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透镜及透镜相关概念
初中物理复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复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大全1.透镜的定义:透镜是由透明物质制成的具有两个球面或一个球面和一个平面的光学元件。
2.透镜的分类: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
3.凸透镜:凸透镜的两个球面或一个球面和一个平面都向外凸出,中部厚,边缘薄。
4.凹透镜:凹透镜的两个球面或一个球面和一个平面都向里凹陷,中部薄,边缘厚。
5.透镜的符号:透镜的符号用来表示透镜的形状和位置,凸透镜用凸透镜符号,凹透镜用凹透镜符号。
6.焦距:透镜的焦点是指平行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汇聚或发散的点。
焦距是指透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
7. 球面折射定律:透镜折射光线时遵循球面折射定律,即光线的入射角、出射角和透镜的曲率半径之间满足关系:n1sinθ1=n2sinθ28.透镜的成像规律:光线从远处通过平行于光轴的物体点射到凸透镜上,经折射后汇聚在焦点F'上,成一个倒立的实像。
光线从近处通过凹透镜上时,经折射后出现的似乎是从焦点F'发出的,成一个正立的虚像。
9.透镜的主轴:透镜上通过透镜中心并垂直于透镜的直线称为透镜的主轴。
10.透镜的光心:透镜的光心是指在光轴上离透镜同等距离的两个点统称为透镜的光心。
11.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的焦点在透镜的右侧,焦距为正值。
12.凹透镜的焦距:凹透镜的焦点在透镜的左侧,焦距为负值。
13.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指物体距离透镜的位置和像的位置之间的关系。
具体规律如下:a.物距u为正时,像距v为正,成像为实像,图像为倒立;b.物距u为无穷大时,像距v为焦距f;c.物距u为焦距f时,像距v为无穷大;d.物距u为焦距f以内时,像距v为负,成像为虚像,图像为正立;e.物距u为焦点以内时,像距v为负,成像为虚像,图像为正立。
14.凹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的成像规律与凸透镜有所不同,具体规律如下:a.物距u为正时,像距v为负,成像为虚像,图像为正立;b.物距u为无穷大时,像距v为焦距f;c.物距u为焦距f时,像距v为无穷大;d.物距u为焦点以内时,像距v为正,成像为实像,图像为倒立;e.物距u为焦点以外时,像距v为正,成像为实像,图像为倒立。
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

初中物理之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1.透镜的定义和分类: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可以将光线聚焦或发散。
根据透镜的形状和作用方式,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可以将光线聚焦,凹透镜可以将光线发散。
2.透镜的主轴和焦点:透镜的主轴是连接透镜两个曲面的直线。
透镜的焦点是透镜上光线经过折射后汇聚或发散的点。
凸透镜的焦点分为物距焦点和像距焦点,物距焦点是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汇聚的点,像距焦点是入射光线平行于主轴时折射后与主轴的焦点。
凹透镜的焦点是入射光线平行于主轴折射后向后延长的交点。
3.焦距和光焦度:透镜的焦距是由透镜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和物体的位置所决定的。
焦距是透镜与物体的距离和像差的关系,焦距越短,像差越大。
焦距的倒数称为透镜的光焦度,光焦度的单位是度,符号为D。
4.透镜成像原理:透镜根据成像原理可以将物体的信息投射到屏幕上。
当物体远离凸透镜时,通过凸透镜的光线经过折射后会汇聚到焦点上,形成倒立、实际、缩小的实像。
当物体靠近凸透镜时,通过凸透镜的光线经过折射后会发散,无法形成实像,只有正立、虚拟、放大的像。
对于凹透镜,无论物体的距离如何,透镜都会将光线发散,因此无法在屏幕上形成实像。
5.透镜的应用:(1)放大镜:放大镜是一种凸透镜,通过将光线汇聚到焦点上,可以将近距离的物体放大,使人眼观察更清晰。
(2)望远镜:望远镜由凸透镜和凹透镜组成,通过先用凸透镜聚焦,然后再用凹透镜将光线发散,形成虚拟的放大像,使视觉更加清晰。
(3)显微镜:显微镜也是由凸透镜和凹透镜组成,通过凸透镜放大物体,然后通过凹透镜将光线发散,形成虚拟的放大像,使人眼能够观察微小物体。
(4)相机和眼镜:相机镜头和眼镜镜片利用透镜的成像原理,调节焦距和光焦度,使物体的像在胶片或眼睛的视网膜上成像,从而实现拍摄或观察物体的功能。
以上就是透镜及其应用的主要知识点。
透镜作为一种常见的光学元件,应用广泛,掌握透镜的工作原理和成像规律,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透镜的功能。
初中物理透镜

初中物理透镜
透镜是一种用于聚集或分散光线的光学元件。
在初中物理中,我们学习了两种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的中心是较厚的部分,它可以使光线向汇聚点聚焦,从而实现放大或聚焦的效果。
凸透镜的主轴是一条通过透镜中心的直线,而透镜的焦点是主轴上位于透镜另一侧的一点,我们称之为焦点。
凹透镜的中心是较薄的部分,它可以使光线分散,从而实现缩小或分散的效果。
凹透镜的主轴和焦点的定义与凸透镜相同。
在实际应用中,透镜可以用于眼镜、望远镜、显微镜等设备中。
透镜的焦距是一个重要参数,它决定了透镜能够实现的放大或缩小倍率。
我们可以用公式1/f=1/u+1/v 来计算透镜的焦距,其中f表示焦距,u表示物距,v表示像距。
初中物理中的透镜知识是我们理解光学原理的基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很多光学产品的核心原理。
- 1 -。
初中物理透镜及原理

初中物理透镜及原理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广泛应用于望远镜、显微镜、相机等光学设备中。
在物理学中,透镜是一种可以聚焦光线的光学器件,通过透镜的折射作用,可以将平行光线汇聚到一点上,实现光线的聚焦。
透镜的主要类型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中心较厚,两侧较薄,能够使平行光线向光轴聚焦,被称为正透镜;凹透镜与凸透镜相反,中心较薄,两侧较厚,会使平行光线散开,被称为负透镜。
透镜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光在透镜中折射的特性。
当光线边界由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光线在透镜上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折射方向,根据光的入射角和透镜的形状,可以产生不同的折射效果。
根据几何光学原理,透镜的折射规律可以用斯涅尔定律来描述。
斯涅尔定律表明,光线在透镜上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满足sinθ1/sinθ2=n2/n1,其中θ1和θ2分别为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n1和n2为透镜的两侧介质的折射率。
透镜的主要特性包括焦距、放大率和光学畸变。
焦距是指透镜将平行光线聚焦在焦点上所需的距离,根据透镜的形状和折射率可以确定。
放大率是指透镜放大或缩小物体的能力,与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以及透镜的焦距有关。
光学畸变是透镜在成像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失真现象,根据透镜的形状和制造工艺不同,可分为球面畸变和色差畸变两种。
透镜的应用广泛且多样化。
在望远镜中,凸透镜用于聚焦远距离的天体光线,使得我们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星星和行星;显微镜中,透镜则用于放大微小的物体,帮助我们观察微观世界;相机中,透镜负责调节图像的清晰度和焦点,使得我们能够拍摄出清晰而美丽的照片。
总之,透镜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基于折射现象实现光线的聚焦。
它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使得我们能够利用它来观察和研究我们周围的物体世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和科学研究。
初中物理透镜知识点小结

初中物理透镜知识点小结透镜是一种光学仪器,利用它可以对光线进行改变和控制。
在初中物理中,透镜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透镜的定义和分类透镜是由具有一定折射率的透明材料制成的。
按照形状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中心厚度较中央的薄透镜。
凹透镜中心较薄的薄透镜。
2.理想透镜的特性理想透镜是指无限薄的透镜或无边缘的透镜,没有光的散射、吸收和发射。
对于理想透镜,可以根据折射规律定量分析光线经过透镜的行为。
3.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性凸透镜使光线经过后会发生折射,会将平行光线聚焦到一个点上,称为焦点。
焦点的位置可以通过焦距来描述,焦点位置与透镜的形状和折射率有关。
凹透镜使光线发生发散作用,从而导致平行光线在透镜的反面交汇于一个点上。
4.透镜的焦距和成像公式理想透镜的焦距可以通过几何构图和折射定律来计算。
对于凸透镜,焦距为正值;对于凹透镜,焦距为负值。
透镜成像公式用于计算物体和像的位置关系:1/f=1/v-1/u,其中f是焦距,v是像的位置,u是物体的位置。
5.透镜的倍率透镜的倍率表示物体在成像时的放大倍数。
对凸透镜而言,倍率为正意味着放大,倍率为负意味着缩小。
6.透镜组透镜组是指由两个或多个透镜组成的光学系统。
透镜组的特点和性质与单个透镜类似,都是根据折射定律来分析和计算。
7.光学仪器中的透镜应用透镜是很多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投影仪等。
透镜在这些仪器中的作用是为了对光线进行收集、聚焦和成像。
8.色散和色差透镜对不同颜色的光线有不同的折射率,这导致了光的色散现象。
色散使光线波长较长的红色光线偏离透镜轴线上的位置较远,而波长较短的蓝色光线偏离轴线上的位置较近。
色差是色散现象导致的,会造成成像的模糊和色彩偏差。
透镜是光学中的重要概念,通过学习透镜的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光的传播、聚焦和成像等原理。
这些知识点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基础,为后续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初中物理透镜知识点

初中物理透镜知识点一、透镜的定义与分类- 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用于聚焦或散焦通过它的光线。
- 根据形状和对光线的作用,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大类。
二、透镜的结构- 透镜由透镜体和光学中心组成。
- 透镜体是透镜的主体部分,通常由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制成。
- 光学中心是透镜中心的一个点,通过该点的光线不会发生偏折。
三、透镜的光学性质- 凸透镜具有聚焦作用,能够使平行光线汇聚于一点,称为焦点。
- 凹透镜具有散焦作用,平行光线通过后会发散,反向延长线交汇于一点,称为虚焦点。
四、透镜成像- 透镜成像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 凸透镜可以形成实像和虚像,取决于物体相对于焦点的位置。
- 凹透镜总是形成缩小的、直立的虚像。
五、透镜的应用- 凸透镜广泛应用于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
- 凹透镜常用于制作眼镜来矫正近视眼。
六、透镜的计算公式- 透镜公式:1/f = (n-1) * (1/R1 - 1/R2)其中,f是透镜的焦距,n是折射率,R1和R2分别是透镜的两个曲面半径。
- 薄透镜公式:1/v = 1/u + 1/v其中,v是像距,u是物距,v是像的高度,u是物的高度。
七、透镜的色散- 透镜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导致不同颜色的光在通过透镜后聚焦在不同的位置,这种现象称为色散。
八、透镜的制造与选择- 透镜的制造需要考虑材料的折射率、色散系数和透光性。
- 选择透镜时要根据应用场景和所需效果来决定透镜的类型、大小和形状。
请注意,这个文档概要是为了提供一个关于初中物理透镜知识点的框架。
具体的教学内容、示例和练习题应根据实际教学大纲和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文档格式应使用常见的Word处理软件进行编辑,以确保易于阅读和修改。
初中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总结知识点

第五章第1节透镜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元件,由透明物质制成。
2、透镜的两个表面至少一个是球面的一部分。
3、透镜的光心与主光轴。
主光轴: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
光心(O):每个透镜上主光轴上都有一个特殊的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光心。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又叫做会聚透镜。
2、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焦点(F):平行于主轴的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
焦距(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小结: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相等。
小结: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小结:光路可逆。
小结(特殊光线):焦点处发出的一束光透过凸透镜后可以形成平行光。
小结:凸透镜对所有光都起会聚作用,但会聚后的光线不一定相交。
3、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又叫做发散透镜。
4、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虚焦点(F)。
小结: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小结:光路可逆。
小结(特殊光线):延长线在焦点处的一束光透过凹透镜后可以形成平行光。
小结:凹透镜对所有光都起发散作用,但发散后的光线不一定都散开。
三、透镜的原理通过三棱镜的光线经三棱镜两次折射后向三棱镜底部偏折。
四、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一、照相机1、主要构造(1)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③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④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
物理透镜知识点总结初中

物理透镜知识点总结初中一、透镜的基本概念透镜是一种能够使光线发生偏折的光学器件,广泛应用于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中。
根据透镜的形状,可以将其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是由两个曲面组成的透镜,中间较薄,边缘较厚;凹透镜则是由两个曲面组成的透镜,中间较厚,边缘较薄。
二、透镜的焦距焦距是一个透镜的重要参数,它决定了透镜的光学性质。
对于凸透镜,焦距可以分为正焦距和负焦距;对于凹透镜,焦距为负焦距。
1. 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的焦距是指透镜的中心距离焦点的距离。
对于凸透镜而言,当物体距离透镜焦点的距离大于焦距时,形成实像;当物体距离透镜焦点的距离小于焦距时,形成虚像。
2. 凹透镜的焦距凹透镜的焦距与凸透镜有所不同,它是指透镜放大的焦距。
对于凹透镜而言,无论物体的位置如何,都是虚像。
三、透镜成像规律1. 透镜成像规律透镜成像规律是透镜成像过程中的物理规律。
对于凸透镜,如果将一支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物距为f),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
如果将物体放在焦点后面,可以得到一张放大后的虚像。
这是透镜成像规律的基本原理。
2. 透镜成像的公式透镜成像的公式是在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上得出的公式,用于计算透镜成像的位置和大小。
对于凸透镜而言,成像公式为:1/f = 1/v + 1/u其中,f为透镜的焦距;v为像的距离;u为物的距离。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透镜成像的位置和大小,对于透镜的使用和设计非常重要。
四、透镜的光学特性透镜具有许多光学特性,包括折射、对焦、散焦等。
1. 透镜的折射特性透镜的折射特性是指透镜对光的折射能力。
透镜通过改变光线的折射角度来改变光线的方向,从而实现成像的功能。
这是透镜最基本的光学特性。
2. 透镜的对焦特性透镜的对焦特性是指透镜能够使物体的成像清晰。
透镜通过调节焦距来实现对不同距离的物体进行对焦。
3. 透镜的散焦特性透镜的散焦特性是指透镜对光线散射的能力。
当光线通过透镜后,可能会产生散焦现象,使像的清晰度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透镜及透镜相
关概念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透镜及透镜相关概念:
名
称
概念说明
透镜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来工作的光学元件,它是由透明物质(如玻璃、
塑料、水晶等)制成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如下图甲所示,中间
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如下图乙所示,边缘厚、中问薄的透
镜叫凹透镜按其厚薄的形
状可分为两
类:凸透镜和
凹透镜
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如下图所示
每个透镜都有
一条主光轴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
做透镜的
光心,如上图所示
用字母“O”
表示,可以认
为薄透镜的光
心就在透镜的
中心
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
凸透镜的焦点,如下图甲所示。
凹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
过凹透镜后变得发散,且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
凸透镜两侧各
有一焦点,且
对称,用字母
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凹透镜的虚焦点,
如下图乙所示
“F”表示
焦
距
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如上图甲所示
焦距标志着透镜对光的折射本领。
凸透镜两侧焦
距相等,用字
母“f” 表示•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梳理:
凸
透
镜
定义: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光学性质:对光线有汇聚作用
基本规律、概念
通过光心的光线不偏折
主光轴:两个球面所在球心的连线
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会聚于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成像规律
物距:u>2f,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像距:f<v<2f照
相机
(若u=2f 成等大倒立的实像)
成像原理和光路图:
是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要经过凸透镜的两次成像。
第一次先经过物镜(凸透镜1)成像,这时候的物体应该在物镜(凸透镜1)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根据物理学的原理,成的应该是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而后以第一次成的物像作为“物体”,经过目镜的第二次成像。
由于我们观察的时候是在目镜的另外一侧,根据光学原理,第二次成的像应该是一个虚像,这样像和物才在同一侧。
因此第一次成的像应该在目镜(凸透镜2)的一倍焦距以内,这样经过第二次成像,第二次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知识点概述
①照相机:1、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投影仪: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凸透镜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③放大镜:1、放大镜是凸透镜; 2、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注: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远离物体;
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它能把火柴点燃是利用了它的什么作用
回答:
是利用了凸透镜的聚光功能。
凸透镜能将通过它的光线会聚在火柴的某一点上(焦点),在光斑最小最亮时,这一点上光能密度很高,会使火柴的温度急剧升温,当温度升高到火柴的燃
点时,就燃烧起来了,也就是把光能转化为热能。
面积越大的凸透镜,所汇聚的光线越多,越容易点燃火柴。
利用凹面镜采集圣火的过程属于下列哪种光现象()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光的折射
最佳答案
太阳光照射到凹面镜经反射后可以会聚在一起,凹面镜的焦点处将会聚集大量的太阳能,温度很高,可以加热或点燃物体;
故选B.
在给兄弟班级照毕业像时,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观景框内,照相人应将照相机
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被拍照的同学,这样才能在观景框内看到全班同学清晰的画面。
答案:
只有将同学在胶片上成的实像再变小,才能将所有同学都进入观景框内,增大物距可以使实像减小,他应当将相机远离被拍照的同学。
一束来自远处的光经眼球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__(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矫正方法是戴一副由_________(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
答案:
物体所称的像落在视网膜前方,是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凹透镜。
在森林游玩时不能乱丢矿泉水瓶,一旦瓶内进水后相当于______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答案凸透;会聚.
试题分析:中间厚两边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由题意可知: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易引燃位于焦点处的树叶等。
所以不允许随便丢弃矿泉水瓶。
如图甲所示,请画出发光点S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
试题分析: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射出。
两条折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发光点S的像点S′。
见上图
如图所示,有一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状应该是下列图中的()
试题分析:圆柱体的右边Q在f和2f之间,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因此Q的像要放大;圆柱体的左边P在2f以外,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P的像要缩小。
选B,此外:
当u>f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为Q比P离凸透镜更近,根据物近像远的原理,Q的像要比P的像更远离凸透镜,因此ABC符合而D不符合,再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符合要求的ABC 中只有只有图B中的Q符合物近像更大,因此只有B符合.
如图所示,F、F′为凸透镜的焦点,P、P′到凸透镜的距离均为2倍焦距,图中烛焰在光
屏上成的应是、的像;若把蜡烛移到P与Q之间,调整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得到
的像将会(选填“变小”或“变大”).
答案:
倒立;等大;实;变小.
试题分析:
由图中可知,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若将蜡烛移到P与Q之间,蜡烛在2倍焦距之外,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将会变小.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
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试题分析:利用太阳光(平行光)测量凸透镜焦距时,应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上下移动凸透镜,当在后面的白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就为凸透镜的焦距。
当在白纸上的光斑不是最小时,可能有两种情况(如图所示),白纸可能在点F的左侧的A位置,也可能在F点的右侧的B位置。
当在A位置时,凸透镜远离白纸,白纸上的光斑会逐渐减小;当在B位置时,凸透镜远离白纸,白纸上的光斑会逐渐变大。
根据题意,本题的白纸应该在B位置,所以此时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l大于凸透镜的焦距,即焦距小于l,因此选A。
应用如图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设备是()
A.投影仪B.放大镜C.照相机D.潜望镜
试题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等;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等;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等.观察题图可见,物距满足2f>u>f,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对照各选项,A符合题意,选填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