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焦距的计算公式
监控摄像机镜头焦距计算方法

监控摄像机镜头焦距计算方法发布时间: 2008-9-27 14:26:45 一、公式计算法: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头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1、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f=wL/Wf=hL/hf:镜头焦距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W:被摄物体宽度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H:被摄物体的高度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规格 W H1/3" 4.8 3.61/2" 6.4 4.82/3" 8.8 6.61" 12.7 9.6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2、视场角的计算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便可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高度。
水平视场角β(水平观看的角度)β=2tg-1= 垂直视场角q(垂直观看的角度)q=2tg-1= 式中w、H、f同上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关系如下:q=或=q 表2中列出了不同尺寸摄像层和不同焦距f时的水平视场角b的值,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高度H和视场宽度W. H=2Ltg、W=2Ltg 例如;摄像机的摄像管为17mm(2/3in),镜头焦距f为12mm,从表2中查得水平视场角为40℃而镜头与被摄取物体的距离为2m,试求视场的宽度w。
W=2Ltg=2×2 tg=1.46m 则H=W=×1.46=1.059m焦距f越和长,视场角越小,监视的目标也就小。
二、图解法如前所示,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
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欲监视景物的尺寸*.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1/3"、1/2"、2/3"或1"。
焦距计算公式

焦距计算公式:f=v× D/V---(1) f=h× D/H---(2)f: 镜头的焦距长度V:拍摄对象的纵向尺寸H:拍摄对象的横向尺寸D:镜头至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格式 V(纵向) H(横向)1英寸 9.6mm 12.8mm 2/3英寸 6.6mm 8.8mm 1/2英寸 4.8mm 6.4mm 1/3英寸 3.6mm 4.8mm 1/4英寸 2.7mm 3.6mm举例说明:a) 垂向尺寸时:1/2英寸摄象机v=4.8mm景物垂向尺寸 V=330mm(33cm)镜头至景物距离 D=2500mm(250cm)将以上资料代入公式(1)f=4.8×2500/ 330= ≒36mmb) 横向尺寸时:1/2英寸摄象机h=6.4mm景物横向尺寸 H=440mm(44cm)镜头至景物距离 D=2500mm(250cm)将以上资料代入公式(2)f=6.4×2500/ 440=≒36mm镜头用语说明1.视角和视野θ: 视角(A)视角数值可从下列公式求得 h : 摄象机画面尺寸θ=2tan-1h/2f f: 焦点距离(B)视野的数值可从下列公式求得 H: 视野H=Hl/f L: 物距2. F值(口径比)镜头的亮度可通过镜头的口径和焦距计算出来。
口径越大,焦距越短F值越小,因此可知镜头的亮度越好。
F值(F-Number)=f/A f=焦距(focal length) A=物径的有效径(aperture)3. 摄象机画面尺寸(1)摄象机的画面尺寸比为 1': 0.69:0.5:0.38(2)使用同一镜头时,视角根据摄象机的画面尺寸而变化,摄象机的画面尺寸越小,视角越窄。
(3)当1/2'的镜头用在1/3'摄象机上时,显示的效果和用1/3'镜头相似。
4. 凸缘背部与后焦距(A)凸缘背部从镜头安装的基本面到焦点面的距离C接口(“C”Mount):17.526mm CS接口(“CS”Mount):12.5mm(B)后焦距从镜头中心到焦点面的距离(C)机械后焦距从镜头主体的最后部到焦点面的距离,是判断镜头最后部是否接触到摄象机内部相吻合的标准。
监控摄像机镜头的计算公式

监控摄像机镜头的计算公式一、公式计算法: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头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1、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f=wL/Wf=hL/hf:镜头焦距 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W:被摄物体宽度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H:被摄物体的高度ccd靶面规格尺寸: 单位mm规格 W H1/3" 4.8 3.61/2" 6.4 4.82/3" 8.8 6.61"12.7 9.6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2、视场角的计算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便可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高度。
水平视场角β(水平观看的角度)β=2tg-1= 垂直视场角q(垂直观看的角度) q=2tg-1= 式中w、H、f同上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关系如下: q=或=q 表2中列出了不同尺寸摄像层和不同焦距f时的水平视场角b的值,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高度H和视场宽度W. H=2Ltg、W=2Ltg 例如;摄像机的摄像管为17mm(2/3in),镜头焦距f为12mm,从表2中查得水平视场角为40℃而镜头与被摄取物体的距离为2m,试求视场的宽度w。
W=2Ltg=2×2tg=1.46m 则H=W=×1.46=1.059m 焦距f越和长,视场角越小,监视的目标也就小。
二、图解法如前所示,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
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 *.欲监视景物的尺寸 *.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 *.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1/3"、1/2"、2/3"或1"。
镜头角度与距离计算方法

专用的镜头角度计算方法镜头焦距的计算1公式计算法: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头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1、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f=wL/W 2、f=hL/hf;镜头焦距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W:被摄物体宽度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H:被摄物体的高度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规格W H1/3" 4.8 3.61/2" 6.4 4.82/3" 8.8 6.61" 12.7 9.6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2视场角的计算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便可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高度。
水平视场角β(水平观看的角度)β=2tg-1= 垂直视场角q(垂直观看的角度)q=2tg-1= 式中w、H、f同上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关系如下:q=或=q 表2中列出了不同尺寸摄像层和不同焦距f时的水平视场角b的值,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高度H和视场宽度W.H=2Ltg、W=2Ltg 例如;摄像机的摄像管为17mm(2/3in),镜头焦距f为12mm,从表2中查得水平视场角为40℃而镜头与被摄取物体的距离为2m,试求视场的宽度w。
W=2Ltg=2×2tg=1.46m 则H=W=×1.46=1.059m 焦距f越和长,视场角越小,监视的目标也就小。
图解法如前所示,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
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欲监视景物的尺寸*.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1/3"、1/2"、2/3"或1"。
视场和焦距的计算

视场和焦距的计算一、公式计算法: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头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1、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f=wL/Wf=hL/hf:镜头焦距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W:被摄物体宽度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H:被摄物体的高度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规格W H1/3" 4.8 3.61/2" 6.4 4.82/3"8.8 6.61"12.79.6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2、视场角的计算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便可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高度。
水平视场角β(水平观看的角度)β=2tg-1= 垂直视场角q(垂直观看的角度)q=2tg-1= 式中w、H、f同上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关系如下:q=或=q 表2中列出了不同尺寸摄像层和不同焦距f时的水平视场角b的值,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高度H和视场宽度W. H=2Ltg、W=2Ltg 例如;摄像机的摄像管为17mm(2/3in),镜头焦距f为12mm,从表2中查得水平视场角为40℃而镜头与被摄取物体的距离为2m,试求视场的宽度w。
W=2Ltg=2×2tg=1.46m 则H=W=×1.46=1.059m 焦距f越和长,视场角越小,监视的目标也就小。
二、图解法如前所示,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
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欲监视景物的尺寸*.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1/3"、1/2"、2/3"或1"。
镜头计算方式范文

镜头计算方式范文镜头计算是指根据特定的参数和公式来计算出一个摄像机镜头的焦距、视角、景深和可视范围等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拍摄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影响着摄影作品的呈现效果。
下面将逐个介绍镜头计算的各个参数以及计算方式。
1. 焦距(Focal Length)焦距通常用毫米(mm)来表示,它决定了拍摄的视角,即被摄体在画面上的大小。
较小的焦距会产生广角视角,可拍摄更多的画面,视觉效果较宽广;而较大的焦距则会产生长焦视角,视觉效果较为集中和放大。
镜头的焦距计算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公式得到:Focal Length = Image Width / (2 * tan(Angle of View / 2))其中,Image Width表示画面宽度,Angle of View表示所需视角。
2. 视角(Angle of View)视角是指摄像机镜头可以拍摄到的画面范围,在摄影中通常使用水平视角来描述。
视角通常用度数(°)表示,它可以影响到摄影作品的逼真程度和效果。
较大的视角可以捕捉到更多的画面,具有广角的特点;而较小的视角则具有长焦特点,局限于画面的一小部分。
视角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Angle of View = 2 * arctan (Image Width / (2 * Focal Length))3. 景深(Depth of Field)景深是指照片中清晰的范围,即在照片中焦点距离前后一定范围内清晰的区域。
景深的大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焦距、光圈和距离等。
较大的光圈和较短的焦距会导致较小的景深,拍摄物体前后的背景会模糊;而较小的光圈和较长的焦距会导致较大的景深,使整个画面都能保持清晰。
景深的计算需要知道以下参数:焦距、光圈、距离和相机传感器类型。
计算景深的公式复杂且多样。
其中,一种常用的计算公式为:Depth of Field = (2 * f² * N * CoC) / (S * S)其中,f表示焦距,N表示光圈值,CoC表示圆形光斑直径(也称为Circle of Confusion),S表示距离。
变焦镜头计算公式

变焦镜头计算公式变焦镜头是一种可以通过调节焦距来实现不同视角的相机镜头。
变焦镜头的设计及计算涉及到很多参数和公式,下面将详细讨论变焦镜头的计算公式。
1. 焦距的计算公式焦距是变焦镜头的关键参数,它表示了相机从镜头到成像面(例如胶片或传感器)的距离。
焦距的计算公式如下:1/f = 1/u + 1/v其中,f为焦距,u为物距(物体到镜头的距离),v为像距(像到镜头的距离)。
该公式是从透镜成像公式推导而来。
2. 光圈的计算公式光圈是变焦镜头的另一个重要参数,它控制了进入镜头的光线量。
光圈由光圈值(即f数)表示,光圈值越大,光线通量就越大。
光圈的计算公式如下:f = D / N其中,D为镜头的口径,N为光圈值。
光圈值是光圈直径与焦距的比值。
3. 变焦比的计算公式变焦比是变焦镜头的一个重要参数,表示了拍摄时能够调整的焦距范围大小。
变焦比的计算公式如下:Z = f_max / f_min其中,Z为变焦比,f_max为最大焦距,f_min为最小焦距。
变焦比越大,焦距范围就越广。
4. 像高的计算公式像高是指在成像面上表示一幅图像所占的高度。
像高的计算公式如下:h = y / m其中,h为像高,y为实际物体的高度(垂直于光轴的距离),m为物距放大率。
物距放大率表示图片上物体的实际尺寸与投射在成像面上的尺寸之比。
5. 视场角的计算公式视场角是指拍摄范围内可见的场景角度。
视场角的计算公式如下:θ = 2 × arctan(d / 2f)其中,θ为视场角,d为相机传感器的对角线长度,f为焦距。
这些公式是变焦镜头设计和计算的基础,通过这些公式,我们可以确定适合特定拍摄需求的变焦镜头的焦距范围、光圈值以及视场角度等参数。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镜头的光学质量、机械结构和对焦方式等因素。
总结起来,变焦镜头的计算公式包括焦距计算公式、光圈计算公式、变焦比计算公式、像高计算公式和视场角计算公式。
这些公式是实现不同视角的变焦镜头设计和计算的基础。
视场和焦距的计算方法

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头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1) 焦距的计算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f=wL/Wf=hL/Hf;镜头焦距 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W:被摄物体宽度 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H:被摄物体的高度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规格 1/3" 1/2" 2/3" 1"W 4.8 6.4 8.8 12.8H 3.6 4.8 6.6 9.6由于摄像头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 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举例:假设用1/2”CCD摄像头观测,被测物体宽440毫米,高330毫米,镜头焦点距物体2500毫米。
由公式可以算出:焦距f=6.4 * 2500 / 440≈36毫米或焦距f=4.8 * 2500 / 330≈36毫米当焦距数值算出后,如果没有对应焦距的镜头是很正常的,这时可以根据产品目录选择相近的型号,一般选择比计算值小的,这样视角还会大一些。
(2) 视场角的计算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便可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高度。
W=2LtanQw/2 ( Qw:水平视角)H=2LtanQh/2 ( Qh:垂直视角)水平视场角Qw(水平观看的角度)Qw =2tg-1(W/2L)垂直视场角Qh(垂直观看的角度)Qh =2tg-1(H/2L)视场由宽(W)、高(H)和与摄像头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头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3个因素来决定:l 、欲监视景物的尺寸2、摄像头与景物的距离3、摄像头成像器的尺寸(3)、选配镜头的原则为了获得预期的摄像效果,在选配镜头时,应着重注意六个基本要素:(1)被摄物体的大小;(2) 被摄物体的细节尺寸;(3) 物距;(4)焦距;(5) CCD摄像机靶面的尺寸;(6) 镜头摄像系统的分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