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小马云获马云资助的兴奋与悲哀

合集下载

时事类作文五马云捐款.docx

时事类作文五马云捐款.docx

2016时事作文训练二【材料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t 2015年8月12 H天津港发生爆炸事故发生以来,不少组织和个人进行了爱心捐款,而马云动静如何则成了媒体和网友关注的焦点。

随后,网友们“攻陷” 了马云的微博,在其微博评论里留下了清一色的嘔捐”留言:“首富就应该捐1个亿。

”“你捐了就等于我捐了。

” “你不捐款,我就再也不淘宝了。

”……“马云被逼捐”其至还成了当天的微博热搜词。

不过,也冇不少网友对马云进行声援:“捐不捐都是个人的自由,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况冃你怎么知道人家没冇捐昵,道徳绑架很无耻。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准题意】1、把握材料的中心内容:马云被逼捐2、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立意:1. 指责马云:部分网友言辞激烈,直指马云为何不捐款。

这种拿富有者说话,显得自己很有正义感与善意。

2. 反感逼捐:逼马云这样的富豪捐款,实际是一种地地道道的道德绑架,只能反映出逼捐网友的不厚道。

【分析示例】1、以止义、道德的名义,逼他人捐款,无异于耍流氓。

既然是捐款,我们就需耍最大意义上体现和尊重捐款人的权利。

这种尊重,不因为对方的身份与贫富不同,而使用不同的标尺。

逼捐是一种舆论暴力,是强制别人按照门己的思维方式付诸行动。

在这种舆论背景下,也会让捐款者很难堪,出现捐不是,不捐不是,捐多捐少都不是的尴尬。

要别人做到的,自己应该先做到。

你都已经觉悟了、说出口了,就主动做出来让他人看,用你的行为來感召他人,才能显示口己的高尚。

而拿口己的财富与马云对比,因为口己没有马云的钱多,就逼马云先捐,除了用错了正义、道德,也贬低了自己的人格。

马云很有钱,但也有不被逼捐的权利。

一方面,他有捐与不捐的门由,这不仅由于马云的财富累积符合我国法律,也因为马云个人的权利与逼捐者受同样的法律规范;另一方面,良好的道德风气形成与教化,不取决于贫穷与富有。

【热点素材】高考素材人物:马云

【热点素材】高考素材人物:马云

【热点素材】高考素材人物:马云他是谁?深凹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个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

这个长相怪异的人有着拿破仑一样的身材,更有拿破仑一样的伟大志向!——美国《福布斯》杂志2000年对他的评价中国第一大互联网站创办人,第一位登上国际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中国企业家,充满传奇色彩的网路狂人,化名“风清扬”的金庸迷。

★素材与话题:事例一:从13岁就开始对英文有兴趣,但马云却是考了3次大学,才考上杭州师范大学英语系。

当年为了练好英文,每天下课后他就自己跑到杭州西湖畔的五星级宾馆对着老外说:“我想学英文,我带你游市区观光,我教你中文,你教我英文,”苦练8年才有今天。

(坚持、恒心、积累、合作共赢)事例二:1995年,杭州电视节目做测试,到马路上去撬窨盖,看有没有人站出来。

那天唯一站出来的青年,就是当时默默无闻的马云!他骑车来回绕了好几圈,找不到警察,就指着他们说“给我抬回去”,一边跨在车上随时准备开溜。

真是既有正义感又有策略!“如果把企业也分成富人穷人,那么互联网就是穷人的世界。

因为大企业有自己专门的信息渠道,有巨额广告费,小企业什么都没有,他们才是最需要互联网的人。

而我就是要领导穷人起来闹革命。

(正义感、策略)事例三:说话幽默机智的马云,在香港上市前夕,受邀到台演讲。

一上台就自我消遣许多人认得他,正是因为他「长得丑」,其实马云流利的口才,才是他极具个人魅力的关键之一。

(不能只关注外表)事例四:(兴趣是成功的开始)事例五:见过太多聪明但无法坚持到最后的年轻人,他认为,和太聪明的员工共事是很痛苦的,他要的不是精英,“而是一群平凡人,做非凡的事。

”如同马云的妙喻:“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大部份人死在明天晚上。

”从创业最初5年一直留到现在的员工,他们从不认为自己很能干,但留下的人现在都成了百万富翁。

当年一起爬上长城发誓,要共同创办出一个让全世界中国人都感到骄傲的公司的“十八罗汉”,也都坚持到现在没有一人选择离开。

高考作文素材马云坚持梦想的事例

高考作文素材马云坚持梦想的事例

高考作文素材马云坚持梦想的事例马云的励志故事赫赫有名的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读书的时候真的不是一个好学生,他的成绩很差,尤其是数学。

1982年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

他填报的是北京大学。

但是他的数学,只考了1分。

第一次高考落榜后,说实话,马云是很灰心丧气的,他认为自己根本不是考大学那块料,于是他开始四处打零工谋生计。

他每天踩着一辆装满货物的笨重的三轮车,在崎岖不平的路上吃力地行驶。

18岁的马云常常望着前方,茫然不知所措,难道自己这一辈子就只能当这样一个踩三轮的“骆驼祥子”?他不甘心,他当然不甘心!有一次,马云踩着三轮去给一家文化单位运书,在金华火车站的候车室里,他捡到了一本书——作家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

《人生》里高加林的故事深深感染了他。

他从此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之路,不仅是漫长的,更是充满坎坷曲折的,若要有所成就,必将经历一番磨炼。

在经过一番深入思考之后,他决定再战高考。

他开始了勤奋地学习。

1983年,19岁的马云第二次参加了高考。

这一次,他满怀信心。

但是老天偏偏喜欢跟他开玩笑,他再次惨败,数学只考了19分。

成绩出来之后,父母都对他不再抱什么希望,认为这孩子注定不是考大学的料,劝他安安心心学点手艺,当个临时工,混口饭吃。

但是马云却仍不甘心,他不甘心一辈子只当个临时工,他要考大学,他明白只有考大学才能改变他的命运。

由于父母不再支持他考大学,所以他只有边打工边复习。

他那时常常跑到浙江大学图书馆去学习。

在浙江大学,他认识了5个落榜生,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谈着他们的抱负和理想。

他们对着天空肆无忌惮地振臂高呼:我们一定会考上大学,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我们一定会考上大学,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我们一定会考上大学,我们一定会出人头地!1984年,20岁的马云第三次参加高考。

马云记得,高考前,一位姓余的数学老师对他说,马云,你的数学真是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

马云的表现让余老师大跌眼镜。

考数学的时候,靠10个死记硬背的公式,他一个题一个题地去套,结果这一套,居然套出了79分(当时数学满分是120分,72分及格),这个分数在马云的数学考试史上,绝对是破天荒的伟大成就。

马云的事迹写作文

马云的事迹写作文

马云的事迹写作文阳光逐渐收敛了光芒,世界似乎在一点点沉静,云端的胭脂红却愈发饱满、充盈了,胸中如有泉源,涌动出细腻的温暖,微小,但清晰、悠长,散发出一种难以忽略的力量。

满树黄叶跌落在地上,满含凄凉,是为你仍未能跨人大学之门感伤;大雪从你窗前飘落,映着你苦读的身影,原来两次高考失利都没能将你打倒;大地苏醒了,生命的气息充斥着一切,你的信心如幼苗,随着日夜交替一点点生长;大地不安地躁动着,知了疯狂地喊叫,红榜公布栏前,汗流浃背的你露出了与天气不符的舒心微笑。

三年的努力,总算有了成效,因为那份常人难有的坚持,那颗爱拼搏爱追求的心。

尽管自己曾经是一个不爱学习、爱打架的坏学生,所有人眼中的傻孩子,甚至在自己都放弃了自己的情况下,能理智地唤醒自己(读完了路遥的《人生》),并给自己定下一个有些遥远的目标:上大学。

也许就是坚守这样一个信念“不要给失败找借口,要给成功找方向”去做每件事,才让你拥有了别样的人生。

很多人耳熟能详的——你的创业故事,那是令我永远不会忘的。

曾经拥有大学英语教师工作的你,得知中国互联网商业的滞后状态,毅然辞掉公职,选择创业,家人、朋友百般劝说也未动摇你的决心。

单单是你这份“毅然”就令我钦佩,要知道这份工作在当时是被叫作“金饭碗”的。

一个没有胆识和魄力的人,怎敢在当时选择这样一个完全冷门的行业?如果仅是为了自己获利,用不着冒如此大的风险投身这个行业,这包含着追求的美德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这让这份“毅然”又重了许多。

没错,正如你常说的:“我们都是平凡的人,要去完成不平凡的工作。

”近五年的打拼,才换来1999年阿里的诞生,10年发展,阿里已闻名中外。

如今拥有了辉煌成就,你也未被套上富人所有的浮躁的枷锁,仍保留着那颗如同你钟爱的太极那样的心,持着“中庸”的理念,每一招,每一式,总打在恰如其分的点上,稳、准,舒缓而流畅,却不乏力度。

你认为练太极贵在坚持,为此你便坚持了近十年,某种独到的精神力量已被领略:避开虚假造作的元素,展示着个性深度带来的美。

高三八月时评(四)

高三八月时评(四)

高三语文八月时评(四)马云遭逼捐,别一味指责道德绑架自8月12日天津塘沽爆炸发生以来,各界人士发动爱心捐款对其进行援助,而马云动静如何成为媒体和网友关注的焦点。

目前,马云微博已沦陷,微博评论被清一色的“逼捐款”留言所覆盖。

不少网友指责马云“为什么不给天津捐款”,“首富就应该捐1个亿”,“你捐了就等于我捐了”,“你不捐款,我再也不淘宝了”……(观察者网8月16日)每到特定时刻,诸如逼捐、比较捐款额的多少之类的事,似乎总会发生,而且每每成为舆论热点。

好在逼捐的网友声势浩大,反对逼捐的人也不在少数。

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马云的钱也是自己努力挣来的,动辄逼捐是在道德上强奸马云,并且这种道德绑架在中国似乎越来越流行,简直就是一种勒索。

这种舆论交锋,大体可以视为慈善意识进步的一种表现。

无论是逼捐者还是反对逼捐者,其实都可能操了不该操的心。

2014年胡润慈善榜显示,马云以145亿元捐赠额成为“2014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同时成为“2014大中华区最慷慨的慈善家”。

资料显示,马云一直热心公益事业,成立阿里巴巴基金会和马云公益基金会,并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等灾难中多次捐款,帮助受灾地区。

以马云一贯的表现来看,此次天津塘沽爆炸事件,应该也不会甘于人后。

“你有钱就得多捐”,在逻辑上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慈善的首要原则就是自愿,而非富人的法定义务,哪怕你是中国首富,也完全有权利决定捐与不捐、捐多少,无人可以强迫,更没必要挥舞道德大棒。

根本上,就是一个私有财产权处置的问题。

如果根据一个人财富的多少来决定其慈善义务,首先要面临一系列的技术性困境:拥有多少财富才算是富人?捐多少才算合格?恐怕很难达成共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舆论而形成的外在道德压力,会让做慈善变成一种规定动作,而每个人都不愿意按照别人的意愿来生活,这将挫伤富人做慈善的积极性和源动力。

不过尽管如此,我也不认同用“道德绑架”、“道德强奸”的字眼来形容网友的逼捐之举。

关于小马云议论文范文

关于小马云议论文范文

关于小马云议论文范文下面是作者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小马云议论文内容(共含3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关于马云的议论文作文中国最大的企业家马云,大家都知道把。

他一生有过三次高考,在第三次高考才如愿考上自己心系的学校:杭州师范大学。

他虽然前两次高考没有顺利通过,但他并没有放弃,这可能就是他一生的伟大之一。

比起其他人,没有多少人经得起这样这样的考研,因为高考一次就需要花费巨大的影子和坚持。

在那一段日子里,他一定很努力。

当时他那一定是人生的低谷期,心中写满了悲痛……但他心中却一直没有消失那份精神——坚强!坚持就是胜利,一旦熬过那些困难,你就是人生的赢家!危地马拉的作家阿斯图里亚斯曾在《玉米人》中提到过:“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

”黑暗和困难不是所有人都能打败,但它也并不一定会打倒你的,这就要看自身的努力了。

马云一生的伟大都来自于他的坚持和对学业事业下的巨大的功夫。

对于今天成名的马云来说,是高考改变了他的命运。

据我了解,18岁的马云当初参加第一次高考,数学只得1分,他满是挫败感,但与之同时,他在更加努力。

但第二年高考,他依旧落榜,应为数学仅仅只提高到了19分,这让他打击更大。

马云说那是他人生最失败的日子。

他后来因没有考上,则和表弟去酒店应聘服务生。

结果表弟录用,自己却因长相被拒绝;与之同时,他又和23个朋友一起去应聘肯德基服务员。

结果竟是另23个人被录用,仅仅只有他一个人被淘汰了。

屡屡受打击的马云,决定一定要考上大学,于是他又一次报考。

虽然家里人极力反对,但他还是毅然决定第三次高考。

“知识改变命运”的种子在马云心中播种。

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努力,终于,马云第三次考试数学考了89分,但离本科线还差1分。

但他的英语超标,因为优异的英语获得升本科。

最终顺利被杭州师范大学录取。

如今,对于世界最顶级企业家马云来说,如果不参加高考,他永远不会获得这样的成就。

对于过去的失败经历,马云曾说:“那才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因为失败才能让你看清自己。

马云慈善事迹作文素材

马云慈善事迹作文素材

马云慈善事迹作文素材
马云是中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他通过自己的慈善事业,为许多有需要的人带来了帮助和支持。

其中,马云自己和他的企业阿里巴巴集团也曾多次为慈善事业捐赠资金。

例如,马云曾在2008年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四川地震灾区的重建工作;同时,阿里巴巴集团也曾在2011年捐赠500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广东省深圳市的慈善事业。

此外,马云
还通过自己的基金会——
马云基金会,开展了多种慈善活动。

例如,马云基金会曾资助建立了许多教育基地,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教育;同时,马云基金会也曾资助建立了许多医疗机构,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接受医疗服务。

总的来说,马云通过自己的慈善事业,为许多有需要的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为社
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坚信,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改变社会,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因此,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慈善理念,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这篇作文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马云对慈善事业的热爱,还可以感受到他对社会责任的承担。

他的做法,启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社会做出贡献。

2022年高考故事素材马云的励志故事

2022年高考故事素材马云的励志故事

2022高考故事材料马云的励志故事马云的励志故事一马云在2022年5月10号,在杭州淘宝十周年庆典上说,这是一个变化的时代。

还有人没搞清楚PC,移动互联网来了;还没搞清楚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来了。

而变化的时代是年轻人的时代。

“不是变化的时代,年轻人,轮不到你们,”马云鼓励现场的3超过10000名合伙人和年轻人,“十年以前,看到无数伟大的公司,我们也曾迷茫,我们还会有机会吗?坚持、执着、面对变化,我们走到了今天。

我们无法改变昨天,30年后的今天,是我们今天这帮人决定的。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阿里巴巴集团先后打造了中国最大的B2B平台阿里巴巴、C2C平台淘宝和B2C平台,让网购成为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并在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方面进行大量投入,努力构建完善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马云认为,正是在变化的时代里,专注于解决社会的问题,赢得了信任,阿里巴巴才拥有了今天的成绩。

马云的演讲告诉我们,当今时代是年轻人的时代,未来也是年轻人的,相信未来,相信团队,才是我们为了的道路。

马云在以后的生活中会加大对环保的关注,希望我们的家园更加的美好,为环保付出自己的力量。

马云的一生可以说是光彩云集,他的退出是光辉的,是荣耀的,我们希望马云以后的生活幸福美满,以上的内容是火柴女孩故事网、《名人故事集》带来的马云故事,马云退休的故事《相信未来属于年轻人》,同样他的故事也是我们学习的,为了生活去奋斗,年轻人是以后的未来。

马云的励志故事2小时候我有很大的梦想,想进清华、北大,也有很大的使命,想为国家做贡献。

但因为缺乏创新手段,一次次没有考上。

我想知道为什么我没有进入清华大学?小学我念了七年,中学念了三年,高考考了三次,我从来没有被认为是好学生,但也没变成一个坏学生,小学我是最好的小学生之一。

我们去参加重点中学考试,整个军队都被摧毁了,第二年再度全军覆没,后来实在没有中学要我们,就把小学改成杭州天水中学。

在杭州历史上,只有这一所小学被改为中学,改了一年后实在不行,后来撤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马云”获马云资助的兴奋与悲哀
【素材回放】
2015年,江西吉安市永丰县农村的8岁小孩范小勤因为长得特别像马云,在社交网络爆红。

2016年“双11”前夕,又有网络拍客在微博上曝光了江西“小马云”家境贫困的问题,不少网友呼吁让马云资助他上学。

11月9日,马云通过内部邮件表示,“自己愿意承担‘小马云’的上学费用,供他大学毕业”。

网友爆料,因为家境贫困,范小
勤和哥哥从来没有上过学,甚至连幼
儿园也没有上过。

范小勤的父亲年轻
时因为蛇咬被迫截肢,母亲从小患小
儿麻痹症,又不幸被牛戳瞎了一只眼
睛,家中还有83岁患老年痴呆症的
奶奶需要抚养。

全家五口人靠残疾的
父亲支撑着。

这样的家庭,无论从什
么角度来讲,都属于极端贫困,应该
得到政府和全社会的帮助。

“小马云”爆红网络,尤其是马
云承诺资助其上学,成为新一轮的网络热点之后,永丰县宣传部长来到“小马云”家里慰问,并从身上拿出500元慰问金送至“小马云”父亲手上。

当地志愿者协会也表示将每月给范小勤一家发放贫困物资(一袋大米和一桶5升食用油),而且还将不定期看望他们。

当地有关部门的及时跟进值得肯定,但是这些行动并没有得到网友的一致好评,很多人在新闻背后评论“早干嘛去了?”
【素材解读】
看惯了大场面以及满目是繁华的世界,突然出现一起悲惨如“小马云”一家的贫困案例,让人五味杂陈。

盛世如斯,却很难去让所有的人生活得更加体面。

与其说这是“小马云”一家的悲哀,不如说这是全社会的悲哀。

同时,这又是打当地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脸——贫困如斯,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人员,却也是在“小马云”成为“网红”之后才送来了500元钱,地方政府的扶贫工作不仅滞后于中央的部署,更是落后于网络的更新速度。

如此扶贫下去,则死角无数,贫困也会成为小康社会中永远的短板。

在正常的扶贫机制下,“小马云”
的案例断然不至于如此惨。

是网络媒体的发达扩大了那些仍然没有得到正常资助或救助的家庭的曝光几率。

无论这其中存在多少偶然,又存在多少必然,都无法令人兴奋。

许多基层政府在为民服务的态度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适用话题】
深思和焦心乡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
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但最后拼的还是实力
需要唤醒更多的力量,为今天这个现实做更多系统的努力,给成千上万留守儿童一个敞亮的未来
【素材锐评】
“小马云”获关注,扶贫不应“看脸”
假如范小勤不是长得像马云这类名人,不是因为穷得有点特色而成为了网络红人,又或者他虽然成为了网络红人,却并没有引起马云们的关注,他和他的家庭能够受到当地有关部门的关注,引来领导干部的上门慰问吗?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范小勤一家已经享受了当地扶贫政策的事实。

比如“小马云”家住的清一色红砖彻未粉刷的两层楼房就是由政府出资1.68万元建盖。

另外,“小马云”家每人每月享有180元低保补助,此项政策直至2020年。

但是,精准扶贫要求对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要求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

对“小马云”这样的家庭,普惠性的扶贫政策还远远不够,帮助其修建了房屋,把全家列入了低保范围,政府还只是尽到了最基本的责任。

对“小马云”一家更有针对性的帮扶应该是在媒体报道之前,而不是等到其成为网红,甚至受到马云的关注之后。

它说明当地在精准扶贫上做得还不尽如人意,还只是粗放扶贫,而不是精准扶贫。

“小马云”的遭遇引来了不少调侃,这个看脸的世界,连穷都要穷得有特色。

他们一家的贫困情况得到了广泛报道,也因此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生活境遇或许将有所好转,这固然值得高兴。

但是,扶贫不应该是一件看脸的事,精准扶贫更要求实现对贫困家庭的全覆盖。

而并不是所有贫困家庭都有一个“小马云”抑或“小马化腾”,也不是所有的贫困家庭都能够因为穷得有特色而走红网络。

“小马云”只是一个无法复制的偶然个案,类似“小马云”一家这样的贫困户在全国各地,甚至在当地应该也还有不少,又应该怎样去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实现脱贫致富呢?这既是
对各地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做好扶贫攻坚工作的考验,同时也是对目前各地是否有效落实了精准扶贫政策的拷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