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卉资源的特点及对世界园林的贡献教案

合集下载

花卉学教案及讲稿

花卉学教案及讲稿

《花卉学》教案与讲稿园艺学院赵妮绪论1学时教案一、目的要求要求学生对主要研究对象――花卉有一个基本了解,知道花卉业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及国内外的发展动态。

二、主要讲解内容第一节花卉学的定义及其范畴第二节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节我国花卉业的概况第四节国外花卉生产概况三、讲授重点我国花卉种质资源的应用及国内外花卉业的发展。

四、教学难点学生对现代花卉业的简单了解,使得学生对我国丰富的种质资源理解甚少,实际教学中要树立学生对我国花卉资源的认知。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老师实际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互结合。

六、参考书1. 花卉学,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花卉教研组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2. 花卉学,包满珠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陈金水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讲稿我国花卉栽培历史及文化源远流长,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世人称为“世界园林之母”,足以说明我国的观赏植物资源在世界园林及庭院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传统花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现代花卉业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培育新品种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第一节花卉学的定义及其范畴一、花卉学(狭义):研究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的科学。

如菊花、香石竹、郁金香等花卉。

二、花卉学(广义):除了研究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之外,还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盆景以及花卉应用等的一门综合学科。

如草坪、梅花、月季等花卉。

第二节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花卉是城乡园林绿化的重要材料二、花卉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三、花卉生产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1. 香料2. 药用3. 食用4. 工业原料第三节我国花卉业的概况一、我国花卉栽培历史:1. 春秋战国时期:《诗经》、《楚辞》。

2. 秦汉时期:阿房宫、上林苑,汉代出现设施栽培。

3. 宋朝:花卉栽培得到极大发展,分类著作大大增加,如陈景沂的《全芳备祖》等著作。

中国花卉资源的特点及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中国花卉资源的特点及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5)微型与巨型的种类和品种;
6)抗性强的种类和品种多。
四、中国花卉种质资源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1、中国观赏植物资源对丰富世界各国、特别是北温带地区的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园林建设具有巨大影响。
2、中国花卉资源对世界花卉育种、花卉产业及其贸易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花卉资源的特点及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一、中国花卉种质资源及其特点:
(一)花卉种质资源的概念:
花卉种质资源:是指携带一定可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表现为一定的优良性状,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观赏植物的总称。
(二)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花卉种质资源外延包含三个层次:
1、种与品种:野生种、变种、变型及人工选育或杂交的品种。
黄色种类或品种是培育黄色花系列品种的重要基因来源。
4、奇异类型与品种多;
奇异品种多主要表现在:
1)变色类的品种;
花色变化过程。
2)台阁类型的品种;
该类品种是花芽分化时产生的特殊变异类型,形成一花之中又完全包含一朵花的特征,形似亭台在花的中央。
3)天然龙游品种;
4)枝条天然下垂的品种;
三、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一) 物种多样性丰富:
中国是一个花卉种质资源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国家。
中国被子植物总数为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巴西和马来西亚。
中国有3万多种高等植物。
中国特有的属、种极多,有243个特有属,527个特有种。
(二)花卉栽培品种及类型丰富:
中国花卉栽培的历史有3000多年。
中国原产和栽培历史悠久的花卉,常具有变异广泛、类型丰富、品种多样的特点。
中国名花数量大,世界少有品种丰富。

《认识中国传统花卉文化》教案

《认识中国传统花卉文化》教案

认识中国传统花卉文化要了解中国的文化,我们不可避免地需要了解中国植物文化。

中国植物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其中花卉文化更是花样繁多。

花卉作为自然界的艺术品,不仅可以装点环境,还可以安抚情绪。

中国花卉文化的历史和底蕴远比我们的想象要丰富和深刻。

学习中国传统花卉文化,不仅可以培养文化素质,还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和人文底蕴。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花卉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花卉艺术的欣赏力和鉴赏力。

3. 了解中国传统花卉文化在现代的应用和影响。

二、教学重点1.中国传统花卉文化概览。

2.中国传统花卉文化的意义和特点。

3.中国传统花卉文化在现代的应用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1.如何启发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花卉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2.如何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花卉文化与当今社会的联系。

三、教学方法1.从观察花卉开始,让学生理解花卉的生长规律和魅力。

2.通过看图片、访问专家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花卉文化。

3.透过讲解、互动和体验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花卉文化。

四、教学步骤1. 花卉的分类介绍。

教师介绍和讲解花卉的基本分类,让学生大致了解花卉的种类和区别。

2. 花卉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

教师讲解中国传统花卉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花卉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3. 历史渊源及文化内涵。

通过图片或体验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历史渊源及文化内涵,如梅花、兰花、牡丹等传统花卉的来源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等等。

4. 中国传统花卉在现代的应用和影响。

通过讲解和案例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花卉艺术在现代中国的应用和影响, 如文艺复兴、国际大型展览等。

五、教学评估1.学生通过话题或者演讲发表自己对于中国传统花卉文化的看法和理解。

2.在学生作品展示和口头报告中,评估学生的花卉艺术欣赏能力、古典美学观念和能力的运用。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我们有效地起到了教育学生、提升知识素质开扩视野等效果。

《园林花卉学教案》

《园林花卉学教案》

《园林花卉学教案》第一章:园林花卉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园林花卉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2. 掌握园林花卉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范围。

3. 了解园林花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教学内容:1. 园林花卉的定义和分类。

2. 园林花卉的作用及在园林中的应用。

3. 园林花卉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

4. 我国园林花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园林花卉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2. 讨论法:探讨园林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及产业发展。

第二章:园林花卉的生长发育教学目标:1. 掌握园林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

2. 了解园林花卉的生物学特性。

3. 掌握园林花卉的生长发育环境因素。

教学内容:1. 园林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

2. 园林花卉的生物学特性。

3. 园林花卉的生长发育环境因素。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园林花卉的生长发育过程和生物学特性。

2. 实验法:观察园林花卉的生长发育环境因素。

第三章:园林花卉的繁殖技术教学目标:1. 掌握园林花卉的繁殖方法。

2. 了解园林花卉的繁殖材料。

3. 掌握园林花卉的繁殖技术。

教学内容:1. 园林花卉的繁殖方法。

2. 园林花卉的繁殖材料。

3. 园林花卉的繁殖技术。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园林花卉的繁殖方法和繁殖材料。

2. 实践操作:演示园林花卉的繁殖技术。

第四章:园林花卉的栽培管理教学目标:1. 掌握园林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

2. 了解园林花卉的病虫害防治。

3. 掌握园林花卉的养护管理。

教学内容:1. 园林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

2. 园林花卉的病虫害防治。

3. 园林花卉的养护管理。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园林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

2. 实践操作:演示园林花卉的养护管理。

第五章:园林花卉的景观应用教学目标:1. 掌握园林花卉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方法。

2. 了解园林花卉的配置原则。

3. 掌握园林花卉的造景技巧。

教学内容:1. 园林花卉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方法。

2. 园林花卉的配置原则。

《园林花卉学教案》word版

《园林花卉学教案》word版

《园林花卉学教案》word版第一章:花卉学概述1.1 花卉的定义与分类1.2 花卉产业的发展概况1.3 花卉栽培的意义与价值1.4 花卉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花卉形态学2.1 花卉的器官结构2.2 花卉的生长发育2.3 花卉的生殖生物学2.4 花卉的形态变异与演化第三章:花卉生态学3.1 花卉的生态习性3.2 花卉与环境的相互作用3.3 花卉的适应性与生态分类3.4 花卉生态问题的解决方法第四章:花卉栽培技术4.1 花卉繁殖方法4.2 花卉育苗技术4.3 花卉栽培管理技术4.4 花卉的病虫害防治第五章:花卉观赏与应用5.1 花卉的观赏特性5.2 花卉配置与造景5.3 花卉的应用类型5.4 花卉鉴赏与评赏方法第六章:常见园林花卉介绍6.1 草本花卉6.2 木本花卉6.3 球根花卉6.4 兰科花卉第七章:花卉繁殖与育苗技术7.1 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7.2 种子繁殖技术7.3 扦插繁殖技术7.4 分株繁殖技术7.5 组织培养技术第八章:花卉栽培与管理8.1 土壤与肥料管理8.2 水分管理8.3 光照与温度管理8.4 修剪与整枝8.5 花卉的更新与改造第九章:花卉病虫害防治9.1 病害识别与防治9.2 虫害识别与防治9.3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9.4 农药的使用与安全第十章:花卉应用与园林设计10.1 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10.2 花卉配置的原则与技巧10.3 园林花卉设计案例分析10.4 花卉展览与鉴赏第十一章:花卉繁殖的辅助技术11.1 花卉组织培养概述11.2 花卉组织培养的设施与技术11.3 花卉的快速繁殖技术11.4 花卉的基因转化与遗传改良第十二章:花卉生理学12.1 花卉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12.2 花卉的水分生理与营养代谢12.3 花卉的生长发育周期12.4 花卉的逆境生理第十三章:花卉保护学13.1 花卉保护的意义与任务13.2 花卉保护的生物技术措施13.3 花卉保护的化学防治方法13.4 花卉保护的综合管理策略第十四章:现代花卉产业技术14.1 现代花卉生产技术概述14.2 花卉生产的设施农业技术14.3 花卉物流与市场经营14.4 花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十五章:园林花卉的鉴赏与研究15.1 园林花卉的审美特征15.2 园林花卉的鉴赏方法15.3 园林花卉的研究途径与方法15.4 园林花卉学科的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花卉的定义与分类、花卉产业的发展概况、花卉栽培的意义与价值、花卉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花卉学教案及讲稿

花卉学教案及讲稿

花卉学教案及讲稿第一章:花卉学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花卉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掌握花卉的分类方法和生长习性。

3. 了解花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应用领域。

二、教学内容1. 花卉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花卉的定义、特点、研究内容和方法。

2. 花卉的分类方法:形态分类、生态分类、用途分类等。

3. 花卉的生长习性:光照、水分、土壤、温度等环境因素对花卉生长的影响。

4. 花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应用领域:花卉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花卉在园林、农业、室内装饰等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花卉学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和生长习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花卉品种,了解其生长习性和应用领域。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花卉产业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花卉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花卉分类方法和应用领域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种花卉进行研究,了解其生长习性和应用情况。

第二章:花卉的生长发育一、教学目标1. 掌握花卉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和阶段。

2. 了解花卉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

3. 掌握花卉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和调控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花卉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株开花等。

2.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营养生长的作用、生殖生长的条件。

3. 花卉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光照、水分、土壤、温度等。

4. 花卉生长发育的调控方法:肥料施用、修剪、病虫害防治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花卉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和阶段。

2. 实验观察法:观察花卉的生长过程,了解其环境需求。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花卉品种,了解其生长发育的特点。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基本过程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花卉生长发育环境因素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种花卉,了解其生长发育的调控方法。

《花卉学》教案

《花卉学》教案

《花卉学》----------教案一、说明:1、花卉学合计90学时,分两个学期讲完。

第一学期54学时。

主要讲总论,第二学期各论部分,36学时。

本教案是54学时的总论部分。

2、总论部分分8章讲授,分别是: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二章花卉的分类(4学时)第三章花卉的生长与发育(2学时)第四章花卉与环境因子(4学时)第五章花卉的繁殖(6个学时)第六章花卉栽培与管理(8个学时)第七章花卉的病虫害防治(2个学时)第八章花卉的应用(4学时)实验课:18学时---6次分别是:(1)露地草花播种技术(2)露地花卉分苗技术(3)田间整地技术(4)田间移苗定植、田间管理技术(5)花卉整形修剪和营养诊断(6)花芽分化的观察3、教材:以《花卉学》北京林业大学出版为文字教材,上课----网络教材《花卉生产学》为电子版教材,多媒体上课。

4、学生为2002级园林专业学生。

教案一本次课授课内容1、教学目的:介绍花卉学的总体情况,花卉业的国内发展动态,使园林专业的学生对花卉学,花卉业及花卉在园林的应用有个总体的认识和了解。

2、讲授的内容纲要:一、花卉的涵义和范围1.花卉的定义和范围2.花卉生产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二、花卉栽培的意义和作用1.花卉是美化环境、丰富人民生活的活材料花卉是色彩的来源,也是季节变化的一种标记。

2.花卉有提高环境质量,增进身心健康的功能。

3.花卉业是“朝阳产业”。

三、我国丰富的花卉种质资源及其对世界园林的贡献四、我国花卉栽培简史及花卉事业现状一)栽培历史二)重点应研究的有:1.传统名花系统研究2.球根花卉的引种、繁育及栽培技术的研究:3.一、二年生草花及宿根花卉F1种及留种、育种、良种繁殖研究:4.鲜切花品种选育、引进及其栽培技术研究:5.观叶植物引种、育种及其栽培技术研究(以室内观叶植物为主:6.盆景及插花艺术研究:7.细胞工程在花卉繁殖及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花卉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和保存的研究:五、国外近代花卉事业发展概况一)国外花卉业概况二)花卉现代化经营的特点:1.温室化生产:2.工厂化生产:。

《园林花卉学教案》

《园林花卉学教案》

《园林花卉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园林花卉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2. 掌握花卉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生长发育、繁殖、适应性等。

3. 学习花卉的栽培技术,包括土壤、水分、养分、修剪等方面的管理。

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掌握花卉的繁殖和栽培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园林花卉的定义及分类2. 园林花卉的特点3. 花卉的生物学特性4. 花卉的栽培技术5. 花卉的繁殖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园林花卉的分类、特点、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和繁殖方法。

2. 教学难点:花卉的生长发育、适应性、土壤、水分、养分、修剪等方面的管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园林花卉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等理论知识。

2. 采用实践教学法,指导学生进行花卉的栽培、繁殖等实际操作。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花卉的栽培实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园林花卉学》2. 教学课件3. 花卉实物标本4. 花卉栽培工具5. 实验室或实习基地六、教学进程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安排40课时,其中理论教学20课时,实践教学20课时。

2. 教学进程安排:第1-10课时:讲解园林花卉的定义、分类、特点及生物学特性。

第11-20课时:讲解花卉的栽培技术,包括土壤、水分、养分、修剪等方面的管理。

第21-30课时:讲解花卉的繁殖方法,并进行实践操作。

七、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30%。

2. 实践操作考核:考察学生的花卉栽培、繁殖等实际操作能力,占总成绩的30%。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园林花卉种植基地,了解花卉的种植现状和新技术应用。

2. 邀请园林花卉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花卉栽培经验和最新研究动态。

3. 开展花卉栽培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九、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花卉资源的特点及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一、中国花卉种质资源及其特点:
(一)花卉种质资源的概念:
花卉种质资源:是指携带一定可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表现为一定的优良性状,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观赏植物的总称。

(二)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花卉种质资源外延包含三个层次:
1、种与品种:野生种、变种、变型及人工选育或杂交的品种。

2、器官与组织:种子、块根、块茎、鳞茎、叶、花、果实、鳞片、珠芽、愈伤组织、分生组织、花粉、合子等。

3、细胞和分子:原生质体、染色体和核酸片段等。

二、研究植物种质资源的意义:
1、花卉种质资源是丰富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的基础;
2、花卉种质资源是育种、科研、创造有价值栽培作物新类型的重
要源泉。

三、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一)物种多样性丰富:
中国是一个花卉种质资源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国家。

中国被子植物总数为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巴西和马来西亚。

中国有3万多种高等植物。

中国特有的属、种极多,有243个特有属,527个特有种。

(二)花卉栽培品种及类型丰富:
中国花卉栽培的历史有3000多年。

中国原产和栽培历史悠久的花卉,常具有变异广泛、类型丰富、品种多样的特点。

中国名花数量大,世界少有品种丰富。

(三)花卉优良遗传品质突出:
1、多季开花的种和品种多;
一年中三季、四季、二季开花的植物资源多。

2、早花种类和品种较多;
早花类的植物多在冬季或早春较低温度条件下开花。

3、珍稀黄色的种类与品种多;
黄色种类或品种是培育黄色花系列品种的重要基因来源。

4、奇异类型与品种多;
奇异品种多主要表现在:
1)变色类的品种;
花色变化过程。

2)台阁类型的品种;
该类品种是花芽分化时产生的特殊变异类型,形成一花之中又完全包含一朵花的特征,形似亭台在花的中央。

3)天然龙游品种;
4)枝条天然下垂的品种;
5)微型与巨型的种类和品种;
6)抗性强的种类和品种多。

四、中国花卉种质资源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1、中国观赏植物资源对丰富世界各国、特别是北温带地区的国家
和地区的城市园林建设具有巨大影响。

2、中国花卉资源对世界花卉育种、花卉产业及其贸易起了重要的
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