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1.1分子动理论练习题教科版7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练1.1分子动理论(word版,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练1.1分子动理论一、单项选择题(共14小题;共42分)1. 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A.烛泪的形成B.雪花的形成C.露珠的形成D.雾的形成2. 水很难压缩,其原因是A. 分子间存在斥力B. 分子间存在引力C. 分子的质量很小D. 分子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3. 图中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A. 甲是气态B. 乙是气态C. 丙是气态D. 甲是固态4. 下列现象属于扩散的是A. 打开香水瓶,香味四处飘逸B. 拍打衣服时灰尘纷纷落地C. 放在空气中的铁块,过一段时间生锈了D. 冰熔化5. 图中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A. 甲是气态B. 乙是液态C. 丙是固态D. 甲是液态6. 下列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这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 液体非常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主要是斥力C. 气体很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D. 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7. 如下图所示,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A. 甲是气态B. 乙是气态C. 丙是气态D. 甲是固态8. 扩散现象的发生是由于A. 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C. 分子之间的斥力大于引力D.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10. 小明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相互紧压,发现两者粘在一起,由此得出分子间存在引力。
小华认为此实验不能排除是大气压把两个铅柱压在一起。
下列实验中,能帮助小华释疑的是A.挂一个钩码,铅柱不分离B.挂两个钩码,铅柱不分离C.铅柱略错开,铅柱不分离D.置于真空罩内,铅柱不分离11. 从外表看来,各种形态的物质似乎都是连续的,人们凭肉眼无法看到它们内部的微小结构,这给人们探究物质结构带来了困难。
而科学家采用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为A. 实验论证法B. 猜测讨论法C. 假想推理法D. 建立模型法12. 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 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B. 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C. 粉笔蹭到衣服上,在衣服上留下粉笔痕迹D. 冬天,雪花漫天飞舞13. 小明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相互紧压,发现两者粘在一起,由此得出分子间存在引力。
2019年秋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1分子动理论》基础训练

2019年秋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1分子动理论》基础训练一、填空题1.从分子热运动分析:“墙内开花墙外香”属于现象;“冷水泡茶慢慢浓”说明分子运动快慢跟有关。
2.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50cm3的水和50cm3的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cm3,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3.端午时节,空气中弥漫着粽子的香味,“粽叶飘香”说明了分子_____,吃粽子时,米粒和粽叶不容易分开,这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4.(2019·江苏)表面光滑的两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
如图所示,排尽轻质吸盘内空气使之与水平固定的玻璃板完全贴合,贴合面积为0.9cm2,将质量均为423g的两铅块压紧后,用细线悬挂在吸盘下方,此时吸盘恰好不脱落且两铅块也未分离,则细线中的拉力为_______N,此时大气压强为_______Pa,g取10N /kg,不考虑吸盘与玻璃板间的分子相互作用。
5.如图所示,为了证明分子之间有空隙,小明同学实验时必须先在A处倒入______(选填“50mL的水”或“50mL的酒精”),再倒入另一种液体,并通过反复翻转将其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mL.玻璃管竖直摆放时,混合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混合前相比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一根铁棒很难被拉长,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将煤堆放在墙角多年,发现涂墙的石灰层内很深处都变黑了,这是________现象。
二、单选题7.(2019·贵州)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水中放糖后变甜B.起风后灰尘漫天飞舞C.鸭蛋腌制后变咸D.食品垃圾腐烂后臭气熏天8.(2019·湖南)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9.(2019·江苏)将红墨水滴入水中,一会整杯水变红,这一现象中()A.只有水分子运动,进入墨水分子间隙B.只有墨水分子运动,进入水分子间隙C.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D.水分子和噩水分子都在运动,只是题水分子进入水分子间隙10.(2019·无锡)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B.两个铅块相互压紧后粘在一起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D.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减小11.(2019·益阳)关于物质的构成与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光学显微镜能分辨出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C.两块经打磨后的铅块紧压后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D.在一小杯清水中滴入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这是扩散现象12.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B.分子间存在着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1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宇宙是有起源的、有中心的C.面包被捏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花香四溢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三、多选题14.关于微观粒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B.0℃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C.组成固体的分子是不停运动的D.固体分子间没有空隙15.下列现象,属于扩散的是()A.湿衣服放在阳光下变干了B.向开水中加冰变成温水C.炒菜时,将盐放入锅内,菜变咸了D.在房间里喷杀虫气雾剂时,能杀死房间内的蚊虫16.关于分子动理论及有关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花园花香四溢属于扩散现象B.100℃的水与25℃的水相比,分子无规则运动更剧烈C.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D.当温度低于0℃时,分子热运动会停止四、实验题17.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之后,小明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有没有关系?①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没有关系;②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系,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1分子动理论练习 (新版)教科版

1. 分子动理论图1-1-1一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物质是由大量的________组成的。
如果把分子看成小球,那么,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________m。
二扩散现象扩散: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叫做扩散。
[明确]扩散现象说明:(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间既有________又有________,分子间距离变小时,对外表现为________;分子间距离变大时,对外表现为________。
如果分子间距离非常大,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
[明确]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斥力减小得更快,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斥力增大得更快,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四分子动理论基本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
类型一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例1 xx·怀化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B.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C.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D.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易错辨析](1)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2)扩散现象是指分子的运动,要注意区分扩散现象与物体颗粒的运动,如在阳光下看到的灰尘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这个现象不是扩散现象。
类型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例2 xx·淮安如图1-1-2所示,将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它们就会粘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被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图1-1-2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D.分子间有空隙[易错辨析]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斥力。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检测卷1.1分子动理论(word版,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检测卷1.1分子动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
1. 如图,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
形成滚烫的烛泪
B.
形成轻柔的雪
C.
形成晶莹剔透的露珠
D.
形成飘渺的雾
2. 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
A. 分子间没有间隙
B.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C.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D. 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3. 将的水与的酒精混合后,液体体积小于。
下列对此现象的
解释,最合理的是
A. 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4. 在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不是扩散现象的是
A. B.
C. D.
5. 图中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
是
A. 甲是气态
B. 乙是液态
C. 丙是固态
D. 甲是液态
6. 人们常说“破镜重圆”,但打破的玻璃镜对在一起却不能重新结合起来,其原因
是
A. 分子间引力太小
B. 玻璃碎片间只有少数几点接触,大部分断面处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C.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玻璃镜断面处靠得太近,分子间力的作用主要是斥力
7. 对于飘在空中的尘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和一个原子差不多大
B. 它含有几个分子
C. 它是一个分子
D. 它是由很多分子构成的。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1“分子动理论”质量检测练习题-word

1.1“分子动理论”质量检测练习题一、单选题1.放学后,小红一进家门便闻到饭菜的香味,这一现象表明()A.分子间有间隙B.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存在引力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是()A. 做饭时,香气扑鼻B. 下雪时,雪花飘飘C. 扫地时,尘埃飞舞D. 烧水时,白气升腾3.寒冬,校园里梅花盛开,有时候在离花坛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阵阵的花香,此现象主要能说明()A. 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B.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C. 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隙D.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4.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湿衣服在阳光下被晒干B. 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C. 扫地时地面扬起的灰尘D. 喷洒的消毒剂刺鼻难闻5.下列景象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A. 初春,柳絮飞扬B. 盛夏,荷花飘香C. 深秋,落叶飘零D. 寒冬,大雾弥漫6.如图所示现象中,与分子的运动有关的是()A. 环岛路薰衣草紫像温馨B. 五缘湾油菜花花香阵阵C. 翔安大道落叶色彩梦幻D. 同安山区雾凇玉树琼花7.下列有关厨房里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 拧开醋瓶盖,醋味扑鼻——空气在流动B. 做饭使用高压锅——气压越大,水的沸点越高C. 炒菜时用的菜铲——省力杠杆D. 厨刀刀口磨得很锋利——为了增大压力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排斥力B.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大爆炸,爆炸引起宇宙膨胀C. 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 原子核内质子所带正电荷与中子所带的负电荷相等,所以平常物体不带电一间9.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来解释的是( )A. 春天,柳絮飞扬B. 夏天,荷花飘香C. 秋天,落叶飘零D. 冬天,雪花飘飘10.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打开香水瓶盖后,满屋充满香水味B. 衣箱里的樟脑块不断变小,箱内充满樟脑味C. 把糖放入水中后,不久整杯水都变甜了D. 在阳光下扫地时,能看到尘土飞扬11.柴静录制的纪录片“苍穹之下”使人们对雾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霾”是指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空中而形成的空气浑浊现象,它和“雾”一起称为“雾霾”.有关雾和霾的说法正确的是()A. 雾是液化现象引起的,液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B. 霾是扩散现象引起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C. 汽油燃烧将内能转化成化学能,燃烧不充分排出的尾气是造成霾的原因之一D. 电能清洁无污染,因此电动汽车的开发利用将有效减少霾的产生12.下列描述符合事实是()A. 用放大镜观察铅笔字,发现字是由很多的小黑点连成的,这些小黑点就是分子B. 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6mC. 红墨水在水中散开是因为水使它失去了重力D.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子发生了转移13.我国已经开展空气中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浮在空中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正确的是()A. PM2.5在空气中仍受重力作用 B. PM2.5的空间尺度小于电子C. 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D. PM2.5的密度远大于空气的密度14.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 滴在热水中的墨水比在冷水中运动快B. 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均匀C. 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相互渗透D. 端面磨平的铅块压紧后能吊起大钩码15.端午节,妈妈蒸制粽子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物理现象表述正确的是()A. 蒸粽子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 粽子香味扑面而来,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 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D. 蒸粽子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二、填空题16.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地面和墙角都会染上一层黑色,用力刮去一层墙的表皮,可以看到里面还有黑色,这说明________;夏天,雨后天晴,池塘里荷叶上的水珠随荷叶拂动而滚动不止,当两滴滚动的水珠相遇时,会汇合变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1 分子动理论 同步练习(含答案)

1.1 分子动理论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N95”型口罩(如图所示)对直径为0.075 μm±0.020μm的非油性颗粒(如粉尘、PM2.5、飞沫、微生物)具有95%以上的过滤效率,它由三层构成:内层吸水层,中间过滤层,外层疏水层。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分子运动B.过滤效率高,是因为口罩材料分子之间没有空隙C.中间过滤层通过工艺带上静电,可以增强对颗粒的吸附能力D.内层吸水层能够有效吸收呼出的水蒸气,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是A.做饭时,香气扑鼻B.下雪时,雪花飘飘C.扫地时,尘埃飞舞D.烧水时,白气升腾3.为了预防感冒,有人常在屋里放一碟醋,不久整个房间就会充满醋味,这一现象表明()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D.醋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空气分子没有运动4.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B.液体很难被压缩C.两个铅块相互压紧后粘在一起D.美味佳肴香气扑鼻5.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雪花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两磁铁相互排斥,说明分子间有斥力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D.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6.如图所示,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该现象主要说明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D.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7.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事实说明()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来”的原因是()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C.分子是很小的D.分子间存在间隙9.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的是A.红水在水中扩散B.扫地时尘土飞扬C.气味鉴别物质D.美味佳肴香气扑鼻二、多选题10.关于物质的构成与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空隙D.“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破裂处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很微弱11.关于图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注射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之间没有间隙B.乙图: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丙图:雪花飞扬,这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丁图: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时,水的温度越高墨水扩散越快三、填空题12.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世界各地陆续爆发。
九年级物理上册1.1分子动理论课时同步练含解析新版教科版

第1节分子动理论一、选择题1. 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刮风时灰尘在空中飞舞B.酒精瓶盖打开可以嗅到酒精气味C.夏日的“荷城”贵港,荷花飘香D.在一杯热水中加盐,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咸了【答案】A【解析】A选项中的灰尘飞舞是由于风的作用力使灰尘的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所致,属于机械运动;B选项中的酒精气味是酒精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C选项中的荷花飘香是荷花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D选项中水变咸是盐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所以BCD选项都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应选A。
2.下列现象中与分子运动无关的是()A.挂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 B.拆除老旧建筑物时,灰尘飞舞C.加了白糖的水会变甜 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子运动是看不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A、湿衣服变干是由于水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的缘故。
故A错误。
B、拆除老旧建筑物时,灰尘飞舞,属于机械运动。
故B正确。
C、加了白糖的水会变甜,是白糖分子运动的结果,是分子运动。
故C错误。
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是樟脑分子运动的结果。
故D错误。
3.将50mL的水与50mL的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A.分子间是有空隙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答案】A【解析】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它们的体积之和,这表明分子间存在间隙,两种液体混合时,分子相互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中,总体积变小,所以所得溶液体积小于100mL,这与分子的构成、质量和体积大小、分子的运动无关,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它们就会粘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被拉开,这个实验表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D.分子间有空隙【答案】A【解析】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的底面分子之间的距离略大于平衡距离,表现为引力,使两个铅柱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拉开.故选A. 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引力.据此作出判断.5.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B.两个铅块相互压紧后粘在一起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D.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答案】B【解析】A、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的斥力,故A错误;B、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而使两块铅块粘在一起,故B 正确;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故C错误;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物质分子间有间隙,故D错误。
九年级物理上册1、1分子动理论练习题新版教科版_

分子动理论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B. 松软的大馍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C. 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 用热水相比较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2.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B. 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C. 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 D. 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3.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A. 原子、电子、质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B. 磁铁吸引铁钉,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 原子、中子和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原子核运动D. 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A. 酒香不怕巷子深B. 把青菜用盐腊成咸菜C. 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5.在“爱生活,爱物理”观察实践活动中,小明同学细心观察,发现原来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在他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对现象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 吸油烟机的风扇和照明灯泡是串联的B. 打开冰箱门能闻到冰箱中榴莲的味道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 电饭锅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D. 下水道的回水管能阻值臭味进入室内,是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6.下列现象中,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玉兰花开,闻到阵阵花香 B. 扫地时的尘土飞扬C. 车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下溅出火花 D. 羊群在草原上奔跑7.(2016•泰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B.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C.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D. 0℃的冰熔化成0℃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安宁桃花会上,游客能闻到桃花的香味,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 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 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D. 一杯水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了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 煤在墙角放置一段时间后,墙面变黑B. 少量工业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C. 校园里兰花盛开清香宜人 D. 沙尘暴起,尘土满天10.时值四月天,正是赏樱花的好时节.走进宝塔山公园的樱花园,一簇簇盛开的樱花,千姿百态、妩媚动人.淡淡的花香向游人扑面而来,其原因是()A. 分子很小B. 分子间存在引力C.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 分子间存在斥力11.对于飘在空中的灰尘,下面正确的说法是()A. 它包含有好几十个分子 B. 它和一个分子差不多C. 它和一个原子差不多 D.它是由非常多个分子组成12.下列现象中用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解释错误的是()A.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 春江水暖鸭先知﹣﹣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 花气袭人知骤暖﹣﹣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13.下列关于汽车的相关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 加油时能闻到汽油的气味,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B. 汽油机工作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 刹车时,刹车片与碟盘摩擦过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 下雨天汽车挡风玻璃内侧的水雾是汽化现象二、填空题14.在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其做功冲程是将________ 能转化为机械能;给汽车加油时,能闻到汽油味,这是________ 现象.15.红墨水滴入水中,不一会儿整杯水变红了,这说明了组成物质的分子在________,进一步分析此现象,还能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________.在烧杯中装入300g初温为20℃水,测得水的温度,然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直至水沸腾(标准大气压下),则水的内能增加了________J.设酒精灯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需要燃烧________g的酒精.(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16.端午节有“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赛龙舟”时,阵阵鼓声是鼓皮________产生的;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是________的;煮粽子时,通过________的方式增大了粽子的内能,闻到粽子的清香,说明分子是________的.17.起重机工作时,钢丝绳未被拉断,是因为组成钢丝绳的物质分子间存在________.空气流动会形成风,这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18.最近一则公益广告“你觉得美味,别人呢?”倡议人们不要在公交车上用早餐,其他乘客能够闻到“早餐”的味道,是因为__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动理论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
B. 松软的大馍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C. 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 用热水相比较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
B. 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
C. 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
D. 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
3.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原子、电子、质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
B. 磁铁吸引铁钉,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 原子、中子和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原子核运动
D. 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
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
A. 酒香不怕巷子
深
B. 把青菜用盐腊成咸菜
C. 沙尘暴起,尘土满
天 D.
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5.在“爱生活,爱物理”观察实践活动中,小明同学细心观察,发现原来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在他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对现象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 吸油烟机的风扇和照明灯泡是串联的
B. 打开冰箱门能闻到冰箱中榴莲的味道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电饭锅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D. 下水道的回水管能阻值臭味进入室内,是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6.下列现象中,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玉兰花开,闻到阵阵花
香 B. 扫地时的尘土飞扬
C. 车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下溅出火花
D. 羊群在草原上奔跑
7.(2016•泰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B.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C.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
D. 0℃的冰熔化成0℃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安宁桃花会上,游客能闻到桃花的香味,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B. 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 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D. 一杯水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了
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 煤在墙角放置一段时间后,墙面变黑
B. 少量工业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
C. 校园里兰花盛开清香宜
人 D. 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10.时值四月天,正是赏樱花的好时节.走进宝塔山公园的樱花园,一簇簇盛开的樱花,千姿百态、妩媚动人.淡淡的花香向游人扑面而来,其原因是()
A. 分子很小
B. 分子间存在引力
C.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分子间存在斥力
11.对于飘在空中的灰尘,下面正确的说法
是()
A. 它包含有好几十个分
子 B. 它和一个分子差不多
C. 它和一个原子差不
多 D.
它是由非常多个分子组成
12.下列现象中用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A.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 春江水暖鸭先知﹣﹣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 花气袭人知骤暖﹣﹣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13.下列关于汽车的相关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 加油时能闻到汽油的气味,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B. 汽油机工作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 刹车时,刹车片与碟盘摩擦过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下雨天汽车挡风玻璃内侧的水雾是汽化现象
二、填空题
14.在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其做功冲程是将________ 能转化为机械能;给汽车加油时,能闻到汽油味,这是________ 现象.
15.红墨水滴入水中,不一会儿整杯水变红了,这说明了组成物质的分子在________,进一步分析此现象,还能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________.在烧杯中装入300g初温为20℃水,测得水的温度,然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直至水沸腾(标准大气压下),则水的内能增加了________J.设酒精灯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需要燃烧________g的酒精.(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
16.端午节有“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赛龙舟”时,阵阵鼓声是鼓皮________产生的;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是________的;煮粽子时,通过________的方式增大了粽子的内能,闻到粽子的清香,说明分子是________的.
17.起重机工作时,钢丝绳未被拉断,是因为组成钢丝绳的物质分子间存在________.空气流动会形成风,这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
18.最近一则公益广告“你觉得美味,别人呢?”倡议人们不要在公交车上用早餐,其他乘客能够闻到“早餐”的味道,是因为________ .
三、综合题
19.实验问答:在分别装有冷水和热水两只相同的烧杯中,同时各滴入一滴墨水(1)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2)这些现象说明________.
20.1905年是爱因斯坦奇迹年,这一年,26岁的爱因斯坦连续发表了5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物理论文,其中一篇是关于布朗运动的.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把肉眼看不见的花粉颗粒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
(1)做布朗运动的是___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小颗粒”);
(2)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________ 分子的运动(选填“固体”或“液体”);
(3)在阳光下看到的尘埃的运动________布朗运动(选填“是”或“不是”);
(4)写出一种加快布朗运动的方法:________.
四、解答题
21.同学们做作业时,常用透明胶带把错处揭掉,在操作时往往把胶带用力抹一下使之与纸紧贴,才能容易将错处的纸揭掉一层,为什么?
五、实验探究题
22.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小明知道气体、液体、和固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小明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做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1)如图所示,把装有空气的瓶子倒放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中间用玻璃片隔开;抽掉中间的玻璃片(b图、c图),仔细观察,会看到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竟能运动到上面的瓶子里,而上面瓶子里面的空气也能运动到下面的瓶子里,最终两个瓶子中的气体的颜色就变得一样了.对于这个现象,小明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________.
(2)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小明接着做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先在量筒中盛半量筒水,再把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密度比水大)小心的倒入量筒底部.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和硫酸铜的分界面由模糊而逐渐消失,两种溶液自动混合了.这个实验同样可以说明________.
(3)做了气体、液体的实验后小明又做了固体的实验,但连续做几个实验都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后来偶然在一篇科普文章中,小明看到了下面一段文字:有人用固体做实验,将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过了5年,铅片和金片就结合在一起了,切开后发现铅和金相互渗透了约1毫米深.这段文字表明了________.
小明欣喜万分,他把以上三次结论进行了总结,这个总结应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A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B
二、填空题
14.【答案】内;扩散
15.【答案】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空隙;1.008×105;3.36
16.【答案】振动;运动;热传递;运动
17.【答案】引力;不属于
18.【答案】分子是运动的,“早餐”的分子会运动到空气中,其他乘客能够闻到“早餐”的味道
三、综合题
19.【答案】热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0.【答案】(1)小颗粒
(2)液体
(3)不是
(4)提高水的温度
四、解答题
21.【答案】解:用力抹胶带可以缩小胶带分子与纸分子间的距离,使胶带分子与纸分子间产生较大的引力,这种较大的引力可以将错处的纸揭掉一层.
五、实验探究题
22.【答案】(1)气体分子做永不停息无规则的运动
(2)液体分子做永不停息无规则的运动
(3)固体分子做永不停息无规则的运动;组成物质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