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 修 五 文 学 常 识 汇 总
2020高中语文必修五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全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全汇总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贰:贰于楚也。
(古义:从属二主,动词;今义:“二”的大写,数词。
)2.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 3.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使者,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荆轲刺秦王》5.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6.币:持千金之资币(古义:礼物。
今义:货币)物7.穷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阻塞不通,此为“处境困难”。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8.偏袒: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9.郎中: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称中医医生)10.提: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义:投击。
今义:拿着)11.股:断其左股。
(古义:大腿。
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12.购:今闻将军之首。
(古义:用重金收买。
今义:购买,对象是商品)13.穷:图穷而匕首见。
(古义:穷尽。
今义:缺少钱财,古用“贫”来表示)14.假借: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义:宽容,原谅。
今义:不是自己的,借用别人的)15.提: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古义:投掷,投打。
今义:用手提,无“投”之义)《鸿门宴》16.婚姻: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多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17.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的原因;今义:因果关系连词,表结果)18.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变故。
今义:程度副词)19.河: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河北:黄河以北。
)20.河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河南省)21.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古义:鱼和肉,指被欺凌。
今义:略)22.再:再拜献大王足下(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23.山东:沛公居山东时(古义:肴山以东。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文学常识汇编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文学常识汇编高一语文必修下册文学常识第一单元一、《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1.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宜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为圣人。
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
2.《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共20篇,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
宋儒(宋-朱熹)把《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合称为“四书”。
3.子路: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
别名:先贤仲子。
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自信,知难而进,有军事政治才能。
曾晳:又称曾点,字子晳。
懂礼爱乐,酒脱高雅,卓尔不群。
冉有:冉求(前522年-?),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
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公西华:公西赤(前509年或前519年-?),字子华,又称公西华。
谦恭有礼,说话委婉,娴于辞令,娴熟礼仪。
4.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
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
乘:兵车。
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
5.师旅:指军风。
古时两千五百人为一师,五百人为一旅。
6.端章甫端:古代的一种礼服;章甫:古代一种礼帽。
这里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这是做小相时的穿戴。
7.相: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
8.会同:古代诸候朝见天子的通称。
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9.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祖先的事。
在古代是国家重要的政事。
宗庙,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10.冠者:成年人。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文学常识汇总

高一语文(必修上)文学常识01第一单元1.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兴于宋,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
它原本是配合燕乐曲调的歌辞,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
也称作“乐府”“长短句”或“诗余”。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
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
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词的流派有豪放派和婉约派。
其作品分别表现出不同风格。
代表词人分别是苏轼、辛弃疾,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022.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
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
033.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考古学家、思想家、革命活动家、诗人。
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
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槃》《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于1919年9、10月间。
其时郭沫若受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的冲击,决然从日本渡海回国。
044. 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
主张白话俗语入诗,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为主要内容。
因此,当时也称新诗为“白话诗”“白话韵文”“国语的韵文”。
1917年2月,《新青年》2卷6号刊出胡适的白话诗词8首,是中国新诗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批白话新诗。
第一本用白话写的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1920)。
而最早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并为新诗地位的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郭沫若的《女神》(1921)。
自由诗是没有规则的音节、韵律及其他正规设计的诗。
高中语文必修1-5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5古代文化常识汇总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土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8、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
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
它主要有三个特点:(1 )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2)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3)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
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游褒禅山记》1、浮图:也作〃浮屠〃''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也指和尚、佛塔。
2、阴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我国许多地名与此有关,如〃江阴〃、〃淮阴〃、〃汉阳〃、〃汉阴〃、〃华阴〃、〃河阳〃等。
《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汉阴〃指汉水南面。
《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并称〃唐宋八大家〃。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文化文学常识(共88张ppt)

单 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孔子是《论语》描述的
元 中心,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质的
】 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
弟子的形象。现存《论语》20篇。
壹 《论语》十二章——常识积累
3.“子”是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
B(“《论语》以叙事体为主,语录体为辅”错误,《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
壹 《论语》十二章——跟踪检测
2.(2021·吉林·大安市第六中学校高二阶段练习)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A《(“论与语《》大是学孔》《子诗及经其》弟《子孟子的》语合录称结‘集四书,’集”中错体误现。“了四孔书子”的
壹 《论语》十二章——常识积累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又指
【 有道德的人;还指妻子称呼丈夫或青年女子称恋人。此处指有道德的人。小人:地
第 位低下的人,平民百姓,是统治者对劳动者的蔑称;又指人格卑贱或见识短浅的人;
二 还指古时男子对地位高于自己者或平辈自称的谦辞。此处与“君子”意思相对,指 单 人格卑贱或见识短浅的人。 元
【 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 第 “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让别人以“子” 二 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 单 于前者。 元
4.八佾佾:古代乐舞的行列。古时一佾八人,八佾就是六十四人,据
】
《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 用二佾。
的做人根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孝悌”指的是对父母要孝顺。
语文小常识知识点总结

语文小常识知识点总结语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
掌握一些语文小常识知识点,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下面就来总结一下语文小常识知识点。
一、语文基础知识1. 汉字笔画汉字是中国传统的文字表达形式,其笔画是汉字构成的基本单位。
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了解汉字的笔画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汉字的笔画分为横、竖、撇、捺、折、钩、提、横钩等8种基本笔画,每个汉字都是由这些基本笔画组合而成的。
2. 汉字部首汉字部首是汉字字义表达的一种方法,汉字中的部首是一种形式的符号,代表着汉字的分类和意义。
了解常用的部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字,记忆汉字。
3. 词语搭配语文学习中,正确的词语搭配是非常重要的。
词语的搭配有其固定的规律性,如果搭配不当,可能会改变句子的意思,甚至会造成歧义。
因此,我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多注意词语搭配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二、修辞和修辞手法1. 修辞修辞是指在语言表达中为了使意义更加生动、抒情或者讽刺等目的,通过借用形象的比喻、夸张、断句等手法来增加语言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2. 比喻比喻是修辞手法的一种,通过把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进行类比,来表达深层次的含义。
比喻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修辞手法,它可以使文学作品更生动、富有想象力,并且增加作品的艺术性。
3. 反问反问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
反问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增加语言的感染力。
4. 排比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并列的方式来排列一系列的成分,使句子结构平衡、韵律感强,从而增加语言的艺术性。
三、古诗词常识1. 五言绝句五言绝句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五个字。
五言绝句是古代诗人创作作品时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它具有韵律感强、表达简洁、含义深刻的特点。
2. 唐诗宋词唐诗和宋词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诗歌体裁,唐诗以其豪放、豪迈、耐人寻味的风格,宋词则以其婉约、抒情、细腻的情感风格而著称。
高中语文部编版古代文化常识汇总(选择性必修中)

高中语文部编版古代文化常识汇总(选择性必修中)《修辞立其诚》1.《易传·文言》:《周易》有“经”和“传”两部分。
“传”是对“经”的解说,有七种文辞共十篇,称为“十翼”。
《文言》是“十翼”之一。
“五经”是儒家经典的合称,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2.《管子》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博大,思想是中国先秦时期政治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大法,大约成书于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时代至秦汉时期。
今本实存76篇﹐其余10篇仅存目录。
包括儒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其中以黄老道家著作最多,其次法家著作18篇,其余各家杂之。
3.齐诗:西汉初年传授《诗》的有鲁、齐、韩、毛四家。
其中齐诗为汉初齐人辕固所传。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
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
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4.《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由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儒客大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其中《汉书》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补写而成,《汉书》天文志由班固弟子马续补写而成。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高中语文必修1-5文化常识汇总

人教版课本必修1~5文化常识必修1文化常识《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
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
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
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
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
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五文学常识汇总温馨提示:识记时重点记忆下划波浪线的部分1、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著有《物种起源》、《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
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
1882年4月19日当他逝世以后,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安葬在另一位科学界伟大人物牛顿的墓旁,享受着一个自然科学家的最高荣誉。
2、《南州六月荔枝丹》的作者是贾祖璋,浙江省海宁人,中国科普作家。
著有《鸟类研究》、《生物学碎锦》等。
《斑纹》选自《花城》,作者周晓枫,作品有《上帝的隐语》、《鸟群》。
3、《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选自《学术报告厅》,作者杨焕明。
4、《景泰蓝的制作》的作者是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
江苏苏州人。
中国现代作家。
作品有《多收了三五斗》(短篇小说)、《倪焕之》(长篇小说)、《稻草人》(童话)、《古代英雄的石像》(童话)等。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童话的作家。
5、《足下的文化和野草之美》选自《文汇报》,作者俞孔坚,浙江金华人,中国现代学者,著有《生物与文化基因上的图式》、《理想景观探源》6、《陈情表》选自梁萧统编的《文选》。
“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作者李密,一字虔,字令伯,三国时期犍人。
古诗文常常在篇名上反映出文体特点,如《琵琶行》、《梦游天姥吟留别》、《捕蛇者说》、《岳阳楼记》、《谏太宗十思疏》、《兰亭集序》、《赤壁赋》、《陈情表》等。
《文选》是《昭明文选》的简称。
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
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
7、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明代散文家,江苏昆山人。
有《震川文集》。
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的代表作家。
有人把归有光与欧阳修比较,推崇他为明代第一散文家。
代表作为《项脊轩志》。
8、元曲是元代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分为散曲和杂剧两部分。
散曲包括小令和散套两种,小令是不成套的散曲,散套又叫套数,是统属于一个宫调的成套的散曲。
元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
它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多种词曲和技艺发展而成。
剧本体例一般为每本四折一楔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
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由曲、白、科三部分组成。
一本基本上由正末或正旦一种角色唱到底。
以正末主唱的称为“末本”,以正旦主唱的称为“旦本”。
9、《长亭送别》的作者是王实甫,他名德信,元代戏曲作家,大都(今北京)人。
所作杂剧,据《录鬼簿》著录有十四种,现仅存三种《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破窑记》(全名为《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丽春堂》(全名为《四丞相歌舞丽春堂》)。
其中最著名的是《西厢记》,它是王实甫的代表作,在元代和明代就为人推重,被称为杂剧之冠。
在《西厢记》中,王实甫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理想。
王实甫善于以古典诗词酝酿气氛,锻炼字句,创造出诗一般的动人意境,形成十分优雅有风格。
他和关汉卿分别开创了中国戏曲史上文采和本色两个流派。
赵景深在《明刊本西厢记研究•序》中称“《西厢记》和《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艺中的双璧”。
10、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指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11、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白朴(代表作《墙头马上》)和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四人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切记王实甫不在元曲四大家之列)12、莎士比亚,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和诗人。
其主要成就是戏剧,作品有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又译为麦克佩斯)等,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皆大欢喜》等,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等。
其中《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被称做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13、《旧时的时光》是世界名歌,后来成为影片《魂断蓝桥》的插曲。
14、《箭与歌》的作者是美国诗人朗费罗。
其作品还有《生命颂》、《伊凡吉林》等。
15、《别离》的作者是中国现代作家冯至,其作品还有《昨日之歌》、《山水》等。
16、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他发愤写作,用了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光耀千古的辉煌巨著——《史记》。
他著《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17、《史记》原名《太史公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的叙史方式)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和书表的编写体例。
它记叙了自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规模宏大,贯通古今。
全书共130篇,52万6千余字,分本纪(记历代帝王政迹,12篇)、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功,70篇)、世家(记诸侯兴亡,30篇)、表(记大事年月,10篇)、书(记各种典章制度,8篇)五种体例。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中国有两大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时的发奋之作。
——毛泽东18、《二十四史》是由清代乾隆皇帝钦定的自《史记》到《明史》的24部纪传体史书的结集,除《史记》是通史处,其余的都是断代史。
其前四史是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
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书名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吸引历代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作为封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借鉴)不属于《二十四史》。
19、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是楚王后代。
他开创了诗歌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也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中国的屈原)之一。
其作品有《离骚》(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其代表作)、《九歌》、《天问》、《九章》等,全收在《楚辞》里。
20、《楚辞》是继《诗经》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编辑,收集了战国时楚国人屈原、宋玉(合称屈宋)的作品及西汉人淮南小山、东方朔等人模仿屈宋的文章而写的作品。
21、《记念刘和珍君》选自《鲁迅全集》,本文最初发表在1926年4月12日的《语丝》上,后收入《华盖集续编》。
鲁迅,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鲁迅的小说集是《呐喊》、《彷徨》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故乡》、《孔已己》、《社戏》、《药》等14篇作品;《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11篇作品;《故事新编》包括《补天》、《奔月》、《理水》等8篇作品。
散文集是《朝花夕拾》,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散文诗集是《野草》。
杂文集16部。
22、培根,英国哲学家,主要作品有《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23、《直面苦难》(节选)选自《人生哲思语编》,作者周国平,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灵魂只能独行》。
24、《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第一篇,不仅代表了作者的根本思想,也代表了作者文章的主要艺术风格,是庄子的代表作。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
先秦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和老子同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又称《南华经》,是庄子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是《庄子》的一大特色,在文学方面,它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内篇一般认为是庄子自撰,外、杂中个别篇目可能出自庄子之手,余者是庄子的门人及后学所写。
庄子的思想及文章,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净无为”。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鲁迅先生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庄子与鲁迅》)25、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人,中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也擅长诗文。
曾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他所创作和书写的《兰亭集序》,既是文坛杰作,也是行书珍品,千百年来为人所盛赞和传颂。
他的隶书,史书称“为古今之冠”。
26、帕斯卡尔,法国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
他的《思想录》与蒙田的《随笔集》、培根的《培根人生论》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27、罗素,英国思想家、哲学家。
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
在195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著有《意义与真理的探索》、《人类的知识:它的范围和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