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和藤野严九郎 - ●解剖学教授——藤野严九郎 -祖父和父亲-

合集下载

走近鲁迅恩师——藤野先生

走近鲁迅恩师——藤野先生

走近鲁迅恩师——藤野先生作者:顾亚萍来源:《初中生世界·九年级》2014年第11期■走近鲁迅恩师——藤野先生——《藤野先生》导学顾亚萍《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

《藤野先生》就是其中的一篇回忆散文。

文章讲述了鲁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断,重点是记叙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同时交织着对自己的责备和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藤野先生原名藤野严九郎,是鲁迅在仙台医专学习时的老师。

藤野先生祖籍日本福井县,世代为医,他是藤野家的第六代医生。

藤野先生出生于1874年7月1日。

小学时,他跟随福井藩校的野坂先生学习过汉学。

1892年4月,进入爱知医学校学习;1896年10月毕业,留校做解剖学教师奈良坂的助手;1897年7月,藤野先生在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开始了为期一年的解剖学学习。

1901年10月,藤野先生应聘到仙台医专任解剖学讲师,他和敷波重次郎教授担任一年级的解剖学理论。

鲁迅在仙台医专的解剖学课程就由藤野先生任教。

后来,藤野先生因生活关系,曾到东京三井公司的慈善医院就业。

1919年,他回故乡自立诊所,1945年8月11日在福井逝世,享年72岁。

鲁迅和藤野先生之间的师生情谊很深。

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的时候,曾经来问鲁迅先生,选些什么文章好。

鲁迅先生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目的是借此探听藤野先生的消息。

选集出版的第二年,译者增田涉到上海访问鲁迅先生,鲁迅先生向他打听藤野先生的情况。

当增田涉说没有下落时(此时藤野先生还健在),鲁迅先生慨叹地说:“藤野先生大概已经不在世了吧。

”藤野先生对刻苦勤奋的学生周树人也是偏爱有加的,他曾经这样回忆鲁迅先生:“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又过了相当的年数,很可悲的是,当时日本人还骂中国人做猪头三。

在有这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同级生之中也有这样的一群,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

概括藤野先生的事例

概括藤野先生的事例

藤野先生的事例藤野先生,本名藤野严九郎,是鲁迅先生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时的解剖学教授。

他的严谨治学、无私奉献和崇高品质,深深地影响了鲁迅先生,并在鲁迅先生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藤野先生生活简朴,对外貌并不讲究。

他总是穿着几件旧衣服,扣子也常常扣错。

然而,他的性格却是严谨的,对于医学教育有着坚定的信仰。

藤野先生非常注重课堂纪律和学生学习态度,对于那些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他会毫不客气地给予批评。

在藤野先生的课堂上,鲁迅先生受益匪浅。

他不仅学到了医学知识,还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态度。

藤野先生常常告诫学生,做医生要有良心和责任感,不能只为金钱和名誉而工作。

他还鼓励学生要勤奋学习,不要因为自己不是天才而放弃努力。

除了教学之外,藤野先生还经常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状况。

他经常和学生聊天,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和兴趣爱好,并给予适当的建议和支持。

他还经常为学生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和烦恼,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鲁迅先生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的期间,经历了许多事情。

有一次,他和同学一起去看电影,发现自己的辫子被盗了。

他非常气愤和沮丧,但藤野先生却鼓励他不要放弃学业,并帮助他重新振作起来。

还有一次,鲁迅先生生病了,藤野先生非常关心他的病情,并亲自为他诊治。

然而,在鲁迅先生即将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时候,他和藤野先生发生了一次不愉快的经历。

当时,鲁迅先生认为自己已经学到了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想要去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但是,藤野先生却认为鲁迅先生还没有完全掌握医学知识,希望他能够继续留下来学习。

鲁迅先生感到很不满和失望,最终决定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然而,在离开之后,鲁迅先生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和决定。

他意识到自己太过于冲动和任性了,没有考虑到自己的未来和责任。

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努力弥补自己的缺陷。

在这个过程中,鲁迅先生也重新审视了藤野先生的教诲和影响,并深深地感激他对自己的帮助和支持。

最终,鲁迅先生成为了一名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实和问题。

《藤野先生》课文概括

《藤野先生》课文概括

《藤野先生》课文概括一、藤野先生简介藤野先生,本名藤野严九郎,是鲁迅在东京医科大学学习期间的一位教授。

他出生于日本和歌山县,曾在仙台市第一人民医院任职,后升任教授。

藤野先生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鲁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藤野先生与鲁迅的交往鲁迅在医科大学学习期间,藤野先生担任了他的解剖学教授。

两人由此相识并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鲁迅在回忆中提到,藤野先生对教学工作非常认真负责,经常熬夜备课,甚至在鲁迅考试不及格时也给予了鼓励和支持。

这种关心和照顾让鲁迅深受感动,也激发了他对医学的热爱和追求。

三、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与怀念鲁迅在离开仙台市后,一直怀念着藤野先生。

他在多篇回忆性文章中提到了藤野先生的教诲和人格魅力。

鲁迅认为,藤野先生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授,更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

他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并表示愿意为藤野先生的后半生尽一份力。

四、鲁迅的爱国情怀与藤野先生的影响鲁迅在求学期间,深感国家落后、民族危亡之痛。

他曾多次参加爱国运动,并在此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爱国情怀给予了肯定和支持,并鼓励他为民族振兴而努力。

鲁迅曾表示,藤野先生的教诲使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决心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藤野先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鲁迅对中国的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在创作过程中深受藤野先生的启发和影响。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的文学作品能够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鲁迅也曾在文章中提到,藤野先生的教诲使他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文学的本质和价值。

六、鲁迅对藤野先生及其教学的评价鲁迅在回忆中提到,藤野先生的教学风格非常独特,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湛的医术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鲁迅认为,藤野先生的教学方法不仅对他的学业有很好的帮助,而且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对藤野先生的教学风格和医术水平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藤野先生课文(精选7篇)

藤野先生课文(精选7篇)

藤野先生课文(精选7篇)藤野先生课文(精选7篇)藤野严九郎生于日本福井县,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第六代医生。

他生于1874年7月1日,9岁时父亲亡故,由大哥二哥抚养。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藤野老师课文原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藤野先生课文篇1《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收录于《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写的是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的时候与他的老师的故事。

表达了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无尽的怀念和崇敬。

在这一篇文章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藤野先生没有把鲁迅先生当成低人一等的人,而是把他当成自己的朋友知己,要知道当时鲁迅先生的周围都是日本学生或者是不学无术的中国留学生,他们都不愿意与鲁迅在一起,可是藤野先生却并没有这样的歧视。

他不仅安顿好了鲁迅先生的衣食住行,而且还关心鲁迅先生的学习,要鲁迅每个月都把讲义拿给他看,在鲁迅先生决定弃医从文的时候,藤野先生用各种方法挽回,还送给鲁迅先生一张照片。

我不禁想到,人和人之间就应该有这种真诚的感情啊,真正的感情并不是建立在血缘,不是建立在地域,不是建立在所谓的社交关系上的,而是我们之间的心灵和思想要彼此相通,藤野先生和鲁迅先生他们虽然并不是一个国籍的人,在鲁迅先生去日本留学前,也没有什么交集,可是藤野先生却依然把鲁迅先生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人当成自己的朋友,这可见平等待人的重要性,如果藤野先生没有做到平等待人,那么藤野先生可能就会错失一个好的学生,错失一名好的朋友,而鲁迅先生也不能得到好的老师的教导。

所以我们要平等待人,这样才能交到更好的朋友,结交更优秀的人。

在这篇文章中,我也再一次更深刻的理解了,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弃医从文的原因。

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匿名性事件,所谓匿名信事件就是鲁迅先生在心态优秀的时候成绩优异,可是其他日本学生却认为中国人一定是通过作弊取得这个分数的,并且极具奚落的给鲁迅写了一篇匿名信。

这时,鲁迅先生感受到了极大的人格侮辱,虽然后来藤野先生出手当鲁迅先生解决了这件事情,但是这件事情依然给鲁迅先生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鲁迅先生最尊敬的老师——藤野先生

鲁迅先生最尊敬的老师——藤野先生

鲁迅先生最尊敬的老师——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生于日本福井县,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第六代医生。

他生于1874年7月1日,9岁时父亲亡故,由大哥二哥抚养。

严九郎排行老三。

他在读小学时,同时跟酒井藩校教师野坂先生学习过汉学。

1892年4月,从福井学校中途退学,进入爱知医学校,1896年10月毕业,留校作解剖学教师奈良坂的助手。

1897年5月,得到医生开业证明书。

同年7月后,在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学习解剖学一年。

1901年10月,藤野应聘到仙台医专任解剖学讲师,其时藤野刚刚满27岁。

他和敷波重次郎教授担任一年级的解剖学理论,他还担任二年级的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一年级的专业课只有解剖学,一年级的正副班主任大体上照例由敷波和藤野担任。

班主任管理的范围很广,据当时仙台医专规定,诸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管理教导、出席情况、考试成绩的统计以及教室的整理和保管,都由正副班主任负责。

1904年7月6日,即大约鲁迅到仙台前两个月,藤野由讲师升为教授。

藤野生活朴素,当时教授上课,来回都坐人力车,而藤野则是步行,他住在空堀町,离仙台医专有步行三五分钟的距离。

鲁迅离开仙台前曾到他家去过,他送给鲁迅一张照片,背面写上:“惜别藤野谨呈周君。

”鲁迅为了安慰藤野,曾故意说:“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是有用的。

”据说后来藤野跟侄子藤野恒三郎说过:“周君是个好学生……但不是当医生的人。

看来是为研究生物学才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的。

”恒三郎说,听藤野先生的口气,他是相信了鲁迅分别时为安慰他而说的想学生物学的话。

1911年,东北帝国大学成立,1912年仙台医专并入,成为东北帝大医学部,所有校舍、教职员、学生原班未动。

1915年决定成立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藤野因学历不够,被迫于6月底提出“请求免职”,7月1日降为临时讲师,8月9日被解除讲师职务。

鲁迅与藤野先生有关信息.

鲁迅与藤野先生有关信息.

鲁迅如何走向文学救国道路
• 弃医从文,走文学救国的道路。 鲁迅的第三次人生转 折是: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后,决定弃医从文。 “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期间,看到一部反映日 俄战争的时事影片,影片上日军屠杀中国人,竟有一些 中国人在一旁围观,争看“热闹”。这一幕深深地刺痛 了作者的心,使作者学医的想法有了改变,决心弃医从 文,“我以我血荐轩辕”。作者说:“我觉得医学并非 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 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 客。”“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想提倡文 艺运动了。”所以,鲁迅开始学习文学,走文学救国道 路。
鲁迅与藤野先生的小故事
• 1.藤野先生曾经帮助鲁迅认真地添改过讲义,还用红笔 详细批注。 • 2.藤野先生细致入微,发现了鲁迅在画下臂血管时移了 位,特别地改了,但是那时的鲁迅很任性,无法理解先 生的一番苦意。 • 3.充满求知欲的藤野先生对中国独有的裹脚很感兴趣, 于是叫鲁迅帮他讲解,这正是“不耻下问”的精神。 • 4.藤野先生怕鲁迅是中国人,因敬重鬼神不会解剖,特 别关心了 • 5.由于藤野先生帮助鲁迅改讲义,于是一群学生声称藤 野先生漏题,藤野先生帮助鲁迅辟谣。 • 6.由于遭到在日本的处处不平,和认识到,救国才是最 重要的,于是弃医从文,和藤野先生告别。



• 鲁迅与医学结缘,大抵应该说是从中医开始的。发端就 是幼年时期他父亲的病。《呐喊· 自序》说到:“我有四 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 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那时鲁迅每天 要为父亲四处求医买药,饱尝了人情世故。父亲的病,在 其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所以,鲁迅不顾母亲的哀求 毅决定外出求学寻求一条救己救国的道路。经过努力, 他终于在1904年获得了到日本学医的机会。选择学医本 来是为“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但亲 历的“幻灯片事件”使身在异国的鲁迅遭遇到了心灵的 伤害。他深刻感受到自尊心的重创,觉得改变国人麻木 的灵魂更为迫切。最终,弃医从文,用笔来拯救国民麻木 的心灵。

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的故事

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的故事

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的故事
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是鲁迅在仙台读书时认识的一位日本老师,藤野先生原名藤野严九郎。

在鲁迅眼中,藤野先生为人正直,没有民族偏见,对于自己教导的学生非常认真负责。

鲁迅与藤野先生之间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鲁迅曾在多篇回忆中提到过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藤野先生的人格魅力影响了鲁迅。

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使得鲁迅对他产生了深厚的敬意。

鲁迅曾说:“藤野先生不但在学术上给了我很多教诲,而且他那种崇高的人格也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藤野先生对鲁迅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影响。

鲁迅在仙台读书时,因为一次课堂上的小错误,被当时的日本同学歧视,这激发了他的文学创作热情。

而藤野先生对鲁迅的鼓励和支持,使得他更加坚定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最后,藤野先生对鲁迅的文学风格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藤野先生非常推崇自然主义文学风格,这使得鲁迅在后来的文学创作中也开始尝试自然主义风格,这种风格在他的代表作《阿Q正传》中得到了体现。

总之,鲁迅与藤野先生的故事表现了一段跨越国界和文化的师生情谊,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日本社会对华人的歧视和偏见。

《朝花夕拾》人物评价藤野先生

《朝花夕拾》人物评价藤野先生

《朝花夕拾》人物评价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的人物简介:全名叫藤野严九郎,是仙台医学的解剖学的教授。

他的外貌又黑又瘦。

留着八字须,带着眼镜。

他的教学风格严谨,对工作认真负责,有正义感,他没有民族歧视,平等的对待学生。

藤野先生的关系: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专门学校的解剖学老师,鲁迅也对藤野先生充满着感激和怀念之情。

藤野先生的性格特征:严谨认真,正直善良,和蔼可亲。

藤野先生的情节: 一,藤野先生对来自中国的鲁迅非常的关心,他主动帮鲁迅订正讲义,直到教完他自己所担任的全部课程,这一件事情也让鲁迅心存感激。

二,藤野先生还指导鲁迅准确地画心血管图,也十分的关心鲁迅的解剖学习。

三,藤野先生对中国女人裹脚后足骨的畸形十分的感兴趣,他很想知道究竟是怎样一回事,但是他最终还是没有得到正确答案,他很是遗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和藤野严九郎
●解剖学教授——藤野严九郎
-祖父和父亲-
藤野严九郎,生于1874年7月1日,敦贺县坂井郡下番
村(现在的芦原市下番)。

严九郎家族从江户时代初就开始行
医,尤以他的祖父和父亲为代表。

祖父师从江户时期的兰学家
宇田川玄真和其子榕庵;父亲升八郎在大阪著名的兰学家绪方
洪庵开办的“适塾”就读。

据说,祖父和父亲都不希望成名,
而是要运用自己所学的新医学来为人们服务。

-私塾老师・野坂源三郎-
严九郎到入学年龄时,进入了丸冈町的平章小学。

由于当时的初级教育并不十分完善,所以就来到野坂源三郎先生所开设的私塾接受汉学、书法和珠算等教育。

野坂源三郎原是福井藩的中坚武士,年青时曾立志学习汉学,后来应当地人的邀请,于1878年在现在的芦原市中番开办了私塾。

据说,严九郎对汉学有很深的造诣,就是深受野坂源三郎的影响。

-解剖学教授・藤野严九郎的诞生-
严九郎自小学毕业后,进入到福井县寻常中学(现在的藤岛高中),并在二年级结束后进入爱知县立医学校(现在的名古屋大学医学院)就读。

医学校毕业后,他曾在母校即爱知医学校的解剖学教室担任助教和副教授。

之后,他希望能调到故乡福井附近的第四高等师范学校(现在的金泽大学医学院)就职,但最终没有实现。

而后就一边在生命保险公司担任医生,一边暂时在东京大学研究解剖学。

此后,受恩师的介绍,他来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在的东北大学医学院)就职。

开始时担任讲师工作,后于1904年7月,即周树人(后来的鲁迅)入学前两个月升任为教授。

●鲁迅的成长和日本留学
-鲁迅的成长-
鲁迅(原名:周树人),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
省绍兴市,是周家的长子。

周氏家族自古原是大地主,但在鲁
迅出生时家道开始衰弱。

祖父入狱、父亲病死,灾难不断,最
后落到不得不变卖祖先遗留的田产的贫困境地。

鲁迅在11岁时,进入绍兴最严格的私塾“三味书屋”就
读,准备科举考试。

父亲去世后,17岁的鲁迅来到南京,作
为助学金生在当时的海军学校“江南水师学堂”入学,随后又
转到陆军学校“矿路学堂”,学习开采矿山和铁道的实际业务
知识。

据说,鲁迅以第三名的成绩在那里毕业。

※科举:从598年到1905年(隋朝到清朝时期),中国举行的官员录用考试。

考察诗词、儒教等古典学识。

-公费赴日本留学-
1902年,鲁迅从矿路学堂毕业,和同学们一起作为公费留学生赴日本留学。

当时正处于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朝政府鼓励留学日本,以培养能肩负近代化的人材。

鲁迅最早进入的是东京弘文学院。

弘文学院是专为清朝留学生开办的新学校,设有日语和普通教育课程。

鲁迅在里学习了两年,接受了日语、数学、理科、地理、历史等普通课程的教育。

-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就学-
1904年9月,鲁迅进入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在的东京大学医学院),不需考试,并免收学费。

关于选择医学之路的理由,鲁迅后来说道,“(矿路学堂)毕业后,我认为只有改良人种,才能强国,所以就决定去日本学医”。

另外,在日本只有五所医学专门学校,最终选择了仙台,是因为“想去没有中国留学生的学校”。

当时的仙台人口约有10万,位于全国第11位。

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市内弥漫着战争的气氛。

●在仙台的机遇和鲁迅的转折点
-在仙台的相遇-
关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留学时期的鲁迅和藤野严九郎的关系,通过小说《藤野先生》就可以了解到。

学校的课程设有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化学、物理学、伦理学、德语、体操等,而藤野严九郎执教的是解剖学。

作为教育者的藤野严九郎,严厉认真,使不专心学习的学生们敬而远之;另一方面,从给鲁迅批改的笔记中,又不难看出他内在的和蔼可亲。

-鲁迅的转折点・从医学走向文学-
众所周知,鲁迅从医学走向文学之路的转折点是“幻灯事
件”。

当时鲁迅上二年级,在细菌学课堂上看到了有关日俄战
争的其中一张幻灯片,深受打击。

这张幻灯片,讲的是中国人
给俄军作侦探,被日本军捕获后枪毙的场面。

面对残酷的场面,
围着观看的一群中国人脸上却是麻木的表情,这使当时的鲁迅
很受打击。

鲁迅后来就当时的事情回忆道,“因为从那一回以
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
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
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摘录自《呐喊》)
决心从事文学的鲁迅,告诉了藤野严九郎自己打算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退学的事。

至于当时的情景,鲁迅在文章中写道,“他的脸上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在鲁迅离开仙台之前,藤野严九郎把他叫到自己家里,并送给他自己的照片,后面写了“惜别·藤野谨呈周君”几个字。

1906年3月,鲁迅离开了仙台。

●鲁迅和藤野严九郎所留给我们的启示
通过小说《藤野先生》,鲁迅和藤野严九郎的师徒关系不仅在中日两国,更是在全世界广为流传。

鲁迅,作为集作家、思想家、革命家于一身的国民英雄,他的作品在中国也是世代传颂。

特别是《藤野先生》、《故乡》等都被中学语文教科书所采用,而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也读过《藤野先生》,至少知道这部作品的存在。

在日本,鲁迅也很有人气,有许多关于他的研究活动。

作为一名外国人,鲁迅却成为了日本人所熟悉的作家,其中最大的理由就是鲁迅作品也和中国一样,一直在教科书中被采用。

在日本,中学的国语教科书上基本上都刊登了《故乡》一文,《藤野先生》也在部分高中的现代文教科书里出现。

《藤野先生》跨越国境为世人所阅读的理由是,它不仅是一篇感人的轶事,而且还包括了普遍的话题和哲理,即使在复杂的现代国际化社会也同样适用。

师徒两人告诉我们,跨越国界和立场的不同,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对于中日两国,以及肩负着未来国际社会重
任的后人们,都是永不褪色的主题。

在芦原市,建有“藤野严九郎纪念馆”。

该纪念馆,是昭和58年(1983年)为纪念芦原町和中国浙江省绍兴市结为友好城市,由藤野家族后代捐赠的三国町宿的旧居。

昭和59年(1984年)7月,在芦原温泉100周年纪念活动上,将“藤野严九郎纪念馆”搬到现今的地点。

同时,在与纪念馆相毗邻的资料室内,陈列着藤野严九郎和鲁迅跨越国界的师徒关系的史实资料。

<参考文献>
《鲁迅和藤野严九郎》泉彪之助・藤野明主编、芦原町/芦原町教育委员会、2003年出版《鲁迅辞典》藤井省三著、三省堂、2002年出版
《鲁迅的仙台时代》阿部兼也著、东北大学出版会、1999年出版
<刊登《藤野先生》此文的相关书籍>
《阿Q正传・藤野先生》(讲谈社文艺文库)、《朝花夕拾》(岩波文库)、《阿Q正传》(角川文库)、《阿Q正传・故乡》(偕成社文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