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寒假作业:(1)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寒假作业: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文中的“大道”是指( )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公有制④私有制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②2、记好笔记是学好历史的前提,下图是一同学的笔记片断,请指出其历史主题是 ( )利:避免了因王权更替而导致的混战,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弊: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
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察举制D.科举制3、反映我国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的史料是()A.《国语》中记载的"防风后至,禹杀而戮之"B.《越绝书》中记载的"禹穴之时,以铜为兵"C.《左传》中记载的"茫茫禹迹,划为九州"D.《礼记》中记载的"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4、史书记载: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周武王伐纣克殷后,微子启便手持祭器,拿着茅草(茅草是祭祀时沾酒用的,交出茅草,表示交出祭祀权), 跪在地上向武王谢罪求告,周封微子启于宋地,建立宋国,管理商族遗民,奉守商人宗祀。
分析该史料所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有( )①殷商末年,嫡长子继承制可能已确立②只有王族才能封邦建国③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④族权与王权相结合是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重要特征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5、在江苏出土的宜侯矢簋,其铭文记载了周康王把“虞侯”改封到“宜”的事件。
周康王让“虞侯”到“宜”地当侯,赐予其香酒、弓箭、土田、山川、“王人”(周王室同姓贵族)、“七伯”(异姓贵族)以及更多的“庶人”等。
材料主要反映了( )A.周武王灭商,推行分封制B.周王以分封拱卫王室,推动部族融合C.虞侯拥有祭祀、征伐等权力D.周天子拥有分封天下的至高权力6、杨宁一曾说:“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
高一历史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寒假作业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专题一商周至秦朝的政治制含答案

专题一商周至秦朝的政治制度一、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1.分封制(1) 内容:西周期间,________把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域和人民分别授与王族、______和古代帝王的后辈,让他们成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义务:镇守疆土;跟从作战;缴进贡赋;朝觐述职等。
(2)作用:西周经过分封制增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益于稳固当时的统治次序;扩大了统治地区;使周代的政治拥有稳固性和持续性。
限制性:西周后期,跟着周王室王权虚弱,分封制受到损坏,出现强国吞并弱国的局势。
2.宗法制(1)特点:宗法制是依照 ______宗族关系分派政治权利,保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宗法制的中心是 ____________ 。
(2)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利,其他诸子分封为诸侯,处于隶属地位。
周天子为天下大宗,封为诸侯的周王庶子对天子而言为小宗,在本国则为大宗,其地位由嫡长子继承。
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医生,他们对诸侯而言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从卿医生到士,形成相同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这样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 ______—卿医生—士”的宗法等级。
(3)意义: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益于凝集宗族,防备内部纷争;保护了统治公司的稳固和团结。
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1)________ 是分封制的重要依照之一。
(2)分封制是 ________在政治上的表现和保障。
(3)它们共同组成西周政权的基础。
(4)二者亲密联系,互为表里,共同保护西周的统治。
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始皇帝”与三公九卿(1)“始皇帝”的来历:秦王 ______一致天下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把“皇帝”作为自己的尊号。
嬴政宣告自己为“ ________”,希望“后代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量” 。
(2)三公九卿制度:三公指丞相 (辅助皇帝办理全国政事 )、 ________( 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督查百官 )、太尉 (辅助皇帝管理军务);九卿指中央政府中三公之下的很多重要官职。
寒假作业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专题一 商周至秦朝的政治制度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一商周至秦朝的政治制度一、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1.分封制(1)内容:西周时期,________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______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
(2)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统治秩序;扩大了统治区域;使周朝的政治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局限性:西周后期,随着周王室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
2.宗法制(1)特点:宗法制是按照______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宗法制的核心是____________。
(2)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处于附属地位。
周天子为天下大宗,封为诸侯的周王庶子对天子而言为小宗,在本国则为大宗,其地位由嫡长子继承。
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卿大夫,他们对诸侯而言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从卿大夫到士,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这样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______—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3)意义: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维护了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
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1)________是分封制的重要依据之一。
(2)分封制是________在政治上的体现和保障。
(3)它们共同构成西周政权的基础。
(4)二者密切联系,互为表里,共同维护西周的统治。
二、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始皇帝”与三公九卿(1)“始皇帝”的来历:秦王______统一天下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把“皇帝”作为自己的尊号。
嬴政宣布自己为“________”,希望“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2)三公九卿制度: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________(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九卿指中央政府中三公之下的许多重要官职。
【高一历史试题精选】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基础练习题1
1 西周的分封制和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都是()
A中央集权的产物 B.为巩固统治而实行
C.皇权的产物 D仅分封同姓诸侯王
2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该材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
A.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 B.同姓亲族的封地处在战略要地
C.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D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3 图中的政治制度是()
A 夏朝的王位世系制
B 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
C 秦朝的三九卿制
D 商朝的宗法制和分封制
4 元前 782 年,幽王继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幽王荒淫无道
B 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 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 分封制确立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5 下列有关商朝历史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A.商朝中央的官职主要有相、卿士等 B.商朝建立后,王位一直是父子相传
C.商朝是一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D.各方国对商王承担一定的义务
6 陈满是舜的后代,他本姓妫,名满,周武王灭商建周,追封古。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八)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八)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与唐朝时设置的节度使作为不同时期的地方势力,二者不同的地方是A.与天子是否存在宗法关系 B.所在地后来是否可能发展为割据势力C.是否拥有辖区内的全权 D.其职位设置的目的是否为拱卫中央2.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3.有人把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形象比喻为“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意思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这说明这种政体的核心是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B.革命的彻底性C.市民的整体素质低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4.钱乘旦教授说:“17世纪的革命没有留下很深的痕迹,相反,光荣革命却开始了一个现代化的英国。
”这里的“现代化”指的是( )A.资本主义发展 B.君主立宪制确立C.责任内阁制形成 D.工业革命完成5.“旧官吏把乘坐豪华马车视为莫大的荣耀,而公社委员却将豪华马车看作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障碍。
当他们乘着马车奔驰在大街小巷,穿行于黎民百姓之间的时候,只觉得浑身不自在,甚至可以说是如坐针毡。
”材料反映巴黎公社( )A. 委员们具有“公仆”意识B. 未接管法兰西银行,财政困难C. 坚决打碎旧的国家机器D. 尝试建立无产阶级专政6.1895年《马关条约》中规定:“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决。
”这一规定A.结束了中国与朝鲜间的外交关系 B.废除清朝与朝鲜间的不平等条约C.使朝鲜成为真正独立的民族国家 D.使日本排除了清朝在朝鲜的影响7.20世纪50年代,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新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外交实践有①参加日内瓦会议②参加万隆会议③参加APEC会议④参加联合国大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到2006年底,有148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
高一历史必修1课时同步练习:1.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有人指出“宗法分封,诚然有其制度设计巧妙之处,却也有先天带来的弊病”。
“先天弊病”是指A.贵族执政B.代远情疏C.尊卑有秩D.层级严密2.“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
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A.以血缘为纽带分配政治权力B.具有家国同构的特点C.宗族是管理国家的基层组织D.宗法关系定封建等级3.“公”是祭祀神灵时做出的保证,“誓”是一种约束性语言。
春秋盟誓参与者由周天子而诸侯而大夫,甚至国人也有参与,某些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夷狄结盟。
这实质上表明,春秋时期A.诚信观念部分丧失B.周朝分封制趋于衰落C.夷夏之防不复存在D.中央集权制开始出现4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反映西周政治是A.神权政治B.皇权政治C.族权政治D.官僚政治5.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即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表明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B.分封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C.分封制下,各诸侯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D.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间争霸战争频繁6.《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材料表明A.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B.政治制度变革具有必要性C.周王室与周边少数民族间的矛盾突出D.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开始遭到破坏7 .分封制正式起源于何时,近代以来的学者说法不一。
根据《史记》记载,黄帝时代,诸侯咸来宾从••…咸尊轩辕为天子”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
《史记》中有关早期分封制的记载A.属于研究上古时期历史的原始史料B.是司马迁对上古时期历史的杜撰C.为研究上古时期历史提供某些借鉴D.比近代以来的学者说法更为可信8.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分封领地和相当的治权。
【原创】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历史》必修一政治史含答案_3

【KS5U原创】山东省2016年高一历史寒假作业4《历史》必修一一、选择题:本题共12各小题,每小题4分,计48分。
1.日军侵华期间,在占领区设立许多制造毒气的工厂或化学武器装配厂,先后一千余次使用了糜烂性毒剂、刺激性毒剂和窒息性毒剂化学弹,杀害了许许多多中国军民。
下列反映这方面历史真相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A.当年受害者的口述材料 B.历史专著中的描述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2.孙中山在逝世前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 D.坚持全面抗战路线3.某条约有如下内容:“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
……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据此判断该条约是()A.《北大西洋公约》 B.《华沙条约》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4.《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 D.“求同存异”5.《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
此规定最能说明该法律()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B.是一部成文法典C.不允许高利贷的存在 D.对平民利益具有一定的保护6.1906年美国人安德鲁发表文章时说:“文明国家在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
西方列强这一愿望的实现是通过()A.中英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香港学者郑宇硕认为:香港回归……几年过去了,中国领导人认真执行了“不干预”政策,赢得了香港民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复习重点
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一、单项选择
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
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C.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铁犁2.中国古代,在中央设相的官职以参与国王决策的历史,至少应追溯到
()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战国3.商鞅一人多姓。
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
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其中“商”姓来源于
()
A.自然的崇拜B.所在地方的地名
C.母亲的族姓D.因功得到的封地
4.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西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
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
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
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的根据源于
()
A.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B.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
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
5.《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
()
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
6.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不是
..
()
A.私有制发展的结果B.阶级对立的产物
C.历史的进步D.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
7.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
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的一大特点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8.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
A.实行分封制B.进行封建改革
C.实行宗法制D.任人唯亲
二、综合题
材料一西周初年的主要诸侯国
材料二《荀子》记载周初分封71国中姬姓诸侯国所占比较
材料三宜侯矢铜簋,铭文记述了周王封宜侯并赏赐祭祀器皿、土地和奴隶之事。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描述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2)分封制对西周统治起到了什么作用?后世的统治者可以仿效西周分封治国吗?并说明理由。
知识坊:
周朝诸侯国的类型
周朝的诸侯国,就其起源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开国之初,王室把新征服或取得的土地,分给宗亲姻戚或功臣而建立的。
第二类是开国许久之后,王室划分畿内的土地赐给子弟或功臣而建立,例如郑、秦。
郑始祖为周厉王少子友,宣王时始封,在今陕西华县。
幽王之乱,郑友寄家于郐及东虢,因而占夺其地,别建新国(在今河南中部黄河以南新郑一带)。
第三类是拿商朝原有的土地封给商朝后裔的,属于此类的只有宋。
第四类是商代原有的诸侯国或独立国,归附于周朝的,例如陈、杞等。
旧说周朝诸侯,爵分五等,即公、侯、伯、子、男。
其中所称及的诸侯公爵的只有宋,男爵的只有许(今河南许昌);属于第一类的多数为侯,亦有为伯的;属于第二类的秦、郑皆为伯;属于第四类的大抵为子。
——张荫麟《中国史纲》
(一)
一、单项选择1—8:CBDBD DBA
二、综合题
(1)特点:从分封制的对象看,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其他被分封的有功臣、殷商旧族等;从封地分布看,同姓亲族封地富庶,战略位置重要;从分封内容看,除土地外,有些受封者还得到大量物资、武装和人口等。
(2)西周初年,形势动荡,分封制度的历史作用在于巩固西周对新占领区的控制。
建立起一套比商代更加紧密、关系更加明确的分封制。
不能仿效,因为依靠血缘关系不能保持长久的政治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