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监控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管理工作,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工作。

第三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监管”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监督检查。

第二章监察范围第五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工作的监察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保养、使用和检验等环节的安全监察;(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人员及其培训情况的监察;(三)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标准、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执行情况的监察;(四)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及其责任追究情况的监察;(五)其他与特种设备安全有关的监察工作。

第六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工作应当重点监察高压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压力管道、大型游乐设施等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

第三章监察机构第七条国家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机构,主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相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机构。

第八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备专业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二)制定完善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制度;(三)配备必要的监察设备和工具;(四)开展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培训。

第九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制定和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制度;(二)组织开展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三)协助相关部门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四)对特种设备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及责任追究;(五)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宣传教育工作。

第四章监察措施第十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机构应当依法采取以下监察措施:(一)检查特种设备的资料、证件和技术文件;(二)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技术检验;(三)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四)对特种设备事故进行调查;(五)对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及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六)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制度模版

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制度模版

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制度模版一、工作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特种设备管理水平,推动特种设备的合理使用和可持续发展。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特种设备的监控工作,包括特种设备的安全监测、巡查、检测、维护等方面。

三、工作职责1.监控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的日常监控工作,组织实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测、巡查等工作。

2.监控人员负责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安全问题。

3.维护人员负责特种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特种设备监控工作的相关制度和规范。

四、工作流程1.日常监测:监控人员按照计划对特种设备进行日常监测,包括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采集、异常报警等。

2.巡查工作:监控人员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巡查,检查设备的外观、连接情况、电气接地等,并记录巡查情况。

3.问题处理:如果发现设备存在问题,监控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包括维修、更换等,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4.维护保养:维护人员按照计划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并记录维护情况。

5.数据分析: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特种设备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工作要求1.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工作,确保每项工作都有规范可循。

2.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工作质量。

3.工作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范,确保自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

4.工作人员应保持工作记录的真实、准确,不得隐瞒和虚报信息。

5.管理部门应及时处理监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六、工作措施1.制定详细的任务计划和安全操作规范,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2.加强对监控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

3.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和培训班,交流工作经验和问题解决方案。

4.建立健全的监控设备和工具的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和工具的正常使用和管理。

5.落实奖惩制度,激励和约束工作人员,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

双控-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双控-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1 目的为规范特种设备管理工作,防止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制定《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贵阳东方希望动物营养有限公司。

3 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通知》(贵州省政府157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13号)《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1〕140号)4 术语4.1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公司内(专用)机动车辆等。

4.2 安全附件:是指装设在特种设备上对特种设备的运行、操作起保护、提示、控制、限制作用的装置。

4.3 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等。

4.4 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4.5 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

特种设备监督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监督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监督管理制度
(1)为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根据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所指的压力容器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定义,包括用于治疗的高压氧舱、氧压管道、负压管道,以及压力容器(包括真空脉动灭菌柜、空气及氧气储罐)、负压容器(包括真空罐)。

(3)在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逐台办理使用登记,取得《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后方可使用。

(4)压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应实行定期检验制度,在有效期前1个月向当地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申请全面检验,并通知主管工程师配合。

(5)依据检验报告注明的安全状况等级(下次检验日期)实施分类管理,分批申请检验。

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6)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包括压力容器出厂资料(产品质量证明书)、定期检验报告。

(7)对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年限的,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办理注销手续。

(8)压力容器的维修、改造必须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相关规定执行,必须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不得擅自对压力容器进行修理、改造。

企业特种设备双控管理制度

企业特种设备双控管理制度

企业特种设备双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企业特种设备的管理,促进安全生产,保障员工的安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特种设备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起重机械、压力容器等,涉及特种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维护等全过程。

第三条企业特种设备管理实行双控制度,即设备管理员对设备进行日常操作管理,同时企业设立专门的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

第四条企业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规范,规范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并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

第五条企业特种设备双控管理制度的宗旨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维护设备安全,保障生产安全。

第六条企业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企业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七条企业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应加强与相关行政监管单位的沟通和合作,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信息交流和协作机制。

第二章特种设备的管理第八条企业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和国家相关标准,制定企业特种设备的统一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九条企业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档案,对设备进行登记和备案,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安装位置、制造商信息等,确保设备的可追溯性。

第十条企业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应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建立设备维护记录,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第十一条企业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应对特种设备的维修和更新进行统一管理,对设备的维修记录和更换部件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

第十二条企业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使用和操作规范,对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资质和技能。

第十三条企业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对设备事故进行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确保应急措施的及时有效性。

第十四条企业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台账,对设备的使用情况、维修情况、事故情况等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

特种各设备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管理制度

特种各设备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管理制度

特种各设备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管理制度特种设备是指具有一定危险性,需要经常检验、检测和维修的设备,如起重机械、压力容器、锅炉等。

为了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建立日常的管控、排查和调度管理制度。

以下是针对特种设备制定的日常管理制度。

一、日常管理制度1.日常管控:所有特种设备入驻单位必须配备专门的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监控和维护工作。

每日需对设备进行检查,如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报修或通知相关部门处理。

2.日常排查:设备管理员每天需对设备进行排查,检查设备的外观、声音、温度等情况,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如发现异常情况,需立即停机处理。

3.日常维护:设备管理员需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如润滑、调整等工作。

保养时间可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确定,但至少每周保养一次。

4.日常培训:设备管理员需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了解设备的操作维护知识,提高设备管理的水平。

5.日常记录:设备管理员需对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等工作进行记录,建立设备档案,以便日后查阅。

二、周排查制度1.周排查目的:周排查是为了及时发现设备的潜在问题,防止事故的发生。

2.周排查内容:周排查内容包括检查设备的机械部件、电气部件、润滑部件等情况,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3.周排查频率:周排查频率为每周一次,时间可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确定。

4.周排查记录:周排查后需对设备的情况进行记录,包括发现的问题、处理措施等信息。

5.周排查责任人:周排查由设备管理员负责,必须认真履行职责,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三、月调度管理制度1.月调度目的:月调度是为了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2.月调度内容:月调度内容包括设备的运行情况、问题处理情况、维护保养情况等。

3.月调度频率:月调度频率为每月一次,时间可根据需要确定。

4.月调度记录:月调度后需对设备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计划等信息。

5.月调度责任人:月调度由设备管理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进行,确保问题的及时解决。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预防和减少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2. 适用于所有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和监督管理活动。

二、职责分工1. 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负责全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

2. 地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

3.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负责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

三、安全监察1. 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许可。

2.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进行自行检查。

3.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应当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检查。

四、事故处理1. 特种设备发生事故时,使用单位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报告相关部门。

2. 相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事故调查和处理。

五、法律责任1.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 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从重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负责解释。

七、监督与执行1.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应定期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于制度执行不力的单位,应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八、培训与宣传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定期对员工进行特种设备安全知识的培训。

2.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

九、记录与报告1.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记录设备的使用、维护、检查和事故处理等情况。

2. 对于特种设备的检查、维护和事故处理等情况,应定期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报告。

十、改进与更新1.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应根据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定期对本制度进行评估和更新。

2. 鼓励社会各界对制度的改进提出建议和意见。

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制度办法

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制度办法

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制度办法1. 简介特种设备监督管理是防止特种设备危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经常性工作。

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监控的工作,针对特种设备监控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本制度办法,以加强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防范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 监控的对象本制度办法所规定的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针对的是以下特种设备:1.锅炉:包括蒸汽锅炉、热水锅炉、压力容器等。

2.压力管道:包括热力管道、燃气管道、输油管道等。

3.压力容器4.电梯:包括货梯、电梯等。

5.旋转机械:包括风力发电机组、机械压缩机、制冷设备等。

6.起重机械:包括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等。

3. 工作内容3.1 列表汇总每年初,项目管理部门将本年度需监控的特种设备通过电子表格导入设备监控系统,完成设备信息、责任人以及检验周期等信息录入。

监控系统每隔3个月对设备进行自动化提醒,以确保特种设备在到期前进行检验。

3.2 安全宣传为了做好特种设备监控的工作,项目管理部门需在每年年初向特种设备的责任人进行一次安全宣传,以增强责任人的安全意识,以确保特种设备安全。

3.3 审核控制项目管理部门需在每年的监测周期开始之前,对每个特种设备的责任人进行一次审核控制,以确保责任人能够达到相应的资格要求,掌握特种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技能,并能够按时按规进行检验。

3.4 举报与处理在监控工作中,若发现责任人有违规行为或未上报设备的异常情况,可以通过特种设备监控系统进行举报,项目管理部门需及时做出处理,并尽力缩小事故范围。

4. 责任规定特种设备的责任人要根据管理机构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特种设备维护计划,并在周期性检测中按照规定时间内完成检验。

同时,在特种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承担起安全作业责任,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

5. 总结特种设备是一种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设备,在生产、施工等行业中广泛应用。

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和有关规定,对特种设备的重点监控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制度办法规定和责任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种设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控管理制度
重点监控单位是指重大危险源和事故多发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以及人员聚集、社会影响面广的公共场所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这些单位一旦发生事故,那么必然将追究分局的监管责任。所以,无论是从保持社会稳定角度还是从保护安全监察人员自身角度来说,如何加强对重点单位的监管,确保不发生特种设备事故,都应作为我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建立还不够完善;
三、单位内部对安全生产各环节的监管力度还有待增强,特别是对单位内部重大危险源的监管及发现的隐患落实整改不力;
四、在特定情况下还会出现无证上岗作业的情况。
针对以上情况,我认为分局明年对重点监控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应采取以下措施:
3、在重点单位中分行业组建企业协管队伍,赋予职责,定期组织互查,定期进行分析研讨,共同促进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另外利用我们的专家组和各单位的安全协管员,分行业开展互查,这样比较容易发现问题,同时在互查中,也能使各单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四、抓培训教育
对各单位安全管理员进行实务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除了镇、街道质监员队伍以外,我认为各重点单位安全管理员这支队伍也不容小视,在经过一定的培训后,他们不仅仅是企业的安全管理员,还能为我所用,成为分局的一支安全监察协管力量。
三、抓重点监察力度
从重点单位分布图来看,我们把21家使用单位分成三类:即公共场所、大型企业、物流企业。公共场所的特种设备包括7台锅炉和76台电梯,对于这83台设备,由于其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应逐台进行检查,加强监管。大型企业的特种设备包括9台锅炉、883台压力容器、45台电梯、68台起重机械和31台厂内机动车。其监管重点应放在压力容器上,特别是那些与危险化学品相关的压力容器。物流企业特种设备包括132台起重机械和25台厂内机动车,其重点应在起重机械上。确定了重点单位中的重点设备,那么,我们的监察将比较有针对性,除了一年两次的巡查以外,可以有计划的在各个节假日安排监察,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今年,分局确定了两家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一家是设备数量较多的使用单位“浙江天马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和一家市场型的物流企业“杭州三里洋港口装卸有限公司”为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管理试点单位。并制定了《拱墅区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标准化管理规则》。此规则明年在所有重点单位中推行,帮助企业的特种设备管理逐步向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我区现有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单位33家,主要包括两类企业,一类是设备制造、安装、维保单位,共12家,另一类是设备使用单位,共计21家。这21家使用单位中,包括宾馆、饭店、超市、市场7家,医院2家,气体充装单位2家,大型企业6家,物流企业4家,我区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单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部分企业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意识还比较淡薄;
一、抓安全责任落实
继续做好与各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的签订工作,督促企业建立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对其分管工作负责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制,提高企业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同时要求对责任制进行分解,层层落实到车间、班组及管理、操作人员个人,真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二、抓“三化”管理落实
五、重点单位监管中可以创造的亮点工程
1、制作分局的重点监控单位布局图。在拱墅区行政地图上标注各重点单位地理位置以及重点监管特种设备的位置,各重点单位制作本企业的设备分布图。有可能的话利用GPRS定位系统确定设备坐标,在国家局网站上直接可以监控这些设备。
2、开展全区特种设备安全知识竞赛。在“安全生产月”组织重点监控单位开展知识竞赛,增强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并搞好宣传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