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杠杆与滑轮基础知识及练习
八年级杠杆和滑轮复习题doc资料

杠杆、滑轮总结及练习一、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在的作用下的硬棒叫做杠杆,此硬棒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二、影响杠杆的转动效果的因素:三、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用字母标出2、动力:,用字母标出3、阻力:,用字母标出4、动力臂:,用字母标出5、阻力臂:,用字母标出四、如何在图中正确地表示杠杆的五要素?1.找出杠杆绕着转动的点---支点2.找出使杠杆转动的力F1, 注意作用点要画在杠杆上3.找出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注意作用点要画在杠杆上4.怎样画力臂呢? 作图步骤如下:1、先找出支点O2、找到力的作用线3、过支点O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标出垂直符号)4、用大括号标出点到垂足的距离——力臂L1和L2(力臂用虚线标出)五、怎样画最小的力?(自己在下面写出)六、知道力臂怎样画出力?具体步骤:先过力臂作一根垂线(力的作用线),然后作力。
满足的条件:其中一个力使杠杆顺时针转动,另一个力使杠杆逆时针转动,这样才能使杠杆平衡。
作图练习巩固 一、 如下图所示的杠杆,请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二、 在下图中,画出动力F 1的力臂和阻力F 2的示意图, 以及阻力臂三、在右图中画出斜面上“不倒翁”受重力 的示意图,并画出重力相对于O点的力 臂L 1. (黑点表示“不倒翁”的重心)四、已知力臂做力的示意图。
(1)如下左图,杠杆OA 在力F 1、F 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 2是F 2的力臂,画出F 1的力臂和力F 2(2)如下中图所示,杠杆OA 在F 1、F 2两个力作用下平衡,图中已画出了杠杆A 端受的力F 1。
如果虚线OO ,是力F 2的力臂,请在杠杆上标出F 2的作用点B ,并画出力F 2的示意图。
(1)如下右图,杠杆在力F 1、F 2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L 1是F 2的力臂,画出F 2的力臂和力F 1F G(1)(2)(3)F 2OF 1AB(4)·OAO,F 1F 1F 2五、作最小(省)的力1.如图所示,O 为杠杆AC 的支点,在B 处挂一小球,AO =OB =BC ,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1)画出施加在杠杆A 点上最小动力F A 的力臂L A ,并标出F A 的方向 (2)画出施加在杠杆B 点上最小动力F B 的力臂L B ,并标出F B 的方向 (3)画出施加在杠杆C 点上最小动力F C 的力臂L C ,并标出F C 的方向 (4)F A 、F B 、F C 中哪个最小?2.画出使杠杆AB 在图所示位置静止时所用最小力F 的作用点和方向。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考点梳理+试题!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考点梳理+试题!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过关知识点一:杠杆1.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如跷跷板)【注意】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形状,但是它一定是硬棒。
2.杠杆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O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F2表示。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l2表示。
(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一条直线)【注意】支点一定在杠杆上,而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点都在杠杆上;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到作用点的距离。
(认真区别作用线与作用点)01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一定是直的B.使用杠杆时可以省力同时又省距离C.动力臂一定等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D.动力臂不仅与动力作用点的位置有关,而且还跟动力的方向有关3.力臂的画法一定点(支点),二画线(力的作用线),三从点(支点)向线(力的作用线)引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即为力臂,并表上相应的符号(l1或l2)。
如下图:一定点二画线三引垂线02如图甲所示,用钢丝钳剪铁丝时,钢丝钳可以看成是两个杠杆的组合,其中一个杠杆如图乙所示。
请在图乙中:(1)画出动力F1的力臂;(2)从A、B两点中选择更省力的位置,在该点处画出阻力F2的示意图。
4.杠杆的平衡条件含义:在力的作用下,如果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缓慢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F1l1=F2l2)03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小华利用杠杆、细线、钩码等器材进行探究:(1)调节杠杆平衡时,根据生活经验,需要保持杠杆在位置平衡。
从实验的角度来讲,杠杆在这个位置平衡是为了方便读取。
(2)如图所示在杠杆左侧的A点挂上两个钩码,为了使杠杆保持平衡,在杠杆的右侧挂钩码时,是先确定细线位置再挂钩码还是先挂钩码再确定细线位置?。
八年级物理-杠杆和滑轮专题讲义含答案

杠杆与滑轮中考专题讲义(含答案)♥♥♥中考要求一、杠杆♥♥♥要点梳理•1、杠杆的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2、杠杆的五个要素支点:杠杆转动过程中固定不动的点(旋转中心)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特别要注意:力臂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而是。
画力臂的方法:考试内容杠杆(1)指认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2)能绘制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图示(3)概述杠杆的平衡条件(4)能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释简单的生活问题(5)举例说明人体中的杠杆滑轮(1)辨认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2)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3)知道滑轮组的特点(限于两个滑轮的滑轮组)(4)会使用滑轮组(限于两个滑轮的滑轮组)解决简单问题(1)辨认杠杆;(2)先找支点O;(3)画出动力和阻力;(4)画出力的作用线;(5)过支点O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L,即为力臂。
•3、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平衡:当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时,我们说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可类比牛顿第一定律加深记忆)•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实验思考: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呢?杠杆的支点通过杠杆的重心,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实验次数动力F1/N 动力臂l1/cm F1⨯L1阻力F2/N 阻力臂l2/cm F2⨯L2123为什么要试验三次?•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F1·L1≠F2·L2会怎样?例:如图所示,在距杠杆20厘米的B处挂有600牛的重物。
要使杠杆平衡,需要在距B处60厘米的A处至少加牛的力,且方向为。
•4、杠杆的三种类型杠杆类型杠杆特点杠杆优点杠杆缺点应用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AB600牛O练习:如图是一个弯曲的杠杆,O是支点,在A处挂一重物G=10N,AO=BC=4cm,OB=3cm,在C点处加一个力F,若使F力最小,画出该力的方向,及力F的最小值是()A.8N B.10N C.5N D.13N如何正确选用这些剪刀?为什么?5、人体中的杠杆♥♥♥例题选解1. 如图所示,画出下图中各力的力臂2、如图所示,用一根自重可以忽略不计的撬棒撬动石块。
初三物理《杠杆、滑轮》专题复习.docx

初三物理《杠杆、滑轮》专题复习一、必备知识点考点1杠杆⑴杠杆①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够绕着固定点敖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②杠杆五要素:支点0:杠杆绕着其转动的固定点;动力R: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h: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1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2)杠杆的平衡条件①杠杆平衡:当.有两个力或几个力作用在杠杆上时,若杠杆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则杠杆平衡。
②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即Fj[] =F?[,o(3)杠杆南昇类--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土阻力臂的杠杆叫做省力杠杆,杠杆平衡时,其动力小于阻力。
.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叫做费力杠杆,杠杆平衡时,其动力大于阻力。
费力杠杆虽费力,但萱距离。
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叫做等臂杠杆,杠杆平衡时,动力等于阻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考点2滑轮(1)定滑轮①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支点是转动轴,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因此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笠理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2)动滑轮①定义: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②实质:动滑轮的支点是那段上端固定的绳子与动滑轮也的点,动力臂是滑轮的直径,阻力臂是滑轮的半径,因此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且多费一倍距离。
(3)滑轮组①定义:由几个动滑轮和几个定滑轮组成的装置,叫做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即F=% 此时s=nh。
(n为承担物体的绳子的段数) 二、重难点突破(1)杠杆中最小力的作法:首先寻找最长力臂,直接连接支点和作用点,连线视为最长力臂,再根据杠杆的平衡画出力臂的垂直有向线段,即为最小力。
(2)滑轮组的绕线规律a、单个动滑轮最多能支撑3段绳子的连线,即n=2或n=3b、根据自由端绳子股数n,按照口诀“偶定奇动”确立绳子的悬挂点(3)定滑轮n=l, s=h,动滑轮n=2, s=2h,滑轮组s=nh (简单记忆“绳子移动的距离大于物体距离”,为n倍)(4)参与数字计算的时候,初中阶段通常都忽略掉了绳子自重和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影响。
初三物理杠杆滑轮练习题

初三物理杠杆滑轮练习题在初三物理学习中,杠杆和滑轮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
它们在解决物理问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提供一些物理杠杆和滑轮的练习题,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两个概念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题1:杠杆问题1. 在一个平衡杠杆上,两个物体分别位于杠杆的两端。
左端的质量为2kg,距离支点的距离为4m。
右端的质量为5kg,距离支点的距离为x米。
求x的值。
解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左端的力矩等于右端的力矩,即2kg* 4m = 5kg * x。
解得x = 1.6m。
练习题2:滑轮问题2. 在一个滑轮系统中,两个物体分别悬挂在两个滑轮的两端。
左侧滑轮的半径为0.5m,右侧滑轮的半径为1m。
左侧物体的质量为4kg,左右两侧绳子不可伸长或收缩。
求右侧物体的质量。
解析:根据滑轮的性质,相连的物体悬挂在不可伸长或收缩的绳子上,左右两侧的拉力相等。
由于左侧滑轮的半径是右侧滑轮的二倍,根据力矩平衡条件,可得4kg * g * 0.5m = M * g * 1m,解得右侧物体的质量M为2kg。
练习题3:杠杆和滑轮混合问题3. 在一个杠杆和滑轮组成的复杂系统中,左端悬挂着一个重锤,右端悬挂着一个物体。
左端重锤的质量为8kg,右端物体的质量为4kg。
左杠杆臂的长度为2m,右杠杆臂的长度为4m。
右侧滑轮的半径为0.5m。
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求右侧滑轮的拉力。
解析:首先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左边的力矩等于右边的力矩。
即8kg * g * 2m = 4kg * g * 4m + T * 0.5m,其中T表示右侧滑轮的拉力。
解得T = 48N。
通过以上这些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杠杆和滑轮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掌握了杠杆和滑轮的原理和运用,不仅能够很好地解决物理问题,还可以通过它们来解释和理解自然界中的现象。
然而,这些习题只是一部分,初三物理杠杆和滑轮的知识还远远不止于此。
在未来的学习中,同学们还需要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公式和定律,并进行更加复杂的问题解析和应用。
初三物理杠杆,滑轮及功,机械效率经典例题(附答案)汇总

杠杆与滑轮教学目的: 1、巩固杠杆五要素,掌握杠杆平衡条件2、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教学难点:1、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相关的计算2、理解吊起动滑轮的绳n的物理意义知识点总结:1、杠杆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2、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L1=F2·L2。
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3、定滑轮:工作时,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实质是等臂杠杆)特点: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方向动滑轮:工作时,轴随中午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特点:可以省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典型例题解析杠杆与滑轮:例1:如图1—6—1(a )所示的杠杆重;不计,O 为支点,AO =0.2m ,当在A 点悬吊一重6N 的物体,绳子的拉力F =3N 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图中画出拉力矿的力臂l 2,力臂l 2为________m .(a ) ` (b )图1—6—1如图1—6—1(b ),画出杠杆OAB 示意图,找到支点O ,BC 为力的作用线,画出力臂l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G ·OA =Fl 2 代入数值:6N ×0.2m =3N ×l 2 l 2=2×0.2 m =0.4 m答案 力臂l 2如图1—6—1(b ),l 2为0.4m例2:杠杆OA 在力F A 、FB 的作用下保持水平静止状态,如图1—6—5(a ).杠杆的自重不计,O 为杠杆的支点,FB 的方向与OA 垂直,则下列关系式中一定正确的是 ( )A .F A ·OA =FB ·OB B .F A ·OA <F B ·OBC .B A F F =OBOAD .F A >OA OB F B(a ) (b )图1—6—2如图1—6—2(b ),画出力F A 的力臂为l A ,F A 和OA 的夹角为θ。
杠杆和滑轮专题

专题辅导——杠杆●知识整理:1.定义:叫杠杆(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
用字母 F 1 表示。
③阻力: 。
用字母 F 2 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 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 ④动力臂: 。
用字母L 1表示。
⑤阻力臂: 。
用字母L 2表示。
3.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⑴ 找支点O ;⑵ 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 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 ⑷ 标力臂(大括号)。
4.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① 杠杆平衡是指: 。
②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③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公式●专题训练:1.下列各图中,O 点为杠杆的支点,画出各力的力臂及阻力F 2,(标出L 1、L 2):O F 1 l 1 l 2F 2图352.图是一种常见的活塞式抽水机示意图, 在图中画出手柄所受动力F 1的力臂及阻力3.某同学在做“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时,设计了下面的表格,请帮助他把空格填好。
动力(牛) 动力臂(米)阻力(牛)阻力臂(米)1 1.96 0.04 0.02 2 0.06 0.98 0.03 32.450.031.47实验中:如果杠杆左端低,右端高,应将左端的______ 向________移动,或将右端的________向_______移动,直至杠杆静止在_______位置。
4.如图所示:杠杆恰好平衡(钩码相同),下列措施中仍能使杠杆平衡的是: ( ) A. 两端各增加2个钩码 B. 左端增加1个钩码,右端增加2个钩码 C. 两端各减少1个钩码 D.左端增加1个钩码,右端增加3个钩码5.如图所示:重为8牛的物体G 挂在杠杆的A 端(O 为杠杆的支点),要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在B 端至少要加_____牛的力,力的方向是______,在图中图示出这个力.........。
初三物理杠杆与滑轮练习题

初三物理杠杆与滑轮练习题杠杆和滑轮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力学工具,在解决力学问题时经常会遇到。
掌握了杠杆和滑轮的原理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相关问题。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加深对杠杆和滑轮的理解。
1. 杠杆练习题(1) 若杠杆两端的力臂分别为5cm和10cm,力臂较长的一端受到的力为20N,求力臂较短一端的力是多少?解析:根据杠杆原理,在平衡条件下,杠杆两端受到的力的乘积相等。
即力臂1乘以力1等于力臂2乘以力2。
设力臂2的力为F2,则可得到以下方程:5cm × 20N = 10cm × F2400N·cm = 10cm × F2F2 = 40N因此,力臂较短一端的力为40N。
(2) 一根杠杆上有两个力F1和F2,力F1作用在杠杆的左边,力F2作用在杠杆的右边。
如果力F1为100N,力F2为50N,杠杆长度为2m,力F1的位置离杠杆左端0.5m,求力F2的位置离杠杆左端多远?解析:根据杠杆原理,在平衡条件下,杠杆两端受到的力的乘积相等。
即力臂1乘以力1等于力臂2乘以力2。
设力臂2的长度为x,可得以下方程:0.5m × 100N = x × 50N50N·m = 50N・xx = 1m因此,力F2的位置离杠杆左端1m。
2. 滑轮练习题(1) 若滑轮组有3个滑轮,要提升一个重物,一端用力F,另一端挂重物,求所需施加的力F是多少?已知滑轮组的机械优势为6。
解析:滑轮组的机械优势等于所施加的力F与挂重物的比值。
设所需施加的力F为x,则可得以下方程:x/重物的重力 = 6重物的重力 = 重物的质量 ×重力加速度代入数值并整理方程,得到:x/(m × g) = 6x = 6m × g因此,所需施加的力F为6倍重力。
(2) 若滑轮组由2个滑轮组成,要提升一个重物,一端用力F,另一端挂重物,已知所需施加的力F为200N,滑轮组的机械优势为4,求挂重物的重力是多少?解析:滑轮组的机械优势等于所施加的力F与挂重物的比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杠杆与滑轮基础知识及练习一.知识回顾1.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固定点转动的___叫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曲的。
(2)杠杆五要素: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____,可以在棒的一端,也可以在棒上其他位置,用字母__表示。
②动力和阻力:______叫做动力,而_________的力叫做阻力,动力常用字母___表示,阻力常用__表示。
③动力臂和阻力臂:分别常用__、__表示,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___的距离。
(3)分类:省力杠杆:L1_L2F1_F2 如________费力杠杆:L1_L2F1_F2如________等臂杠杆:L1_L2F1_F2如________(4)平衡条件:①杠杆平衡指的是杠杆处于__或____运动状态。
②条件:__×__=__×__即公式:__=__。
2.滑轮(1)动滑轮与定滑轮:轴能否移动能否改变力的方向能否改变力的大小距离动滑轮定滑轮(2)滑轮组①优缺点:滑轮组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优点是既能__又能改变__,不足是要_____。
②省力规律:在不考虑绳子重及滑轮重和摩擦力的情况下,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所用的拉力就是物重的______,即F=______;s = _____3、斜面:如果斜面光滑,可得 F = ______从中可见,斜面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4、轮轴:能够改变力的大小和转动的速度5、对于机械,有的可以省力,有的可以省距离,但绝对没有____的机械1.画出图中杠杆所受各力对于点O的力臂(不计杠杆所受的重力)2.如图中均匀直棒OA可绕O点转动,请分别画出水平拉力F和重力G的力臂.3.试在图上画出F1和F2的力臂4、如图3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5.在图3所示的四种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图36.(2008·青岛)如图8-65所示,下列关于F1力臂的作图中,正确的是()7.(2008·巴中)如图8-59所示是安置在巴中大佛寺收费站栏杆的示意图,当在A处施加一个动力时,可将栏杆拉起来,它是一根()图8-59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C.等臂杠杆 D.无法确定8.(2008·济宁)园艺师傅使用如图8-24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图8-24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B.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C.增大动力臂,省力D.减小阻力臂,省力9. (2009·上海模拟)如图8-39所示,轻质杠杆OE可绕O点转动,其中杆上相邻各点之间距离相等,在C点处挂一重为20牛的物体G,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图8-39A.在A点作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大小为60牛;B.在B点作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大小为40牛;C.在D点作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大小为15牛;在E点作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大小为12牛。
10.(2009·绵阳市)杆秤是一种很古老但现在仍然在广泛使用的一种测量质量的工具。
小林同学用一杆秤称一实心球的质量,如图8-28所示。
当杆秤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秤砣拉线正好压在4 kg的刻度线上。
根据秤砣拉线、提纽和称钩所在秤杆的位置之间的距离的粗略关系,可以估测出秤砣的质量大约是()图8-28A.10 g B.400 gC. 1000 g D.4000 gD.18.11.(2008·广州)如图8-62所示,绳子OO′悬吊着质量忽略不计的杆,在杆的a点挂上重物G,在O右侧某点b处挂上钩码.重物G的质量及a到O的距离不变,要使杆保持水平,b点挂的钩码个数(各个钩码质量相同)和b到O的距离的关系是图8-63中哪一幅图()图8-62图8-6312. (2008安徽)如图所示,不计重力的杠杆OB可绕O点转动,重为6N的物体P悬挂在杠杆的中点A处,拉力F1与杠杆成30°角,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请在图中画出拉力F1的力臂,并求出此状态下拉力F1=___________N.13.如图5所示,是用道钉撬撬道钉的示意图.当道钉对道钉撬的阻力F2是4000N时,要把道钉撬起,需要的动力F1最小为(不计道钉撬重)A、20N B、200N C、2000N D、20000N14.如图3所示是古代战争中的“大炮”——抛石机,用它把大石块抛出去,打击远处的敌人,它实际是一个A.费力杠杆 B.等臂杠杆 C.省力杠杆 D.斜面19.如图所示,F1、F2、 F3、G四个力中,力臂最小的一个力是: ( )A.Fl B. F2 C.F 3 D.G15.如图所示,用一细线悬挂一根粗细均匀的轻质细麦桔杆,使其静止在水平方向上,O为麦桔杆的中点.这时有两只大肚皮的蚂蚁同时从O点分别向着麦桔杆的两端匀速爬行,在蚂蚁爬行的过程中麦桔杆在水平方向始终保持乎衡,则()A.两蚂蚁的质量一定相等B.两蚂蚁的爬行速度大小一定相等C.两蚂蚁的质量与爬行速度大小的乘积一定相等D.两蚂蚁对麦桔杆的压力一定相等16.重600N的一根匀质钢管放在水平地面上,抬起它的一端需要的力至少为( )A、1200NB、600NC、300ND、200N17.(2008河北)如图所示是人们用木棒撬石块的示意图。
撬石块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以B点为支点,在C点用与棒垂直的力F1向下撬;第二种是以A点为支点,在C点用与棒垂直的力F2向上撬。
(木棒自重不计)(1)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
(2)若石块压在棒上的D点正好是AB的中点,你认为第种方法更省力一些,理由是。
18.如图8-5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右端下倾的是()图8-5①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小格②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小格、③在杠杆的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④在杠杆的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19.(2008·乌鲁木齐)如图8-21所示,均匀木棒AB长为1m,水平放置在O、O'两个支点上。
已知AO、O'B长度均为 0.25m。
若把B端竖直向上稍微抬起一点距离,至少需要用力20N;若把B端竖直向下稍微压下一点距离,则至少需要用力()图8-21A.20N B.40NC.60N D.8ON20.图6是运动员利用器械进行训练的示意图,其中横杆AB可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A :OB=4:5,系在横杆A 端的细绳通过滑轮悬挂着物体M 。
运动员小强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1×104Pa ,当他用力举起横杆B 端恰好使AB 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对横杆B 端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 1为300N ,此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6×104Pa 。
若在物体M 下面再加挂物体N ,小强需用更大的力举起横杆B 端,当AB 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时,他对横杆B 端竖直向上的作用力为F 2,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6×104Pa ,此时细绳对横杆A 端的拉力为F 3。
根据上述条件,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g 取10N /kg ,横杆AB 与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A .物体M 的质量为375kgB .小强的质量为65kgC .F 2的大小为750ND .F 3的大小为1650N21.(2009·黄冈模拟)把正方体甲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105Pa 。
AB 是重力可忽略不计的杠杆,支点为0,且OA :0B =1:2。
将正方体甲挂在杠杆的A 端,在B 端施40N 竖直向下的拉力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8-7所示,此时正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强变为×105Pa 。
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图8-7A .当正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时,在杠杆B 端应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是60N B .当正方体甲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时,在杠杆B 端应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是20NC .正方体甲的重力是240ND .正方体甲的体积约是×10-6m 322.如图4所示,张师傅想用最省力的方法把一个油桶推上台阶,请你在图4中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23.在图9中,画出使轻质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的力F 的示意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24.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A 点挂一重物G ,绳受的拉力为F 2,为杠杆的支点。
请在杠杆的端点B 处画出使杠杆保持静止的最小的力F l 的示意图,并作出F l 和F 2的力臂l 1和l 2。
25.肖红家的墙外用铁三角架搁放空调主机(如图),要使铁架较牢固.应把主机放在A 处还是B 处,请你在选择的主机上画出它的重力示意图和重力对O 点的力臂.26.列车上有出售食品的手推车,如左下图所示。
若货物均匀摆在车内,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 时,售货员会向上提扶把,请在图中画出此时售货员提车使用的最小力的示意图和这个力的力臂。
27.站在地面上的人想用尽可能小的力提升水桶。
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28.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可以看成一个以B为支点的杠杆,一个人通过定滑轮将吊桥拉起,请在图丙中画出绳对吊桥的拉力及拉力的力臂。
29.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有甲、乙两位同学作出了如下的猜想:甲同学:乙同学: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
为了验证以上两种猜想是否正确,两位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A.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安装实验器材。
B.在没有挂钩码时,将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
c.将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50g)分别挂在杠杆的两边并移动其悬挂的位置,重新将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
D.改变悬挂的钩码个数,并移动其悬挂的位置,使杠杆又在水平位置平衡。
并将每次实验测得的数据都记录在下表中,那么:(1)在记录数据的表格中,根据实验装置右边的放大图补充漏掉的两空(g=10N/kg)。
(2)在实验中,当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杠杆的重心在图中的_______为了使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这时杠杆重力的力臂为。
但我们总是选取杠杆的水平平衡状态进行实验,其原因主要是。
(3)综上所述,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F1L1= _______ (填写字母)。
30.(2008·徐州)图8-36是小华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请你在图中画出钩码受到重力G的示意图和此时杠杆受到动力F1的力臂l1;(2)现在小华同学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以便测量力臂,她可以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3)右表是小华得到的一组实验数据,由此她得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
你认为她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造成错误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