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概念。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的微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可以是单细胞类型,也可以是多细胞的类型。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分解有机物、参与氮循环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细菌和真菌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例如,酵母菌在面包制作中的作用,以及乳酸菌在酸奶制作中的作用。
2.分布范围:讲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分布,如土壤、水体、动植物体内等。
3.作用:阐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如分解有机物、参与氮循环等。
4.实例:通过具体实例介绍一些常见的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5.教学难点: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方式、生存条件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例题4:
题目:请简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答案: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他们能分解有机物质,促进物质循环。此外,细菌还参与氮循环等生物化学过程。
5.例题5:
题目:请简述微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答案:微生物技术在食品制作、疾病防治、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酵母菌在面包制作、酸奶制作中的作用,乳酸菌在泡菜制作中的作用。
8.例题8:
题目:请简述细菌和真菌的遗传变异方式。
答案:了解细菌和真菌的遗传变异方式,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掌握细菌和真菌的遗传规律。
题9:
题目:请简述细菌和真菌的生态关系。
答案:了解细菌和真菌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如竞争、共生、寄生等。
10.例题10:
题目:请简述细菌和真菌的科学研究方法。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菌落的概念;2.培养菌落的一般方法;3.分辨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4.细菌和真菌的分布;5.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生活条件。
6.设计并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技能目标 1、通过完成探究实验的设计和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科学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通过对探究实验的汇报交流,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索精神;2.培养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精神。
【教学重点】1.培养菌落的一般方法;2.细菌和真菌的分布;3.设计并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教学难点】设计并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学生探究、观察、交流、讨论、讲解等结合(课前准备)学生准备:1、以组为单位确定探究计划并完成探究;2、设计一个记录观察和实验结果的表格;3、完成探究实验报告。
教师准备:1、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实验。
2、制作相关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描述生活中与细菌和真菌相关的情境,引发学生共鸣,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
<二>展示学习目标<三>新课教授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菌落 1、课前一周以生物学习小组为单位选定单变量设计 1、指导学生探究并进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2、第一组学生代表上台展示交流探究结果、结论 2、引导学生总结3、举手表述——“菌落”的概念“菌落”概念二细菌菌落阅读教材,完成《导学案》相关练习指导学生分辨和真菌菌落学会大致分辨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细菌菌落和的特征真菌菌落三、培养菌落的 1、第二组学生代表上台:展示探究结果引导分析“培养菌落一般方法交流探究结论的方法步骤”的原理 2、讨论、总结:培养菌落的一般方法四、细菌和真菌观看ppt 拓展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出的分布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十分广泛五、细菌和真菌的回顾生活条件交流的两组学生探究的具体做法总结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板书相关内容第三组学习小组代表介绍交流:选定变量所进行的探究实验<实验结果的展示> 相关情感教育 <实验报告的交流与表达><四> 课堂小结 1.菌落的概念;2.培养菌落的一般方法;3.分辨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4.细菌和真菌的分布;5.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生活条件。
八年级生物上册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案新版新人教版【word版】.doc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习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进行“检测不同环境种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
学习重点:1.检测不同环境种的细菌和真。
2. 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菌和真菌的分布学习难点:检测不同环境种的细菌和真菌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是怎样的2.怎样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二、预习检测:(自学检测)1、菌落就是由一个或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看图5-40填空,细菌的菌落比较,表面或。
3.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
4.真菌中的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状、状或状,有时还呈现出、、、、等不同的颜色。
5.从菌落的、和可以大致区别细菌和真菌。
6.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首先是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然后是对它和用具进行,在它冷却到室温后进行,最后是对接入细菌或真菌进行恒温。
7.细菌和真菌生存所需的条件有、和,有的还需要或一定不需要。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行课案【合作探究】1.养鸡场的饲养员为什么要穿白大褂,农民伯伯给散养的鸡喂食为什么不穿白大褂?2.为什么培养用细菌时选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 在培养细菌时,没有想好如何具体工作,为什么不要打开灭菌后的培养皿?3.为什么要准备两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4. 两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为什么要放在同一环境中培养?5. 四川的泡菜很有名,味道酸,能增进人的食欲。
制作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
泡菜坛的结构,既要加盖,还要用一圈水来封口,请推测其中的科学道理。
检测案一、课堂检测1、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的后代形成的肉眼能够看见的集合体被称为()A 真菌B 细菌C 菌落D 菌痕2、在一个培养皿中有大大小小许多个细菌及真菌的菌落,细菌菌落的特征是()A 面积比较大,呈绒毛状B 面积比较小,表面光滑粘稠C 面积比较大,呈蜘蛛网状D 面积比较小,表面絮状3、在培养基中加入牛肉汁、琼脂是为了()A 使培养基闻起来更香,容易吸引细菌B 使培养基的表面看起来很粘稠C 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过程提供水分和无机盐D 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机物4、“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盖,封好”过程中相当于细菌培养的那一个步骤( )A 恒温培养B 接种C 消毒D 制作培养基5、细菌和真菌能在恒温箱中的培养基上迅速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其原因是()A 恒温箱提供了适宜的温度B 培养基中含有有机物C培养基中含有水分 D 是A、B、C、三项满足了细菌、真菌生存的需要6、某人制作泡菜,操作不当致使泡菜腐烂,其解释中正确的是()A 罐口密封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B 罐口密封不严,氧气促进了乳酸菌的快速繁殖C 罐口密封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繁殖D 罐口密封不严,促进了需氧细菌的生长繁殖7、在检测某处细菌、真菌时,要准备两套培养皿,原因是()A 一套培养皿万一不能采集到细菌、真菌,可用另一套备用的再采集B 两套培养皿做实验可获得更多的细菌、真菌C 一套培养皿做实验,另一套作对照D 准备两套是为了防止意外,如不小心打碎等8、我国民间常有盐渍法来保存食品,其中生物学原理是()A 食盐可以使细菌毒素失效B 食盐中缺乏细菌需要的营养C 食盐中有杀菌物质D 食盐使细菌细胞脱水死亡二、课后检测:独立完成练习册本节作业,包括【探究与思考】。
八年级生物上册 5_4_1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一.学案导学1.知道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以及细菌和真菌生存所需的条件2.通过认真观察菌落,提高观察、分析能力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风和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二.先学后教1.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 。
2.细菌的菌落比较 ,真菌的菌落比较 。
(选“大”或“小”填空)3.从菌落的 、 和 可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
4、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可概括为四步: ⑴配制 ;⑵ ;⑶ ____;⑷ ___。
5.高温灭菌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冷却后再接种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细菌真菌生存需要的条件:(1)含水少的牛肉干不容易腐烂变质,而含水多的牛肉容易腐烂: 。
(2)培养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基往往需要加入各种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 。
(3)食物放在冰箱里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 。
综上所述,细菌和真菌生存需要的条件是 、 和 ___。
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有的需要 ,有些在有氧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 。
三.小组合作1.测定教室的空气里细菌的数量实验的方法步骤: 菌 落形 态 大 小 颜 色 细菌菌落真菌菌落(霉菌)①至少准备套培养皿,目的是。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
④冷却接种:具体设计如何接种_____________。
⑤。
⑥一段时间后可根据培养基上数量判断教室里细菌的多少。
四.当堂达标1.关于菌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肉眼能看见的一大堆细菌或真菌就叫菌落B.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形成的C.细菌菌落一般比真菌小D.只要有合适条件,无需人工培养,自然条件下也可形成菌落2.在培养细菌过程中,小明发现培养基上出现了不同类型的菌落,请你帮他判断,下列哪个是细菌的菌落()A.菌落小,表面光滑粘稠的B.菌落大,呈绒毛状的C.菌落大,呈青绿色的D.菌落大,呈絮状的3.在培养基中加入牛肉汁等物质是为了()A.为细菌或真菌的生存提供水分和无机盐B.为细菌或真菌的生存提供有机物C.使培养基表面很粘稠能黏住细菌或真菌D.使培养基有香味能吸引细菌或真菌4.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封好,此过程是()A.配置培养基B.接种C.消毒D.恒温培养5.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容易长毛发霉,根据这一现象说明霉菌生活需要的条件是()①营养物质②光照③水分④适宜的温度⑤氧气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D.①③④6.小明采集教室空气中细菌和真菌的过程中,错误的做法是()A.将培养皿及培养基高温灭菌处理B.在教室里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C.把配制好的培养基带回实验室后,再盖上培养皿D.恒温培养7.下列情况中没有细菌或真菌的是()A.刚用肥皂洗过的手B.刚用消毒液消过毒的地板C.刚用酒精灯灼烧过的解剖针针尖D.刚用洗洁精洗过的碗筷8.下列哪种环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长()A.干燥的皮鞋上B.煮沸但密封的牛肉汁C.潮湿的粮食堆D.潮湿的沙土地9.准备一片新鲜的面包片和一片干面包片,在新鲜的面包片上浸入少量水。
八年级上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导学案 (1)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学习目标
1.重点:能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培养方法及其菌落在形态上的区别。
2.知道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
3.树立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的意识,从而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预习检测
知识点一:观察菌落
1.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 。
2.你能区分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吗?
3.你能从大小、形态、颜色等方面区分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吗?
大小形态颜色
细菌
较小多为灰色,少数为白色、黄色
菌落
真菌
较大
菌落
5.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 → 灭菌、冷却→ (移入少量细菌、真菌)→培养
知识点二: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在培养细菌和真菌时,在接种前对培养皿和培养基必须高温处理,这是因为
需杀死培养基和培养皿中的细菌和真菌,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2.在细菌和真菌培养基中加入牛肉汁的目的是
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机物
3.细菌和真菌生活必需具备的基本条件
4.细菌和真菌按照是否需氧,可分为。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随笔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菌落,说出细菌和真菌菌落的特点。
2、知道细菌和细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
3、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分析实验结果,归纳适宜细菌真菌生存的环境条件。
学习重点:菌落培养的实验操作、设计探究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实验条件。
学习难点:利用事实说明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总结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条件。
学习过程:一、回顾旧知,情境引课: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什么?细菌和真菌是什么样子?在哪些地方我们容易发现细菌和真菌?二自主学习,梳理疑难:1、你见过哪些细菌和真菌?它们是一个细菌/真菌还是多个细菌/真菌?2、什么是菌落?为什么要把细菌和真菌培养成菌落?3、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各自有哪些特点?(可以分别从它们的大小、形态、颜色三个方面去分析、比较。
)4、如何对细菌和真菌进行培养?(1)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包括几步?(2)培养基为什么要高温灭菌?高温灭菌后为什么又要冷却?(3)什么叫接种?(4)把接种和高温灭菌换一下顺序可以吗?(5)应放在怎样的环境中培养细菌和真菌?5、是不是我们周围的环境中都有细菌、真菌的分布呢?不同的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吗?哪种环境中更多一些?6、细菌和真菌生存的必需条件是什么?三、梳理小结1、分布:2 、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所形成的可见的集合体称为。
大小细菌菌落特点: 形状细菌和真3、菌落是颜色真菌菌落特点: 大小菌的分布形状颜色4、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步骤:,,。
5、将少量的或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
6、细菌和真菌生存的必需条件:、、四、达标测评:目标57-58页。
第五单元 第四章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导学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导学案学习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重点)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重点)3.积极参加探究方案的制订,在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及时相互交流经验,体验与他人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难点)学习过程:学习情境:这是一幅现代化养鸡场的照片。
养鸡场又不是医院,饲养员为什么要像医生一样穿着白大褂呢?给散养的鸡喂食时不馒头存放时间久了为什么会长毛?腐烂的树枝怎么会长有木耳?营养丰富的牛奶和米饭为什么变质了?用穿白大褂,这又是为什么?探究任务一:菌落空气中有许多细菌和真菌,那请同学们帮忙“抓”100个细菌过来给我。
这个任务可能完成吗?为什么呢?细菌太小了,观察细菌要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到上千倍才能看到。
1.菌落:怎样才能用肉眼看到手上的细菌?什么是菌落?2.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不同:观察图片,从形态、大小和颜色方面进行区分3.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本,进行总结:(1)配制培养基(2)高温灭菌、冷却(3)接种(4)培养探究任务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1.提出问题:不同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吗?哪种环境中更多一些?哪种环境中更少一些?哪种环境中根本没有?2.探究思路:如何让孩子们知道手上有细菌或真菌?材料用具:两套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经高温灭菌)、无菌棉棒、透明胶带、标签纸、放大镜。
3.提示:根据以下提示,分组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
①没有想好如何工作之前,不能打开培养皿。
为什么?②在标签纸上标出组别、实验日期、编号,将标签纸贴在培养皿的底面。
③为什么要有两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各有什么用处?④在各自选定的环境中采集细菌和真菌。
⑤放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两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都需要在同一环境下培养吗?⑥设计好观察记录的表格,计划好观察的时间、次数。
3.小组讨论问题:①为什么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②提示4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③通过各组的交流,你认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怎样?④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在这个探究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的情况存在吗?是什么情况?为什么?5.根据探究活动进行总结: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探究任务三: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根据探究活动进行总结: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课堂小结: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知识梳理随堂练习:1.在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实验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培养基要经过高温灭菌的处理B.在接种后,迅速盖好培养皿C.若探究手上的菌类应将培养皿放在37 ℃条件下恒温培养D.这个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2.细菌和真菌生活的必需条件是( )①氧气②水③有机物④适宜的温度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在下图所示的培养基上有两处菌斑:A处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B处为黑色,呈绒毛状。
初中八年级生物《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导学案【精品】

姓名,班组,学习日期月日课题5-4-1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习目标1、辨别细菌和真菌的菌落;2、了解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3、归纳适宜细菌真菌生存的环境条件。
学习重点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学习程序学习内容(教材P66-70)学习笔记一、练习反馈二、自学讨论1、联系生活,说一说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是怎样的?2、怎样怎样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3、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①配制含有水、有机物等多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②高温杀灭培养基上的杂菌,以利于培养对象的生长,灭菌后培养基还需要冷却;③,即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④恒温培养。
4、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①一定的和适宜的;②绝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需要现成的作为营养(异养);③不同种类还需要特定的生存条件,有的需要氧气(如醋酸菌),有的则厌氧(如乳酸菌)。
三、展示提升任务一: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1、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
在日常生活中,水果上长的“毛”,衣服、食品上长的霉,其实都是一个个的菌落。
2、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的区别:细菌的菌落比较,表面或,或;真菌的菌落要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常呈状、状或状,具有一定的颜色。
3、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无论是土壤中、水里、空气中乃至我们身上,都有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存在。
在某些异常的环境中,如寒冷的极地、很热的温泉中都发现了它们的踪迹。
所以,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的生物。
任务二:怎样检测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在我们的周围、甚至是每个人的体表和体内会存在着细菌和真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是“检测教室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步骤:①用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与琼脂混合配制培养基;②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平铺在两个培养皿中进行高温处理,冷却后使用;③在教室打开培养皿A,暴露在空气中10分钟,再盖上,封好.培养皿B不做任何处理;④将两套培养皿同时放入恒温箱中培养,几天后观察培养皿中菌落的生长情况(1)在第一步配置培养基的操作中,牛肉汁起什么作用?;(2)在第2步操作中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了高温处理,目的是;(3)步骤3的操作,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4)在实验过程中选取两套培养皿的目的是;(5)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2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学案
【学习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3)能够分辨细菌和真菌的菌落。
(4)知道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
【自主学习】
快速阅读教材,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菌落就是由一个__________或_________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细菌的菌落比较:细菌菌落比较_____,表面_________或___________;
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________。
真菌中的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_______状、_________状或_________状,有时还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等不同的颜色。
3.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首先是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_________,然后是对它和用具进行__________,在它冷却到室温后进行________,最后是对接入细菌或真菌进行恒温_____________。
4.细菌和真菌生存所需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有的还需要或一定不需要_________。
【课内探究】
1.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端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
古细菌的存在说明了什么问题?
2.炎热的夏天,为什么食物容易腐败?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服鞋就容易长霉,这是为什么?
【拓展提升】
四川的泡菜很有名,味道酸,能增进人的食欲。
制作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
泡菜坛的结构,既要加盖,还要用一圈水来封口,请推测其中的科学道理。
【效果评价】
1.在一个培养皿中有大大小小许多个细菌及真菌的菌落,细菌菌落的特征是()
A、面积比较大,呈绒毛状
B、面积比较小,表面光滑粘稠
C、面积比较大,呈蜘蛛网状
D、面积比较小,表面絮状
2.“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盖,封好”过程中相当于细菌培养的哪一个步骤( )
A、恒温培养
B、接种
C、消毒
D、制作培养基
3. 某同学发现家里储存的橘子长毛了,而且是青绿色的。
他根据学过的知识,判断该“毛”属于()
A.霉菌
B.大肠杆菌
C.乳酸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4.某人制作泡菜,操作不当致使泡菜腐烂,其解释中正确的是()
A、罐口密封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B、罐口密封不严,氧气促进了乳酸菌的快速繁殖
C、罐口密封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繁殖
D、罐口密封不严,促进了需氧细菌的生长繁殖
5. 下列哪一组环境中不可能存在细菌或真菌()
A、火山口与熔岩
B、皮肤与体内
C、超高温及超真空
D、土壤与湖泊
6.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进行探究,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示的探究实验:
(1)甲同学洗手后在培养基上按了一下,并迅速盖上培养皿盖。
这种将手上少量细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叫做__。
设定实验温度为28℃的理由是: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并不完善,为了更充分探究“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你修改后的实验步骤是:
(3)预测正常情况下的实验结果是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