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提沉冲靠组合
身韵组合训练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古典舞作为其中的一朵奇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身韵是古典舞的核心要素,它将舞者的内在气质与外在动作相结合,展现了中国古典舞的独特魅力。
为了提高自身的古典舞技能,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古典舞身韵组合训练实习。
以下是实习报告的详细内容。
二、实习目的1. 学习和掌握古典舞身韵的基本理论知识,为今后的舞蹈教学和表演打下坚实基础。
2. 通过实践,提高自身的舞蹈技能,增强对古典舞身韵的理解和表现力。
3. 深入了解古典舞身韵的组合训练方法,为今后的舞蹈创作提供借鉴。
三、实习内容1. 身韵基本理论实习期间,我们系统地学习了古典舞身韵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身韵的概念、特点、分类、训练方法等。
通过学习,我们对身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的训练奠定了基础。
2. 身韵组合训练(1)地面组合训练实习期间,我们重点学习了地面组合训练,包括提沉、冲靠、旁移、仰含腆等基本动律。
通过地面组合训练,我们掌握了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提高了舞蹈动作的流畅度。
(2)把上组合训练在地面组合训练的基础上,我们学习了把上组合训练,包括控制、单腿蹲、腰组合等。
通过把上组合训练,我们提高了舞蹈动作的稳定性,增强了身体的控制力。
(3)综合性组合训练综合性组合训练是将地面组合和把上组合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使舞蹈动作更加丰富、完整。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多个综合性组合,如《柔美组合》、《思念》等,提高了舞蹈的表现力。
3. 舞蹈表演实习期间,我们还参加了舞蹈表演活动,通过实际表演,检验了所学知识和技能,增强了自信心。
四、实习收获1. 提高了舞蹈技能:通过实习,我掌握了古典舞身韵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舞蹈技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2. 深入理解身韵:实习过程中,我对古典舞身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更好地表现舞蹈的内在气质。
3. 培养了团队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培养了良好的团队精神。
4. 提升了综合素质:实习期间,我们不仅要学习舞蹈技能,还要参加各种活动,锻炼了自己的组织、沟通、协调等能力。
中国舞蹈家协会七级教材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目录一、《少年中国说》踢腿练习二、《小池》古典舞身韵元素练习三、《风是邮差》转的练习四、《小星星》印度舞手眼练习五、《采桑谣》傣族舞六、《俏兰花》安徽花鼓灯七、《小兵》风格及队形练习八、《最美的花季》表演组合一、《少年中国说》踢腿练习1、训练目的:腿部肌肉的爆发力和柔韧性,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
2、主要动作及规格:a. 把下踢前腿:虎口掌双山膀准备,身体直立,主力腿收紧直膝,动力腿经过擦地绷脚,以脚尖带动整条腿走最远路线向上踢起,快踢轻落。
b.拳形:四指握紧拇指压于中指上。
c.虎口掌:五指在伸直的状态下,虎口尽力张开,指根压紧上翘。
掌外侧用力外推,掌心呈涡形。
手腕与手背呈弧状,切不可呈直角状,俗称“折腕子”。
e. 踏步位端掌:在丁字位基础上,胯向2点方向,身向一点,右脚自然虚踏于后,身体重心微向前。
左手背于身后,右手保持虎口掌形,肘部外旋呈圆臂状,掌心向上对胸前,眼视一点方向。
f.点步位顺风旗:在丁字位基础上,左脚向前脚虚点于2点方,重心在后,右手托掌位,左手山膀位,形成顺风旗位,眼视一点方向。
g.大八字位抱拳:身体面向一点,双脚成大八字位,双手抱拳礼。
h.抱拳礼:右手握拳,左手掌形,合拢在胸前,右手在下,左手在上。
左掌四指并拢伸直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
左手大拇指屈曲内扣表示不自大,不骄傲。
用左手抱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不尊重对方的“凶拜”。
i亮相:一连串动作之后突然静止,眼睛定格。
g.扬掌:手心向上,整个手臂在斜上方约45度。
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准备位置:面向5点,丁字位,右手握拳左手握住右手手腕,背手位。
准备音乐:(朗诵+两个八拍)朗诵部分,可分组朗诵,也可集体朗诵。
朗诵前由面对五点转身面对一点,可自由安排。
(1)1-4 上前一步,抱拳礼5-8 屈膝碎步后退(2)1-4 同(1)5-85-8 双背手第一段:(四个八拍)(1)1-2 右脚向三点方向跨步,左脚跟随,右臂经下向左划立圆,左臂随右臂划立圆3-4正步位对3点屈膝团身,腹前砸拳5-8 左脚点步,顺风旗亮相眼视一点。
古典舞提沉冲靠含仰移动作要领

古典舞提沉冲靠含仰移动作要领哎呀,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学古典舞可真是不容易啊!提沉冲靠含仰移动作要领,这可是个大难题。
不过别担心,我这个老鸟来给你们讲讲,保证让你们轻松掌握这个技巧。
我们来说说提沉冲。
提沉冲这个动作可是古典舞里的基础哦,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走路一样重要。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提沉冲呢?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有力度,有节奏感。
就像是我们在唱歌时,要有高低起伏的音调一样,舞蹈也要有提沉冲的感觉。
所以,大家在练习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呼吸和身体的力度,让舞蹈更加生动有力。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靠含仰移动。
这个动作可是很多舞蹈都需要用到的哦。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靠含仰移动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要有弹性,有柔韧性。
就像是我们在做瑜伽时,要保持身体的柔软一样,舞蹈也要有靠含仰移动的感觉。
所以,大家在练习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柔韧性,让舞蹈更加优美流畅。
我们来说说移动作要领。
这个动作可是整个舞蹈的核心哦。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移动作要领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要有协调性,有整体感。
就像是我们在做团体操时,要保持整个队伍的整齐划一一样,舞蹈也要有移动作要领的感觉。
所以,大家在练习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动作协调性和整体感,让舞蹈更加和谐美妙。
总之呢,学习古典舞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哦。
但是只要你们用心去练习,就一定能够掌握这些技巧。
记住啦,跳舞不仅是为了展示自己的美丽和优雅,更是为了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感受。
所以呢,在跳舞的时候一定要放开自己的心态和情感,让自己完全融入到舞蹈中去。
相信只要你们努力练习,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古典舞者!。
提沉冲靠含腆移的动作要领

提沉冲靠含腆移的动作要领提沉冲靠含腆移,是一种基本的太极拳动作,也是太极拳中最基础的动作之一。
这个动作要领简单易学,但却包含了太极拳的核心要素——内劲和松柔。
在太极拳的练习中,提沉冲靠含腆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锻炼内劲,增强身体的柔韧性,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提沉冲靠含腆移的动作要领。
一、提沉提沉是太极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动作要素,它是太极拳内劲的基础。
提沉的动作要领如下:1、站直身体,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手腕稍微向外翻。
2、双手向前提起,手肘微曲,手腕向上翻,手心向内。
3、手臂提起的同时,头部稍微抬起,呼吸要自然。
4、手臂提起到最高点时,手指向上,手心向内,手肘向下,肩膀向后拉,整个身体向上提起。
5、提起身体的同时,脚跟离地,脚尖着地,脚跟与膝盖之间的角度要保持不变。
二、冲冲是太极拳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作要素,它能够帮助我们锻炼内劲,增强身体的柔韧性。
冲的动作要领如下:1、提沉后,身体向下沉降,双手向下推动。
2、手臂下降时,手指向下,手心向外,手肘向上,肩膀向前推。
3、双手推到最低点时,手指向前,手心向下,肩膀向前推,整个身体向下沉降。
4、身体下降到最低点时,脚跟着地,脚尖离地,膝盖弯曲,呼吸要自然。
三、靠靠是太极拳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作要素,它能够帮助我们锻炼内劲,增强身体的柔韧性。
靠的动作要领如下:1、身体下降到最低点时,双手向前推,手臂伸直,手指向前,手心向下。
2、手臂向前推的同时,身体向前靠,脚跟离地,脚尖着地,呼吸要自然。
3、身体向前靠的同时,双手向前推,手臂伸直,手指向前,手心向下。
4、身体向前靠到最高点时,手臂向前伸直,手指向前,手心向下,呼吸要自然。
四、含腆移含腆移是太极拳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作要素,它能够帮助我们锻炼内劲,增强身体的柔韧性。
含腆移的动作要领如下:1、身体向前靠到最高点时,双手向下降落,手臂微曲,手指向下,手心向外。
中国舞蹈家协会七级教材讲课教案

中国舞蹈家协会七级教材讲课教案第七级一、《少年中国说》踢腿练习二、《小池》古典舞身韵元素练习三、《风是邮差》转的练习四、《小星星》印度舞手眼练习五、《采桑谣》傣族舞六、《俏兰花》安徽花鼓灯七、《小兵》风格及队形练习八、《最美的花季》表演组合一、《少年中国说》踢腿练习1、训练目的:腿部肌肉的爆发力和柔韧性,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
2、主要动作及规格:a. 把下踢前腿:虎口掌双山膀准备,身体直立,主力腿收紧直膝,动力腿经过擦地绷脚,以脚尖带动整条腿走最远路线向上踢起,快踢轻落。
b.拳形:四指握紧拇指压于中指上。
c.虎口掌:五指在伸直的状态下,虎口尽力张开,指根压紧上翘。
掌外侧用力外推,掌心呈涡形。
手腕与手背呈弧状,切不可呈直角状,俗称“折腕子”。
e. 踏步位端掌:在丁字位基础上,胯向2点方向,身向一点,右脚自然虚踏于后,身体重心微向前。
左手背于身后,右手保持虎口掌形,肘部外旋呈圆臂状,掌心向上对胸前,眼视一点方向。
f.点步位顺风旗:在丁字位基础上,左脚向前脚虚点于2点方,重心在后,右手托掌位,左手山膀位,形成顺风旗位,眼视一点方向。
g.大八字位抱拳:身体面向一点,双脚成大八字位,双手抱拳礼。
h.抱拳礼:右手握拳,左手掌形,合拢在胸前,右手在下,左手在上。
左掌四指并拢伸直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
左手大拇指屈曲内扣表示不自大,不骄傲。
用左手抱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不尊重对方的“凶拜”。
i亮相:一连串动作之后突然静止,眼睛定格。
g.扬掌:手心向上,整个手臂在斜上方约45度。
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准备位置:面向5点,丁字位,右手握拳左手握住右手手腕,背手位。
准备音乐:(朗诵+两个八拍)朗诵部分,可分组朗诵,也可集体朗诵。
朗诵前由面对五点转身面对一点,可自由安排。
(1)1-4 上前一步,抱拳礼5-8 屈膝碎步后退(2)1-4 同(1)5-85-8 双背手第一段:(四个八拍)(1)1-2 右脚向三点方向跨步,左脚跟随,右臂经下向左划立圆,左臂随右臂划立圆3-4正步位对3点屈膝团身,腹前砸拳5-8 左脚点步,顺风旗亮相眼视一点。
学前教育舞蹈:古典舞身韵《冲靠移》

古典舞身韵《冲靠移》
同学们好!前两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提沉”及“含腆仰”组合,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的很好了,下面就让我们进入今天的主要课程《古典舞身韵“冲靠移组合”》。
“冲靠移”与“含腆仰”相同都是关于腰部的训练,腰部训练的
重要性我们在上节课已经了解的很充分了,所以同学们要着重学习
及训练。
首先,先看一遍完整的组合展示。
(组合展示)
接下来我们进行组合内容讲解:
动作一“冲”:胸主动沿着水平面向左斜前方(8点方向)或向右
斜前方向(2点方向)做移动,把自己的肋骨如果
比作手风琴,那么每次做“冲”时,肋骨就要像手
风琴一样使劲张开。
请看示范(一个八拍)
注意:动作时,肋骨要完全的张开。
动作二“靠”:左侧后背主动沿着水平面向左斜后方(6点方向)
或右斜后方(4点方向)做移动,想像一下你的背
后有沙发,就要用后背靠。
请看示范(一个八拍)
注意:动作时,头不能主动移动。
动作三“移”:沿垂直面,向左或向右的水平面上的移动称为横移,也是腰与相对固定的胯向左向右的错位。
想像一下
如果你的身体两侧各有一堵墙,就要去用腰以上的
部位去碰它。
请看示范(一个八拍)
注意:1.在动作时,腰以下的部位是相对固定的,不能乱移动。
2.在组合时,头不能主动移动,出现过火的外形。
接下来我们数节拍做一遍冲靠移组合
要点提示:①在做冲,时肋骨要完全的张开。
②在做靠时,头不能主动移动。
③在做移时,腰以下的部位是相对固定的,不能乱移动。
④在组合时,头不能主动移动,出现过火的外形。
最后,我们配合音乐再做一遍。
提沉冲靠含腆移的动作要领

提沉冲靠含腆移的动作要领提沉冲靠含腆移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武术动作,也是许多武术爱好者在练习中常用的基础动作之一。
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练习者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灵活的身体协调能力。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提沉冲靠含腆移的动作要领。
一、基本姿势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基本的站姿。
双脚并拢,膝盖微屈,身体重心放在两脚之间。
双手自然下垂,手指自然张开,手臂微微弯曲,手肘自然下垂。
头部保持正直,眼睛注视前方,肩膀放松下沉,胸部挺直,腰部稍微收紧,腹部收缩。
这个姿势是提沉冲靠含腆移的基本姿势,也是许多武术动作的出发点。
二、提法提沉冲靠含腆移的第一步是提法。
在基本姿势的基础上,将双手向上提起,手臂自然弯曲,手掌朝上。
手臂抬起的同时,身体也要跟着上提,但是要注意不要使脚跟离地。
手臂提起的高度应该与肩膀平齐,手掌稍微向内侧弯曲,手指自然张开。
三、沉法提法之后是沉法。
将双手自然下垂,手臂自然弯曲,手掌朝下。
手臂下降的同时,身体也要跟着下沉,但是要注意不要使脚跟离地。
手臂下降的高度应该与肩膀平齐,手掌稍微向外侧弯曲,手指自然张开。
四、冲法接下来是冲法。
在基本姿势的基础上,将双手向前推出,手臂自然伸直,手掌朝下。
手臂推出的同时,身体也要跟着前冲,但是要注意不要使脚跟离地。
手臂推出的距离应该与肩膀平齐,手掌稍微向外侧弯曲,手指自然张开。
五、靠法冲法之后是靠法。
在基本姿势的基础上,将双手向前推出,手臂自然伸直,手掌朝内。
手臂推出的同时,身体也要跟着前冲,但是要注意不要使脚跟离地。
手臂推出的距离应该与肩膀平齐,手掌稍微向内侧弯曲,手指自然张开。
六、含腆移最后是含腆移。
含腆移是指将身体自然转向,同时将一只脚向前迈出一步,然后将另一只脚紧跟着迈出一步,完成身体的转向。
在转向的同时,双手也要自然下垂,手臂自然弯曲,手掌朝下。
含腆移的时候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不要使身体晃动。
综上所述,提沉冲靠含腆移是一种需要练习者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灵活的身体协调能力的武术动作。
古典舞提沉冲靠含仰移动作要领

古典舞提沉冲靠含仰移动作要领1. 引言古典舞,这可是个让人心醉的艺术形式。
想象一下,那轻盈的舞姿,优雅的动作,简直就像是仙女下凡!不过,要想把这股仙气儿表现出来,可不是随便摇摇头、甩甩手就行的。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古典舞里的几个重要动作——提、沉、冲、靠、含、仰。
听起来有点深奥,但别担心,我会把它们拆开讲,保证让你听了之后恍如醍醐灌顶!2. 基础动作解析2.1 提首先要说的就是“提”!提这个动作呀,简单来说就是把身体的重心稍微往上移。
想象一下,你要把一朵花捧在手心里,轻轻的、优雅的,绝对不能让它掉下来。
提的时候,咱们的肩膀得放松,手臂要自然伸展,整个人就像是被一根线牵着一样,轻盈得让人心醉。
要是感觉自己变成了一只小鸟,那就对了!不过呢,也得记得别太紧张,放轻松,不然花儿就会“嘭”一下掉下来了。
2.2 沉接下来是“沉”。
沉听上去有点沉重,其实不然。
这个动作就是让你把身体的重心往下放,仿佛你在跟地面深情对视。
想象一下,你在沙滩上,脚底下的沙子被你慢慢压实,感觉整个身体都融入了大地的怀抱。
这样的话,舞蹈就会显得稳稳的,不容易被风吹跑。
沉的时候,腿部的力量很重要,得有点儿“沉甸甸”的感觉,才会让你的舞姿显得更加扎实,真是“稳如泰山”啊!3. 动作的结合与应用3.1 冲与靠说完提和沉,我们来聊聊“冲”和“靠”这对好朋友。
冲,就是用力向前,就像你在追公交车那样,快马加鞭的感觉。
冲的时候,记得要把全身的力量都聚焦在前方,让你的身体仿佛有一种向前飞的冲劲儿。
可千万别忘了保持身体的线条,手臂得优雅,别跟着你脑袋里的“跑步机”一起乱动。
至于“靠”,就是跟“冲”相反了,靠就是要靠在某个点上,像是找到了一个可以依偎的肩膀。
这样既能让你的动作更有层次感,又能让观众觉得你仿佛有了支撑,真是“一靠无忧”呀!3.2 含与仰最后,我们来看看“含”和“仰”。
含,顾名思义,就是内敛、含蓄,就像是一个含苞待放的花蕾,心里有千言万语却不愿意轻易表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面提沉冲靠组合(一)
教学任务:
掌握提沉身韵的基本要求并准确做出,掌握组合中每个动作姿态的要求并准确做出,基本掌握第一部分组合顺序并熟练表演。
培养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平衡能力和柔韧性,培养学生身体的韵律感。
使学生初步感受和体验舞蹈时呼吸与动作、呼吸与神韵的密切关系。
重点、难点:
动作的协调性、准确性
动作与呼吸的默契配合
教学内容提要: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新授:
1、提沉的单一动作:
⑴训练目的:
使学生初步感受和体验舞蹈时呼吸与动作、
呼吸与神韵的密切关系。
增强舞蹈时自然呼吸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舞蹈动作的表现力。
⑵单一动作;
提——沉——
2、组合动作顺序:
前奏:四拍,后两拍沉
准备姿势:双腿盘坐面向一点,双手后背
[1×8]提沉一次
[2×8]四拍提沉一次,第二次沉时停一下再沉。
[3×8]四拍提沉两次,右左手各撩收一次。
[4×8]双手提沉一次,“1、2”拍双撩至山谤位,“2”
拍后半拍沉手翻掌到摊掌位;“3”时摊掌亮相,
“4”沉(手心向上),“5”撩到山膀位,“6、7、
8”沉,背手。
[5、6×8]内盘手提沉右、左共四次。
三、复习、巩固
四、结束:
1、总结课堂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
中国古典舞身韵元素练习(摘自雀巢小咖啡同名作品)
冲在“沉”的过程中,用肩的外侧和胸大肌向8点或2点水平冲出,肩与地面保持水平线,切记上身不要向前倾倒,感觉腰侧肌拉长,头与肩相反,肩向左冲,头略向又偏,眼和冲的方向一
致。
靠首先“提”,然后在“沉”的过程中,用后肩部及后肋侧带动上身向4点或6点“靠”出,感觉前肋往里收,后背侧肌拉长,要求肩与地面保持水平拉出,决不能有躺倒之感,身如向右靠,头则微向左转,眼平视放神,头及颈部略向下梗。
移做法:要求肩部在腰的发力下向左或向右正旁移动,与地面成横向的水平运动。
先经过提,在沉的过程中,以腰发力,用肩带动向旁拉长腰肋肌,头与运动方向相反。
注意:移是横向动势,
要有不断的延伸感。
南京舞蹈
中国古典舞身韵元素练习(摘自雀巢小咖啡的同名文章)含做法:过程和“沉”一样,但加强胸腔的内收,双肩向里合挤,腰椎形成弓形,空胸低头。
‘里含”不是旁腰,而是感觉双肩里合与胸腔收缩,可用双手抱肩寻找感觉。
腆做法:和“含”相反的动作,在“提”的过程中,双肩向后掰,胸尽量前探,头微仰,使上身的肩胸完全舒展开。
注意:“含腆”是里含外开形成的前后运动。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