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不死的秘密__课件
合集下载
《死海不死》 课件全面版21页PPT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死海不死》课件
![[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死海不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7fa0b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17.png)
现
开发利用
状
出现生机
将
日趋降落
来
可能干涸
死海的明天
大家喜欢游泳吗?(喜欢的同学是因为你总 能浮在水面,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不 喜欢的同学那是因为你一下去就沉到河 里去了,你说,那哪敢游泳啊。)今天我 告知大家一个游泳的神秘地方,人在水 里它能和陆地上一样,可以蹲着站着, 可以盘腿而坐,也可以迈开八字步状如 鸭行,更有趣的是在水中还能跑步,玩 累了,把两手一张在水面上仰天一躺, 象一叶扁舟顺利漂荡,宛如睡在凉席上, 实在舒坦。你们想了解这个神秘的地方 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科学小品— —死海不死。
小结:
死海不死
说明文
1、掌握四个字词: 游弋、 安稳无恙、不逊、干涸
2、认识死海特征: “死” 、 “不死” 、“咸度 高”
3、学习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据、作引用
练
习
一、说出下列画线的“死”字的不同含义: 死海( 指鱼虾、水草等不能生存 ) 死海不死( 人被淹死 ) 死海真的要死了( 指死海干涸、消失 )
这三段描述死海不死,说明的是表面特征。 而浮力很大的本质特征又是什么呢?
课文第四段用一个设问句数据作科学说明。
列举各种矿物质的绝对含量,数字怎样排 列?
回答,明确:第四段中的三个数据从大到 小依次排列。
这段末两行的“这样”代什么?
回答:代上面的矿物质的绝对含量与盐类 和海水的相对照例这四个数据的作用, 而自然得出“无怪乎”人“沉不下去” 的结论。
3:引用神话传说,在说明死海中起到什么 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在知识小品中, 往往引用一些神话传说,目的是为了更 好地说明事物。离开了这点,旁征博引, 为追求增加文采而随便堆砌材料,滥引 趣闻,是不足取的。本文两段传说、神 话对说明死海的特征起着不同作用。
死海不死PPT课件

思考题三:
死海正走向死亡,我们可以想些 什么办法来拯救它?
作业:
以《拯救死海》为题,写一篇作 文。
拯 救 死 海
氯化钠 氯化钙 135。46 亿吨 63。7 亿吨
氯化钾
溴、锶
20
亿吨
卫星图片—死海位于大裂谷中段
死海的今天
老人也在死海上休闲
死海将日渐衰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考题一
(一)“死海不死”的“死”
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1.寸草不生 2.淹死
(二)课文中最后一个
“死”又怎样理解呢?
消失
思考题二 文中引用传说和神话起什么 作用?
河水含矿物质多,流入矿物质多,水量 2、 不断蒸发; 3、矿物质不断沉淀。
2、死海的成因
昨天: 几十年前还是一片荒凉; 修建工厂,游乐场; 今天: 利用海水治病; 目前:水位下降 明天: 将来:可能干涸
3、死海的变迁
思考
死 海 的 位 置
寸 草 不 生
哇,好舒 服
可以自由的浮在海面上
海水的咸度很高
死 海 的 位 置
词语积累
游弋(yì ): 谕(yù)告: 游来游去。 告诉。
安然无恙(yàng): 人平安没有疾病 。 执迷不悟: 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转瞬(shùn):极短的时间。 干涸(hé) :干枯无水。
1、死海的特征
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 位置: 特征: 无生物,浮力大,咸度高 死海的地形狭长,出现大裂谷; 1、
《死海不死》课件

课文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死海是什么样的吗?
第4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是说明死海浮力大的原因。
这一段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第5自然段讲述的是什么?是不是 死海的成因?用原文回答。
“不是,这只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认 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
死海真正的成因是什么?
盐湖的水对人体有什么益处?
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长期坚持盐水 漂浮和洗浴有助于改善血液中的金属元 素含量。
为什么说盐湖风景区已成为新 的休闲之地?
因为盐湖的工作人员正在计划室内 漂浮项目,除此之外,盐泥浴、盐博物 馆、盐田观光等也已建成。
死海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作者是如何具体说明死海的形成的?
从它的地理位置、长度、宽度、深度、 源头和形成。
用书上的词语说明死海的过去、现 在、将来。
过去:荒凉 现在:生气 将来:干涸
文中是怎样写死海对人体健康有利的?
“死海上空艳阳高照,海面空气清新, 含氧量高,对人体健康有利。”
根据自己的课外知识回答海水有何 治病功能?
海水中的盐类、矿物质丰富,具有 比温泉更为理想的杀菌作用。
课文题目中“死”与“不死”是否 矛盾?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不矛盾。题目巧妙的把“死”与“不死” 统一起来,从不同的角度来揭示死海的特征, 这样,标题既是文章的内容概括,又是文章 的结构线索:寸草不生的“死”、 人不会被 淹死,开发利用、出现生气的“不死”,干 涸的“死”,这种写法耐人寻味。
死海真的会干涸吗?
由于蒸发量大于输入量,致使水面下 降,随着水面下降,蒸发量也在减少,况 且还有约旦河水输入,所以死海不会干涸。
盐湖的位置在哪?
乌鲁木齐市到吐鲁番的高速公路Fra bibliotek。盐湖的水中和四海的水中含有的成 分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你们知道死海是什么样的吗?
第4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是说明死海浮力大的原因。
这一段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第5自然段讲述的是什么?是不是 死海的成因?用原文回答。
“不是,这只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认 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
死海真正的成因是什么?
盐湖的水对人体有什么益处?
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长期坚持盐水 漂浮和洗浴有助于改善血液中的金属元 素含量。
为什么说盐湖风景区已成为新 的休闲之地?
因为盐湖的工作人员正在计划室内 漂浮项目,除此之外,盐泥浴、盐博物 馆、盐田观光等也已建成。
死海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作者是如何具体说明死海的形成的?
从它的地理位置、长度、宽度、深度、 源头和形成。
用书上的词语说明死海的过去、现 在、将来。
过去:荒凉 现在:生气 将来:干涸
文中是怎样写死海对人体健康有利的?
“死海上空艳阳高照,海面空气清新, 含氧量高,对人体健康有利。”
根据自己的课外知识回答海水有何 治病功能?
海水中的盐类、矿物质丰富,具有 比温泉更为理想的杀菌作用。
课文题目中“死”与“不死”是否 矛盾?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不矛盾。题目巧妙的把“死”与“不死” 统一起来,从不同的角度来揭示死海的特征, 这样,标题既是文章的内容概括,又是文章 的结构线索:寸草不生的“死”、 人不会被 淹死,开发利用、出现生气的“不死”,干 涸的“死”,这种写法耐人寻味。
死海真的会干涸吗?
由于蒸发量大于输入量,致使水面下 降,随着水面下降,蒸发量也在减少,况 且还有约旦河水输入,所以死海不会干涸。
盐湖的位置在哪?
乌鲁木齐市到吐鲁番的高速公路Fra bibliotek。盐湖的水中和四海的水中含有的成 分有什么不同?
死海不死的秘密课件

浮力=液体密度*重力系数(g)*排开液体体积 重力=自身密度*重力系数(g)*自身总体积 比较沉浮的根本依据是重力与重力 重力大于浮力,则下沉 重力等于浮力,则悬浮, 重力小于浮力,则上浮最终状态为漂浮 根据变形公式 可比较密度大小 但前提条件是物体必须浸没再液体里 死海不死主因就是其含盐量高 密度远大于人的密度, 因而浮力大于人体重力 人就处于漂浮状态 而沉不下去
死海真的就没有生物存在了吗?美国和以色列 的科学家,通过研究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底:但 就在这种最咸的水中,仍有几种细菌和一种海 藻生存其间。原来,死海中有一种叫做“盒状 嗜盐细菌”的微生物,具备防止盐侵害的独特 蛋白质。 众所周知,通常蛋白质必须置于溶液中,若离 开溶液就要沉淀,形成机能失调的沉淀物。因 此,高浓度的盐分,可对多数蛋白质产生脱水效 应。而“盒状嗜盐细菌”具有的这种蛋白质, 在高浓度盐分的情况下,不会脱水,能够继续 生存。
死海水中含有很多矿物质,水分不断蒸发,矿物质沉淀下来,经年累月而成为今天最咸的 咸水湖。死海的形成,是由于流入死海的河水,不断蒸发、矿物质大量下沉的自然条件造 成的。那么,死海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呢?原因主要有两条。其一,死海一带气温很高, 夏季平均可达34C,最高达51C,冬季也有14—17C。气温越高,蒸发量就越大。其二, 这里干燥少雨,年均降雨量只有50毫米,而蒸发量是140毫米左右。晴天多,日照强,雨 水少,补充的水量,微乎其微,死海变得越来越“稠”——入不敷出,沉淀在湖底的矿物 质越来越多,咸度越来越大。于是,经年累月,便形成了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死海。
嗜盐细菌蛋白又叫铁氧化还原蛋白。美国生物 学家梅纳切姆· 肖哈姆,和几位以色列学者一 起,运用X射线晶体学原理,找出了“盒状嗜 盐细菌”的分子结构。这种特殊蛋白呈咖啡杯 状,其“柄”上所含带负电的氨基酸结构单元, 对一端带正电而另一端带负电的水分子具有特 殊的吸引力。所以,能够从盐分很高的死海海 水中夺走水分子,使蛋白质依然逗留在溶液里, 这样,死海有生物存在就不足为奇了。
《死海不死》PPT演示课件

1、死海不死 2、黑海不黑 3、孤儿不孤 4、陋室不陋 5、天空不空
18
如何让死海继续“活”下去
1、干预天气,人工降雨。
2、植树造林,改变气候。 3、发明新的化学药剂,溶解盐类。 4、引地中海、红海海水注入死海:
①开挖运河。 ②铺设地下输水管。
19
20
作业
21
改邪归正:(xié)改正错误,回到正道上来。 2
死 海 的 位 置
死 海
3
卫星图片—死海位于大裂谷中段
4
5
6
寸 草 不 生
7
“死海不死”中的“死”的含 义有什么不同?
1. 死海——寸草不生 2.不死——淹死
8
3、课文结构
一、(1~4)死海的特征 二、(5~6)死海的成因
三、(7~8)死海的变迁
A、由原因到结果
B、由具体到概括
C、由主要到次要
D、由现象到本质
3、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4、“据统计”三个字能去掉吗?为什么? 15
总结课文:
死
不死
不死
淹不死(现象)
浮力大
咸度高(本质)
自然变化
死
16
思考题
课文中最后一个“死”又 怎样理解呢?
干涸、枯竭、消失
17
语言练习
氯化钠
135.46 亿吨
氯化钙
63.7 亿吨
氯化钾
20 亿吨
溴、锶
海水的咸度很高(本质特征)
14
1、第四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C )
A、人到海里漂起来的原因。
B、死海海水里含多种矿物质。
C、死海海水浮力大的主要原因是海水咸度高。
D、死海海水的各种盐类占海水的23%到25%。
18
如何让死海继续“活”下去
1、干预天气,人工降雨。
2、植树造林,改变气候。 3、发明新的化学药剂,溶解盐类。 4、引地中海、红海海水注入死海:
①开挖运河。 ②铺设地下输水管。
19
20
作业
21
改邪归正:(xié)改正错误,回到正道上来。 2
死 海 的 位 置
死 海
3
卫星图片—死海位于大裂谷中段
4
5
6
寸 草 不 生
7
“死海不死”中的“死”的含 义有什么不同?
1. 死海——寸草不生 2.不死——淹死
8
3、课文结构
一、(1~4)死海的特征 二、(5~6)死海的成因
三、(7~8)死海的变迁
A、由原因到结果
B、由具体到概括
C、由主要到次要
D、由现象到本质
3、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4、“据统计”三个字能去掉吗?为什么? 15
总结课文:
死
不死
不死
淹不死(现象)
浮力大
咸度高(本质)
自然变化
死
16
思考题
课文中最后一个“死”又 怎样理解呢?
干涸、枯竭、消失
17
语言练习
氯化钠
135.46 亿吨
氯化钙
63.7 亿吨
氯化钾
20 亿吨
溴、锶
海水的咸度很高(本质特征)
14
1、第四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C )
A、人到海里漂起来的原因。
B、死海海水里含多种矿物质。
C、死海海水浮力大的主要原因是海水咸度高。
D、死海海水的各种盐类占海水的23%到25%。
死海不死的ppt课件

1、上网搜查关于死海的资料。 、上网搜查关于死海的资料。 2、参考网上资料写一篇小短文,为拯救死海进 、参考网上资料写一篇小短文, 行呼吁,或提出拯救死海的办法。 行呼吁,或提出拯救死海的办法。
里辛二中
王伟
词语积累
游弋 执迷不悟 谕告 安然无恙 安然无恙 干涸
1、地理位置 、 2、得名原因 、 3、海水趣事 、
地理位置
约 死
但是,谁能想到, 但是,谁能想到,如此浩荡的海水中竟没 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 海边也寸草不生? 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 这大概就是“死海” 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
文中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 文中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
科学小品: 科学小品:
也称知识小品或 也称知识小品或文艺性说明文 性 文
联系课文内容,指出加点“ 联系课文内容,指出加点“死”字的不同含 义。
1、死海不死。 、 海不死 2、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 、那时死海真的要死
文中运用列数据的作用? 文中运用列数据的作用?
传说大约两千年前, 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 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 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 的奴隶。奴隶们被投入死海, 的奴隶。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并没有沉到 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 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 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海里, 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海里,但是奴 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 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以为 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 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 将他们全部释放。 将他们全部释放。
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 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 135.46亿吨氯化钠(食盐);有63.7亿 亿吨氯化钠 );有 亿吨氯化钠(食盐); 亿 氯化钙; 亿吨氯化钾 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 亿吨氯化钾; 锶等。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 溴、锶等。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 %~25%。 海全部海水的23%~ 海全部海水的 %~ %。
死海不死-课件

过去 现在 未来
一片荒凉 有不少生气 可能干涸
本文为了说明死海特征,运用了多种说
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一、举例子 二、列数字 三、引用
文• 章结尾写道"由于死海的蒸发 量大于约旦河输入的水量,造成 水面日趋下降,数百年后 也可能 干涸".根据所学知识,思考一下 , 死海会不会干涸?我们怎样保护
死海的周边环境?
作业布置
• 完成课后练习一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3/42021/3/4T hursday, March 04,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3/42021/3/42021/3/43/4/2021 9:29:48 A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3/42021/3/42021/3/4M ar-214- Mar-21
可以自由的浮在海面上
作者引用传说有什么作用?
第四段说明了什么?主要运用了 什么说明方法?
氯化钠 氯化钙 氯化钾 溴、锶
海水的咸度很高
135.46 亿吨 63.7 亿吨 20 亿吨
第二部分怎样介绍死海成因的? 死海形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先引用传说,表达人们对死海成因的 探索,但这只是人们对死海成因的一种猜 测,并不是死海形成的真正原因。后从科 学角度进行分析,指出死海形成的真正原 因----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3/42021/3/42021/3/4T hursday, March 04, 2021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3/42021/3/42021/3/42021/3/43/4/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料,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客观对象
进行科学研控制或是创设某种条件,以主动引起或
改变某些客观对象并进行分析研究,从
而揭示其因果关系。
1、对实验方案考虑全面. 2、认真观察,详细记录过程及结果。
3、做实验,要有耐心,细心,精心。
4、对实验结果要进行反复地验证。
死海的含盐量极高,越到湖底越高,在深水 中达到饱和的氯化钠为石化石,由于湖水的含盐 量极高,游泳者很容易浮起来。一般海水的含盐 量为千分之35,死海的含盐量达到千分之230到 250左右,在表层水中每公升的盐份达到227至 250克,所以说死海是个大盐库。据估计死海的 总含盐量约有130亿吨,在这样的水中,鱼儿难 以生存,岸边没有花草,所以人们称之为死海。 但近来科学家们发现,死海的湖底沉积物中有绿 藻和细菌存在。
五、分工到人,观察者与实验者配合好。
1、实验材料的准备
组内检查:盐,糖,碱, 三个鸡蛋,三个杯子,两根搅拌棒,抹布。
2、考虑实验中条件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3、确定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记录表。
提示:实验小组成分工:
组员一量盐加盐,组员二操作搅拌,组员三观察结果记录。(定号到人)
实验法是利用一定的设备和材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人与自然
死海不“
”的秘密
河口小学
王彦中
死海-碧波畅泳
先添加五十毫升水,再放入鸡蛋,防鸡蛋会碰到杯底撞破。 一、实验材料要求: 杯内水要定量,为一百毫升。
每次添加材料的数量一定,都为两平勺就可。
二、每组内的两个实验同步进行,水数量,加材料数量都 要一致。 三、实验时要小心,不要让水溅出杯外。 四、实验过程一定要及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