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无核荔枝嫁接苗繁育技术规范
荔枝果树嫁接的操作过程

荔枝果树嫁接的操作过程1. 嫁接前的准备工作荔枝果树嫁接前需要进行准备,如选择合适的枝条、工具等。
首先要选取砧木(荔枝果树枝条),其直径应与需要嫁接的果树枝条相匹配。
其次应准备刀、刀片、修枝剪等工具。
2. 制作砧木准备将砧木处理后,去掉它的叶子和枝条。
保留完整的茎段,并将其分成长度为10-15厘米的段。
这些短小的砧木要储存起来,保湿在潮湿的环境中,以保持活力。
3. 制作嫁接枝准备准备好需要嫁接的果树木枝条,切割成适当的长度,去掉它们的侧枝和叶子,并用喷水器喷水将其保持湿润。
这样可保证嫁接作业的成功率。
4. 制作嫁接接口在果树嫁接的枝条和砧木的交叉部位,用刀片切出斜面接口,形成尖切口,尽可能的匹配枝条的髓线。
接口上下必须对齐,光滑平整、不破碎。
使用削净嫁接口的手工方法,可有效降低嫁接操作中感染病菌的概率。
5. 进行嫁接的过程将削净的嫁接枝插入砧木的削净的嫁接口中,使它们尽可能地契合在一起。
插入后应紧密连接并使用编织带或胶带等材料,包裹嫁接口以保持湿润和防止感染。
这个过程中不能用力过猛,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和嫁接失败。
6. 嫁接后的护理嫁接后需要给予照顾。
可将嫁接枝放置于胶袋中,以保持湿润。
同时将其放置在避光处,降低光照对嫁接的影响。
待嫁接枝开始长出新芽并逐渐存活,将其移至安放于日光下,保证其最佳生长。
7. 结语以上就是荔枝果树嫁接的步骤,嫁接成功率高,能够有效地加快荔枝果树的繁殖速度,并且确保果实的高品质。
我们可以选择在适合的季节进行嫁接,进行好护理和保养,以期获得更好的果实收获。
无核荔枝种植技术

无核荔枝种植技术无核荔枝是一种无核果实的荔枝品种,因其风味特殊,备受消费者喜爱。
无核荔枝的种植技术相对较为复杂,需要合理的土壤选择、适宜的环境条件以及科学的栽培管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无核荔枝的种植技术。
1. 土壤选择适宜无核荔枝生长的土壤为酸性土壤,pH值在5.5-6.5之间,土壤深厚、疏松、肥沃,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如果土壤过于酸性,可以通过施用石灰或石膏进行中和。
同时,避免选择有盐碱的土壤,对无核荔枝的生长有不良影响。
2. 环境条件无核荔枝适宜生长在湿润的气候环境中,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30摄氏度。
对于生长季节要求充足的阳光照射,保证树冠的通风透气性。
3. 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进行种植,常见的无核荔枝品种有“光洽一号”、“光洽二号”等。
选用优良的品种有利于提高无核荔枝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4. 苗木选栽选好苗木后要进行嫁接,嫁接时间通常选择在幼苗开花前2-3个月的时间进行。
嫁接后要进行浇水保持湿润,同时注意遮阳避免幼苗受直接阳光曝照。
然后将苗木移植到土壤深度和宽度适宜的挖孔中,并进行固定。
5. 施肥管理在无核荔枝的生长过程中,及时进行肥料施用是保证正常生长发育和高产的关键。
一般分为底肥和追肥两部分。
底肥施用的时间在春季即将供苗前,通常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每棵荔枝树施肥量约为10-15公斤。
追肥通常在每年的5-8月进行,每次追肥量为20-25公斤。
6. 病虫害防治无核荔枝的病虫害主要有荔枝炭疽病、荔枝花叶病毒、荔枝盗虫等。
在平时的管理中要注意对土壤进行病原菌的消毒,定期对无核荔枝进行农药的防治,及时剪除感染病害的枝条。
7. 修剪整形在无核荔枝的生长过程中,及时进行修剪对树冠形态的塑造和促进果实分布有重要作用。
树冠修剪要注意保持光照和通风性,并及时修剪过密的枝叶,促进树冠的透明度。
8. 种植密度无核荔枝的种植密度通常为4-6米,行距为4-5米。
密度的选择要考虑到树冠的生长和管理的便利性。
无核荔枝种植与管理技术

无核荔枝种植与管理技术一、引言无核荔枝是一种新兴的品种,其果实无核且口感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
因此,无核荔枝的种植与管理技术也备受关注。
二、选地无核荔枝适合生长在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
选地时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
同时,避免选择低洼地或易积水的地方。
三、育苗1. 种子处理: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约2小时,再用刀轻轻刮去种皮表面的角质层,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2. 播种: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在育苗盘中,并覆盖一层细土。
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约7-10天后便可出苗。
3. 移栽:当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可移栽到小盆中进行培育。
四、田间管理1. 土壤管理:无核荔枝对土壤要求较高,应保持土壤肥沃并保持良好通气性。
每年春季和秋季进行一次施肥,并定期松土、除草。
2. 灌溉管理:无核荔枝对水分要求较高,应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在果实成熟期,应适当减少灌溉量,以避免果实破裂。
3. 病虫害防治:无核荔枝易受到红蜘蛛、白粉虱、果蝇等害虫的侵袭。
应定期喷洒农药进行防治,并注意清理落叶、枯枝等可能成为病菌滋生源的物质。
五、采收与储存1. 采收时机:无核荔枝的采收时机一般在7-8月份。
成熟的果实外表呈现深红色或暗红色,果肉质地饱满且有弹性。
2. 储存方法:无核荔枝易腐烂,应尽快进行处理和储存。
可将其放置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或进行低温保存。
同时,在储存过程中应避免与其他水果混放。
六、总结无核荔枝是一种口感鲜美的水果,其种植与管理技术对于果实的品质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采取科学合理的种植与管理措施,以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荔枝果苗嫁接方法

荔枝果苗嫁接方法
方法是靠接法:此法是目前应用较普遍的嫁接法。
这种方法.操作方便,成活率高,愈合速度快。
其嫁接操作程序是:当接穗苗龄l0—12天、胚轴6—7厘米、砧木苗龄8—10天、胚抽长5—6厘米时,即可起苗嫁接。
这时的幼苗,生活力强,嫁接后愈合快,成活率高.是最佳嫁接期。
起苗前l天,应先浇1次水,使土壤疏松,以减少根系的损伤。
起苗时,于轻轻从育苗土的底层抄起,每次l0一20株。
在起苗时.应注意尽量照顾砧木与接穗苗的高度大体一致。
如果砧木过高,可以适当降低切削位置,以保证根部平齐。
南岛无核荔枝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南岛无核荔枝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作者:钟声曾祥有陈广全陆宏谋曾运友罗剑斌赵俊生来源:《果农之友》2015年第07期南岛无核荔枝是海南省选育的优良荔枝迟熟品种,其果大、无核率高达99.99%,品质优良。
从2005年起,水果所与相关部门引进了南岛无核荔枝种植或高位换种,并对南岛无核荔枝的适应性及优质丰产稳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大突破。
果品销售价格比普通荔枝销售价格高出5倍以上,平均销售价达到20~40元/千克,其经济收益比当地大宗白腊、黑叶等荔枝高出1 000元以上,社会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现总结如下,供广大荔枝产业经营者参考。
1 品种特性南岛无核荔枝树势中等,树冠半圆头形,树干浅灰色,枝条细长而脆,趋于向上生长。
叶片羽状复叶,对生,叶色浓绿,叶厚。
花穗长,花量大。
果实大,平均单果质量40.3克,最大60克,成熟果皮鲜红色,果肉晶莹爽脆、味浓甜,果形美观、品质优,可食率85%以上,无核率达99%。
无核荔枝花芽分化对低温要求不严格,在茂名地区花芽分化良好,抽花率较高。
大田种植表现为早结、优质、丰产、稳产。
2 优质丰产栽培技术2.1 建园选择坡度在20°以下,土层深厚、结构良好、疏松肥沃、易于排水的地方建设荔枝园,按株行距5米×5米开穴,每亩种植约25株。
种植前2~3个月,按规格开0.8米×0.8米×0.6米的种植穴,每穴采用1担土杂肥和腐熟的有机肥料(鸡粪10千克+1.5千克磷肥)混和施下作为基肥。
回穴时,用1∶1的土壤与基肥混和回填到离地面20厘米处,然后用表土回填至高出地面20~25厘米的土墩,待下2~3场大雨下沉后种植。
2.2 定植荔枝可春植,也可秋植。
种植的关键是使土壤与苗木土团充分接触,定植时深度与苗期相同,嫁接口不能埋在土壤里。
定植时,先挖好种植穴,小心除去包装种苗的塑料袋或薄膜,然后手握土团把种苗放入种植穴内,种苗的根系不能接触到基肥,从四周培土压实,整理好树盆,同时淋足定根水。
荔枝果树嫁接的操作过程

荔枝果树嫁接的操作过程嫁接是一种繁殖果树的方法,可以将一种果树的砧木和优良品种的接穗相结合,来得到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荔枝果树嫁接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挑选砧木、选取接穗、剪接、温室管理和移植。
第一步,挑选砧木。
荔枝果树的砧木应当选用生长旺盛,不易折断的本地品种,如瑶柱、荔香、猫尾子等。
砧木应当在生长良好时期选择,即春季或秋季。
第二步,选取接穗。
接穗应当挑选来自具有病虫害抗性、果实品质优良的优良品种。
接穗应当剪取来自健康的、无病虫害的果实的枝条。
接穗长度一般为10~15厘米,应当具有2~4个芽眼。
第三步,剪接。
剪接是指将接穗与砧木相结合的过程。
剪接时,首先应当将砧木的生长点切除,然后用刀将砧木剪成倒锥形,接穗也应当剪成与砧木相匹配的倒锥形。
接穗插入砧木的剪口处,然后用胶带将其包扎紧实,最后用刀子将接穗表面的皮层划开。
剪接后的植株应当放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
第四步,温室管理。
剪接后的植株应当放在温室中,温度应当适宜,一般在20℃左右。
植株应当定时浇水,保持适宜的湿度,同时要注意避免积水,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温室内的光照条件也要适宜,可以使用人工照明来补充不足的光照。
第五步,移植。
当嫁接植株的新芽长到3~5厘米时,即可进行移植。
移植时应当选择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将嫁接植株小心地移栽到土壤中,保持根系的完整性。
移植后,需注意植株的水分管理,保持适宜的湿度,并且定期施肥和进行修剪,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总结起来,荔枝果树嫁接的操作过程包括挑选砧木、选取接穗、剪接、温室管理和移植。
这一过程需要细心操作,以确保嫁接植株的顺利生长和发育。
同时,保持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水分,进行定期的施肥和修剪,也是促进荔枝果树嫁接成功的关键。
南岛无核荔枝栽培技术规范

南岛无核荔枝栽培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南岛无核荔枝栽培的园地规划、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海口市南岛无核荔枝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 5174-2002 无公害食品荔枝生产技术规程DB46/T 76-2007 无核荔枝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南岛无核荔枝从海南琼北雷虎岭地区荔枝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无核新品种,2013 年10 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并定名。
3.2 省力化基于品种改良、栽培模式变革、管理技术创新和机械化普及推广而节省人工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简约化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3.3 有核果果型相对较大,果蒂偏圆,手感稍硬。
3.4 无核果果型相对扁状,果蒂瘪皱,手感偏软,轻敲有鼓音。
4 园地选择及规划园地选择4.1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壤pH 5.5~6.5、坡度20°以下的火山岩、砂砾地建园。
4.2园地规划4.2.1 防护林营建园地四周以黄皮、马占相思和木麻黄等树种建防风林带,林带与荔枝园南侧边行距离25 m、北侧边行距离12 m、东西两侧边行距离与防护林树种极限高度相近,边行外缘挖宽×深为100 cm×80 cm 的断根沟隔离。
防护林占地原则上不超过果园总面积的5%。
4.2.2 定植方式5 以下缓坡地果园按照等高线栽植。
5°~10°的坡地应修筑梯地,梯壁高0.5 m,梯面宽4 m~8 m,每梯面栽植1 行~2 行。
10°~20 的坡地应修筑梯地,梯壁高1 m~1.5 m,梯面宽3 m~3.5 m,每梯面栽植1 行。
无核荔枝高产栽培方法

无核荔枝高产栽培方法一、引言无核荔枝是一种特殊的荔枝品种,因其果实内没有籽而得名。
与普通荔枝相比,无核荔枝口感更加鲜美,且营养价值更高,因此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无核荔枝的产量和质量,本文将重点介绍无核荔枝的高产栽培方法。
二、无核荔枝的品种特性无核荔枝的品种繁多,但共同特点是果实内无籽,且口感甜、水分足。
此外,无核荔枝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不耐旱。
因此,无核荔枝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尤其是海南、广东、广西等地。
三、无核荔枝的高产栽培技术1.选地建园: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建园。
同时,要保证水源充足,排灌方便。
2.选种:选择品质优良、适应性强的无核荔枝品种。
在选购种苗时,要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
3.种植:一般在春季或秋季种植,株行距以3m x 4m为宜。
种植前要挖好定植穴,并在穴内施足基肥。
种后要及时浇透水,并覆盖稻草等保湿。
4.整形修剪:根据无核荔枝的生长特点,采用适当的整形修剪方法,保持树形开张、通风透光的树冠。
修剪时要剪除病枝、弱枝、交叉枝等,促进树体健康生长。
5.水肥管理:无核荔枝需水肥量较大,在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
同时,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合理施肥。
一般以有机肥为主,适当补充氮、磷、钾等元素。
在花期和果实发育期,要增施磷、钾肥,促进开花和果实发育。
6.病虫害防治:无核荔枝的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霜疫霉病和荔枝蝽等。
在防治时,要采取综合措施,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药剂防治。
药剂选择要符合相关规定,不得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7.采收与贮藏:无核荔枝的采收期因品种而异,一般以果实充分成熟时采收为宜。
采收时要避免机械损伤,采收后要及时进行预处理和贮藏。
贮藏时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以延长保鲜期。
四、实例分析与应用效果以某果园为例,该果园在种植无核荔枝时采用了上述的高产栽培技术。
经过几年的管理,该果园的无核荔枝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岛无核荔枝嫁接苗繁育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南岛无核荔枝育苗的嫁接、苗圃管理和出圃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海口市南岛无核荔枝嫁接苗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55-2014 荔枝种苗
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1478-2013 热带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荔枝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南岛无核”荔枝
从海南琼北雷虎岭地区荔枝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无核新品种,2013 年10 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并定名。
3.2 嫁接苗
通过嫁接技术将优良品种的枝或芽接到另一植株的枝或干上,愈合长出的植株(苗)。
3.3 砧穗亲和力
砧木和接穗在嫁接后能正常愈合、生长和开花结果的能力。
3.4 抗逆性
指植物对逆境抵抗和忍耐的能力。
4 苗圃地基本建设
4.1苗圃地选址
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和土壤地下水位在l m 以下、pH 5.5~6.5、富含有机质的平地建立苗圃。
4.2 1防护林营建
苗圃地四周建黄皮、马占相思和木麻黄等主要树种的防风林带,林带与苗圃育苗区边缘的距离与防护林树种极限高度相近,育苗区边缘挖宽×深为100 cm×80 cm 的断根沟隔离。
防护林带占苗圃用地原则上不超过总面积的5%。
4.3苗圃地开垦
苗圃土壤要经犁翻、晒白、耙平、细化,除净杂草和草根。
起畦宽l m、高20 m~25 cm,在苗圃的四周开一条深25 cm~30 cm、宽35 cm~45 cm 的排水沟。
每666.7 m2 苗床要施腐熟的有机肥1000 kg~1500 kg、过磷酸钙75 kg 作基肥,并与苗床细土充分拌匀后平整畦面。
4.4排灌系统与道路系统设置
建设道路系统,在路旁设置排水沟,在苗圃边角建立蓄水池(塘)收集雨季地表径流。
在育苗区周边修筑5 m 宽(路肩宽30 cm)主道;在育苗区纵、横向修筑3 m 宽(路肩宽20 cm)支道并与主道相连,将育苗区总面积大致四等分成4个大区;在每个大区内划分长方形小区,原则上各小区按照长×宽为100 m×35 m 划分,在小区间修筑1.5 m 宽(路肩宽10 cm)作业道并与支道相连;小区内搭建荫棚,荫棚内作畦育苗。
沿主道育苗区一侧开挖深60 cm~80 cm,宽60 cm~80 cm 排水主沟,向外与蓄水池(塘)相连;沿支道、作业道开挖深30 cm~40 cm,宽40 cm~50 cm 的排水支沟,岔道支沟与支道支沟、主沟和支道支沟与主沟均相连,组成畅通排水沟网。
灌溉系统与肥水一体化设施相结合,即在蓄水池(塘)
旁修建合理大小的肥水池或配备合理数量的肥水桶,修建泵站,敷设水肥一体化管网。
采用DN50 热镀锌管或PVC 管作主管、DN25 热镀锌管或PVC 管作支管,主管与支管呈“T”形连接;支管上每间隔30 cm 安装1 水龙头,配备淋灌带用于移动喷灌淋水或肥水。
排灌系统与道路系统用地原则上不超过苗圃总面积的15%。
4.5荫棚搭建
搭建高度2 m、宽度6 m~7 m、透光率35%~50% 的荫棚。
5 嫁接苗培育
5.1砧木苗培育
怀枝荔枝作砧木可以直接嫁接育苗。
采用其它荔枝品种如大丁香、紫娘喜、牛心荔等作砧木采用双重砧木二次嫁接繁殖。
5.1.1 砧木种子预处理
选择新鲜、饱满的怀枝荔枝种子作砧木种子。
应于3 d 内进行催芽处理,忌曝晒。
其催芽处理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河沙催芽法,在凉棚内或在室内用一份种子二份清洁湿润的河沙混合进行催芽。
二是箩筐催芽法,把种子装在箩筐内,箩筐上面盖上清洁湿润的麻袋保湿催芽。
两种催芽法都要洒水保持湿润。
选出萌动露白的种子播种。
5.1.2 播种
采用点播法:按株行距20 cm×12 cm 播种,用直径1 cm 左右的圆形木根,在苗床按行距20 cm 划出深1.5 cm~2 cm 的播种沟,在沟内按株距12 cm 播种一粒,播种后覆土回平播种沟。
5.1.3 幼苗管理
播种后在苗床上均匀盖下一层稻草,每666.7 m2 约用稻草250 kg。
覆盖后淋足水分,阴天时每天淋水1 次,晴天早、晚各淋1 次,一直淋水到种子全部萌发,此后保持土壤湿润。
播种后要经常检查,如发现有少量种子萌芽出土,即要逐步揭去稻草;待种子出芽约70%~80% 后,全部揭去稻草。
种子全部萌芽后,新叶已普遍展开,及时除草,不能伤苗伤根。
在第一蓬新叶转绿后开始浅耕松土和施肥,此后除草、松土、施肥相结合。
有机肥水先淡后浓,勤施薄施,每隔5 d~20 d 施肥1 次,苗高35 cm 后每月施肥1 次。
5.2接穗准备
选择已进入结果期的健壮树作为母树,在树冠外围的中、上部剪取芽眼饱满、组织充实、无病虫害、粗度0.6 cm~0.8 cm 左右的健壮一年生枝条作接穗。
在该枝条顶芽开始抽梢 2 cm~3 cm 时将其抹除,并在该枝基部环割或者螺旋环割一圈,用塑料薄膜在伤口处环绕一圈,然后用透明胶带扎紧(伤口愈合后拆除)。
待第二次嫩梢长度达到2 cm~3 cm 时剪取用作接穗,去叶,沿叶柄基部剪成合理长度的枝段,适度清洗并用能挤出点滴水的湿毛巾抱裹。
即采即接为宜,最迟5 d 内接完。
5.3嫁接时间
以3 月~6 月和9 月~11 月为最适宜的嫁接时间。
应尽量晴天早晚嫁接,并避开中午高温时间、雨天和土壤过湿时进行嫁接。
5.4嫁接操作
5.4.1 削砧木
将砧木离地面25 cm~30 cm 短截剪平;在砧木平滑面向上削45°斜面,在斜面一边垂直向下稍带木质部切一刀,切口长2.5 cm~3.0 cm。
5.4.2 削接穗
将接穗剪截成2 cm~2.5 cm 的枝段,每接穗枝段含2 个饱满芽。
倒拿接穗枝段,在接穗枝段平滑面的背面向上削45°斜面,反转接穗后,再平基部稍深入木质部平削一刀,切出比砧木切口稍短的切面。
5.4.3 砧穗对接绑缚
把穗、砧接口对准一边的形成层,在砧木切口中插入接穗,并进行绑缚。
从上往下覆瓦状绑缚接口,再从下往上覆瓦状绑缚接穗,最后又从上往下覆瓦状缠绕到接口底部并绑紧。
5.5嫁接后管理
5.5.1 补接
嫁接后30 d~40 d,检查嫁接是否成活,未成活则及时补接。
5.5.2 抹除砧芽
嫁接成活后,及时抹除砧木萌芽。
5.5.3 解绑
嫁接后常巡查,开始萌芽后,及时去掉防雨罩和剪穿薄膜。
在第二蓬梢叶片充分老熟后,及时解除绑缚薄膜带。
5.5.4 除草、松土
嫁接成活后,在第一蓬新梢老熟前,手工拔除袋中杂草;待第一蓬新梢老熟后,用小锄松土1 cm~2 cm 除草,不能伤根。
5.5.5 肥水管理
在接穗抽梢6 cm~8 cm 时,开始施肥,此后每隔半个月施一次肥。
施肥应以腐熟农家肥为主,先淡后浓,薄肥勤施,一般用20% 腐熟家禽粪尿加1%尿素淋施。
旱时及时灌水或淋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天及时排水、不能积水。
5.5.6 苗期病虫防治
主要防治荔枝蝽蟓、天蠖、金龟子、毛蜘蛛、炭疽病等,按照NY/T 1478-2013 的规定执行。
搞好苗圃冬季清园,清除枯株、严重的病虫株和病虫枝、枯枝和落叶,并集中深埋。
采用诱虫灯和收集器等诱杀害虫。
人工捕杀蝽蟓。
选用微生物源、植物源生物农药,人工释放平腹小蜂、捕食螨等天敌,防治蝽蟓、卷叶蛾、毒蛾等。
化学防治所需农药按照NY/T 1276-2007 和GB/T 8321 的规定执行。
5.6袋装苗培育
5.6.1 起苗装袋
嫁接苗叶片老熟后应转移到专用果袋中。
从苗圃起苗后,剪掉主根和过长粗壮根,尽量多留细根,剪掉叶片至剩80% 的叶片。
往袋中装土时把育苗袋边角压实,依据苗木的根长度决定袋底的装土量,一般装土到袋深度的1/3~1/2,然后把嫁接苗装入袋里扶正,再添土压实,移到荫棚,淋足定根水。
5.6.2 装袋后管理土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控技术同本标准前文5.5.4-5.5.6 的规定。
苗木出圃按照NY/T 355-2014 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