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便秘ppt参考课件

合集下载

便秘ppt课件

便秘ppt课件

肠道炎症
便秘可能引发肠道炎症, 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
肠道菌群失衡
便秘可能影响肠道菌群平 衡,增加肠道感染的风险 。
心理问题
焦虑和抑郁
长期便秘可能导致患者心理压力 增大,引发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
题。
睡眠障碍
便秘患者常常因为不适而影响睡眠 质量,导致失眠或睡眠质量差。
自尊心受挫
便秘可能导致患者自尊心受挫,影 响生活质量。
误区二:便秘只能靠药物解决
总结词
便秘的治疗并不仅仅依靠药物,生活方式的调整和饮食的改善同样重要。
详细描述
药物治疗虽然可以缓解便秘症状,但长期依赖药物可能产生副作用。通过调整饮 食、增加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式,可以有效改善便秘问题。
误区三:便秘是老年人的问题
总结词
便秘并非老年人的专属问题,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发生便秘。
便秘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便秘概述 • 便秘的危害 • 便秘的诊断与治疗 • 便秘的预防与护理 • 便秘的常见误区与澄清
01 便秘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 硬和排便困难的一种症状。
分类
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其中 功能性便秘占大多数。
病因与诱因
病因
主要包括肠道功能紊乱、饮食结构不 合理、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等。
多喝水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软化粪 便,易于排出。
生活习惯改善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肠 道形成正常的排便习惯。
适量运动
增加身体活动量,促进肠道蠕动 ,有助于预防便秘。
排便习惯培养
定时排便,避免长时间抑制排便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中医内科学便秘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便秘ppt课件
2.情志失调忧愁思虑过度,或久坐少动,每致气机郁滞,不能宣达, 于是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不得下行,而致大便秘结。
3.年老体虚素体虚弱,或病后、产后及年老体虚之人,气血两亏,气 虚则大肠传送无力,血虚则津枯肠道失润,甚则致阴阳俱虚。阴虚则肠 道失荣而更行干枯,导致大便干结,便下困难;阳亏则肠道失于温煦, 阴寒内结,导致便下无力,大便艰涩。
学习要点:
胃痛的概念,病机要点,辨证治疗原则,分证论治;痞满的概念,辨证 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呕吐与反胃的鉴别,辨证治疗原则,分证论 治;呃逆的辨证要点,分证论治;噎膈的概念,与梅核气的鉴别,分证论 治;腹痛的病机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泄泻与痢疾、霍乱的鉴别, 病机要点,辨证治疗原则,分证论治;痢疾的概念,病机要点,分证论治 ;便秘的病机要点,分证论治。
11
西医学中的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直肠及肛门 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引起的便秘,以及肌力减退 所致的排便困难等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2
便秘的病因有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虚及感受 外邪。病机主要是大肠传导失司。
13
(一)病因
1.饮食不节饮酒过多,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导致肠胃积热,大便干结 。或恣食生冷,致阴寒凝滞,胃肠传导失司,造成便秘。
《内经》称便秘为“后不利”、“大便难”,认为与脾胃受 寒、肠中有热等有关。如《素问·厥论》日:“太阴之厥,则 腹满腹胀,后不利。”《素问·举痛论》日:“热气留于小肠 ,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汉代张仲景则称便秘为“脾约”、“闭”、“阴结”、“阳 结”,认为其病与寒、热、气滞有关。在治疗方面,张仲景 提出了便秘有寒、热、虚、实不同病机,创制了苦寒泻下的 承气汤、温里泻下的大黄附子汤、养阴润下的麻子仁丸、理 气通下的厚朴三物汤内服以及蜜煎导、猪胆汁导等外治通便 法,为后世医家认识和治疗本病确立了基本原则。

《便秘》中医药治疗 俞燕政中医师ppt课件

《便秘》中医药治疗  俞燕政中医师ppt课件


上述各种病因病机之间经常相兼为病,或互相转化,如肠胃 积热与气机郁滞可以并见,阴寒积滞与阳气虚衰可以相兼; 气机郁滞日久化热,可导致热结;热结日久,耗伤阴津,又 可转化成阴虚等等。然而,便秘总以虚实为纲,冷秘、热秘、 气秘属实,阴阳气血不足所致的虚秘则属虚。虚实之间可以 转化,可由虚转实,可因虚致实,而虚实并见。归纳起来, 形成便秘的基本病机是邪滞大肠,腑气闭塞不通或肠失温润, 推动无力,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
便 秘 中医药治疗
《中医内科学》 第四章:脾胃肠病证 ; 第八节:便 秘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课件制作:俞燕政中医师
泰国联益企业特邀医生 (原福建省永安市中医院)
2008年9月23日
目录索引(一)
• • • • • • • • • • • • • • •
【概 说】 【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2—4 【病因病机】5 【临床表现】 【诊 断】 【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 【辨证论治】2、治疗原则 【辨证论治】3、分证论治 『实 秘』1、肠胃积热 『实 秘』2、气机郁滞 『实 秘』3、阴寒积滞 『虚 秘』1、气 虚 『虚 秘』2、血 虚
【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概说:便秘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有外感寒热之 邪,内伤饮食情志,病后体虚,阴阳气血不足等。本病病位在大肠,并 与脾胃肺肝肾密切相关。脾虚传送无力,糟粕内停,致大肠传导功能失 常,而成便秘;胃与肠相连,胃热炽盛,下传大肠,燔灼津液,大肠热 盛,燥屎内结,可成便秘;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之燥热下移大肠,则大 肠传导功能失常,而成便秘;肝主疏泄气机,若肝气郁滞,则气滞不行, 腑气不能畅通;肾主五液而司二便,若肾阴不足,则肠道失润,若肾阳 不足则大肠失于温煦而传送无力,大便不通,均可导致便秘。其病因病 机归纳起来,大致可分如下几个方面: 【病因病机】1.肠胃积热素体阳盛,或热病之后,余热留恋,或肺热 肺燥,下移大肠,或过食醇酒厚味,或过食辛辣,或过服热药,均可致 肠胃积热,耗伤津液,肠道干涩失润,粪质干燥,难于排出,形成所谓 “热秘”。如《景岳全书· 秘结》曰:“阳结证,必因邪火有余,以致津 液干燥。”

(完整)便秘课件ppt

(完整)便秘课件ppt

药物治疗
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喝水。增加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控制饮食中脂肪和糖分的摄入。运动:增加日常活动量,促进肠道蠕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避免忍便。建立固定的排便时间。排便时避免看书、玩手机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心理治疗:对部分患者有效,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病例三:老年人便秘的护理与治疗
05
便秘相关研究与进展
便秘与肠道健康研究
便秘与肠道菌群
研究便秘患者的肠道菌群分布和种类,发现便秘与肠道菌群多样性减少、有害菌增多有关。
开发新型便秘药物,如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肠动力药等,以更有效地缓解便秘症状。
药物治疗
利用益生菌、益生元等生物制剂,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道蠕动和分泌功能。
长期便秘会使患者用力排便,增加心脏负担,引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长期便秘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长期便秘会导致患者精神紧张、焦虑,甚至出现抑郁症状。
病例一:长期便秘引发的问题
儿童便秘的预防
合理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饮水,适当运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儿童便秘的治疗
首先应采取非药物治疗,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饮水、适当运动等;如果非药物治疗无效,则应考虑药物治疗,如使用轻泻剂、缓泻剂等。
痔疮和肛裂
长期便秘可能导致心脏负担,诱发心血管事件。
全身症状
便秘可能导致全身症状,如头晕、头痛、乏力、失眠等,影响生活质量。
便秘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如何有效预防便秘问题?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分类
定义与分类
病因学
饮食中纤维素摄入不足、水分摄入不足或过度饮酒等都可能导致便秘。
饮食不当
药物副作用

便秘PPT课件

便秘PPT课件
• 询问有无服用引起便秘的药物史。 • 询问其他疾病情况。
剂、神经阻滞药、镇静剂、抗抑郁药以及 含钙、铝的制酸剂等使肠肌松弛引起便秘。
临床表现
1、便意少,便次也少。部不适。
伴随症状
• 伴呕吐、腹胀、肠绞痛等可能为各种 原因引起的肠梗阻。
• 伴腹部包块者应注意肠肿瘤、肠结核 及Crohn病
• 便秘与腹泻交替者应注意肠结核、溃 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症。
• 伴生活环境改变、精神紧张出现便秘, 多为功能性便秘。
问诊要点
• 询问病人大便的性状、频度、排便量、 排便是否费力,以确定是否便秘。询 问便秘的起病与病程、持续或间歇发 作、是否因精神紧张、工作压力诱发。 并了解年龄、职业、生活习惯、食物 是否含足量纤维素、有无偏食等。
• 询问是否长期服用泻药,药物种类及 疗程,是否有腹部、盆腔手术史。
便秘
定义
便秘(constipation)是指大便次数减 少,一般每周少于3次,伴排便困难、 粪便干结。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多长期持 续存在,症状扰人,影响生活质量, 病因多样以肠道疾病最为常见。但诊 断时应慎重排除其他病因。
病因----功能性便秘
⑴进食量少或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 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
⑵因工作紧张、生活节奏过快、工作性质和 时间变化、精神因素等打乱了正常的排便 习惯。
⑶结肠运动功能紊乱。
⑷腹肌及盆腔肌张力不足,排便推动力不足, 难于将粪便排出体外。
⑸滥用泻药,形成药物依赖,造成便秘。
病因---- 器质性便秘
⑴直肠与肛门病变引起括约肌痉挛、排便疼 痛造成惧怕排便。
⑵局部病变导致排便无力。 ⑶结肠完全或不完全性梗阻。 ⑷腹腔或盆腔内肿瘤的压迫。 ⑸全身性疾病使肠肌松弛、排便无力。 ⑹应用吗啡类药、抗胆碱能药、钙通道阻滞

中医内科学-便秘

中医内科学-便秘
总结词
老年便秘患者需注意饮食调整,保持心情舒畅,适当运动, 可减轻便秘症状。
详细描述
患者老年体弱,活动量减少,出现便秘症状,通过调整饮食 ,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保持心情舒畅,适当进行散步等运 动,便秘症状得到缓解。
病例三:小儿便秘的预防与治疗
总结词
小儿便秘需注意饮食调整,培养良好排便习惯,必要时可采用药物治疗。
中医内科学-便秘
• 中医对便秘的认识 • 中医治疗便秘的方法 • 便秘的预防与保健 • 便秘的现代医学认识 • 典型病例分享
01
中医对便秘的认识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 难,粪便干结。
分类
实秘和虚秘。实秘多因热邪、湿 邪、寒邪、气滞等因素所致;虚 秘则多因气血虚弱、阴津亏损、 大肠传导无力引起。
中医治疗便秘的方法
药物治疗
01
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便秘的方法之一是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医生会开
具相应的中药处方,如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麻子仁丸等,以通便润肠,
缓解便秘症状。
02
药物组成
中药处方通常由多味中药组成,如大黄、厚朴、枳实、麻子仁等,这些
药物具有泻下、润燥、行气等作用,能够刺激肠道蠕动,软化粪便,从
而帮助排便。
03
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需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用药,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和禁忌症,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非药物治疗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中医非药物治疗的一种方式,对于便秘患者具 有一定的疗效。通过针刺相应的穴位,可以调节肠道功能, 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症状。
按摩治疗
按摩治疗也是非药物治疗的一种,通过按摩腹部和相关穴 位,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 进行按摩治疗,或者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

中医内科学课件:便秘

中医内科学课件:便秘

大黄、积实、厚朴——通腑泻热
火麻仁、杏仁、白蜜——润肠通便
芍药——养阴和营。
2021/6/18
13
2、气机郁滞
主症: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出,腹中胀满 。
兼次症:胸胁满闷,嗳暖气颇作,食少纳呆,肠鸣矢气 ,便后不爽。
舌象:舌苔薄白,或薄黄,或薄腻
脉象:脉弦。
治法:顺气导滞,降逆通便。
方药:六磨汤。 木香——调气
腑气郁滞
2021/6/18
便秘
传导失职 糟粕内停
通降失常
5
3、年老体虚
素体虚弱
病后、产后
年老体虚
气血两亏
阴阳俱虚
血气 虚虚
阳阴 虚虚
—— ——
— —
4、感受外邪
津大 枯肠 肠传 道导 失无 润力
阴 寒
肠 道
肠 道
内 结
失 于 温
失 荣 干
煦枯
外感寒邪——阴寒内盛,凝滞胃肠,失于传导
2021热/6/1病8 之后——余热留恋,肠胃燥热,耗伤津液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便秘
2021/6/18
1
一、概论
(一)定义
便秘——是指大肠传导功能失 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 ;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 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 而不畅的病证。
2021/6/18
2
(二)文献简介
《内经》称“后不利”、“大便难”:认为便秘与
脾胃受寒,肠中有热有关。
预防与调摄
对于习惯性便秘,应保持心情舒畅 ,增加体力活动,注重饮食调节,并按 时登厕。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不宜滥用泻药。
2021/6/18
19
结语

中医便秘ppt课件

中医便秘ppt课件
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情绪波动,缓解压力,减轻焦虑。
多交流
与亲朋好友多沟通交流,有助于缓解不良情绪,减轻便秘症状。
康复训练
按摩腹部
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排便。
练习气功
气功练习有助于调节呼吸、增强内脏器官功能。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2
病因病机
饮食不当
饮食不足
长期摄入食物过少,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形成便 秘。
饮食不均衡
摄入膳食纤维、水分等不足,导致肠道干燥,排 便困难。
饮食过多
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导致胃肠道负担过重,引 起便秘。
情志失调
抑郁寡欢
情绪低落,气机郁结,导致肠 道蠕动减慢,引起便秘。
忧思过度
过度思考问题,导致肠道气机 阻滞,形成便秘。
操作方法
采用摩法、揉法、推法等 手法,配合点穴刺激,作 用于腹部和相关穴位。
注意事项
推拿治疗需由专业人员操 作,避免力度过大导致皮 肤损伤。
拔罐治疗
作用机制
拔罐通过负压吸引作用,刺激 相关穴位,调节肠道功能。
操作方法
选取大肠俞、气海、关元等穴位 进行拔罐,注意控制负压吸引时 间和力度。
注意事项
拔罐治疗需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拔罐后需注意局部保暖和护理。
艾灸治疗
作用机制
艾灸通过温热作用刺激相关穴位,温通肠道气血,缓解便秘症状 。
操作方法
选取大肠俞、天枢、支沟等穴位进行艾灸,可采用直接灸、隔姜 灸等方法。
注意事项
艾灸治疗需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注意控制艾灸温度和时间,避 免烫伤。
05
预防调护
饮食调护
多饮水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 少2000毫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内科学课件
10
流调
经济地位高 脑力劳动者 精神心理 饮食习惯 排便习惯
2020/4/2
中医内科学课件
11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饮食所伤
2.情志失调
3.年老体虚
4.感受外邪
2020/4/2
中医内科学课件
12
病因病机
1.肠胃积热
➢ 素体阳盛
➢ 饮酒过多 ➢ 过食辛辣
热毒内盛
➢ 过服温药
“阳结”。 病机:寒、热、虚、实。 首分阴结、阳结二类。
2020/4/2
中医内科学课件
6
二、源 流
治疗上: ➢苦寒泻下:大承气汤 ➢温里通下:大黄附子汤 ➢养阴润下:麻子仁丸 ➢理气通下:厚朴三物汤
2020/4/2
中医内科学课件
7
二、源 流
历代医家在治疗上认为: 不可妄用攻下 李东垣《兰室秘藏·大便结燥门》
麻子仁丸治脾约,杏芍大黄枳朴蜜; 润2020/肠4/2 邪热又行气,中医内胃科学热课件 肠燥便秘宜。 28
2020/4/2
中医内科学课件
29
2.气秘
主症:大便干结,腹中胀满 兼次症 :胸胁满闷,嗳气呃逆,食欲不振,
肠鸣矢气,便后不畅 舌脉:苔薄白或薄黄、或薄腻,脉弦 治法:顺气导滞,降逆通便 方药:六磨汤
纳减少
多为急病 大肠通降 受阻所致
腹部疼痛拒 按,大便完 全不通,且 无矢气和肠 鸣音
严重者可 吐出粪便
中医内科学课件
24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 便秘的辨证当分清虚实, ➢ 实者包括热秘、气秘和冷秘,虚者当辨气虚、血虚、
阴虚和阳虚的不同。
2020/4/2
中医内科学课件
25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 热病之后,余热留恋 ➢ 肺热肺燥下移大肠
胃肠积热,肠道干涩
2020/4/2
中医内科学课件
13
2.阴寒积滞
病因病机
过服寒凉 外感寒邪
阴寒内盛 凝滞胃肠
2020/4/2
中医内科学课件
14
病因病机
3.气机郁滞 ➢抑郁恼怒,肝郁气滞 ➢忧愁思虑,脾伤气结 ➢久坐少动,气机不利
大肠气机郁滞
2020/4/2
中医内科学课件
15
4.阴亏血少 素体阴虚,津亏血少 病后产后,阴血虚少 失血夺汗,伤津亡血 辛香燥热,损耗阴血 房室劳倦,阴津亏损
病因病机
阴虚干涩 血虚不荣
2020/4/2
中医内科学课件
16
5.气虚阳衰
饮食劳倦 素体虚弱 年老体弱 苦寒攻伐
病因病机
气虚-传导无力 阳衰-失于温煦
2020/4/2
中医内科学课件
相同点
腹部包块
不 部位
同 点 性质
小腹左侧 索条状
腹部各处 均可
形状不定
2020/4/2
与排便 的关系
便后消失或减 与排便无


中医内科学课件
23
相同点
便 皆为大便 秘 秘结不通 肠 结
2020/4/2
不同点
急缓及 病因
表现
兼症
慢性久病 大肠传导 失常所致
腹部胀满, 或有恶心
大便干结艰 欲吐,食
行,可有矢 气和肠鸣音,
2020/4/2
中医内科学课件
8
三、范畴
功能性便秘、肠道易激综合征、 肠炎恢复期、直肠及肛门疾病、 药物性便秘、内分泌及代谢疾
病、肌力减退
2020/4/2
中医内科学课件
9
流调
我国60岁以上:慢性便秘达15-20%
女性是男性的4倍
趋势: 西方高于东方 女性高于男性 老年人高于青年人 儿童发病不低
2020/4/2
中医内科学课件
4
二、源 流
1.《内经》:“后不利”、“大便难” , 病机:脾胃受寒,肠中有热; 脏腑:脾、胃、肠
《厥论》:“太阴之厥,则腹满瞋胀,后不 利”。
《举痛论》:“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 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 矣”。
2020/4/2
中医内科学课件
5
二、源 流
2.《伤寒论》: “脾约”、“不更衣”、“阴结”、
中医内科学课件
19
诊断
➢临床特征:
1.排便间隔时间超过自己的习惯1天以 上,或两次排便时间间隔3天以上。
2.大便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欲大便 而艰涩不畅。
➢伴随症状:
常伴腹胀、腹痛、纳呆、头晕、口臭、肛裂、
痔疮、神疲乏力、头眩心悸等症。
2020/4/2
中医内科学课件
20
诊断
➢病史:
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 倦过度等病史或诱发因素。
➢ 干燥坚硬,伴有肛门灼热,苔黄厚
➢ 素体阳虚,腹痛拘急,排便艰难,舌苔白腻,无肛门灼热
➢ 粪质不甚干结,排便不畅,伴肠鸣矢气
➢ 粪质不干,便下无力,或欲便不出,舌淡少苔
➢ 大便干,面色无华,心悸气短,健忘失眠,口唇色淡,舌淡 苔白
➢ 粪便干燥,排出艰难,舌红少津无苔
➢ 粪质不干,欲便不出,便下无力,腰膝酸软,四肢不温,舌
17
综上所述: 病因:热、实、冷、虚 ➢胃肠积热--热秘; ➢气机阻滞--实秘; ➢阴寒积滞--冷秘; ➢气血阴阳不足--虚秘。
2020/4/2
中医内科学课件
18
基本病机:大肠传导功能失常 病位:大肠 涉及脏腑:肺、脾、胃、肝、肾 病性:寒、热、虚、实 病机转化:可相互兼夹和转化
2020/4/2
脾胃肠病证
便秘
2020/4/2
中医内科学课件
1
2020/4/2
中医内科学课件
2
2020/4/2
中医内科学课件
3
一·定 义
便秘: 大肠传导失常导致 ➢ 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 ➢ 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 ➢ 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出不畅
病机:大肠传导失常 病位:大肠
2020/4/2
四磨沉乌槟人参,五磨去参木枳实 五磨大黄六成方,顺气导滞效更彰
2020/4/2
中医内科学课件
30
2020/4/2
中医内科学课件
31
3.冷秘
主症:大便艰涩,腹痛拘急, 兼次症 :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呃逆呕吐 舌脉:舌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方药:温脾汤合半硫丸
淡苔白
2020/4/2
中医内科学课件
26
二.治疗原则
通下
实则驱邪--邪热、温散、通导;
虚则养正--益气温阳,滋阴养血。 审证求因,审因论治
2020/4/2
中医内科学课件
27
三、分证论治
(一)实 秘
1、热秘 主症:大便干结,腹中胀满,口干口臭 兼次症:面红身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 舌脉:舌红干,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方药:麻子仁丸
起病较缓,多表现为慢性病变过程。 以中老年多发,女性多见。
2020/4/2
中医内科学课件
21
诊断
➢辅助检查:
1、大便常规、潜血试验和直肠指检应
是常规检查的内容。 2、腹部平片、钡剂灌肠、直肠镜、乙
状直肠镜或纤维结肠镜进行检查。
2020/4/2
中医内科学课件
22
鉴别诊断1Βιβλιοθήκη 便秘与积聚便秘积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