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基础知识总结
初三《滑轮》基础知识总结

滑轮1.滑轮分类: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轮轴(1)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只能改变拉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拉力与物重的关系:F=G应用:升旗时旗杆顶部的定滑轮;(2)动滑轮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可以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拉力的方向。
A.定滑轮和动滑轮受力分析:B.拉力与物重的关系:C.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拉力=G/2;D.则拉力:F=(G物+G动)/2;E.忽略轮轴间的摩擦,自由端拉力 F=(G物+G动)/n,对于单个动滑轮,n可能等于2也可能等于3;(n表示连接动滑轮的绳子数)(3)滑轮组:由定滑轮与动滑轮组成的滑轮装置,既省力又可改改变力的方向A.滑轮组穿线的规律即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即:如果N要求是奇数,则从动滑轮连起;如果N要求是偶数,则从定滑轮连起。
滑轮组的效率效率等于阻力/(连接动滑轮的绳子数n x自由端的拉力F);(表现形式η=G/nF;η=f/nF)(4)由两个半径不同的轮子固定在同一转轴的装置叫做轮轴。
(水龙头、方向盘、自行车脚蹬、辘轳)①半径较大的轮叫轮,半径较小的轮叫轴。
②实质:轮轴可看作是杠杆的变形。
小轮子的半径一般为阻力臂,大轮子的半径一般叫做动力臂;③特点:当把动力施加在轮上,阻力施加在轴上,则动力臂L1=R,阻力臂L2=r。
即F1R=F2r,∵R>r,∴F1<F2,即使用轮轴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却费了距离。
(5)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式(1)增加1个滑轮,使得吊起重物的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最小2.斜面(1)如图所示斜面是一种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但却费距离。
(2)如图所示:当斜面高度h一定时,斜面L越长,越省力(即F 越小);(3)对于理想斜面:G*H=L*F(4)斜面的效率η=G*H/L*F。
滑轮知识总结

滑轮知识总结一、定滑轮定滑轮的实质是以圆心为支点,以半径为力臂的等臂杠杆。
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改变动力的方向时动力保持不变。
定滑轮中动力与阻力的关系、动力作用点与阻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关系。
克服摩擦力时:F=G s=hF=f s1=s2(s2)二、动滑轮动力与阻力、动力移动的距离和阻力移动距离的关系。
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1.支点不是圆心;2.有时费力)物1.判断是定滑轮还是动滑轮,关键是看它的轴是否随物体一起运动。
拉动绳子时,物体移动,滑轮转动,但定滑轮轴的位置不动,动滑轮轴的位置随物体移动。
2.分析动力、阻力的关系时,如果是将物体向上提升,克服的是物体的重力,水平拉动物体时克服的是物体与水平面的摩擦力。
尤其要注意动滑轮有省力和费力两种情况。
3.上面动力和阻力的关系成立的条件是动滑轮的重力、绳子的重力、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如果考虑动滑轮的重力将物体升高时F=1/2(G物+G动)(费力时F=2G物+G动),距离之间的关系不受此影响。
三、滑轮组1.滑轮组的特点:滑轮组是由若干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因此也就综合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不是所有滑轮组都一定改变用力的方向)滑轮组有几段绳子承担阻力,动力便是阻力的几分之一,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便是物体移动距离的几倍。
2.使用滑轮组时确定承担阻力的绳子段数n的方法。
(1)采用分割法: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将它们隔离开来,只算绕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
(包括拴在动滑轮框上和最后从动滑轮引出的拉绳,而跨过定滑轮的绳子和最后从定滑轮引出的拉绳,只起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见下图)(2)计算法:首先确定动滑轮的个数n动和绳子的固定端,如果是固定在定滑轮上则n=2n动;如果固定在动滑轮上则n=2n动+1。
3.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分析(1)滑轮组竖放将物体匀速升高时克服的是物体的重力,F=1/n*G. s=nh 此式成立的条件是动滑轮的重力、绳子的重力、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如果考虑动滑轮的重力将物体升高时F=1/n(G物+G动),距离间的关系不受此影响。
滑轮基础知识总结

滑轮基础知识总结类型一:用滑轮提升重物类型二:用滑轮拉动重物类型三:滑轮组力关系距离关系速度关系滑轮组简单计算1.如图所示,某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矿井中重得物体A,当她所用得拉力F=500N时,物体A在10s内匀速提升2m。
若不计滑轮重、摩擦与绳重,求:1、物体A得重2、绳子自由端运动得距离3、绳子自由端得速度。
2、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质量为48kg得物体以0、3m/s得速度匀速提起,绳子自由端得拉力为200N;若用该滑轮组将重570N得物体匀速提升2m时,不计绳重与滑轮轴摩擦、绳子得伸长,(g=10N/kg),求:1、动滑轮得重力2、绳子自由端运动得距离3、若用此滑轮组提升66kg得物体,则绳子自由端得拉力就是多少?3、甲图:n=图:n==乙F=F= G=GGS=S= h= h S=hv绳= v物v绳= v物v绳= v物物4、如图所示得滑轮组拉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拉力F=3N,物体A得速度v=0、2m/s,忽略滑轮重、绳重与轴摩擦。
则求物体A受到得拉力。
物体A受到得合力。
物体A受到得摩擦力。
绳自由端得速度。
5.如图所示,重40N得物体A在水平拉力F得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所受得滑动摩擦阻力就是物重得0、2倍,物体A在2s内前进了0、2m。
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轴摩擦,则求物体A受到摩擦力大小。
绳自由端拉力。
绳自由端得速度。
6、质量就是6kg得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图所示得装置使物体A以2m/s得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始终保持水平,其示数为2N,不计绳重、弹簧测力计重、绳子得伸长与滑轮组内部得摩擦,则求作用在绳端得拉力F。
水平桌面对物体A得摩擦力。
绳子自由端得速度。
初中物理滑轮知识点

初中物理滑轮知识点一、滑轮的定义滑轮(Pulley)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设备,通常由一个轮子和一个或多个槽组成,可以绕轴旋转。
它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和/或减轻施加力所需的努力。
二、滑轮的分类1. 固定滑轮(Fixed Pulley):滑轮的轴固定不动,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减少所需的力量。
2. 动滑轮(Movable Pulley):滑轮可以随着物体一起移动,能够减少所需的力量,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 组合滑轮(Compound Pulley):由多个固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既能改变力的方向,也能减少所需的力量。
三、滑轮的原理滑轮通过改变力的作用点和力的传递路径来实现其功能。
在理想情况下,不考虑摩擦和滑轮的重量,滑轮系统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描述其力学原理:- 固定滑轮:\( F_{output} = F_{input} \)- 动滑轮:\( F_{output} = \frac{F_{input}}{2} \)- 组合滑轮:\( F_{output} = \frac{F_{input}}{n} \),其中 \( n \) 是承担负载的绳索分支数。
四、滑轮的特点1. 固定滑轮的特点:- 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
- 适用于需要改变拉力方向的场合。
2. 动滑轮的特点:- 减少所需的力量,但需要更长的绳索。
- 适用于需要减轻拉力的场合。
3. 组合滑轮的特点:- 结合了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
- 可以同时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五、滑轮的应用1. 工业生产:用于提升重物,如起重机、吊车等。
2. 日常生活:如窗帘拉绳、晾衣架等。
3. 体育运动:如攀岩时的绳索系统。
六、滑轮的计算1. 力的计算:根据滑轮的类型和绳索分支数,计算所需的输入力。
2. 距离的计算:使用滑轮系统提升物体时,计算拉绳所需移动的距离。
七、滑轮的注意事项1. 考虑摩擦力:实际使用中,摩擦力会影响滑轮的效率。
2. 滑轮的维护:定期检查滑轮的磨损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滑轮知识点总结物理

滑轮知识点总结物理一、滑轮的定义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它是由一个轮子和一个固定在轮子上的绳索或链条组成的装置。
滑轮可以用来提升重物、改变力的方向或者减小力的大小。
二、滑轮的种类滑轮按照结构和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固定滑轮:固定在支架上,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减小力的大小。
2. 活动滑轮:安装在运动体上,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并且可以减小力的大小。
3. 复合滑轮:由多个滑轮组合而成,可以减小力的大小,提高提升效率。
4. 辊轮滑轮:用于传送物体的滑轮,可以减小摩擦力,提高传动效率。
三、滑轮的作用原理滑轮的作用原理是利用轮轴上的绳索或链条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当绳索或链条拉动滑轮,力会由水平方向改变为竖直方向,同时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小绳索或链条的张力来改变力的大小。
这种原理使得滑轮可以用于提升重物、改变力的方向或大小。
四、滑轮的工作原理滑轮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
当施加力拉动滑轮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计算出滑轮受到的力的大小。
同时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以计算出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滑轮的工作过程和运动规律。
五、滑轮的应用滑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建筑、机械、运输等。
它可以用于提升重物、改变力的方向或者大小,帮助人们完成各种工作。
同时,滑轮还可以用于传送物体,减小摩擦力,提高传动效率。
六、滑轮的优点滑轮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提高工作效率。
2. 减小摩擦力,提高传动效率。
3. 可以根据需要组合使用,满足不同工作场景的要求。
七、滑轮的不足滑轮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包括:1. 受限于机械原理,滑轮不能无限制地减小力的大小。
2. 长期使用易出现磨损,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换。
八、滑轮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滑轮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同时其结构和功能也将不断改进,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
同时,随着材料科学和制造技术的改进,滑轮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加适应各种复杂工作环境。
滑轮知识点总结详细

滑轮知识点总结详细
滑轮是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具有悠久的历史。
其发展历程充满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和认识。
滑轮知识点总结如下:
一、滑轮的定义与分类
滑轮是一种可以绕固定点转动的机械零件,根据其作用可以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
定滑轮固定在支架上,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则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二、滑轮的工作原理
滑轮的工作原理基于杠杆原理,即力矩平衡原理。
当作用在滑轮上的力矩等于阻力矩时,滑轮可以保持平衡状态。
定滑轮和动滑轮在工作时,都遵循这一原理。
三、滑轮的应用
滑轮在各种工程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建筑、运输、起重机械等。
通过合理地使用滑轮,可以有效地改变力的方向、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滑轮的应用,如晾衣架、窗帘等。
四、滑轮的力学特性
滑轮的力学特性主要表现在其能够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根据力学定理,力的方向可以通过滑轮的轴线来改变,而力的大小则可以通过使用多个滑轮或改变滑轮的半径来调整。
此外,滑轮还可以用来平衡力矩,以保持系统的平衡。
五、滑轮的效率与损耗
在实际应用中,滑轮的效率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摩擦、磨损、空气阻力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滑轮在工作中产生损耗,降低其工作效率。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定期对滑轮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保证其正常运转。
综上所述,滑轮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零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研究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滑轮的特性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
轮滑

知识点三 滑轮的基础知识 1、 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2、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 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 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3、滑轮组
(1)定义:滑轮组是由动滑轮和定滑轮共同组成的.
(2)作用:可以达到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目的,但要多费距离. (3)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股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
几分之一,即1
F G n
=
物. (4)滑轮组组装的原则:“奇动偶定”的原则.若承担重物的绳子股数为奇数,则
绳子的起点从动滑动开始绕线,如图甲所示,由三股绳子承担重物;若承担重和的绳子股数为偶数,则绳子的起点从定滑轮开始绕线,如图乙所示,由两股绳子承担重物.
(5)动滑轮个数的判断方法:当需要n 股绳承担重物时,需要动滑轮个数为:
1
()2
()2
n n m n n -⎧⎪⎪=⎨
⎪⎪⎩当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
F F 1
1
【练习题】。
滑轮物理知识点总结

滑轮物理知识点总结一、滑轮的原理滑轮原理最基本的概念是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也就是所谓的势能转换。
当一个轮子转动时,轮子上的绳索会拉动的对象产生工作,这个时候,轮子也会接受到等大小的力。
这就是滑轮原理的核心。
二、力的计算滑轮的原理可以用来计算力的大小,以及改变力的方向。
力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表示:F=mg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F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
三、绳索的张力当绳索绕过滑轮时,它会产生拉力,称之为张力。
张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T=mg其中,T是张力大小,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
四、力的方向变化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当绳索从一个方向拉伸到另一个方向时,滑轮会改变力的方向。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力的方向和大小:F1=mg1F2=mg2F1+F2=0其中,F1和F2是两个方向的力,m是物体的质量,g1和g2是重力加速度。
五、滑轮的应用滑轮有很多应用,比如起重机、绞车、吊车等。
滑轮可以用来增加力的大小,减小力的方向,以及改变力的方向。
在这些应用中,滑轮可以帮助人们完成一些重力大的工作。
另外,滑轮还可以用来传递力,提高力的效率。
六、相关例题例1:若一个50公斤的物体悬吊在滑轮上,重力加速度为10米/秒2,求滑轮上的张力。
解:利用公式T=mg,代入m=50kg,g=10m/s2,可得张力T=50*10=500N。
例2:一个50公斤的箱子被绳索悬吊在两个滑轮上,一端绳索通过一个滑轮上升,另一端绳索通过另一个滑轮下降,箱子和滑轮的摩擦系数均为0.2,求箱子下降的加速度为多少。
解:首先,箱子所受重力为50*10=500N,绳索张力为T=500N。
综合两端绳索拉力,有T=T1=T2。
根据受力分析,可列出方程:T1-0.2T2=50*100.2T2+T2=500解方程得到T2=400N,T1=400N。
箱子受到净下拉力为400N-500N=-100N,加速度a=净下拉力/箱子质量=100/50=2m/s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轮基础知识总结
类型一:用滑轮提升重物
滑轮类型定滑轮动滑轮动滑轮装置图
力关系
F=G
F:拉力
G:物体重力
F=
2
G
F:拉力
G:物体重力
F=2G
F:拉力
G:物体重力
距离关系
S=h
S: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高度
S=2h
S: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高度
S=
2
h
S:挂钩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高度
速度关系
V绳=V物
V绳: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
V物:物体升高的速度
V绳=2V物
V绳: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
V物:物体升高的速度
V钩=2V物
V钩:挂钩末端移动的速度
V物:物体升高的速度
类型二:用滑轮拉动重物
滑轮类型定滑轮动滑轮动滑轮装置图
力关系
F=G
F:拉力
f:重物与桌面间的摩擦力
F=
2
G
F:拉力
f:重物与桌面间的摩擦力
F=2G
F:拉力
f:重物与桌面间的摩擦力
距离关系S=L
L: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
L:物体移动的距离
S=2L
L:绳子末端移动的距
离
L:物体移动的距离
S=
2
L
L:挂钩移动的距离
L:物体移动的距离
速度关系V绳=V物
V绳:绳子末端移动的速
度
V物:物体升高的速度
V绳=2V物
V绳:绳子末端移动的速
度
V物:物体升高的速度
V钩=2V物
V钩:挂钩末端移动的速
度
V物:物体升高的速度
类型三:滑轮组
滑轮类型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用滑轮组匀速水平拉动
重物
装置图力关系
距离关系速度关系
nh
S=
物
绳
nV
V=
f
F
A
A
F
n
f
n
F
F
A
A
A
=
=
所以
匀速直线运动
因为
受到的拉力
表示物体
=
物
绳
nS
S=
物
绳
nV
V=
滑轮组简单计算
1.如图所示,某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矿井中重的物体A,当他所用的拉力F=500N时,物体A在10s内匀速提升2m。
若不计滑轮重、摩擦和绳重,求:
1、物体A的重
2、绳子自由端运动的距离
3、绳子自由端的速度。
2.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质量为48kg的物体以0.3m/s的速度匀速提起,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200N;若用该滑轮组将重57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时,不计绳重和滑轮轴摩擦、绳子的伸长,(g=10N/kg),求:
1、动滑轮的重力
2、绳子自由端运动的距离
3、若用此滑轮组提升66kg的物体,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多少?
甲图:n= 乙图:
F= G F= G F= G F= G
S= h S= h S= h S= h
v绳= v物 v绳
4.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拉力F=3N,物体A的速度v=0.2m/s,忽略滑轮重、绳重和轴摩擦。
则求物体A受到的拉力。
物体A受到的合力。
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
绳自由端的速度。
5.如图所示,重40N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所受的滑动摩擦阻力是物重的0.2倍,物体A在2s内前进了0.2m。
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轴摩擦,则求物体A受到摩擦力大小。
绳自由端拉力。
绳自由端的速度。
6.质量是6kg的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图所示的装置使物体A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始终保持水平,其示数为2N,不计绳重、弹簧测力计重、绳子的伸长和滑轮组内部的摩擦,则求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
水平桌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
绳子自由端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