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糖的测定讲解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1. 概述还原糖(Reducing sugar)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碳水化合物,能够还原其他物质。
在食品中,还原糖广泛存在于各种食材中,包括水果、蔬菜、谷物等。
准确测定食品中还原糖的含量对于食品质量的评估和营养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2. 基本原理还原糖测定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还原糖与碱性溶液中的某些金属离子(如铜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沉淀物的特性。
在碱性条件下,还原糖与铜离子发生氧化反应,将铜离子还原为氧化铜(Cu2O),同时还原糖自身被氧化。
生成的氧化铜沉淀可以通过比色法或电化学法进行测定,从而确定还原糖的含量。
3. 还原糖测定方法3.1 Benedict’s试剂法Benedict’s试剂是一种常用于测定还原糖含量的试剂。
其成分包括硫酸铜、碳酸钠和柠檬酸三钠。
该方法需要将待测溶液与Benedict’s试剂混合,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通过比色法确定还原糖的含量。
实验步骤:1.准备试样:将待测食品样品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
2.配制Benedict’s试剂:按照一定比例将硫酸铜、碳酸钠和柠檬酸三钠溶解在蒸馏水中,得到Benedict’s试剂。
3.反应:将试样加入Benedict’s试剂中,加热反应5分钟。
4.观察:根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可以初步估计还原糖的含量。
优缺点:•优点: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缺点:适用范围有限,无法测定低浓度还原糖。
3.2 蔗糖氧化法蔗糖氧化法是利用蔗糖与硫酸铜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氧化铜沉淀的特性,间接测定还原糖的含量。
该方法适用于含有蔗糖的食品样品。
实验步骤:1.准备试样:将待测食品样品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
2.氧化反应:将试样加入含有硫酸铜和氯化铜的试剂中,反应一定时间。
3.沉淀溶解:将反应后的沉淀溶解,并根据氧化铜溶液的颜色进行测定。
4.计算含量:根据溶液颜色的浓度,计算出还原糖的含量。
优缺点:•优点:适用范围广泛,可以测定含有蔗糖的食品样品。
还原糖的检验方法和具体步骤

还原糖的检验方法和具体步骤如下:
1. 检验方法:使用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
首先观察试剂的颜色变化,然后加入待测样品,将试管放入水浴加热的烧杯中。
2. 具体步骤:
(1)在试管中加入2ml待测样品溶液。
(2)向试管中加入5滴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
(3)将试管放入水浴加热的烧杯中,观察颜色变化。
如果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或蓝色沉淀,则说明待测样品中含有还原糖。
这是因为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主要用于检测还原性糖,如葡萄糖,而葡萄糖在加热条件下会与组织中的蛋白质生成砖红色沉淀。
此外,斐林试剂还可以与醛基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需要注意的是,检测还原糖需要待测样品中的还原糖与试剂发生反应,因此需要确保待测样品溶液是新鲜的、未被污染的。
此外,检测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时间等条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还原糖检测的操作步骤

还原糖检测的操作步骤还原糖检测的操作步骤1. 引言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单糖和部分还原性的多糖,其检测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用于确定食品、饮料等样品中的糖含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还原糖检测的操作步骤,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这个过程。
2. 实验所需材料在进行还原糖检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实验所需材料:- 还原糖检测试剂盒- 待测样品- 蒸馏水- 试管- 移液器- 离心管- 离心机- 恒温水浴器- 显色板3. 操作步骤3.1 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称取适量,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混合均匀。
如需测定饮料或其他高浓度的样品,可以适当稀释,确保待测溶液的浓度在检测范围内。
3.2 样品处理将制备好的样品离心10分钟,以除去悬浮物。
借助移液器,小心地取出上清液转移至试管中。
3.3 加标处理在处理前期,可以加入一定浓度的加标溶液作为内标,以提高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3.4 消解处理将取自样品的上清液放入恒温水浴器中,使其保持在指定温度下。
加入相应的还原糖检测试剂盒中的消解剂,并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操作方法进行消解处理。
消解时间和温度会根据不同的试剂盒和样品要求而有所不同。
3.5 检测操作将消解后的样品均匀摇匀,并按照试剂盒的要求加入相应的试剂,一般是加入试剂A和试剂B。
摇匀后,放入恒温水浴器中反应一段时间。
3.6 显色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转移到显色板上,并将显色板放入离心机中离心。
根据试剂盒的要求进行离心转速和离心时间的设置。
3.7 光度测定将离心后的显色板放入光度计中,选择合适的波长进行测定。
根据试剂盒的说明,可以设定合适的样品数量来进行测定。
3.8 结果分析根据光度计测得的吸光度值,结合试剂盒提供的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
4. 本文观点和理解作为一种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还原糖检测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具体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要求进行操作,并注意样品的制备、处理和消解等步骤。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还原糖是指能够还原铜离子的糖类物质,通常用来测定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在食品和生物样品中的含量。
测定还原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包括费林试剂法、硫酸铜比色法、硼酸硫酸铜比色法等。
本文将介绍硫酸铜比色法和硼酸硫酸铜比色法两种测定还原糖的方法。
硫酸铜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方法如下:1. 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溶解于适量的水中,得到一定浓度的溶液。
2. 配制硫酸铜溶液,取一定容量的硫酸铜溶液,通常浓度为0.1mol/L。
3. 反应,将样品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加热至沸腾,使得还原糖与硫酸铜发生反应,生成红色的氧化铜沉淀。
4. 沉淀析出,待反应结束后,将溶液冷却,沉淀析出。
5. 比色,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还原糖的含量。
硼酸硫酸铜比色法测定还原糖的方法如下:1. 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溶解于适量的水中,得到一定浓度的溶液。
2. 配制硼酸硫酸铜试剂,将一定量的硼酸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制备硼酸硫酸铜试剂。
3. 反应,将样品溶液与硼酸硫酸铜试剂混合,加热至沸腾,使得还原糖与硫酸铜发生反应,生成蓝色的氧化铜沉淀。
4. 沉淀析出,待反应结束后,将溶液冷却,沉淀析出。
5. 比色,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还原糖的含量。
以上两种方法均是通过还原糖与硫酸铜发生反应生成沉淀,再通过比色法测定沉淀的吸光度来计算还原糖的含量。
在具体操作时,需要注意样品的处理、试剂的配制、反应条件的控制以及仪器的使用等细节,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硫酸铜比色法和硼酸硫酸铜比色法是常用的测定还原糖的方法,通过与硫酸铜发生反应生成沉淀,再通过比色法测定沉淀的吸光度来计算还原糖的含量。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按照方法步骤进行操作,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测定结果。
还原糖的含量测定

还原糖的含量测定引言还原糖是一类具有还原性的糖类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还原其他物质。
测定糖的含量对于食品工业和生物化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方法——费林试剂法,用于测定还原糖的含量。
什么是还原糖还原糖是指能够还原氧化剂的糖类物质。
常见的还原糖包括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这些糖类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某些氧化剂反应,将其还原成相应的还原物。
费林试剂法原理费林试剂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还原糖含量的方法。
其原理基于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下能够与费林试剂反应生成蓝色产物。
费林试剂是一种含有磷酸钒和磷酸钼的混合物,与还原糖反应后形成蓝色还原物。
实验步骤1.准备样品:将待测的糖溶解在适量的水中,制备出一定浓度的糖溶液。
2.配制费林试剂:将适量的费林试剂与稀硫酸混合,制备出费林试剂溶液。
3.反应过程:将一定量的糖溶液与费林试剂溶液混合,放置在适当的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
4.测定吸光度: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体系的吸光度,记录下吸光度值。
5.绘制标准曲线:制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糖溶液,重复上述步骤测定吸光度值,绘制出标准曲线。
6.测定未知样品:将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代入标准曲线中,根据吸光度值确定其糖含量。
实验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使用分光光度计时,应注意对比试剂溶液的吸光度值,以消除背景干扰。
•实验前应对仪器进行校准和预热,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测得的吸光度值和标准曲线,可以确定待测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
通过比较不同样品的含量,可以评估不同食品中的糖含量差异,为食品质量控制和营养评估提供依据。
应用领域费林试剂法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生物化学研究等领域。
在食品工业中,测定糖的含量可以帮助评估产品的甜度和质量,指导生产过程的调整。
在生物化学研究中,糖类物质是细胞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测定糖的含量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生物体内糖代谢的变化。
结论费林试剂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还原糖含量的方法,其原理基于还原糖与费林试剂反应生成蓝色产物。
还原糖的检测研究方法

还原糖的检测研究方法
还原糖的检测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比色法:将还原糖与金属离子(如铜离子)反应生成有色产物。
该方法常用的还原糖指示剂有费林试剂和巴西林试剂,可以通过比色反应的颜色强度来定量分析还原糖的含量。
2. 电化学法:利用还原糖在电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通过测量电流或电势的变化来定量分析还原糖的含量。
常用的电化学方法包括循环伏安法、方波伏安法和安培法。
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通过将样品中的还原糖与某种反应试剂或色谱柱进行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测定生成物的色谱峰面积或峰高值与还原糖的含量成比例关系,以定量分析还原糖的含量。
4. 酶法:利用特定的酶催化还原糖与底物之间的反应,产生可测量的产物。
常用的酶法包括葡萄糖氧化酶法、葡萄糖去氢酶法和葡萄糖酸化酶法等。
5. 光度法:还原糖在酸性条件下能够与某些试剂发生特定的吸收峰,在特定波长下测量吸光度来定量分析还原糖的含量。
常用的试剂有安东氏试剂和费林试剂。
这些方法在还原糖的检测研究中应用广泛,可以根据具体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
法进行研究。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还原糖是一种重要的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动物体内。
它在食品加工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
因此,
准确测定还原糖的含量对于食品加工和营养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下
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还原糖测定方法。
首先,最常用的还原糖测定方法是费林试剂法。
该方法利用费
林试剂与还原糖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见的蓝色产物,通过比色法
测定产物的光密度来计算还原糖的含量。
费林试剂法操作简便,结
果准确,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科研领域。
其次,还原糖的测定方法还包括硫酸铜法。
该方法利用硫酸铜
与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物,通过沉淀物的
重量来计算还原糖的含量。
硫酸铜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适用于
各种类型的食品样品。
此外,还原糖的测定方法还包括酚酞法。
该方法利用酚酞与还
原糖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可见的红色产物,通过比色
法测定产物的光密度来计算还原糖的含量。
酚酞法操作简便,结果
准确,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食品样品。
最后,还原糖的测定方法还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
该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食品样品中的还原糖进行分离和测定,具有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的优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食品样品。
综上所述,还原糖的测定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样品的特点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以获得准确的测定结果。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_国标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1)食物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高锰酸钾滴定法和直接滴定法。
一、高锰酸钾滴定法1.原理样品经除去蛋白质后,其中还原糖在碱性环境下将铜盐还原为氧化亚铜,加硫酸铁后,氧化亚铜被氧化为铜盐,以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氧化作用后生成的亚铁盐,根据高锰酸钾消耗量计算氧化亚同含量,再查表得还原糖量。
2.适用范围GB5009.7-85,本法适用于所有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以及通过酸水解或酶水解转化成还原糖的非还原性糖类物质的测定。
3.仪器(1)滴定管(2)25ml古氏坩埚或G4垂融坩埚(3)真空泵(4)水浴锅4.试剂除特殊说明外,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4.1 6 mol/L盐酸:量取50ml盐酸加水稀释至100 ml。
4.2 甲基红指示剂:称取10mg甲基红,用100ml乙醇溶解。
4.3 5 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4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34.639g 硫酸铜(CuSO4·5H2O),加适量水溶解,加0.5ml硫酸,再加水稀释至500ml,用精制石棉过滤。
4.5 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173g酒石酸钾钠与50g氢氧化钠,加适量水溶解,并稀释至500ml,用精制石棉过滤,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中。
4.6 精制石棉:取石棉先用3mol/L盐酸浸泡2~3天,用水洗净,再加2.5mol/L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3天,倾去溶液,再用热碱性酒石酸铜已液浸泡数小时,用水洗净。
再以3 mol/L 盐酸浸泡数小时,以水洗至不呈酸性。
然后加水振摇,使成微细的浆状软县委,用水浸泡并贮存于玻璃瓶中,即可用做填充古氏坩埚用。
4.7 0.1000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4.8 1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4g 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9 硫酸铁溶液:称取50g硫酸铁,加入200ml水溶解后,慢慢加入100ml硫酸,冷却后加水稀释至1L。
4.10 3mol/L盐酸:量取30ml盐酸,加水稀释至120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沸腾时间和滴定速度对结果影响也较大
一般沸腾时间短,消耗糖液多。反之,消耗糖液少
滴定速度过快,消耗糖量多,反之,消耗糖量少。 因此,测定时应严格控制上述实验条件,应力求一致。
LOGO
GB/T 5009.7—2008《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 1.直接滴定法 2.高锰酸钾法
LOGO
(二)高锰酸钾滴定法
LOGO
⑦通过预测可知道样液大概消耗量,以便在正式测 定时,预先加入比实际用量少 1 ml 左右的样液,只 留下 1 ml 左右样液在续滴定时加入,以保证在 1 分 钟内完成续滴定工作,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⑧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操作因素是反应液碱度、热 源强度、煮沸时间和滴定速度。反应液的碱度直接 影响二价铜与还原糖反应的速度、反应进行的程度 及测定结果。
LOGO
2.适用范围及特点(GB2008) 本法是国家标准分析方法,适用于各类食品 中还原糖的测定,有色样液也不受限制。方法的 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准确度和重现性都优于直 接滴定法。但操作复杂、费时,需使用特制的高 锰酸钾法糖类检索表。
LOGO
(四)其他方法简介
1. 碘量法 (1) 原理
样品经处理后,取一定量样液于碘量瓶中,加入 一定量过量的碘液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样液中 的醛糖在碱性条件下被碘氧化为醛糖酸钠
LOGO
总糖是麦乳精、糕点、果蔬罐头、饮料等许 多食品的重要质量指标。 总糖的测定以还原糖的测定方法为基础的, 常用的 直接滴定法(国标), 蒽酮比色法。 直接滴定法 原理:样品经处理除去蛋白质等杂质后 在加热条件下盐酸使蔗糖水解为还原性单糖,以 直接滴定法测定水解后样品中的还原糖总量。
LOGO
③ 在各种食品中存在形式和含量不一。
糖分为单糖、双糖、多糖。
有效碳水化合物——人体能消化利用的单糖、双 糖、多糖中的淀粉。 无效碳水化合物——多糖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 果胶等不能被人体消化利用的。
这些无效碳水化合物能促进肠道蠕动。
LOGO
葡萄糖 单糖 果糖 半乳糖 碳水化合物 双糖 蔗糖 有效碳水化合物
LOGO
(2)适用范围及特点
本法又称快速法,它是在蓝一爱农容量法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试剂用量少,操作和 计算都比较简便、快速,滴定终点明显。 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但测定酱 油、深色果汁等样品时,因色素干扰,滴定终点 常常模糊不清,影响准确性。 本法是国家标准分析方法。
LOGO
(3)试剂
①能较完全地除去干扰物质; ②不吸附或沉淀被测糖分,也不改变被测糖分的 理化性质; ③过剩的澄清剂应不干扰后面的分析操作,易于 除掉。 常用三种澄清剂: 中性醋酸铅[Pb(CHCOO)2•3H2O] 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溶液 硫酸铜和少,达不到澄清的目 的 太多,会使分析结果产生误差。
①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硫酸铜+次甲基蓝. ② 碱性酒石酸铜乙液:酒石酸钾钠 + NaOH + 亚 铁氰化钾 ③ 乙酸锌溶液
④ 亚铁氰化钾溶液
澄清剂
⑤ 葡萄糖标准溶液:准确称取经 98 ~ 100 ℃ 干 燥至恒重的无水葡萄糖,加水溶解后移入1000 m1 容量瓶中,加入5m1盐酸(防止微生物生长)。
常用于葡萄糖和果糖共存时,二者各自的定 量。 Fru-----先用碘量法反应掉葡萄糖,在直接 滴定果糖
LOGO
酶比色法
GOD β-D-葡萄糖(溶液)————D-葡萄糖酸-δ-内酯+H2O2 POD H2O2+4-氨基安替比林 +苯酚—— ——红色醌亚胺(505nm)
计算食品中葡萄糖的含量(仲裁法)
LOGO
④ 滴定必须在沸腾条件下进行,其原因一是可以 加快还原糖与Cu2+的反应速度;二是次甲基蓝 变色反应是可逆的,还原型次甲基蓝遇空气中 氧时又会被氧化为氧化型。此外,氧化亚铜也 极不稳定, 易被空气中氧所氧化。保持反应液沸腾可 防止空气进入,避免次甲基蓝和氧化亚铜被氧 化而增加耗糖量。
LOGO
准确沸腾30秒钟,趁热以每2秒1滴的速度继续滴加葡
萄糖标准溶液,直至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
记录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平行操作3次,
取其平均值。
LOGO
m1 = ρ × V F——10ml 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相当于葡萄 糖的 质量, mg; ρ——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浓度, mg/ml; V——标定时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ml。 也可不标定,直接查表求 ρ值。
① 物理法 ② 化学法 物理法
③ 色谱法
④酶 法 ⑤ 发酵法 ⑥ 重量法
LOGO
相对密度法 折光法 旋光法
化学法
直接滴定法法 (改良的兰—爱农法) 还原糖法 高锰酸钾法 萨氏法 铁氰化钾 碘量法 3,5—二硝基水杨酸 酚—硫酸法 蒽酮法 比色法 半胱氨酸—咔唑法
LOGO
色谱法
纸色谱 薄层色谱 GC HPLC
酶-比色法;酶-电极法(测葡萄糖) 酶水解测淀粉
酶法
重量法——测果胶、纤维素、膳食纤维素 电泳法,生物传感器
LOGO
1.3 可溶性糖类的提取和澄清
(1) 提取液的制备
常用的提取剂有
水(40~50℃) 乙醇溶液(除蛋白,淀粉;回流提取), ①取样量和稀释倍数的确定, 提取经净化和可能的转化后,每毫升含糖量应在 0.5-3.5mg之间,
LOGO
二、 还原糖的测定
根据糖分的还原性的测定方法叫还原糖法。 ㈠直接滴定法(GB法) (1) 原理:将一定量的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等 量混合,立即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这种沉淀很快与酒石酸钾反应,生成深蓝色的 可溶性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 在加热条件下,以次甲基蓝作为指示剂,用样 液滴定,样液中的还原糖与酒石酸钾钠铜反应,生 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这种沉淀与亚铁氰化钾络合成可溶的无色络合 物;二价铜全部被还原后,稍过量的还原糖把次甲 基蓝还原,溶液由兰色变为无色,即为滴定终点; 根据样液消耗量可计算出还原糖含量。
LOGO
②含脂肪的食品, 通常需经脱脂再提取。 ③ 含大量淀粉和糊精的食品, 宜采用70-75%乙醇溶液提取。
④ 含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液体样品,蒸发除去酒精和二氧 化碳。
⑤酸性食品,预先用氢氧化钠调节样品溶液至中性,以 防止低聚糖被部分水解。
LOGO
(2)提取液的澄清
作为澄清剂必需具备以下几点要求:
⑤滴定时不能随意摇动锥形瓶,更不能把锥形瓶从 热源上取下来滴定,以防止空气进入反应溶液中。 ⑥样品溶液预测的目的;一是本法对样品溶液中还原 糖浓度有一定要求(0.1%左右),测定时样品溶液的消 耗体积应与标定葡萄糖标准溶液时消耗的体积相近, 通过预测可了解样品溶液浓度是否合适,浓度过大或 过小应加以调整,使预测时消耗样液量在 10 ml 左右;
LOGO
在一定范围内,溶液碱度愈高,二价铜的还原 愈快。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反应液的体积,标定和 测定时消耗的体积应接近,使反应体系碱度一致。 热源一般采用 800 w 电炉,电炉温度恒定后才 能加热,热源强度应控制在使反应液在两分钟内沸 腾,且应保持一致。否则加热至沸腾所需时间就会 不同,引起蒸发量不同,使反应液碱度发生变化, 从而引入误差。
1.原理 将一定量的样液与一定量过量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反应, 还原糖将二价铜还原为氧化亚铜, 过滤氧化亚铜沉淀,加入过量的酸性硫酸铁溶液将其氧化溶 解,而三价铁盐被定量地还原为亚铁盐, 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亚铁盐,根据高锰酸钾溶液消耗量 可计算出氧化亚铜的量 再查检索表,得到氧化亚铜量相当的还原糖量,即可计算出 样品中还原糖含量。
LOGO
(4)测定方法
样品处理
取适量样品,按本章第二节中的原则对样品 进行提取,提取液移入250 m1 容量瓶中,慢慢加 入 5 m1乙酸锌溶液和 5 m1亚铁氰化钾溶液,加 水至刻度,摇匀后静置 30分钟。用于燥滤纸过滤, 弃初滤液,收集滤液备用。
LOGO
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的标定 准确吸取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各 5ml,置于 250 ml 锥形瓶中,加水10ml,加玻璃珠3粒。从滴定管 滴加约9ml葡萄糖标准溶液,加热使其在2分钟内沸腾,
酶电极法
GOD β-D-葡萄糖(溶液)————D-葡萄糖酸-δ-内酯+H2O2 H2O2——(电极电流)——正比于葡萄糖浓度(直接读数)
LOGO
三、蔗糖的测定
蔗糖是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的双糖,没有还原性,不 能用碱性铜盐试剂直接测定 在一定条件下,蔗糖可水解为具有还原性的葡萄糖 和果糖(转化糖)。因此,可以用测定还原糖的方法测 定蔗糖含量。 对于纯度较高的蔗糖溶液,其相对密度、折光率、 旋光度等物理常数与蔗糖浓度都有一定关系,故也可用 物理检验法测定。这里介绍还原糖法。
由于反应液中碘和氢氧化钠都是过量的,两者作 用生成次碘酸钠残留在反应液中,当加入盐酸使反 应液呈酸性时,过量碘析出 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碘,则可计算 出氧化醛糖消耗的碘量,从而计算出样液中醛糖的 含量。
LOGO
碘量法
碱性溶液中,糖的醛基被碘氧化为糖酸
醛基糖+I2-----糖酸+I I2(过量)+NaS2O3----
LOGO
(5)计算结果
LOGO
(6)说明与讨论
① 此法测得的是总还原糖量。 ② 在样品处理时,不能用铜盐作为澄清剂,以免 样液中引入Cu2+,得到错误的结果。
③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应分别贮存,用时才 混合,否则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长期在碱性条 件下会慢慢分解析出氧化亚铜沉淀,使试剂有 效浓度降低。
乳糖 麦芽糖
淀粉
多糖
纤维素 果胶 无效碳水化合物
LOGO
1.2 测定方法
相对密度法
物理法
折光法
旋光法
单糖和低聚糖
化学法
还原糖法(斐林氏法、高锰酸钾法、 铁氰化钾法) 碘量法 缩合反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