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与神经调节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合集下载

动脉血压的调节及药物的影响

动脉血压的调节及药物的影响

药物治疗的方法: 包括口服、注射 等给药方式,以 及单一或联合用 药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的注意 事项:需遵循医 生的建议,按时 服药,不随意更 改剂量或停药, 同时注意观察疗 效和不良反应。
药物治疗的效果: 药物治疗对于控 制动脉血压及相 关疾病具有重要 意义,可以有效 降低发病率和死 亡率,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和健 康水平。
THANK YOU
汇报人:XX
拮抗剂等
药物治疗目标: 将血压控制在 正常范围内, 减少心脑血管
事件的发生
药物治疗注意 事项:遵循医 嘱,按时服药, 避免自行增减 剂量或更换药

低血压的药物治疗
血管收缩剂:通过收缩血管来提高血压,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 盐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可促进肾脏保钠排钾,提高血容量,升高血压。 抗凝剂:如华法林、肝素等,可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血压。 补液治疗:对于因失血或脱水引起的低血压,可通过静脉补液来提高血容量,升高血压。
动添加脉副血标压题 的调节及 药物的影响
汇报人:XX
目录
PA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ART Two
动脉血压的调节机制
PART Three
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 响
PART Four
动脉血压异常的药物 治疗
PART Five
药物与动脉血压监测
PART Six
药物与动脉血压相关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ACE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Angiotensin II 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与其受体结合,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 的释放,降低血压。
降压药物的分类及特点

动脉血压的调节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动脉血压的调节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结果分析:
BP↑ (+)颈动脉窦 IX 主动脉弓 X
延髓心血管中枢
心 输 出
心率↓ 心肌收缩力↓
心脏
心迷走神经 (+)
心交感神经


房室传导↓
(-)
外周阻力↓
血管舒张
交感缩血管神经 (-)
BP↓
思考题
1.压力感受性反射有何意义 2.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为何心率下降? 3.总结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及调节
心 血 管 活 动 的 神 经 体 液 调 节
实验器材:
1.兔手术器械一套; 2.血压换能器、动脉插管、三通
管、保护电极等; 3.RM624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药品:
3%戊巴比妥钠、0.5%肝素生理盐水、 1:10 000肾上腺素、1:10 000去甲肾上腺素。
实验步骤
1.捉拿家兔、称重、麻醉、固定; 2.去毛、做颈部手术切口; 3.暴露、分离气管; 4.分离双侧颈总动脉、迷走神经(最 粗); 5.颈总动脉插管,连接RM6240系统; 6.描记正常血压波形,观察家兔在不 同处理因素下血压的变化 。
动脉血压的调节及药物对 动脉血压的影响
【实验目的】
1.熟悉家兔颈部手术操作和RM6240生 理记录仪的使用方法。
2.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家兔动 脉血压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
【实验原理】
1.动脉血压的形成及 影响因素
2.心血管活动的神经 体液调节
【实验对象】 家兔
动脉血压形成的两个基本因素:心脏射血、外周阻力
【观察项目】
观察记录正常血压曲线
观察项目
血压变化
牵拉左侧颈总动脉5-10s 夹闭右侧颈总动脉10-15s 0.01%肾上腺素0.2ml/Kg 0.02%去甲肾上腺素0.2ml/kg 0.005%异丙肾上腺素0.2ml/kg 1%酚妥拉明0.1ml/kg,0.01%肾上腺素0.2ml/Kg 0.0001%乙酰胆碱0.5ml/kg 0.05%阿托品0.2ml/kg, 0.0001%乙酰胆碱0.5ml/kg 刺激右侧迷走神经外周端

兔动脉血压的神经调节及其药物的影响(Autonomic Control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兔动脉血压的神经调节及其药物的影响(Autonomic Control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实验名称兔动脉血压的神经调节及其药物的影响(Autonomic Control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实验原理]心血管活动受到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

[实验目的]分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术前准备]1.动物的麻醉动物的抓取:用右手把两耳拿在手心并抓住颈后部皮肤,提起家兔,然后用左手托住臀部,使呈坐位姿势,切忌提拿双耳。

动物(家兔)称重后,固定于兔箱内,按5ml/Kg B.W.的剂量由耳缘静脉(位于动物耳背边缘)注射20%的氨基甲酸乙酯(乌拉坦Urethane)。

动物被麻醉后,身体松软,角膜反射迟钝,疼痛感觉消失。

注意:本实验中利用静脉输液针作静脉插管,以注射包括麻醉药在内的各类药物。

1)预处理静脉插管(注入生理盐水,排净空气);2)首先从静脉的较远端(耳末梢处)确定进针位置,而不是耳朵根部,否则,注射失败后没有弥补的余地;将进针处及附近的毛拔净,使血管清晰暴露,用手指弹血管(或用酒精棉擦),并按住血管近心端,使远段血管充分膨胀;4)针头开口朝上进针,扎入血管后,针头往前送一些,以确保整段插管进入血管内(如果在血管内,则阻力很小);之后拔出针头,塑料插管保留在血管内;用胶布将插管固定;5)注射麻醉药时要慢,并密切注意动物反应,如果角膜反射消失,药即使没有注完,也应停止注射(麻醉药注射太快和过多,都容易导致动物死亡)。

(注射器刻度朝上,随时掌握注射剂量)。

随后,按1ml/kg B.W. 注入肝素(500 单位/ml,体内抗凝剂,防止血凝);补充约1ml 生理盐水,使药物全部进入动物体内。

2.动物的固定将动物背位(腹面朝上)固定于手术台(兔台)上,保持颈部挺起,身体正直、舒展。

1)动物头部固定于兔头夹上,金属叉固定颈部,嘴部套入金属环。

2)前肢背交叉(向后向下交叉,为使动物胸部挺起)、后肢伸展,用绳固定在兔台上。

3.手术1) 剪毛:用毛剪平贴皮肤剪去颈部被毛,剪毛范围尽量大一些。

机能学实验动脉血压的调节

机能学实验动脉血压的调节
动脉血压的调节和 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四川大学
郑焱江
血 压
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的侧压力
正常的动脉血压
稳定和维持取决于
血液充盈、心脏射血、外周阻力、弹性储器
各种神经-体液因素通过调节 心率、心肌收缩力和外周阻力 保持动脉血压稳定
Page 2
2
神经调节 心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
支配心脏活动的主要神经 心交感神经兴奋,心搏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传 到加速,心排出量增加,血压上升
Page 7
7
M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肌、平滑肌、和腺体, 激动M受体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 血压降低。 代表药物:乙酰胆碱
Page 8
8
(二)肾上腺素能受体
α肾上腺素受体 β肾上腺素受体
Page 9
9
α受体主要存在于外周血管平滑肌中,激动α 受体导致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β受体:β1和β2受体
β1受体存在于心肌中,激动β1受体使心搏加 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和传到加速,血压上升
β2受体存在于骨骼肌血管平滑肌和支气管平 滑肌中,激动β2受体能使血管舒张,血压下 降
Page 10
10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按照其对不同 受体亚型的选择性而分为:
α受体激动药:如去甲肾上腺素 α、β受体激动药:如肾上腺素 β受体激动药:如异丙肾上腺素
Page 13
13
实 验 目 的
熟悉家兔颈部手术操作
学习家兔血压的直接测量法
观察体内外各种神经体液因素对家兔动脉血 压的影响,从而加深对动脉血压调节及作用 机制的理解。
Page 14
14
实验步骤
1.称重、麻醉、固定(乌拉坦 4ml/kg)
2.颈部手术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麻醉家兔动脉血压的影响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麻醉家兔动脉血压的影响

血管扩张
药物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血管扩张
心律调节
药物影响传出神经系统,调节心率
药物对麻醉家兔动脉血压的作用机制
这些药物通过与特定的神经递质受体相互作用,影响了神经信号的传递。这最终导致麻醉家兔动脉血压的下降。
1 神经递质受体
药物与特定神经递质受体 相互作用
2 神经信号传递
药物影响神经信号的传递
3 动脉血压下降
记录麻醉家兔的动脉血压变化
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在实验组中,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显著降低了麻醉家兔的动脉血压。对照组的血压保持稳定。这 表明这些药物对动脉血压有明显的影响。
实验组
动脉血压显著降低
对照组
血压保持稳定
神经系统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通过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这些药物可以引起血管扩张和心律的调节。这导致麻醉家兔的动脉血压下降。
麻醉家兔的动脉血压受影 响而下降
讨论和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麻醉家兔的动脉血压具有明显的降低作 用。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这些药物在麻醉术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然 而,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索其安全性和副作用。
参考文献
• Smith A, et al. The effect of neurological drugs o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in anesthetized rabbits. J Neuropharmacol. 20XX;XX(X):XXX-XXX.
• Brown B, et al. Mechanism of action of neurological drugs o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in rabbits. Neurosci Bull. 20XX;XX(X):XXX-XXX.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三、技术路线
• (一)实验动物的称重、麻醉和固定; • (二)分离颈迷走神经、减压神经、颈动脉插管; • (三)神经体液调节实验: • 首先观察记录正常血压和心率 • 1、牵拉颈总动脉; • 2、夹闭颈总动脉; • 3、刺激减压神经; • 4、刺激右侧迷走神经; • 5、静脉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0.2ml; • 6、静脉注射1:50,000乙酰胆碱0.3ml; • 7、静脉注射1:100,000肾上腺素0.2ml。
二、理论基础
• (一)神经调节

• •
• •
1、减压反射
颈动脉窦 窦N 心迷走神经(+) 心率减慢 血压↑→ (+)→ (+)→延髓心血管中枢→ →心肌收缩力↓→血压↓ 主动脉弓 主动脉N 心交感神经(-) 外周血管舒张
• 特点:(1)双向调节; • (2)当动脉血压在100mmHg(60-140)时最敏感。
心迷走神经心率减慢延髓心血管中枢m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 压的影响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1
实验目的
• 1. 观察验证心血管活动神经体液调节机 制; • 2. 了解和掌握哺乳动物急性实验技术以 及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方法; . 观察 AD、 NA、DA、麻黄碱、酚妥拉明等药物对 血压的影响。
四、观察指标
• 1、动脉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 动脉血压) • 2、脉压差 • 3、心率

2、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二、理论基础
• (二)体液调节 • 1、全身性体液调节 • (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 (2)乙酰胆碱 • 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M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 率减慢。 • (3)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 肾上腺素作用以β受体兴奋强心为主,使血压先升后降。 • 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以α 受体收缩外周阻力血管为主,使 动脉血压升高。 • 2、局部性体液调节 • 激肽、缓激肽、前列腺素、阿片肽、组织胺及ANP等。

神经调节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与调控

神经调节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与调控

神经调节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与调控介绍:心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血管的一类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等。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大量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事件。

神经调节在心血管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通过调整体内的生理过程来影响心脏和血管功能。

本文将详细探讨神经调节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与调控。

一、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影响1. 交感神经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交感神经激活可导致心率增加、收缩力增强以及外周血管收缩。

交感神经通过释放儿茶酚胺类物质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刺激β1受体引起心率加快,同时通过α1受体激活导致外周血管收缩。

2. 副交感神经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副交感神经通过释放乙酰胆碱,刺激心脏的M2受体,使心率减慢。

此外,副交感神经还通过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中的β2受体来产生血管舒张作用。

二、神经调节与高血压1. 交感神经超活跃与高血压许多研究表明,交感神经超活跃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交感神经超活跃会导致血管紧张、心脏负荷加重和体液潴留等,进而引发和加重高血压疾病。

2. 副交感神经与降低血压副交感神经可以通过抑制心脏的兴奋性和收缩力、扩张外周血管以及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来降低循环阻力和改善高血压状态。

因此,增强副交感神经活性可以被认为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种策略。

三、神经调节与冠心病1. 自主神经失调与冠心病发病风险自主神经失调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交感神经活性增加会导致心率加速、冠状动脉收缩,从而引起心肌供血不足。

副交感神经功能减弱则可能导致血管舒张能力下降,使血流量减少。

2. 心率变异性与冠心病预后心率变异性是指相邻的两次R波间隔时间的差异。

许多研究表明,心率变异性降低可以作为冠心病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副交感神经在调节心脏相关功能中扮演重要角色,其活性减弱会导致心率变异性降低,增加冠心病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四、神经调节与中风1. 自主神经系统与中风发生关系自主神经系统异常活跃与中风存在密切关联。

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家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动脉夹
三通阀
张力换能器
压力换能器
RM-6240系统 ABDE
31 家兔颈动脉鞘里包含了下列哪些神经?
坐骨神经干 交感神经
迷走神经
运动神经
减压神经
BCE
32
在进行家兔颈总动脉插管时,以下步骤正确的是 ()。
颈总动脉远心 颈总动脉近心端 动脉夹夹闭远心 动脉夹夹闭近心 采用颈部正中切
端结扎
结扎



ADE
A
9
从家兔耳缘静脉注入0.0001%乙酰胆碱 0.5ml/kg,动脉血压的变化是()。
血压上升
血压下降
血压变化不明显
血压先上升后下降
血压先下降后上 升
B
10
从家兔耳缘静脉注入0.05%新斯的明0.2ml/kg, 动脉血压的变化是()。
血压上升
血压下降
血压变化不明显
血压先上升后下降
血压先下降后上 升
B
暴露气管及左右 颈总动脉
将动脉插管向头 端插入动脉
将结扎线头在插 管的橡皮圈上缚 紧
D
7 牵拉家兔颈总动脉,动脉血压的变化是()。 血压上升
血压下降
血压变化不明显
血压先上升后下降
血压先下降后上 升
B
8
夹闭家兔一侧颈总动脉,动脉血压的变化是 ()。
血压上升
血压下降
血压变化不明显
血压先上升后下降
血压先下降后上 升
激动b2受体
抑制肥大细胞释 放过敏物质
收缩支气管粘膜 血管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激动b1受体
C
25 属于a受体阻断药的是()。
间羟胺
酚妥拉明
美加明
甲氧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与神经调节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家兔动脉血压的描记和分析方法。

2.掌握家兔减压神经放电的引导方法和影响因素。

3.观察分析神经和体液因素对血压和心率的调节。

二.实验原理
1.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心脏射血(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血液充盈,大动脉管壁弹性。

2.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压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性反射、化学感受性反射
体液调节:RAAS,Adr,NE,ADH,内皮素),内皮舒血管因子(EDRF,NO),激肽,前列腺素(PGs)等。

3.减压反射:
血压↑→刺激压力感受器(颈动脉窦与主动脉弓)→传入神经(窦神经、减压神经)→传入冲动↑→心血管中枢整合作用→传出神经(心迷走神经兴奋,心交感神经抑制,交感缩血管纤维抑制)→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血压↓。

意义:此反射对血压变化及时纠正,对维持正常血压发挥着重要作用。

4.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肾-体液控制系统:细胞外液量增加→Q增多→-Bp升高→肾排水、排钠增加→-细胞外液总量减少→Bp下降。

反之亦然。

影响因素:ADH、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三.实验步骤
1.兔称重、麻醉和固定。

2. 手术操作
(1)分离右侧减压神经、迷走神经和颈总动脉,
(2)左侧颈总动脉分离、插管,记录血压。

(3)耳缘静脉留置头皮针,以备连续给药。

3.仪器连接
1道:引导电极
2道:血压换能器,动脉血压,心率
刺激输出:刺激电极与BL-420E系统的前面板相应插孔连接。

四、观察指标
1. 正常动脉血压、心率
2. 神经体液因素对血压、心率的影响
(1)减压神经放电
(2)乙酰胆碱,0.5ml,神经放电,血压
(3)去甲肾上腺素,0.5ml,神经放电,血压,撤除引导电极。

(4)牵拉左颈总动脉,5-10s, 2-5次/s, 血压、心率
(5)夹闭右颈总动脉, 5-10s,血压、心率
(6)肾上腺素,0.4ml,血压、心率
(7)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中枢端,血压、心率。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保护耳缘静脉,先从耳远端进针。

2. 先分减压神经,再分颈动脉、迷走神经。

3. 每项实验后,等血压和心率恢复,再进行下一项目。

4. 注射药品后,再推注少量生理盐水,防止药物残留在局部静脉。

六,分析思考
1.注射NE、Ach时,血压、心率变化?结论?
2.牵拉左颈总动脉,血压、心率变化?结论?
3.夹闭右侧颈总动脉,血压的变化?结论?
4.刺激右迷走神经外周端、中枢端,血压、心率的变化?神经调控机制?
七、实验结果
不同因素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刺激因素血压心率
牵拉颈总动脉↓↓
夹紧颈总动脉↑↑
减压神经↓↓
迷走神经↓↓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乙酰胆碱↓↓
八、分析与讨论
1,牵拉和夹紧颈总动脉主要是通过刺激压力感受器来调节血压的,属于一种负反馈调节。

当牵拉颈总动脉时,血管壁被迫扩张,是血管壁被牵张的程度升高,引起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通过心血管中枢的整合作用,使迷走紧张加强,心交感和心交感缩血管紧张降低,是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压阻力降低,从而使动脉血压下降;反之,夹闭颈总动脉,引起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降低,通过反射是动脉血压升高。

2,减压神经为传入神经,刺激减压神经,通过减压神经放电,将主动脉弓感受器发出的冲动传入延髓的心血管中枢,反射性地引起血压降低,刺激减压神经中枢端会引起血压下降;而刺激减压神经的外周端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不大。

3,刺激迷走神经,使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胞
膜上的M受体,引起心率减慢,心肌收缩能力下降,产生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
是动脉血压下降。

同时刺激迷走神经的外周端,迷走神经的兴奋传导到心脏,抑制心脏的搏动,是血压下降。

4,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对心脏的作用基本相同:主要产生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

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激活å、ß1受体,使全身的血管广泛收缩,血压明显升高;肾上腺素主要兴奋å受体占优势的皮肤、肾脏、胃肠血管收缩,总外周阻力增大,是血压升高。

临床联系:综上所诉,对于高血压的病人,可以使用刺激迷走神经、减压神经的药物或注射乙酰胆碱,可以是血压降低,达到治疗的效果。

对于低血压的病人,可以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使血压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