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新规范框架内力计算

合集下载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四层框架超市计算书(荷载梁柱尺寸内力组合弯矩)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四层框架超市计算书(荷载梁柱尺寸内力组合弯矩)

1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四层超市结构计算书目录一.结构计算书1.设计资料 (1)2.结构选型及结构布置 (1)3.框架(KJ-4)截面尺寸估算、计算简图、梁柱线刚度 (2)4.荷载计算 (4)5.框架荷载计算 (5)6.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12)7.内力计算 (14)8.内力组合 (40)9.截面设计与配筋计算 (50)10.基础设计 (60)11.梁式楼梯设计 (64)12.电算复核 (69)二. 参考文献 (70)三. 致谢词 (72)1摘要本建筑为岳阳市南湖超市,为4层框架结构,各层层高4.5米,建筑总高19.70米。

总建筑面积7000.5平方米,。

本建筑从平面布局的合理性,到工作人员、购物者和货物的分流,到采光、通风及保温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本建筑采用框架双向承重,结构计算考虑了风荷载及抗震要求,考虑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有利影响,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进行调幅,分别考虑恒载和活载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和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关键词:超市框架结构抗震设计ABSTRACTThis building is supeimaket of yueyang, and frame of 4 storeys structure, bed building store height 4.5 meters, construction overall height 19.70meters.With the whole construction area of 7000.5 square meters.This building is from the rationality of the plane figure, to the distributary of staff member, buyer and books, get daylighting, ventilate and design that keep warm, fully reflect the design idea of People First. This building adopt the two-way bearing of frame. This building of structure has calculated and considered the wind loads and antidetonation is required, consider structure plasticity favorable influence that internal force distribute again, load to verticality internal force of function carry on amplitude modulation, consider permanent year and live by variable to load the association that the effect controls and loaded the association that the effect controlled for ever year separately.Key word:Supermaket Frame Structure Antidetonation一、结构设计计算书1、设计资料1.1 工程名称:岳阳市南湖超市(方案4:6000m2)1.2 建设地点:西大街1.3 工程概况:建筑总高度为19.70M,共四层,每层层高4.5M,室内外高差为0.6M。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 (终)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 (终)

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1.1建设项目名称:中学教学楼本工程建筑功能为公共建筑,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平面的横轴轴距为6.0m ,纵轴轴距为5.4m 和4.5m ;内、外墙体材料为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外墙装修使用乳白色涂料仿石材外墙涂料,内墙装修喷涂乳胶漆,教室内地面房间采用水磨石地面,教室房间墙面主要采用石棉吸音板,门窗采用塑钢窗和装饰木门。

全楼设楼梯两部。

1.2建筑地点:重庆沙坪坝 1.3设计资料:1.3.1.地质水文资料:根据工程地质勘测报告,拟建场地地势平坦,表面为平均厚度0.3m 左右的杂填土,以下为1.2~1.5m 左右的淤泥质粘土,承载力的特征值为70kN/m 2,再下面为较厚的垂直及水平分布比较均匀的粉质粘土层,其承载力的特征值为180kN/m 2,可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

1.3.2抗震设防要求:六度四级设防1.3.3.底层室内主要地坪标高为±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220.5m 。

1.3.4.地下潜水位达黄海高程213.5m, 对本工程无影响。

1.4主要构件材料及尺寸估算 1.4.1主要构件材料框架梁、板、柱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 墙体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混凝土强度:梁、板、柱均采用C30混凝土,钢筋使用HPB235,HPB335,HRB 400三种钢筋。

1.4.2.主要构件的截面尺寸、 按高跨比条件,当mm l h 55401=≥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

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mm h 80≥,取板厚mm h 100=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121(=h ~475()181=L ~mm )316,取mm h 400= 则21(=b ~133()31=h ~mm )200,取mm b 200=。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81(=h ~440()141=L ~mm )660,mm h 400=,则21(=h ~200()31=h ~mm )300,取mm b 250=。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完整版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完整版

73 1XXXXX设计学生:指导老师:三峡大学XX学院摘要:本设计课题为。

Abstract:The project is the design of a express hotel.关键词:框架结构抗震等级内力分析荷载组合独立基础板式楼梯Keywords:frame structure前言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阶段,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教与学的重要过程,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

本组毕业设计题目为。

1.建筑设计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该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 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等级为三级。

1.2地质资料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本地区属亚热带大陆行季风气候,1.3平面布置在平面布置中73 2 1.4立面布置1.5各种用房和交通联系的设计本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根据《旅馆建筑设计规范》1.6建筑各构件用料、装饰及做法1.墙体:2.结构设计2.1.1结构布置方案及结构选型根据建筑使用功能要求,本工程采用框架承重方案。

框架柱网布置如下图2.1.1:2.1.2确定结构计算简图(1)计算基本假定:○1一片框架可以抵抗在本身平面内的侧向力,而在平面外的刚度很小,可以忽略(因而整个结构可以划分成若干个平面结构共同抵抗与平面结构平行的侧向荷载,垂直于该方向的结构不参加受力);○2楼板在其自身平面内刚度无限大,楼板平面外刚度很小,可以忽略(因而在侧向力作用下,楼板可做刚体平移或转动,各个平面抗侧力结构之间通过楼板无相互联系和协同工作)。

73 3图2.1.1:框架柱网布置图框架近似计算补充假定:a.忽略梁、柱轴向变形及剪切变形;b.杆件为等截面等刚度,以杆件轴线作为框架计算轴线;c.在竖向荷载的作用下结构的侧移很小,因此,在计算竖向荷载作用时,假定结构无侧移。

(2)计算简图如下图2.1.2(1)根据图2.1.1框架柱网布置图,如图2.1.2(1)所示,选定阴影部分作为框架结构的计算单元,假定框架柱嵌固于基础顶面,框架梁与柱刚接。

毕业设计结构计算部分计算过程详解

毕业设计结构计算部分计算过程详解

毕业设计结构计算部分计算过程详解● 1.框架承重⽅案的选择房屋平⾯⼀般横向尺⼨较短,纵向尺⼨较长,横向刚度⽐纵向刚度弱。

当将框架结构横向布置时,可以在⼀定程度上改善房屋横向与纵向刚度相差较⼤的缺点,⽽且由于连系梁截⾯⾼度⼀般⽐主梁⼩,窗户尺⼨可以设计的⼤⼀些,室内采光、通风较好。

因此,在多层框架结构中,常采⽤这种形式。

框架结构纵向承重⽅案中,楼⾯荷载右纵向梁传⾄柱⼦,横梁⾼度⼀般较⼩,室内净⾼较⼤,⽽且便于管线纵向穿⾏。

此外,当地基眼房屋纵向不够均匀时,纵向框架可在⼀定程度上调整这种不均匀性。

纵向框架承重⽅案的最⼤缺点是房屋的横向抗侧移刚度⼩,因⽽在⼯程中很少采⽤。

框架结构双向承重⽅案因在纵横两个⽅向中都布置有框架,因此整体性和受⼒性能都很好。

特别适合于对房屋结构的整体性要求较⾼和楼⾯荷载较⼤的情况下采⽤。

主梁的跨度⼀般为6~9m ,次梁⼀般为4~7m 。

但是,随着柱⽹尺⼨的加⼤,楼板厚度以及梁、柱截⾯尺⼨增⼤,材料⽤量增加,不经济。

● 2.截⾯尺⼨估算⼀般,框架梁的截⾯尺⼨可按下式计算:01111~;~81824b b b h l b h== ?;多层和⾼层建筑中的楼⾯可以做成装配式、装配整体式和现浇式三种形式。

装配式楼⾯的刚度弱,⼀般只⽤于多层建筑。

房屋⾼度超过50m 的⾼层建筑宜采⽤现浇楼⾯结构。

房屋⾼度不超过50m 的⾼层建筑,除现浇楼⾯外,还可以采⽤装配整体式楼⾯,也可以采⽤与框架梁右可靠连接的预制楼⾯。

三种楼⾯结构与框架梁的谅解构造不⼀样。

在现浇楼⾯中,楼⾯板的钢筋与框架梁的钢筋交织在⼀起,混凝⼟同时浇灌,整体性好。

在装配整体时候楼⾯中,将预制的楼⾯板搁⽀在框架梁上厚,在预制板上做⼀层刚性的钢筋混凝⼟⾯层,整体性⽐现浇楼⾯弱。

装配式楼⾯时将楼⾯板直接搁⽀在框架梁上,整体性差。

在计算框架梁的截⾯惯性矩时,要考虑楼⾯板与梁连接使梁的惯性矩增加的有⼒影响,为⼒简化起见,可按下表中的简化公式计算量的惯性矩:楼板类型边框架梁中框架梁现浇楼板 I=1.5I 0 I=2.0I 0 装配整体式楼板 I=1.2I 0 I=1.5I 0 装配式楼板I=1.0I 0I=1.0I 0框架柱截⾯⼀般都采⽤举⾏活⽅形截⾯,在多层建筑中,框架柱的截⾯尺⼨可按下式估算:()11~,1~21218::c i c cc c i b H h b b i ??==柱截⾯宽度;h :柱截⾯⾼度;H 第层的层⾼;在⾼层框架时,按上式估算的框架柱截⾯可能偏⼩,可按下式计算:()v v 21.0N 1.1~1.2N N N c c cvc N b h f N f =——柱中的轴向⼒,可按下式计算:=——柱⽀承的楼⾯荷载⾯积上竖向荷载产⽣的轴向⼒设计值,求时,可近似将楼⾯板沿柱轴线之间的中线划分,恒载和活载的分项系数均取1.25或近似取12~14kN/m 进⾏计算。

毕业设计指导书(框架结构设计)-内力计算及组合

毕业设计指导书(框架结构设计)-内力计算及组合
2.杆件固端弯矩
计算杆件固端弯矩时应带符号,杆端弯矩一律以顺时针方向为正,如图3-6。
图 3-6 杆端及节点弯矩正方向
1)横梁固端弯矩:
(1)顶层横梁
自重作用:
板传来的恒载作用:
(2)二~四层横梁
自重作用:
板传来的恒载作用:
2)纵梁引起柱端附加弯矩:(本例中边框架纵梁偏向外侧,中框架纵梁偏向内侧)
顶层外纵梁
相交于同一点的多个杆件中的某一杆件,其在该节点的弯矩分配系数的计算过程为:
(1)确定各杆件在该节点的转动刚度
杆件的转动刚度与杆件远端的约束形式有关,如图3-1:
(a)杆件在节点A处的转动刚度
(b)某节点各杆件弯矩分配系数
图 3-1 A节点弯矩分配系数(图中 )
(2)计算弯矩分配系数μ
(3)相交于一点杆件间的弯矩分配
(3)求某柱柱顶左侧及柱底右侧受拉最大弯矩——该柱右侧跨的上、下邻层横梁布置活荷载,然后隔跨布置,其它层按同跨隔层布置(图3-4c);
当活荷载作用相对较小时,常先按满布活荷载计算内力,然后对计算内力进行调整的近似简化法,调整系数:跨中弯矩1.1~1.2,支座弯矩1.0。
(a)(b) (c)
图 3-4 竖向活荷载最不利布置
∑Mik/l
V1/A=gl/2+u-∑Mik/l
M=gl/2*l/4+u*1.05-MAB-V1/A*l/2
4
21.9
4.08
2.25
6
12.24
41.06
-30.54
2.55
50.75
-60.24
3
16.61
4.08
2.25
6
12.24
31.14

内力组合计算书

内力组合计算书

内力组合《抗震规范》第条规定如下。

截面抗震验算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应按下式计算:G GE Eh Ehk Ev Evk w w wkS S S S S γγγψγ=+++ ()式中: S ——结构构件内力组合的设计值,包括组合的弯矩、轴向力和剪力设计值;γG ——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一般情况应采用,当重力荷载效应对构件承载能力有利时,不应大于; γEh 、γEv ——分别为水平、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按表 采用; γw ——风荷载分项系数,应采用;s GE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有吊车时尚应包括悬吊物重力标准值的效应; s Ehk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 s Evk ——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 s wk ——风荷载标准值的效应 ;ψw ——风荷载组合值系数,一般结构取,风荷载起控制作用的高层建筑应采用。

注:本规范一般略去表示水平方向的下标。

表 地震作用分项系数结构构件的截面抗震验算,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RE RS γ=式中: γRE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除另有规定外,应按表采用;R ——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表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当仅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时,各类结构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均宜采用。

本次毕业设计,各截面不同内力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取值如下表结构安全等级设为二级,故结构重要性系数为0 1.0γ=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组合三种工况:恒荷载控制下、活荷载控制下和有地震作用参加的组合。

其具体组合方法如下: 恒荷载控制下:Gk Qk S 1.35S 1.40.7S =+⨯ 活荷载控制下:Gk Qk S 1.2S 1.4S =+有地震作用参加的:Gk Qk Ehk S 1.2(S 0.5S ) 1.3S =+± Gk Qk Ehk S 1.0(S 0.5S ) 1.3S =+±对柱进行非抗震内力组合时,根据规范,对活载布置计算的荷载进行折减,折减系数由上而下分别为,,,,。

框架结构计算书

框架结构计算书

1. 工程概况黑龙江省某市兴建六层商店住宅,建筑面积4770平方米左右,拟建房屋所在地震动参数08.0max =α,40.0T g =,基本雪压-20m 6KN .0S ⋅=,基本风压-20m 40KN .0⋅=ϖ,地面粗糙度为B 类。

地质资料见表1。

表1 地质资料2.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根据该房屋的使用功能及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了建筑平面、立面及剖面设计,其标准层建筑平面、结构平面和剖面示意图分别见图纸。

主体结构共6层,层高1层为3.6m ,2~6层为2.8m 。

填充墙采用陶粒空心砌块砌筑:外墙400mm ;内墙200mm 。

窗户均采用铝合金窗,门采用钢门和木门。

楼盖及屋面均采用现浇钢筋砼结构,楼板厚度取120mm ,梁截面高度按跨度的1/812/1~估算,尺寸见表2,砼强度采用)mm 43N .1f ,mm 3KN .14f (C -2t -2c 30⋅=⋅=。

屋面采用彩钢板屋面。

表2 梁截面尺寸(mm )柱截面尺寸可根据式cN f ][NA c μ≥估算。

因为抗震烈度为7度,总高度30m <,查表可知该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为二级,其轴压比限值8.0][N =μ;各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近似取12-2m KN ⋅,由图2.2可知边柱及中柱的负载面积分别为2m 35.4⨯和2m 8.45.4⨯。

由公式可得第一层柱截面面积为边柱 32c 1.3 4.5312106A 98182mm 0.814.3⨯⨯⨯⨯⨯≥=⨯ 中柱 23c m m 51049114.38.0610128.45.425.1A =⨯⨯⨯⨯⨯⨯≥如取柱截面为正方形,则边柱和中柱截面高度分别为371mm 和389mm 。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并综合考虑其它因素,本设计框架柱截面尺寸取值均为600mm 600mm ⨯,构造柱取400mm 400mm ⨯。

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埋深标高-2.40m ,承台高度取1100mm 。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如图1所示。

毕业设计--框架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0415

毕业设计--框架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0415

2018/3/21
30
2018/3/21
5
第三部分 框架结构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上下柱尺 寸变,形 心偏心距e
2018/3/21
第三部分 框架结构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上柱下端轴力N
2018/3/21
第三部分 框架结构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梁中至柱中距≦相 应柱边长/4,节点 附加弯矩忽略
节点附加弯矩M=N*e 参于节点不平衡弯矩
节点附加弯矩 M=N*e 参于节点不平 衡弯矩
2018/3/21
第三部分 框架结构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一、 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过程 1、确定梁柱弯矩分配系数 2、求出荷载作用下梁端弯矩 3、求出节点不平衡弯矩(含纵向框架传来弯矩) 4、第一次分配 5、同时向远端传递 6、 第二次分配 7、叠加得最终弯矩
第三部分 框架结构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018/3/21
第三部分 框架结构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018/3/21
第三部分 框架结构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018/3/21
第三部分 框架结构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四、固端弯矩计算 TSSD、材料力学均可 五、梁端剪力计算
TSSD、材料力学均可
求分配系数 第三部分 框架结构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求固端弯矩 先对各节点的不平衡弯 矩进行第一次分配
向远端传递(传递系数为 1/2);
再将传递弯矩产生的新 的不平衡弯矩进行第二次 分配
最终弯矩
第三部分 框架结构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二、梁端的弯矩调幅
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塑性内力重分布性能,在竖向荷 载作用下可以考虑适当降低梁端弯矩,即进行弯矩调幅。调 幅系数β如下: (1)现浇框架结构: β=0.8-0.9 (2)装配整体式框架: β=0.7-0.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8 基础顶面恒载计算由于本工程为五层框架结构,建筑高度较低,跨度基本相等,刚度比较均匀,风荷载影响较小。

因此,为了简化计算,本设计的风荷载仅按一榀框架单独承担其受荷面积,忽略空间整体作用。

6.3.8.1 设计资料基本风压:ω0=0.30KN/m 2,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 类。

KJ6承受风荷载的计算宽度B =(6+6)÷2=6m6.3.8.2 荷载计算风荷载近似按阶梯形分布,首先应将其简化为作用在框架节点上的节点荷载。

作用在屋面梁和楼面梁节点处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2kzszoi j W h h B式中 基本风压ω0=0.30KN/m 2βZ —风振系数,因为建筑物高度H =21m<30m ,因此βZ =1.0;s μ—风荷载体型系数,根据建筑物体型查得1.3s;z μ—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建设地点位于城市郊区,所以地面粗糙度为B 类;h i —下层柱高;h j —上层柱高,对顶层取女儿墙高度的2倍,即1.24m ; B —迎风面宽度,B =(6+6)÷2=6m 。

计算过程如表6-1所示:风荷载受荷简图见图6-26所示。

图6-26 框架风载受荷简图6.3.8.3 框架柱D值计算梁、柱的相对线刚度见表6-2 所示,侧移刚度D值计算如表6-2 、表6-3所示:表6-2 KJ-3 2~5层柱D值计算D2b c kKk2KK212**cD ih(KN/m)边柱(A轴柱)2.08 2.081.682 1.241.680.4572 1.6842120.457 1.241038554.2中柱(C轴柱)2.082 5.5826.182 1.246.180.7562 6.1842120.756 1.241063774.2中柱(D轴柱)2.082 5.5826.182 1.246.180.7562 6.1842120.756 1.241063774.22.081.681.240.4571.6824.2KJ6 2~5层D 值合计:∑D =3855+6377+6377+3855=20464KN/m表6-3 KJ-3 底层柱D 值计算b ck k0.52KK212**c i h(2.082.08 0.5 2.080.6322.08 421.2410 5.25.587.661.00.57.660.8457.66 24.25.587.661.00.57.660.8457.6624.22.08 2.080.5 2.080.6322.0825.2KJ-6 底层D 值合计:∑D =3478+7128+7128+3478=21212KN/m6.3.8.4 水平荷载作用下楼层层间位移验算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位移验算过程见表6-4所示。

表6-4 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位移验算最大层间弹性位移角限值θe =1/2176<1/550,满足规范的要求。

6.4 内力计算6.4.1 框架在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框架在恒载作用下的受荷总图如图5.9所示。

现用弯矩分配法求其屋面框架内力,具体计算步骤如下:图6-27 框架恒载受荷总图(1)根据各杆件的线刚度计算各节点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并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各跨梁的固端弯矩;(2)计算框架各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并对所有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同时进行分配(3)将所有杆端的分配弯矩同时向其远端传递(对于钢接框架,传递系数均取1/2)(4)将各杆端的固端弯矩、分配弯矩和传递弯矩叠加,即得各杆端弯矩。

(5)根据杆端弯矩可以绘出弯矩图。

(6)根据静力平衡条件计算剪力和轴力并绘图。

6.4.1.1 固端弯矩计算计算过程如表6-5、表6-6所示。

表6-5 横向框架梁AC 跨固端弯矩计算 屋面框架梁WKL6(3)AC 跨固端弯矩计算计算简图M A5C5 M C5A5M A5C5=-25.4-130.56-69=-224.96KN*mM C5A5=25.4+64.4+132.4=222.2KN*m224.158.5751212ACql MM AC =-25.4KN*mM CA =- M AC =25.4KN*m22102.662.835 5.748.575ACM M AC =-130.56KN*m 22102.665.74 2.8358.575CAM M CA =64.4KN*m22104.285.635 2.948.575ACM M AC =-69KN*m22104.285.635 2.948.575CAM M AC =-132.4KN*m表6-6 横向框架梁CD 跨固端弯矩计算 屋面框架梁WKL6(3)CD 跨固端弯矩计算计算简图55C D M55D C M22554.15 2.951212C D M qlM AC =-3KN*m55D C M =-55C D M =3KN*m表6-7 横向框架梁DE 跨固端弯矩计算 屋面框架梁WKL6(3)DE 跨固端弯矩计算计算简图55D E M55E D MM E5D5=-25.4-64.4-132.4=-222.2KN*m55D E M =+25.4+130.56+69=224.96KN*m224.158.5751212DEql MM AC =-25.4KN*mED M =- M DE =25.4KN*m22104.282.94 5.6358.575DE M M AC =-132.4KN*m 22104.282.94 5.6358.575EDM M CA =69KN*m22102.665.74 2.8358.575CAM M CA =-64.4KN*m22102.665.74 2.8358.575ACM M AC =130.56KN*m所以,对于屋面框架梁M AC =-224.96KN*m M CA =222.2KN*m M CD =-3KN*m M DC =3KN*m M DE =-222.2KN*m M ED =224.96KN*m6.4.1.2 计算节点弯矩分配系数及不平衡弯矩对于上层柱的线刚度乘以0.9,如图所示图6-28 线刚度修正图6.4.1.2.1 计算节点弯矩分配系数(KJ-6的相对线刚度如图6-28所示。

)A5节点:552.080.65 2.08 1.1A C541.10.35 2.08 1.1A AC5节点:552.080.24 2.08 5.58 1.1C A555.580.64 2.08 5.58 1.1C D541.10.12 2.08 5.58 1.1C CD5节点:555.580.64 2.08 5.58 1.1D C552.080.24 2.08 5.58 1.1D E541.10.12 2.08 5.58 1.1D DE5节点:552.080.65 2.08 1.1E D541.10.35 2.08 1.1D D6.4.1.2.2 计算节点的不平衡弯矩MA5=-224.96-2.64=-227.6KN*mMC5=-3-5.48+222.2=213.72KN*mMD5=3+5.48-222.2=-213.72KN*mME5=224.96+2.64=227.6KN*m6.4.1.3 利用弯矩分配法求杆端弯矩计算过程详见图6-29 弯矩分配法计算框架(KJ-6)在恒载作用下弯矩图6-29 弯矩分配法计算屋面框架(KJ-6)在恒载作用下弯矩6.4.1.4 绘制梁柱内力图6.4.1.4.1 由力学求解器得到梁柱弯矩图(见图6-30 )图6-30 恒载作用下弯矩M图(单位:KN*m)6.1.4.1.2 梁柱剪力图(见图6-31图6-32、图6-33)图6-31 WKL6(3)A5C5跨剪力计算简图由∑M C5=0,102.66×( 2.8+2.94)+104.28× 2.94+4.15×8.575×8.575/2+95.56-207.1-V A5C5×8.575=0V A5C5=109.26KN由∑Y =0,V A5C5+102.66+104.28+4.15×8.575-109.26=0V C5A5=-133.27KN ()1V =V A5C5 -4.15×2.835=97.5KN 2V =V A5C5 -4.15×5.635=-85.9KN图6-32 WKL6(3)C5D5跨剪力计算简图 由∑M D5=0,4.15×2.95×2.95/2+144.2-V C5D5×2.95-147.1=0V C5D5=5.14KN由∑Y =0,4.15×2.95-5.45+V C5D5=0V D5C5=-7.1KN ()图6-33 WKL6(3)D5E5跨剪力计算简图123 4由∑M C5=0,104.28×(2.8+2.835)+102.66×2.835+4.15×8.575×8.575/2+206.39-95.76-V D5E5×8.575=0VD5E5=133.16KN由∑Y=0,104.28+102.66+4.15×8.575×8.575-133.16+V E5D5=0VE5D5=-109.37KN()3V=V D5E5 -4.15×2.835=121KN4V=V D5E5 -4.15×5.74=-109.2KN柱剪力的计算过程见表6-8所示。

KJ6的剪力图见图6-34。

框架柱剪力计算公式为:-(M柱顶+M柱底)/H,H为框架柱的计算高度。

表6-8 框架柱剪力计算表图6-34 恒载作用下剪力V图(单位:KN)6.4.1.4.3 梁柱轴力图框架柱轴力的求取可采用取隔离体的方法来计算,如下图所示。

如左图,A5节点下柱的轴力为:N A5A4=G51+VA5C5=75.36+109.26=184.62KN由于柱的自重,A4节点上柱轴力为:N A4A5=NA5A4+G4A=184.62+5.61×4.2=208.18KN。

如左图,C4节点下柱轴力为N A4A3=NC5A5+G53+VC5D5=133.27+109.5+5.14=247.41KN由于柱的自重,A3节点上柱的轴力为N A3A4=NA4A3+G3A=247.41+5.61×4.2=270.97KN如左图,D5节点下柱的轴力为:N C5C4=G53+VD5C5+VD5E5=109.5+7.1+133.16=249.76KN由于柱的自重,C4节点上柱轴力为:N C4C5=NC5C4+G4C=249.76+5.61×4.2=273.72KN。

如左图,E4节点下柱的轴力为:N C4C3=NA4C5+G5,Z=109.37+75.36=184.73KN由于柱的自重,C3节点上柱轴力为:N C3C4=NC4C3+G4C=184.73+5.61×4.2=208.29K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