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系统论文
现代通信概论论文

现代通信概论论文现代通信概论论文—物联网的发展与展望摘要:物联网的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通信行业而言,物联网的应用势必会促进行业发展,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
本文阐述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物联网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互联网发展现状以及中国物联网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得出:应强化对于物联网的研究与应用,以切实推动通信行业的良好发展。
关键字:物联网;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0 引言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现代通信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通信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已经迅速的进入了电子科学技术领域的各个学科,主要有网络理论、通信工程、信息工程、自动化控制、应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学科。
现代通信,简而言之可以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及方式。
伴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通信的方式也在不断的提升,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方便而且效果很好。
通信技术是现代电子技术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广义说,各种信息的传递均可称之为通信。
但由于现代信息的内容极为广泛,因而人们并不把所有信息传递纳入通信的范围。
通常只把语音、文字、数据、图像等信息的传递和传播称为通信。
面向公众的单向通信,如报纸、广播、电视便不包括在内。
但这种单向传播方式,由于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在发生变化。
现代通信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发展方向,是以光纤通信为主体调卫星通信、无线电通信为辅助的宽带化、综合化(有的称数字化)、个人化、智能化的通信网络技术。
而物联网作为现在智能化的通信网络技术中最为核心的前沿技术,有着其宽广的发展前景。
1物联网的概念1.1 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现代通信概论论文2

现代通信概论论文10电信一班1067118111田鹏一、什么是现代通信通信技术和通信产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不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是如此。
这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信就是互通信息。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通信在远古的时代就已存在。
人之间的对话是通信,用手势表达情绪也可算是通信。
以后用烽火传递战事情况是通信,快马与驿站传送文件当然也可是通信。
现代的通信一般是指电信,国际上称为远程通信。
1.1、纵观通信的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语言和文字通信阶段。
在这一阶段,通信方式简单,内容单一。
第二阶段是电通信阶段。
1837年,莫尔斯发明电报机,并设计莫尔斯电报码。
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机。
这样,利用电磁波不仅可以传输文字,还可以传输语音,由此大大加快了通信的发展进程。
1895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设备,从而开创了无线电通信发展的道路。
第三阶段是电子信息通信阶段。
从总体上看,通信技术实际上就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技术。
通信系统是指点对点通所需的全部设施,而通信网是由许多通信系统组成的多点之间能相互通信的全部设施。
而现代的主要通信技术有数字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信息传输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数据通信与数据网,ISDN与ATM技术,宽带IP技术,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1.2、信息传输技术主要包括光纤通信,数字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以及图像通信。
1.21、光纤是以光波为载频,以光导纤维为传输介质的一种通信方式,其主要特点是频带宽,比常用微波频率高104~105倍;损耗低,中继距离长;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线经细,重量轻;还有耐腐蚀,不怕高温等优点。
1.22、数字微波中继通信是指利用波长为1m~1mm范围内的电磁波通过中继站传输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
其主要特点为信号可以"再生";便于数字程控交换机的连接;便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保密性好;数字微波系统占用频带较宽等的优点,因此,虽然数字微波通信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却与光纤通信,卫星通信一起被国际公认为最有发展前途的三大传输手段。
通信毕业论文(5篇)

通信毕业论文(5篇)通信毕业论文(5篇)通信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放射超宽带(uwb)信号最常用和最传统的方法是放射时域上很短的脉冲。
这种传输技术称为“冲激无线电”(impulse radio,简写为ir)。
信息数据符号对脉冲进行调制,其调制方式可以有多种。
脉冲位置调制(ppm)和脉冲幅度调制(pam)是最常用的两种调制方式。
除了要对脉冲进行调制外,为了形成所产生的信号的频谱,还要用伪随机码或伪随机噪声(pn)对数据符号进行编码。
一般是,编码后的数据符号引起脉冲在时间轴上的偏移,这就是所谓的跳时超宽带(th-uwb,time-hopping uwb)。
直接序列扩谱(ds-ss)就是编码后的数据符号对基本脉冲的幅度进行调制,这在冲激无线电(ir)中被称为直接序列超宽带(ds-uwb,direct-sequence uwb),这种调制方式好像特别有吸引力[1]。
对于超宽带信号,也可以通过很高的数据速率来产生而根本不需要具备脉冲的特性。
只要uwb定义所要求的相对带宽或最小带宽在整个传输过程中得到满意,那么,靠放射高速率数据而不是窄脉冲所产生的具有uwb射频带宽的系统,就不应当被排解在uwb系统之外。
诸如正交频分复用(ofdm),在数据速率适当的状况下也可产生uwb信号。
因此,ofdm也是一种超宽带的调制方式。
本文主要争论th-uwb、ds-uwb和ofdm调制方式。
4.1 ppm-th-uwb 调制方式4.1.1 跳时超宽带信号的产生在结合了二进制ppm的th-uwb(二进制ppm-th-uwb或者ppm-th-uwb)中,uwb信号的产生可以系统地描述如下(参见图4-1描绘的放射链路) [1]。
shape \* mergeformat图4-1 ppm-th-uwb信号的放射方案给定待放射的二进制序列b=(…,b0,b1,…,bk,bk+1,…),其速率rb=1/tb (b/s),图4-1中的第一个模块使每个比特重复ns次,产生一个二进制序列:(…,b0,b0,…,b0,b1,b1,…,b1,…,bk,bk,…,bk,bk+1,bk+1,…,bk+1,…)=(...,a0,a1,…aj,aj+1,…)=a新的比特速率rcb=ns/tb=1/ts (b/s)。
无线通信课题研究论文(五篇):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状况及展望、物联网建设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分析…

无线通信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状况及展望2、物联网建设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分析3、室内无线通信网络分布系统设计实现4、消防领域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分析5、无线通信技术下的物联网技术全文总字数:18934 字篇一: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状况及展望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状况及展望关键词: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状况;未来前景1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1.1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不仅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在世界上也是发展最快的。
移动通信技术不再局限于移动平台的构建,满足人们日常交流要求,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正在向其他客户端扩展,通过其他形式加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间的沟通交流。
据数据统计,我国现有用户90%以上都在使用移动通信技术,其中4G使用频率最多,且我国正在原有基础上,尝试5G的研究和试运行。
1.2蓝牙技术蓝牙技术是在无线通信技术基础上衍生的新型传输技术,可实现短距离内的数据传输,传输速度较快,成本低廉,不过蓝牙技术的应用需要使用专业固定的终端设备,以加强信息传输的有效性。
蓝牙技术目前在很多领域都有所应用,传输内容繁杂,如语音、文件、软件等,但在规定距离内,传输效率较快,且不会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符合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1.3无线宽带技术无线宽带技术是在固定宽带技术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一种接入型技术,具有传输速度快、投资小、方式多样等特征,这使得其在初期使用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
其一是缺少良好的结技术,其二是采用的接入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问题或缺陷的产生,使得无线宽带在信号传输上不稳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不稳定性会逐渐加剧,进而影响使用效果。
1.4超宽带技术较无线宽带技术,穿宽带技术的传输速率明显要高出几倍,且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存在较大的能源或功率损耗。
与现今无线通信技术不同的是,超宽带技术不使用无线载波,而是利用非正弦型波载通过脉冲的形式将信号按照0、1的形式传输出去,实现数据的传输。
现代通信系统综合性设计论文

目录第1章绪论 (1)第2章长途电话业务的配置实现设计 (4)2.1长途电话网的网络结构 (4)2.1.1四级长途电话网的网路结构 (4)2.1.2二级长途电话网的网路结构 (4)2.2 CC08程控交换机的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 (5)2.2.1 CC08硬件模块 (5)2.2.2 CC08软件系统 (6)第3章GSM移动通信系统 (8)3.1GSM系统结构及其功能与接口 (8)3.1.1 GSM系统结构与功能 (8)3.2.2 GSM的主要接口 (9)3.3华为GSM移动设备核心网设备 (10)3.3.1 HLR9820系统 (10)3.3.2 MSOFTX3000 (14)3.3.3 UMG8900 (16)3.4 华为GSM移动设备无线侧设备 (20)3.4.1 BSC6000 (20)3.4.2 BTS3012 (23)第4章EBRIDGE平台和设备的使用和业务配置操作过程 (25)4.1 对系统进行调试并分析实验结果 (26)4.1.1长途业务调试实验 (26)4.2手机的位置更新和互相呼叫 (27)4.2.1 位置更新 (27)4.2.2 越区切换 (27)4.3 华为GSM系统联调 (28)4.4系统调试并分析实验结果 (28)小结 (29)参考文献 (30)谢辞 (31)附录 (32)第1章绪论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多媒体通信技术的日益深入和普及,基于因特网的多媒体网络技术成为了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
一个简单的网络应该包括3个主要部分,进行传输的传输控制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交换机设备和控制数据速率接入用户的接入设备。
如果还需要进行语音信号的交换,那么就还需要在网络中增加语音网关设备。
在比较早期的网络中,语音信号和信息数据是不能够同时进行传输的,也就是说,一条线路只能满足用户的一种服务要求,要么进行语音通话,要么进行数据通信,这也给用户带来了很多不便。
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今的网络不但可以满足用户在上网时进行语音通话的要求,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多媒体通信等多项服务。
通信技术具体应用论文范文(实用6篇)

通信技术具体应用论文xxx 第1篇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通信技术和智能交通系统的相关概念,然后回顾了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应用的改进历程,同时分析了几种通信技术的各自特点及其优缺点。
最后分条列出了无线通信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各种应用情况,从而增进读者对于无线通信及其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应用的了解和认识。
1无线通信技术与智能交通系统的相关概念无线通信技术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等高科技对车辆的运行状态和交通的通畅情况进行快速的掌握和调度,使得交通管制更加智能和高效。
现在的交通流量相对以往有了飞速的提升,如果不能通过无线通信技术来管制和调度,将无法缓解交通压力和危险、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改进历程无线语音通信和数字通信起初将无线通信运用到交通中,只为站与站间的接洽提供了通知服务,相当于仅有无线电话通信的功能,而其它数据信息不能够进行传输,并且两个站点的通信频道有特殊的规定。
GSM全球移动通信就属于数字通信。
数字通信相对于传统的通信增加了数据的功能板块,数据包括文本、图片、链接等内容。
数据和语音双结合改变了原有信道占用的方式,从固定占用变成了通信时段的占用,大大的增加了频率的使用率,提高了通信的速度。
并且驾驶员和控制中心具有了端对端的交流方式,即个体终端对控制中心的封闭交流,而不再仅限于广播的形式。
和GPRS系统的比较通信技术具体应用论文xxx 第2篇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已经不是稀罕物,基本上是人手一部。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开始逐渐地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还有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的发展,人们接收信息的终端更多,人们可以在车上、在路上及时地运用手机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服务内容服务模式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看重服务的质量,服务的质量也是某一产品中的价值,不一样的服务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也就拥有了不一样的价值。
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创新服务模式,让人们接受信息更加方便快捷。
现代通信技术—论文

现代通信技术—论⽂《超宽带(UWB)通信信道系统研究》姓名XXXXX学号10497211XXXXX院系信息⼯程学院专业XXXXXXXXXXX任课⽼师李平安提交时间:2012年 5 ⽉⽬录⽬录 (2)内容摘要 (3)关键词 (3)Abstract (4)Key words (4)第1章绪论 (5)1.1 UWB通信技术简介 (5)1.2 UWB的技术特点 (7)1.3 UWB以及相关技术的⽐较 (8)1.4 UWB研究发展前景 (9)第2章超宽带系统基本原理简介 (11)2.1 UWB⽆线电通信的基本原理 (11)2.2 IR-UWB脉冲 (11)第3章超宽带通信信道模型 (14)3.1 ⽆线信道特性 (14)3.1.1⼤尺度衰落 (14)3.1.2⼩尺度衰落 (14)3.1.3多径效应 (15)3.2 超宽带室内信道模型 (16)3.2.1 IEEE802.15.3a标准信道模型 (16)第4章 IR-UWB ⽆线通信信道仿真 (17)4.1 IR-UWB信号仿真 (17)4.1.1典型IR-UWB信号及其功率谱密度仿真 (17)4.2 IEEE802.15.3a标准信道模型 (32)4.3 PPM-TH-UWB信号通过不同信道环境的仿真分析 (41)4.3.1 IEEE802.15.3a信道环境下的信号传输 (41)总结与展望 (45)参考⽂献 (46)内容摘要:超宽带通信技术是⼀种全新的短距离⽆线通信技术。
它利⽤极窄脉冲传输数据,具有传输速率⾼、功耗低、抗多径能⼒强等许多优点,并且由于频谱的功率谱密度极⼩,它通常具有扩频通信的特点。
本⽂⾸先概括地介绍了超宽带⽆线通信的基础知识,重点研究TH-UWB 信号特点及传播特性,对⽐超宽带信道模型与窄带⽆线信道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分析路径损耗模型和多径衰落模型对PPM-TH-UWB超宽带信号传输的影响。
利⽤MATLAB仿真分析了PPM-TH-UWB和PAM-TH-UWB信号时域表达式及其功率谱密度(PSD),在此基础上仿真分析了脉冲超宽带信号在此信道模型下的传输特性,分析模型参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通信系统(期末论文)

通信系统经过一个学期(16周)的学习,在这个新校园里我学到了很多,因为对通信方面比较感兴趣(很遗憾的是,因为高考原因没有进入该方面专业),但通过选修课——通信概论的学习,我对整个通信系统有了大致的概念和初步的认识,以下是我关于这方面只是的一些认识以及查阅文献得到的参考资料。
首先,肯定是要明白什么叫通信系统,对于定义或者概念已经主要分类我们都应该有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通信系统是用以完成信息传输过程的技术系统的总称。
现代通信系统主要借助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或在导引媒体中的传输机理来实现,前者称为无线通信系统,后者称为有线通信系统。
而与通信系统直接相关联的就是“通信网”了,那么什么是通信网呢?通信网是一种由通信端点、节(结)点和传输链路相互有机地连接起来,以实现在两个或更多的规定通信端点之间提供连接或非连接传输的通信体系。
因为通信系统(网)分类比较复杂,我在这里只简单介绍几种比较主要而且常提到的分类模式:通信系统按所用传输媒介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个是利用金属导体为传输媒介,如常用的通信线缆等,我们学校用的就是这种通信电缆,而这种以线缆为传输媒介的通信系统称为有线电通信系统;另一个则是利用无线电波在大气、空间、水或岩、土等传输媒介中传播而进行通信,这种通信系统称为无线电通信系统。
光通信系统也有“有线”和“无线”之分,它们所用的传输媒介分别为光学纤维和大气、空间或水。
这种无线电通信系统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开来,因为从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地理限制,因此备受青睐!另一方面。
通信网按照互连的方式可分为直接互连网(完全互连网)和转接互连网(不完全互连网),通信网按功能与用途不同,一般可分为物理网、业务网和支撑管理网等三种。
你知道我们通常所用的通信网是哪一种类型么?当然通信系统的分类远不止这些,又比如通信系统按通信业务(即所传输的信息种类)的不同可分为电话、电报、传真、数据通信系统等。
当然了,这些属于比较专业的分类方式了,仅仅作为一种了解而已:信号在时间上是连续变化的,称为模拟信号(如电话);在时间上离散、其幅度取值也是离散的信号称为数字信号(如电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无线接入技术及其应用无线接入技术分为固定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无线接入技术两种。
其中,后者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所采用的技术,移动无线接入技术服务的对象是移动终端,即实现移动终端与固定终端或移动终端之间的信息交换。
3.1 移动无线接入技术移动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指用户终端在较大范围内移动的通信系统的接入技术。
它主要为移动用户提供服务,其用户终端包括手持式、便携式、车载式电话等。
主要的移动无线接入技术系统包括:(1)无绳电话系统: 它可以视为固定电话终端的无线延伸。
无绳电话系统的突出特点是灵活方便。
固定的无线终端可以同时带有多个无线子机,子机除和母机通话外,子机之间还可以通信。
主要代表系统是DECT、PHS和CT2。
(2)移动卫星系统: 通过同步卫星实现移动通信联网,可以真正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的通信。
它的最大特点是利用卫星通信的多址传输方式,为全球用户提供大跨度、大范围、远距离的漫游和机动灵活的移动通信服务,是陆地移动通信系统的扩展和延伸,在边远的地区、山区、海岛、受灾区、远洋船只、远航飞机等通信方面更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整个系统由三个部分构成:空间部分(卫星)、地面控制设备(关口站)和终端。
(3)集群系统:专用调度指挥无线电通信系统,应用广泛。
集群系统是从一对一的对讲机发展而来的,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数字化多信道基站多用户拨号系统,它们可以与市话网互连互通。
(4)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不受电缆束缚,可移动,能解决因有线网布线困难等带来的问题,并且组网灵活,扩容方便,与多种网络标准兼容,应用广泛等优点。
过去WLAN曾一度增长缓慢,主要原因在于传输速率低、成本高、产品系列有限,而且很多产品不能相互兼容。
随着高速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802.11的制定以及基于该标准的10Mbps乃至更高速率产品的出现,WLAN已经在金融、教育、医疗、民航、企业等不同的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移动和无线通信系统接入Internet的方式分为两大类,一是基於蜂窝的接入技术,如GPRS,3G等。
二是基於局域网的技术,如IEEE802.11 WLAN,Bluetooth,HomeRF等。
通过移动和无线通信系统接入Internet後提供的应用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标准的终端如笔记本计算机等提供标准的Internet应用;另一类是通过WAP 为具有有限处理能力和显示屏的终端如手机等提供有限Internet服务,如E-mail,电子银行,天气预报,旅游交通信息等。
(5)蜂窝移动通信系统:70年代初由美国贝尔实验室提出的,在给出蜂窝系统的覆盖小区的概念和相关理论之后,该系统在70年代末得到迅速的发展。
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即陆上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用无线信道传输模拟信号;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采用数字化技术,具有一切数字系统所具有的优点,代表性的是泛欧蜂窝移动通信系统GSM和北美的IS-95 CDMA;目前二代半系统如GPRS、CDMA2000-1X已经大规模商用,为广大用户提供可靠、中速的数据业务服务以及传统的电话业务;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3G: 中国电信的CDMA2000 中国联通的WCDMA 和中国移动的TD-SCDMA和WiMax)也已经走出实验室,开始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开始正式商业运营。
3.2 固定无线接入技术根据系统可以提供的带宽和数据接入速率,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可以分为窄带系统和宽带系统。
窄带固定无线接入系统是无线接入技术的早期形式,因为与传统的有线环路相比其建设周期短、维护容易,而且可以克服某些复杂的地理环境限制,所以是有线方式很好的补充,在电信设施薄弱、又急需提供电信业务的发展中国家得到迅速发展和推广。
对于地广人稀、地理环境复杂的广大农村地区窄带固定无线接入是较适合的通信手段,这其中比较典型的系统为450MHz FDMA固定无线接入,其中包括华为的ETS450、大唐的TSAWF-1、中兴的ZXWLL 450M模拟无线接入通信系统。
但是这类窄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却没有像人们所预期的那样广泛,主要是由于该类系统采用模拟技术,频带利用率低、系统容量小,而且产品稳定性不够,提供新业务的能力有限,尤其不能满足数据通信的要求。
所以,目前窄带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已经逐渐退出了主要市场的竞争。
当前宽带无线接入有以下几大技术:LMDS(LocalMultipointDistributeSystem 本地多点分配系统)、MMDS(MultipointMultichannelDistributionSystem多点多信道分配系统)、无线局域网、蓝牙及其他(如红外等)。
1.LMDS,(高频宽带、24/26GHz~38GHz)频谱资源比较多,可以传输较高的速率,但是由于工作于毫米波,受气候影响大,抗雨衰性能差,降低了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的可用度。
目前通常所说的LMDS为第二代数字系统,主要使用无线ATM传送协议,具有标准化的网络侧接口和网管协议。
LMDS具有更高带宽和双向数据传输的特点,可以提供多种宽带交互式数据业务及话音和图像业务,因此人们逐渐将眼光投入带宽达到1GHz,几乎可以提供任何种类的业务。
我国已完成频率规划,频段为24.507GHz~25.515GHz和25.757GHz~26.765GHz,但尚未分配。
2.MMDS,(中频中宽带、2GHz~5GHz)该频段传输性能好、覆盖范围广、技术成熟、良好的抗雨衰性能、扩容性强、组网灵活且成本具有竞争力,是较为理想的无线接入手段。
由于该频段资源比较紧张,能分给MMDS的频段窄,信道数少,需用新技术来提高频谱利用率。
中国(3.4GHz~3.43GHz和3.5GHz~3.53GHz)已经分配试用。
因为频段相对紧张,所以格外激发高效利用频率的新技术大量涌现。
3.无线局域网的主要技术有IEEE802.11b、IEEE802.11a、IEEE802.11g、HiperLAN等。
当前最具代表性的当数IEEE802.11b。
1999年9月通过的IEEE802.11b工作在2.4GHz~2.483GHz频段。
802.11b数据速率可以为11Mbit /s、5.5Mbit/s、2Mbit/s、1Mbit/s或更低,根据噪音状况自动调整。
目前802.11b已经成为WLAN市场上的主流技术。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产品的降价,无线局域网开始大显身手(如世界杯、大运会)在机场、写字楼中广泛使用。
甚至有人断言,随着3G的延迟,无线局域网趁势推广与普及,高端移动数据用户被不断分流,未来无线局域网与3G存在一定的互补与竞争关系,爱立信等移动通信设备厂家已将无线局域网作为未来3G的一部分。
4.蓝牙也是一种使用2.4GHz~2.483GHz的无线频带(ISM频带)的通用无线接口技术,提供不同设备间的双向短程通信。
蓝牙的目标是最高数据传输速率1Mbit/s(有效传输速率为721kbit/s)、最大传输距离为10cm~10m(增加发射功率可达100m)。
蓝牙的优势是设备成本低、体积小。
而且,搭配“蓝牙”构造一个整体网路的成本要比铺设线缆低。
相对802.11x系列和HiperLAN家族,蓝牙的作用不是为了竞争而是相互补充。
3.3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当今最著名的无线设备厂商的产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对比之后,可以看出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一些最新技术亮点:宽带OFDM技术、3.5GHz频段的24扇区天线技术、软件定义的无线电技术的应用、调制阶数和覆盖面大小可变的自适应技术、高效率频谱成型技术、自适应动态时隙分配技术、自适应信道估值与码间干扰对抗技术、自适应带宽分配及流量分级管理技术、中频与射频集成组装的紧凑型的户外单元技术和高级编码调制与收信检测技术等。
从以上技术亮点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发展的七大趋势:OFDM 技术开始兴起、多址方式不断充实、调制方式向多状态化发展、双工方式都可选择、同时支持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带宽动态分配、业务接口日趋丰富。
1.OFDM技术开始兴起OFDM(正交频分复用)的新型信号调制复用方法在宽带无线接入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渐成为一个发展趋势,它是从以前的欧洲数字音频广播DA VIC标准中和ADSL中引入的一种技术。
由于OFDM具有抗多径传播能力较强、频谱利用率较高的优点,同时随着该技术的不断普及,其设备复杂、信号处理时间较长、发射功率较大、对非线性极其敏感等缺点将逐渐被克服,目前已有厂家宣称在2000年已使OFDM芯片产品化。
除了在无线局域网标准中(IEEE802.11a、HiperLAN2等)的应用外,有一些厂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些专利技术如Cisco在无线路由器中采用的V-OFDM,以及瑞澜公司3.5GHz无线接入中的W-OFDM等。
而且现在已经明确OFDM将会成为未来数据移动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它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多址方式不断充实多址方式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滤波问题,许多用户同时使用同一频谱,然后采用不同的滤波器和处理技术使不同用户的信号互不干扰并分别被接收。
现在在宽带无线接入领域中三种主要的多址方式———FDMA、TDMA、CDMA都有成功的应用,目前以TDMA+FDMA方式为主流。
以LMDS为例,大部分厂商如北电、阿尔卡特等基本都是采用FDMA+TDMA方式。
在3.5GHz接入设备中,已有部分厂家开始采用CDMA方式,由于CDMA技术具有更高的频谱效率、更强的抗干扰和保密性等优点,随着CDMA技术的不断成熟及成本的降低,相信它将会成为宽带无线接入多址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3.调制方式向多状态化发展与微波设备中常用的调制解调方式相似,各种宽带无线接入设备中主要选择的几种调制方法是QPSK、16QAM以及64QAM,分别适应不同带宽及覆盖范围的需求。
目前在LMDS系统中,包括P-Com、北电、阿尔卡特等在内的各厂家的设备都能同时提供对这三种调制方式的支持。
在3.5GHz接入以及无线局域网等低频段领域,目前能支持64QAM的还不多,但正在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如欧洲的HiperLAN2标准中便提出包括64QAM在内的多种调制方案,大唐电信推出的3.5GHzAIRsun设备是目前市场上为数不多的支持这种高效率调制方式的设备。
4.双工方式都可选择FDD这种双工方式在无线通信领域中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但是随着频率资源的日渐宝贵,这种给频谱划分造成很大困难的双工方式正受到TDD方式的挑战,TD-SCDMA成为3G的标准之一便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除了具有频谱利用率高、功率控制要求低、设备简单等优点之外,TDD方式的一个很大优势还在于可以方便地实现上下行带宽间的动态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