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行为动词
(完整版)新课程标准描述课程教学目标所使用的行为动词

学习水平
行为动词
举例
语文
数学
知识
1、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识别、再认等
2、理解: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判断、区别、提供、猜测、预测、估计、推断、检索、收集、整理等
3、应用:运用、使用、质疑、辩护、设计、解决、撰写、拟定、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评价等
体会、欣赏、感受、养成、树立
会写、读准、认识、学习、学会、把握、了解、写下、熟记、理解、展示、扩展、使用、分析、区分、判断、获得、表现、扩大、拓展、评价、掌握、运用、懂得、联系上下文
读、写、会用、认识、说出、识别、了解、辨认、描述、知道、表示、会画、确定、找出、获得、读懂、分类、选择、比较、排列、理解、解释、判断、预测、推断、估计、设计、检验、运用、掌握、处理、推导、证明
技能
1、技能:模拟、重复、再现、例证、临摹、扩展、缩写等
2、独立操作:完成、表现、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制、测量、尝试、试验等
3、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
讲述、表达、阅读、复述、朗诵、写出、倾听、观察、朗读、推想、揣摩、想象、转述、讲述、选择、扩写、续写、改写、发现、借助、捕捉、提取、收集、修改
口算、计算、测量、观察、操作、实验、调查、笔算
过程与
方法
经历、感受、参加、参与、尝试、寻找、讨论、交流、合作、分享、参观、访问、考察、接触、体验等
感受、尝试、体会、参加、发表、意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经历、探索、感知、交换意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反映:遵守、拒绝、认可、认同、承认、接受、同意、反对、愿意、欣赏、喜欢、讨厌、感兴趣、关心、关注、重视、采用、采纳、支持、尊重、爱护、珍惜、蔑视、怀疑、摒弃、抵制、克服、拥护、帮助等
教学目标使用的行为动词

收集、创造、设计、开发、组织、计划、撰写等
评价、预测、评估、评述、判断、评论
认识、计算、会用、识别、说出、了解、辨认、描述等。
解释、表示、会画、确定、找出、获得、读懂。
分类、选择、比较、排列、估计、设计、检验、运用、处理、推导、证明等。
分类、比较、对比、概括、找出、区别、划分等。
4.分析:计算、分类、比较、对比、概括、找出、区别、划分等
5.综合:收集、创造、设计、开发、组织、计划、撰写等。
6.评价:预测、评估、评述、判断、评论等。
会写、读准、认识、学习、学会、把握、知道、写下、熟记。
解释、提示、扩展、使用、区分、获得、表现、扩大、拓展等。
运用、懂得、联系上下文、撰写、拟定、检验、计划、总结、推广等。
养成、领悟
体会、欣赏、感受。
收集、创造、设计、开发、组织、计划、撰写等
判断、预测、推断
技能
1.基本技能:模拟、重复、再现、例证、临摹、扩展、缩写等。
2.独立操作:完成、表现、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制、测量、尝试、试验等。
3.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
讲述、表达、阅读、复述、朗诵、推想、揣摩、想象、转述、讲述、选择、扩写、续写、改写、发现、借助、捕捉、提取、收集、修改等。
新课程标准描述课程教学目标使用的行为动词
学习水平
行为动词
举例
语文
数学
知识
1.了解(知道):说出、背诵、辨认、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识别、再认等。
2.理解(领会):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转换、推断、区别、提供、猜测、检索、收集、整理等。
写教学目标时常用的行为动词

:
一、知识与技能:
知识:
1、了解:说出、背诵、选出、举例、列举、熟记、读准、复述、写
下、会写、识别、学会等
2、理解:解释、说明、比较、分类、归纳、使用、区分、判断、收
集、整理、提供、估计等
3、应用:评价、掌握、运用、懂得、联系上下文、证明、评价、解
决、撰写、应用、辩护等
技能:
1、技能:讲述、表达、阅读、复述、写出、倾听、观察、诵读、推
想、想象、扩写、改写、收集、笔算等
2、独立操作:完成、表现、解决、参与、安装等
3、迁移:联系、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感受、参加、参与、寻找、交流、合作、分享、访问、体验、接触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反应:遵守、认可、喜欢、体会、敢于、欣赏、品味、关心、克
服、支持等
2、领悟:养成、树立、领悟、坚持、具有、热爱、追求、确立、建
立等
亳城一中教导处
2009年2月11日。
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

2)领会
理解
说明、阐述、举例说明、描述、提示、总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详述、 转换、测查、辩护、解释、重写、领会、理解
展示、应用、使用、解决、选择适宜程序、更改、
认
3)应用 使用知识并进行理解 操作、准备、产生、构建、重构、分类
知
领
分析、争论、区别、归纳
域
4)分析
分解
推导、组织、分解、用图显示、分开、细分、联系、
比较、检测、推演
总结、推广、证明、评价等
应用水平
模拟、再现、重复、模仿、例证、临摹、扩展、缩写等
模仿水平
完成、计算、查阅、表现、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制、测量、尝试、 独 立 操 作
技能
试验等
水平
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
迁移水平
目标
一般要求
表述动词
1)知道
知道是什么
列出、告诉、界定、识别、标出、定位、区分、描 述、匹配、命名、划线、再现、陈述
行为动词
认知水平
知识
说出、举例、描述、辨认、列举、复述、背诵、回忆、选出、识别、再认、 了解水平 了解、确定等
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判断、区别、提供、
把……转换、猜测、预测、估计、推断、检索、收集、整理等
理解水平
运用、应用、使用、编辑、质疑、辩护、设计、解决、撰写、检验、计划、
5)综合
整合、创建
创建、整合、计划、设计、产生、编辑、发展、组 成、发明、更改、组织、重建、重组、推理
6)评价
评价
评价、判断、讨论、推断、认为、比较、发展标准、 批评、支持、决定
倾听、意识、观察、知觉、认可、认识、宽容、分 1)接受 乐意关注和接受信息
三维目标的行为动词

三维目标的行为动词
一、知识与能力的行为动词
•背诵、复述、回忆、默写、听写、画出、写出、列举、描述、指明、解答、罗列…
•区分、区别、划分、解释、归纳、说明、总结、阐明、证明、简述、比较、判断、概括、质疑、审出、选择、筛选、找出、
计算、运用、使用、拟定、评价、撰写、试论、创造、整合…
•符号表示、合理命名、分层描述、规范说出、规范写清、用术语表述、用学科理论表述…
二、过程与方法
类比猜想分析反思发现归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设计中的行为动词
•理解、拒绝、认可、认同、承认、接受、同意、反对、辨别、领悟、品味、体会、体悟…
•愿意、欣赏、称赞、喜欢、讨厌、蔑视、怀疑、乐于…
•感兴趣、感受、关心、关注、重视、爱护、拥护、珍惜…
•采用、采纳、支持、遵守、尊重、正视、摒弃、抵制、克服、帮助…
教案通常包括: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过程(活动)和主要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媒体)的运用;作业(练习)或教学反馈(分享)的具体内容和做法;总结帮助和板书设计等。
1 / 1。
教学目标中的行为动词解析

教学目标中的行为动词解析教学目标的表述一般用含有“行为、条件、标准”这三个要素的陈述句,但表述教学目标最困难的是对行为动词的选用,一般说不同的目标所使用的行为动词也会不同。
(一)知识目标知识包括概念、原理、规律、方法、过程、科学事实等。
目标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1)“了解”:用于直观的事物,是对具体的科学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原理、规律的认识和记忆。
行为动词如:说出、写出、背诵、辨认、识别、认识、知道等。
例如:写出原子序数1到20号元素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找出文章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识别单向阀与普通节流阀的图形符号。
知道《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2)“理解”:用于抽象事物,是对抽象的概念、原理、规律等的理性认识。
行为动词如:解释、描述、说明、整理、比较等。
例如:解释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说明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及尺寸关系。
区分所给材料中的抢劫、抢夺、盗窃犯罪。
描述夹紧三要素:夹紧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对零件的影响。
(3)“掌握”:指能理解学习材料的内涵和意义,能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转换或推断。
转换指用与原先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推断指估计将来的趋势(预期的后果)。
行为动词如:设计、撰写、评价、计划、总结、证明、说明、判断等。
例如:把基本视图改画成半剖视图。
(转换)根据电动机正反转线路原理图绘制出安装接线图。
(转换)用框架图或图表等其他方式总结本单元知识结构。
(转换)说明地球变暖对人类生活地影响。
(推断)分析判断实验可能产生的误差。
(推断)(二)能力目标“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能力必须以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在相应的活动中培养和发展”。
因此,表述的能力目标中一定要包括某项学习活动以及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
行为动词如:完成、模仿、操作、熟练操作、初步学会、学会、应用、灵活应用、测量、计算等。
例如:根据实验讲义,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
(培养记忆、思维能力)根据课文,设计小品并表演。
教学目标行为动词

教学目标行为动词教学目标行为动词是教学中用来明确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预期应展现出的行为动作或能力的动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目标行为动词:1. 掌握(master): 学生能熟练地理解、应用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概念。
例句: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英语单词拼写和发音。
2. 理解(understand): 学生能够理解所学知识的含义、原理和逻辑。
例句: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加法和减法的基本原理。
3. 解释(explain): 学生能够以自己的语言清晰、准确地解释所学的概念、事实或原理。
例句:学生能够解释地球是如何绕太阳运行的。
4. 应用(apply): 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概念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例句: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5. 分析(analyze): 学生能够分析和评估所学知识、信息或观点,并提出合理的论证或结论。
例句:学生能够分析一篇文章中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6. 创造(create): 学生能够创造新的想法、观点、作品或解决方案。
例句:学生能够创造一个原创的故事。
7. 评价(evaluate): 学生能够评价和判定所学的知识、信息或观点的优劣,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或改进方案。
例句:学生能够评价一种产品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8. 讨论(discuss): 学生能够以开放性和合作性的方式讨论和交流所学的知识、观点或问题。
例句:学生能够就一个社会问题展开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9. 质疑(question): 学生能够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挑战或怀疑,并能够寻找答案或解决方法。
例句:学生能够质疑一个科学实验的结果,并提出合理的解释。
10. 比较(compare): 学生能够比较和对比不同的事物、观点或解决方法,并发现它们的异同和优劣。
例句:学生能够比较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并理解其背后的原因。
教学目标行为动词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学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来确定,以确保目标的明确和具体性。
教学目标行为动词

情感领域 学习目标
行 为 动 词
听讲、知道、看出、注意、选择、接受、赞同、 1.接受 容忍、陈述、回答、完成、选择、列举、遵守、 记录、听从、称赞、表现、帮助等 2.价值判 接受、承认、参加、完成、决定、影响、支持、 辨论、论证、判别、区别、解释、评价、继续 等 断 讨论、组织、判断、联系、确定、建立、选择、 3.组织 比较、定义、系统阐述、权衡、选择、制定计划、 决定 等 4.价值与 修正、改变、接受、判断、拒绝、相信、继续、 价值体系 解决、贯彻、要求、抵制、认为、正视 等 的性格化
认知领域 学习目标
1.知道 2.领会 3.应用 4.分析
行 为 动 词
5.综合
6.评价
界定、描述、指出、标明、列举、选择、说明、配 合、背诵等 转换、辩护、区别、估计、解释、引申、归纳、举 例说明、猜测、摘要、预估、重写等 改变、计算、示范、表现、发现、操纵、修饰、操 作、预估、准备、产生、关联、解答、运用等 细列、图示、细述理由、分辨好坏、区别、指明、 举例说明、猜测、关联、选择、分开、再分等 联合、编篡、组成、创造、计划、归纳、修饰、设 计、重组、重建、重改、重写、总结等 鉴别、比较、结论、对比、检讨、分辨好坏、解释、 指明、阐释、关联、总结、证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行为动词
课程目标是指学生所要达到的学习结果的某种程度,一般来讲课程目标都是对于学生学习结果的基本要求是必须保证的学习水平的下限。
同在一门课程中,对于不同的内容所要求达到的学习水平可能是不相同的。
不同学习水平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以及行为所涉及的内容来界定,其中主要通过不同的行为动词来界定。
行为动词使广义的,既包括外显的行动,也包括内在的思维和情感等。
其中行为的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因而“培养学生、”“让学生、”的表述是不恰当的。
另外,行为动词要尽可能是外显性的行为动词,尽量避免内省性的动词。
知识水平的行为动词:
了解水平:包括再认、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例如:说出、背诵、辨认、回忆、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识别、再认等。
理解水平:包括把握内在逻辑;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例如: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判断、区别、提供、把……转换、猜测、预测、估计、推断、检索、收集、整理等。
应用水平:包括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例如:应用、使用、质疑、辩护、设计、解决、拟定、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评价等。
技能学习水平的行为动词:
模仿水平:包括在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对所提供的对象进行模拟、修改等。
例如:模拟、重复、再现、模仿、例证、临摹、扩展、缩写等。
独立操作水平:包括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和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例如:完成、标线、制定、解决、拟订、安装、绘制、测量、尝试、试验等。
迁移水平:包括在新的情境下运用已有技能;理解统一技能在不同情境中的适用性等。
例如: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
体验性学习水平的行为动词:
经历(感受)水平:包括从事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
例如:经历、感受、参加、参与、尝试、寻找、讨论、交流、合作、分享、参观、访问、考察、接触、体验等。
反应(认同)水平:包括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反应等。
例如:遵守、拒绝、认可、认同、承认、接收、同意、反对、愿意、欣赏、称赞、喜欢、讨厌、感兴趣、关心、关注、重视、采用、采纳、支持、尊重、爱护、珍惜、蔑视、怀疑、摒弃、抵制、克服、拥护、帮助等。
领悟(内化)水平:包括具有稳定态度、一致行为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
例如: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建立、坚持、保持、确立、追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