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2019年春季《中国法制史》离线考核【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2019年电大期末测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卷

2019年电大期末测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卷

2019年电大期末测试《中国法律思想史》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法家认为在治理国家时,应当(C)A.任人唯贤B.任人唯亲C.远贤智,弃私议D.不尚贤,使民不争2.“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一著名谏议的提出者是(A)A.魏征B.房玄龄C.长孙无忌D.刘文静3.下列人物中,既参与制定《贞观律》又参与编纂《永徽律》并对之作了注解的是(A)A.长孙无忌B.房玄龄C.于志宁D.李世民4.重视吏治,提倡“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的统治者为(C)A.阿骨打C.完颜雍D.忽必烈5.主张“以民为本”,并向文帝提出“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的建议的是(C)A.晁错B.陆贾C.贾谊D.陈平6.重视“礼”在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礼、义、廉、耻视为“国之四维”的是(A)A.管仲B.孔子C.姜尚D.周公7.将儒家经义应用于法律实践的第一人是(C)A.刘安B.贾谊C.董仲舒D.荀况8.洪仁为了做到中央和地方的“上下情通”,主张设立(B)A.参议院C.御史D.地方驻中央办事处9.三民主义的核心是(B)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政权问题10.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最早区分故意和过失,惯犯和偶犯的思想家是(A)A.周公B.孔子C.慎到D.庄子11.《老子》认为,最理想的社会是“天下有道”的社会,是否“有道”的关键在于是否合乎(D)A.君主的意志B.法律C.道德D.自然12.“理大罪,赦小过”的司法原则的提出者是(A)A.白居易C.唐甄D.王夫之13.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将(C)作为首要任务。

A.排满B.反资C.反帝D.反封建14.在秦王朝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C)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15.朱熹认为诛杀犯死罪的人是(D)A.违背“天理”的B.“滥刑”C.违背“德礼”的D.符合“天理”的16.春秋时期,以讼师身份帮人打官司,并收取外衣短裤作为费用的是(C)A.管仲B.子产D.叔向17.杜预主张以(A)为标准解释法意。

东师2019年春季《中国法制史》离线考核【标准答案】.doc

东师2019年春季《中国法制史》离线考核【标准答案】.doc

期末作业考核《中国法制史》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1、试述《法经》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答:《法经》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比较完善的封建成文法典,它的内容包括盗、贼、囚、捕、杂、具六篇。

盗法是针对危害财产安全的犯罪行为的法律;贼法是规定危害人身安全的犯罪行为的法律;囚法和捕法主要是规定抓捕、审判、囚禁犯罪人的法律;杂法是规定其他危害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六禁;具法是规定刑罚的加减方面的法律。

历史意义:土《法经》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木原则和体系。

六篇的内容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包括总则性的规定和分则性的规定,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一些基本原则以及法典的体系,此后秦朝和汉朝等封建王朝的法律无不受其影响。

所以《法经》是封建律典的蓝本。

b.《法经》对当时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秦代的法律形式有哪些?答:1;律商鞅改法为律。

律为当时最主要的法律形式。

2;令(制、诏)秦始皇曾宣布:“命为制,令为诏。

”当时命、制、令、诏,从法律意义上说并无区别。

律与令经常并列使用。

3;式“式”作为一种法律形式,最早出现于秦,如上述《封诊式》,其中也有对司法官吏“治狱”的要求。

4;《法律答问》对秦律的某些条文、术语和律义以问答的方式作了明确的解释。

这对正确运用法律,更有效地贯彻立法意图,具有重要作用。

5;廷行事是司法审判的成例。

《法律答问》中多次提到“廷行事”,这说明《廷行事》在当时的司法实践中已成为律文之外可以援引的成例。

此外还有“程”、“课”等法律形式。

1975年底发现的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竹简,其中的《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是有关秦朝法律的主要内容。

云梦秦简共1155枚,内容极其丰富。

法律令文书有《秦律十八种》:《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工律》、《工人程》、《均工》、《徭律》、《司空》、《军爵律》、《置吏律》、《效》、《传食律》、《行书》、《内史杂》、《尉杂》、《属邦》;此外还有《效律》,是对核验县和都官物资帐目有关制度的规定,其中有的己收录在《秦律十八种》中。

东北师范大学离线中国法制史

东北师范大学离线中国法制史

离线作业考核
《中国法制史》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会审公廨。

答:又称会审公堂,是英美列强强迫清政府在租界设立的特殊司法审判机关,实际由外国人控制,主要负责华洋混合案件的审理。

2、简述《北齐律》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答:主要围绕春秋决狱、秋冬行刑、录囚制度等简要加以阐述。

重罪十条列入;在刑罚体系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成就最高,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法典,它将儒家规范更多地纳入法律。

3、简述宋朝的“翻异别堪”复审制度。

答:翻异别堪”的复审制度宋代,当犯人不服判决临刑称冤,或家属代为申冤时,改由另。

2019年电大期末测试《中国法制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年电大期末测试《中国法制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年电大期末测试《中国法制史》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金朝在法律封建化的进程中,由金熙宗主持制定并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C)A.《重熙条制》B.《咸雍重修条制》C.《皇统制》D.《泰和律义》2.1911年颁布的《十九信条》采纳了(A)式的虚君共和模式。

A.英国B.日本C.法国D.比利时3.在夏朝,肆无忌惮地杀人称为(C)A.昏B.墨C.贼D.杀4.制定于(A)的《麟趾格》正式将格上升为国家法典。

A.东魏C.北魏D.北齐5.清朝在中央设置的处理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事务的机构是(A)A.理藩院B.宗人府C.内务府D.军机处6.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称为(A)A.质剂B.券书C.傅别D.判书7.春秋时期最先公布成文法的国家是(A)A.郑国B.晋国C.楚国D.秦国8.战国时期,“改法为律”者是(B)A.李悝B.商鞅D.吴起9.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最完整的最具社会影响的古代成文法典是(D)A.《武德律》B.《开皇律》C.《贞观律》D.《永徽律疏》10.登闻鼓院作为受理直诉的机关设立于(C)A.秦朝B.唐朝C.宋朝D.清朝11.南京国民政府普通法院实行三级三审制,其中称为“事实审”的为(D)A.第一审B.第二审C.第三审D.第一、二审12.西周时期的刑事诉讼称为(B)A.质B.狱C.剂13.男方请媒人向女方送礼求婚,在中国古代“六礼”中被称为(A)A.纳采B.纳吉C.纳征D.请期14.中国历史上首次公布成文法者是(D)A.赵鞅B.赵盾C.荀寅D.子产15.汉朝有权纠察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并可直接弹劾三公的监察官是(D)A.御史大夫B.御史中丞C.刺史D.司隶校尉16.传达皇帝制诏有所篡改谓之(B)A.不敬B.矫制、矫诏C.僭越D.犯跸17.唐朝把国家机关广泛适用的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式称为(D)A.律B.令C.格D.式18.法律明文规定法官回避制度始于(B)A.隋B.唐C.五代十国D.宋19.太平天国分配土地的标准是按(A)A.人口B.丁男数C.职位D.资产20.秦朝掌管朝廷与少数民族的交往事务的是(B)A.廷尉B.典客C.少府D.宗正21.唐律中犯罪已被发现或已在服劳役的期间再重新犯罪的行为称(D)A.又犯B.重犯C.再犯D.更犯22.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始于(A)A.《中英五口通商章程》B.《中美望厦条约》C.《马关条约》D.《马凯条约》23.系统地规定唐朝官制的政书是(D)A.《武德律》B.《贞观律》C.《永徽律疏》D.《唐六典》24.明朝废除宰相后,中央实际上的决策机构是(A)A.内阁B.六部C.都察院D.通政使25.南京国民政府宣称,立法的最高原则是(A)A.三民主义B.三权分立C.民主共和D.五权宪法26.以下各选项中,属于工农民主政权时期的土地立法是(C)A.《中国土地法大纲》B.《五四指示》C.《兴国县土地法》D.《陕甘宁边区土地条例》27.汉律中由官吏指示司法机关立案审理的诉讼行为称为(B)A.告B.劾C.诉D.公诉28.凌迟刑作为一种刑罚,最早出现于(B)A.唐朝B.五代十国C.北宋D.南宋29.明朝重在审查和处理有贪酷行为的官员的考课是(B)A.考满B.考察C.殿试D.会试30.清雍正时颁行的《大清律集解》将康熙年间颁行的条例编为(D)B.钦定例C.则例D.增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中国法制史》网课测试题答案4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中国法制史》网课测试题答案4

东北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中国法制史》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晋律》颁行后,张斐、杜预两大律学家为之作注,经朝廷批准颁行天下,称为()。

A.《法律答问》B.《大杜律》C.《小杜律》D.《张杜律》2.中国最早的五刑指的是()。

A.大辟、膑、宫、黥、墨B.墨、黥、刖、宫、大辟C.墨、劓、剕、宫、大辟D.墨、黥、宫、大辟、劓3.宋代笔记《挥尘录》载一案例:张逸,字天隐,郑州人。

登进士。

初尝以枢密直学士知益州。

蜀人谙其民风。

华阳县乡长杀人,诬道旁者,县吏受财,狱具,乃令杀人者守囚。

逸曰:“囚色冤,守者气不直,岂守者杀人乎?”囚始敢言,而守者果服,立诛之。

蜀人以为神。

本案中张逸运用了下列哪一种断案方法?()A.《春秋》决狱B.“五听”C.钩距法D.众证定罪4.唐律将十种最严重的犯罪冠于篇首,名之为“十恶”。

“十恶”中属于危害君主和君权的犯罪有()。

A.谋反B.谋大逆C.恶逆D.内乱5.《大清现行刑律》确定的刑罚种类主要有()。

A.罚金刑B.徒刑C.遣刑D.死刑6.关于中国古代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制度,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西周时期“七出”、“三不去”的婚姻解除制度为宗法制度下夫权专制的典型反映,然而“三不去”制度更着眼于保护妻子权益B.西周的身份继承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而财产继承则实行诸子平分制C.汉朝民间习惯上认同诸子均分D.宋代法律规定遗产除由兄弟均分外,允许在室女享有部分的财产继承权7.以下哪些制度可以看作是法律儒家化的产物?()A.八议B.准五服以制罪C.留养承祀D.亲亲得相首匿8.汉律六十篇的构成中,不包括()。

A.九章律B.越宫律C.傍章律D.左官律9.下列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哪些是直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A.汉代的“《春秋》决狱”B.《魏律》规定的“八议”制度C.《晋律》和《北齐律》确立的“准五服制罪”制度D.明代的“九卿会审”10.“七出”是中国古代解除婚姻的条件。

东师2019年春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高起本)》离线考核答案参考资料

东师2019年春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高起本)》离线考核答案参考资料

离线作业考核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满分100分【作业得分100分】
一、简答(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平衡论的基本内涵。

【标准答案】:“平衡论”至今尚属理论萌芽时期,其自身亦需一个不断的自我反思和建构过程才能渐臻完善的理论体系。

我们在思考和构建“平衡论”体系时日益感受到,“平衡论”的提出对我们进行行政法学研究而言更具深远的方法论意义。

2、简述信赖保护原则。

【标准答案】:信赖保护原则是行政法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指行政管理相对人对行政权力的正当合理信赖应当予以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生效的行政行为,确需改变行政行为的,对于由此给相对人造成的损失应当给予补偿。

3、简述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

【标准答案】:一、即时生效。

二、受领生效。

三、公告生效。

四、附条件生效。

4、简述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

【标准答案】:(1)公正原则。

(2)公开原则。

(3)保障基本人权原则。

(4)效率原则。

5、简述行政职权的性质与特点。

【标准答案】:1)、强制性。

行政职权是一法定权力,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2)、单方性。

其效力的发生通常不以行政相对人的意志为转移。

3)、不可处分性。

没。

东师 中国法制史【参考答案】

东师 中国法制史【参考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
《中国法制史》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会审公廨。

答:清同治七年(1868年),根据上海道台和英美等领事商订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在英美租界设立了会审公廨(也称会审公堂,英文名为Mixed Court)。

会审公廨设正会审官1人,总管公廨事务,副会审官6人,办理刑民案件,另设秘书处、华洋刑事科、华务民事科、洋务科,管卷室。

陪审官则由外国领事担任。

随租界不断扩张,上海英美租界会审公廨改名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裁判权实际由会审官操纵,亦不得上诉。

2、简述《北齐律》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答:主要围绕春秋决狱、秋冬行刑、录囚制度等简要加以阐述。

重罪十条列入;在刑罚体系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成就最高,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部法典,它将儒家规范更多地纳入法律。

3、简述宋朝的“翻异别堪”复审制度。

答:“翻异别堪”是宋代为防止冤假错案而规定的复审制度,是指犯人如果在录问或刑事提。

2019年电大《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资料整理版附答案

2019年电大《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资料整理版附答案

2019年电大《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资料整理版附答案单选题1.”昏.贼.贼,杀”是夏朝法律内容,其中”杀人不忌为( B.杀)”。

2.西周时吕刑制定了赎刑和有关刑法原则的内容.吕刑的作者是( B.吕侯)。

3.我国古代首次公布的成文法是在(B.鼎上)。

4.汉代对利率曾有明确规定,超过法定利率这叫做(A.取息过率)。

5.明律规定,对于执行监察职务的所谓”风宪官”的御史,若犯贪污罪比其他官吏处刑要加重(B.二等)。

6.在中国法制史上,”八议”最早规定在( A.(曹) 魏律)。

7.《唐律疏议》第二篇的篇名是( B.卫禁)。

8.中国封建社会国家对某些重要的商品实行专卖的制度,叫做(D.禁榷制度)9.旧中国起草的第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刑法典是( D.《大清新刑律》)。

10.鸦片战争后清朝的专门负责司法行政的机关是(C.法部)。

11.夏朝奴隶制国家的第一个国王是( C.启).12.我国古代赎刑最早出现在( A.夏朝)。

13.春秋时期在晋国铸刑鼎的是( A.赵鞅).14.战国初期魏国的李悝制定的一部封建法典,叫做( B.法经)。

15.秦朝有一种以极端残忍的死刑与肉刑井用的刑罚是( D.具五刑).16.在《法经》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厩律.兴律三篇的是( C.察律)。

17.清朝每年复审各省死刑案件的司法制度叫做( A.秋申).18.《钦定宪法大纲》的附录是( D.臣民权利义务).19.担任《大清民律草案》的总则.债权和物权三篇起草的外国法学家是( D.日本人).20.《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周有乱政,而作”( C.九刑)。

21.在我国,首次以年龄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是( B.汉朝)。

22.宋代初年出现的官府承认土地私有权的凭证,叫做( A.红契)。

23.中国法制史上,确立”十恶”罪名的法典是(C 《开皇律》)。

24.保存至今一部最早的.最完整的.具有封建国家行政法典性质的文献是( A.《大唐六典》)。

2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是( D.《大清新刑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作业考核
《中国法制史》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试述《法经》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答:《法经》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比较完善的封建成文法典,它的内容包括盗、贼、囚、捕、杂、具六篇。

盗法是针对危害财产安全的犯罪行为的法律;贼法是规定危害人身安全的犯罪行为的法律;囚法和捕法主要是规定抓捕、审判、囚禁犯罪人的法律;杂法是规定其他危害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六禁;具法是规定刑罚的加减方面的法律。

历史意义:a.《法经》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则和体系。

六篇的内容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包括总则性的规定和分则性的规定,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一些基本原则以及法典的体系,此后秦朝和汉朝等封建王朝的法律无不受其影响。

所以《法经》是封建律典的蓝本。

b.《法经》对当时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秦代的法律形式有哪些?
答:1;律商鞅改法为律。

律为当时最主要的法律形式。

2;令(制、诏)秦始皇曾宣布:“命为制,令为诏。

”当时命、制、令、诏,从法律意义上说并无区别。

律与令经常并列使用。

3;式“式”作为一种法律形式,最早出现于秦,如上述《封诊式》,其中也有对司法官吏“治狱”的要求。

4;《法律答问》对秦律的某些条文、术语和律义以问答的方式作了明确的解释。

这对正确运用法律,更有效地贯彻立法意图,具有重要作用。

5;廷行事是司法审判的成例。

《法律答问》中多次提到“廷行事”,这说明《廷行事》在当时的司法实践中已成为律文之外可以援引的成例。

此外还有“程”、“课”等法律形式。

1975年底发现的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竹简,其中的《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