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学识渊博的成语
描写博学多才的四字词语

1. 渊博广识:知识渊博,多方面的学识。
2. 多才多艺:在多个领域都有才能和才艺。
3. 博闻强识:对各种知识都有广泛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4. 知识渊源:知识来自广泛的学习和积累。
5. 学富五车:学识丰富,如同满载五车。
6. 博识多能:广泛的学识和多样的才能。
7. 知识面广:对各个领域的知识都有所涉猎。
8. 才华横溢:在多个方面都有出色的才能和才华。
9. 学贯中西:对中西方文化都有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10. 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和资料。
11. 多见广识:经历丰富,知识渊博。
12. 多材多艺:在多个领域都有多方面的才能。
13. 渊博博学:学识渊博,知识渊源。
14. 多学多问:好学不止,经常提问。
15. 无所不知:对各个领域都有相当的了解和知识。
16. 明察秋毫:观察力敏锐,能看清微小之事。
17. 博洽多闻:博学广知,对众多方面都有所涉猎。
18. 知识丰富:对各种知识都有丰富的了解和积累。
19. 才思敏捷: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20. 触类旁通:通过类比和比较,将知识应用到其他领域。
21. 知识渊博:广泛的学识和知识深度。
22. 才华出众:在某个领域表现出色,天赋非凡。
23. 渊博有深:知识渊博,有深刻的理解。
24. 智勇双全:才智高超,勇敢有胆识。
25. 聪明才智:智力聪明,才能出众。
26. 学海无涯:学习的道路没有尽头,需不断拓展。
27. 异军突起:在某个领域或时期忽然崛起,显示出耀眼的才华。
28. 学无止境:学习永远都不会停止,需要不断追求知识。
29. 才情横溢:才华显著,才情非凡。
30. 知识精深:对某一领域的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夸人学识渊博的成语

夸人学识渊博的成语1、学富五车,[xuéfùwǔchē]:五车:指五车书。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造句:多才之士才储八斗,博学之儒学富五车。
2、博学多才,[bóxuéduōcái]: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造句:他多方面的成就给人深刻印象;他博学多才。
3、博古通今,[bógǔtōng jīn]: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
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
形容知识丰富。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造句:王老师博古通今,上课时风趣幽默,内容丰富,很受学生欢迎。
4、宏儒硕学,[hóng rúshuòxué]:指学问渊博的人。
造句:像孙老先生那样宏儒硕学的人,在学术界也是数一数二的,可惜他已退休了。
5、腹载五车,[fùzài wǔchē]: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6、满腹经纶,[mǎn fùjīng lún]: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
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出处:《周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造句:一旦这道菜被学校提供,学生将满腹经纶并拥有用灿烂的未来。
7、锦心绣口,[jǐn xīn xiùkǒu]: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
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出处:唐·柳宗元《乞巧文》:“骈四骊六,锦心绣口,宫沉羽振,笙簧触手。
”造句:潘江陆海,文采风流;名姝佳丽;锦心绣口。
8、八斗之才,[bādǒu zhīcái]:才:才华。
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描写古人学识渊博的词语

描写古人学识渊博的词语1、学富五车,[xuéfùwǔchē]:五车:指五车书。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造句:多才之士才波皮夫八斗,博学之儒学富五车。
2、博学多才,[bóxuéduōcái]: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原文:《晋书·郤诜录》:“诜博学多才,环路辉刚直,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当。
”造句:他多方面的成就给人深刻印象;他博学多才。
3、博古通今,[bógǔtōngjīn]:通在:通晓;博:广博,晓得得多。
对古代的事晓得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
形容科学知识多样。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造句:王老师博古通今,上课时风趣风趣,内容丰富,很受到学生热烈欢迎。
4、宏儒硕学,[hóngrúshuòxué]:指学问渊博的人。
造句:像是孙老先生那样宏儒硕学的人,在学术界也就是数一数二的,可是他已卸任了。
5、腹载五车,[fùzàiwǔchē]: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原文:《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6、满腹经纶,[mǎnfùjīnglún]: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
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原文:《周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造句:一旦这道菜被学校提供,学生将满腹经纶并拥有用灿烂的未来。
7、锦心绣口,[jǐnxīnxiùkǒu]:锦、缀:精致艳丽的丝织品。
形容文思迷人,词藻华丽。
出处:唐·柳宗元《乞巧文》:“骈四骊六,锦心绣口,宫沉羽振,笙簧触手。
”造句:潘江陆海,文采风流;名姝佳丽;锦心绣口。
8、八斗之才,[bādǒuzhīcái]:才:才华。
比喻人极有才华。
原文:《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富豪之家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写出三个形容人知识丰富才学出众的成语

写出三个形容人知识丰富才学出众的成语1、八斗之才 [ bā dǒu zhī cái ]释义:才:才华。
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2、博大精深 [ bó dà jīng shēn ]释义:博:广,多。
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出处:明·姜世昌《〈逸周书〉序》:“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3、博闻强记 [ bó wén qiáng jì ]释义:闻:见闻。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
”《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4、博学多才 [ bó xué duō cái ]释义: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5、博闻强识 [ bó wén qiáng zhì ]释义:闻:见闻。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
”《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6、博物洽闻 [ bó wù qià wén ]释义: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出处:《汉书·司马迁传》:“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
”7、博学多闻 [ bó xué duō wén ]释义:博学:广博。
形容才学的成语

形容才学的成语
形容才学的成语才学是指一个人的才能和学识。
在汉语中,有很多形容才学的成语,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个。
1. 博学多才: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才华出众。
2. 才高八斗:形容一个人才华出众,能力非常强。
3. 才华横溢:形容一个人才华出众,能力非常强,且表现得非常自然。
4. 知识渊博:形容一个人学识非常广博,知道很多东西。
5.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能够把自己知道的东西都说出来。
6. 博古通今:形容一个人对古今中外的事物都非常了解。
7. 渊博无涯:形容一个人的学识非常深厚,没有止境。
这些成语都是形容一个人才学渊博,能力出众的,而这些成语的背后,是这些人对知识的不断追求和学习。
因此,我们也应该向这些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才能和学识。
形容知识渊博的成语(精选60个)

形容知识渊博的成语60个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形容知识渊博的成语(精选60个),欢迎阅读参考。
1、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2、博览古今:博:广博。
广泛阅读古今书籍,通晓古今学识。
形容学问渊博。
3、通儒达士: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
4、泓涵演迤:泓:水深;涵:包含;演:长流;迤:延伸。
比喻学问渊博精深。
5、殚见洽闻:殚:尽,完全;洽:广博。
该见的都见过了,该听的都听过了。
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6、直谅多闻: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
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7、宏儒硕学:指学问渊博的人。
8、才贯二酉: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
9、博通经籍:博:广博:籍:书籍。
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
形容人学识渊博。
10、鸿儒硕辅:学识渊博的学者,功勋卓著的臣士。
11、博闻强识:闻:见闻。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12、老师宿儒: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
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
13、饱学之士:饱学:学识渊博。
指学识渊博的'人。
14、举十知九: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
比喻学识渊博。
15、陆海潘江:陆:晋朝陆机;潘:晋朝潘岳。
陆机的文才如大海,潘岳的文才如长江。
比喻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16、沉博绝丽:沉:深长;博:渊博。
指文章的含义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17、好问则裕:好:喜欢;裕:富裕。
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18、杅杅富人:杅杅:广大。
学问的渊博,就象富有的财产。
19、涵今茹古:涵:包容;茹:吃。
包容吞吐古今。
形容学识渊博,通晓古今。
20、钜儒宿学:钜:通“巨”,很大;宿:老成。
指学识渊博,学术上有权威的人士。
21、如古涵今:包容吞吐古今。
形容学识渊博。
22、老手宿儒:宿儒:长期研究儒家经典的人。
指年辈大的老师或知识渊博的学者。
形容人物知识渊博的四字成语

形容人物知识渊博的四字成语形容人知识渊博的成语:一、学富五车释义:学问很多;有五车书。
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富:丰富;五车:指五车书;形容书很多。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意思是惠施的方术很多,本事很大,他读的书要五辆车拉。
示例:张教授知识丰富,学富五车。
二、博大精深释义:博:广博;精深:又专又深。
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
出处:明姜世昌《逸周书》:“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意思是他的思想和学识广博而高深,不是后辈学者们可以达到的。
示例:这位老学者孜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431353862孜不倦地研究中国古籍,如今已经是博大精深了。
三、博学多才释义:博:广博;知道得多;才:才能。
学识广博;有各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党。
”诜有各方面的才能,英俊潇洒,不拘礼法。
示例:贯忠博学多才,也好武艺,有肝胆。
四、见多识广释义:识:知道。
看到的多;知道的广。
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知识广博。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意思是还是宝眷经验丰富知识广博,比男子汉的眼力要多十倍还多。
示例:她是每天上街去买菜的,自然见多识广,知道这东西的时价。
五、博古通今释义:博:广博;知道得多;通:通晓。
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
形容知识渊博。
出处:《晋书石崇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意思是君王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考虑到远的和近的事务,希望您可以再三考虑。
示例:你一向有才女之名,称得上是博古通今。
表示知识渊博的成语:才学八斗之才辩才无碍不栉进士才貌双全才气过人藏龙卧虎沧海遗珠出将入相出类拔萃出口成章踔绝之能大才盘盘德才兼备登高能赋栋梁之材斗南一人斗酒百篇多才多艺风流才子风华绝代凤毛麟角高才疾足高足弟子国士无双和氏之璧鹤鸣九皋后起之秀锦心绣肠金声玉振金玉满堂看杀卫玠经天纬地麟风龟龙灵蛇之珠梦笔生花面壁功深妙手丹青莫测高深南州冠冕南金东箭能事毕矣能者多劳牛刀小试女中尧舜旁求俊彦弸中彪外七步之才被褐怀玉千里之足强将手下无弱兵巧同造化三寸之舌三头六臂扫眉才子珊瑚在网神工鬼斧升堂入室淑质英才腾蛟起凤文武双全文不加点五言长城下笔成篇下笔成章下笔千言贤良方正新硎初试雄才大略秀出班行药笼中物衙官屈宋游戏三昧一技之长一目十行一世之雄一柱擎天倚马可待有脚书橱隐若敌国玉堂金马困任授官真才实学直谅多闻智勇双全着手成春卓尔不群左宜右有智谋将计就计举无遗策老谋深算盘马弯弓旁敲侧击千方百计穷寇勿追权宜之计人定胜天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神机妙算神通广大文韬武略万全之策胸中甲兵研桑心计以一持万运筹帷幄遵时养晦足智多谋聪明别具只眼冰雪聪明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独具只眼耳聪目明告往知来过目成诵过目不忘见微知著料事如神明见万里讷言敏行人中骐骥生而知之未卜先知先知先觉机智便宜行事耳听八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见机行事机变如神临机处置灵机一动明察秋毫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巧发奇中情急智生随机应变手急眼快通权达变博学博洽多闻博古通今博学多闻博学多才博闻强记搏大精深殚见洽闻多文为富见多识广满腹经纶通今博古无所不通学富五车能干不觉技痒妙手回春棋逢对手起死回生精明强干胜任愉快手到病除独当一面无所不能远见高瞻远瞩目光如炬深思远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先见之明远见卓识真知灼见创新别出心裁别开生面别树一帜别具一格独具匠心独树一帜耳目一新一家之言与民更始自成一家自出心裁自出机杼自立门户熟练得心应手滚瓜烂熟挥洒自如驾轻就熟炉火纯青目无全牛轻车熟路如臂使指手挥目送心手相应运用自如运斤成风斫轮老手老练曾经沧海胆大心小老成见到千锤百炼少年老成身经百战深谋远虑十载寒窗、凿壁借光、囊萤映雪、手不释卷、乐于助人、排忧解难、仗义执言、拔刀相助无微不至、体贴入微铁面无私、执法如山、公私分明、大公无私两袖清风克己奉公公而忘私一尘不染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有始有终、绳锯木断【关于学习的】:学而不厌好学不倦废寝忘食争分夺秒孜孜不倦闻鸡起舞只争朝夕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注意力集中的】: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目不转睛一心一意【形容谦虚的】:不骄不躁大智若愚功成不居戒骄戒躁洗耳恭听虚怀若谷谨言慎行一视同仁一清二白大义灭亲大公无私义无反顾正气凛然正直无私执法如山刚正不阿冰清玉洁克己奉公严于律己两袖清风忍辱负重奉公守法表里如一斩钉截铁忠心耿耿忠贞不渝贫贱不移高风亮节涓滴归公虚怀若谷堂堂正正深明大义童叟无欺谦虚谨慎廉洁奉公毅然决然豁达大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襟怀坦白舍己为人舍生忘死舍生取义。
形容一个人懂得多的成语

形容一个人懂得多的成语1、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2、博览古今:博:广博。
广泛阅读古今书籍,通晓古今学识。
形容学问渊博。
3、通儒达士: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
4、泓涵演迤:泓:水深;涵:包含;演:长流;迤:延伸。
比喻学问渊博精深。
5、殚见洽闻:殚:尽,完全;洽:广博。
该见的都见过了,该听的都听过了。
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6、直谅多闻: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
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7、宏儒硕学:指学问渊博的人。
8、才贯二酉: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
9、博通经籍:博:广博:籍:书籍。
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
形容人学识渊博。
10、鸿儒硕辅:学识渊博的学者,功勋卓著的臣士。
11、博闻强识:闻:见闻。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12、老师宿儒: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
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
13、饱学之士:饱学:学识渊博。
指学识渊博的人。
14、举十知九: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
比喻学识渊博。
15、陆海潘江:陆:晋朝陆机;潘:晋朝潘岳。
陆机的文才如大海,潘岳的文才如长江。
比喻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16、沉博绝丽:沉:深长;博:渊博。
指文章的含义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17、好问则裕:好:喜欢;裕:富裕。
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18、杅杅富人:杅杅:广大。
学问的渊博,就象富有的财产。
19、涵今茹古:涵:包容;茹:吃。
包容吞吐古今。
形容学识渊博,通晓古今。
20、钜儒宿学:钜:通“巨”,很大;宿:老成。
指学识渊博,学术上有权威的人士。
21、如古涵今:包容吞吐古今。
形容学识渊博。
22、老手宿儒:宿儒:长期研究儒家经典的人。
指年辈大的老师或知识渊博的学者。
23、博物多闻:指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24、达士通人: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
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
25、通今博古: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容学识渊博的成语
在古代的时候,很多学识渊博的书生都是出口成章,所以流传下来了很多成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形容学识渊博的成语,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道山学海] 道、学?:学问。
学识比天高比海深。
形容学识渊博。
[举十知九] 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
比喻学识渊博。
[未知万一] 万分之一都不知道。
形容学识肤浅。
[铄古切今] 犹言融贯古今。
形容学识渊博。
[管窥筐举] 比喻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入圣超凡] 凡:指凡人,普通人。
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
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超凡入圣] 凡:指凡人,普通人。
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
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孤陋寡闻] 陋:浅陋;寡:少。
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寡闻少见] 听的少,见的少。
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寡见少闻] 听的少,见的少。
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博而不精] 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悔读南华] 《南华经》即《庄子》。
比喻学识渊博而不为人所容。
[寡见鲜闻] 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名师出高徒] 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
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以莛叩钟] 莛:草茎。
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
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
[有脚书橱] 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升堂入室] 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
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金玉满堂] 金玉财宝满堂。
形容财富极多。
也形容学识丰富。
[博通经籍] 博:广博:籍:书籍。
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
形容人学识渊博。
[吴下阿蒙]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
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
比喻人学识尚浅。
[入室升堂] 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
造诣。
[入室昇堂] 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同“入室升堂”。
[博大精深] 博:广,多。
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良贾深藏] 会做买卖的人把贵重的东西深深收藏起来,不让你摸清底细。
比喻真正有学识的人不在人前表露。
亦作“良贾深藏若虚”。
[五车腹笥] 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学富五车] 五车:指五车书。
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立地书橱]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立地书厨]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才贯二酉] 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
[读书破万卷] 破:突破;卷:书籍册数。
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书通二酉]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
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如坐春风] 象坐在春风中间。
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腹饱万言] 指学识渊博。
[饱学之士] 饱学:学识渊博。
指学识渊博的人。
[学识渊博] 指学识深而且广。
[博识多通] 博:广博。
识:学识。
通:精通事理。
指学识广博,精通事理。
[束教管闻] 指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鸿儒硕学]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
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自视甚高] 把自己看得很高(多指身分,学识等)。
[博览五车] 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道德文章] 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
[达士通人] 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
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
[风流儒雅] 风流:有文采且不拘礼法;儒雅:学识深湛,气度不凡。
指人文雅洒脱,学识渊博。
[汪洋浩博] 形容人的气度宽广、文辞豪放、学识渊博像水势浩大无边。
[掉书袋] 掉:摆动,摇动。
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口耳之学] 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钜学鸿生] 学识渊博的人。
[通才硕学] 学识通达渊博的人。
[学富才高] 学识渊博,才能高强。
[博而寡要]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博物洽闻] 广知事物,学识丰富。
[区闻陬见] 见闻不广,学识浅陋。
[学浅才疏] 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学疏才浅] 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同“学浅才疏”。
[真才实学] 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博学多闻] 博学:广博。
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诠才末学] 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
多用作自谦之词。
[才疏学浅] 疏:浅薄。
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高才大学] 高才:才能杰出。
大学:学识渊博。
才能高超,学识渊博。
亦作“高才博学”、“高才硕学”。
[博闻多识] 博:广博;闻:见闻;识:学识。
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直谅多闻] 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
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好问则裕] 好:喜欢;裕:富裕。
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敬贤礼士] 礼:以礼相待,尊重。
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
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实至名归] 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
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博览古今] 博:广博。
广泛阅读古今书籍,通晓古今学识。
形容学问渊博。
[绣花枕头] 比喻徒有外表而无学识才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