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钻的一些有用的知识
仿真首饰知识点总结

仿真首饰知识点总结导语:首饰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配饰品,不仅可以起到点缀服饰的作用,还能彰显个人品味和风格。
在市场上,仿真首饰作为一种低成本、外观逼真的选择,备受消费者青睐。
然而,对于仿真首饰的材质、制作工艺和保养方法等知识点,相当一部分消费者仍然持有疑惑。
本文将通过从仿真首饰的基本概念入手,详细探讨仿真首饰的相关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和选择仿真首饰。
一、仿真首饰的基本概念1. 仿真首饰的定义仿真首饰是指外观与珠宝首饰相似的饰品,但不使用贵重材料,例如,合金、塑料、玻璃等常见材质均可用于仿真首饰的制作。
2. 仿真首饰的种类仿真首饰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仿真珠宝、仿真钻石、仿真黄金等。
它们可以分为项链、手链、耳环、戒指等多种形式,完全满足消费者对不同配饰的需求。
二、仿真首饰的制作工艺1. 材料选择仿真首饰的主要材料通常包括合金、塑料、玻璃、水晶、人造宝石等。
其中,水晶和人造宝石是仿真首饰中颜色、透明度较高的材料,通常用于仿真钻石、仿真珠宝的制作中。
2. 加工工艺仿真首饰的制作通常包括模具制作、注塑成型、打磨、镶嵌等工艺。
对于仿真珠宝和仿真钻石,常采用的成型技术包括电镀、镶嵌等工艺,确保饰品的外观和色泽与真品相似。
3. 表面处理仿真首饰在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电镀、喷漆、抛光等,以提升饰品的外观质感,增强耐磨性。
三、仿真首饰的保养方法1. 使用注意仿真首饰虽然外观逼真,但仍需谨慎使用。
避免与化学物品接触,如香水、化妆品等,以免腐蚀饰品表面;避免在运动、洗澡、睡觉时佩戴,以防止摩擦和损坏。
2. 清洁保养仿真首饰清洁时,可使用干布轻轻擦拭,避免使用化学清洁剂或浸泡清洁,以免损坏表面镀层;长时间不佩戴时,可用干布包裹保存,避免与空气中的灰尘和潮气接触。
四、仿真首饰的购买建议1. 选择可信赖的品牌在购买仿真首饰时,建议选择具有一定知名度和信誉的品牌产品,确保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
伪钻的常见种类与区分

伪钻的常见种类与区分伪钻的常见种类与区分玻璃不仅可以用来制作假钻石,而且几乎可以用来作为任何天然宝石的代用品。
用玻璃磨成的假钻石很容易区别,因为它的折光率低,没有真钻石那种闪烁的彩色光芒,略有经验的人一看便知。
一种非常简单的区别方法是,用白瓷碗密一碗清水,将有怀疑的宝石浸入清水中,冒充钻石的无色玻璃制品好像消失在水中看不清轮廓,真钻石的轮廓暗黑,在水中十分清楚。
人造尖晶石和玻璃一样,生产它的目的就是为了作为许多种天然宝石的代用品和冒充品。
它和钻石的区别是,缺少闪烁的彩色光芒,将它浸入二碘甲中,也会轮廓模糊不清,而真钻石则十分清楚。
水晶和托帕石这是两种天然矿物。
无色透明的水晶和托帕石在琢磨后,粗看也有点像钻石,细看类似玻璃,缺少闪烁的彩色光芒。
另外,它们都是“非均质”的,而钻石却是“均质”的,用偏光仪能迅速地区别开来。
人造蓝宝石人造蓝宝石是大规模生产的物质。
它不仅作为宝石的代用品,在工业上也有很多用途。
无色透明的人造蓝宝石在琢磨后也可作为钻石的代用品。
常有这种情况,一件镶有大量小钻石的胸针或项链等首饰,可能一部分钻石是真的,而又混入了一些人造蓝宝石制成的假钻石。
由于宝石镶在首饰上,测试不便,此时可将整件首饰浸入“二dianjia wan ”这种液体中。
真钻石在液体中边缘暗黑,好似在液中凸起,非常清楚;人造蓝宝石(或水晶)在“二dianjiawan”中几乎消失看不见,这样真假便一目了然了。
在没有“二碘甲”时,用清水也可以,虽然真假的差别较小,但仍旧很清楚。
此外,人造蓝宝石也是“非均质”的,而钻石却是“均质”的,二者用“偏光仪”也很容易区别。
锆石锆石是一种天然矿物,它本身也是一种中档宝石,无色透明的锆石经过细心琢磨后,是钻石的良好代用品。
锆石的折光率近于2,色散也与钻石相近。
因此从外观上看,锆石也会闪烁着彩色光芒,与钻石很相像。
在后述的各种人造假钻石出现之前,锆石是最佳的钻石代用品。
锆石具有很强的双折射,即它有两个折光率,并且两个折光率之间的差别较大。
肉眼辨别钻石真假小窍门

肉眼辨别钻石真假小窍门
1、观察法
由于钻石有很高的折射率值和高色散值,因此钻石有很强的“火彩”,抛光好的钻石“火彩”强烈,五彩斑斓,那些高折射率的仿制品发散出的“火彩”显得生硬,呆板,“火彩”不是太弱就是太强。
2、线实验法
将钻石擦干净,把钻石台面朝下放在一张有一条线的纸上,如果是钻石,透过钻石就看不到这条线,因为钻石的折光率强,透明度就会低。
而大多数仿制品可以有足够的光线通过,可看到这条线,至少可看到线的一部分。
3、哈气法
在钻石上哈一口气,表面会形成一层水气,水气很快散去,这就是真的钻石。
这是因为钻石具有导热性,仿制品的导热性肯定不如真钻石。
4、亲油性法
钻石对油脂有较强的亲油性,用油性笔(圆珠笔或具有油性的中性笔)在钻石上画一下,表面留下清晰痕迹就是真钻石,如果留下的痕迹聚成一个个小液滴或是断断续续的线,那么这就是仿制品。
5、托水性法
在钻石台面上滴一小滴水,如果水滴能鼓起来长时间不散,说明是真钻石,很快散开说明是仿制品。
人工珠宝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工珠宝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章:人工珠宝的基本概念人工珠宝,也叫仿真宝石,是一种通过人工合成或加工而成的美丽宝石。
它们通常具有与天然宝石相似的外观和光泽,但价格更为经济,因此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人工宝石通常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以满足不同的装饰需求。
第二章:人工宝石的种类1. 人工钻石:人工钻石是一种以化学方法合成的钻石,其外观、硬度和光泽都与天然钻石非常相似。
与天然钻石相比,人工钻石的价格更为低廉,因此备受欢迎。
2. 人工蓝宝石:人工蓝宝石是一种合成的宝石,其深蓝色的外观与天然蓝宝石几乎没有区别。
人工蓝宝石通常具有非常好的光泽和抗划伤能力,被广泛用于首饰制作中。
3. 人造翡翠:人造翡翠是一种以合成或改良的方法制作的翡翠。
它通常具有与天然翡翠相似的外观和颜色,但价格更为实惠。
4. 人造红宝石:人造红宝石是一种通过人工合成或改良的方式制成的宝石,通常具有深红色的外观。
它在首饰制作中被广泛使用,因为其价格比天然红宝石更为实惠。
5. 人造珍珠:人造珍珠是一种通过将人工核心植入贝壳内制成的珍珠。
它具有与天然珍珠相似的外观和光泽,但价格更为经济。
第三章:人工宝石的制作工艺1. 化学合成:人工宝石通常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制作而成的。
在这种方法中,矿物的化学成分会被模仿,然后在实验室中通过特定的条件和环境来合成人工宝石。
2. 物理改良:除了化学合成,人工宝石还可以通过物理改良的方式制作而成。
在这种方法中,常会使用高温、高压和其他物理方法来改良天然原石或合成宝石的外观和性能。
3. 处理技术:人工宝石可以通过各种处理技术来改善其外观和性能,例如加热处理、辐射处理和染色处理等。
这些处理技术能够使人工宝石更加美丽和具有吸引力。
第四章:人工宝石的使用和保养1. 人工宝石在首饰制作中的应用:人工宝石在首饰制作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它们可以被制成各种各样的首饰,如项链、手链、耳环等,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钻石及仿制品的鉴别

1.93-1.99
1.97 2.00-2.10 2.15-2.18 2.41 2.42 2.61-2.90
0.059
0.045 0.071 0.065 0.19 0.044 0.28
4.68
7.05 6.95 5.6-6.0 5.13 3.52 4.2-4.3
7.25
6 6-7 8.5 5.5 10 6.5
(4)色散:色散高的宝石切割后可显好的“火彩”,钻石色 散0.044属高色散宝石,切割后显示灰、蓝、黄等火彩,仿钻 色散有高有低,低色散宝石火彩弱,高色散如人造金红石、 钛酸锶火彩太强。根据显示火彩强弱来区别。
(5)荧光:钻石荧光强弱、颜色有差异有些钻石呈惰性,对 群镶钻石有意义; 仿钻:荧光较均匀,如合成尖晶石,显蓝白色荧光。
普通玻璃
碳硅石(SiC)
1.48-1.70
2.648-2.691
0.010
0.104 3.22
5.5
9.25
1.鉴别方法 (1)放大观察 a.内部特征:钻石含晶体包体、羽状体、“V”缺口、“胡须”。 仿钻:CZ、YAG、铅玻璃、含气泡或较干净。 锆石、SiC,双折射率大,可见刻面棱双影线。
b. 外部特征:钻石硬度大,按理想比例琢型,面平 棱直亮度高。腰棱处有时贝壳状断口
(2)亲油斥水性:利用钻石的亲油斥水性特点,用油基墨笔 在钻石面上可划线。 仿钻不具备此特点,油基黑笔在仿钻表面留下一条不连续的 液滴。
(3)透视法:钻石高折射率,一般按理想比例琢型,将钻 石台面朝下,放在一条画线上,从底尖垂直看下去不透线。 仿钻一般切工较差,能透过下面的线条。
(6)吸收光谱:钻石:紫光区显415.5nm处吸收线。 仿钻:不显紫光区415.5nm处吸收线。
珠宝打假知识点总结

珠宝打假知识点总结随着珠宝消费市场的不断拓展,珠宝打假问题也日益凸显。
消费者们在购买珠宝的过程中往往难以分辨真假,容易上当受骗。
因此,对珠宝打假的认识和知识非常重要,能够帮助消费者避免被假货欺骗,保护自身权益。
下面将对珠宝打假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消费者提高对珠宝真伪的识别能力。
一、如何辨别钻石的真伪1. 鉴别钻石的方法钻石的真伪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鉴别:a. 使用10倍放大镜观察,真钻石的表面通常会有一些微小的瑕疵或者不规则的结晶。
b. 使用热导仪,真钻石会迅速将热量传导到体表,而假钻石则传导热量较慢。
c. 通过放大钻石的图案来判断真伪,真钻石的图案通常是不对称的,而假钻石则可能过于规则。
d. 通过震动测试,将钻石放在金属台上,真钻石会发出清脆的声音,而假钻石则声音较为沉闷。
2. 钻石的证书在购买钻石时,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提供钻石的证书,通过证书上的详细信息来确认钻石的真伪和质量等级。
常见的钻石证书包括GIA证书、IGI证书、HRD证书等。
3. 注意购买渠道尽量选择正规的珠宝店或者品牌店购买钻石,避免购买来路不明的产品。
二、如何辨别黄金的真伪1. 鉴别黄金的方法a. 通过外观进行鉴别,真黄金的颜色较为纯正且均匀,而假黄金可能会添加其他金属使其颜色发灰或者发绿。
b. 通过化学方法鉴别,真黄金会在硝酸的作用下不发生任何变化,而假黄金则会出现变色或者起泡。
c. 通过密度进行鉴别,真黄金的密度相对较大,比其他金属要重。
2. 注意购买证书在购买黄金首饰时,消费者可以索要金饰的出厂证书,以确保其质量和真伪。
同时要注意证书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3. 注意购买渠道尽量选择正规的珠宝店或者金饰店购买黄金,避免选择来路不明的产品。
三、如何辨别珠宝首饰的真伪1. 鉴别珠宝首饰的方法a. 通过外观进行鉴别,真正的珠宝首饰通常会有一定的瑕疵和不规则的纹理,而假货则可能做工较为粗糙或者过于完美。
b. 通过注视珠宝的内部结构,真正的珠宝首饰通常会有一些不规则的裂纹或者气泡,而假货则相对较为平整。
人工珠宝知识点总结图

人工珠宝知识点总结图一、人工珠宝的种类1. 人造水晶人造水晶是一种以二氧化硅为原材料,经过高温熔化混合其他金属氧化物和染色剂制成的人工宝石。
其硬度较高,可以制作出各种颜色的珠宝,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光泽。
在市场上,人造水晶被广泛应用于珠宝首饰的制作中,价格较为实惠。
2. 仿真宝石仿真宝石是一种以树脂或玻璃为原料,在加入适量的颜料和添加剂后经过模具成型制作的仿真宝石。
它外观上与天然宝石极为相似,可以生产出各种颜色和形状的宝石,并且价格低廉,深受市场欢迎。
3. 合成宝石合成宝石是一种以天然宝石的化学成分为原料,通过人工合成的宝石。
合成宝石在外观和物理性质上与天然宝石一致,难以辨别。
其生产成本低廉,可以在实验室中按照特定的条件合成各种宝石,因此在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人工珠宝的制作工艺1. 原料筛选人工珠宝的制作首先需要选取合适的原材料,根据需要生产的宝石种类和颜色选择相应的原料。
2. 材料熔化选取的原材料经过高温熔化,将金属氧化物和颜料添加到二氧化硅中,通过特定的工艺使其成为均匀的熔体。
3. 成型熔化的材料通过模具成型,根据需要制作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宝石原料。
4. 冷却固化成型后的宝石原料进行冷却固化,使其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强度。
5. 切割打磨冷却固化后的宝石原料进行切割和打磨,使其具有良好的光泽和透光性。
6. 镶嵌制作切割打磨好的宝石原料进行镶嵌制作,制作成各种珠宝首饰。
三、人工珠宝的辨别方法1. 颜色人工珠宝的颜色多为人为添加,因此在颜色上会有一定的不自然和过于艳丽的感觉。
而天然宝石的颜色多为自然形成,色彩相对较为自然。
2. 透光性天然宝石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而人工珠宝的透光性通常不如天然宝石良好。
可以通过观察在光线下的透光效果来进行鉴别。
3. 内部杂质天然宝石晶莹剔透,而人工珠宝通常存在一定的内部杂质和气泡,因此可以通过放大镜观察内部结构来进行鉴别。
4. 硬度天然宝石的硬度较高,可以通过硬度测试来进行鉴别。
关于人造钻石,你想了解的问题都在这里!

关于人造钻石,你想了解的问题都在这里!外观像钻石并像钻石一样闪闪发光就一定是钻石,对吗?天然刻面钻石(左)和人造刻面钻石(右)。
如今,从珠宝柜台陈列的无色、闪亮的宝石中挑选出天然钻石并不容易。
在世界各地开采的天然钻石中,合成钻石(也称为人造和实验室培育)和仿宝石材料可能也有一席之地。
对于您看到的可能会感到困惑,并且想知道哪种材料最适合镶嵌在您的首饰中。
天然钻石是自然奇迹之一。
它们由地球深处的单一元素(碳)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经过数十亿年时间形成。
这样的极端地质条件形成了其物理特性——透明度、光学外观及硬度,从而影响成品钻石的价值。
“天然钻石指的是地球天然产生的、非常珍贵并罕见的钻石,”GIA校园与实习班宝石学教学经理Brenda Harwick(布伦达·哈维克)说,“但人造钻石在市场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前提是消费者清楚地知道自己购买的是什么。
还有其他的合成宝石,例如合成红宝石、祖母绿及蓝宝石。
因此,对于珠宝行业来说,合成宝石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中国山东的一家工厂正在生产大量的无色HPHT人造钻石,供货给珠宝行业。
这些无色晶体最重可达3.5克拉。
中国山东济南中乌新材料有限公司。
珠宝行业使用特殊条款来制造相似的材料:合成(人造、实验室培育或实验室制造)和仿品。
人造钻石在实验室或工厂培育生成。
由于人造钻石具有生长结构和原子级别的缺陷,设备齐全的鉴定所(如GIA)很容易就能将其和天然钻石区分开来。
但是,由于天然钻石和人造钻石的一些物理和其他性质相同,即使熟练的珠宝商或训练有素的宝石学家也不能单凭肉眼来区分它们。
严格的鉴定需要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在宝石鉴定所使用专业设备进行。
合成二氧化锆石可以制成无色或有色晶体,比如这些大颗晶体。
左起:44.49克拉、29.86克拉和56.60克拉。
钻石仿品只能模仿天然钻石的外观。
常见的仿品包括无色蓝宝石、无色锆石、合成二氧化锆石(氧化锆,CZ)和合成碳硅石(碳化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合成立方氧化锆(CZ,请记住这个缩写,下面会经常用到),这是一个消灭所有老式仿钻的大杀器,自从70年代苏联发明出CZ的合成方法以后,时至今日大街小巷卖的水钻几乎都是这个东西,它太便宜了(1克拉的合成成本只有几毛钱,广西梧州是中国CZ最大的产地),太像真钻了,折射率2.176,秒杀除钻石外一切常见天然宝石,硬度也相对较高(8.5),色散甚至高于钻石(0.060)。淘宝上卖得最多的仿钻戒指就是CZ的戒指,从十几块钱到几十块钱不等。那么CZ的缺点有什么呢?第一,8.5的硬度只是相对较高,还是容易刮花,做成戒指戴三五个月肯定没法看了;第二,CZ的密度太高了,为钻石的1.7倍,作为裸钻一掂就掂出来,所谓开门儿假;第三,导热性跟钻石天壤之别,钻石导热性比铜还强,CZ导热性比陶瓷还差,拿测钻笔一下就能测出来;(CZ的合成方法请点此查看)
②镀膜“钻”?SONA“钻”?都是骗人的,主体还是合成立方氧化锆。我现在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是因为看到现在人人网有人开始公然高价卖SONA“钻”,我作为一个懂行的人有必要在这里说几句。所谓镀膜“钻”,也叫覆膜,大致做法是用一种称之为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CZ上覆上一层膜。这样处理之后,锆石表明硬度变大,光泽更多,因而更像钻石。这种做法的缺点很明显,就是镀膜极容易掉,有多容易?拿洗涤灵、铁丝一搓就能搓掉了。镀膜的成本极为低廉,一次镀膜不会超过10块钱。所以,镀膜钻就是CZ,CZ就是镀膜钻。淘宝上很少有商家声称自己的“钻”是“镀膜钻”,往往声称是什么离子纳米技术、太空技术、美国高新技术合成的“SONA钻”,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SONA钻”就是镀膜“钻”,镀膜“钻”就是“SONA钻”,不管怎么玩弄文字游戏,有三点是无法改变的:1.“SONA钻”的成分有超过99%的CZ,“SONA钻”的密度与CZ一样,都是钻石的1.7倍;2.“SONA钻”导热性也很差,100%过不了测钻笔;3.“SONA”钻的硬度不比CZ高,你用刚玉(摩式硬度为9)划划试试看,划两下就可以给划出印儿来。
④人造蓝宝石/刚玉,蓝宝石是刚玉除红宝石之外所有颜色宝石的统称,因此也有无色的。硬度很高,可用于装甲车的透明玻璃。缺点是折射率太低了,早年间尚可用于仿钻,今已难以充数;
⑤锆石,硬度还算可以(7.5-8),折射率相对较高(接近2.0),以前最多被用于仿钻;
⑥金红石,折射率极高(2.75以上),是唯一高于钻石的天然宝石,缺点是硬度很低,且不透明(不透明你说个家宝!),很难用于仿钻,也不常见。
1.为什么会有仿钻?
因为尽管钻石的产量本身可以很大程度地供应市场需求,但是戴尔比斯公司(如果你不知道这家公司是什么就去看一看上面链接的两篇文章)刻意压低了钻石供应量,导致钻石价格畸高。一个东西价格又高,供应量又不足,自然会催生成本低的替代物以供给市场需求。
2.仿钻都有什么呢?
在这个问题之前要先介绍几个主要参数。①摩式硬度,钻石的硬度为10(实际上摩式硬度便是以硬度最高的钻石为标准的)。硬度越高,越难以磨损,保存周期越长,这也是钻石存于地下千万年还能保持光彩的原因;②折射率,钻石,不管是天然还是合成的,折射率均为2.4170,在天然宝石中几乎为最高。折射率越高,临界角就越小,全反射的范围就宽,光容易发生全反射且反射的光量多,呈现的光芒亮度大;③色散,钻石的色散为0.044,高于大部分宝石。由于自然光是复色光,光线进入晶体后根据不同瓣面角度作内部反射,光线的分配反射产生彩虹七色,称为色散,色散越高,光芒就越多彩。
仿钻的一些有用的知识
在正文之前有个概念要搞清楚,什么是钻石?Wiki如是说:“Inmineralogy,diamond(from the ancientGreekαδάμας –adámas"unbreakable") is ametastableallotrope of carbon”。什么意思呢,简而言之就是碳的(亚稳态)同素异形体。由于钻石本身会携带一些杂质,那么用以区分钻石和仿钻的定义即:主要由碳元素构成的晶体宝石为钻石,并非主要由碳元素形成的、模仿钻石构型的晶体宝石为仿钻。
仿钻都有什么,这个问题我分两方面来说,一方面是老式的仿钻,现在市场上并不少见,但是极少见于高端仿钻当中所以简单列举一下:
①玻璃,折射率很低,一眼即知;
②尖晶,尖晶的硬度还算可以,且与钻石一样为均质体。但是尖晶折射率并不比玻璃高出多少,色散也很低,所以也没有钻石的火彩。加之尖晶的颜色范围相当广,无色尖晶很少见,故很少用于仿钻用途;
另外,这种仿钻是肉眼能分辨出来的,想了解得更多请点击这里
③莫桑石。莫桑石是美国charles-colvard公司研发出来的人工合成碳化硅。碳和硅都属于IVA族元素,最外层电子层都有四个电子,所以很容易想象,碳化硅的空间构型与钻石(碳化碳)是极为近似的,因此两者之间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很相近。碳化硅是迄今为止最接近钻石的仿钻,比重略低于钻石,摩式硬度>9.2,折射率>2.65(钻石2.417),色散0.104(钻石0.044),与钻石一样导热性强,能过测钻笔,在同等光照的条件下是比钻石闪亮的。莫桑石本身就是价格能排进Top10的宝石,所以很多人管它叫莫桑“钻”,但是根据定义,“并非主要由碳元素形成的、模仿钻石构型的晶体宝石为仿钻”,所以这里只能管它叫莫桑石,不能叫莫桑钻,包括上文,叫镀膜“钻”、SONA“钻”都是要打个引号的。
③水晶,工业技术发展之后,由于人类能创造出高压的条件,故水晶成为了一种相对廉价的宝石。在此之前水晶只能从地壳深处挖,产量也很少,所以很贵,很贵很贵。水晶的硬奖杯都是水晶做的,施华洛世奇从这种奖杯上抠下一点当奢侈品卖几十美元,竟然也有人买单;
此人在相册里形容“废话,sona钻表面是真钻!”、“表面有一层极薄的真钻”,这都是无稽之谈,镀了一层极容易掉的碳离子膜,碳离子与CZ不会形成共价键,怎么好意思管自己叫“真钻”。此人还说,有个人用SONA“钻”划伤了iphone的屏幕。这道理很简单,CZ的硬度大于8,手机屏幕是强化玻璃,强化玻璃比普通的退火玻璃硬度还低(你要问为什么,因为强化玻璃牺牲了硬度换来较好的韧性,不至于让你摔两次就把手机摔成了板儿砖),不刮花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