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生儿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资料
心电监护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第三节 心电监护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 心电监护技术的操作流程
素质要求
评估
病人病情,意识状态 病人皮肤状况
清醒病人,告知检测及方法取得病人合作 病人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及有无电磁波干扰
用物准备
一次性电极片3~5个,乙醇、棉签数根 弯盘1个,多功能监护仪1台 安全别针、橡皮筋
连接监护仪电源
接通电源,打开监护仪开关
解释、摆好体位 暴露操作区域
病人准备
连接各导联线 乙醇棉签擦净病人皮肤
安放电极于病人胸腹部正确位置
避开伤口及除颤部位
连接EKG 、SPO2 、血压袖带
(袖带平整,无皱折于上臂中部,下缘距离肘窝2~3cm 松紧以插入一指为宜)
血氧饱和度检测指套套入病员指端
设置并调节各种参数:观察心电监护仪器是否正常
选择导联,保证检测波形清晰,无干扰
整理固定各种导联,不得有折叠
观察记录及时正确
安置病人,整理床单位
整理用物:任何物品不能放置于监护仪上
病人卧位适合
二、电监护技术的评分标准。
新生儿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操作流程

新生儿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操作流程概述新生儿心电监护仪是一种用于监测新生儿心脏电活动的设备,可以帮助医务人员了解新生儿心脏的健康状况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本文将介绍新生儿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确保新生儿心电监护仪已经接通电源,并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坚持洗手,并戴好手套,以确保操作的卫生性。
–准备心电电极片和导联线,并确保其清洁、无破损。
2.安装心电电极片–新生儿心电电极片通常是带有胶贴的贴片式电极片,将它们固定在新生儿胸部和四肢附近的适当位置。
–在安装电极片之前,应该清洁皮肤并确保其干燥。
–心电电极片与导联线的连接应该牢固,确保信号传递畅通。
3.连接导联线–将导联线插入新生儿心电监护仪的导联孔中。
–确保导联线连接牢固,无松动情况。
4.选择监护模式–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监护模式,新生儿心电监护仪通常提供多个模式供选择。
–常见的监护模式包括单导联监护模式、多导联监护模式等,选择适当的模式可以更好地了解新生儿的心脏状况。
5.开始监护–根据设备的操作说明,按下监护开始按钮或触摸屏上的相应指令,开始监护新生儿的心电活动。
–注意观察监护仪上的心电波形图和心率数据,并及时记录。
6.监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监护过程中,医务人员应随时观察心电波形图和心率数据的变化情况。
–如果出现异常心电波形图或心率数据,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并记录相关信息。
–如果导联线或心电电极片出现松动或脱落的情况,应及时调整或更换,以确保信号质量。
7.结束监护–在监护结束后,及时关闭新生儿心电监护仪并断开导联线。
–将使用过的心电电极片进行处理,确保其清洁和安全。
总结通过本文,我们了解了新生儿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操作流程。
在使用心电监护仪时,准备工作的做好,正确安装心电电极片和连接导联线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合适的监护模式,并密切关注监护过程中的心电波形图和心率数据的变化。
同时,注意维护设备的清洁和安全,确保其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项目操作要领评分扣分标准扣分操作准备10分1.着装符合要求,洗手、戴口罩2.核对医嘱、执行单3.物品准备齐全,放置合理,心电监护仪、治疗碗3个(分别放置酒精棉球5个、干纱布2块、电极片7片)、弯盘、医嘱执行单,手消毒液4.环境整洁、安全、安静,无电磁波干扰2332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未核对扣2分缺一项用物扣0.5分仪器检查10分1.检查仪器运作正常(口述)2.根据检测选择导联线连接监护仪“ECG”接口,测血压袖带接“NIBP”接口,血氧饱和度连接于“SPO2”接口10一处连接错误扣2分解释评估4分1.查对床号、姓名,解释操作目的、注意事项,取的合作2.评估患者胸前部皮肤情况,有无皮疹、伤口、是否安装心脏起搏器等22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操作不走45分1.调节室温,遮挡患者,患者平卧,使患者卧位舒适2.固定监护仪,稳妥放置,接电源,打开监护仪3.将电极片与导联线连接4.暴露患者胸前部,选择电极片位置,用75%乙醇棉球擦拭皮肤,将电极片贴于患者相应部位位置:(1)RA(白)右锁骨中点外下方(2)RL(绿)右腋前线第六肋间(3)LA(黑)左锁骨中点外下方(4)LL(红)左腋前线第六肋间(5)C(棕)左锁骨中线第四肋间5.血压计袖带缠于患者上臂处(避开输液肢体),SPO2饱和度探头夹于示指末端,松紧适宜,红外线面向指甲,勿夹于测血压肢体侧6.调节机器右下方旋钮,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导联,选定“设置”“系统”并确认可调节参数、音量、心音调节、时间、日期、温度及血压单位等,设定各检测项目的报警线7.按一下机器下面“NIBP”键可测血压一项,并显示在屏幕右上方,选择“状态”并确认,235101055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一分未先将电极片与导联连接扣3分未避开输液肢体扣5分SPO2饱和度探头夹于测血压同侧肢体扣5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然后选择屏幕边上“血压”,设定测量间隔时间,可设置为“自动或手动8.检查监护仪工作状态是否正常,观察心率、心律情况9.记录检测结果。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心电监护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操作准备(4分):操作人员应着装整洁并洗手。
使用物品包括心电监护仪、数个电极片、75%酒精、棉签和记录单。
撤机时需要松节油和棉签。
评估包括患者病情、皮肤状况、有无起搏器,周围环境、光照情况和电磁波干扰,以及心电监护仪性能。
操作流程(评分标准:60分):1.核对患者信息并告知操作流程;2.开机检查线路连接;3.协助患者取适宜体位,暴露胸部皮肤,用75%酒精擦拭相应部位皮肤并等待干燥;4.连接电极与导联线(三导联或五导联),准确粘贴在右上(RA)、右下(RL)、左上(LA)、左下(LL)、中间(V)等部位;5.连接血压袖带,被测肢体与心脏同一水平,袖带下缘位于肘窝上两横指处;6.连接血氧探头于患者指(趾)端,使感应区对准指(趾)甲;7.选择导联及监护模式,调节心电图波形和振幅至标准,根据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调节报警上、下限,观察、记录各项监护参数;8.遵医嘱停止使用心电监护仪,告知患者,撤除监护,关机,断开电源;9.清洁局部皮肤(必要时用松节油),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10.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质量评分(评分标准:20分):关爱患者,有效沟通,动作熟练,操作规范,安置正确,监护有效,用物齐备,处置规范。
心电监护的目的是监测心率、心律变化及机体组织缺氧状况。
注意事项包括密切观察心电波形,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注意观察影响监测结果的情况,避免周围光照太强、电磁干扰及涂抹指甲油,以及正确设定报警界限和定时更换传感器位置。
总分:100分。
异常情况,提供预警和报警功能,以及记录和存储数据等。
心电监护仪是一种精密医学仪器,可同时监护病人的多种生理参数,包括动态心电图形、呼吸、体温、血压(分无创和有创)、血氧饱和度、脉率等。
它具有高精度的无创血压测量模块和独特的血氧饱和测量装置,能保证测量数据更准确。
此外,它还具有丰富的报警设置功能,可提供预警和报警功能。
小儿心电监护仪操作技术及质量评价

未评估扣5分,评估少一项扣1分
监护仪、电极片缺一项扣2分,其余缺一项扣1分
环境准备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操作方法及程序
60分
1.核对患儿,取适当体位
2.连接电源,打开主机开关,再开显示屏开关。检查监护仪性能,根据监护的的项目设置监护通道
3.将电极片与导联线连接,75%酒精清洁皮肤,安放电极片(三导联为右上一锁骨中线第2肋间,靠近右肩。左上一锁骨中线第2肋间,左下一左下腹),注意不开伤口及乳头。
姓名:分数:
小儿心电监护仪操作技术及质量评价
项目
操作规程
分值
评分标准
操作前准备
20分
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帽子
2.评估患儿:评估病情、意识状态,吸氧流量,皮肤,指(趾)甲状况
3.物品准备:监护仪、电极片、弯盘、棉签、75%酒精
4.环境准备:光照适宜,无电磁波干扰,冬天注意保暖
5
5
5
5
5Hale Waihona Puke 10546
5
未核对扣5分,体位不当扣5分
位置错误扣4分
未清洁皮肤扣2分,电极片位置错误一处扣3分
未清洁皮肤扣2分,传感器未正确放置扣3分
导联选择不正确扣2分,振幅不合适扣2分,心率上下限设置不正确扣2分,报警未处于“ON”位置扣2分,未返回主页面扣2分
未记录扣5分
未解释说明扣2分,未关机扣2分
未取下电极片、传感器各扣2分,卧位不舒适扣2分
用物处理不当扣1分,洗手扣2分,未记录扣2分
效果评价20分
1.动作轻巧,操作熟练、正确
2.尊重、关心、爱护患儿
3.能识别正常心电图,熟知氧饱和度监测相关知识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概述心电监护仪是一种用于记录和监测患者心电信号的仪器。
它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准确地判断患者的心脏状况,评估和诊断心脏病变。
本文将介绍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流程,并提供一套评分标准,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操作流程步骤一:准备工作在操作心电监护仪之前,需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 - 确保心电监护仪的电源充足,并连接好相应的电缆。
- 准备好所需的导联电极片,并确保其干净、整齐。
- 确认患者已经正确地脱掉了衣物,使导联贴片能够贴在清洁的皮肤上。
步骤二:贴导联电极片1.根据心电监护仪的导联图示或说明书,确定导联电极片的贴法,并将其贴在患者的身体上。
2.选择合适的贴导联位置,如右手、左手、右腿等,确保导联电极片与皮肤贴合良好,并避免皮肤在贴片之下有皱褶或湿润。
步骤三:连接导联线1.将导联电极片的线缆与心电监护仪上相应的插孔连接。
确保连接稳固无松动。
2.检查所有导联线是否正确连接,且线缆没有明显的破损、断裂或老化现象。
步骤四:启动心电监护仪1.打开心电监护仪的电源,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根据心电监护仪的操作手册,在屏幕上设置合适的参数,如采样率、心率范围等。
步骤五:记录心电信号1.当心电监护仪工作正常后,开始记录心电信号。
2.监护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始终关注心电波形的变化,并随时记录异常事件或心电图的特征。
步骤六:保存和分享心电数据1.在监护结束或需要保存心电数据时,将数据保存到心电监护仪内部存储设备或外部存储介质中,如U盘、SD卡等。
2.心电数据的保存应按照医疗机构的规定进行,以便后续的检查和分析。
评分标准为了确保心电监护仪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可以根据以下评分标准进行评估:1.导联电极片贴合度评分:•0分:导联电极片未能与皮肤贴合良好,导致心电信号质量较差。
•1分:导联电极片贴合度一般,导致心电信号质量稍差。
•2分:导联电极片与皮肤贴合良好,导致心电信号质量较好。
2.导联线连接质量评分:•0分:导联线连接存在松动或脱落现象,导致无法正常记录心电信号。
(完整版)胎心监护仪的使用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完整版)胎心监护仪的使用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胎心监护仪的使用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本文旨在提供胎心监护仪的使用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的完整指南。
胎心监护仪是一种用于监测胎儿心率和宫缩的设备,对于产科医务人员提供准确的数据是至关重要的。
使用技术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 确保胎心监护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 确认监护仪的传感器和电缆连接正确,并确保其位置固定。
-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体位,并告知她保持静止。
2. 调整监护仪- 在开始监测之前,检查监护仪的设置是否正确,并根据需要调整参数。
- 确保选取适当的监测通道,一般包括胎心率通道和宫缩通道。
-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时间。
3. 放置传感器- 将胎心监护仪传感器放置在患者的腹部。
- 确保传感器与患者的皮肤接触良好,无杂音干扰。
- 调整传感器的位置,使其对胎儿心率和宫缩的监测最为敏感。
4. 开始监测- 启动胎心监护仪,并确认数据的准确显示。
- 观察胎心和宫缩的波形,并确保其清晰可辨。
- 注意监测期间的任何变化或异常情况。
5. 记录数据- 在监测过程中,及时记录胎心率和宫缩的数据。
- 根据需要,记录其他相关信息,如胎动情况、阵痛程度等。
6. 结束监测- 在监测结束后,停止胎心监护仪的运行。
- 卸下传感器并妥善保管,确保其干净整洁。
评分标准胎心监护仪的评分标准用于评估监测过程的质量和数据的可靠性。
以下是常见的评分标准示例:1. 传感器贴合度评分- 0分:传感器未与患者的皮肤接触。
- 1分:传感器与患者的皮肤接触不良。
- 2分:传感器与患者的皮肤接触良好。
2. 数据质量评分- 0分:无数据或数据不可辨认。
- 1分:数据质量较差,波形模糊或受干扰。
- 2分:数据质量良好,波形清晰可辨。
3. 监测记录评分- 0分:未记录或记录不完整。
- 1分:记录不及时或信息不完整。
- 2分:记录准确、完整、及时。
评分标准的具体细节和权重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要求进行调整,并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来进行评定。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评分标准

2
2
1、打开电源开关
2、检查心电监护仪
3、电极片位置正确
4、正确连接监护导联线与电极片
2
3
4
4
调节
1、选择适当的监护导联振幅
2、理床单元
2、妥善放置监护线,美观、无压折、扭曲
3、说明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4
4
2
记录
记录监护参数
4
停机
1、向病人说明,取得合作
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
评估:患者皮肤→周围环境→干扰波
↓
用物准备:洗手→戴口罩→准备物品携至床旁
↓
查对:床号→姓名→插电源→解释→取平卧位→暴露胸部
↓
打开电源开关→连接导联→安放垫板片
↓
调节:选择适当导联振幅→设置报警上下限
↓
整理床单元→体位→监护线→交待注意事项
↓
记录监护参数
↓
停机:解释、取下电极片------------断电源--------擦净--------局部皮肤----------协助穿衣-------正确体位--------整理--------
2、取下病人胸部电极片
3、关机断开电源
2
4
2
操作后
1、帮助病人擦净局部皮肤,协助病人穿衣
2、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及用物
4
4
评价
1、动作轻巧、稳重、准确、节力
2、正确指导患者
3
3
职业规范
1、着装规范
2、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3、语言温柔恰当,态度和蔼可亲
4、爱伤观念强
4
2
2
2
理论
1、目的
2、注意事项
3、故障排除(干扰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操作目的
便于观察危重患儿及心律失常患儿时间内呼吸、心率、血压及心电图情况。
二、物品准备
心电监护仪(含监护导联线、血压袖带)、电极片(3片)、医嘱执行单、监护记录单、笔、洗手液、弯盘、棉签、插线板
三、操作流程
报告:(我是NICU护士×××,我操作项目是心电监护仪监护,现物品准备完毕,是否开始?请您指示?是!)洗手、戴口罩→查对医嘱→推车携用物至床旁→查对床号、床头卡、患儿手圈或脚圈→连接电源(记时开始)→打开监护仪开关→打开暖箱小床,操作者双手伸进暖箱协助患儿取平卧(动作轻柔)→暴露胸部→清洁患儿皮肤→再次核对(或请求二人查对)→取心电监护导联线粘贴电极片(位置:RA:右锁骨中线下缘 LA:左锁骨中线下缘 LL:左下腹)→协助患儿调整上臂位置→取血压袖带,右手持袖带,左手食指、中指触摸肱动脉并定位,肘上2横指(以小儿手指为准)→检查袖带松紧度(容纳1指为度)→启动血压按钮,测量即时血压→整理导联线避免患儿受压及不得脱于地上→选择P波显示较好的导联如Ⅱ导→报告患儿当前血压、呼吸等→调节各参数上下报警限(一般根据正常体征上下幅度30%之内,特殊情况根据病人病情进行调节),设定血压测定方式及周期→取监护记录单再次查对床号及姓名→看表,准确记录患儿心率、呼吸、血压于新生儿护理记录单中→洗手→报告操作完毕。
四、应知应会
1、心电监测注意事项?
答:(1)放置电极片时,应避开伤口、瘢痕、中心静脉插管的放置位置。
(2)密
切监测患者异常心电波形,排除各种干扰和电极脱落,及时通知医生。
(3)定期更换电极及其黏贴位置。
(4)心电监护不具有诊断意义,如需更详细了解心电图变化,需做常规导联心电图。
(5)应选择新生儿模式。
2.心电监护的定义?
答:心电监护室长时间显示和记录患者的心电变化,及时发现和诊断心律失常的一种方法。
3.心电监护的适应症?
答:(1)用于各种危重症患者、抢救患者。
(2)用于心脏手术后患者,以便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的发生。
4.测量血压注意事项?
答:(1)根据患儿选择不同宽度的袖带,宽度应为上臂长度的2/3。
袖带过宽测出的血压较实际值为低,太窄则测得值较实际值为高。
右上肢的血压高于左上肢,下肢的血压高于上肢。
(2)测量血压四定:定部位(袖带缠于上臂中部,袖带下缘距肘上需3cm,松紧程度应以能够插入1~2指为宜)、定体位(坐位或仰卧位)、定血压计(血压计与上臂、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定时间(清晨的血压最低,傍晚时血压最高)。
影响血压因素:心排血量、外周血管阻力、循环血量、动脉管壁弹性、血液粘稠度。
(3)不同年龄患儿血压正常值可用公式推算:收缩压(mmHg)=80+(年龄x2),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4)新生儿可用简易潮红法或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或心电监护仪测定。
新生儿心电监护仪操作考核及评价标准
科室:_____姓名:_____分数:_____
项目
操作标准评分标准
标准
分值扣分点
操作准备10分1.衣帽整齐,戴口罩,洗手。
一项不符扣1分 3
2. 物品齐全:心电监护仪(含监护导联
线、血压袖带)、电极片(3片)、医嘱
执行单、监护记录单、笔、洗手液、弯
盘、插线板
少一种物品扣1分7
评估要点10分1.评估患儿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及胸部皮肤情况。
评估不全一次扣2分8 2.观察患儿心率及心律变化。
评估不全一次扣1分 2
操作要点65分1.核对医嘱、检查用物及监护仪性能。
少查一项扣2分 4
2.携用物至床床旁,核对床号、姓名、
手圈或脚圈。
少查一项扣1分 4
3.协助取合适卧位,注意保暖一项不当扣1分 2
4.连接电源,打开监护仪开关一项不符扣5分10
5.清洁患儿皮肤、再次核对一项不符扣2分4
6.黏贴电极片位置正确,测量血压方法
正确,正确调节各参数上下限
一项不对扣5分15
7.导联线处理整齐,无脱地,无弯曲过
度。
一项不符扣2分 6
8.选择恰当的导联,调节波幅。
一项不符扣2分 4
9.血压袖带位置正确,松紧度合适。
一项不符扣3分 6 9.综合评价:操作熟练、程序清楚、动
作稳准、观察得力,监护记录单书写清
楚。
一项不符扣3分10
指导要点10分1.严格交接班,注意保暖,动作轻柔,
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熟悉参数调节。
一项未落实扣1分 5
2.告知巡视护士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
儿呼吸、心率情况,及时评估电极片的
位置。
一项未落实扣1分 5
理论5分掌握操作注意事项、定义、适应症及血
压测量方法
一项不能掌握扣1分 5
总分100 主考老师:考核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