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乡土地理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挖掘乡土地理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挖掘乡土地理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17-03-15T15:41:02.44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7年3月第271期作者:李洪华[导读] 本文重在探究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方法。

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第二初级中学262729

摘要:乡土地理具有更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反映的地理事实是具体的、生动的,不必借助太多的媒体和形象化手段就能把地理环境和真实世界直接地展示给学生。因而,它对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形成学科能力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重在探究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方法。

关键词:初中地理乡土地理资源兴趣人地关系

乡土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近,为学生所熟知与喜爱,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内容可以使学生在理解其周围地理现象以及地理事物的同时提高其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同时,乡土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考必考内容,必须给予重视。通过这几年的初中地理教学,笔者发现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用乡土地理材料做练习或做事例,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结合乡土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乡土事物便具有这个优势,乡土事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更加具体、更加生动、也更加熟悉,因此通过乡土地理事物教学能有效地抓住学生的心理,增强学生地理感性知识,巩固、扩大和加深课堂所获得的地理基础知识,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乡土地理知识的插入要适时、适度

生活中有很多的地理知识,身边的地理知识取之不尽,但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穿插乡土地理知识,每一节课都适宜插入乡土地理知识;也不是乡土地理的插入越多越好。乡土地理知识如果插入的时机不当或者过多,反而会弄巧成拙,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学中乡土地理知识的插入要适时、适度,找到教学内容和乡土地理知识的最佳切合点,这样才能使乡土地理知识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如:在七年级上册《世界的地形》的教学中,在讲“等高线地形图——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地的不同部位”这部分内容时,可以把学校临近的青州云门山介绍给学生。云门山上山顶、山谷、山脊、陡崖、鞍部一目了然,不用过多的讲述,学生很容易就学会了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山地的不同部位。

三、借助乡土地理课程,擦亮学生发现身边地理的眼睛

走进地理世界,就犹如踏上了一次旅行。在地图上可以穿越太平洋、跨过喜马拉雅,可对有些学生来讲,那些离我们生活很遥远的地理事物,学生因为没有身临其境的机会,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感受不够真切,兴趣不够浓厚。而乡土地理最能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学习地理是有趣的,也是有用的。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区域地理学习是重头戏,区域地理学习中经常会用到比较的方法。选取比较对象时,遵循“就近取材”的原则,乡土地理在此又显示了其特有的魅力。在讲欧洲西部的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时,可与家乡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相比较。教师应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所学内容对现在的生活和学习的作用,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起作用。

四、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乡土地理调查

学生学习地理,单靠在教室里学习地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利用周边的环境,根据教材的安排有计划的安排学生搞社会调查。如:在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河流》的教学中,可以要求他们对本地的河流情况做观察记录。对河流一年的流量大小的季节变化和年度变化进行调查。可以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印象,也可以向长辈请教。那么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际调查,学生对于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就会有很深刻的认识。在适当的情况下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户外考察。如学习地图时,难点在于对方向,比例尺的理解。如果能够让学生对一个比较小的范围进行一次自主调查绘图,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实践能力,而且增强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要求学生在对家乡寿光市的市容进行调查,不仅列出街区内工厂、商店、服务行业的名称,还简析了这些地理事物布局的合理性和存在问题,同时提出了改进意见,并绘制出街道平面分布示意图。有的同学平时连周围东西南北都分不清楚,这下他们的收获就不仅是懂得了地图的基本要素。

五、结合乡土事实,感触人地关系

结合人地关系理论,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的特征,而且要使学生认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形成全球意识和环境价值观念,提高适应、保护和改造环境的自觉性和能力。学生理解人地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知道周围所存在的事或物。如在介绍潍坊的自然资源时,向学生介绍潍坊曾经是滨海湿地区,湖泊河流较多,改革开放前河里鱼虾成群,河水清澈见底。但近十年来,由于人类在生活、生产中的不合理利用,从工厂排放的大量废水,农民施放的农药随雨水流到河流里,导致河里鱼虾几近绝迹,水质变浊,居民饮用的水源受到严重的污染,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了威胁。并且随着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大量的湖泊被填埋,变成了民宅或工厂。在个别乡镇,更是出现了水荒。

参考文献

[1]黄翠娥结合乡土内容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搜集能力[J].中学教学参考,2012,(33)。

[2]张君政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3]张碧秋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0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