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网吧告家长书

合集下载

网络安全致家长一封信范文(15篇)

网络安全致家长一封信范文(15篇)

网络安全致家长一封信范文(15篇)网络安全致家长一封信范文(精选15篇)网络安全致家长一封信范文篇1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为切实做好安全防范教育,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推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切实提高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识骗防骗能力,秀屿区毓英中学开展“提高警惕,远离陷阱”——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

请您认真阅读学习以下相关内容,在生活中擦亮眼睛,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谨防诈骗!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如冒充公检法、商家公司厂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伪造和冒充招工、婚恋、贷款、中奖、手机定位等形式进行诈骗。

防范电信诈骗小贴士目前,公安部研发出国家反诈中心APP,该APP具有拦截诈骗预警,报案助手、举报线索、反诈宣传等功能,APP还覆盖了很多专业的防骗战术以及诈骗案例,并通过全面的数据挖掘与比对,实现智能识别疑似诈骗电话、短信、APP风险,并对风险行为预警及提示,有效封堵诈骗行为;请各位家长在提高反诈防骗意识的同时,立即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如遇到电信网络诈骗、有疑问或需协助,请及时拨打110进行咨询。

让我们家校合力,共同携手,从小培养孩子的通讯网络防范意识,在自由、快乐、平安的蓝天下成长!写信人:20__年_月__日网络安全致家长一封信范文篇2尊敬的家长朋友:你们好!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增强了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创造了精彩的娱乐时空,但其中一些不良内容也极易幼儿造成伤害。

20__年10月11~17日为今年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题是“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靠人民”,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网络安全小知识。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防沉迷网络,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30篇)

防沉迷网络,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30篇)

防沉迷网络,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30篇)防沉迷网络,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精选30篇)防沉迷网络,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篇1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__〕3号,以下简称《通知》)。

2月5日,省教育厅办公室向全省各市、州、县教育局转发了《通知》(鄂教基办函〔20__〕2号),并就做好相关工作提出要求。

为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通知》精神,根据区教育局工作安排,现就我校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工作提出如下要求,请予以支持和配合,家校合力抓好我校学生手机使用管理。

1.学生原则上不携带手机入校,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向学校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2.选择功能简化的电话手表,避免多功能性对自己、他人和课堂产生干扰和影响。

与学生协商休闲类相关功能在校时间不使用或开启锁定模式。

3.请家长以身作则,在正确使用手机方面为孩子树立榜样,加强对学生在家庭中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教育合力。

4.学生在校期间,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为学生提供通讯服务。

若家长有需要,可与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联系。

保护学生视力,防止网络沉迷,创设静心学习环境刻不容缓。

期待在家校共同努力下,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茁壮成长!写信人:日期:防沉迷网络,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篇2尊敬的各位家长:为了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认真落实中央有关未成年人络环境治理的决策部署,有效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络游戏,切实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根据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倡议:1、严格做好手机管理。

原则上不允许学生将手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充电器、数据线、耳机等)带入校园。

若有实际需求确定要在校园使用手机,家长需要提前填写书面申请书,交班主任老师审核,经学校批准后方可携带。

学生网络管理规定告家长书

学生网络管理规定告家长书

学生网络管理规定告家长书尊敬的家长们:学校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和安全的网络环境。

为了保障学生的研究效果和网络安全,学校制定了学生网络管理规定。

特此向家长们告知,请您详细阅读并与孩子共同遵守。

1. 上网时间限制为了保证学生的研究任务能够得到充分的完成,并且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学校规定学生上网时间的限制为:工作日晚上10点为上网截止时间,周末和假期为晚上11点为上网截止时间。

请家长们配合学校的规定,协助孩子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2. 网络内容监管学校要求学生在网络使用过程中,严禁访问和传播任何违法、有害、淫秽、暴力等不良内容。

请家长们与学校共同努力,对孩子的上网行为进行监督和指导,避免产生不良影响。

3. 合理使用个人信息学校教育孩子要善于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请家长们引导孩子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要在网络上填写个人敏感信息。

同时,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隐私。

4. 社交媒体使用规范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利用社交媒体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

然而,为了避免不良影响和纷争产生,学校要求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积极传播正能量,自觉遵守社交媒体的使用规范,不得进行辱骂、人身攻击等不良行为。

5. 网络安全教育学校将定期组织网络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请家长们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共同教育孩子学会正确使用网络,保障网络安全。

以上为学校学生网络管理规定的告家长书。

我们希望家长们与学校共同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网络行为,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谢谢!学校管理部门日期:XXXX年XX月XX日。

远离网吧,文明上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远离网吧,文明上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三岔口中学开展“远离网吧,文明上网”活动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中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

网络拓宽了我们的求知途径,为学生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种各种祥细的、自已想知道的信息;几秒种内,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收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求知的广阔空间。

正由于网络的这些优点,才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青睐。

同时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中学生上网存在一定的利弊。

互联网在极大的方便人们交流和获取信息的的同时,个别网站也存在着传播不健康信息、提供不文明服务等严重危害社会的问题,尤其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个别同学沉迷网络游戏,荒废学业,进而引发暴力等社会问题;网上的腐朽文化侵蚀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作为家长要教育指导孩子正确上网、文明上网、增强上网自我防护意识,坚决拒绝色情、反动、恐怖等不健康网站,教育引导孩子把电脑作为帮助学习的工具,真正让互联网成为孩子学习的伙伴,做文明小网民。

要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孩子的法制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严禁孩子进入营业性网吧、电子游戏室等社会场所。

课余时间要督促孩子认真完成作业,鼓励孩子多看健康、有益的书籍和影视节目,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孩子养成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礼貌待人的文明习惯。

各位家长,孩子是我们共同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积极参与到“远离网吧、文明上网”的活动中,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2013 年4月三岔口中学开展“远离网吧,文明上网”活动家长回执学生姓名:性别:班级:家长意见家长签字:。

远离网吧-健康成长--致全镇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远离网吧-健康成长--致全镇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远离网吧健康成长——致全镇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学生家长:你们好!今年的暑假即将来临,全镇中小学生在经历了一学期的校园生活之后,将度过一个轻松而愉悦的暑假生活。

为了使您的孩子过上一个家长放心、社会安心、自身快乐的“绿色暑假”,我们特给您呈上此信,以表达我们对您孩子及全家的爱意和祝福。

由于部分娱乐项目和非法音像制品、书刊对广大青少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诱惑力,尤其是网吧、电子游戏娱乐,因其内容新鲜刺激,互动性、娱乐性较强,极易使青少年沉溺其中难以自拔。

为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及娱乐营业场所的管理,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保障互联网服务经营活动健康发展,国务院已经颁布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明令禁止网吧接纳未成年人。

5月21日,从市网吧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为整治网吧安全隐患,文化部门从即日起重拳出击,对全市网吧实施有史以来最严厉的治理措施,包括十二个“一律”。

其中,四个“一律吊销许可证”:一次接纳3名以上未成年人、一年内连续2次接纳未成年人、营业外时间接纳未成年人以及接纳未成年人上网引发恶性案件的,一律吊销许可证。

四个“一律关停”:证件过期及证件不齐、接纳一名未成年人上网、不按实名登记上网以及超时经营的,一律依法予以关停。

四个“一律重罚”:未悬挂证照、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及证名不符,擅自停止实施经营管理技术措施,经营非网络游戏,未建立场内巡查制度或发现上网者违法行为不向文化、公安部门举报的,一律重罚。

为此,我们特向全体家长朋友和同学发出如下倡议:一、对孩子进行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教育,教育引导孩子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文化影响,不参加各种形式的赌博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

二、教育孩子不看有淫秽、恐怖等不健康内容的书刊、录像,拒绝低俗淫秽的“口袋书”;不进营业性歌舞厅、游戏机室等未成年人不宜的娱乐场所;不做违法违规的事情,杜绝各种不良嗜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做文明的小使者。

三、教育孩子不进营业性网吧。

2023中小学防网络安全风险教育告家长书(完整版)

2023中小学防网络安全风险教育告家长书(完整版)

2023中小学防网络安全风险教育告家长书(完整版)尊敬的家长:网络安全是当前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为了帮助您更好地保护孩子在互联网世界中的安全,我们特意撰写这封告家长书,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请您认真阅读以下内容,并与孩子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

一、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互联网是一个充满机遇和风险的世界。

我们必须教育孩子正确使用互联网,并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网络安全问题不仅涉及个人隐私的泄露,还可能导致经济损失、身份盗窃以及心理健康问题。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二、建立正确的上网惯1. 教育孩子识别网络风险2. 设定合理的上网时间和内容合理控制孩子的上网时间,并且帮助他们选择适合年龄的网络内容。

避免沉迷网络游戏,鼓励他们进行多样化的兴趣爱好。

3. 使用安全的网络设备和软件确保家庭网络设备和孩子使用的电子设备已经安装了安全软件和防病毒程序,并及时更新。

三、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监督1. 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建议与孩子建立亲近和信任的关系,鼓励他们主动向您分享上网的经历和问题,以便您能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

2. 监督孩子的上网行为监督孩子的上网行为并定期与他们讨论网络安全话题。

帮助他们理解网络中的风险,并提醒他们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3. 配合学校的网络安全教育与学校合作,支持学校的网络安全教育。

定期参加家长会议,了解学校对于网络安全的教育措施,与老师、其他家长交流心得。

四、指导孩子处理网络安全问题1. 研究如何举报网络安全问题教育孩子学会正确、便捷地举报网络安全问题,包括骚扰、欺凌、非法内容等。

2. 教授孩子正确处理网络纠纷的方法告诉孩子如果遇到了网络纠纷,应尽快向成人寻求帮助,避免私下解决、报复或泄愤。

五、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我们鼓励家长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请您:- 建立正面的数字文化,培养孩子对网络世界的正确认识;- 监督孩子的朋友圈与社交媒体使用;- 加强自身的网络安全知识,与孩子共同研究网络安全技能。

2024年“远离网吧”倡议书

2024年“远离网吧”倡议书

2024年“远离网吧”倡议书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便捷与乐趣。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网吧这一娱乐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我倡议我们共同努力,远离网吧,追求更加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

一、沉迷网吧的危害首先,沉迷网吧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长时间沉浸在虚拟世界中,容易导致视力下降、身体姿势不良、颈椎病等问题。

此外,过度依赖网吧还可能导致我们忽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亲情关系,导致家庭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加剧。

其次,网吧环境往往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网吧人数众多,空气质量差,容易滋生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增加了我们患病的风险。

同时,网吧内嘈杂的环境也容易使我们分心,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

最后,沉迷网吧还可能影响我们的学业和职业发展。

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和虚拟社交,容易使我们荒废学业,错过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这样的后果不仅对我们个人的未来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的负担。

二、远离网吧的益处远离网吧,我们可以拥抱更加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

首先,我们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远离网吧有助于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们可以更多地参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增进彼此的感情。

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还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

最后,远离网吧还能让我们更好地关注个人兴趣爱好。

我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的技能、阅读有益的书籍、参加体育运动等,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

三、倡议实施为了实现远离网吧的目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沉迷网吧的危害,增强自我控制能力,避免过度依赖网吧。

当感到疲惫或无聊时,可以寻找其他有益的活动来替代,如户外运动、阅读等。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引导他们远离网吧,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防网络沉迷致家长的一封信(通用6篇)

防网络沉迷致家长的一封信(通用6篇)

防网络沉迷致家长的一封信防网络沉迷致家长的一封信(通用6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书信吧,书信是人们用于表情达意的一种交际工具。

你知道书信要怎么写才正确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防网络沉迷致家长的一封信(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防网络沉迷致家长的一封信1尊敬的家长朋友、亲爱的同学们: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捷,但同时,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有些孩子不能正确地使用网络,不良的网络信息和游戏已经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道路上的重要隐患。

为引导学生文明、健康、绿色上网,远离网络游戏,抵制不良网络信息,请家长和孩子一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

沉迷网络的原因1、缺少父母关爱。

父母忙于工作,和孩子之间缺乏交流,缺少陪伴,不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感受,孩子通过网络游戏可以填补内心的空缺。

2、缺少关注与鼓励。

部分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缺乏关注及掌声,需要在虚拟的游戏中获得鼓励和自信。

3、家长沉迷于网络。

家长手机不离手,在孩子面前玩游戏、刷小视频等,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尝试、模仿。

4、自制力弱、从众心理。

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孩子,有一个普遍的特点,自制力弱,这跟从小养成的习惯以及自身性格有很大关系。

当一款游戏流行,有些孩子会有从众心理,甚至会担心,如果不了解,就无法加入小伙伴的聊天话题。

沉迷网络的危害1、不利于身体健康。

手机对人体的危害最大的来源是手机所发出的辐射,手机辐射会引起神经衰弱,心燥胸闷,头昏眼花,精神不振等。

科学研究发现,长期沉迷网络游戏,不仅遏制儿童左前脑的正常发育,且特别影响儿童的早、中期智力开发,对儿童的视力也有很大的影响。

2、不利于心理健康。

长期沉迷在虚拟世界,缺乏一些现实的交流,容易使一个人想法极端、内心封闭、不善交际等。

3、容易导致意志力消磨和自控能力下降。

网络的过度使用,会使青少年对网络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而对自己的学习却失去兴趣,缺乏毅力,自控能力下降,学业荒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督促学生“远离网吧、拒绝沉迷、文明上网、健康成长”
告家长书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上网,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种热潮,在这种热潮中,中小学生好像成为了主力军。

中小学生上网,在网上寻找学习辅导资料,提高学习效率,这是一件好事。

可是,在大大小小的网吧中的中小学生又在干什么呢?这个在网上聊天,那个在玩网络游戏,还有的就是在浏览不健康的网页,很少有同学利用网络来进行学习。

电脑网络是高科技不断发展的结晶,我们谁也无法拒绝它,但凡事皆有度,过度就走向反面。

当中小学生对此迷恋达到如醉如痴的地步后,网络便成为了“洪水猛兽”,而网吧因利益的驱动无疑成了推波助澜者。

在我们学校看来,中小学生在网吧上网的害处有以下几点:第一,浪费太多时间,耽误学业;第二,上网时废寝忘食,严重损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第三,大多数网吧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隐患,危及上网者的安全;第四,网吧老板为利益驱动,往往允许网友登录某些不健康网站,给学生心理健康造成危害;第五,给家长增加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

沉迷网络对未成年人的身心无疑是会造成很大伤害的。

据调查,学生接触网络后,很容易上瘾,玩起来就没完。

一项调查表明,中小学生上网,60.7%的人玩游戏,34.1%的人找朋友聊天,29.1%的人关注影视文体等动态,24.3%的人发E-MAIL等等。

从这些调查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目前中小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就是游戏、娱乐、聊天和发E-MAIL。

另外,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指出,未成年人长期沉浸在飞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情境中,会使他们模糊道德认识,从而影响思想的健康发展。

民盟北京市委的一项调查资料表明,14.8%的学生患有网络成瘾症。

网络成瘾症给中学生带来了心理和身体疾病。

玩网络游戏后眼睛痛的占36%,脖子酸痛的占27%,头晕的占15%;沉迷于网络游戏,还容易使人中学生减少正常人际交流,产生自闭倾向等等。

未成年人因进网吧引发的社会问题确实有点触目惊心了,媒体上不断有因上网而引发的离家出走、偷扒抢劫、寻衅滋事、残害父母、跳楼自杀等事件的披露。

据报载:沅江市一少年迷恋电游、上网,在梦游中跳楼丧命;北京一少年来岳阳会网友,网友不露面导致流落街头;青岛市一初二男生上网成瘾,宁愿不吃中午饭也要省钱上网,父母藏在枕头下的钱经常被偷,在家中反省的几天中竟整日哈欠连天,如同吸食了毒品一般;更有甚者,因为一言不和,16岁少年在网吧举刀杀人。

今年3月11日晚,16岁的少年胡某在合肥市新站开发区“相约”网吧里玩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时,由于技术欠佳,胡某每次都被别人“捅”倒。

坐在胡某旁边的一名与胡某同龄的少年也在玩同一种游戏,他忍不住对胡某冷嘲热讽。

在网络上“杀”红了眼的胡某当即火冒三丈,抽出大半尺长的防身刀具,捅向受害人的胸口,导致受害人当场死亡,而胡某依旧沉浸在暴力游戏中。

直到警方赶到现场,胡某才惊醒:“我是不是杀死了人,会不会坐牢?”这些血的教训多么让人深思啊!
学生在没人监管的情况下,随意进出网吧,沉溺在虚似的网络中,带来的害处实在是太多了。

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教育和防控工作,但学生进入营业性网吧的现象仍时有出现。

为了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教育体系,为我校学生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教育我校学生自觉远离网吧、游戏厅,拒绝“黄赌”,特向家长朋友发出如下倡议:
一、遵守法律规定,带头学习宣传《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引导孩子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由于不少网吧经营者单纯以赢利为目的,违反国家法
律规定,昧着良心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要教育学生增强自控能力,自觉遵守“未成年人(未满18岁者)不得进入网吧”的规定。

二、拒绝“黄赌毒”。

家长要引导自己的子女充分认识“黄赌毒”的严重危害性,自觉远离网吧和电子游戏厅,做到不参与、不纵容、不包庇,制止自己的子女进入营业性网吧。

家里有电脑并且连了网的家庭,家长一定要限制子女的上网时间,引导子女健康上网,让网络为子女的学习服务。

三、请家长朋友们配合学校教育学生要反思自我行为,革除不良陋习,培养健康情趣,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体育运动、艺术教育等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等。

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家长要积极引导自己的子女树立崇高的理想,增强学习进取心,不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方式。

五、希望家长能控制子女的零花钱数目,从经济条件上限制学生进网吧。

同时希望家长工作之余多抽点时间陪陪孩子、管管孩子、让温暖的亲情留住孩子走进网吧的脚步。

诚挚地希望家长朋友们能与学校一道,督促自己的子女“远离网吧、拒绝沉迷、文明上网、健康成长”,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优良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有网瘾的孩子戒除网瘾,回到可爱的校园,回到温馨的家里,把握眼前的一点一滴,共创一片明净的蓝天。

丁字中学 2007-12-10
附家长意见:
家长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