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百度百科
碳水化合物是什么 食物有哪些

碳水化合物是什么食物有哪些碳水化合物亦称糖类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所组成。
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都属于糖类化合物。
不能说哪些食物是碳水化合物,只能说那些食物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比较高。
碳水化合物的概念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由于它所含的氢氧的比例为二比一,和水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
它是为人体提供热能的三种主要的营养素中最廉价的营养素。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成两类: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如单糖、双糖、多糖和人不能消化的无效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是人体必须的物质。
糖类化合物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它不仅是营养物质,而且有些还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
例如:肝脏中的肝素有抗凝血作用;血型中的糖与免疫活性有关。
此外,核酸的组成成分中也含有糖类化合物——核糖和脱氧核糖。
因此,糖类化合物对医学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自然界存在最多、具有广谱化学结构和生物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可用通式Cx(Hsub2/subO)y 来表示。
有单糖、寡糖、淀粉、半纤维素、纤维素、复合多糖,以及糖的衍生物。
主要由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而形成,是光合作用的初期产物。
从化学结构特征来说,它是含有多羟基的醛类或酮类的化合物或经水解转化成为多羟基醛类或酮类的化合物。
例如葡萄糖,含有一个醛基、六个碳原子,叫己醛糖。
果糖则含有一个酮基、六个碳原子,叫己酮糖。
它与蛋白质、脂肪同为生物界三大基础物质,为生物的生长、运动、繁殖提供主要能源。
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之一。
碳水化合物食物有哪些1、纯糖的食品跟饮料纯糖的食品及饮料,吃后会导致血糖急骤升高,所以不可以吃。
2、蔬菜豆类蔬菜内含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但血糖升高不多,我们可吃少量绿豆和扁豆。
不过也有。
4 碳水化合物

基础营养素讲座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七大基础营养素之一,什么叫碳水化合物呢?碳水化合物是由植物中的叶绿素借光合作用,利用空气中的碳、氢、氧以及土壤中的水分合成的一类有机物。
也就是生活中我们常吃的米、面食等谷类食物。
碳水化合物在人类的食物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世界上大多数人至今仍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食。
一、糖类的来源和种类碳水化合物也叫糖类,有人说,是不是我们吃的水果糖、牛奶糖。
这些糖只是糖类中的一种,学术上叫双糖。
我们所讲的糖类不仅仅是大家平时所吃的增加甜味的糖。
其实,碳水化合物在自然界是个大家族,常见有几十个成员,我们所吃的食物,几乎或多或少都含有某种形式的糖。
营养学家们把我们常见的糖类分为三类:即单糖、双糖和多糖。
如水果和蔬菜中有果糖、葡萄糖,属于单糖。
水果蔬菜中有蔗糖,小麦中有麦芽糖、牛奶中有乳糖,这些属于双糖。
谷类中有淀粉、淀粉经高温后有糊精、肉类中有糖原、这些都属于多糖,当然,平时所说的膳食纤维属于多糖。
当我们吃下糖类食物时,它们最终都会分解为单糖的形式被人体吸收。
也就是说,单糖是消化作用的最终产物。
二、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1、供应能量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都能供应能量,但脂肪和蛋白质需要通过糖原异生作用转变成单糖后才能提供能量,而碳水化合物在体内直接分解成单糖后就能供应能量。
所以,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最重要、最直接、最快速、最廉价的供能营养素就是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称为“生命的燃料”。
2、构成细胞和组织每个细胞都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以糖脂、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的形式存在。
我们人体中有哪些糖蛋白呢?我们的细胞膜,消化道、呼吸道分泌的粘液。
糖脂哪儿有呢?脑和神经组织中含有大量的糖脂,神经和脑细胞的运动只能靠糖产生能量,而不是脂肪和蛋白质。
所以正在上课的小孩糖类不足时,上课的注意力难以保证集中。
蛋白多糖则存在于骨、软骨、肌腱、韧带等结缔组织中,如胶原蛋白就是一种蛋白多糖。
碳水化合物

二、分类
半纤维素 也是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一般与纤 维素共存。在麸皮含量较多。 半纤维素既不是纤维素的前体或衍生物,也 不是其生物合成的中间产物。
膳食纤维的功能
(一)膨胀的功能
促进排便防止便秘 抑制食欲控制体重 减缓糖类物质吸收
膳食纤维的功能
(二)吸附的功能——降低高胆固醇、高血压 吸附的功能——降低高胆固醇 降低高胆固醇、 (三)保持菌群平衡
二、分类
①调节人体肠道菌群 双歧杆菌 功能性低聚糖 发酵 双歧杆菌素 酸性产物
二、分类
②合成多种维生素
双歧杆菌在人体肠道内可合成B 双歧杆菌在人体肠道内可合成B族维生素,并能促进 人体对钙离子的吸收。
③整肠通便,预防便秘和腹泻 ④保护肝脏和抗癌
双歧因子还具有增强免疫力、提高抗衰老能力、降血脂、 降血压等作用。
二、分类
3、多糖
由10个以上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一般不溶 10个以上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一般不溶 于水,无甜味,不形成结晶。 (1)可消化多糖 A、淀粉 a.直链淀粉:又称糖淀粉。天然食品中,直链淀 a.直链淀粉:又称糖淀粉。天然食品中,直链淀 粉含量较少,仅占淀粉成分的10~20%。遇碘呈蓝色。 粉含量较少,仅占淀粉成分的10~20%。遇碘呈蓝色。 b.支链淀粉:又称胶淀粉。占淀粉成分的80~90%。 b.支链淀粉:又称胶淀粉。占淀粉成分的80~90%。 支链淀粉越多,糯性越大。遇碘呈棕色。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葡萄糖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糖原
纤维
二、分类
部分食物中直链和支链淀粉的含量 食物 标准玉米 腊状玉米 土豆 直链淀粉 24 0.8 20 支链淀粉 76 99.2 80
二、分类
c.改性淀粉:普通淀粉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后, c.改性淀粉:普通淀粉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后, 使其某些性质改变的淀粉。高粘度淀粉、低粘度淀 粉等,在食品工业中可用于增稠、保型等。 d.抗性淀粉:指健康人小肠内不被消化吸收的淀粉 d.抗性淀粉:指健康人小肠内不被消化吸收的淀粉 及其水解物的总称。 在模拟胃肠道内环境的前提下: 20分钟时已水解的淀粉 20分钟时已水解的淀粉 快消化淀粉 20~120分钟水解的淀粉 20~120分钟水解的淀粉 慢消化淀粉 120分钟后仍未水解的淀粉 120分钟后仍未水解的淀粉 抗性淀粉
七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

<1>
贰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类别
糖(1-2) 表现形式糖原
亚组
单糖 双糖 糖醇 淀粉 非淀粉多糖
组成
葡萄糖、半乳糖、果糖 蔗糖、乳糖、麦芽糖 山梨醇、甘露糖醇 直链淀粉、支链淀粉 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
多糖(≥10) 表现形式淀粉
<2>
贰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4、糖类保护肝脏和解毒作用的表现
① 当肝糖原贮备较为充足时,肝脏对某些化学毒物(酒精)有较强的解毒作用。
七大营养素 ---碳水化合物
目录
碳水化合物的概述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消化、吸收、代谢 生理功能
壹
碳水化合物的概述
碳水化合物是一大类由碳、氢、氧组成的化合物,是构成动物和植物的 主要成分,也是人们能量的主要来源。
<1>
贰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1、糖:包括单糖和双糖。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常见的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半 乳糖,双糖如蔗糖、红糖、乳糖、白糖。 2、低聚糖:通常不易消化,当大量摄入时可能造成胀气、肠道不适等。虽然不 能被消化吸收,但是可以刺激结肠有益菌繁殖,抑制有害菌生长,因此又被称为 “益生元”。 3、多糖:淀粉是最常见的多糖,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形式是淀粉。存在于 肝脏的称为肝糖原,存在于肌肉中的称为肌糖原。
<2>
我们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到哪里去了?
1、我们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由能量转换为热量,使人体充满活力。 2、我们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储存起来了,储存在肝脏称为肝糖原,储存在肌肉中 的称为肌糖原。 3、我们摄入的多余碳水化合物,由能量转换为脂肪,使人发胖。
<5>
<3>
肆
碳水化合物

第2章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 )是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数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约占自然 界生物物质的3/4,普遍存在于谷物、水果、蔬菜及其他人类能食用的植物中。
早期认为, 这类化合物的分子组成一般可用C n ( H 2O ) m 通式表示,因此采用碳水化合物这个术语。
后来发现有些糖如脱氧核糖(C 5H 10O 4)和鼠李糖(C 6H 12O 5)等并不符合上述通式,并且有些 糖还含有氮、硫、磷等成分,显然用碳水化合物这个名称来代替糖类名称已经不适当, 但由于沿用已久,至今还在使用这个名称。
碳水化合物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和缩合物, 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多糖三类。
单糖是碳水化合物中结构最简单,不能再被水解为更小单位的糖类,按所含碳原子数目的不同称为丙糖、丁糖、戊糖、己糖等,其中以戊糖、己糖最为重要,如葡萄糖、果糖等。
低聚糖是指聚合度为 2〜10个单糖的糖类,按水解后生成单糖数目的不同,低聚糖又分为二糖、三糖、四糖、五糖等,其中以二糖最为重要,如蔗糖、麦芽糖等。
多糖一般指聚合度大 于10的糖类,可分为同聚多糖(由相同的单糖分子缩合而成)和杂聚多糖(由不相同的单 糖分子缩合而成)两种,淀粉、纤维素、糖原等属于同聚多糖,半纤维素、卡拉胶、阿拉伯 胶等属于杂聚多糖。
碳水化合物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合成其他化合物的基本原 料,同时也是生物体的主要结构成分。
人类摄取食物的总能量中大约化合物,如具有高黏度、胶凝能力和稳定作用的多糖;有作为甜味剂、保藏剂的单糖和双糖; 2.1单糖2.1.1单糖的结构与构象HO结构上看,它们是含有一个自由醛基或酮基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类化合物。
含羰基的特点,单糖可分为醛糖(aldoses )和酮糖(ketoses )。
醛糖非常容易由D-甘油醛衍生出来,见图 2-1。
酮糖是由二羟基丙酮衍生出来的,见图 目的多少,可将单糖分为丙糖 (trioses,三碳糖),丁糖(tetroses,四碳糖),戊糖(pentoses, 五碳糖),己糖(hexoses,六碳糖)等。
深入了解碳水化合物的真相

深入了解碳水化合物的真相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也被简称为糖类,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营养物质之一。
人们对碳水化合物的认识与常识性的理解可能存在一些误区,本文将逐步深入解析碳水化合物的真相,从其定义、分类、功能和对健康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定义和分类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构成的一类化合物。
按结构的复杂性可以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种形式。
单糖是最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单元,包括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
双糖由两个单糖分子组合而成,如蔗糖、乳糖和麦芽糖。
多糖则由多个单糖分子连接而成,如淀粉和纤维素。
功能和作用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获取能量的重要来源,每克碳水化合物可以产生4千卡的能量。
葡萄糖是人体最重要的糖分,它是大脑功能的关键能量供应源。
碳水化合物还参与体内的物质合成,如核酸、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都需要碳水化合物的参与。
此外,碳水化合物还有利于胃肠道和肠道菌群的健康。
膳食中的纤维素是一种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但对调节肠道功能、促进食物消化和减少结肠癌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对健康的影响碳水化合物摄入对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同类型和摄入量的碳水化合物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高血糖风险:过量摄入简单糖分会使血糖迅速升高,长期高血糖可能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肥胖风险:过量摄入碳水化合物,特别是高糖饮食容易导致能量摄入过剩,增加肥胖的风险。
选择合理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和类型是维护健康的关键。
应优先选择复杂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蔬菜和豆类等食物,较少食用高糖食品。
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如减肥餐)的不适用性:长期摄入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能导致营养失衡,影响人体各种功能的正常运转。
结论碳水化合物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能量来源,但其摄入类型和量的合理选择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合理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可以满足人体能量需求,同时避免高血糖和肥胖等疾病的风险。
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应当注重多样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合理搭配其他营养素,以实现健康的饮食平衡。
碳水化合物的概念、分类、生理功能、过量和缺乏的危害

碳水化合物的概念、分类、生理功能、过量和缺乏的危害一:碳水化合物的概念: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是一类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的有机物。
其分子中含碳原子,且氢、氧比例为2∶1,与水相同,故称为碳水化合物。
因其大多有甜味,又称为糖类。
但这一名称并不准确,因为有些碳水化合物(如核糖C5H10O4)并不符合这种比例,有些具有这种结构的物质并不是碳水化合物。
其名称仅仅是因为习惯而沿用至今。
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人体所需要的能量的70%以上由糖类供给。
它也是组织和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粮谷类和薯类食物是提供糖类的主要营养素。
二、碳水化合物的分类:(一)单糖:是所有碳水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单位,其碳原子数为3~6个,单糖有甜味,易溶于水。
1、葡萄糖是构成食物中各种糖类的最基本的单位,一般以游离状态存在于葡萄、柿子、香蕉等水果中,是机体吸收利用最好的糖。
2、果糖主要存在于蜂蜜中(37%~40%),人工制作的玉米糖浆中含量可高达40%~90%,葡萄(6%~7%)、苹果(5%~6%)等水果中含量也较丰富,它在天然单糖中最甜,冷时更甜。
由于它口味好,有特殊香味,吸湿性强,是饮料、蜜饯类食品、冷冻食品和一些需保湿的糕点糖果等加工的重要原料。
果糖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不受胰岛素控制,故适用于糖尿病病人使用。
果糖一次食用不宜过多,否则容易导致肠内渗透压升高而引起腹泻。
因而有人认为果糖有防治便秘的作用。
轻度便秘者可采用口服蜂蜜法进行食疗。
3、半乳糖是乳糖的重要组成成分,在食品中很少以单糖形式存在,在人体中也是先转化成葡萄糖后才能利用,母乳中的半乳糖是在人体内重新合成的,并非由食物中直接获得。
(二)双糖:双糖是由两分子单糖聚合而成。
天然食物中的双糖主要有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等。
另外在真菌和细菌中,存在一种双糖称为海藻糖,在食用蕈含量也较多。
1、蔗糖俗称食糖,是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以α-1,2糖苷键连接而成,有白糖、红糖和冰糖三种形式,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在蜂蜜甜菜甘蔗中含量丰富。
碳水化合物

1. 单糖 不能再水解的糖。 葡萄糖(glucose) 果糖(fructose) O OH ——已醛糖 ——已酮糖
H HO H H OH H OH OH OH
CH2OH H HO O H OH H H OH H OH
HOH2C H H OH H OH O
O HO H H H OH OH OH
CH2OH OH
土豆、香蕉、通心粉、豆类、玉米、全麦面食富含抗性淀粉 食品中的抗性淀粉含量受是加工工艺以及烹调方法
策略: 增加上述富含抗性淀粉成分的食物在餐桌上的比例,如土豆、 香蕉、玉米、面粉等; 能够生吃的食物尽量生吃,如香蕉、红薯等; 剩米饭或熟土豆凉了热后再吃。 消化能力差的人少吃或不吃为妙
糖原是体内糖的贮存形式
糖原贮存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肌肉组织 肝糖原: 含量可达肝重的5%(总量为90-100g) 肌糖原: 含量为肌肉重量的1-2%(总量为200-400g)
人体内糖原的贮存量有限, 一般不超过500g.
糖原颗粒
肝细胞中的糖原颗粒
③ 纤维素
作为植物的骨架
β-1,4-糖苷键
纤维素 纤维素是一种葡萄糖聚合的多糖 (葡聚糖)
半乳糖(galactose) O ——已醛糖
H HO HO H OH H H OH
H H H
核糖(ribose) O ——戊醛糖
OH OH OH OH
OH
CH2OH HO H H OH H OH OH H OH
HOH2C H H
O H
OH H
HO
OH
2. 寡糖
能水解生成少数几个分子单糖的糖,各单糖 之间借脱水缩合的糖苷键相连。 常见的几种二糖有 麦芽糖 (maltose) 葡萄糖 — 葡萄糖 蔗 糖 (sucrose) 葡萄糖 — 果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由于它所含的氢氧的比例为二比一,和水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
它是为人体提供热能的三种主要的营养素中最廉价的营养素。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成两类: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如单糖、双糖、多糖和人不能消化的无效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是人体必须的物质。
糖类化合物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它不仅是营养物质,而且有些还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
例如:肝脏中的肝素有抗凝血作用;血型中的糖与免疫活性有关。
此外,核酸的组成成分中也含有糖类化合物——核糖和脱氧核糖。
因此,糖类化合物对医学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自然界存在最多、具有广谱化学结构和生物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可用通式Cx(H2O)y来表示。
有单糖、寡糖、淀粉、半纤维素、纤维素、复合多糖,以及糖的衍生物。
主要由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而形成,是光合作用的初期产物。
从化学结构特征来说,它是含有多羟基的醛类或酮类的化合物或经水解转化成为多羟基醛类或酮类的化合物。
例如葡萄糖,含有一个醛基、六个碳原子,叫己醛糖。
果糖则含有一个酮基、六个碳原子,叫己酮糖。
它与蛋白质、脂肪同为生物界三大基础物质,为生物的生长、运动、繁殖提供主要能源。
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之一。
发现历史在人们知道碳水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其组成以前,碳水化合物已经得到很好的作用,如今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植物作为食物,利用其制成发酵饮料,作为动物的饲料等。
一直到18世纪一名德国学者从甜菜中分离出纯糖和从葡萄中分离出葡萄糖后,碳水化合物研究才得到迅速发展。
1812年,俄罗斯化学家报告,植物中碳水化合物存在的形式主要是淀粉,在稀酸中加热可水解为葡萄糖。
1884年,另一科学家指出,碳水化合物含有一定比例的C、H、O三种元素,其中H和O的比例恰好与水相同为2:1,好像碳和水的化合物,故称此类化合物为碳水化合物,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化学组成糖类化合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中H和O的比例通常为2:1,与水分子中的比例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
可用通式Cm (H2O )n表示。
因此,曾把这类化合物称为碳水化合物。
但是后来发现有些化合物按其构造和性质应属于糖类化合物,可是它们的组成并不符合Cm(H2O )n 通式,如鼠李糖(C6H12O5)、脱氧核糖(C5H10O4)等;而有些化合物如甲醛、乙酸(C2H4O2)、乳酸(C3H6O3)等,其组成虽符合通式Cm(H2O )n,但结构与性质却与糖类化合物完全不同。
所以,碳水化合物这个名称并不确切,但因使用已久,迄今仍在沿用。
(另外像碳酸(H2CO3)、碳酸盐(XXCO3)、碳单质(C)、碳的氧化物(CO2、CO)、水(H2O)都不属于有机物,也就是不属于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为人体提供热能的三种主要的营养素中最廉价的营养素。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成两类: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如:单糖、双糖、多糖和人不能消化的无效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
碳水化合物一般的化学表达式为C6H12O6。
主要用途一般作用碳水化合物是生命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及主要供能物质,并且有调节细胞活动的重要功能。
机体中碳水化合物的存在形式主要有三种,葡萄糖、糖原和含糖的复合物,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与其摄入食物的碳水化合物种类和在机体内存在的形式有关。
1.膳食碳水化合物是人类获取能量的最经济和最主要的来源;2.碳水化合物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物质,并参与细胞的组成和多种活动;此外还有节约蛋白质、抗生酮、解毒和增强肠道功能的作用。
正常需要根据中国膳食碳水化合物的实际摄入量和世界卫生组织。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建议,与2002年重新修订了我国健康人群的碳水化合物供给量为总能量摄入的55%-65%。
同时对碳水化合物的来源也作了要求,即应包括复合碳水化合物淀粉、不消化的抗性淀粉、非淀粉多糖和低聚糖等碳水化合物;限制纯能量食物如糖的摄入量,提倡摄入营养素/能量密度高的食物,以保障人体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及改善胃肠道环境和预防龋齿的需要。
营养供给(1)供给能量:每克葡萄糖产热16千焦(4千卡),人体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在体内经消化变成葡萄糖或其它单糖参加机体代谢。
每个人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没有规定具体数量,我国营养专家认为碳水化合物产热量占总热量的60—65%为宜。
平时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多糖,在米、面等主食中含量较高,摄入碳水化合物的同时,能获得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其它营养物质。
而摄入单糖或双糖如蔗糖,除能补充热量外,不能补充其它营养素。
(2)构成细胞和组织:每个细胞都有碳水化合物,其含量为2%—10%,主要以糖脂、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的形式存在,分布在细脑膜、细胞器膜、细胞浆以及细胞间质中。
(3)节省蛋白质: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不足,机体不得不动用蛋白质来满足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这将影响机体用蛋白质进行合成新的蛋白质和组织更新。
因此,完全不吃主食,只吃肉类是不适宜的,因肉类中含碳水化合物很少,这样机体组织将用蛋白质产热,对机体没有好处。
所以减肥病人或糖尿病患者最少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不要低于150克主食。
(4)维持脑细胞的正常功能:葡萄糖是维持大脑正常功能的必需营养素,当血糖浓度下降时,脑组织可因缺乏能源而使脑细胞功能受损,造成功能障碍,并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甚至昏迷。
(5)抗酮体的生成:当人体缺乏糖类时,可分解脂类供能,同时产生酮体。
酮体导致高酮酸血症。
(6)解毒:糖类代谢可产生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醛酸与体内毒素(如:药物胆红素)结合进而解毒(7)加强肠道功能:与膳食纤维有关。
如:防治便秘预防结肠和直肠癌防治痔疮等。
其它:碳水化合物中的糖蛋白和蛋白多糖有润滑作用。
另外它可控制细脑膜的通透性。
并且是一些合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前体,如嘌呤、嘧啶、胆固醇等。
生理功能碳水化合物主要的生理功能:1、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2、储存和提供热能;3、维持大脑功能必须的能源;4、调节脂肪代谢;5、提供膳食纤维;6、节约蛋白质;7、抗生酮作用;8、解毒;9、增强肠道功能;健康影响膳食中缺乏碳水化合物将导致全身无力,疲乏、血糖含量降低,产生头晕、心悸、脑功能障碍等。
严重者会导致低血糖昏迷。
当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过多时,就会转化成脂肪贮存于身体内,使人过于肥胖而导致各类疾病如高血脂、糖尿病等。
食物来源一般说来,对碳水化合物没有特定的饮食要求。
主要是应该从碳水化合物中获得合理比例的热量摄入。
另外,每天应至少摄入50~100克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以预防碳水化合物缺乏症。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有:糖类、谷物(如水稻、小麦、玉米、大麦、燕麦、高粱等)、水果(如甘蔗、甜瓜、西瓜、香蕉、葡萄等)、干果类、干豆类、根茎蔬菜类(如胡萝卜、番薯等)等。
获得办法营养专家普遍认为,人们每天摄入的50%到60%的热量应来自碳水化合物。
由于碳水化合物的不同,所以更多的证据表明你应慎重选择饮食。
对于简单碳水化合物,饮用牛奶和果汁,食用适量的水果是十分重要的。
但食用糖和其他甜味剂会提供大量体内不需要的热量对健康有害。
对于复杂碳水化合物,应避免仅仅食用低纤维碳水化合物,淀粉(如土豆)和精加工的谷物(如白米饭,通心粉和白面包)。
这些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会被身体迅速转化为单糖。
相反,应尽量多食用含大量纤维的碳水化合物。
特别是豆类和全麦类食品会对人体健康有益。
按照这些专家推荐的水果和蔬菜的食用量,可以对碳水化合物进行完整,健康的摄入。
有很多方法摄取碳水化合物“食品指导金字塔”建议每天从以下食品组中摄入多种碳水化合物。
简单的方法摄取含更多碳水化合物的食品。
食用风干的水果、食用包含豆类且丰盛的汤、改吃全麦面包、食用黄色稻米而非白米(或在白米中混入野生稻米)。
摄取过量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是植物性食物,如谷类·薯类·根茎类蔬菜和豆类,另外是食用糖类。
碳水化合物只有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才能被吸收,而果糖和半乳糖又经肝脏转换变成葡萄糖。
血中的葡萄糖简称为血糖,少部分血糖直接被组织细胞利用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热量供身体需要,大部分血糖则存在人体细胞中,如果细胞中储存的葡萄糖已饱和,多余的葡萄糖就会以高能的脂肪形式储存起来,多吃碳水化合物发胖就是这个道理!多吃的危害有研究显示,某些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的食物会使人体血糖和胰岛素激增,从而引起肥胖,甚至导致糖尿病和心脏病,原因是这些碳水化合物食物的血糖负载很高。
医学界的5个临床试验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和低脂饮食一样能有效促进快速减肥,并能预防糖尿病和心脏病等疾病。
100多年前,一位名叫威廉·邦庭的肥胖英国男子用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方法成功减肥。
随后,他写了一本题为《给肥胖人士的信》的书,在公众中掀起热潮,但却遭到了医学界的嘲笑。
一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邦庭的理论终于幸运地被证明是科学和有效的。
上世纪70年代,心脏病专家罗伯特·阿特金斯博士证明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会刺激胃口、增大食欲、使人发胖,而且还会诱发2型糖尿病。
阿金斯博士的实验还证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体重下降。
如今,许多人都热衷于采用“阿金斯饮食法”。
30年前,阿特金斯提出,面包、马铃薯和面食对人类健康无益的理论,被当时的营养学家斥为谬论。
以前的医学营养界只认为脂肪是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
然而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阿金斯的理论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碳水化合物的确对人体健康有害选择健康的碳水化合物食物,既然有一部分碳水化合物食物能引起肥胖和疾病,那么要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就应该选择健康的碳水化合物食品,也就是血糖负载低的碳水化合物。
缺乏表现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过少,可造成膳食蛋白质浪费,组织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增强以及阳离子的丢失等。
内容评价什么是碳水化合物?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它在你身体里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每单位的碳水化合物能产生多少热量?高纤维和低纤维的碳水化合物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只怕就不是一般知识可以解决的了,ClarkHatch的营养专家从健身的角度给了碳水化合物一个全面的介绍。
碳水化合物在你的饮食中起什么作用?象大多数人一样,如果你尽量每天只食用少量的脂肪。
这就意味着你要食用更多的其它物质来代替它们。
而这些物质很可能就是碳水化合物.那么它们是那一种碳水化合物呢?是百吉饼、意大利通心粉、甜点、或者可能只是全麦食品及更多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你选择食用何种碳水化合物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碳水化合物(特别是来自全麦食品中的)会对健康饮食及对疾病的防范起重要作用.碳水化合物是你身体的燃料。
碳水化合物是使你的体内器官工作所需的燃料.例如你的大脑主要用它作为能量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