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 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功能》课件课件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教案(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教案(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教案(新版)济南版第一篇: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教案 (新版)济南版《第一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教案一、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解释免疫的概念和人体的三道防线。

2、说出计划免疫的意义。

3、能够归纳出免疫的功能,明确区分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能准确观察分析各种图片。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免疫器官及功能。

难点: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我们的口腔中有很多细菌,为什么口腔上皮受伤以后却很快愈合?为什么有的人虽然接触过传染病患者,却不患病?2、记得我小时候和我一起玩的一个小伙伴得了腮腺炎,大人们不让我们一起玩,可大人们说得了这种病就不再得了,那时我天天盼望着自己快点得腮腺炎。

“得了就以后不再得了”这句话至今记忆犹新,学习了生物学以后,才知道这与人体的免疫有关。

那么什么是免疫?免疫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今天咱们就来学习这一章的内容。

(一)与生俱来的免疫力结合P105图3.6-1,思考以下问题:(1)人体完整的皮肤为什么有保护、屏障作用?而被烫伤的皮肤则容易感染?(2)人在有许多病原体的环境中生活,吸入的空气中和吃进的食物上,也有许多病原体,为什么人们不一定都得病? 学生观察图片,自学课本,得出结论,教师总结。

(1)皮肤和粘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不仅能够阻拦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的作用。

(2)呼吸道粘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

(3)感染后的皮肤为什么会出现红肿现象,有时会自己痊愈?(4)人的口腔上皮受伤后能够愈合,唾液是否有杀菌作用?为什么? 学生从直观上感知第二道防线的作用,再结合图片和教材分析得出正确结论:(1)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能杀死病菌,消除炎症。

(2)唾液中有溶菌酶能杀死病菌。

教师总结上述两道防线的作用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它们不是只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教学设计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教学设计
2.教学策略:
(1)结合生活实际,以案例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免疫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
(3)采用比较、归纳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免疫反应的类型及特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3.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通过案例分析,引出免疫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免疫的概念,理解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能够识别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2.掌握人体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了解它们在免疫过程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学会运用所学的免疫知识,分析生活中与免疫相关的现象,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免疫知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总结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c.免疫系统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发放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旨在巩固学生对免疫知识的掌握。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选取部分练习题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新课内容:讲解免疫系统的组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结合实验现象,使学生深入理解免疫过程。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的免疫功能优秀教学案例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的免疫功能优秀教学案例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领导才能。
小组合作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讨论免疫的特点和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如分析小明感冒发烧的案例,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领导才能。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小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反思与评价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思考自己在解决问题、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表现,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能力。同时,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小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的免疫功能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体的免疫功能,是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一节内容。通过分析课本,我发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免疫的概念、特点和功能,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人体免疫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等。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内容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问题导向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通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免疫的概念、特点和功能。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3.6.1《人体的免疫功能》教案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3.6.1《人体的免疫功能》教案

第一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教材分析】《人体的免疫功能》是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免疫与健康》的第一节。

本节内容包括与生俱来的免疫力,后天获得的免疫力和计划免疫三部分内容。

这些知识在应用价值方面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在知识方面则涉及到了人的皮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等内容。

特异性免疫和免疫的概念是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增强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帮助,了解计划免疫的内容,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党和国家对下一代身体健康的关心和对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视,从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针对教材特点,特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1.知道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功能。

(重点、难点)2.说出人体免疫的概念、功能、抗体和抗原之间的关系。

(难点)3.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异同。

4.举例说明计划免疫的概念、意义,并认同其作用。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人体的消化、吸收、呼吸、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代谢废物的排出、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相关知识后,能够保证人体正常进行各项生理活动,那就是人体的免疫功能在起作用,免疫功能是为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保驾护航。

为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采取“定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展示-教师点拨-当堂达标”的教学流程。

先从生活中的现象和疑问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然后通过观看观察图片,引导学生感性认识人体各种结构在抵抗病原体中的作用,理解人体的三道防线。

学生的自主学习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进行导学,任务驱动。

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在同伴的帮助下解决自己不会的问题。

学生通过交流“打防疫针”的经验,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整合信息,了解人体计划免疫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收集人体三道防线的相关图片、动画,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按照要求进行预习,准备预防接种手册和计划免疫的有关资料。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单元 第六章 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功能课件 (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单元 第六章 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功能课件 (新版)济南版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2/ 5/92022/5/9M onday, May 09, 2022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2/5/ 92022/ 5/92022/5/95/ 9/2022 8:22:24 A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2/5/92022/5/92022/5/9May-229-May- 22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2/5/92022/5/92022/5/9Monday, May 09, 2022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2/5/92022/5/92022/5/92022/5/95/9/2022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2年5月9日 星期一2022/5/ 92022/ 5/92022/5/9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2年5月 2022/5/92022/5/92022/5/95/9/2022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2/5/ 92022/ 5/9May 9, 2022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2/5/92022/5/92022/5/92022/5/9
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功能
天花患者
甲型H1N1流感病毒
当病原体入侵人体时,人体是怎样进行防御的?
第一道防线
皮 肤
皮肤有保护作用
皮肤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皮肤可以阻挡病原体入侵 皮肤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黏膜的某些附属物(如鼻毛、 气管黏膜上的纤毛)有阻挡 和清除异物的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范围 对多种异物起作用 对某一异物或抗原
特性 非专一性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人体的免疫功能 课件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人体的免疫功能 课件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6章第1节 人体的免疫功能
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
皮肤的作用
呼吸道纤毛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 皮肤有角质层,可以阻挡病原体 侵入人体
• 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可以阻挡 和清除异物(病菌)
• 皮肤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 抗原: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 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 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 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原(抗原)

刺激
淋巴细胞
吞噬 细胞
结合
产生
抗体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胸腺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是 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 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 特异性免疫。
分析与讨论:
1.图中所示的人体结构在防备 病原体入侵时,分别起到了什么 作用?
2.皮肤的完整性对人体有什么重 要意义?
人体第二道防线的作用
•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中含有溶菌酶, 破坏病菌细胞壁
• 吞噬细胞可以直接将病原体吞噬 消化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一道、第二道防线是针对 多种病原体的防备功能,是 人生来就有的,因此叫做非 特异性免疫。
接种的主要疫苗:卡介苗——结核病 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脊髓灰质炎 百白破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麻疹疫苗——麻疹 乙肝疫苗——乙型病毒性肝炎
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人体的三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2.免疫类型 特异性免疫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1 人体的免疫功能课件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1 人体的免疫功能课件
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
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功能
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 2、区分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
性免疫。 3、概述免疫的概念和功能。 4、描述计划免疫及其意义。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粘膜
第二道防线: 杀菌物质 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预防 接种
抗体
非特 异性 免疫
免疫
抗原 侵入身体的病原体或异物(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
或异物)
第三道防线
腮腺炎病毒第一次侵入 人体
腮腺炎病毒第 二次侵入人体
腮腺炎病毒
淋巴细 胞
抗体
甲型肝炎病毒
抗体具有专一性பைடு நூலகம்只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
同学们讨论一下吧: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腮腺炎病毒与抗原之间是什么关系?什么是抗原?
该病毒就是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
清除衰老、死亡 或损伤细胞
辨认、清除肿瘤细 胞
过强:类风湿 关节炎
过弱:肿瘤
三、计划免疫
1.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预防接种。
2.什么是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就是把预防某种传染病的
疫苗接种到人体,刺激人体的免疫系 统,使其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 ,获得免疫功能。
※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 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 品,在免疫学上属于抗原。
9、凡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就叫( C ) A.病原体 B.病毒 C.抗原 D.免疫
10、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一种抗体可抵抗多种抗原 B.一种抗体是由多种抗原刺激产生的 C.抗体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 D.抗体随抗原的出现而出现,随抗原的消失而消失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教学设计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六章第一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教学设计
5.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免疫功能相关的科普文章或观看视频,了解免疫系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免疫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拓宽知识视野。
此外,学生在思维发展上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但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免疫知识,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此外,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对健康、疾病等话题较为关注,这为本章节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结合生活实例,让他们认识到免疫系统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3.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免疫反应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4.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免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免疫系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讲解免疫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免疫是人体抵抗病原体入侵的一种生理功能。
2.介绍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图片和模型展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
3.详细讲解抗原、抗体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免疫过程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4.引入疫苗的概念,解释疫苗的原理和应用,让学生了解计划免疫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理解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特别是三道防线的具体作用和相互关系。
-掌握抗原、抗体的概念及其在免疫过程中பைடு நூலகம்作用,以及疫苗的原理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免疫器官
免疫系统
吞噬细胞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 淋巴细胞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 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 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 异物)叫做抗原。
抗体:受抗原刺激后,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
2、功能:免疫的主要功能是____ 、 ____和____ 。
考点一:免疫的概念和功能
1、概念:免疫是人体的一种 防御 功能,人体依靠 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 排斥进入人体内抗原,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 瘤细胞,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2、功能:免疫的主要功能是防御、自我稳定和监视。
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免
疫防线
皮肤的保护作用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体液中的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
第二胞壁,使其溶解
吞噬细胞的作用
防线
组成
第一道 皮肤和 黏膜
第二道
溶菌酶和 吞噬细胞
功能
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 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结合的球蛋白。
抗原 抗体
分布: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某些外分泌 液中,如乳汁。
淋巴细胞
消灭病 原体
结合

原(抗原)

刺激
淋巴细胞
产生
抗体
比较
作用 范围
特性 形成 作用 强弱
非特异性免疫 对多种病原体都可 以发生免疫反应
非专一性
生来就有的 弱
特异性免疫 仅对某一异物(抗 原)产生免疫反应
专一性
A.口服抗生素消灭体内病原体 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C.皮肤的屏障作用
D.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4.患过麻疹的人,体内能产生一种抵抗麻疹病毒的蛋白质。这种
蛋白质和麻疹病毒分别为:
A.抗原和抗体
B.抗原和抗原
C.抗体和抗原
D.抗体和抗体
5.我国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病规律,有计划地对儿童及青 少年进行预防接种,比如通过口服糖丸预防脊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人体与生俱来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考点三:特异性免疫
1、组成:免疫器官(_____、脾脏、淋巴结等)和 ______ (主要是_____细胞)组成第三道防线。
2、功能:产生______、结合抗原,促进吞噬细胞吞 噬病原体。
3、特点:出生以后形成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 ____ 或异物起作用,具有_____性。
复习课:第六章
免疫系统越强大对我们身体越有好处?
依据复习导航,自主复习
考点一:免疫的概念和功能
1、概念:免疫是人体的一种 _____ 功能,人体依靠 这种功能识别“____”和“____”成分,能够破坏和 排斥进入人体内____ ,清除自身产生的____和____ , 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粘膜
第二道防线:
杀菌物质 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
抗原
免疫细胞
非特异 性免疫
特异 性免 疫
免疫
防御 自我稳定 免疫监视
接种
抗体
计划 免疫
7为了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国家抓紧研制疫苗并免费 提供给人们注射。该过程中注射的主要物质及采取的措施分 别称为: A.抗原,控制传染源 B.抗体,切断传播途径
C.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D.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8下列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A.患过腮腺炎的人以后不再患腮腺炎 B.给肠炎患者注射消炎药 C.给新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 D.给山区人民供应碘盐预防甲状腺肿
考点二:非特异性免疫
1、组成:皮肤和黏膜构成了保卫人体的 第一道防线, 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
2、 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3、特点: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都是人人与生俱来,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 疫。
人体的皮肤和黏膜等作为 天然屏障,构成人体抵御
后天形成的

免疫的概念: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 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 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 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的主要功能:防御、自我稳定和免疫监视
抵抗病原体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考点二:非特异性免疫
1、组成:_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了保卫人体 的第一道防线,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
2、 _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 防线,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3、特点: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都是人人______,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_______。
髓灰质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口服的“糖丸”属于抗原 B.口服“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计划免疫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D. 口服“糖丸”能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
6.按照现代免疫概念来划分,下列物质中能引起免疫反应 的是:
A.给失血过多者输入同型血中的血细胞 B.因遭受强 烈打击体表而受损伤的红细胞 C.移植的外来器官 D.自身新生成的红细胞
4、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以够刺激_____产生一 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________。
5、抗原:引起人体产生_________的物质。
考点三:特异性免疫 1、组成: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淋巴结等)和免疫 细胞 (主要是淋巴细胞细胞)组成第三道防线。
2、功能:产生抗体、结合抗原,促进吞噬细胞吞噬 病原体。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
考点四:计划免疫
1、概念:有计划地进行________, 简称为计划免疫, 属于___________免疫。
2、目的:预防、控制、消灭特定的_______病。
3、意义: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______,获得 _______。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4、连连看: 卡介苗 百白破混合疫苗 乙肝疫苗 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
3、特点:出生以后形成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 体或异物起作用,具有特异性。
4、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以够刺激淋巴细胞产 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5、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人体就像一个城堡,对于想攻入城堡的敌人,我们有两道 防线,像护城河及城墙一样保护城堡不被攻破。
如果敌人很强大,突破了两道防线,进入了城堡,像在城 堡街道上到处游荡的敌人一样的处于身体中的病原体,我 们人体又是如何将其消灭的呢?
疫苗属于抗原
当堂检测·智能升级
1.狗在受伤后,会用舌头舔伤口,这样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其
原因是唾液 中含有
A.抗体 B.溶菌酶 C.消化酶 D.生长素
2.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的屏障作用 B.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C.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D.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体防线的是
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预防肺结核 预防脊髓灰质炎 预防乙肝
计划免疫:就是指根据某 些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将 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 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 划地给儿童及青少年接种, 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 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疫苗的概念:
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 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将其接种于人体后, 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 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预防肺结核 预防脊髓灰质炎 预防乙肝
考点四:计划免疫
1、概念:有计划地进行接种, 简称为计划免疫, 属于特异性免疫。
2、目的:预防、控制、消灭特定的传染病。
3、意义: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功能。 有利于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4、连连看: 卡介苗 百白破混合疫苗 乙肝疫苗 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