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治重症肌无力(痿症)秘方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专药——麻黄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专药——麻黄麻黄临证功效多,大汗用大剂麻黄取效之验谈。
麻黄的三大功用:发汗、平喘、利水,在临床上疗是可靠的。
四川省万县郑惠伯主任医师的多年临床经验,认为麻黄的功用远远不止上述三种,其用途甚广。
麻黄除用于治风寒表证、外感喘咳、风水浮肿等证之外,对重症肌无力、颜面神经麻痹、多发性神经根炎后遗症、遗尿及子宮脱垂等病,也都有很好的疗效。
但并非单用麻黄治之,而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于方中加入麻黄,即见奇效。
重症肌无力,属于中医痿证范围。
1959年郑医师曾治一例。
患者系女教师,三十余岁。
其咀嚼肌、吞咽肌、眼肌都麻痹,每日饭前必须注射新斯的明,才能咀嚼吞咽。
中药曾用温补脾肾之类,如黄芪、附片、党参、白术、仙茅、淫羊藿、当归、川芎及人参再造丸,疗效不明显。
后于方中加入麻黄,剂量由6克增至15克,患者病情大有好转,最后不用新斯的明,亦能自己进食。
颜面神经麻痹,中医谓风中经络,多以牵正散为主,辅以针灸治疗,有一定疗效,但收效缓慢。
郑医师曾治何某,已用牵正散加味及针灸治疗一周无效。
便在原方(白附子、全蝎、僵蚕、蝉蜕、防风、荆芥、当归、川芎、桂枝、白芍、白芷)中加入麻黄、葛根,服三剂患者颜面即牵正。
此后,凡遇此病,开始就加入麻黄,疗效明显提高。
治疗多发性神经根炎后遗症,将麻黄加入补阳还五汤中,经多例的临床观察,均获较好的疗效。
遗尿,是小儿常见病,多为肾气不足,膀胱虚寒。
常用方如缩泉丸、桑螵蛸散,有一定的效果,但很难速效。
如加入麻黄,收效即快。
用麻黄治子宫脱垂的来历,乃四川忠县黄天星医师用加味乌头汤治风湿痹,于无意中治愈老年妇女多年不愈的子宫脱垂(三度下垂),后在当地推广,曾治愈近百例二至三度子宫下垂。
其方中有麻黄24克,他曾将麻黄减量,则效果较慢;若去麻黄,则基本无效。
其方如下:黄芪24克,麻黄24克,二乌各15克,川芎12克,白芍12克,黄芩12克,生地15克,甘草6克,蜂蜜60克。
麻黄的以上妙用,古今已有所论,并非独创。
重症肌无力组成:黄芪、五爪龙、党参、白术、柴胡、升麻、归头、陈皮

重症肌无力组成:黄芪、五爪龙、党参、白术、柴胡、升麻、
归头、陈皮
重症肌无力
组成:黄芪、五爪龙、党参、白术、柴胡、升麻、归头、陈皮、炙草。
功能:补脾益损,强肌健力。
主治:脾胃虚损之睑废、痿证、大气下陷(重症肌无力)。
方解:方中重用黄芪,甘温大补脾气,以作君药。
五爪龙粤人称之为“南芪”,与黄芪南北呼应,功能补脾益肺,生气而不助火,与党参、白术同助黄芪,加强补气之功。
血为气母,故用当归以养血生气,与上三药共助黄芪以为臣。
脾虚气陷,故用升麻、柴胡司升阳举陷之职。
脾虚失运,且重用补气之品,则须防气滞,故用陈皮以反佐,达理气消滞之的,与升柴共为佐药。
甘草和中,调和诸药,任使药之职。
本方源于李东垣之补中益气汤,但又有异于原方。
东垣用药偏轻,意在升发脾阳,以达补益中气,健运脾胃。
本方参芪术之用量较大,针对脾胃虚损而设,虽只增五爪龙一味,其益损强肌之力倍增。
煎服法:水煎,每剂药煎二三次,日二三次服。
肾着汤加减方治疗痿证(强直性脊柱炎、重症肌无力)

肾着汤加减方治疗痿证(强直性脊柱炎、重症肌无力)转发:肾着汤加减方治疗痿证(强直性脊柱炎、重症肌无力)经方2015-02-04 22:19来自QQ空间日志主题: 肾着汤加减方治疗痿证(强直性脊柱炎、重症肌无力痿证(强直性脊柱炎、重症肌无力):强直性脊柱炎多发于16~30 岁之间,西方白人发病率在4‰,男性多于女性,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房事过度(或手淫)造成的。
腰椎的运动全凭真阳扶持,房痨就会造成真阳亏损,腰椎是人体的运动枢纽,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都在此转枢,倘若精气亏损而不能枢转,腰部的气血就容易凝滞,寒湿之邪就会乘虚而入,于是就会产生痛感。
医生往往因此会给患者大量服用滋阴补肾的药物,从而导致寒湿之邪(随阴盛进一步)侵入并停滞于腰脊,抑制真阳的运行,天长日久便会导致使患者脊柱强直而难于屈伸,中医称之为“痿痹”。
也就是说,强直性脊柱炎是由于医生的误治造成的。
如今的医生都认为此病属于经络闭塞,却不知属于元阳亏损,都一味地给患者大量服用逐瘀通络的药物(如:蚂蚁。
蜈蚣、蝎子等),却从未见哪位医生为患者服用祛寒兴阳的药物,从而导致患者的元气因为破瘀的原因而更加受损,逐渐使得强直性脊柱炎日趋加重。
事实表明,许多患者在经过医生治疗以后,发病的频率反而加快了,这就是在没有恢复元气的情况下滥用活血化淤通络以及激素药物的缘故,因为化淤通络的药物必须利用元气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对元气不能加以恢复和补充,必然就会损伤元气。
而激素则是通过抽取剩余的元气以达到暂时消除症状的目的。
现代中医还经常用滋阴润燥、活血通络的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以为滋阴可以滋润宗筋,使硬化的宗筋组织变软。
此说似乎有理,其实极为荒谬!这又不是用水发牛蹄筋儿。
“阴虚阳盛”尚可滋阴,而“阴盛阳虚”却绝对不可滋阴。
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精神萎靡、行动无力,皮肤干燥,肌肉萎缩。
明明是“阴盛阳虚”证,明明是“阳(虚)不能化阴(邪)、阳(虚)不能生(真)阴”的表现。
若是“阴虚阳盛”证,用数剂清凉的药物就可以使患者康复,为何所治患者多年未愈并且病情会继续加重?许多医生还恬不知耻地说:“现代医学尚有缺陷之处,所以不能治愈,能够维持就算万幸了。
中医秘方让重症肌无力患者百病不侵

中医秘方让重症肌无力患者百病不侵展开全文《一》重症肌无力病机观点王世龙主任认为重症肌无力者之所以出现瘫痪,主要由于气虚。
人身的肌肉、脏腑功能,无不赖于气。
气化之源,出自脾肾,脾之中气与肾之元气合而为真气,真气不足,其所司所属自然无以举用。
睑下垂与复视为最常见之症状。
睑胞为“肉轮”,脾胃所司,中气虚则缓纵重复,非补中则不举。
瞳神为“水轮',属肾,目得精血而能视。
云:“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滋补肾气而充精血,则视力渐足。
声音、吞咽为脾肾经脉所布,病及声音低嘶与咀嚼吞咽困难为脾肾陷损之重症。
若气机日衰,甚至“.上气不足',则头倾托腮,舌萎而语言乏力;阳不布于四末,则四肢怠堕不收。
脾虚生痰,肾虚无以纳气,日久往往传涉于肺。
出纳无权,呼吸困难,痰涎壅塞不足,气息淹淹欲脱,最为危急。
《二》重症肌无力治则要旨本病初起,伤于脾胃之气分,日久及于肺胃,则风邪易感,溏泄耗气,每多变证。
及于冲任,则月经.失调,带脉不固,血去气衰,病易加剧。
治疗原则总以培补脾肾为本,再分别气血阴阳的偏虚投药。
然而病程漫长,往往横生枝节,兼症并病,治必兼顾。
宜持久调治,不宜急切,须待脾肾之气渐复,以臻坦途.宜滋补,不宜苦寒,苦寒伤脾,此“无虚虚”之旨。
若遇外感,可急则治标,但不宜久用。
宜固体,不宜通利,通利耗气阴,如滑石、车前、泽泻之属,均足以加重病情。
宜调息,不宜劳烦。
病情未复,要静多于动,切忌久视、过劳。
不宜急切锻练。
注意怡情畅怀,避免情绪干扰。
食养调理,不要恣食油腻厚味。
《三》重症肌无力医案举例案1.(脾肾气阴两虚) 周XX,女,24岁。
患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症。
发病已10个月,开始于复视, 两眼睑下垂难睁,逐渐全身乏力咀嚼困难,须新斯的明支持。
上午尚能起床,下午则软瘫无力.面憔悴, 表情不自然。
饮食极少,大便时干、时溏。
辨证:精、气、神三宝俱虚。
先予益气生津,以助元神。
处方:党参15克、大熱地24克、炙黄芪15克、全当归12克、丹参12克、杞子12克、炙甘草6克、陈皮9克、炒川芎5克、河车粉3克(分吞)。
刘小斌教授重症肌无力中药药方

刘小斌教授重症肌无力中药药方重症肌无力中药药方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科 刘小斌教授 2008 年 7 月 21 日(第一次)5 克 2008 年 11 月 10 日(第五次) 北芪 60 克 五爪龙 60 克 党参 30 克 白术 15 克 当归 10 克 升麻 10克 柴胡 10 克山萸肉 15 克 淮山 30 克云苓 20 克杜仲 15 克 狗脊 15 克 甘草 5 克陈皮 5 克 2009 年 1 月 17 日(第七次) 北芪 60 克 五爪龙 60 克 党参 30 克 白术 15 克 当归 10 克 升麻 10 克柴胡 10 克 山萸肉 15 克 山慈菇 15 克 杜仲 15 克 肉苁蓉 15 克 石斛 15 克 甘草 5 克 陈皮 5 克 2009 年 5 月 23日(第十次) 北芪 60 克 五爪龙 60 克 党参30 克 白术 15 克 当归 10 克 升麻 10 克 柴胡10 克山萸肉 15 克杜仲 15 克 甘草 5 克 陈 皮 5 克 肉苁蓉 15 克 千斤拔 30 克 茯苓 20 克 2009 年9月14日(第十三次) 北芪 60克 五爪龙 60 克 党 参 30陈皮 5 克 2008 年 9 月 6 日(第三次) 北芪 60 克 五 爪龙 60 克 党参 30 克 白术 15 克 当归 10 克 升 麻 10 克 柴胡 10 克 山萸肉 15 克石斛 15 克杞 子 20 克菟丝子 15 克 淮山 30 克 甘草 5 克陈皮克 肉苁蓉 15 克 石斛 5 克 杞子 20 克 甘草 5 克 五爪龙 30 克 党参 30 克 白术 15 克 当归 10 克 升麻 10 克 柴胡 10 克 山萸肉 15 克 杜仲 15北芪 60克白术15 克当归10 克升麻10 克柴胡10 克山萸肉15 克甘草 5 克陈皮 5 克茯苓20 克石斛15 克夜交藤30 克谷芽30 克2010 年 2 月8 日(第十五次)北芪60 克五爪龙60克党参30 克白术15 克当归10 克升麻10 克柴胡10 克山萸肉15 克甘草 5 克陈皮 5 克茯苓20 克石斛15 克杜仲15 克肉苁蓉15 克2010 年8 月7 日(第十七次)北芪60 克五指毛桃60 克党参30 克白术15 克当归10 克升麻10 克柴胡10 克山萸肉15 克甘草 5 克陈皮 5 克茯苓20 克石斛15 克杜仲15 克制何首30 克2011 年7 月23 日(第十八次)北芪60 克五指毛桃60 克党参30 克白术15 克当归10 克升麻10克柴胡10 克山萸肉15克甘草 5 克陈皮5克茯苓20 克山药20 克石斛15 克女贞子15 克制何首乌30 克2012年3月17 日(第十九次)黄芪60 克五指毛桃60 克熟党参30 克白术15克当归10 克广升麻10 克柴胡10 克酒萸肉15 克甘草 5 克陈皮 5 克盐杜仲15克肉苁蓉15 克石斛15 克稻芽30 克千斤拔30克2012 年12 月31 日(第二十次)黄芪60 克党参30 克白术15 克当归10 克柴胡10 克酒萸肉15 克甘草 5 克茯苓15 克山药20 克石斛15 克千斤拔30 克五指毛桃60 克熟广升麻10 克陈皮 5 克制何首乌30 克。
治重症肌无力的中药方

治重症肌无力的中药方
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以及免疫功能来改善病情。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方,供参考:
1. 参葛养阴方:
人参、葛根各10克,黄连、栀子各6克,黄连粉2克。
水
煎服。
2. 补肺益气方:
麦冬、黄芪各15克,百合、柴胡、黄连、土茯苓各10克,
生地、南沙参各20克,参麦冬原方适量,煎服。
3. 活血化痰方:
川芎、土茯苓各15克,温疟草、橘皮、车前草各10克,广
陈皮、甘草、红郁金、木瓜片各5克,生姜适量。
水煎服。
4. 养阴滋肾方:
枸杞子、黄耆各15克,山药、淮山药各30克,沙参、麦冬
各10克,水煎服。
请注意,中药的使用要根据具体的病情而定,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治疗重症肌无力还应结合针灸、推拿、艾灸等中医辅助治疗方法,以及西医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
中医治养手册:重症肌无力

中医治养手册:重症肌无力
我一个同学的妈妈重症肌无力,眼皮耷拉下来,手脚消瘦。
不到半年间掉了30多斤,变得皮包骨了。
我说,这是中医学院邓铁涛老教授最会治的。
于是,叫她用桂枝汤、四君子汤加强肌健力三药:五指毛桃50克,牛大力20克,千斤拔20克。
连续吃了三个多月药,体重居然涨回来,耷拉的眼睛重新能睁开,提菜都提不了的能去菜市场购物。
方药如下:
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5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五指毛桃50克牛大力20克千斤拔20克生姜三片大枣五枚_剂。
医生行令重症肌无力三宝
1、脾气好
2、心态好
3、运动好
汤前整理。
9.中医名家用重用鸡血藤治疗重症肌无力

9.中医名家用重用鸡血藤治疗重症肌无力
中医名家的典范秘方。
秘方:鸡血藤500g。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水适量,文火头煎五十分钟,二煎三十分钟,共滤取两次煎液2000至2500ml合并混匀,代茶频服。
病例:赵某,男,36岁。
农民,1997年初诊,自述肌力减弱五年,开始为四肢疲乏无力,逐渐加剧,曾在某医院住院检查,治疗,诊断为重症肌无力,经多种治疗未能控制病情。
现肢体肌肉无力,酸胀而痛,尤以下肢为甚,且影响行走,上楼困难,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诊断为痿症,辩证为气虚血瘀,筋脉失养。
临床应用本方治疗,一个月后自感体力改善,下肢肌力好转;继服一个月后,精神体力均明显好转,上楼困难明显减轻;继服至半年时,肌力基本恢复正常。
后仍以鸡血藤200g水煎频服以巩固疗效。
又继服半年后,肌力恢复正常。
告痊愈。
方解:本方具有之功。
主治患者。
适用于患者。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近年来研究人员,临床应用本方治疗多无数例,一般服药剂见效,剂根治。
治疗时间最长天,最短天。
总有效率达%。
总治愈率达%。
疗效显著。
追访至二零零二年,未见复发,已能参加轻度劳动。
献方人:杨丁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教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中医治重症肌无力(痿症)秘方
94.1 益气温肾汤
【来源】徐杰,《湖北中医杂志》(4)1988年
【组成】党参12克,黄芪18克,柴胡、升麻各7克,干姜、肉桂各6克,防风、生甘草
各8克,赤芍、地龙、白芍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分3次温服。
待病情好转后,可用上方加工成冲剂,每
日3次,每次服20克,以巩固疗效。
【功用】温肾运脾、益气升陷。
【方解】方中的党参、黄芪、甘草、柴胡、升麻益气和中,升提脾气;又加肉桂,温
煦元阳,兼顾脾肾;久病体弱者肾阳亦亏,故再加熟附片以助干姜、肉桂温阳运脾,益气
升陷,适当佐以防风、赤芍、白芍、地龙祛风胜湿、活血通络。
本方功专力著,疗效甚为
满意。
【主治】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加减】畏光、流泪、纳呆,加羌活、苍术;复视、斜视、眼球活动受限,加川芎、
全蝎、蜈蚣;面色?白、活动乏力,则红参易党参;病程长,反复发作,四肢欠温,加熟
附片、鹿角霜;烦热口渴、舌质红、苔黄,去防风、干姜,加仙鹤草、旱莲草。
【疗效】治疗65例,痊愈(眼裂大小正常,且早晚无改变,伴随症状消失、新斯的明试
验阴性)24例(其中重型10例、中型14例);好转(眼球症状好转、眼睑下垂上抬0.2厘米、全
身症状好转)36例(其中重型12例、中型22例、轻型2例);无效5例(其中中型4例、轻型1例)。
总有效率为92.3%。
平均治疗天数为41天,平均好转天数为13天。
94.2 马钱子方
【来源】裘昌林,《上海中医药杂志》(1)1986年
【组成】生马钱子适量。
【用法】先将马钱子制成胶囊。
取生马钱子用清水浸泡半日,去毛,切片后,用香油
煎至呈棕黄色。
捞出后用六一散粉吸附,筛去六一散,磨粉,每粒胶囊装入炙马钱子粉0.2
克,备用。
每日3次,每次服1粒,饭后即服,每隔2~4日增服1粒,逐渐加至7粒为止。
如
不到7粒而自觉肌体局部有一过性肌肉跳动、抽动感时,亦不可再增加。
原来如服西药吡
啶斯的明或新斯的明者,随着肌力逐步增加,可减少用量直至停药。
肌力基本正常后减少
马钱子用量,直至终止治疗。
【功用】开通经络,治痿强筋。
【方解】马钱子有毒,应严格掌握用药剂量。
本品有开通经络、治痿强筋作用,药力
强烈。
经观察有效病例,均发现有局部肌肉的跳动感。
这一反应,一定程度上可指导临床
用药,此提示已达到治疗的最高剂量。
【主治】重症肌无力。
【加减】中气虚弱者,加服生黄芪30~45克,当归、白术各9克,党参15克,炙甘草6
克,升麻、柴胡各4.5克,仙灵脾30克;脾肾两虚者,加生黄芪、仙灵脾各30克,当归、白
术各9克,党参、熟地、怀山药各15克,仙茅、知母、巴戟天各12克;寒甚者,可再加肉
桂、附子、鹿角霜(胶)等。
均为水煎服。
【疗效】治疗8例,近期治愈4例(肌力正常、恢复工作);好转1例(肌力明显增强),无
效3例(其中眼肌型2例均无效)。
【附记】本组多种病例每日服马钱子胶囊6~7粒,就出现肌肉跳动,未出现此现象者,
也不能无限制加大剂量,以免中毒。
为随时观察毒性反应,一般以住院治疗为宜。
94.3 玉锁润筋起痿汤
【来源】魏才旺,《中医杂志》(9)1986年
【组成】玉竹15克,锁阳12克,怀牛膝9克,龟板12克,怀山药20克,天冬12克,麦
冬、知母各9克,炙黄柏3克,木瓜12克,枸杞子、甘草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润筋起痿。
【方解】方中用玉竹、天冬、麦冬、山药清热养阴、滋肾润肺、益肾生津;锁阳、枸
杞子、龟板、怀牛膝补肝肾、益精血,健筋骨;知母配少量黄柏下润肾燥,上清肺金;甘
草清热解毒,调和药性;木瓜舒筋活络,和胃化湿;更借黄柏配牛膝以清下焦湿热;甘草
伍木瓜以酸甘化阴。
诸药合用,既能调补肝肾肺胃、滋阴益精、强筋健骨,又能清热化湿,
扶正祛邪,本标兼顾,具有润筋起痿之功。
【主治】痿证(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肌肉萎缩或瘫痪)。
【加减】热重者,加生石膏、忍冬藤;湿重者加生苡仁、茯苓;病后或久病阴精亏损,
去黄柏,加熟地;气阴两虚,去黄柏、知母,加黄芪、五味子。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颇著。
94.4 冯氏匡罢汤
【来源】冯发祥,《千家名老中医妙方秘典》
【组成】生地12克,白芍、枣仁、麦冬、白附子、天竹黄、茯苓各10克,石斛、石决
明、天麻各12克,石菖蒲、全蝎、炙甘草各5克,僵蚕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早、晚分服。
【功用】滋补肝肾,平肝化痰,祛风通窍。
【主治】重症肌无力,症见斜视、复视、闭目无力、语音低、吞咽困难、颈软头倾等
以肝肾阴虚为主者。
【疗效】多年使用,疗效较为满意。
【附记】若腹胀、纳呆、肢体困重、便溏者不宜用本方。
94.5 参芪益力汤
【来源】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组成】黄芪60克,党参18克,白术15克,甘草3克,当归头10克,陈皮3克,柴胡、
升麻各10克,五爪龙30克,首乌20克,枸杞子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补脾益损。
【主治】重症肌无力。
【加减】肾阳虚者,加巴戟天、肉苁蓉、淫羊藿;肾阴虚者,加山萸肉、旱莲草或加
服六味地黄丸;心血不足者,加熟枣仁、夜交藤;胃阴虚者,党参易太子参,加石斛、麦
冬;兼湿者加苡仁、云苓;兼痰者,加浙贝母、橘络;有外感者用轻剂之补中益气汤原方,
酌加豨莶草、千层纸、桑叶等。
【疗效】多年使用,颇具效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