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研究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及性能优化研究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方法及性能优化研究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能太阳能转换器,已经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并讨论如何优化其性能。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步骤:制备钙钛矿薄膜和构造电池器件。
制备钙钛矿薄膜需要选择合适的前驱体,通常是钙和钛的无机盐。
这些前驱体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通过旋涂、溶剂热法或离子溶胶凝胶法在基底上制备薄膜。
在制备过程中,可以添加其他添加剂,如表面活性剂和混合溶剂,以改善薄膜的质量和性能。
一旦薄膜制备完成,就可以开始构造电池器件。
常用的方法是将钙钛矿薄膜和电子传输层、阳极和阴极层堆叠在一起。
电子传输层常使用二氧化钛或锗酸锌等材料,阳极和阴极层常使用导电玻璃、碳纳米管或导电聚合物。
这些层是通过溶液成形、涂布、印刷或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制备的。
除了制备方法外,还可以通过优化材料选择和器件结构来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研究人员可以探索不同的前驱体、添加剂和溶剂,以优化钙钛矿薄膜的质量和光电性能。
可以使用不同的电子传输层、阳极和阴极材料,以提高电子和光子的收集效率。
通过调整器件结构,如增加钙钛矿层厚度、优化光电极结构等,可以改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实际应用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钙钛矿薄膜的稳定性有待提高,尤其是在潮湿和高温环境下。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才能实现商业化应用。
《碳基全无机CsPbBr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范文

《碳基全无机CsPbBr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愈发强烈,而太阳能作为一种可持续且丰富的能源形式,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其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因其高光电转换效率、低成本和易制备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近年来,全无机CsPbBr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较高的光电性能,成为了研究的焦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碳基全无机CsPbBr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过程及其性能研究。
二、碳基全无机CsPbBr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1. 材料选择与准备制备碳基全无机CsPbBr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主要包括碳基电极材料、CsPbBr3钙钛矿材料、电子传输层材料和空穴传输层材料等。
这些材料需具备高导电性、良好的稳定性以及与电池结构相容的特性。
2. 制备过程(1)制备电子传输层:在导电玻璃基底上,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制备电子传输层。
(2)制备钙钛矿层:将CsPbBr3钙钛矿材料溶于适当溶剂中,均匀涂覆在电子传输层上,形成钙钛矿层。
(3)制备空穴传输层:在钙钛矿层上,通过溶液旋涂等方法制备空穴传输层。
(4)碳基电极的制备:最后,在空穴传输层上涂覆碳基电极材料,完成电池的制备。
三、性能研究1. 光电性能分析通过测量电池的电流-电压曲线,可以获得电池的短路电流、开路电压、填充因子和光电转换效率等关键参数。
研究表明,碳基全无机CsPbBr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这主要归因于其优异的光吸收性能和载流子传输性能。
2. 稳定性分析电池的稳定性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电池进行长时间测试,发现碳基全无机CsPbBr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较好的环境稳定性,能够在多种环境下保持较高的光电性能。
四、结论本文详细介绍了碳基全无机CsPbBr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过程及其性能研究。
通过优化材料选择和制备工艺,成功制备出具有高光电转换效率和良好稳定性的太阳能电池。
《2024年无空穴传输层碳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范文

《无空穴传输层碳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寻找清洁、可持续的能源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共识。
其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其高效率、低成本等优势备受关注。
近年来,关于无空穴传输层碳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旨在探讨其制备方法及性能研究。
二、无空穴传输层碳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1. 材料选择无空穴传输层碳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主要涉及钙钛矿材料、导电基底、碳电极等材料的选用。
钙钛矿材料为光电转换的关键,导电基底应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和透明度。
此外,需注意所选材料的稳定性和环保性。
2. 制备流程(1)制备导电基底:选择合适的导电玻璃基底,进行清洗和预处理。
(2)制备钙钛矿层:采用溶液法或气相沉积法将钙钛矿材料制备成薄膜,并对其进行退火处理。
(3)制备碳电极:在钙钛矿层上涂覆碳电极材料,并进行热处理。
(4)完成电池组装:将电极与其他组件进行组装,形成完整的太阳能电池。
三、无空穴传输层碳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研究1. 光电性能分析通过测量电池的电流-电压曲线,分析其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填充因子等关键参数。
同时,采用光谱响应测试、量子效率测试等方法,研究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及稳定性。
2. 结构与形貌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电池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
通过分析钙钛矿层的结晶度、颗粒大小及分布等,探讨其光电性能的影响因素。
3. 稳定性测试在光照、湿度等不同环境条件下,对电池进行长时间稳定性测试。
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电池的性能变化,评估其实际应用潜力。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一系列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无空穴传输层碳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通过光电性能分析,我们发现该电池具有较高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填充因子也表现出色。
在结构与形貌分析中,我们发现钙钛矿层的结晶度良好,颗粒分布均匀。
在稳定性测试中,该电池在光照和湿度环境下均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碳基全无机CsPbBr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范文

《碳基全无机CsPbBr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可再生能源的迫切需求,太阳能电池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其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以其高光电转换效率、低成本和可大面积生产等优势,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碳基全无机CsPbBr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研究碳基全无机CsPbBr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表现。
二、碳基全无机CsPbBr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1. 材料选择与准备制备碳基全无机CsPbBr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所需的主要材料包括CsBr、PbBr2以及碳基材料等。
其中,CsBr和PbBr2作为主要构成元素,需确保其纯度;碳基材料作为电极材料,其导电性能与稳定性至关重要。
2. 制备过程(1)基底处理:首先,对基底进行清洗并涂覆一层电子传输层,以提升电子收集效率。
(2)钙钛矿层的制备:将CsBr和PbBr2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进行反应,形成CsPbBr3钙钛矿前驱体溶液。
然后,通过旋涂法或喷涂法将前驱体溶液均匀涂布在基底上,形成钙钛矿层。
(3)电极制备:在钙钛矿层上涂覆碳基材料,形成电极。
三、性能研究1. 光电性能分析通过测量太阳能电池的电流-电压曲线(J-V曲线),可以了解其光电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碳基全无机CsPbBr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较高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密度,表明其具有优异的光电转换效率。
2. 稳定性分析对碳基全无机CsPbBr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进行长时间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能够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保持较高的性能。
此外,其电极材料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有利于提高电池的整体稳定性。
四、结论本文研究了碳基全无机CsPbBr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工艺及其性能表现。
通过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型太阳能电池具有优异的光电转换效率和良好的环境稳定性。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应用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应用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太阳能电池成为了备受追捧的新能源技术。
而在所有的太阳能电池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为其高效、低成本和良好的稳定性而备受关注。
一、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一种以钙钛矿晶体为材料的太阳能电池,由于其比传统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成为当前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太阳能电池。
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是合成钙钛矿晶体,并将其转化为电池所需的薄膜形式。
常见的制备方法有溶液法、气相沉积法、印刷法等,其中溶液法因其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适用范围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
其具体步骤如下:1. 将钙钛矿前体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并加入某种表面活性剂,以便于粘附在基板上。
2. 将浓度适当的前体溶液涂布在适宜的基板上。
在这一步骤中,由于涂料会挥发一部分溶剂,会导致钙钛矿晶体的结晶,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钙钛矿薄膜。
3. 将准备好的钙钛矿薄膜进行烘烤,使其形成坚韧的结晶体。
4. 在钙钛矿薄膜表面按一定的方法覆盖电极。
而后,将电极与采集器相连,使得终端能够输出能量。
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应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应用场景包括光伏发电、太阳能电池板、光电传感等。
1. 光伏发电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高效率、稳定性、低成本的特点,此外还可以在室内、低光强度、倾斜角度较小等恶劣光照条件下工作,因此可以用于替代传统的硅太阳能电池板在建筑物和城市环境中进行广泛应用。
例如,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集成到建筑物外墙或屋顶,形成薄膜型太阳能板,能够有效地将阳光转化为电能,让城市各个角落都可以拥有可再生的能源供应。
2. 太阳能电池板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还可以被用于光伏发电的装置之中,例如太阳能电池板。
与传统的硅太阳能电池板比较,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板的高光电转换效率和低成本使其成为更优秀的发电选项。
尤其是在区域电网不稳定或者访问的困难的区域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板具有极大的潜力,既可以减少 Non-electron energy 的浪费,又可以为偏远地区提供可靠的发电保障。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用电设备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用电设备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率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优异的光电转换效率。
下面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1. 基材准备:选择透明导电氧化物(如氧化锡)作为导电玻璃基板,并进行表面清洗和处理。
2. 膜层制备:首先制备钙钛矿预体液体溶液,通常采用辛酸铅和溴化铅作为前驱体材料。
将这些材料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钙钛矿溶液。
3. 薄膜沉积:将钙钛矿溶液通过旋涂、溅射、蒸镀等方法沉积在导电玻璃基板上,形成薄膜。
薄膜的厚度通常控制在几十纳米至几百纳米之间。
4. 热处理:将薄膜在高温下进行热处理,通过化学反应使钙钛矿结晶生长并形成稳定的结构。
5. 电极制备:将导电玻璃基板上的钙钛矿薄膜涂覆电极材料(如碳纳米管或金属网格),形成正负电极。
6. 封装与测试:将制备好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进行封装,保护薄膜免受湿氧等环境的侵蚀,并进行电性能测试。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电力系统。
常见的用电设备包括家庭电器(如电视机、冰箱等)、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照明设备、交通信号灯、农业灌
溉等。
随着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将会更加广泛,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
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太阳能电池,具有较高的光电转
换效率和较低的制造成本。
下面将介绍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和流程。
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第一步是制备钙钛矿薄膜。
首先,将钙钛矿
前驱体溶液制备好,一般是使用一种有机金属盐和有机铅盐制备成的。
将
前驱体溶液滴在ITO导电玻璃衬底上,然后使用旋涂器将溶液均匀涂敷在
衬底上。
接下来将涂敷好的衬底放入烘箱中进行烘烤处理,以使得钙钛矿
薄膜形成。
接下来是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的制备。
由于钙钛矿薄膜本身是电
子传输层,因此只需将空穴传输层涂敷在钙钛矿薄膜上即可。
常用的空穴
传输层材料有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PSS)。
将PEDOT:HSS溶液
滴在钙钛矿薄膜上,然后旋涂器均匀涂敷,并进行烘烤处理,使得空穴传
输层形成。
然后是电池结构的制备。
将阳极导电膜和阳极薄膜固定在玻璃基底上,以保护电极。
然后将预制的钙钛矿薄膜和空穴传输层膜纳入阳极导电膜之间。
最后,通过热压或粘合将所有层叠在一起,形成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结构。
最后是电池的封装。
将制备好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放入玻璃或塑料封
装材料中,并对封装材料进行固定,以保护电池结构。
以上就是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和流程。
通过精确的材料
配比和操作技术,可以制备出高效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并具有广阔的应
用前景。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开发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开发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目前颇受瞩目的新型太阳能电池之一,拥有比硅太阳能电池更高的转换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制备性。
本文将从矿物学、制备技术、应用前景等方面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进行详细探讨。
一、矿物学基础钙钛矿是一种自然界中存在的矿物,化学式为ABX3,其中A和B是两种阳离子,通常是较大的有机阳离子,X代表较小的负离子,通常是氧离子。
在钙钛矿结构中,A离子通常占据着晶体中心,形成一个由四面体组成的堆积结构,B离子位于四面体的顶点处,并且与四面体之间有规律的配位关系。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采用的是一种由有机阳离子质子化后形成的钙钛矿结构,称之为钙钛矿外延膜(perovskite-like film)。
二、制备技术来自于锂离子电池产业的溶液法制备技术是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最常用的方法。
制备的过程包括沉积、驱动和结晶三部分。
首先,在玻璃基片上镀上一层钛氧化物膜,接着通过溶液法在钛氧化物膜表面形成钙钛矿外延膜,根据需要,可以在表面镀上几个纳米银电极。
最后,在太阳照射下形成电荷并将其从太阳能电池中输出电流。
这种技术比其他制备技术更简单易行,并且在低温条件下工作。
三、应用前景由于其较高的效率和成本优势,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除了可以作为太阳能电荷控制器和添加到现有的硅太阳能电池中以提高效率外,它还可以在新技术和新市场中发挥作用。
例如,在背包、手提电脑等家电和电子装置等小型装置中应用,以及在大型太阳能电厂中应用以分散太阳能的损耗。
此外,由于其制备和组装完全可以自动化,因此也可在大规模制造中采用。
总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具有各种显著的优势,其矿物学基础、制造技术和应用前景也非常广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推广,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前景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3.2.5 透射和UPS光谱表征
图3.11 (a)SnS2薄膜的透射光谱图和(b)Tauc曲线 图4.8 (a) SnS2薄膜的紫外光电子能 谱图(b)价带能谱(c)截止能带图
3.1 双透光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8
3.1.1 双透光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
1. FTO导电层的刻蚀
2. TiO2致密层/多孔层的制备
3. 钙钛矿层的制备
活性区域
电池截面示意图
5. 蒸镀超薄Au电极
4. 空穴传输层的制备
图3.1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流程
9
3.1.2 双透光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图
方式灵活
➢第一代:硅太阳能电池
原材料要求高
➢第二代: 多元化合物太阳能电池
元素资源短缺
CIGS, CdTe……
生产工艺复杂
➢第三代: 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
生产过程耗能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材料资源丰富
生产工艺简单
生产成本低廉
环境绿色友好
理论光电转换效率高
3
1. 研究背景
(c)
80 nm
(d)
100 nm
(e)
(f)
115 nm
图3.14 反应不同的时间生成的SnS2薄膜的截面电镜图(a)4 h(b)5 h(c)5.5 h(d)6 h(e)7 h
23
3.2.9 器件效率阻抗测试表征
图3.15 (a)以不同反应时间条件下制备的SnS2薄膜组装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J-V曲线(b) SnS2电子传输层上涂覆的钙钛矿PL光谱(c)和(d)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奈奎斯特图
制作成本低
图1.1 几种太阳能电池PCE提升情况
简单的液相反应和旋涂法制得, 成本低廉制作简单。
电子元件与材料, 2014, 33:7-11.
4
1. 研究背景
图1.2
A:有机阳离子,如:CH3NH3+或HC=(NH2)2+ M:金属阳离子,常见的有Pb2+、Sn2+等
X:卤族元素,(Cl、Br、I)
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研究
Preparation and Research of High-Performance Perovskite Solar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ells
1
主要内容
1
研究背景
2 选题依据和创新点
3
研究内容
4
结论
2
1. 研究背景
化石能源
太阳能
太阳能电池
能源危机
清洁能源
光电转换
环境污染
取之不尽
图3.2(a)双透光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示意图(b)电池截面电镜图
10
3.1.3 薄金电极的优化选择
可以看出,Au形成了许
多分离的金属岛,但是
相互分离得Au金属岛不
一定表明Au电极品质不
√
好,相反,金属岛之间
的裂纹能够允许更多的
光透过Au层照射到下面
的钙钛矿吸光层,这也
是超薄Au电极可以透光
的原因。
图3.3(a)不同厚度金电极透光率(b)不同厚度金电极方块电阻(金侧)
通过UPS测试来获得相对准确的的能带位置,结果如图所示。通过计算功函为
4.89eV(21.22-16.33)。该扩增的价态光谱示于左侧,显示为1.58 eV。由此计算
SnS2的价带为6.47 eV。
20
3.2.6 钙钛矿器件的截面电镜和能带图
-4.89
图3.12 (a)基于SnS2电子传输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的截面电镜图(b)钙钛 矿太阳能电池的能级匹配图
SnO2 + 2H2S → SnS2 + 2H2O
(6)
A facile, relative green, and inexpensive synthetic approach toward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SnS2 nanoplates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ion batteries
(c)不同厚度金电极的电池I-V曲线(d)金电极的平面电镜(插图为截面 电镜)
11
3.1.4 电池外量子效率测试
图3.4(a)电池单面照射I-V曲线(b)电池单面照射EQE曲线 从FTO一侧受光时,电池效率达到10.2%,从背面照光时,电池效率为7.7%。 外量子效率测试得到的积分电流分别为17.5 mA/cm2 和14 mA/cm2 与I-V曲线测试 结果一致。
空穴传输层:Spiro-MeOTAD/PEDOT 钙钛矿层:MAPbI3
电子传输层:TiO2——SnS2
透明光阳极:FTO/ITO
图2.1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结构示意图 6
2. 选题依据和创新点
➢ 通过采用薄金电极成功制备出双透光太阳能电 池,增加了对环境光的利用,并能降低器件制 造成本。
➢ 采用水热法在低温条件下合成SnS2纳米片作电 子传输层,降低了实验要求,并为其他可以低 温合成的过渡金属硫化物作为电子传输层开辟 新的机会。
0.63±0.02
5.08±0.73 14
3.2 基于SnS2电子传输层的钙钛矿太 阳能电池的制备
15
3.2.1 SnS2纳米材料的制备过程
试剂和用量
Table. Reagents and dosage
原料
用量
SnCl4·5H2O CH3CSNH2
H2O
5 mmol 15 mmol 10 mL
溶剂 热法
通过调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放置的角度,放置角度主要影响 电池的短路电流,在角度从0°45°变化时,电池效率逐渐增加, 45°- 90°变化时,电池效率迅速 减小,在45°放置时效率达到最 大。
Α
Voc
Jsc
FF
PCE
[°]
[V]
[mA/cm2]
[%]
[%]
0
0.98±0.03
17.95±1.56
0.61±0.06
元素面扫描(c)S元素面扫描(d)Sn元素面扫描
5
3.2.4 XRD和XPS光谱表征
XPS光谱显示合成的SnS2纳米片由 Sn和S元素组成,图中观察到的两 个强峰位置分别位于486.2和494.6 eV,这归因于Sn3d5/2和Sn3d3/2。图 c 中 高 分 辨 率 S2p 核 级 谱 显 示 的 161.1 和 162.5 eV 的 结 合 能 对 应 于 S2p3/2和S 2p1/2。这表明Sn3d和S2p 的结合能光谱符合SnS2的Sn4+和S2-。
传输电子 阻挡空穴
Crystengcomm, 2010, 12: 2646-2662.
吸收太阳光 产生光生载流子
传输空穴 阻挡电子
导电
5
2. 选题依据和创新点
金属电极:Al/Ag/Au
• Ag电极:易与钙钛矿材料中的卤素反应 • Al电极:易被空气氧化
• Au电极:导电性好,不与卤素反应,不易氧化,但成本高
反应后期效率下降,主要是因为FTO表面上的SnS2纳米片厚度过大并开始
聚集,从而影响了电子传输层表面的均匀度,也不利于电子的传输,另一方面,
粗糙的表面也会增加器件的电阻,使得电子空穴复合更为严重。
24
3.2.10 最优器件性能表征
80%以上的器件都能够产生 超过11%的光电转化效率, 说明器件的重现性良好。 图3.16 (a)最佳电池的J-V曲线(b)外量子效率曲线(c)电流和效率的稳定性测试(偏 压设置0.68 V)(d)20块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直方分布图
21
3.2.7 反应时间对材料形貌的影响
图3.13 FTO基底上反应不同时间所对应的SnS2纳米材料的表面电镜图(a) 0 h(b)1 h(c)2 h(d)3 h(e)4 h(f)5 h(g)5.5 h(h)6 h(i)7 h 22
3.2.8 反应时间对厚度的影响
(a)
45 nm
(b)
70 nm
纳米SnS2材料 结构调控 性能优化
2
采 用 简 单 的 低 温 溶 液 法 在 FTO 的 表 面 成 功 制 备 出 了 晶 态 的 SnS2薄膜,发现制备出的SnS2纳米片结晶性较好,直径在50-60 nm之间,厚度在10 nm左右,并以此作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 电子传输层,并考察了反应时间对纳米材料的形貌、厚度及器 件光电转化效率的影响最终获得了13.63%的器件效率。
25
4 结论
双透光钙钛矿 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1
通过严格控制金属电极的蒸镀条件来调控钙钛矿金属电
极的厚度实现双透光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并进行了一 系列的表征。结果表明,当对电极为10 nm时,器件效率最高。 另外,我们也考察了光强度和放置角度对器件的影响,通过 优化工艺条件,增加对环境光的利用,最终实现在降低生产 成本的同时提高效率。
10.78±0.81
30
1.00±0.03
18.81±2.16
0.60±0.03
11.31±0.58
45
1.00±0.02
19.43±1.76
0.60±0.02
11.69±0.56
60
0.98±0.04
17.19±1.53
0.62±0.03
10.42±0.87
90
0.91±0.02
8.90±1.23
SnCl4·5H2O → Sn4+ + 4Cl− + 5H2O
(1)
CH3CSNH2 + 2H2O → CH3COONH4 + H2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