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第五章习题及答案.doc
化工原理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蒸馏一、名词解释:1、蒸馏: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间挥发性不同的性质,人为的制造气液两相,并使两相接触进行质量传递,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2、拉乌尔定律:当气液平衡时溶液上方组分的蒸汽压与溶液中该组分摩尔分数成正比。
3、挥发度:组分的分压与平衡的液相组成(摩尔分数)之比。
4、相对挥发度:混合液中两组分挥发度之比。
5、精馏:是利用组分挥发度的差异,同时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的过程。
6、理论板:气液两相在该板上进行接触的结果,将使离开该板的两相温度相等,组成互成平衡。
7、采出率:产品流量与原料液流量之比。
8、操作关系: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第n层板下降液相的组成与相邻的下一层(n+1)板上升蒸汽的组成之间的函数关系。
9、回流比:精流段下降液体摩尔流量与馏出液摩尔流量之比。
10、最小回流比:两条操作线交点落在平衡曲线上,此时需要无限多理论板数的回流比。
11、全塔效率:在一定分离程度下,所需的理论板数和实际板数之比。
12、单板效率:是气相或液相通过一层实际板后组成变化与其通过一层理论板后组成变化之比值。
二、填空题:1、在精馏塔的任意一块理论板上,其离开塔板的液相泡点温度与离开塔板的气相露点温度的大小相比是_________。
相等2、当塔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称该塔板为理论塔板。
离开的汽相与液相之间达到平衡时3、直接水蒸汽加热的精馏塔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合。
难挥发组分为水,且要求釜液中易挥发组分浓度很低4、简单蒸馏过程中,釜内易挥发组分浓度逐渐________,其沸点则逐渐_________。
降低,升高5、间歇精馏操作中,若欲保持馏出液组成不变,必须不断______________,若保持回流比不变,则馏出液组成________________。
化工原理第五章复习题含答案

第五章 传热一、填空题5.1圆管内强制湍流,流量为V q ,管径为d 时,对流传热系数为1α;若管径不变而流量减少为2V q ,此时对流传热系数为2α,则2α=_0.5743_1α;若流量不变而管径减少为2d ,此时对流传热系数为3α,则3α=_3.482_1α;。
5.2单壳体无相变换热器,管程(水)与壳程(油)的质量流量均一定(流动均处于高度湍流)加热管尺寸不变,若:(1)将总管数变为原来的3/4,则管程对流传热系数i α为原来的_1.259__倍;(2)将单管程改为双管程,其余不变,则管程对流传热系数i α为原来的__1.741_倍;管程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8_倍;5.3用饱和水蒸气在套管式换热器中加热冷空气,此时壁温接近于 _蒸汽_ 的温度。
5.4设计时212121,t t T T q q m m ,,,,均恒定,若将单管程单壳程逆流操作改为双管程单壳程,列管总数维持不变,则K__变大_,Δ tm __变小__(变大、变小、不变)。
5.5当采用复杂流型时,温差修正系数ψ不应小于0.8,其原因是_传热推动力损失大;操作不稳定___。
不考虑工艺方面的因素,试仅从传热角度考虑判断哪一种较好。
5. 6在传热实验中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K 接近于_空气_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而壁温接近于__水蒸气__侧流体的温度值。
5.7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___傅立叶定律____。
5.8间壁换热器总传热系数K 接近于热阻__大__(大,小)一侧的对流传热系数α值,间壁换热器壁温t w 接近于α值__大__(大,小)一侧流体的温度值。
5.9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导热系数越大,则该壁面的热阻越_小__,其两侧的温差越_小__。
5.10在无相变的对流传热过程中,热阻主要集中在_滞流层内_,减小热阻最有效的措施是_提高流体的湍动程度,以减薄滞流层的厚度__。
5.11厚度不同的三种材料构成三层平壁,各层接触良好,已知b 1>b 2>b 3,导热系数λ1<λ2<λ3,在稳定传热过程中,各层的热阻__ R 1>R 2>R 3__,各层的传热速率__ Q 1=Q 2=Q 3_。
化工原理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蒸馏: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间挥发性不同的性质,人为的制造气液两相,并使两相接触进行质量传递,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2、拉乌尔定律:当气液平衡时溶液上方组分的蒸汽压与溶液中该组分摩尔分数成正比。
3、挥发度:组分的分压与平衡的液相组成(摩尔分数)之比。
4、相对挥发度:混合液中两组分挥发度之比。
5、精馏:是利用组分挥发度的差异,同时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的过程。
6、理论板:气液两相在该板上进行接触的结果,将使离开该板的两相温度相等,组成互成平衡。
7、采出率:产品流量与原料液流量之比。
8、操作关系: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第n层板下降液相的组成与相邻的下一层(n+1)板上升蒸汽的组成之间的函数关系。
9、回流比:精流段下降液体摩尔流量与馏出液摩尔流量之比。
10、最小回流比:两条操作线交点落在平衡曲线上,此时需要无限多理论板数的回流比。
11、全塔效率:在一定分离程度下,所需的理论板数和实际板数之比。
12、单板效率:是气相或液相通过一层实际板后组成变化与其通过一层理论板后组成变化之比值。
二、填空题:1、在精馏塔的任意一块理论板上,其离开塔板的液相泡点温度与离开塔板的气相露点温度的大小相比是_________。
相等2、当塔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称该塔板为理论塔板。
离开的汽相与液相之间达到平衡时3、直接水蒸汽加热的精馏塔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合。
难挥发组分为水,且要求釜液中易挥发组分浓度很低4、简单蒸馏过程中,釜内易挥发组分浓度逐渐________,其沸点则逐渐_________。
降低,升高5、间歇精馏操作中,若欲保持馏出液组成不变,必须不断______________,若保持回流比不变,则馏出液组成________________。
化工原理第五章吸收课后习题及答案.doc

化⼯原理第五章吸收课后习题及答案.doc第五章吸收相组成的换算【5-1】空⽓和 CO 2 的混合⽓体中, CO 2的体积分数为 20%,求其摩尔分数 y 和摩尔⽐ Y 各为多少?解因摩尔分数 =体积分数, y0.2 摩尔分数y 0 2摩尔⽐Y.025.1y 1 0 2.【5-2】 20℃的 l00g ⽔中溶解 lgNH 3, NH 3 在溶液中的组成⽤摩尔分数 x 、浓度 c 及摩尔⽐ X 表⽰时,各为多少?解摩尔分数 x 1 / 17=0.01051 / 17100/18浓度 c 的计算 20℃,溶液的密度⽤⽔的密度s998 .2kg / m 3 代替。
3n 1 10 3/ 17kmol溶液中 NH 的量为溶液的体积 V101 10 3 / 998.2 m 3溶液中 NH 3 的浓度n 1 10 3 /173=0.581/mV101 103998 2kmol/.s998 23或c x.0 0105 0 582M s 18.. kmol /mNH 3 与⽔的摩尔⽐的计算1 /17 X0.0106100 / 18x 0 0105或 X. 0.01061 x 1 0 0105 .【 5-3 】进⼊吸收器的混合⽓体中, NH 3 的体积分数为 10%,吸收率为 90%,求离开吸收器时 NH 3 的组成,以摩尔⽐ Y 和摩尔分数 y 表⽰。
吸收率的定义为被吸收的溶质量Y 1 Y 21 Y 2原料⽓中溶质量摩尔⽐ 1y . 0 111 11 0 1Y1y .吸收器出⼝混合⽓中 NH 3 的摩尔⽐为Y1 Y (1 09)0111 0 0111 2() 1.. . 摩尔分数Y 2 = 0 01110 01098 y 21 1 .Y 2 0 0111 ..⽓液相平衡【 5-4 】 l00g ⽔中溶解 lg NH 3 ,查得 20℃时溶液上⽅ NH 3 的平衡分压为 798Pa 。
此稀溶液的⽓液相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试求亨利系数 E( 单位为 kPa ) 、溶解度系数 H[单位为3kPa) ] 和相平衡常数 m 。
(完整word版)“化工原理”第5章《吸收》复习题

《化工原理》第五章“吸收”复习题一、填空题1. 质量传递包括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过程。
***答案*** 吸收、蒸馏、萃取、吸附、干燥。
2. 吸收是指_______的过程,解吸是指_____的过程。
***答案*** 用液体吸收剂吸收气体,液相中的吸收质向气相扩散。
3. 对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加时,亨利系数E____,相平衡常数m____,溶解度系数H____。
***答案*** 不变;减少;不变4. 指出下列组分,哪个是吸收质,哪个是吸收剂.(1) 用水吸收HCl生产盐酸,H2O是____,HCl是_____.(2)用98.3%H2SO4吸收SO3生产H2SO4,SO3,是___;H2SO4是___。
(3)用水吸收甲醛生产福尔马林,H2O是____;甲醛是___。
***答案***(1)吸收剂,吸收质。
(2)吸收质,吸收剂。
(3)吸收剂,吸收质。
5. 吸收一般按有无化学反应分为_____,其吸收方法分为_______。
***答案*** 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喷淋吸收、鼓泡吸收、膜式吸收。
6. 传质的基本方式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 分子扩散,涡流扩散.7. 吸收速度取决于_______,因此,要提高气-液两流体相对运动速率,可以____来增大吸收速率。
**答案*** 双膜的扩散速率,减少气膜、液膜厚度。
8. 由于吸收过程气相中的溶质分压总____液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所以吸收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____。
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___,则操作线向____平衡线的方向偏移,吸收过程推动力(y-y*)____。
***答案*** 大于上方增大远离增大9. 在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时,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将____,操作线将___平衡线。
***答案*** 减少;靠近;10. 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塔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 OG将_____,N OG将_____(增加,减少,不变)。
化工原理第五章吸收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 吸收相组成的换算【5-1】 空气和CO 2的混合气体中,CO 2的体积分数为20%,求其摩尔分数y 和摩尔比Y 各为多少?解 因摩尔分数=体积分数,.02y =摩尔分数 摩尔比 ..020251102y Y y ===--. 【5-2】 20℃的l00g 水中溶解lgNH 3, NH 3在溶液中的组成用摩尔分数x 、浓度c 及摩尔比X 表示时,各为多少?解 摩尔分数//117=0.010*******/18x =+浓度c 的计算20℃,溶液的密度用水的密度./39982s kg m ρ=代替。
溶液中NH 3的量为 /311017n k m ol -=⨯ 溶液的体积 /.33101109982 V m -=⨯溶液中NH 3的浓度//.33311017==0.581/101109982n c kmol m V --⨯=⨯ 或 . 3998200105058218s sc x kmol m M ρ==⨯=../ NH 3与水的摩尔比的计算 或 ..00105001061100105x X x ===--. 【5-3】进入吸收器的混合气体中,NH 3的体积分数为10%,吸收率为90%,求离开吸收器时NH 3的组成,以摩尔比Y 和摩尔分数y 表示。
吸收率的定义为解 原料气中NH 3的摩尔分数0.1y = 摩尔比 (11101)01111101y Y y ===-- 吸收器出口混合气中NH 3的摩尔比为 摩尔分数 (22200111)=0010981100111Y y Y ==++ 气液相平衡【5-4】 l00g 水中溶解lg 3 NH ,查得20℃时溶液上方3NH 的平衡分压为798Pa 。
此稀溶液的气液相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试求亨利系数E(单位为kPa )、溶解度系数H[单位为/()3kmol m kPa ⋅]和相平衡常数m 。
总压为100kPa 。
解 液相中3NH 的摩尔分数/.//1170010511710018x ==+气相中3NH 的平衡分压 *.0798 P k P a = 亨利系数 *./.0798*******E p x ===/ 液相中3NH 的浓度 /./.333110170581 101109982n c kmol m V --⨯===⨯/ 溶解度系数 /*./../(3058107980728H c p k m o l m kP a ===⋅液相中3NH 的摩尔分数 //1170010511710018x ==+./气相的平衡摩尔分数 **.0798100y p p ==// 相平衡常数 * (079807610000105)y m x ===⨯ 或 //.76100076m E p === 【5-5】空气中氧的体积分数为21%,试求总压为.101325kPa ,温度为10℃时,31m 水中最大可能溶解多少克氧?已知10℃时氧在水中的溶解度表达式为*.6331310p x =⨯,式中*p 为氧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单位为kPa x ;为溶液中氧的摩尔分数。
新版化工原理习题答案(05)第五章传热过程基础

第五章 传热过程基础1.用平板法测定固体的导热系数,在平板一侧用电热器加热,另一侧用冷却器冷却,同时在板两侧用热电偶测量其表面温度,若所测固体的表面积为0.02 m 2,厚度为0.02 m ,实验测得电流表读数为0.5 A ,伏特表读数为100 V ,两侧表面温度分别为200 ℃和50 ℃,试求该材料的导热系数。
解:传热达稳态后电热器的加热速率应与固体的散热(导热)速率相等,即 Lt t SQ 21-=λ 式中 W 50W 1005.0=⨯==IV Qm 02.0C 50C 200m 02.0212=︒=︒==L t t S ,,, 将上述数据代入,可得()()()()C m W 333.0C m W 5020002.002.05021︒⋅=︒⋅-⨯⨯=-=t t S QL λ2.某平壁燃烧炉由一层400 mm 厚的耐火砖和一层200 mm 厚的绝缘砖砌成,操作稳定后,测得炉的内表面温度为1500 ℃,外表面温度为100 ℃,试求导热的热通量及两砖间的界面温度。
设两砖接触良好,已知耐火砖的导热系数为10.80.0006t λ=+,绝缘砖的导热系数为20.30.0003t λ=+,W /(m C)⋅︒。
两式中的t 可分别取为各层材料的平均温度。
解:此为两层平壁的热传导问题,稳态导热时,通过各层平壁截面的传热速率相等,即 Q Q Q ==21 (5-32) 或 23221211b t t S b t t SQ -=-=λλ (5-32a ) 式中 115000.80.00060.80.0006 1.250.00032t t t λ+=+=+⨯=+21000.30.00030.30.00030.3150.000152t t t λ+=+=+⨯=+代入λ1、λ2得2.0100)00015.0315.0(4.01500)0003.025.1(-+=-+t t t t解之得C 9772︒==t t())()C m W 543.1C m W 9770003.025.10003.025.11︒⋅=︒⋅⨯+=+=t λ则 ()22111m W 2017m W 4.09771500543.1=-⨯=-=b t t S Q λ3.外径为159 mm 的钢管,其外依次包扎A 、B 两层保温材料,A 层保温材料的厚度为50 mm ,导热系数为 W /(m·℃),B 层保温材料的厚度为100 mm ,导热系数为 W /(m·℃),设A 的内层温度和B 的外层温度分别为170 ℃和40 ℃,试求每米管长的热损失;若将两层材料互换并假设温度不变,每米管长的热损失又为多少解:()()mW 150m W 100159100502159ln 0.11159502159ln 1.014017014.32ln 21ln 2123212121=++⨯++⨯+-⨯⨯=+-=r r r r t t L Q πλπλA 、B 两层互换位置后,热损失为()()mW 5.131m W 100159100502159ln 1.01159502159ln 0.114017014.32ln 21ln 2123212121=++⨯++⨯+-⨯⨯=+-=r r r r t t L Q πλπλ4.直径为57mm 3.5φ⨯mm 的钢管用40 mm 厚的软木包扎,其外又包扎100 mm 厚的保温灰作为绝热层。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第五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传热一、填空1.在沿球壁的一维定态传热过程中,热流量Q沿半径增大方向不变,热流密度q沿该方向减小。
(增大,减少,不变)2.在一维定态传热过程中,二层的热阻分别为R1和R2,推动力为Δt1和Δt2,若R1<R2,则推动力Δt1 小于Δt2,(Δt/R)1 = ,(Δt/R)2 = (Δt1+Δt2)/( R1+R2)。
(>, = , <)3.为对某管道保温,现需将二种导热系数分别为λ1和λ2的材料包于管外,已知λ1>λ2,δ1=δ2,则应该将导热系数为λ2的材料包于内层,更有利于保温。
4.利用水在逆流操作的套管换热器中冷却某物料。
要求热流体的温度T1、T2及流量q m1不变。
今因冷却水进口温度t1增高,为保证完成生产任务,提高冷却水的流量q m2,则K 上升,t2不确定,Δt m下降,Q不变。
(上升,不变,下降,不确定)5.对流给热时,α∝Δt a,q∝Δt b(Δt=t-t w),当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强制高度湍流时,a= 0 ,b= 1 ;当蒸汽在管外冷凝(层流)时a= —0.25 ,b= 0.75 ;6.水在列管换热器的管程内流动,其Re>104,当流量增加一倍,管径不变,则α为原来的20.8倍;将管径减小一半,流量不变,则α为原来的21.8倍;若流量、管径不变,而将管程数增加一倍,则α为原来的20.8倍。
(忽略物性变化)7.用饱和水蒸气在套管换热器内加热冷空气,此时,管壁温度接近于饱和水蒸气的温度。
8.蒸汽冷凝分滴状冷凝和膜状冷凝,工业设计时按膜状冷凝考虑;9.某无相变逆流传热过程,已知T1=60℃,t2=30℃,(q m c p)2/(q m c p)1=1,则Δt m=30 ℃。
10.用饱和蒸汽加热冷流体(冷流体无相变),若保持加热蒸汽压降(温度不变)和冷流体t1不变,而增加冷流体流量q m2,则t2减小,Q 上升,K 上升,Δt m上升。
11.冷热流体在换热器无相变逆流传热,换热器用久后形成垢层,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流量和进口温度不变),与无垢层时相比,结垢后换热器的K 下降,Δt m 上升 ,t 2 下降 ,Q 下降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蒸馏: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间挥发性不同的性质,人为的制造气液两相,并使两相接触进行质量传递,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2、拉乌尔定律:当气液平衡时溶液上方组分的蒸汽压与溶液中该组分摩尔分数成正比。
3、挥发度:组分的分压与平衡的液相组成(摩尔分数)之比。
4、相对挥发度:混合液中两组分挥发度之比。
5、精馏:是利用组分挥发度的差异,同时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的过程。
6、理论板:气液两相在该板上进行接触的结果,将使离开该板的两相温度相等,组成互成平衡。
7、采出率:产品流量与原料液流量之比。
8、操作关系: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第 n 层板下降液相的组成与相邻的下一层(n+1)板上升蒸汽的组成之间的函数关系。
9、回流比:精流段下降液体摩尔流量与馏出液摩尔流量之比。
10、最小回流比:两条操作线交点落在平衡曲线上,此时需要无限多理论板数的回流比。
11、全塔效率:在一定分离程度下,所需的理论板数和实际板数之比。
12、单板效率:是气相或液相通过一层实际板后组成变化与其通过一层理论板后组成变化之比值。
二、填空题:1、在精馏塔的任意一块理论板上,其离开塔板的液相泡点温度与离开塔板的气相露点温度的大小相比是 _________。
相等2、当塔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称该塔板为理论塔板。
离开的汽相与液相之间达到平衡时3、直接水蒸汽加热的精馏塔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场合。
难挥发组分为水,且要求釜液中易挥发组分浓度很低4、简单蒸馏过程中,釜内易挥发组分浓度逐渐________,其沸点则逐渐_________ 。
降低,升高5、间歇精馏操作中,若欲保持馏出液组成不变,必须不断______________,若保持回流比不变,则馏出液组成 ________________ 。
增加回流比,不断下降6、在精馏塔设计中,若xF、xD、R、q,D/F 相同时,直接蒸汽加热与间接蒸汽加热相比,NT,间NT,直,x W,间x W,直。
<,>7、总压、 95℃温度下苯与甲苯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与,则平衡时汽相中苯的摩尔分率为_______,液相中苯的摩尔分率为_________,苯与甲苯的相对挥发度=_______。
、、8、精馏操作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混合液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异由塔板或填料层所构成的若干个接触级、塔顶有液相回流、塔底有上升气流。
9、精馏塔操作时,保持F、x F、q、R 不变,增加塔底排液量W,试定性画出变化前、后塔的操作线。
y y yx x x附图1附图2附图310、精馏塔塔顶某理论板上汽相的露点温度为t1、液相的泡点温度为t2,塔底某理论板上汽相的露点温度为 t3、液相的泡点温度为 t4 ,试按从大到小顺序将以上 4 个温度排列如下:。
t 4 t3>t 2 t111、简单蒸馏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间歇、不稳定、分离程度不高12、测得在精馏塔操作中,离开某块理论板的两股物流的组成分别为和,则其中________ 是汽相组成。
13、已知在塔顶为全凝器的连续精馏塔中,完成一定分离任务需N 块理论板。
现若按下图流程设计,则在相同回流比条件下,完成相同的分离任务,所需理论板数将为块。
N-1L,x L D,x DF,x FW,x W14、间歇精馏与连续精馏不同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前者为非稳态,而后为稳态前者只有精馏段,没有提馏段。
15、某二元理想混合物(相对挥发度为3)中易挥发组分 x F 0.4 (摩尔分率),用平衡蒸馏方法使 50%的物料汽化,则汽相中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为 。
66%16 、 精 馏 塔 中 第 n 1、n 、n+1 三 块 实 际 塔 板 的 板 效 率 小 于 1 , 与 汽 相 组 成y n 相平衡的液相组成为 x n * , 则 x n * ____ x n ,与液相组成 x n+1 相平衡的汽相组成为 y n *1 , 则y n * 1 ___ y n 1 ?和 y n ___ x n 1 。
<,>,>17、试比较某精馏塔中(从塔顶往下)第n 1, n ,n 1层理论板上参数的大小, 即 :y n-1 ___ y n , T n 1 ___T n , y n ___ x n , T n ___ t n , T n ___Tn+1?( T —气相温度; t —液相温度)>,<,>,=,<18、对于二元理想溶液, x-y 图上的平衡曲线离对角线越近,说明该物系。
不容易分离19、在精馏塔设计中,若x F 、 x D 、 R 、 q 、 x W 相同,则直接蒸汽加热与间接蒸汽加热相比,N T ,间NT ,直;DD >, >F 间。
F 直20、某二元物系的相对挥发度α=3, 在具有理论板的精馏塔内作全回流精馏操作 , 已知x 2 0.3 ,则 y 1=____( 由塔顶往下数 ) 。
21、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的主要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前者为稳态过程, 后者为非稳态过程22、精馏塔设计中,回流比并不总是越大越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回流比增大,所需理论板数减少,塔设备所引起的设备费降低;但冷凝器、再沸器热负荷增大,换热器设备费及加热蒸汽、冷却水所消耗的动力费增大。
当R 大到一定值后,总费用(设备费和动力费之和)呈现上升趋势。
23、有三个精馏塔分离相同的理想混合液,塔顶冷凝部份如图,塔顶第一板上升气相流率均为 Vkmol/s ,其摩尔组成均为y1,相对挥发度相同且均为常数。
请对图示的三种冷凝器情况,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回流液浓度x L1, x L 2, x L 3,以及产品浓度x D 1, x D 2, x D3的相对大小:。
x L 1 x L 3 x L2xD 3xD 2xD1V V 1 V V 1 V3 4全凝分凝全凝分凝全凝y1y1y 1x L 1x D1x L2x D 2x L3x D 324、在分离要求一定的条件下,当回流比一定时,________状况进料所需的总理论板数最少。
冷液25、用连续精馏方法分离双组分理想混合液,原料中含易挥发组分,馏出液中含易挥发组分(以上均为摩尔分率),溶液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最小回流比为 2,则料液的热状况参数 q=________。
q=26、溶液被加热到鼓起第一个气泡时的温度称为温度。
泡点27、气相混合物被冷却到有第一滴液滴析出时的温度称为温度。
露点28、对于二元理想溶液,若轻组分含量越高,则泡点温度。
越低29、对于二元理想溶液,若重组分含量越高,则泡点温度。
越高30、对于二元理想溶液,相对挥发度大,说明该物系。
容易分离31、在相同的外压及温度下,沸点越低的物质其饱和蒸气压。
越高32、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和塔底上升蒸气。
塔顶液相回流33、为完成精馏操作,需要在设置冷凝器。
塔顶34、为完成精馏操作,需要在设置再沸器。
塔底35、设计一精馏塔时,回流比选的大,则塔板数。
少36、精馏操作中,回流比的上限称为。
全回流37、精馏操作中,回流比的下限称为。
最小回流比38、精馏操作中,全回流时塔顶的产品量。
为零39、精馏操作中,再沸器相当于一块板。
理论板40、用逐板计算法求理论板层数时,用一次方程就计算出一层理论板。
相平衡41、用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时,代表一层理论板。
一个梯级42、精馏操作中,当 q=时,表示进料中的含量为 60%。
液相43、对于正在操作中的精馏塔,若加大操作回流比,则塔顶产品浓度会。
提高三、单选择题1、连续精馏塔设计时,当采用塔顶全凝器、泡点回流方案时,为完成分离任务所需理论板数为N。
若采用塔顶分凝器,而回流比和前方案相同时,则完成同样分离任务所需理论板数为Nˊ,其相对大小是______。
CA、Nˊ>N;B、Nˊ=N;C、Nˊ<N;D、判断依据不足。
2、对某双组分理想物系,当温度t=80 ℃时,P A0 106.7kp a, P B0 40kp a,液相摩尔组成x A 0.4 ,则与此液相组成相平衡的汽相组成y A为。
BA、;B、;C、;D、3、恒摩尔流假定主要前提是两组分的分子汽化潜热相近,它只适用于理想物系。
此话________。
BA、对; B 、错 ; C 、无法判断4、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这绝不可能。
此话______________。
AA、对 ; B 、错 ; C 、无法判断5、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x=相应的泡点为t,与之相平衡的汽相组成y=,相应的露点为T,则:()。
AA、t=TB、t<TC、t>TD、不能判断6、对有恒沸现象的二元体系,用恒沸精馏比萃取精馏好,因为前者能耗小。
BA、对B、错C、无法判断7、在常压下苯的沸点为80.1 ℃,环己烷的沸点为80.73 ℃,为使这两组份的混合液能得到分离,可采用哪种分离方法? CA、恒沸精馏B、普通精馏C、萃取精馏D、水蒸汽直接加热精馏8、某二元混合物,汽液相平衡关系如图。
t1和 t2 分别表示图中1, 2 点对应的温度。
则。
DA、t1t2B、t1t2C、t1t2D、t1与t2大小关系不能判断12y11x0.9、精馏塔引入回流,使下降的液流与上升的汽流发生传质,并使上升汽相中的易挥发组分浓度提高,最恰当的说法是由于________。
DA、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B、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C、液相中易挥发组分和难挥发组分同时进入汽相,但其中易挥发组分较多;D、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和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的现象同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