

周家琪、赵祥云、袁力等分别对陕西火地塘、太白山和秦巴山区等地进行了系统的野生花卉调查。

其中太白山有珍稀特有观赏植物紫斑牡丹Paeonia papaveracea,秦岭蔷薇Rosa tsinglingensis,羽叶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金背杜鹃Rhododendron dementinae ssp. aureodorsle,秦岭龙胆Gentiana apiata,美丽芍药P. mairei和太白乌头Aconitum taipeicum。

杭州植物园从1981年至1983年对浙江省的野生花卉资源进行了调查,指出反映浙江省野生花卉资源比较集中而丰富的科是木兰科Magnoliaceae,蔷薇科Ros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百合科Liliaceae和兰科Orchidaceae。

此外,唐正良、车泉生、李根有、王金荣等分别对浙江海岛、西天目山、浙江泰顺和浙江武义的野生园林植物进行了报道。

姚连芳、戴启
全、田朝阳等分别对河南省的太行山区、大别山区和蒿山等地的野生花卉进行了调查。

安徽省完成了黄山野生花卉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江西主要在庐山进行了观赏植物资源多样性及开发利用的探索。

武全安主编的《中国云南野生花卉》几乎襄括了云南省全部的主要野生花卉植物资源,收集云南野生花卉89科237属475种。

徐风翔等对西藏野生花卉资源分布及适应性作了探索。

吴铁明等对湖南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探。

王磊分析了新疆野生花卉资源及开发利用的前景。

刘慧涛等对吉林省西部草原的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研究。

曹弘哲对宁夏野生观赏树木资源作了初步调查。

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对所在地区的野生珍稀观赏植物资源作了探讨。

还有丁一巨等对福建省将石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包满珠等对鄂西南地区的观赏植物资源的初报和华南热作所对海南岛花卉资源的考察。

2专类调查
2.1兰科
兰科植物全世界约有320属2万种。

中国有166属1000多种,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柳新红等报道了浙江龙泉市的兰花资源。

华南热作所和海南省农科院对所在地区的兰花资源进行了调查采集。

贺军辉对湖南的野生兰花资源进行了调查。

祖晓勤收集整理了黔西北的野生兰花资源。

据郎楷永报道,青藏高原有兰科植物99属4
74种及9变种,绝大多数是珍贵观
赏资源,其中176种及4变种叶上表面具有不同色彩和斑纹,即可观花又可赏叶。

高江云、高立献分别研究了云南西双版纳和河南省的石斛资源。

王英张对国产野生兜兰属Paphiopedilum花卉种质资源的种类、地理分布及生态特点和生长习性进行了介绍。

2.2高山花卉
所谓"高山花卉",到目前为止,植物学界对其生长的海拔下限尚未明确界定。

一般说来,人们把生长在较高山区的花卉称为高山花卉。

人们较为熟悉的高山花卉有杜鹃花Rhododendron,报春花Primula,龙胆Gentiana,苦苣苔Conandron,绿绒蒿Meconopsis和马先蒿Pedicularis等多种。

杜鹃花是世界名花,该属植物约有900余种,其中中国约有530种。

除新疆和宁夏外,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尤以云南、西藏和四川种类最多,为杜鹃花属的世界分布中心。

我国杜鹃花的种质资源调查工作开展较早,研究也较多。

除冯国楣出版杜鹃花图册外,湖南省南岳树木园对该省杜鹃花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

黄山的杜鹃花资源也已初步摸清。

丁炳扬等对浙江杜鹃花种质资源进行了研究。

西藏色季拉山的杜鹃花资源得到更细致的探索。

孙海群等对青海的杜鹃花种质资源及分布进行了报道。

苦苣苔科野生花卉许多种类耐荫,或花形奇特,色彩艳丽,或具有独特的株形,花叶观赏价值较高,近年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广西是我国苦苣苔科植物分布和特有中心之一,共计有39个属159种,其中特
有属6个,特有种66种,其属数居全国第一。

云南有189种,居种数全国第一。

报春花属是我国西部高山的名花。

中科院华南植物所等对四川西部报春花属植物的分布及生态习性进行了调查。

郑维列对西藏色季拉山报春花种质资源及其生境类型进行了研究。

2.3百合科
百合科拥有众多的野生观赏植物。

赵祥云等初报了秦巴山区的野生百合资源。

谢中稳等进行了安徽省百合科的野生观赏种质资源调查,根据观赏性状,初步筛选出20多种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野生资源。

杨涤青介绍了江西省百合科园艺植物资源概况。

2.4观赏蕨类及其他阴生观叶植物
据记载全世界有蕨类植物约1.2万余种。

我国约有2600多种,占世界总数的1/5。

近年来,蕨类植物以其奇特的叶形叶姿特有的耐荫性风靡世界。

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对于丰富的野生资源的系统调查只有在个别省(区)进行。

贺军辉等[44]对湖南野生观赏蕨类资源及其栽培利用作了初探。

湖南有观赏蕨类183种,隶属于41科75属,主要分布地湘西、湘西北以及湘南和湘西南地区。

董丽等调查了北京地区野生蕨类资源及其生
境,报道北京地区有野生蕨类20科30属77
种4变种,其中观赏价值
较高的有荚果蕨Matteuccia stuthiopteris,峨眉蕨Lunathyrium acrostichoides,香鳞毛蕨Dryopterris fragraus和东北蹄盖蕨Athyrium brecifrons等。

黄启堂报道了福建西北部蕨类植物资源及观赏特性。

任全进等对江苏蕨类植物资源进行了研究。

张维柱等对西双版纳阴生观叶植物调查后指出,西双版纳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阴生观叶观花植物有22种,隶属于14科,其中有特色的有裂叶秋海棠Begonia laciniata,厚叶秋海棠 B. dryadis,刺通草Trevesia palmata,大叶崖角藤Rhaphidophora magaphylla和鹿角蕨Platycerium wallichii。

2.5水生观赏植物
倪学明等对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区引种栽植的水生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同时配合必要的野外调查,初步提出有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64种。

车泉生等对上海地区水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统计上海地区有水生高等植物50科92属180种,其中有栽培利用价值的有42种。

2.6野生观果树种
观果树种是指果实形状或色泽具有较高观赏价值树木的总称。

江苏、湖北、河北、浙江等地作了野生观果树种资源的调查。

另外传统上许多野生果树既有观赏作用,又有果品价值,一直视为观赏树木,这方面的工作已完成的地区有吉林长白山、海南、西藏、甘肃临夏地区和陕西秦巴山区。

3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我国在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从全国范围看,花卉资源的家底基本摸清,但由于缺乏全面的组织协调,目的要求不一,致使各地野生花卉资源研究成果水平相差很大。

另外,非重点的许多中国特有珍贵花卉资源很少有人关注。

今后应着重以下几方面的研究:①有组织有计划地继续开展野生花卉种质资源调查鉴定工作,从分子水平对某些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野生花卉进行基因型的研究。

②建立全国或地区的野生花卉种质资源数据库,为今后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方便。

③结合生物技术开展野生花卉种质收集和保存工作。

特别是珍稀野生花卉的种质保存研究。

④开展影响珍稀野生花卉种群减少因子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