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家庭饮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对当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调查报告

对当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调查报告本次调查是基于对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农村消费水平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消费现状1.食品消费: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占比较高,主要以粮食、蔬菜、水果、肉禽蛋类为主。
但是,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将会选择高质量食品,并且会倾向于购买非农村产的农产品。
2.居住及家庭生活用品消费: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在逐步提高,改善房屋和居住环境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年轻人会购买家具、电器等提高幸福感的物品,老年人则会选择一些保健品等。
3.交通、通讯消费:随着城乡道路的改善和农村网络的建设,农村居民的交通和通讯消费不断升级。
买车成为一种趋势,且农村通讯设施的逐渐普及,使居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络沟通。
4.娱乐消费:在工作之余,农村居民的娱乐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一些休闲娱乐设施如健身房、足疗、俱乐部等,逐渐出现在农村市场。
二、农村消费存在的问题1.消费习惯和观念具有传统性: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和观念具有很强的传统性和保守性,相对于城市消费者来说,他们更倾向于节约,这种心理影响了他们消费的理性性和判断能力。
2.消费品质量不稳定:农村居民购买的消费品质量不稳定,有些产品质量不高甚至影响健康安全,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较低,对自身的权益不够重视,这也是影响阻止农村消费水平提高的一大难题。
3.在科技化、现代化方面存在缺乏:由于经济地位和教育程度限制,农村居民在全国化、现代化的方面相对于城市消费者存在不小的差异,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缓慢是农村消费水平普遍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提高农村消费水平的措施1.消费文化教育普及:国家可以加大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文化和知识的推广和宣传,提高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和安全消费的意识。
2.农村商品流通途径多元化:国家可以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农村居民走向越依市场经济,创办消费社区和消费集体等形式,推动消费品流通途径的多样化。
在家吃饭调研报告

在家吃饭调研报告在家吃饭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在家吃饭是指人们选择在自己家中而不是外出就餐的一种用餐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在家吃饭。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人们在家吃饭的原因、频率、饮食习惯和菜肴偏好等信息。
2. 调查设计和样本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200份问卷。
调查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包括不同年龄、职业和收入水平的人群。
问卷内容涉及人们在家吃饭的原因、频率、饮食习惯和菜肴偏好。
3. 调查结果根据收集到的问卷数据,得出以下结论:3.1 在家吃饭的原因绝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在家吃饭的主要原因是节省开支(65%),其次是厌倦外出就餐(20%),另外还有一部分人选择在家吃饭是为了追求健康(10%)和家人聚餐(5%)。
3.2 在家吃饭的频率调查结果显示,平均而言,受访者每周选择在家吃饭的次数为4次,其中有35%的人每天都在家吃饭,53%的人选择2-5次在家吃饭,只有12%的人表示每周很少在家吃饭。
3.3 饮食习惯绝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他们在家吃饭更注重健康饮食(85%),其中包括合理搭配膳食、少油少盐、多吃蔬果等。
此外,有一部分人还在家尝试烹饪新菜肴(15%)。
3.4 菜肴偏好调查显示,受访者在家吃饭时最喜欢的菜肴种类依次是中餐(60%)、西餐(25%)和其他国家的料理(15%)。
在中餐中,受访者最喜欢的菜系是川菜(35%)、粤菜(30%)和其他地方菜系(35%)。
4. 结论和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4.1 节省开支是人们选择在家吃饭的主要原因,这说明对于一些家庭来说,外出就餐确实成本过高,应该提供更多低价位的就餐选择。
4.2 人们普遍更注重健康饮食,因此餐馆可以开发出更多健康菜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3 中餐是人们在家吃饭时的首选菜肴,因此餐馆可以推出更多中餐菜系,以吸引更多人选择在餐馆用餐。
总之,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家吃饭,主要原因是节省开支和厌倦外出就餐。
我国居民家庭主食消费状况调研报告(下)

图11 我国居民家庭自制主餐食品原因
图13 我国居民家庭每日做饭花费时长
图14 与2000年相比我国居民用于自制主食的时间变化
图12 我国居民家庭主食制作频率2.自制频率
受访家庭与2000年前相比,自制主食(在厨房做饭)的时间有40.9%的受访者认为没有明显变
图15 居民平均每天自制主食时间减少情况
对厨房备餐时间减少的原因进行调查,有54.9%
图17 居民家庭厨房主食制作设备拥有情况
四、居民主食外购行为特点
图16 我国居民自制主食时间减少的主要原因
4.家庭厨房主食制作设备
图18 居民外购传统主食情况
图21 我国居民对集贸市场销售主食的质量评价
视程度排在第二位的是口感,占47.9%。
食物在满足
了人类基本的营养需求后,最重要的就是满足人们
图19 居民外购主食的主要原因
3.购买渠道
图20 我国居民经常购买主食成品、半成品的渠道
对于集贸市场供应的主食,有54.3%的受访居
民认为质量一般,有18.5%的居民认为不太可靠,
图22 我国居民购买主食时看重的因素
城乡居住位置不同的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看重
图23 居民对成品、半成品主食的评价
居民对工业化生产的主食质量安全有较大不信
图24 我国居民对主食的提升期望
此外,在提供的几个期望选项中,期望价格更。
家庭晚餐一周调查报告

家庭晚餐一周调查报告调查报告:1. 调查目的及方法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家庭晚餐的偏好和习惯。
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76份。
2. 家庭晚餐的时间和频率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家庭晚餐的时间集中在18:00-20:00之间,占比超过90%。
而家庭晚餐的频率大部分家庭选择每天都进行,占比达到85%,其余的家庭晚餐频率为每周5-6次。
3. 家庭晚餐的偏好食物在偏好食物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晚餐最受欢迎的食物包括:米饭与面食(占比43%)、肉类(占比32%)、蔬菜(占比22%)和汤类(占比18%)。
此外,约有38%的家庭表示他们会偶尔选择外卖作为晚餐。
4. 家庭晚餐的烹饪方式和时间成本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家庭晚餐采用传统的自家烹饪方式,占比达到75%。
而约有20%的家庭会选择快速烹饪或半成品食品。
对于烹饪的时间成本,调查显示,约有60%的家庭每天花费在烹饪晚餐上的时间在30分钟到1小时之间。
5. 家庭晚餐的就餐形式在家庭晚餐的就餐形式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家庭选择全家一起就餐,占比超过80%。
约有15%的家庭会选择分开就餐,而少数家庭会以自助形式就餐。
6. 家庭晚餐的交流方式调查显示,超过90%的家庭在晚餐时会进行交流,其中以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占比最高,约占85%。
另外,约有30%的家庭会在晚餐时观看电视或电影。
7. 家庭晚餐对家庭成员关系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家庭晚餐有助于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约占95%。
他们认为通过晚餐交流可以增进家人之间的了解和感情。
8. 家庭晚餐的改进建议在调查问卷中,部分受访者提到了他们希望在家庭晚餐中能有更多的健康选项,例如有机食材和低盐低油菜肴。
还有一些受访者希望家庭晚餐能够更加多样化,提供更多的食材和菜品选择。
总结: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家庭晚餐在大部分家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家庭晚餐的时间集中在18:00-20:00之间,大部分家庭每天进行晚餐,而家庭晚餐的偏好食物主要为米饭与面食、肉类、蔬菜和汤类。
居民饮食结构对营养健康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居民饮食结构对营养健康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概述饮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健康状况。
本篇文章将通过对居民饮食结构的调查分析,探讨饮食结构对营养健康的影响因素。
引言现代社会的食物供应越来越丰富多样,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饮食相关的健康问题,如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等。
这些问题与居民饮食结构的调整密切相关,因此了解饮食结构对营养健康的影响因素对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一、居民饮食结构调查分析1.主要食物来源通过对居民饮食结构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居民的主要食物来源包括谷物、蔬菜、水果、肉类、豆类、奶类及其制品等。
谷物作为主食,提供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而蔬菜和水果则提供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
肉类、豆类及其制品则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必需的氨基酸。
奶类及其制品富含钙质和优质蛋白质。
2.饮食结构的问题尽管居民饮食结构包含多种食物来源,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调查发现,现代人的饮食结构普遍偏重于精细加工食品和肉类,而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相对较少。
这种饮食结构的不平衡会导致营养摄入的不足和营养不均衡,并可能引发一系列慢性疾病。
二、居民饮食结构对营养健康的影响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居民饮食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人们往往更倾向于购买高蛋白、高脂肪食品,如肉类和奶类制品。
而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则可能更多依赖粮食和低价蔬菜,从而使饮食结构更加单一。
因此,经济因素直接影响着居民饮食结构的多样性和健康水平。
2.文化因素文化因素也是居民饮食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不同地区和国家拥有独特的饮食文化,如中国的一日三餐,地中海国家的橄榄油和坚果,日本的寿司等。
这些文化因素会直接影响居民饮食结构的多样性和健康特点。
同时,饮食文化也会影响人们对食物的偏好和消费行为,从而进一步影响饮食结构的形成。
3.教育因素教育因素对居民饮食结构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教育水平较高的居民更容易接受健康饮食知识和营养指导,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多样化、均衡营养的食物。
社区居民消费水平调查报告

社区居民消费水平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和目的社区居民的消费水平是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了解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依据。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社区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为社区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能够为居民提供有针对性的消费建议。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数量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对象为社区居民,样本数量为300人。
问卷内容包括居民的基本信息、月收入情况、消费支出情况、消费偏好和意愿等。
三、调查结果分析1.居民的基本信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居民中,男性占比51%,女性占比49%。
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5至45岁之间,占比为75%。
另外,高学历者占比达到45%,大多数居民具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
2.月收入情况调查显示,参与调查居民的月收入主要集中在3000元至6000元区间,占比为60%。
20%的居民月收入在6000元至10000元,10%的居民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
只有10%的居民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
3.消费支出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的主要消费支出集中在食品和饮品、住房和交通等方面。
其中,食品和饮品的消费占比为30%,住房的消费占比为25%,交通的消费占比为20%。
其他方面的消费支出分别占比为10%至15%。
4.消费偏好和意愿调查显示,居民在消费偏好方面,对品质和价格的关注度较高。
在食品方面,60%的居民更倾向于选择健康和有机的产品。
在住房方面,50%的居民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房屋。
在交通方面,70%的居民更倾向于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在其他消费方面,60%的居民更倾向于选择品质较好且价格适中的产品。
5.消费意愿和问题调查显示,居民的消费意愿主要集中在旅游、健身和购物等方面。
70%的居民表示愿意花费一定的费用进行旅游活动,60%的居民表示愿意花费一定的费用进行健身活动,50%的居民表示愿意花费一定的费用进行购物活动。
然而,居民在消费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其中,50%的居民表示购买过程中遇到了商品质量问题,40%的居民表示购买过程中遇到了价格不透明和欺诈的问题。
调查报告中国城市居民的健康饮食习惯

调查报告中国城市居民的健康饮食习惯调查报告:中国城市居民的健康饮食习惯概述: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步,中国城市居民的饮食习惯正在发生变化。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中国城市居民的健康饮食习惯,并对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估。
调查方法及样本: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500份问卷。
调查对象为不同年龄段、职业背景和地理位置的中国城市居民。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问卷了解他们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一些建议来改善他们的饮食健康状况。
调查结果:1. 饮食结构:根据调查结果,大多数中国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主要由五大类食物构成:谷物、蔬菜、肉类、豆类和水果。
其中,谷物是主要的能量来源,蔬菜和水果提供了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肉类和豆类则提供了人体所需的蛋白质。
然而,部分居民在饮食结构中过多地偏向于某一类食物,导致了均衡饮食的缺失。
2. 饮食习惯: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居民倾向于选择更加方便和快捷的快餐和外卖,以节省时间和精力。
这种习惯导致了食物的加工和烹饪方式上的改变。
同时,部分居民对高盐、高油和高糖的食物有较高的偏好,这对于健康饮食构成了挑战。
3. 饮食营养:尽管中国的饮食文化注重均衡饮食,但是调查结果表明,现代中国城市居民摄入的优质蛋白质、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量不足。
这可能与城市居民生活忙碌、食物选择受限以及饮食观念的改变有关。
建议与改进:1. 提倡均衡饮食:教育和宣传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并为居民提供更多有关饮食均衡构成的信息。
2. 关注食物质量:加强食品质量监管,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认知,以保障居民的健康饮食需求。
3. 减少快餐消费:鼓励居民选择健康的自制餐饮,减少对快餐和外卖的依赖,以降低加工食品和高油、高盐、高糖食品的摄入量。
4. 增加营养知识普及:加强食品营养知识的普及,提高居民对营养需求的认识,促进健康饮食观念的培养。
结论:通过对中国城市居民饮食习惯的调查,我们发现虽然中国拥有丰富的饮食文化,但现代化进程对居民的饮食结构和习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家庭年度消费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又到了回顾和总结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我们家在消费方面有了许多新的体验和收获。
为了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家庭生活,现将2023年度家庭消费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以期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能够更加理性地消费,提高生活质量。
二、消费结构分析1. 食品消费2023年,我们家在食品消费方面呈现出以下特点:(1)注重营养均衡:我们遵循“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原则,确保家庭成员的饮食健康。
(2)绿色食品占比增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更加关注食品安全,绿色食品的购买比例逐年上升。
(3)外出就餐频率降低:受疫情影响,我们减少了外出就餐的次数,更多地选择在家烹饪。
2. 居住消费(1)水电费:由于家庭成员环保意识的提高,我们尽量节约用水用电,水电费支出较往年有所下降。
(2)物业管理费: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善,物业管理费逐年上涨,但我们在选择物业时,注重性价比。
(3)装修费用:2023年,我们对居住环境进行了局部装修,花费了一部分资金。
3. 教育消费(1)子女教育:为了培养子女的兴趣爱好,我们为他们报名了各种兴趣班和辅导班。
(2)成人教育: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我和妻子参加了在职研究生课程。
4. 医疗消费(1)家庭成员健康:2023年,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良好,医疗消费支出相对较少。
(2)医疗保险:我们购买了医疗保险,降低了家庭风险。
5. 休闲娱乐消费(1)旅游:为了放松身心,我们全家在节假日进行了几次短途旅游。
(2)娱乐活动:我们参加了朋友聚会、看电影等活动,丰富了家庭生活。
三、消费观念转变1. 理性消费: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我们更加注重性价比,避免盲目跟风。
2. 绿色消费:关注环保,购买绿色产品,为地球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3. 适度消费:合理安排家庭开支,避免过度消费。
4. 科技消费:紧跟时代潮流,购买智能家居产品,提高生活品质。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 食品消费:虽然注重营养均衡,但部分家庭成员的饮食习惯仍有待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民家庭饮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为了深入了解本市居民家庭在酒类市场及餐饮类市场的消费情况,特进行此次调查。
调查由本市某大学承担,调查时间是XX年7月至8月,调查方式为问卷式访问调查,本次调查选取的样本总数是XX户。
各项调查工作结束后,该大学将调查内容予以总结,其调查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样品类属情况。
在有效样本户中,工人320户,占总数比例%;农民130户,占总数比例%;教师200户,占总数比例%;机关干部190户,占总数比例%;个体户220户,占总数比例%;经理150户,占总数比例%;科研人员50户,占总数比例%;待业户90户,占总数比例%;医生20户,占总数比例%;其他260户,占总数比例%。
(二)家庭收入情况。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从本市总的消费水平来看,相当一部分居民还达不到小康水平,大部分的人均收入在1000元左右,样本中只有约%的消费者收入在XX 元以上。
因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本市总的消费水平较低,商家在定价的时候要特别慎重。
二、专门调查部分
(一)酒类产品的消费情况
1、白酒比红酒消费量大。
分析其原因,一是白酒除了顾客自己消费以外,用于送礼的较多,而红酒主要用于自己消费;二是商家做广告也多数是白酒广告,红酒的广告很少。
这直接导致白酒的市场大于红酒的市场。
2、白酒消费多元化。
(1)从买白酒的用途来看,约%的消费者用来自己消费,约%的消费者用来送礼,其余的是随机性很大的消费者。
买酒用于自己消费的消费者,其价格大部分在20元以下,其中10元以下的约占%,10~20元的占%,从品牌上来说,稻花香、洋河、汤沟酒相对看好,尤其是汤沟酒,约占%,这也许跟消费者的地方情结有关。
从红酒的消费情况来看,大部分价格也都集中在10~20元之间,其中,10元以下的占%,价格档次越高,购买力相对越低。
从品牌上来说,以花果山、张裕、山楂酒为主。
目前有的家庭收入很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也较多,构成这部分大学生消费的一种比较奢侈的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娱乐以及电子产品等方面的消费上。
这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可见,大学生的消费结构需要调整,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也是与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的必然性有一定联系。
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应该为自己、为家庭负责,减少那些只为虚荣心而存在的不良消费。
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
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
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
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
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
送礼者所购买的白酒其价格大部分选择在80~150元之间(约%),约有%的消费者选择150元以上。
这样,生产厂商的定价和包装策略就有了依据,定价要合理,又要有好的包装,才能增大销售量。
从品牌的选择来看,约有%的消费者选择五粮液,%的消费者选择茅台,另外对红酒的调查显示,约有%的消费者选择40~80元的价位,选择80元以上的约%。
总之,从以上的消费情况来看,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基本上决定了酒类市场的规模。
(2)购买因素比较鲜明,调查资料显示,消费者关注的因素依次为价格、品牌、质量、包装、广告、酒精度,这样就可以得出结论,生产厂商的合理定价是十分重要的,创名牌、求质量、巧包装、做好广告也很重要。
(3)顾客忠诚度调查表明,经常换品牌的消费者占样本总数的%,偶尔换的占%,对新品牌的酒持喜欢态度的占样本总数的%,持无所谓态度的占%,明确表示不喜欢的占%。
可以看出,一旦某个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是很难改变的,
因此,厂商应在树立企业形象、争创名牌上狠下功夫,这对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4)动因分析。
主要在于消费者自己的选择,其次是广告宣传,然后是亲友介绍,最后才是营业员推荐。
不难发现,怎样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对于企业来说是关键,怎样做好广告宣传,消费者的口碑如何建立,将直接影响酒类市场的规模。
而对于商家来说,营业员的素质也应重视,因为其对酒类产品的销售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二)饮食类产品的消费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一些饮食消费场所和消费者比较喜欢的饮食进行,调查表明,消费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1、消费者认为最好的酒店不是最佳选择,而最常去的酒店往往又不是最好的酒店,消费者最常去的酒店大部分是中档的,这与本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是相适应的,现将几个主要酒店比较如下:
泰福大酒店是大家最看好的,约有%的消费者选择它,其次是望海楼和明珠大酒店,都是%,然后是锦花宾馆。
调查中我们发现,云天宾馆虽然说是比较好的,但由于这个宾馆的特殊性,只有举办大型会议时使用,或者是贵宾、政府政要才可以进入,所以调查中作为普通消费者的调查对象很
少会选择云天宾馆。
先进的消费方式悄然成风。
大部分学生购物都喜欢现金消费,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喜欢银行卡信用卡消费方式。
可见,一些比较先进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
大大小小的校园卡、银行借记卡会成为大学生钱包里的必备品。
学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渐悄然成风。
2、消费者大多选择在自己工作或住所的周围,有一定的区域性。
虽然在酒店的选择上有很大的随机性,但也并非绝对如此,例如,长城酒楼、淮扬酒楼,也有一定的远距离消费者惠顾。
、消费者追求时尚消费,如对手抓龙虾、糖醋排骨、糖醋里脊、宫爆鸡丁的消费比较多,特别是手抓龙虾,在调查样本总数中约占%,以绝对优势占领餐饮类市场。
4、近年来,海鲜与火锅成为市民饮食市场的两个亮点,市场潜力很大,目前的消费量也很大。
调查显示,表示喜欢海鲜的占样本总数的%,喜欢火锅的约占%,在对季节的调查中,喜欢在夏季吃火锅的约有%,在冬天的约为%,火锅不但在冬季有很大的市场,在夏季也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目前,本市的火锅店和海鲜馆遍布街头,形成居民消费的一大景观和特色。
伴随这个问题的是高额的通讯和网络支出,有六成以上同学此项开销超过40元,%的同学更是超过了100元,这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压力。
三、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本市的居民消费水平还不算太高,属于中等消费水平,平均收入在1000元左右,相当一部分居民还没有达到小康水平。
2、居民在酒类产品消费上主要是用于自己消费,并且以白酒居多,红酒的消费比较少,用于个人消费的酒品,无论是白酒还是红酒,其品牌以家乡酒为主。
3、消费者在买酒时多注重酒的价格、质量、包装和宣传,也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持无所谓的态度。
对新牌子的酒认知度较高。
4、对酒店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中档消费水平上,火锅和海鲜的消费潜力较大,并且已经有相当大的消费市场。
(二)建议
1、商家在组织货品时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
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但我们看到,在现代的大学生中同样存在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生活的条件相对比较优越,于是他们也有了自己独特的消费观:及时享受;只要开心就好,花多花少无所谓。
我们还了解到,有相当比例的一部分人存在这样的情况,每个月开始的日子过得很舒服,后面就会变得相对拮据,这部分人往往被称做“月光族”。
2、对消费者较多选择本地酒的情况,政府和商家应采取积极措施引导消费者的消费,实现城市消费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