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 净资产 统计口径
中国平安2020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中国平安2020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综合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2020年三季度利润总额为4,661,300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4,466,200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4.37%。
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
在营业收入迅速扩大的同时,营业利润也有所增长,企业扩大市场销售的战略是成功的,经营业务开展良好。
二、成本费用分析2020年三季度管理费用为4,957,000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4,247,600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6.7%。
2020年三季度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7.26%,与2019年三季度的16.75%相比有所提高,提高0.52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有所上升,与之同时,营业利润明显上升。
管理费用增长伴随着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升,增长合理。
三、资产结构分析2020年三季度企业不合理资金占用项目较少,资产的盈力能力较强,资产结构合理。
四、偿债能力分析从支付能力来看,中国平安2020年三季度是有现金支付能力的,其现金支付能力为145,309,900万元。
企业负债经营为正效应,增加负债有可能给企业创造利润。
五、盈利能力分析中国平安2020年三季度的营业利润率为16.24%,总资产报酬率为2.04%,净资产收益率为16.64%,成本费用利润率为91.98%。
企业实际投入到企业自身经营业务的资产为778,981,800万元,经营资产的收益率为2.39%,而对外投资的收益率为50.88%。
从企业内外部资产的盈利情况来看,对外投资的收益率大于内部资产收益率,内部经营资产收益率又大于企业实际贷款利率,说明对外投资的盈利能力是令人满意的。
对外投资内部资料,妥善保管第1 页共3 页。
601318中国平安2023年三季度财务指标报告

中国平安2023年三季度财务指标报告一、实现利润分析实现利润增减变化表(万元)2023年三季度利润总额为2,351,800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2,267,900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3.70%。
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
成本构成变动情况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万元)二、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指标表(%)净资产收益率(%) 11.39 8.41 7.99 -1.58中国平安2023年三季度的营业利润率为11.02%,总资产报酬率为0.82%,净资产收益率为7.99%,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17.09%。
企业实际投入到企业自身经营业务的资产为924,685,900万元,经营资产的收益率为1.03%,而对外投资的收益率为13.85%。
2023年三季度营业利润为2,382,100万元,与2022年三季度的2,270,700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4.91%。
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营业利润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382,700万元,其他收益增加34,900万元,管理费用减少2,095,70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减少44,300万元,共计增加2,557,600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营业利润减少:信用减值损失减少644,600万元,投资收益减少410,200万元,资产处置收益减少7,000万元,共计减少1,061,800万元。
各项科目变化引起营业利润增加111,400万元。
三、偿债能力分析本期财务费用为负,无法进行长期付息能力判断。
四、营运能力分析资产周转速度表中国平安2023年三季度总资产周转次数为0.08次,比2022年三季度周转速度放慢,周转天数从3741.29天延长到4774.36天。
企业资产规模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营业收入却没有相应的增长,企业总资产的周转速度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五、发展能力分析从这三期来看,中国平安营业收入持续快速下降。
2022年三季度营业收入25,810,000万元,比2021年三季度下降4.04%,而2023年三季度又下降了16.25%,使其营业收入下降至21,615,500万元。
中国平安2020年年度报告

二零二零年年报关于我们i释义ii重要提示1公司概览2业绩概览4董事长致辞6财务摘要经营情况讨论及分析8客户经营分析14以科技引领业务变革18主要业务经营分析18业绩综述22寿险及健康险业务30财产保险业务36保险资金投资组合40银行业务47资产管理业务51科技业务56内含价值分析66流动性及资本资源71风险管理82可持续发展92未来发展展望公司管治94公司治理报告109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112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情况130董事会报告和重要事项150监事会报告财务报表152审计报告158合并资产负债表161合并利润表163合并股东权益变动表165合并现金流量表167公司资产负债表168公司利润表169公司股东权益变动表170公司现金流量表171财务报表附注331附录:财务报表补充资料其他信息333平安大事记334荣誉和奖项335公司信息336备查文件目录有关前瞻性陈述之提示声明除历史事实陈述外,本报告中包括了某些“前瞻性陈述”。
所有本公司预计或期待未来可能发生的(包括但不限于)预测、目标、估计及经营计划都属于前瞻性陈述。
某些字词,例如“潜在”、“估计”、“预期”、“预计”、“目的”、“有意”、“计划”、“相信”、“将”、“可能”、“应该”,以及这些字词的其他组合及类似措辞,均显示相关文字为前瞻性陈述。
前瞻性陈述涉及一些通常或特别的已知和未知的风险与不明朗因素。
读者务请注意这些因素,其大部分不受本公司控制,影响着公司的表现、运作及实际业绩。
受上述因素的影响,本公司未来的实际结果可能会与这些前瞻性陈述出现重大差异。
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汇率变动、市场份额、同业竞争、环境风险、法律、财政和监管变化、国际经济和金融市场条件及其他非本公司可控制的风险和因素。
任何人需审慎考虑上述及其他因素,并不可完全依赖本公司的“前瞻性陈述”。
此外,本公司声明,本公司没有义务因新讯息、未来事件或其他原因而对本报告中的任何前瞻性陈述公开地进行更新或修改。
中国平安保险财务报表分析

目录 (1)引言 (2)一、公司背景分析 (3)二、主要财务报表分析 (6)(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6)(二)利润表分析 (9)三、财务比率分析 (13)(一)偿债能力分析 (13)(二)营运能力分析 (13)(三)盈利能力分析 (14)四、财务综合分析 (15)五、结论 (15)附录 (17)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利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财务报告对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的分析研究。
它属于会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能为国家经济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和本单位内部提供该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概括性资料。
但是,要进一步了解该单位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经营决策,仅仅根据财务报表提供的资料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财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进一步加工,进行分析、比较,得到经营管理和经营决策所需要的经济信息。
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对公司的偿债能力、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流动资金充足性等作出判断。
通过分析损益表,可以了解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状况、经营效率,对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持续发展能力作出判断。
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和评价公司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公司未来现金流量。
一、公司背景分析二、主要财务报表分析(一)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负债表的水平分析表1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资产为1171627百万元,比2009年增加了235915百万元,增加幅度为25.21%。
说明平安公司2010年的资产规模有所增长。
企业资产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其他资产的增加引起的。
2010年的其他资产较上年度增加了2589百万元,增长45.44%,由于该项目的变动,使得全部资产增加。
2010年长期股权投资比2009年增加了29286百万元,使资产总额增加,说明公司本年度大量向外扩展。
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都有所减少,对总资产的影响也极小。
中国平安业绩总结汇报

中国平安业绩总结汇报中国平安是中国领先的保险金融集团之一,其业绩在过去几年一直保持稳步增长。
本文将对中国平安的业绩进行总结和汇报,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财务指标、市场表现、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平安的财务指标。
根据最近一份财务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平安实现营业总收入1.19万亿元,同比增长18.8%;净利润2735亿元,同比增长68.2%。
这一系列的数据反映了中国平安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财务成果。
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及深化市场开拓,扩大经营规模。
其次,我们了解一下中国平安在市场表现方面的情况。
中国平安在中国保险市场的份额一直是最大的,其领先地位得益于其持续的创新和优质服务。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中国平安保险集团的市场份额超过20%,遥遥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
同时,中国平安也在全球范围内扩展了其业务,在香港、新加坡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均取得了显著的市场地位。
创新能力是中国平安取得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平安不断注重科技创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等领域加大投入。
这些投资使得中国平安能够提供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同时,中国平安也积极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成立了平安科技旗下的一些创新子公司,通过合作创新来推动整个行业的升级。
最后,中国平安在社会责任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为一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中国平安一直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截至目前,中国平安已经投入数十亿元用于教育、扶贫、环境保护等领域。
此外,中国平安还积极参与慈善捐赠和志愿者活动,对灾区进行援助和救助。
总的来说,中国平安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增长。
其强大的财务实力、领先的市场地位、持续的创新能力以及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使得中国平安成为中国和全球金融保险行业的领先者。
相信在未来,中国平安将继续不断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客户和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保险公司的内含价值(中国平安)

正常经营全年净资产0.64+0.39+1.22+1.22-0.45=3.47,
年报净资产:11.57+3.47+1.15=16.17
内含价值:27.36
留待年报验证
后验证
09年净资产是11.57 10年16.17,增加39.7%
2、按内含价值2.7-3.5倍:股价在73.87-95.76
平安稳含的利好:房地产投资价值重估,PE投资项目和深发展交叉销售贡献,但都要5-10较长时间体现。其中房产和PE靠以前累积的项目,大幅领先同行,相信过几年后,投行再给平安估值时,会提到上面,然后再给平安比同行更高的溢价8月末,A股市场的三大保险业巨头相继交出半年期成绩,在当前低迷的资本市场面前,保险股消费属性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三大保险公司在衡量新业务发展方面的重要指标一年期新业务价值的表现上迥然不同。 新业务价值是衡量保险公司业务长期可持续性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在报告期间销售的新保单在签单时的价值。包括新业务预期续保和预期合同变动的价值。计算新业务价值时,应当考虑持有要求资本的成本。银河证券分析师许力平指出,保单缴费方式、缴费期限以及销售渠道都会影响保险公司新业务价值,期缴产品比趸缴产品对新业务价值贡献更大,营销渠道要比银保渠道销售的保单新业务价值更高,保单缴费期限延长也会增加新业务价值。 A 平安 迅猛增长44% 平安的新业务表现相当抢眼,一串漂亮的数字超出不少机构预期,使得多家分析机构对平安的前景看好。首年保费增长52.1%,一年新业务价值增速高达44%,华泰证券分析,平安证券全年的一年新业务价值至少要达到30%的增速。快速增长的新业务促成平安上半年规模保费收入达到931.25亿元,同比增长25.98%。银河证券分析师许力平认为,“平安在最近几年扩张速度非常快,主要压力还是来源于过去积累的一些高利率保单,必须依赖新保单收入来消化。”除此之外,寿险市场第二梯队泰康、新华的步步追赶也促使平安发力增加保费收入。 平安一年新业务价值增速远远超过规模保费增速说明平安新业务的开拓是“质”“量”双优。质的提高来自于业务结构的优化。从渠道看,利润率较高的个人业务渠道占比提高5.8%,占比达到78.8%。个险规模保费增长35.9%,催化一年新业务价值迅速增长。从缴费期限看,去年以趸缴保费贡献为主,而今年上半年期缴业务占比有了明显上升。从产品结构上,分红险取代万能险成为主打险种。除了结构上的优化以外,平安的销售能力提高也是促成新业务价值增长的重要因素,最显著的表现是件均保费提高,人均产能提高。 B 太保 稳步提升18% 中国太保继续稳步提升的趋势,一年新业务价值增长18%,表现也不俗。在新业务的推动下,上半年太保寿险总保费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尤其是分红险,增长速度最快,同比增速达到73%。不过也有市场相关分析人士认为,相对于新保保费53%的增速,太保一年新业务价值的增速差强人意。对此,许力平认为,“主要原因是依赖银保业务,银行业务中很多是趸缴产品,趸缴产品在为公司创造长期性的业务收入方面表现逊色很多。”据记者资料统计,上半年太保银保渠道增速高达92%,营销渠道的增速只有19%。营销渠道业务占比从2009年的将近五成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38%。除了渠道结构不合理外,缴费期限也呈现短期化趋势,缴费10年及以上的传统和分红型新保业务收入相比上年下降18.4%,中短期趸缴分红产品的比重上升。 C 国寿 调整中增长10.9% 中国人寿的一年期新业务价值增长较为缓慢,同比增长仅10.9%,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首年保费收入增长仅9.4%,这也导致中国人寿的市场份额出现一定下滑。 虽然中小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市场第二梯队的崛起给寿险巨头带来了冲击,但是银河证券分析师许力平指出,“中国人寿新业务价值增长缓慢主要还是受业务结构调整的影响。2008年以来保监会要求调整保险公司的业务结构,注重长期可持续性发展,中国人寿的调整力度是最大的。但是中国人寿的调整节奏有些缓慢,导致新业务保费收入增长缓慢。” 在资本市场表现糟糕的情况下,新业务带来的利润就成为挽救公司净资产下降的救命稻草,在如此缓慢的保费增长状况下,国寿上半年归属于股东的每股净资产比2009年年末下降了9.2%。 尽管中国人寿业务结构调整比较缓慢,但也取得一定成绩,突出的表现就是新业务价值增长速度超过首年保费增速。国寿的业务结构也的确朝更均衡、合理的方向发展:保单期限延长,10年期及以上首年期缴保费的比重达到27%,期缴率提高,首年期缴保费占新保保费的比重有所上升。 不过, 许力平指出,只有在公司经营持续稳定的情况下,新业务价值预期未来才可以为保险公司带来利润,但在短期内,新业务价值越高,并不意味着公司利润越高。平安2010年报预测和估值
中国人寿、太平洋、平安对比

平安资产账户给出了36个报价,无一低于最终发行价。相较之下,国寿则要“吝啬”得多,41个报价都低于发行价。相比国寿和平安,太平洋资产给出了高达165个报价,在数量以绝对优势“压倒”二者。
管理费用率衡量的是保险公司的内耗程度。若公司长期支付大量低效率固定成本,则随着业务量的上升,管理费用率势必呈现上升态势。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的成本优势明显,处于行业内较低水平,这说明两者的规模效应都已经能够体现出来,管理的边际费率较低。
相比较,我们认为中国人寿的规模效应更明显一些。近年来,其业务的迅速发
平安托管幸福人寿资金:打新不差钱
2011年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在新股询价过程中,没有一个报价低于发行价,36个报价全部有效。是巧合,还是平安资产打新“不差钱”?
新股二级市场表现已经远没有之前收益那么高,破发屡屡出现,各家机构在给出报价时更加谨慎。在这方面平安资产的勇气依旧。
东方铁塔询价过程中,平安资产报价70.58元/股,冠绝所有险资报价。最终东方铁塔发行价39.49元/股,溢价率近80%,平安资产的“慷慨”让人惊叹。
平安号称投资国家重点项目等等,而且有大批的投资专家帮忙投资股票、期货等收益高的项目。作为一家实力雄厚的金融集团,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它早已做好风险对冲、正在有备无患地进行证券交易。他们的投资收益至少不会低于自己吹嘘的8%~15%。因为巴菲特在美国这样没有投机机会的市场,收益率还能达到30%。
1、发展战略不同
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是中国保险市场两家重要的保险主体。这两家保险公司背
景不同,运作模式不同,因此,发展战略也不同。
中国人寿历史比较长,具有深厚的政府背景,也是在政府的扶持下成长起来的,这也正赋予了中国人寿可以获得别的保险公司不可比拟的垄断资源。同时,中国人寿是中国最大的寿险公司,其子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是中国保险行业最大的资产管理者,所管理的资产规模平均每年增加30%,其中投资资产年均增长40%,并保持较高的投资回报。我们预计中国人寿2006-2008 年净利润平均复合增长率在67%左右。
中国平安公司资产负债表分析

(一)从投资或资产角度进行分析评价根据上表,可以对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变动情况作出以下分析评价:该公司总资产本期增加759248百万元,增长幅度18.95%,说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年资产规模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1)流动资产本期增加了51889百万元,增长的幅度为443.89 %,使总资产规模增加1.30 %。
非流动资产本期增加707359百万元,增长的幅度为460.73%,使总资产规模增加了17.66%。
两者合计使总资产增加了759248百万元,增长幅度为18.95%。
(2)本期总资产的增长主要体现在非流动资产的增长上。
如果仅从这一变化来看,该公司资产的非流动性有所增强。
尽管非流动资产的各项目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减变动,但增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发放贷款及垫款的大幅度增长。
发放贷款及垫款本期增长191489百万元,增长的幅度为18.17%,对总资产的影响为4,78%。
企业发放贷款及垫款的大幅度增加,说明企业金融企业的贷款损失准备是作为“发放贷款及垫款”的备抵科目,“发放贷款及垫款”项目是根据贷款和垫款减去贷款损失准备填列,说明企业准备了大量的贷款为贷款损失准备金做准备。
二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增加。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本期增加164929百万元,增长幅度为46,93%,对总资产的影响为4.12%。
三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增加。
持有至到期投资本期增长133172百万元,增长幅度为17.00%,对总资产的影响为3.32%。
四是应收款项类投资的增加。
应收款项类投资本期增长152977百万元,增长幅度为35.64%,对总资产的影响为3.82%。
(3)流动资产的变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货币资金的增长。
货币资金本期增加32350百万元,增长幅度为7.31%,对总资产的影响为0.81%,货币资金的增长对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满足资金流动性需要都是有利的。
二是拆出资金的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平安净资产统计口径中国平安是中国最大的保险集团之一,在保险行业拥有丰富的经营业绩和庞大的资产规模。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净资产是一个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反映了保险公司的实力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中国平安的净资产及统计口径的相关信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净资产。
净资产是指由公司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所得出的结果。
净资产可以反映一个公司的实际净值,并且表明了公司的负债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保险公司的净资产特别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公司是否能够承担起承保的风险和责任。
对于中国平安来说,净资产的统计口径主要是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要求进行统计和披露。
根据IFRS的规定,净资产的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资产的计量。
中国平安的资产主要包括投资资产、应收保费、应收分保账款、应收代位追偿款等。
这些资产根据IFRS的规定需要根据公允价值或成本价值进行计量。
2.负债的计量。
中国平安的负债主要包括保险合同准备金、应付
保费、未决赔款准备金、应付代位追偿款等。
这些负债需要根据IFRS
的规定进行计量,并且需要进行合理的估计和准备金的设置。
3.非控制权益的考虑。
中国平安作为一家上市公司,除了股东的
权益外,还存在一部分非控制权益。
根据IFRS的规定,这部分非控制
权益需要进行分析和计算,并且在净资产的计算中进行考虑。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中国平安的净资产还需要按照IFRS的规定进
行披露和附注。
披露的内容主要包括净资产的组成、重要假设和估计、风险管理政策等。
通过这些披露,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可以更好
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
2019年底,中国平安的净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0252.61亿元,与2018年相比增长了7.6%。
这说明中国平安在过去一年中实现了良好的
业绩,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净资产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投资收益的
增加和保险业务的盈利。
同时,中国平安也继续保持了较高的资产质
量和风险控制水平,保险合同准备金等重要负债科目的计量和设置都
比较稳健。
总的来说,中国平安的净资产是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统计
和披露的。
净资产的计算需要考虑资产、负债和非控制权益等方面的
因素,并且需要按照规定进行计量和设置。
通过净资产的披露和附注,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平安的财务状况和风险
承受能力。
中国平安作为中国最大的保险集团之一,在保险行业拥有
强大的实力和稳定的发展基础,净资产的增长也反映了其持续健康发
展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