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出材料的核算
材料费用的核算

”
和“原材料
”两个账户,以便反映企业材料资金的占用情
况。
C 2、在实际成本计价核算时,不需要设置的账户是 (
A、原材料
B、在途物资
C、材料采购
D、应付账款
)账户。
15
2.2 实际成本计价法下材料收入的核算
1、外购材料的核算
(1) 钱货两清: 【例】 某企业购入主要材料钢材10吨,单价2800元/吨,买价 28000元,运杂费20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应作如下会 计分录:
自行采购时不能 月末分配计入 直接计入材料成 材料成本中的 本的采购保管费 采购保管费
自行采购时不能 月末分配计入 直接计入材料成 材料成本中的 本的采购保管费 采购保管费
没有余额
期末结存材料 应负担的采购 保管费
若把当月采购保管费用分配计入本月入库 材料成本之中,则本月所归集的采购保管 费要全部分配计入入库材料成本之中。
6
n 例:
n
如生产某种产品车间11月28日领料1000吨价值10万元,在11月
30日成本核算时,只使用800吨,金额8万元,所以200吨应在12月
份核算成本,因此车间要做一份退料单,退回200吨材料,但200吨原
料则仍在车间没有动,在12月1日车间在填制一分200吨的领料单。
n
即把11月28日领的1000吨材料分为11月领800吨,12月领200
中,则本月所归集的采购保管费要全部分配计入入库材 料成本之中。 ➢ 2)把当月采购保管费用直接分配计入领用材料有关成 本费用项目中,则“采购保管费”存在余额。
32
5.原材料发出和结存的核算
例:本月林中鸟服饰公司 领用布料12 000,用于 产品生产。
借:生产成本——女装 12 000
存货取得和发出的计价及核算

第一节存货取得和发出的计价及核算一、存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一)存货的概念,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二)存货的确认条件存货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1.该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存货的范围关于存货的范围需要说明以下几点:第一,关于代销商品的归属;第二,关于在途商品等的处理;第三,对于约定未来购入的商品。
应注意的是,代销商品应作为委托方的存货处理;已对外销售暂时保管的存货,不作为销售方的存货;工程物资不属于存货;专项储备物资也不属于存货。
【例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存货的有()。
A.发出商品B.委托代销商品C.为在建工程购入的工程物资D.未来约定购入的商品E.包装物[答疑编号10030101:针对该题提问]【答案】ABE二、存货入账价值的基础及其构成(一)存货入账价值的基础存货应当以其成本入账。
(二)存货成本的构成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1.采购成本一般包括采购价格、进口关税和其他税金、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直接归属于存货采购的费用。
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应计入存货成本。
商品流通企业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采购价格、进口关税和其他税金等。
2.加工成本存货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3.其他成本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如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所发生的设计费用等。
(三)下列费用不应当包括在存货成本中,而应当在其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2.仓储费用(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3.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费用。
材料费用的核算-计价方法

材料费用的核算一、材料的分类与计价1. 材料的分类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
2.材料的计价所谓材料的计价,是指材料在核算时其入账价值的确定。
施工企业的材料应按实际成本计价。
材料根据其来源不同,其实际成本构成也不同。
(1)外购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买价、运杂费和采购保管费等。
(2)自制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材料费、人工费、制造费用等。
(3)委托加工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材料费用、往返运杂费及支付的加工费等。
3.材料费用的核算方法(1)实际成本计价法(2)计划成本计价二、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一)收入材料的核算⒈外购材料的核算(1)钱货两清:【例3.1】某企业购入主要材料钢材10吨,单价2800元/吨,买价28000元,运杂费2000元。
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主要材料2800运输费——运杂费2000贷:银行存款30000(2)先付款后收料:①预付款业务:【例3.2】某企业按合同规定,先预付购买预制板价款的30%款项共计15000元给预制板厂,则应作分录:借:预付账款——某预制板厂15000贷:银行存款15000对方发票到达,价款为50000元,另我方应负担对方垫付的运杂费3000元,款项均以存款支付,同时材料验收入库,。
则应作会计分录:借:原材料——结构件53000贷:预付账款——某预制板厂15000银行存款38000②正常结算引起的先付款后收料业务【例3.3】某企业购入水泥10吨,每吨200元,另支付运杂费500元,对方发票已到,企业开出现金支票付款。
材料尚未到达。
则付款时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在途物资——某单位(水泥)2500贷:银行存款2500以后材料到达验收入库则作会计分录:借:原材料——主要材料2500贷:在途物资2500(3)先收料后付款①赊购业务:【例3.4】某企业赊购黄沙10车,每车200元,共计2000元。
黄沙已入场验收,对方发票已到,但单位未支付货款。
初级会计实务-实际成本法下原材料的核算

(一)实际成本法1.原材料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2.原材料的账务处理【例题】单货同时到甲公司购入C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0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65 000元,款项已用转账支票付讫,材料已验收入库。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
【解析】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C材料 5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5 000贷:银行存款 565 000【例题】单到货未到甲公司采用汇兑结算方式购入F材料一批,发票及账单已收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0 000元,增值税税额2 600元,材料尚未到达。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
【解析】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在途物资 2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 600贷:银行存款 22 600 【例题】承上例,上述购入F材料已收到,并验收入库。
【解析】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F材料20 000贷:在途物资 20 000【例题】货到单未到甲公司购入H材料一批,材料已验收入库,月末发票账单尚未收到也无法确定其实际成本,暂估价值为30 000元。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
【解析】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H材料30 000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30 000下月初,用红字冲销原暂估入账金额:借:原材料——H材料30 000 (红字)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30 000 (红字)【例题】承上例,上述购入H材料于次月收到发票账单,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1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4 030元,已用银行存款付讫。
【解析】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原材料——H材料 31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 030贷:银行存款 35 030【例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日常业务如下:(1)根据与某钢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购销合同规定,为购买J材料向该钢厂预付100 000元价款的80%,计80 000元,已通过汇兑方式汇出。
第三章材料费用的核算

(二)按计划成本计价(难点)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
1.计算材料成本差异 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
差异率 超支用+,节约用-
Cost Accounting
2.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 = 差异率
月初结存材料 的成本差异 +
月初材料的 + 计划成本
制造费用
企业行政部门使用 在建工程使用
Cost Accounting
管理费用 在建工程
账务处理: 根据领料单及领料用途做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 贷:原材料
Cost Accounting
四、材料发出的核算 1.按实际成本计价 2.按计划成本计价
分配程序及计算公式:
(1)计算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某种产品原材料 定额消耗量
=
该种产品 实际产量
× 单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2)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原材料实际消耗总量 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 耗量之和
(3)计算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 材料实际消耗量
要求:按照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
Cost Accounting
(1)甲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500×6=3000(千克) 乙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400×5=2000(千克)
(2)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 8 000 ÷(3 000+2 000) =1.6 (3)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3 000 ×1. 6 = 4800(千克)
Cost Accounting
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加权平均法,平时只计算增加,不计算减少,月末一次计算减少数)计算过程及公式如下:1、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2、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3、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或=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加权平均法,在市场预测里,就是在求平均数时,根据观察期各资料重要性的不同,分别给以不同的权数加以平均的方法。
举例:假设期初库存10个,金额60元。
1、1月1日进货10个,每个5元,小计50元。
2、1月10日进货10个,每个6元,小计60元。
3、1月11日发出15个,4、1月15日进货10个,每个7元,小计70元。
5、1月20日发出10个,6、1月21日进货10个,每个8元,小计80元。
7、1月22日发出8个解答:1、加权平均单价=(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60+50+60+70+80)÷(10+10+10+10+10)=2、发出数量=15+10+8=3、发出商的成本=发出数量×加权平均单价=自己动手练习:期初A材料库存:3 000千克,单价4元,金额12 000元。
7月8日购入2 000千克,单价4.4元,金额8 800元。
7月18日领用4 000千克。
7月25日购入3 000千克,单价4.6元,金额13 800元。
7月29日,领用2 000千克。
7月31日,领用500千克。
请用加权平均法计算7月份发出材料的成本。
1、加权平均单价=2、发出材料数量=3、发出材料的成本=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
按实际成本计价原材料发出的核算

四、教学方法
探究式学习法、问题探索法、讲练结合法、直观法、归纳法
五、教具准备
沙盘流程图、自制教具、实物投影
六、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建立会计中物流、资金流的意识并运用于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的计算
2.教学难点:建立会计中物流、资金流的意识和成本意识
2.学生由于文化基础较差,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对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大,但对于动手操作的项目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因此,在会计的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动手参与,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1.掌握运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2.掌握按实际成本计价材料发出业务的核算
每组学生只领一次材料,计算一次成本,只能得出以上四种答案中的一种,通过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将四种情况进行归纳,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得出三种计价方法。
表扬表现积极的同学和小组。
巩固性
练习
(25分钟)
业务二:彩虹公司2005年5月1日结存的A材料为5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4元;8日购入一批A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5元;15日车间生产甲产品领用A材料400公斤。分别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计算发出材料的成本和结存材料的成本并编制会计分录。
总结
(4分钟)
三种方法的优点、缺点、适用范围
见附表三
列表总结三种方法的优点、缺点、适用范围,引导,学生思考,当材料收发比较频繁、价格变动较大时,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下节课学习加权平均法留下伏笔
布置作业
(1分钟)
练习册P24计算分析题1
4.教学手段及策略:1)根据沙盘原理,将原材料的收发流程在沙盘上直观表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会计中物流与资金流的关系,并通过体验式教学,使学生掌握成本计算与账务处理。
材料费用的核算

材料费⽤的核算材料费⽤的核算⼀、材料的分类与计价1. 材料的分类: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备件、包装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等。
相应帐户的设置“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燃料”帐户。
(⼆)材料消耗的计量与计价1、材料消耗的原始记录领料凭证:领料单、限额领料单、领料登记表、退料单等。
2、材料消耗量的计算(1)连续记录法(永续盘存制)材料的收⼊、结存、发出均逐笔登记⼊帐。
(2)盘存计算法(实地盘存制)材料出库不⼊帐,当期材料消耗量通过期末盘点后倒挤算出。
本期材料耗⽤量=期初结存量+本期收⼊量-期末结存量3、消耗材料的计价(1)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帐户设置:“原材料”、“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
消耗材料的实际成本=消耗材料的计划成本+消耗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消耗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实际消耗量×计划单价消耗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消耗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材料成本差异率= ⽉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收⼊材料的成本差异×100%⽉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收⼊材料的计划成本(2)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材料⼀般分批分次购⼊,其单价并不⼀致,材料发出时如何确定其单价?可采⽤以下⽅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全⽉⼀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认定法。
(三)材料费⽤的分配1、分配原则:构成产品实体并能直接确定归属对象的材料费,应直接计⼊各产品成本明细帐的“直接材料”成本项⽬;对于⼏种产品共同耗费的间接材料费,应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各产品成本明细帐的“直接材料”成本项⽬。
2、分配标准的合理与简便合理性:所选择的分配标准与所应分配的费⽤⼤⼩有密切联系。
简便性:作为分配标准的资料容易取得。
3、材料费⽤分配标准的类型定额消耗量⽐例、系数⽐例、产品产量⽐例、重量⽐例、体积⽐例等。
4、定额消耗量⽐例分配法计算公式如下: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 该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材料单价以上⽅法可考核材料消耗定额的执⾏情况,有利于加强成本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类别:涤纶布
部门或用途 生产休闲服用 生产童装用 车间一般耗用 行政管理部门用
合计
发出材料成本差异计算分配表
2013年5月
计划成本 18000 16000
材料成本差异率%
1000 35000
单位:元 发出材料成本差异
例3:月末,调整实际成本,请分别计算三种布料的发出材料实际成本与结存成本。
1000
2000
20000
2013年5月
锦纶布
涤纶布
数量/米
计划成本/元 数量/米
计划成本/ 元
1800
18000
1000
8000
1600
16000
1500
12000
-
-
-
-
100
1000
-
-
3500
35000
2500
20000
合计
34000.00 38000.00 1000.00 2000.00 75000.00
材料类别:锦纶布
部门或用途 生产休闲服用 生产童装用 车间一般耗用 行政管理部门用
合计
发出材料成本差异计算分配表
2013年5月
计划成本 18000 16000
材料成本差异率%
1000 35000
单位:元 发出材料成本差异
例2:广东望秋服饰有限公司对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核算,请根据下表计算三种布计划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
收入
发出
-750
-
4420
-
-600
-
3070
-
单位:元
期末 - - - -
材料类别:印花布 部门或用途 生产休闲服用 生产童装用 车间一般耗用
行政管理部门用 合计
发出材料成本差异计算分配表
2013年5月
单位:元
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率%
发出材料成本差异
18000
16000
1000 35000
并写出相应的分录。
材料计划成本及成本差异汇总表
材料 类别
印花布 锦纶布 涤纶布
合计
期初 10000 25000 12000 47000
2013年5月
计划成本
收入
发出
期末
15000
20000
5000
20000
35000
10000
16000
20000
8000
51000
75000
23000
期初 150 -1000 180 -670
材料发出核算
例1:广东望秋服饰有限公司对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核算,根据领料单等发料凭证编写
本月发出材料汇总表,请根据汇总表作出相应分录:
发出材料汇总表
部门或用途
生产休闲服用 生产童装用 车间一般耗用 管理部门领用
合计
印花布
数量/米 计划成本/元
800Βιβλιοθήκη 8000100010000
100
1000
100